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6月1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维龙加国家公园记趣
  杨汝生
汽车在布满火山岩渣的道路上颠簸前进。穿过火山区,又进入了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沿途风光千变万化,令人目不暇接。愈往前走,人烟愈稀少。当我们抵达维龙加国家公园中的旅馆时,已是暮色苍茫了。远山,近树,无垠的热带草原,尽在一片朦胧之中。130公里的行程,竟走了将近5个小时,可见路途之艰难。
“维龙加”在当地土语中是“偏远的山脉”的意思,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地方。公园始建于1925年,1985年在扎伊尔首都金沙萨为它隆重举行了建园60周年的庆祝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正式宣布它为世界野生动物重点保护区。
 维龙加国家公园在扎伊尔野生动物保护区中面积最大,动物最多,自然风光也最为奇特,是国内外游客向往的地方。它建在一片长300公里,面积80万公顷的狭长地带上。这里气候温和,地势平缓,水草丰美,极适宜动物的生长和繁衍。这里的大自然得到最完整最良好的保护,看不到人为的干扰和破坏。它的北部和西部是绵亘起伏的米通巴山,东部是碧波粼粼的阿明湖和耸入云天的鲁文佐里山,有名的玛格丽特峰高5119米,峰巅有厚厚的“赤道雪”。南部则是一片火山区,其中的尼拉贡戈火山1986年7月19日还喷发过,位于3400多米高的岩浆湖是世界上唯一可见熔岩翻滚的火山湖。东南部还有鲁丘鲁河大瀑布。有人说,这块土地是“水和山巧夺天工的组合”,它荟萃了自然界的各种奇观。只此一点,就够引人入胜的了。
翌晨。曙色微明,百鸟转喉。忽听“通通”敲门声,原来是公园的导游叫我们去看狮子,他说有三头巨狮,一雄二雌,就在旅馆附近的草丛里。我们跟着导游,战战兢兢地向前移动脚步。当我们走到那里时,只见狮子正往山谷的灌木丛里走去,我们只瞥见它们的屁股。虽然未识“庐山真面目”,但心中同样感到快活,因为这是见到大自然中的狮子啊!
早晨和傍晚是观看动物的最好时光,许多动物怕热,太阳一出来便纷纷躲到树荫和水边歇息去了。我们未吃早饭,6点钟便兴致勃勃地出发。公园已开辟6条便道,顺着这些便道驱车,可以碰见不同的动物。我们选择了最长的一条前进。极目远眺,苍穹一碧如洗,群山云气蒸腾,草原伸向远方,令人心旷神怡。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群群羚羊,漫山遍野都是。千姿百态,十分好看。有的在低头吃草,有的在竖耳警听,有的卧在草地上休息,有的互相追逐嬉戏。尤其是那些小羚羊,一个个活蹦乱跳,憨态可掬。看到汽车过来,它们也不害怕,因为知道游客不会伤害它们。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羚羊乃是最可怜、最弱小的动物,它们常常是猛兽的口中餐。我们问导游园中有多少只羚羊,他说他也答不上来。但他让我们算了一笔账:公园内约有狮子500只,每只狮子每天要食20公斤肉,若按一只狮子两天捕食一只羚羊计,一年下来,光被狮子吃掉的就有8万只。草原上羚羊有多少,可想而知了。
远处一群羚羊蓦地奔跑起来,我们猜想一定是有什么动物在追赶它们。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鬣狗。鬣狗个头不大,跑得也不快,只见它在草地里一窜一窜地追捕,被羚羊远远地抛在后面。这家伙本想捕个新鲜猎物尝尝,但实在没那个本事,只好无可奈何而去,乖乖地捡拾狮子的“残羹剩饭”。在这个动物的“伊甸园”里,它只能扮演清扫垃圾的角色。
维龙加国家公园的动物有上百种,还有许多爬虫和鸟类。据说除狮子外,还有2000头大象,3万只河马,1.5万头野牛,5000只疣猪,250只大猩猩等。河谷的密林里还藏匿着豹子,但不易发现,因而也无法知道它们的数目。园中还有不计其数的猴子和狒狒,经常在路上拦截汽车,勒索食品,有时还成群结伙地跑到旅馆的院子里来。游客稍不留心,它们就会钻进汽车,闯进房间,破坏一番。维龙加公园是世界上河马最为集中的地方。有一年,河马竟将一条河流堵塞,造成上游泛滥,只好出动部队枪杀了一批。河马是水陆两栖动物,可活45岁,体重3吨,每天食草60公斤。水中交配,岸上生仔。夜间出来活动觅食,白天爱在泥沼里休息。河马性情温顺,但好奇心特大。若是夜里碰见汽车,它会冲着车灯而来。这时司机须将灯光关灭,停下车子,坐在里边耐心等候。河马前后打量一番,不久便会离去。若是不关车灯,它会将车子掀翻,看个究竟。
凡来维龙加公园的人,若见不到大象,则会感到终生的遗憾。我们是在那天傍晚时分见到大象群的。最前面是一头母象,后面左右各有一头特大的公象护卫,浩浩荡荡,像是一队出征的士兵。我粗略数了一下,足有80多头。非洲象个头大,力气壮,牙也长。最大的一对象牙现在美国,每根重117公斤。大象因为长了这么一对宝牙,也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成了偷猎的主要对象。前些年,公园的大象明显减少,由于近年加强了公园的保卫工作,大象的数目已开始回升。在与偷猎者的斗争中,有35名公园看守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公园入口处不远的路边,新竖了一块洁白的石碑,上面镌刻着他们的名字。游人走到那里,都要停下车子,在碑前献上一束小花。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肥胖新说
为什么有些人可以不加节制地饮食,仍能保持苗条身材,而另外一些人少许多餐即体重增加?原因是每个人对体内多余卡路里的消耗方式不同。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最近介绍了美国医生一项独特试验。医生们选择12对年龄相同的双胞胎,规定他们每天进食比身体所需卡路里多1000大卡的食物,并且几乎不做任何体育运动。所有参试人无家庭肥胖史。84天后每人累计多吃下84000大卡热量。结果有的人多余卡路里转变成脂肪,而另一些人仍保持相对适宜的体重。这项试验证明剩余热量的消耗因人而异,有人作为脂肪储存起来,有人作为肌肉储存起来。维持肌肉运动要比积蓄脂肪耗费更多能量。脂肪储存者,只是增长脂肪。而肌肉储存者体重保持适中。肥胖人与消瘦人多半在这两者之间趋向极端。
导致这一结果是遗传基因的形式、结构、类型不同。宾夕法尼亚的研究人员对673人调查发现,同胞兄弟姐妹通常要么都胖,要么都瘦。此外,专家们认为其他一些因素也影响着人体如何消耗卡路里。这些因素包括新陈代谢率,运动与休息时所需卡路里以及烦躁不安的心情等。
           ·乔长海·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秘鲁当选总统其人其事
  管彦忠
6月10日,秘鲁选民在严密的保安措施下,第二次走向投票站,参加第二轮总统选举。选举结果,日裔总统候选人阿尔贝托·藤森挫败了对手、小说家巴尔加斯·略萨,将于7月28日宣誓就职,在该国历史上首次以第一代秘鲁人的身份登上总统宝座。
初爆冷门 本届秘鲁大选于4月8日举行。参加角逐的各政党和团体的9名总统候选人没有一个得到过半数的选票。按照秘鲁宪法的规定,需要举行第二轮投票,从第一轮投票中得票最多的两名总统候选人中选出共和国总统。
按照投票前三周进行的民意测验,几乎所有的调查结果都显示,巴尔加斯·略萨作为竞选联盟“民主阵线”的总统候选人将稳获绝对多数,占第二位的可能是执政的人民党总统候选人阿尔瓦·卡斯特罗,由他们两人进入第二轮的争夺。这时的藤森,作为“变革90”独立运动的总统候选人只得到3%的选民的支持,问鼎无望。
选举结果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5月10日,秘鲁全国选举委员会公布了大选的正式结果:瓦尔加斯·略萨得票27.6%,阿尔贝托·藤森的选票占24.6%,两人相差只是3个百分点。“黑马”藤森爆出了冷门,使秘鲁政坛哗然。藤森势如“海啸一般的”胜利令略萨木然,不得不把原来准备庆祝胜利的香槟酒装回箱子里,陷入了难忍的沉思。藤森则喜出望外,匆忙在克里翁饭店租了一间房,把原来设在他姐姐家里的新闻办公室搬到饭店,开始了第二阶段紧张的总统争夺战。
临难上阵 阿尔贝托·藤森,1938年出生于秘鲁首都利马,父母是本世纪30年代初才移居到秘鲁的日本侨民。藤森在秘鲁长大,在秘鲁、美国和比利时等国受过高等教育,谙熟秘鲁的国情民意,是一位精明能干的农牧工程师。他担任过莫利纳农业大学的校长,出马竞选之前是全国大学校长大会的主席,在知识界颇有威望。
两年前,藤森目睹秘鲁面临的困难局势,想当一名共和国的参议员,为国家做点事情。他的姐夫劝他,要想为秘鲁效力,最理想的道路是争取当总统候选人。就这样,藤森和一些高级知识分子组成了“变革90”独立运动,意在使秘鲁走上革新之路。藤森被该运动推举为总统候选人。
由于缺少资金,藤森和他的竞选班子不能做很多广告宣传,也没钱召开大规模的群众集会,只得挨门挨户地向选民宣传自己的政纲,争取每一张可能得到的选票。藤森的支持者们找来一台拖拉机,把它装饰成为竞选宣传车。这台拖拉机奔跑在利马的各个选区,赢得了许多穷人和青年人的支持。藤森唯一的竞选宣传品是他自己设计的一张出售车子的广告画,他的照片旁边是象征技术革命带来进步的图案。藤森在自己的旗帜上写着:“诚实、技术、劳动”。在政治上,他自称“站在中间立场的中间”。这位总统候选人务实的治国纲领得到了那些对传统政治家感到厌倦,希望由技术专家来治理国家的秘鲁人的支持,遂使他登上了秘鲁政治舞台的重要地位。
面临挑战 藤森在首轮选举后说过,“如果不是国家的形势如此艰难,我也不会当总统候选人”。他很清楚新的国家元首面临的各项挑战。他认为,如果政治家们不能解决问题,技术职业家们就应当承担这项艰难的使命。
秘鲁新总统面临的局势是相当困难的。藤森接受的是一个“经济濒于崩溃的国家”:生产和投资处于瘫痪,月通货膨胀率高达30%,外债近200亿美元,外汇储备枯竭;2200万秘鲁人中的70%生活在贫困状态,6岁以下的孩子中10个有6个营养不良。800万经济活动人口中50%半失业,100万人没有工作。毒品的生产和贩运困扰着秘鲁社会,恐怖活动频繁,罢工浪潮四起,等等。
藤森的主张是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减少国家对企业的干预,采取“明确而稳定”的政策,进行循序渐进的改革。他强调发展生产,首先解决1/3秘鲁人的温饱问题,以消除秘鲁社会的政治经济危机;改变与国际金融界对抗的政策,准备通过谈判减少外债。藤森不赞同只靠武器来对付恐怖活动,将努力实现国内和平,主张让种植古柯的农民恢复合法活动,为他们提供解决办法。
藤森在6月10日大选后表示,他将进行对话和协调,组织一个民族团结政府,将就经济计划问题与各方协商。但是,秘鲁的问题积重难返,藤森总统的使命将是艰难的。(附图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蝙蝠大军再显神威
  张旭平
天气一热,蚊子就“猖獗”起来。虽说现代科技推出了不少杀虫剂,而且被商品广告吹得天花乱坠,但是它既能杀死害虫,又要对人体和周围环境毫无损害,则几乎不可能。于是最近许许多多个长方形的人造蝙蝠穴突然出现在美国各处的树干、墙壁、公园电线杆及角落,这股浪潮甚至蔓延到了欧洲。
白天,蝙蝠就栖息在这些木制的巢穴里,待到日落黄昏,夜幕低垂,它们就纷纷出动,向成簇的蚊群发动进攻。据美国设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蝙蝠保护组织说,一只最普通的褐色蝙蝠,每小时可吞食五百只蚊子,其灭蚊数量较一些现代化捕蚊工具还要多。
但是,近年来,世界上的蝙蝠数量在急剧下降。由于一些人对蝙蝠缺乏真正的了解,以为它们吸人血、传播疾病,因而生出一种恐惧和厌恶感,对它大量捕杀。
蝙蝠保护组织科学研究署的加里·格雷厄姆先生解释说,蝙蝠是一种能飞行的鼠科哺乳动物,惯在夜间活动,靠自身发出的声波的回音反射定位,不会对人类进行骚扰和伤害。说到吸血,蝙蝠家族中只有百分之零点三是吸血蝠,而且还集中在拉丁美洲的森林里。至于传播疾病,据统计,四十年前在美国和加拿大只有十五例因蝙蝠传染病菌而造成死亡的记录,远远低于每年因狂犬病或其他动物传染病而死亡的人数。恰恰相反,绝大多数的蝙蝠是人类的益友,这已得到公认。它们消灭害虫,传播花粉,扩散种子,为人类自然生态的繁衍做着不可低估的贡献。最近,该组织经科学研究调查证明,蝙蝠对热带地区的三百种稀有植物的生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为此,近年该组织努力为蝙蝠的繁殖生存做了很多宣传,除对滥施捕杀动物的行为力行劝戒外,还出售人造蝙蝠巢穴,为其生存提供条件。
动物保护是自然保护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动物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只有科学地保护以及合理开发才能起到永续作用。加里·格雷厄姆先生认为,人类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提高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以及野生动物保护普及教育尤为重要,人们只有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自然保护当中,人类才可能受到大自然给予的恩惠。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北极圈边的城市
在冰岛的北部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叫阿库雷里。它是冰岛第二大城市,人口约1.3万,有100多年的历史。它坐落在深入内陆10公里的埃亚峡湾的尽头,背山面水,景色十分优美。这里不仅是渔业和工业中心,而且文化教育事业也很发达。特别难得的是,这座城市有一个地球上最北的植物园,种植着从冰岛和世界其他国家引入的2000多种树木花草,其中还有中国的菊花。在冰岛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树木确实很少见。所以在北极圈附近能看到这样一个植物园,令人十分惊讶。因此,冰岛人称阿库雷里是“北极圈旁的花园城市”。由于自然条件独特、风景优美,阿库雷里成了冰岛北方的旅游中心,每年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近10多万。图为风景如画的阿库雷里市景。申明河 文并摄影(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