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6月1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鲁迅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郑心伶
鲁迅是伟大的,又是很不幸的。70多年来,中外多少人在崇敬他,研究他,学习他;也有不少人在攻击他,贬损他,扭曲他。作为鲁迅研究这门学科,其领地从来没有平静过。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大小气候的影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鲁迅研究也有较大的干扰。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指导思想的淡化与模糊。使之出现偏差甚至走上歧途。现在学术界有一股不良风气,一谈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极左、保守、僵化。因而,连鲁迅在斗争漩涡中经过痛苦的磨练、解剖,最终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也备受讥讽、指责,认为这是鲁迅的“不幸”,或者索性否认鲁迅是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者。
于是,有人主张,从研究的主体到客体,都不必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了。还有人借口还原鲁迅的本来面目,或声称鲁迅没有本来面目,企图让鲁迅淹没在历史的混沌之中,看不到伟人的闪光点。在某些人眼里,这就是所谓“研究”的自主性或曰研究者的个性。好像鲁迅是一块泥团,怎样捏把都行。而研究者也似乎可以随心所欲地妄评漫议。
如果说鲁迅研究这门学科比较特殊,鲁迅研究工作者负有更重大的历史使命,那末,这便是最突出的一点。把严肃的鲁迅研究拉进一般的学术范畴,要真正认识“民族魂”、共产主义战士鲁迅,对之作出准确的评价,显然是困难的。在这里,还必须划清一条界线:把鲁迅捧为至圣,当神膜拜,要反对;但如果走向另一极端,以为鲁迅只是一个凡夫俗子,甚至可欺可侮,这同样是错误的。
近年国内某些鲁迅“研究”,除了思想、原则、方向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必须正视之外,还有一些糊涂观念、具体表现值得注意。
否定鲁迅的文学成就,由来已久,于今尤甚。海内外都不乏其人。他们有的“惋惜”鲁迅后期不写小说,杂文写得太多,是莫大的“遗憾”。有的还从“比较文学”方面来个“发明”,认为鲁迅只不过是一般作家,鲁迅杂文不算文学作品,即使是小说,写得好的也不多,而且全部是短篇小说,不成气候。有人说,鲁迅在中国新文坛上有多方面的建树,可当团体赛盟主或全能冠军,但在单项赛中不能摘取桂冠。因为,他的小说比不上茅盾、巴金、老舍,他的诗歌比不上胡适、郭沫若、闻一多,他的散文比不上周作人、朱自清、郁达夫。
人各有志,亦各有所好。其手中的尺寸标准自然也有所不同。我们不能强求一律,也不企望每个评论家对鲁迅的文学成就都有百分之百准确的估价,但取得人民大众认同、已被历史证明了的基本评价,是不应该怀疑的。况且,鲁迅的文学成就、文学传统已成为民族文化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毋庸置辩。
我们并不否认许多文化名人参与共建中国新文化的功劳,对他们的文学成就应作客观的评价,他们某些人的历史功过也是不能随便抹煞的。历史这本账,谁也无权涂改。我们今天探讨鲁迅与这些文化名人的关系,也要尊重历史,并有一个是非标准,爱憎更不能失常。即使是纯学术问题,也不能抛开研究者的世界观或政治立场。倘若不顾事实而肆意捧此贬彼,扬甲抑乙,甚至肆无忌惮地攻击鲁迅,那就不是什么“研究”了。
至于有人破口大骂“鲁货”、“鲁化”,甚至认为宣传鲁迅是一种“鲁祸”,恶狠狠地要把鲁迅从中国新文坛上驱逐出去。谈何容易。因为,历史毕竟是人民写的。鲁迅的历史地位不那么容易动摇。方励之说鲁迅主张“全盘西化”,要拉鲁迅入伙也好;严家其辱骂鲁迅“心胸狭窄,不容异见”、“不是伟人”也好,都是徒然,枉然。“雄关漫道真如铁”,“捧杀”与“骂杀”,均无损于鲁迅的“硬骨头”。
还有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借口重新认识鲁迅,专找鲁迅的“岔子”,甚至无中生有,或夸大其词。有些人不但要挖鲁迅的“祖坟”,而且津津有味地揭其个人“丑闻”、“阴私”。
如此这般,倘若不用“诽谤”二字来描述,又该如何解释?因为这些论者拿不出半点证据,连捕风捉影都说不上。本来不值一驳,但有一个常识问题,必须指出,鲁迅也是人,免不了有常人的特点、弱点乃至缺点、劣点。而且,由于历史的误会、极左思潮的干扰,鲁迅曾被严重扭曲过,今天有必要重新认识鲁迅,还原他的本来面目,给予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但“重新认识”或“还原”决不意味着挑“刺”找“岔”,不择手段地造谣中伤,硬要往“伟人”脸上抹黑,大有“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架势,这不能不让人深思了:这算“研究”吗?
此外,我们“鲁研界”内部,的确也有一些同志,以为鲁迅没啥研究的了,产生无端的惆怅,要转移阵地,另寻活路;或干脆爬过独木桥,去碰碰运气,也许能摸到一点别的什么。譬如,有些同志认为,毛泽东同志已对鲁迅作了最科学最全面的高度评价,众多鲁研老专家早已硕果累累,现在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超越与突破呢?鲁迅研究到顶了,不如把目标与精力放在有争议或被遗忘了的三、四流作家身上,或许能“填空白”。另有人则说,在鲁迅身上没有什么新东西可取,鲁研领地日渐荒芜是不可避免的,如果硬要搞下去,也只好硬着头皮钻牛角尖了。
中国现代文学是广阔的天地,凡有价值的均可探究。“鲁迅学”也是个富矿、活矿。鲁迅研究大有可为。作为正常的学术研究,倘能真正贯彻“双百”方针,就能发展,也无所谓极限,不会影响其他课题的研究工作,即研究鲁迅的同时尽可以旁及其他,并无“活路”、“死路”之分,亦无高低之别。至于死钻牛角尖,任何时候都视为科研的末路、畏途,起码是一种智力浪费。对待鲁迅研究这个课题,尤应严肃认真,丝毫不能含糊,更不可当儿戏。不负责任地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处处以“我”为中心,那都不是科学的态度,也着实“研究”不出什么名堂来。
研究鲁迅不能为研究而研究,为学术而学术。如果借研究鲁迅之名行标榜自己之实,或利用鲁迅来达到某种个人目的,那就完全失去研究的意义,更与鲁迅精神相悖,也与学术无关。研究者本身没有一点鲁迅精神,不但难以理解鲁迅,而且会与鲁迅格格不入,甚至与鲁迅背道而驰,最终必然会有意无意地贬损鲁迅。这样,就不能说是研究鲁迅了。
因此,我认为,很有必要重提两个老问题:为什么研究鲁迅?怎么样研究鲁迅?我想只能这样来回答:研究鲁迅是为了学习鲁迅,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来研究鲁迅,研究者应有一点鲁迅精神。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略谈“古为今用”
  何洛

中央电视台不久前播出了两个别开生面的节目:《诸葛亮,怎么样》、《说曹操,曹操到》(编导:童国平、李欣),都是采用在电视上聊天的形式,以主持人同学者的对谈为线索,再配上画面、音乐和戏曲片段,知识、趣味、哲理融为一体,颇觉新鲜生动,很是受听受看。这是电视台在丰富荧屏节目方面的一次成功实践。编导者大刀阔斧、行云流水般的艺术风格,节目主持人尚夫的学识才艺和良好气质以及学者的谈风都深得观众好评。
样式的突破诚然是在创作中迈出了新的一步,而这两个节目更重要的长处,还在于节目内容得力地体现了古为今用。如《诸》片中,由诸葛亮其人其事说到中华民族是富于智慧的民族,概述了我国历史上真正的精英们,已为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进而由主持人道出中华民族之所以拥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五千年文化,是因为我们有诸多先哲、无数人才、亿万同胞无私奉献之缘故,“中华文化饱含着华夏先哲们的无穷智慧,记载着中华民族子孙们的辉煌业绩。”“它属于我们,也属于全世界。”所言令人信服,使人感奋。《曹》片中,从曹操引出重视人才问题,宏论吸收人才的态度、方法,纵谈建国后回归祖国的钱学森等学者专家为国效力做出的卓越贡献,并做出“这些位先生里头,没有一位是打算回国以后自己先富起来的,恐怕都有回来之后先过几年艰苦生活的思想准备”之评说。言语不尚纷华,却也鞭辟入里,引人深思。
这样的节目,确能使人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从中获得鼓舞的力量和美的享受。相信这样的节目会在我们的荧屏上日益增多,使电视文化和电视艺术发挥好“教化”的作用,产生出应有的社会效益。

看罢这两集节目,也使我忆起去岁12月16日某报上刊载的一篇小小说《诸葛亮再演空城计》。诸葛亮摆空城计的故事家喻户晓,此文(以下称“诸文”)是该作者为之创作的“续篇”,故事情节不再赘述。
或许有人认为“诸文”这种写法无非是一种娱乐性的笔墨而已,一笑置之可矣。而我却觉得,这其实是借古喻今,其要点有三:一、这是一篇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社会问题和少数干部的某些不良思想表现,集中起来,极力渲染,精心编派的故事,令人难以发笑;二、作者让赵云、黄忠等一个个历史上和历代人心目中的良将忠臣都纷纷演了鄙吝之徒、卑怯之辈的可耻角色,竟至离心离德到了大敌当前齐抗军令的地步。而诸葛亮这一世所称道的智慧化身、贤德丞相居然被涂抹成一个是非不分、赏罚不明、令行不止的无德无能之人,只得再演空城计了事。作者的笔锋如此闪闪烁烁,令人深感迷离。三、作者运用以上人物和情节,为读者摆设出一个分崩离析、溃不成军而又无计可施,只能走向衰亡的结局,使读者沮丧之余,并无所获。
借古喻今是可以的,关键在于我们无论对历史,还是对今天都需要有一个正确的立场和科学的认识,对创作要有一个负责的态度。任何一个文艺家,只有当他意识到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努力为社会的进步,为人民的事业而创作时,他才是高尚的。
今天的讽刺文学,其价值在于匡正时弊,扶正祛邪。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它是严肃的,不是随意的。而近些年来,在我们的文化园地里,灰色的、黄色的、苍白的、抹黑的作品时有所见。对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的确是应该在我们的创作队伍中和创作指导思想上找找原因了!如“诸文”这般的借古喻今,有违毛泽东同志当年所提倡的“古为今用”的本旨,实不可取,即令作“游戏文字”释之,我以为此种“游戏”,虽无损于先贤的光彩,却有辱于作者的斯文。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新作一瞥

  《中国“雷锋现象”》〔报告文学〕
载于《昆仑》一九九○年第三期
作者:陶克、王跃生
雷锋在这个世界上仅仅活了22年,但是人们已经整整用了27年的岁月来研究他,认识他。这个普通的中国士兵怎样工作和生活,他又怎样成为几亿中国人学习的榜样;学雷锋活动在27年的风风雨雨中又经历了怎样的曲曲折折,报告文学《中国“雷锋现象”》叙述了这一切。
历史进入90年代的今天,作者循着雷锋的足迹,走访了与雷锋共同工作过的人们,他们再一次用亲身感受述说:雷锋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
作者还采访了当年报道雷锋事迹的记者、编辑,他们讲述了当时的采访经历和党的领袖们怎样了解雷锋,向全国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作者多方面描写了学雷锋活动的兴衰起伏,没有回避历史上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政治需要曾经给雷锋染上不同的色彩,也给学雷锋活动打上不同的烙印。
作品用朴实的文笔把一个个事实介绍给读者,为的是向世人说明“雷锋就是雷锋,雷锋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大厦的一面旗帜。”
                     (袁)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新作一瞥

  《绿风》〔电视连续剧〕
编剧:龚知敏 导演:友宁、黎琳
摄制:广西电视台、广西军区政治部等
《绿风》以我国百万大裁军为背景,描述了何三水(瑶族)、覃大海(壮族)、章伍(苗族)和苏二贵(汉族)等军队转业干部,在离开了火与血的战场,转到地方投入四化建设后,各自不同的命运和遭际,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人们对生活、事业和爱情等问题的不同角度的思索。歌颂了当代军人在不冒硝烟的战场上乐于奉献、依然保持生命之色常绿的“绿风”精神。这种以4集篇幅集中反映转业军人现实生活的作品在以往电视剧创作中尚不多见。
该剧采用了“戏中戏”的多时空套层结构,较巧妙地将四个转业干部互相交织又各自独立的故事组织起来。剧中突出了广西多民族地区鲜明的地域特色。剧作之不足,在于对4个转业军人的心灵世界开掘不够深入,他们转业后所特有的使命感与失落感并存的复杂心态,也展示得不够充分。
《绿风》是广西电视台电视剧部独立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曾在中南地区电视剧评比中获优秀导演奖。
                         (一文)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新作一瞥

  《兵临绝境》〔电影〕
编剧:郑定宇、金继武 导演:金继武、葛晓英
摄制: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
国民党新编22军被日寇重兵围困,军长自杀,却留下一纸投降令。是降,还是冲出去?于是,便有了一军之长三天里三易其主、军内火并、亲人杀戮一系列大起大落的诡谲波澜。惊心动魄的场面里,走出一群棱角分明、有血有肉的人。在他们惨烈厮杀的血雾后面,闪现着中华民族誓死抗战的决心,和国民党军队注定衰亡的腐败本质。
这是一部战争片,但影片中硝烟滚滚的战场只为塑造人物而存在。四条汉子一台戏。娄际成、申军谊、孙彦军、储智博出色的表演,跌宕的剧情,真实的氛围,使得这个以传统方式讲出的故事,成了近年来同类影片中的较成功之作。
(向)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新作一瞥

  《无字碑》〔交响舞剧〕
编导:于春燕、黄蕾等
音乐:杨立青、陆培
 表演:山东省歌舞剧院
唐朝女皇帝武则天的是非功过,一向为史家津津乐道,也为文学家所注意,但用舞蹈形象、音乐语汇来表现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的确使人为之一惊。作品将音乐的思维逻辑融于舞蹈创作中,以立体交响式的舞台结构、大写意的表现手法、多色调的艺术语言、多意性的空间内涵,着力开掘武则天从平民到帝王的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心态和情感,并有意淡化其历史业绩的描述,留给观众丰富的思索空间。舞蹈应该多注意渲染情绪,表现气氛,而不是把笔墨大量用在体现情节、描绘事件上。它既不同于电影、电视,也有别于戏剧、美术,需要着力显示其独特功能。此作在这方面是有色彩的。
                      (鲁宁)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民族精神的昭示
——评舞蹈《长城》
  赵国政
在舞蹈家的眼睛里一切都是跳动着的。他们不仅能从生机盎然的大千世界里寻找到创作的灵感,也能从凝固静默、无生命的世界中感悟到生命的存在和跃动。而且还能通过舞的形式、舞的韵律,赋予这种生命以意义、以情趣、以美感、以令人突发感奋、联翩思考的震动力量。北京舞蹈学院两位青年编导范东凯、张健民创作的《长城》,便显示出舞蹈家这种特有的慧识与奇巧,从而赢得人们的褒扬。
作者通过波澜壮阔的场面、山奔海立的动感、恸人肺腑的细节,采用时而是人,时而是城的迭次转化的人——城形象,以及骨骼交错、咯吱作响的力度,把修筑长城的盖世之举艺术地再现于今人的眼前。它使人们穿过历史的雾障,透过垒筑在墙体上冰冷沉默的泥沙砖石,清晰地看到我们的祖先是怎样把自己伟岸的身躯、滚烫的血肉、深沉的忧患、不屈的奋争、凛然的尊严、美好的希冀……一起构入这条盘桓于玄黄之间的“巨龙”之上的。艺术的魅力使泥沙砖石构筑的长城血肉化了,生命化了;使消失在时空里的历史具体化了,形象化了。从中使我们深深领悟到,长城何以能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何以有它千古不泯的感召力,何以能唤起亿万民众“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大概就如同作品中所展示的,这是因为我们的先民在用泥沙砖石构筑长城的同时,也构筑了千古不泯的民族精神。用一个十几分钟的舞蹈,自然不可能将这种内涵说穷道尽,但通过它所营造的氛围,它所凸现的每每使你一惊的画面,给你一种情感的震颤,一种理性的冲击,一种念古思今的振奋。作者在舞蹈主题思想的开掘上并不着眼于对长城历史功过是非的表述,而通过长城形象,赋予它具有时代意义的精神评价。
从作品中我们看到作者在编舞技法上擅于化洋为中,使古老的写意手法绽露出崭新的意趣。在舞蹈语言上他们长于化古为今,使旧的语言焕发出张力无穷的活泛和青春,从而将历史的凝重、传统的美感、今人的品味,浑然地凝聚为一体了。
诚然,谁不希望一个作品十全十美呢?这种期望并不为苛求,因为任何一个作者在他惮精竭力的创作过程中其实就是本着这个尺度苛求自己的。然而旁观者总还是要生出些自己的假设,譬如说作品中插入的那段男女双人舞如果不像现在这样的冗长,是否就会去掉一点拖累之感呢?在其情感的揭示上如果能够稍加节制,是否就可避免使观众思绪蔓生出不必要的疑惑呢?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首次全国电影报刊会议
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等单位以总结经验教训,端正办刊方向为主旨,不久前在无锡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电影报刊工作会议。
经过两次报刊整顿后,我国现有电影报刊五十七种,每期发行量共约二百二十万份。它们中除了普及性的通俗报刊、理论研究杂志,还有经济、技术、发行放映等专业刊物,以及向世界介绍中国电影的外文版读物,门类齐全,内容涉及我国电影事业的各个领域。这些刊物为引导电影观赏,促进电影理论建设,推动电影创作繁荣作出了贡献。《文汇电影时报》、《电影评介》、《八一电影》等报刊,在会议上介绍了各自这方面的办刊经验。近几年来,在一切向钱看的思潮的影响下,一些刊物猎奇猎艳,一味吹捧,败坏了电影刊物的声誉,对此倾向会议进行了批评。大家指出,电影宣传应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在提高刊物文化品味的基础上,办出个性和特色来。
                     (兵)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座谈会
由陕西省文联和延安地区文联召开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座谈会近日在延安举行。四十余位作家、艺术家、评论家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讨论了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现状和前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如何写出深层历史真实和历史精神、如何寻找历史与现实的人生联结点和情绪共鸣点、第二代第三代如何写革命战争等问题。对陕西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将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推向一个新高度,也进行了探索。
                        (燕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