1990年6月1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办实事不等于给钱给物”
  ——总后基地指挥部领导下基层记事 
  宁习洲  
两个月前,总后勤部基地指挥部领导一下基层,往往看到一张张清单:要钱多少多少,要物什么什么。如果按照“给钱给物才是办实事”的“规矩”,是注定办不了几件实事的。然而,党委书记、政委王作义和副书记、司令员芦光祖分别带领的下基层小组认为“办实事不等于给钱给物”,他们深入数十个单位,钱没花多少,事办了许多。
该给的立即给
某部队驻在太行山深处,官兵吃水十分困难。3月底,司令员芦光祖少将带领的小组到了库区。官兵们并没有欣喜若狂。来这里的领导,他们见得多了。但是关心吃水这种小事的人并不多。小组的同志一下车就看水质,与部队领导一起研究办法,当场拍板拨专款17万元。随后,芦光祖又和部队领导一起组织力量安装水管,挖蓄水池。两个月后,官兵们终于喝上了又清又甜的水。一位在仓库工作了20多年的干部激动地说:“这种雷厉风行办实事的作风好啊!”  
给钱,除了该给不该给,还有给多少、怎么用的问题。
某养猪场培育的瘦肉型猪曾畅销海内外,为国家创造过不少外汇。近两年来,经济效益一路下滑。王作义等来到养猪场后,场领导叫苦不迭:饲料涨价,成本增大;场房简陋,需要修建。他们请求拨给一大笔款。如果如数拨给,那么猪场一年的利润还不够还银行利息。
党委主要成员王作义、芦光祖、李少白和杜克安等没吭气。他们深入战士中间调查,战士们你一言我一语,终于让这些领导知道了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善,有些战士见猪场每况愈下,松了劲。问题摸清后,基地指挥部领导立即决定拨给他们一小笔款,以解决急需解决的设备问题。同时,开展“场子荣辱官兵有责,振奋精神建好家业”的教育和抓管理、堵漏洞活动。目前,养猪场经营情况好转,扭亏转盈有了希望。
不该给的不能给
某单位前几年要到不少钱不少物。有先进的工作用房、漂亮的文化设施和崭新的宿舍楼。然而近年来,连续出现了好几起事故,成为基指的“老大难”单位。4月,当王作义等基指领导到部队后,部队领导又请求给钱给物。
“不能给!”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后,王作义向部队领导指出:“问题在于党委的领导不力!”在全体军人大会上,他讲述了他和下基层小组的同志在这个部队蹲点的感受。会后,下基层小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制定了加强党委班子团结、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的措施,公布于众,让官兵监督;耐心地对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传帮带,增强他们统筹安排工作的能力和决策能力;帮助部队党委健全组织生活制度,建立了党委议事规则等,同时还与这个部队建立了“挂钩点”,定期不定期到这个部队指导工作。该部政委感激地说:“下基层小组虽然没给一分钱,但给我们送来了良方妙药。”
工作组不仅对不该给的坚决不给,而且对一些乱投资的单位进行批评教育。某部有个企业近几年来生产经营比较红火。有了钱,在建招待所、礼堂等设施时,搞豪华装修,下基层小组对该部领导给予批评,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并帮助完善了严格财经纪律等具体措施。在调查研究中,下基层小组的同志深切感到稳定压倒一切是广大官兵的共同愿望。为此,他们每到一地都要到伙房、库房、猪圈、图书室等场所进行查看,了解官兵的真实想法,帮他们排忧解难,消除不稳定因素。为搞好教育,王作义政委多次登台授课,讲社会主义的信念,讲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讲革命军人的奉献精神。部队的同志感慨地说:“这次工作组虽然没有给钱给物,但却把宝贵的精神‘食粮’送给了我们。”
不送钱物送技术
基指是我军重要的战略后勤部队,驻地多半是深山老林。因此,文化生活在部队建设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某哨所地处偏僻闭塞的山沟,是基指出名的“文化贫困户”。这两年来,上级为他们配齐了乐器、彩电、书柜,订阅了十几种报刊,可战士们仍感到文化生活枯燥,常常三三两两蹲在山头,抽闷烟,串老乡。政治部主任潘运斌带领的下基层小组到达后,决心改善官兵的文化生活,让大家在深山沟里也能感受到丰富多彩。他们准备拨给这个哨所一些文化设施。可是,经过调查,他们发现这里的文娱器材没人会摆弄。他们想,一谈办实事就是给钱给物,可给了东西却不问效果如何,这不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吗?调查结束后,潘运斌和文化干部就地住下,走上讲台,给战士们讲授音乐课,别的干部组织战士开展读书、影评等活动,唤醒了“沉睡”的二胡笛子和西洋乐器等。没花一分钱,哨所活跃起来了。
王作义和芦光祖带领的下基层小组为数十个单位登台授课90多人次,有的课针对的是事故的隐患,有的是针对党支部建设,有的针对日常管理“难题”。
将军们返回机关后,听说党委已收到许多基层官兵写来的表扬信,称赞他们实事求是“办实事”的作风。王作义笑笑说:“其实许多办法是战士们教给的。”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像焦裕禄那样

  “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记完县县委书记王成群
  成福 王渊 泽生
四年前的年底,王成群来到河北省完县担任县委书记。人们对他寄予很高的期望:从中央党校毕业的干部,当然是不同凡响的了;同时,又疑虑他是来“镀金”的:完县是国务院的重点扶贫县,“牌子”大。王成群是怎么想的呢?他对县委常委们表示:“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王成群是白天到完县的,放下行李,他就下乡串户去了。
很快,他发现完县贫穷的状况比自己想象的严重得多:县财政穷,每年吃国家300万元的补贴,县里连一分钱后备基金也没有;集体穷,有40%的村,干部误工补贴无法兑现;群众穷,全县有10万人未解决温饱问题,最穷的两个乡人均年收入仅77元。一穷,发展经济就什么都缺: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缺能源。
有一天,他来到北湖村,问党支书于永久打算怎么致富。于永久说:“重点抓果树。俺们村已经人均栽柿子树110棵,到2000年一棵树产100斤柿子,也是11000斤,就算一角钱一斤,也是1100元,够得上小康了。”王成群拍手叫好!
一个接一个的调查,使王成群心里有了谱。不久,县委根据他的思路,讨论制定了在山区和沿山区实施“两短(畜牧业和手工加工业)养一长(林果业),多业富一村”的发展方针。他主持县委常委会,号召各级干部和科技人员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于是,一大批专业村、专业户涌现出来了,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加工业和商业转移。如今完县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了2亿元,“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经济战略已经成型。

当了4年县委书记的王成群至今依然清贫。他家5口人,挣钱的少,读书的多。他能省就省,从不抽烟喝酒。家里没有像样的家具,一家人睡的床都是用长条板凳支起的铺板,一张三屉桌和几把木椅还是前些年机关淘汰下来作价处理的。一位细心的姑娘见王成群一年中有三季总是穿着那件黄绿色的上衣,便轻声问他的大女儿:“你爸爸老穿那件黄褂子,就没别的上衣吗?”没想这句问话,引起大女儿的一阵伤心:现在有谁还穿带补丁的衬衣?有谁还穿那露脚后跟的袜子?可爸爸还穿着呢!爸爸含辛茹苦,负担太重了。她满眼含泪地说:“最近我妈妈咬了咬牙,给爸爸做了套新衣服。”
要是像有些人开导的那样“脑子灵活点”,王成群的发财机会是很多的,可是,他不屑为之,他告诫家人要成全他“不带半根草去”的大节,理解一个党员应有的作风。
有位专业户,为感谢王成群的帮助和支持,要把1000元现金送给他。王成群推心置腹地说:“你现在富了,是党的政策好,也是你自己干出来的。作为县委书记,帮助你,一是应该,二是支持。我要收下你的钱,那就是以权谋私,败坏党的形象。你千万不能这么干。”那位专业户经过王成群的耐心开导,知道向干部送钱是错误的,主动作了检讨。
私事用车,他用过两次。一次是去山西阳泉看望岳母,自己买了一桶油,掏了30元汽车使用费;一次是到本县的腰山村去送人,10多公里路,他交了5元钱。二女儿随他在完县上初中,吃住在学校。去年女儿初中毕业,想在完县报考中专,但户口不在当地,不符合报考条件。一天,王成群得知女儿居然报上了名,非常生气,立刻给学校负责人打电话除去了女儿的名。他把女儿叫到跟前,连吼带骂:“你是县委书记的女儿就能特殊吗?”孩子长这么大,还没见过爸爸发这么大火,内疚地哭了。

王成群认为为群众排忧解难是干部的天职。为扩大西瓜销路,他曾带着几个干部跑北京、跑天津,为完县西瓜打开了广阔市场。1988年春节前,他发现完县集市上白条猪肉滞销,价格大幅度下降,立即发动各级干部到外地找销路,使完县市场的肉价很快回升,避免了养猪业大滑坡。
去年底,王成群在保定住院。躺在病床上,他也没有忘记自己是全县群众的公仆。他把同事们买的水果,集中起来请人带回去以县委的名义送给了县敬老院的老人们。
去年7月下旬,完县遭受特大洪涝。全县25个乡镇全部受灾,有9个村庄的房屋大部分倒塌,31个村庄部分房屋倒塌,19万亩秋粮绝收,直接损失1.8亿元。这场洪水使本来尚在贫困中的完县雪上加霜。
在一片汪洋中,王成群带领机关干部踩着水赶赴重灾区,组织群众转移,抢救老弱病残和群众的财产。当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后,王成群又一个村一个村地去检查灾情,组织生产自救。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下基层手记

  定西要定
中共甘肃省委书记 李子奇
历史上以“陇中苦瘠甲于天下”著称的定西县一带,是我们省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地方之一。吃、穿、用年年发愁,贫困面达70%以上。遇到大灾之年,外流的人群沿铁路线四处奔走,造成社会动荡和不安。从某种意义上讲,“定西不定,全省难定”。解决定西的温饱问题就可以突破关键,找到出路,使群众看到希望,使陇中以至全省治穷致富的工作打开局面。
从1983年起,我把定西作为联系点,每年都抽出时间去五六趟。七年下定西,不仅从群众火热的生产和革命实践中汲取了营养,丰富了自己,而且也从定西人民的首创经验中,寻找到了解决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一些根本性路子,为指导全省工作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我在抓定西过程中,在全面吃透县情乡情的基础上,注意充分发动群众,依靠广大党员和各级干部献计献策,先后适时地提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综合治理、“三年停止植被破坏”、“五年基本解决温饱”、“再干五年,稳定实现粮食自给”等改变定西面貌的近期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7年来,全县用“承包到户、允许继承”等办法,组织动员全县人民,在没有耕地的荒山荒坡上,种植沙打旺、柠条等耐旱植物80.7万亩,造林113万亩,人均有林面积3.2亩,基本解决了群众烧柴和各种家畜的吃草问题,一举扭转了长期以来“人铲草皮,畜啃树皮”的状况。同时,县里订出长远规划,狠抓梯田、砂田、沟坝地建设。到现在,全县“三田”面积已达90多万亩,人均2.4亩,亩产一般都比较稳定;在沟壑区域恢复植被,兴修塘坝,保持水土,连片综合治理了100多个小流域,新治理面积120多平方公里,累计达到320多平方公里,有效率达50.6%。
全县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为其他各业的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7年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342.7元,净增244.3元;人均产粮达到566斤,增加2.2倍;农村人均存款达到38元,增加3.8倍;国家在这里的返销粮和救济款下降了80%以上。
定西农村经济面貌的深刻变化,带来了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过去逃荒外流的队伍,变成了劳务输出的队伍;过去毁坏植被的大军,变成了农田基本建设的主力军。广大农民从现实变化中,找到了治穷致富的路子,看到根治贫穷的希望,更加热爱共产党的领导,更加热爱社会主义制度。
省委书记到一个县上帮助工作,全县几十万双眼睛都在看着。自己的作风怎么样,不仅关系到个人声望,更重要的是直接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7年下定西,我总是尽可能地直接深入乡村,深入农户。定西县坚持修梯田的李玉田,舍饲牛羊的喜得禄,搞畜养加“一条龙”的张金生等一批劳动模范和贫困户唐俊元等都是我的老朋友。他们心里想什么、有什么难处都乐意告诉我。我不但经常同他们拉家常、谈形势,而且从他们勤劳开发致富的实践中看到了甘肃农村经济发展路数和前景。有时同农民深谈一次,比坐在办公室里苦想一天收益大得多。
定西的变化给我们以新的启示,也增强了全省解决温饱、进而开发致富的信心。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直言不讳

  多调研少花钱
  楠客
总后基地指挥部领导下基层之后收到过不少要钱要物的报告,他们没有简单地答应或者批评基层干部,而是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找到问题症结后,该给钱则给钱,该给技术则给技术,该提高水平的则通过传帮带帮助基层干部提高水平。结果,钱没花多少,事办了许多,还受到基层干部和战士的欢迎。他们的经验对于研究进一步搞好“下基层办实事”很有帮助。
办实事,有时候是需要花钱的。如果发展生产确需贷款,缓解群众生活困难确需拨款,那么,下基层的同志就有责任帮助基层解决资金问题,实在解决不了也需要向基层干部群众解释清楚。但是,当前需要提倡的是多办少花钱、不花钱的实事。一方面,国家的财力有限,要办的事很多,不可能拿出较多的钱来。如果有人坚持“给钱才叫办实事”,下基层之后很快跑上层,把心思用在争钱上,那他肯定办不了几件事;另一方面,下基层的同志很多,其中大多数人是没有“财权”的机关干部,硬叫他们办花钱的事,实在是为难他们了。
其实,无论部队还是地方,基层无需花钱的实事多得很。有些单位多少年面貌依旧,甚至每况愈下,是因为领导水平太低,或者领导班子不团结,或者个别人腐败现象严重;有些地方生产力难以发展,是因为缺少兴农、兴工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有些地方党建工作多年不抓,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发挥不出来,弄得邪气上升,人心涣散,等等。这类问题解决一个就会给当地带来巨大的活力,比花钱上一个项目还要受群众欢迎。许多下基层的同志碰到过这样的事情,群众对他们说:“我们不需要你们干活,也不需要给钱给东西,只需要你们听听我们的心里话。”那些“心里话”,反映的往往就是不需花钱就能解决的实事。
实事只能实办。调查研究才能“对症下药”,才能准确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不肯调查研究,贪图急功近利,未弄清青红皂白先扔下一笔钱,讨人喜欢,这种作风浮躁的同志造成的损失,过去大家见过,现在没有理由再出现了。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孺子牛》征文启事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留下的千古名句。多年来民政部一直把“孺子牛奖”作为对民政工作者的最高奖励。
我国民政战线有120多万干部职工。他们肩负着基层政权建设、优抚安置、社会福利、救灾救济和婚姻、殡葬、社团、区划管理等平凡而光荣的任务。几十年来,他们“为国分忧,为民解愁”,在调节人际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弘扬广大民政工作者的“孺子牛”精神,唤起社会各界对民政工作的理解、关心和支持,民政部和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决定联合举办《孺子牛》征文活动。
征文体裁:以通讯为主。内容主要反映民政工作者以及关心支持民政工作的党政领导在搞好民政工作中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征文每篇1500字以内,要求真实、生动,有典型意义。时间:1990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来稿在信封上注明“孺子牛征文”字样,寄: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邮政编码:100733)
征文结束由评委会评出一二三等好稿若干篇,给予奖励。
评委会主任由民政部副部长张德江同志担任。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当代军人风采

  她是导弹检查官
  陈德春 陈受秦
在二炮军代表队伍里,有一位中等身材的女性。25年间,在掌握战略导弹生杀大权的特殊岗位上,她先后荣立二等功,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并当上了检查官。
她,就是二炮某军代表室副总军代表何彦芳。
书本“喂”出个女权威
1985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巨人般的发射塔,正在吻别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大型运载火箭。
试验发射即将开始。先期云集航天城的国内各路航天专家,都在“吹毛求疵”,以便在定型会上一显身手。何彦芳挨不着“专家”的辈份,但那双明亮的眸子却像两部扫描的雷达。
火箭定型会上,何彦芳笑靥一开,语惊四座:“火箭设计图纸不完善,地面设备使用说明书也需增加。”
承制者连连点头称是,连专家们也不得不刮目相看这个“穆桂英”。
验收导弹,不比验收普通机器。一枚战略导弹,光是弹上零部件就有成千上万个。密密匝匝的电路气路油路,摇摇摆摆的仪表,闪闪烁烁的指示灯……哪算合格,哪算不合格?
何彦芳大学毕业进军代表室时,对战略导弹也是啥也不懂。可她坚信,科学有路。那路,就是用一本本晦涩艰深的技术书籍铺就的。25年中,何彦芳啃过的空气动力学、防热理论、导弹原理、惯性仪表、计算机等导弹专业技术书籍,堆起来得装一卡车。
书本“喂”出个女技术权威。1983年,何彦芳被任命为军代表室副总军代表,成为二炮历史上唯一担此重任的女性。
一丝不苟的检查官
世界导弹发射史上,因导弹质量不合格造成的发射失败记录不下百起。
我军的军费有限。作为检查官,何彦芳脑子里始终有座长鸣的警钟:“决不容许从自己手中送出去一枚瘪弹、臭弹、故障弹。”
年度最后一批导弹的订购验收任务进入收尾阶段。一枚导弹的压力信号器在验收中出现了轻微故障现象。“把仪器送工厂返修吧。”女检查官的口气不容商量。
仪器是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军工厂生产的。一旦返修,工厂年度生产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几千人即将到手的奖金也要泡汤。霎时间,女检查官的办公室里说客盈门。连何彦芳很尊敬的一位承制方领导也大驾临门:“据我所知,那点问题不影响导弹的正常使用。”
女检查官寸步不让:“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问题,就怕有时情况不正常啊。”三言两语,说得那位领导怪不好意思,屁股没坐热,赶忙派人修仪器去了。
丁是丁,卯是卯。导弹体内遗留下半根头发丝不行,针鼻儿大的故障不排除不行,故障排除了查不到原因也不行。在导弹质量问题上,何彦芳就是这样不含糊,甚至有点苛刻。
久而久之,何彦芳的一丝不苟出了名。有人称赞她,有人埋怨她,也有人讽刺挖苦她。对这些,何彦芳一笑了之,她没功夫去琢磨。她感到欣慰的是,自她担任检查官7年来,全室验收的战略导弹,出厂质量一直领先于世界先进国家。装备部队后,发射成功率高达96%以上。
热心肠的“助产士”
“导弹顺利分娩,是军地双方的共同责任。军代表既要当检查官,又要当‘助产士’。”这是何彦芳常挂在嘴边上的话。
近年来,军转民成为军工企业改革的活水。女检查官所在的工厂,也开发了一些民品项目。于是,全室的军代表又以生产者的身份,参与了工厂的全面质量管理。女检查官自己则担任了厂质量保证体系领导小组成员,除逢会必讲军品质量外,还三天两头下车间现场把关。
份外的工作做多了,份内的事倒轻松了。去年全厂军品一次校验合格率就达100%。
前不久,何彦芳随某承制单位赴外地搞试验发射。技术上的问题,由承制单位大包大揽,与她无关。
闲不住的何彦芳偏偏改不掉“助产士”的习惯。导弹临射前夕,她硬是从承制单位技术人员手中要去了一份技术文件。仔细一琢磨,当即发现一个十分关键的数据给弄错了。
一次即将流产的试验,被何彦芳保住了“胎”。承制方人员感激不尽。女检查官却淡淡地一笑:“没啥,没啥。咱们都是为了生产高质量的战略导弹。”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为纪念青岛解放41周年,6月2日,海军某部上千名官兵走上街头,开展学雷锋便民利民活动,共开设服务项目30多项,为民服务数万人次,进一步加强了军政军民团结。
熊青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