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6月1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人口婚姻家庭演变趋势
  李春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婚姻家庭,早在19世纪中叶产业革命时期,即随着生产力的迅速提高而出现明显转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资本主义的婚姻家庭关系逐步改变着传统的婚姻家庭模式。
出生率显著下降,人口再生产萎缩。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一段生育高峰期后,从60年代中期起,出生率开始回落,由20‰左右下降到现在的15‰。丹麦、西德、卢森堡、意大利等国已降到10‰左右,基本与死亡率持平,甚至低于死亡率。从总和生育率看,五六十年代平均一对夫妇生3个左右,目前只生1.9个。奥地利、西德、丹麦、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平均只生1.4—1.5个,降到了世代不能更替的低水平。因此,北欧、西欧大部分国家的人口基本趋于静止,西德、奥地利、丹麦等国的人口已开始减少。
离婚率持续上升,未婚同居、非婚生育急剧增多。五六十年代欧美各国的婚姻家庭还较稳定,但从60年代后半期起,离婚率逐渐上升,70年代扶摇直上,80年代大部分国家仍在继续增高。其中,美国的离婚率占人口总数的5‰,是当前世界上离婚率最高的。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丹麦等国也高达2.5‰—3‰。日本的离婚率为1.4‰左右,比欧美国家低得多,但增长速度快,60年代至现在几乎翻了一番。
特别令人瞩目的是,欧美各国的未婚同居者大量增加。最早出现这一社会现象的是北欧一些国家,到60年代,在欧洲各国未婚同居者渐趋增多,70年代时急剧增加,近年来已在30岁以下年龄组里占10%左右,在丹麦则超过了60%,在瑞典竟高达70%以上。
未婚同居在欧美国家青年男女中,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生活方式,而且逐渐为社会和政府所承认。英国施行了“同居法”,给予未婚同居者以结婚者类似的保护。瑞典的未婚同居者与结婚者几乎没有任何社会和法律上的不平等。这种生活方式正在动摇传统的婚姻制度。未婚同居者大部分经过一段时间后结婚,但其离婚率并不低。由此看来,未婚同居实际上不可能缓和资本主义制度下婚姻家庭关系不断恶化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非婚生育在欧美各国急剧增多。瑞典、丹麦、爱尔兰等国家非婚生育的孩子,在全部出生婴儿中所占比例60年代为10—20%,80年代迅速升至40%以上。西欧各国的这一比例低于北欧国家,但法国、奥地利等国已超过10%。其中,少女怀孕现象有增无减,更是令人瞠目。
核心家庭减少,单亲和单身家庭大量增加。6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的家庭数目大量增加,80年代同60年代比,美国的家庭增加了近60%,瑞典增加了25%,西德增加了17%,而日本增加了75%,增速大大高于欧美国家。家庭数量增多,家庭规模必然缩小。60年代,欧美各国的平均家庭人口为3—4人,80年代减到2—3人,日本则从4.6人减为3.2人。
从家庭结构看,由夫妻和未成年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日渐减少,由夫妻一方和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单亲家庭及单身家庭明显增加。如美国的核心家庭1970年占全国家庭总数的40%以上,1986年降到27.8%。法国的单亲家庭由1975年的3.9%上升到1982年的4.3%,西德的由5.6%上升到6%。单身家庭增加的幅度更大,1960—1980年,美国这类家庭由13%上升到24%,瑞典由20%上升到33%,西德由21%增至30%。日本由1960年的5%上升到1985年的18%,增长速度超过了欧美国家。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进一步向低出生率、高死亡率(因老年人口比重增大)和低增长率的趋势演变。不正常的婚姻关系和不稳定的家庭结构正迅速取代传统的婚姻家庭制度。人口再生产萎缩、人口更趋老化、年轻劳动力短缺,致使一部分产业不振,社会活力减弱。混乱的性生活和不稳定的婚姻家庭关系使大批儿童流离失所、青少年失学失业、老人无依无靠,进而导致了犯罪、吸毒、自杀等资本主义社会病的恶性发展。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出访归来

  联邦德国环保见闻
  萧英智
初春时节,联邦德国的法兰克福市被绿树和鲜花拥抱着。
在城郊,那参天的古树,一簇簇的绿丛,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路旁的鲜花,河边随风戏水的垂柳,碧绿的草坪,使人简直忘记正置身于上百万人口城市的中心。这是联邦德国近30年来治理环境所取得的成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人民急于在废墟上重建家园,曾出现过忽视保护环境、保持空气洁净的现象。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兴建,使许多树木、森林成了牺牲品;随着热力发电站的建设,空气污染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环境,治理空气污染,联邦德国政府耗资巨大。据介绍,近年来,环保部门每年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高达10亿马克,用于研究空气净化的费用约5000万马克。企业重要的环保研究项目,国家也可提供80%的补贴。
政府制订了保护环境的法律和保护空气的统一标准,甚至对家用火炉、汽车上的油漆污染等也作了规定。
各州均设有与联邦政府环保部门相对应的机构,它们有权根据国家的法律和规定,制订本州的政策和措施。例如,政府对水的标准不作统一规定,各州有各州的标准,有的控制还很严格。各州还要负责对工厂控制污染指标进行检查。
新建工厂应根据州的有关规定进行建厂前的申请,并将其公布于众。住在周围的居民在两个月内有权对要建的工厂提出意见,工厂必须作出回答。然后,有关部门才予以批准。
在经费方面,除政府投资外,大量的是企业的投资。据统计,从1983年到现在,全国工厂企业共投资150亿马克。这些经费主要用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国家规定每个企业新建工程,在生产和环保方面的设备都应该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其二是对旧的工厂进行改造,一般用于环保的经费占技术改造投资的20—50%不等,人口密度大、工厂多的地区投资比例甚至更高。改造工厂总比建新厂便宜,于是,企业家们纷纷对旧厂,尤其对50年代建设的老厂,用先进的设备更换旧设备。通过这些努力,现在联邦德国所有工厂一年内排放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只有1980年的320万吨的一半。
联邦德国从1959年开始的大规模的治理空气污染工作已初见成效。我们在访问鲁尔发电公司索尔芬发电厂时看到,巨大的烟筒冒着白烟,周围的30万棵树木郁郁葱葱。这里一切是那样的静谧,又是那样的生机盎然。
联邦德国虽在保护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取得了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这里城市中80%的废气是汽车排放的,而联邦德国的汽车产量仅次于日本和美国,是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汽车产量和汽车废气的矛盾不易解决。
随着经济继续发展,各种工业废物以及有毒化学物品也不断增加。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纳米比亚的“黑宝石”卡拉库尔羊
地处南非高原西部的纳米比亚,经济以采矿业和畜牧业为主。畜牧业又以盛产卡拉库尔羊著名。卡拉库尔羊有黑、灰、棕、白等颜色,其中皮毛卷曲发亮的黑色紫羔羊最为名贵,有“黑宝石”的美称。
卡拉库尔羊羔皮保暖性好,装饰性强,是国际裘皮市场的抢手货。由于取皮时间必须在羊羔出生24小时内完成,且加工难度大,约40张羔皮才能制成一件大衣,因此价格十分昂贵。纳米比亚年产卡拉库尔羊皮70至80万张。(附图片)
  上图:刚出生不到二十四小时的紫羔羊。
  左图:纳米比亚工人们在鞣制羔皮。
新华社记者 樊如钧摄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巴西颁布戒烟新规定
为了推动巴西的戒烟活动,保护公民的健康,巴西卫生部5月31日颁布了一项法令,对香烟的销售、广告宣传以及禁烟场所作了严格的限制。
这项法令规定:全国各地的商店、街头商贩不得向18岁以下的青少年出售香烟;不得在公共活动中,以免费散发烟草制品来作广告宣传;电台、电视台的香烟广告仅允许在晚间21时至次日清晨6时播出;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以及被采访者不得在节目过程中吸烟或手持香烟;禁止招聘青少年参与香烟广告的制作;香烟的包装、电视报刊的香烟广告以及街头香烟广告牌上都必须醒目地标有“卫生部警告:吸烟有害于健康”的字样。
法令还规定,在政府各部门、公共事业机构包括私人诊所内禁止吸烟。在短途国内民航班机上不得吸烟,飞行时间超过两小时以上时,仅允许乘客在尾舱内吸烟。
该项法令警告说,违反上述规定的厂商、商贩、广告公司等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受到警告、吊销经营广告业务和销售香烟的许可证等处罚。
据巴西报纸报道,巴西吸烟人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而且青少年抽烟的人数在逐步增加。这一状况已经引起许多社会团体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它们除了采取硬性措施,还通过宣传教育来开展戒烟活动。
                 本报记者 吴志华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国外剪影

  巴黎解决鸽满为患的新招
  魏玉琴
“咕!咕!”“咕!咕!”在巴黎大街小巷的屋顶、公园、广场空地、宽阔的林荫道上,常能听到群鸽的叫声。它们不怕急驰而过的汽车和陌生的游人;时而拍翅飞起,时而收翅降落;或是一摇三摆地尾随着挥撒面包渣的人们,甚至会飞到人们手上啄食……不管是谁,遇到这样的群鸽都会驻足欣赏一番,如果手头恰有面包、点心之类的东西,也会情不自禁地抛出去,甚至有意引逗鸽子飞到手上、跳到肩上、落到头上,照张相作为旅游纪念,享受人与鸽沟通之乐趣。
在巴黎,养鸽已有悠久的历史。那一座座罗马式、歌德式的古建筑早已是群鸽栖息、繁衍的老家。高耸的铁塔和雄伟的凯旋门、大道旁的树木常是鸽子歇脚的地方。在巴黎西南郊三十五公里的布勒特伊古堡公园中,就保存着一座大仲马《黑郁金香》一书中提到的中世纪鸽子楼。那高二十多米直径约十米的圆锥形建筑已被修葺一新。在玻璃的标牌上记述着当年内壁那蜂窝状的鸽房能容纳四百多只鸽子。
据报道,鸽子的生殖力很强。一只母鸽每年能生育十二只幼鸽,繁衍之快,远远超过一般的飞禽。随着时间的推移,巴黎鸽子的数量越来越多。现在,已繁殖到四万多只,使巴黎市政当局深感“鸽满为患”,抑制鸽子的繁育已刻不容缓。住在这个城市的人和来此旅游的人常会遇到受鸽子“欺负”之事:一部漂亮的汽车,不知何时落上一摊鸽屎,如不及时清除就会被腐蚀而变色,甚至出现一块锈斑;在屋檐下行走或是在树下乘凉,人身也可能遭到鸽子稀屎的“扫射”,令人恶心;早晨刚冲洗过的人行道,可能很快会落下一片白、黑的鸽屎,使人无法投足;有人说得气管炎的人是因呼吸鸽子排泄物的气味所致;鸽子常年栖息对古建筑保护不利……人们向市政府呼吁,每天那数以吨计的鸽子排泄物已成灾难。
为了缓解鸽满为患的状况,巴黎市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有:要求居民修整房屋,把房屋表面的外墙抹平并刷上油漆,防止鸽落;向居民提供捕捉工具、捕杀一部分;制订不许随便喂鸽的罚款条例,一经发现就罚款,款额最高可达八百法郎……但这些措施也未能奏效。巴黎近年来采取了一项新方法,即在夏秋两季,由专人在群鸽聚居和云集之地遍撒特制的避孕饲料,估计这样每年至少可少生一点五万只鸽子,为此,巴黎市每年要花费约一百万法郎。巴黎市给鸽子吃避孕药的新方法,可能对欧洲国家遇到同样难题的一些城市,如伦敦、阿姆斯特丹等,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良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