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5月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红旗渠再现青春
赵玉贤
红旗渠水是河南林县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但从1980年起,它的水量呈逐年衰减趋势,枯水季几乎断流。针对这种局面,林县从山区实际情况出发,大办蓄水工程,经过数年努力,“救活”了红旗渠,也使山区走出了水源危机的困境。
目前,林县有中、小水库320多座,池塘500多个,旱井、水窖5万多眼,总计蓄水能力近4亿立方米,相当于红旗渠水源充足时全年引水量的1/3。这些工程,大都和红旗渠连在一起。丰水季把水贮存起来,旱季再通过渠道引出使用。去年秋天,天旱无雨,地里干土近半米深,红旗渠水少得可怜,但群众有水心不慌。麦播季节,库、塘、窖一齐打开,涓涓细流汇入田间,保证了30多万亩小麦适时足墒下种。实践使我们看到了蓄水工程的威力,进一步认准了解决山区水源问题的出路——蓄水。
事实上,在水源奇缺地区,不搞蓄水就无路可走。我们林县大部分村庄无地下水,也无山泉、河流。祖祖辈辈把头顶上的一块天,看成生存唯一水源。红旗渠建成后,才从山西引来了漳河水。但是,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上游引水工程增加等,漳河水量下降。枯水季红旗渠的引水量减少了一半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采取蓄水措施,不要说生产用水,就连人、畜吃水也难保证。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虽然气候干旱,但每年都有降雨量集中的时期,这就给蓄水提供了条件。林县7、8、9三个月的降雨量平均在470毫米以上,占年降水量的70%。每到这个季节红旗渠源的漳河就水位陡涨,浊浪滔滔。但在这时田里又不需水。因此,就红旗渠引水量来说,全年算帐水有余,集中用水季节水却不足,而把汛期流跑的水全部蓄起来,全年足用有余。
山区群众对蓄水工作并不陌生,他们在同大自然的抗争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旱池、旱井就是传统的蓄水方法。只是由于蓄水量太小,作用也非常有限。要把汛期用不完的渠水、跑掉的山洪蓄起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非大规模地兴办蓄水工程不可。
山区搞蓄水工程,有很多有利条件。深山区山高沟深,便于闸谷筑坝建水库;浅山区坑坑凹凹,可以依地势挖砌小水库、池塘;山坡上可以打旱井、水窖。我们以红旗渠为轴,对全县的蓄水工程作了统一规划。在县北、县中、县南的深山峡谷中,修建了三座总容量达700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拦蓄山洪。在红旗渠沿线的山坡丘陵地区建起数百个小型水库、池塘,有蓄水数十万立方米的,也有几千立方米的,一般用水泥、石头砌墙,渗漏很少。一些地方不宜建库挖池,就打旱井,挖水窖。这些不同形式的蓄水工程,如满天星斗散布在太行山麓,红旗渠像一条长藤把大部分工程串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能蓄能排的灌溉体系,红旗渠终于再现了青春。
当然,搞蓄水工程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不仅要有扎扎实实的苦干精神,还要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总结几年来的蓄水工作,我们的经验是: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渠库配套,质量第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工程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老典型的新经验
60年代名扬全国的河南林县红旗渠,到80年代初,几乎销声匿迹了。红旗渠的命运,大致反映了我国部分地区水的危机状况。然而,值得欣喜的是,近几年红旗渠又复苏了!这不能不说是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又一次成功尝试。
红旗渠的青春再现,是当地人民眼睛向内,注重大规模蓄积雨水的结果。我国干旱地区的人民长期以来就懂得蓄积雨水的重要,一些条件极恶劣的地方甚至完全靠此生存。但是,把这种一家一户赖以生存的蓄水方式变成大范围、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却只有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组织下才有可能。林县的实践告诉我们,人类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方面潜力很大,即使在干旱缺水地区也能想出法子。关键在于各级领导是否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是否善于组织和调动群众的力量。
人们期待着有更多的渠、河、沟、池、湖恢复昔日的青春!
 ——编者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大家来谈“水”

  森林与蓄水保水
张健民
我国的水资源严重不足,但每年大部分降水“千流归大海”,白白流掉了。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可以为人类蓄水保水作出重大贡献。它能够起到涵养水源,减少、节制地面水径流,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每亩林地比无林地至少可多涵蓄水分20立方米,5万亩森林所涵蓄的水量,相当于一座100万立方米的水库容量。森林涵蓄水的原因在于,大雨降到林地,雨水量的15—40%被茂密的林冠枝叶所截留,其余部分,落在林地,被涵蓄起来。然后再缓慢地施放,源源不断地补给河川,增加河川平水期和枯水期的流量。因而森林对于雨水,尤其是暴雨和融雪水起到了“整存零取”的作用。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森林涵蓄水不受地形限制,涵蓄水分和调节水分的作用又是动态而不是静态的,为其它水利工程所不能比拟。群众形象地说:“山上栽满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森林不仅本身具有很强的涵蓄水的能力,而且对其它水利工程的蓄水保水作用也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洪水和淤积是水利工程的大敌。森林可以大大削弱“大敌”的威力。研究资料表明,林下土壤渗透率一般为每小时250毫米,远远超过降水强度,只要有1厘米厚的枯枝落叶层,就可以把地表径流减少到1/10以下,泥沙流失量减少94%以上。
让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能从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出发,积极投入到造林护林活动中去。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农业常兴不衰的奥秘
——江苏农垦区见闻
本报记者 陈健
这里曾经是大片盐碱荒滩,但从1979年到1989年的11年间,却连年创造着农业的新纪录:粮食亩产年均递增6.3%,粮食总产年均递增8%,农业产值年均递增9.7%!去年,3万多个家庭小农场在百万亩耕地上创造了9242万元的利润。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效益之好,不仅在全国农垦系统少有,就是与一些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的商品粮基地相比也毫不逊色。
这个长期艰苦奋斗、默默无闻的垦区,是一片农业常兴不衰的热土。
    从“百万负翁”到“百万富翁”
与共和国一起诞生的江苏农垦系统有26个农场,现有的百余万亩耕地大多是从黄海边的盐碱滩上开垦出来的。80年代以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场连年低产亏损,1978年,年亏损额在100万元以上的“百万负翁”农场有15个。专门种田的垦区20万职工粮食都不能自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江苏农垦走上了改革开放、振兴自强之路。1978年垦区粮食总产约1.5亿公斤,若以0.5亿公斤为一个台阶,则在以后的11年间连续上了4个台阶:1983年2亿公斤,1986年2.5亿公斤,1988年3亿公斤,1989年3.5亿公斤!11年间粮食亩产增长1倍,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3.3倍,家禽和鲜鱼总产量分别增长12倍和27倍。垦区条件并不太好,但“三麦”、棉花、水稻和淡水养殖的单产均已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垦区人颇为自豪地宣称:我们以全国农垦1/66的耕地,创造了占全国农垦1/25的产值和1/10的利润。
临海农场,临近黄海,过去是出名的亏损大户。可从1979年到1989年,该场水稻总产由241万公斤增长到3007万公斤,单产从150公斤提高到558公斤。现在每个农工年创利1.2万元,劳均收入3662元,整个农业生产热气腾腾。临海农场只是垦区的一个缩影。
现在,昔日的“百万负翁”已成真正的“百万富翁”,全垦区28个农场和直属工厂年盈利均在百万元以上。垦区近百万亩耕地粮食亩产已达514公斤。每年垦区的农业投入达2200万元,农场下属生产大队投入1200万元,家庭农场投入的自费经营资金已达6000万元,基本上形成了与苏南等地“以工补农”不同的农业自积累自发展的良性循环。江苏垦区成了我国少见的大面积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地区。上上下下与记者接触的垦区人都异口同声地说:这里没有农业危机。
    探索有生机的农业经营制度
江苏农垦农业常兴不衰的奥秘何在?记者在采访中的突出感受是:坚持不断深化和配套改革,建设有生机的农业。
1983年,江苏农垦曾较早于全国农垦系统出现家庭农场承包的形式,这一改革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配套改革。粗算起来,大体有这么一些内容:1979年起,国家对垦区和农场实行财务包干,从而结束了垦区吃国家补贴的大锅饭的历史;1983年起,垦区内逐步推行农场内部承包到劳、到户,实行大包干,兴办家庭农场,从而结束了农工吃农场大锅饭的历史;在家庭农场承包的同时,也逐步因地因项制宜地开展分(支)场承包,调动“统”和“分”两层的积极性;维护和发展强大的农机、水利、良种良法、物资供应、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体系;实行场长负责制,简政放权,让农场沿着企业化的轨道运转,等等。
实行家庭农场承包,是垦区最为深刻的改革之一,为了使这一改革与国营大农场的条件和大农业的前景相结合,各农场又根据本地实情进行了配套改革。多种多样因地制宜的承包经营管理,已成为江苏垦区管理体制的突出特征。根据条件、生产项目的不同,有的实行分户承包,有的实行大队与家庭农场双重承包,有的兴办“机农合一”的机械化小农场,还有的让能人牵头,邀伙承办联户农场等。
农垦过去是单一的生产组织,农工分割,农商脱节,产供销缺乏内在联系。进入80年代,江苏垦区实行农工商综合经营,建立起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管理体制,减少了农副产品加工的体外流转,较好地解决了农副产品因农时季节和市场变化而引起的大起大落问题。记者在临海农场就看到一份共100条的“农场经济责任管理条例”,对各层的经济责任作了详尽规范,尤其是坚持在年初就把统一供应的农用物资价格和统一收购的农产品价格告诉农工,这一整套“内部价格体系”真正体现了计划与市场的结合。农工“一年早知道”,都表示满意。制度是成熟的标志,可以说,江苏垦区的各项改革,是趋向完善和成熟的。
    向服务要生机 向科技要效益
服务体系齐备,是农垦不同于农村的一个特点。是否充分发挥服务体系的作用,是农业能否有生机的一个关键。江苏农垦这些年着力建设起三个大的服务体系。
一是农用物资和农产品供销服务体系。垦区各农场都设有经营服务型的物资公司,第一位的任务是组织生产资料供应,保证家庭农场的生产,并保证收购和销售小农场的农副产品。
二是农机服务体系。在改革中垦区没有把已经形成的农机生产力简单分掉,而是想方设法让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垦区人说:“建立健全农机服务体系本身就是改革。”现在垦区的大田作业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按季节农机服务到田头已成为制度。当然,服务是有偿的,因而农机服务部门本身也有了活力。从1986年起,垦区每年投入500万元更新农机设备,全垦区农业经营的机械化程度已达75%,“三麦”、大豆等达95%。
三是技术服务体系。目前,全垦区已形成完整的技术服务网络。原来只是专家们书本上的“叶龄模式”,这几年成了家庭农场进行田间管理的“施工图”,家庭农场按“图”管理,就能获得稳产高产。
据有关部门介绍,我国农业增长中,科技进步的贡献份额约为30%左右,可在江苏垦区,这一指标已达60%,相当于美国的水平。先进的科技带来了高效益。近年来,垦区在品种、耕作、栽培、植保等各方面都大量引进新技术,仅上面提到的“叶龄模式”一项,就累计增产粮食4亿公斤以上。1989年,垦区的棉花单产已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1公斤,“三麦”亩产高出33公斤,不仅涌现出一批吨粮田,还出现了一批亩销售收入达2200元的高效益农田。
高效益自然带来高收入,记者在新洋农场看到,农业工人的年收入已达4100元。在这里,谁能说务农赔钱,吃亏呢?!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国家一级企业风采

  花团锦簇的事业
——记苏州东吴丝织厂
本报记者 龚永泉
走进苏州东吴丝织厂的样品室,简直就像进入了一个百花园: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塔王”声誉的塔夫绸色泽绚丽,质地细腻;被外商喻为“东方艺术之花”的织锦缎富丽堂皇,雍容华贵;成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苏厅装饰用绸的夏云绡则潇洒飘逸,云蒸霞蔚;还有那五彩缤纷的仿真丝绸,惟妙惟肖,足以乱真……这个厂常年生产60多个品种、400多种花色的丝绸,一半以上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要保证几年后也有肉吃”
东吴丝织厂成立于1919年,经历了拉力机、铁木机、全铁机几个阶段。1984年,上任两年的厂长陈惠卿看到了潜在危机:绝大部分织机已进入“更年期”,若不及早采取措施,几年后就会捉襟见肘,不可收拾。他吃不香,睡不实,同各方面人士商讨,决心向更新设备要后劲,他盯上了国外80年代先进水平的喷水织机。可引进100台这种织机,就需要贷款1700万元哪!消息传出,全厂哗然:“才过几天好日子,就想折腾!”“欠下那么多债,猴年马月才能还得清?”……
在全厂中层干部会上,陈惠卿扳着指头剖丝析缕:“我们不能光顾眼前有肉吃,还要保证几年后也有肉吃,否则,只守摊子不创业,后人是要戳我们脊梁骨的。”干部们先统一了认识。
新织机进厂了,工人们心里没底儿,不知洋设备带来的是祸还是福。陈惠卿则抱着首战必胜的信念,同工人和技术人员一起连轴转,整整在安装现场泡了8天!小伙子们都累得腰酸背痛手发麻,年过半百的陈惠卿更是浑身像散了架。但他一直强打着精神,坚持在现场“督阵”。100台喷水织机提前一个月投入了试生产,5个月获利润180万元,占东吴厂当年利润的25%。事实胜于雄辩,疑虑和指责烟消云散,变成了一片赞扬声。以后,厂里又引进了96台喷水织机和40台剑杆织机。新设备与老机器相比,不仅工效提高数倍,而且噪音大大下降,女工们在车间再不用扯着嗓子喊了。
目前,该厂60%生产能力的技术装备达到了国际80年代先进水平,同时造就了一支能操作先进设备的职工队伍,企业储备了一批国内领先的丝绸新产品,这个具有70年历史的老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温馨的“第二家庭”
在厂区徜徉,看到这个厂宣传橱窗特别多,有全国、省、市级劳模光荣榜,有优秀政治思想工作者榜,有共青团工作之友榜。在反映厂内文体活动的橱窗里,照片中背景横幅上的大字引人注目:“第二家庭”演唱会。原来,这个厂职工习惯把自己所在的班组亲切地称为“第二家庭”。一位女工说,同班组成员在一起的时间,超过了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时间。
班组是企业的基础,仿照国家对企业的升级考评,东吴丝织厂开展了班组升级活动,建立起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基础工作三大类16项的班组综合考核体系。这个厂连续3年对班组长、工会组长、民主管理员、质量核算员、安全生活员实行轮训,使他们提高了工作水平。比如,有的班组长把家访由以前的告状变成了报喜:职工评上了先进或做了突出的好事,上门报喜;长期拿不到奖金的青工,第一次拿到奖金,上门报喜;后进青工,有了点滴进步,也要上门报喜。
班组长被称为“兵头将尾”。作为“兵”,他们最了解生产中的问题;作为“将”,他们最了解职工的思想脉搏,班组长在生产上带头,工作方法对头,不少班组形成了和谐向上的人际关系。“早晨上班看脸色,中午吃饭看饭量”,职工有了思想问题,班组长能主动谈心解疙瘩;职工家庭有了困难,其他成员都能伸出友爱之手,排忧解难送温暖;班组长领回了参加全厂性活动的任务,班组成员齐声响应,为班组长撑腰,想方设法为本班组去拿名次,争荣誉。这个厂大多数文体活动都是以班组为单位进行的,有班组知识竞赛、厂歌班组唱和“第二家庭”演唱会等。厂党委副书记商大民把这称之为:“厂里搭台,由班组长们唱戏,让他们有展现才干的机会”。
目前,这个厂190多个生产型班组,有两个达到了二级标准,5个达到了三级标准,另有14个班组通过了1989年度的班组升级预考评。班组升级保证了企业升级,企业升级又推动了班组升级,形成了良性循环。
在这种“循环”推动下,东吴厂不断地上升,上升。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市场漫步

  来这里做买卖,就像回了家
本报记者 张锦力
正值青黄不接时节,北京北太平庄一带的几个摊群市场却熙熙攘攘,摊贩们高声叫卖,顾客们忙着挑选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马甸农贸批发市场里更是热闹。江南的水果,北方的牛羊肉、渤海湾的鱼虾……一汽车一汽车地汇集在这里,商贩们又一平板车一平板车地送到摊群市场出售。
去年,这里也曾笼罩过市场疲软的阴云。成吨成吨的农副产品积存在马甸市场的仓库里,货主们急得团团转,一些个体摊贩也息业关门。
那时,管理这些市场的北太平庄市场个体工商所的同志心里也不踏实。他们想:我们不仅要做好市场管理工作,也有责任帮助经营者们度过难关。
所长王传森带领工商所的同志们四处奔波,帮助批发商联系销路,给消费者送货上门。工商所还和附近的国家专利局、北影、师大等单位,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及时把市场货源信息传递给这些单位,再把这些单位顾客的要求反映给货主。今年1到3月,他们通过这种伙伴关系,销售羊肉90吨,水果100吨,鸡、鱼10多吨。
今年春节前,市场又出现了某些货源供应偏紧的情况。为了让市民春节吃上涮羊肉,工商所派出赵俊峰和街道办事处的史主任一起到内蒙古赤峰市去跑货。当他们搞回新鲜的牛羊肉时,小赵已累得病倒了。
工商所还有一招:对搞贩运的货主不收服务费,对小商小贩和购货单位不收上货费。这样做,工商所虽然减少了收入,却推动了商贩向消费者让利,吸引了更多的经营者和消费者。
去年年底,南方的一些水果批发商见销售利润过低,纷纷要打退堂鼓不来卖货了。工商所的同志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就主动腾出马甸农贸市场的一些房间,让他们从旅馆搬到市场来住,并帮助他们解决水、电、取暖、吃饭等问题。工商所还专门派人到市场昼夜值班,帮助货主看管东西。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货主。一位来自广东的批发商说:来这里做买卖,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谈谈班组知名度
宫言
在一些企业里,为什么各项规章制度的条款写得明明白白,却总是挂在墙上落实不了?为什么领导大会小会没少讲,违反劳动纪律的事却“天天有”?为什么检查验收刚合格,几天功夫各项指标就掉下来了?原因之一是班组工作跟不上。东吴丝织厂开展班组升级活动,连续三年对班组“二长三员”进行轮训,这项工作抓到点子上了。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各项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在企业里,班组长是指挥一班人的“将”,又是不脱产的“兵”,集“兵”、“将”特点于一身,因此,必须具备“兵”的实干,“将”的韬略。班组里“二长三员”的素质提高了,就会把全班组拧成一股绳,重担同挑,荣誉共享。班组这个细胞有了活力,企业就会生机勃勃。
事实说明,那种认为“科学管理只是厂部的事”的观点是片面的。没有过硬的班组,科学管理就是一句空话。
眼下厂家都很看重企业知名度,其实,有时候,班组的知名度完全可以超过企业的知名度。在50年代,以劳动模范马恒昌、赵梦桃等名字命名的班组的知名度是何等响亮!班组良好的传统一经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延续和扩散,不仅保证了本企业的进步、升级,而且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可以说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不仅需要精明的厂长,也需要一大批优秀的班组长。
班组长们,挽起袖子,争创“名牌班组”吧!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撒向稻田的甘露
——衡南县水稻保险小记
陈勇进 杨飞 蒋苏华
湖南省衡南县,没有单独的县城,县保险公司同县里其他机构一样,坐落在繁华的衡阳市区内。城市业务不多,迫使保险公司向农村开辟保源;农业的升温,也等待着这些“财神爷”去施展才能。
保险公司的决策者们,看中了主要农作物——水稻。水稻的起落兴衰,与农民的收入紧密相关,也连着城里人的“饭碗”。1985年,保险公司在三塘区五个村子进行了水稻保险的尝试,首次承保了4300亩稻田的洪水责任险。这年风调雨顺。第二年继续承保,结果有两个村遭受了洪水的侵害,保险公司给受灾农户送去赔款1.5万元。
两年的试点,使他们更坚定了走这条路的信心。而且,他们认为,单一的“洪水责任险”远不能满足农民对保险的需求,为此,他们决定开办水稻综合责任保险。
1987年,他们征得县政府的同意,采取了保成本、赔成本,低保额、低收费、低赔付的办法,承保了全县75万亩水稻,收入保费120万元,使衡南一跃成为全国第一个水稻统保县。哪成想,“天有不测风云”,1987年上半年,衡南县遇到了特大大旱,田园龟裂,禾苗黄枯,有的稻田颗粒无收。县保险公司除留两名值班人员看家外,其余全部下乡。45天内,他们跑遍全县52个乡镇、500多个村,与财委、民政等部门的同志逐块田定损,共赔付现金174万元。不少农民接过一张张浸着保险干部汗水的人民币,流着泪说:“只花块多钱,灾难免一年,还是保险公司靠得住。”
保险政策像春雨,似甘露,滋润着农民的心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当年,在严重干旱情况下,这个县仍增加了晚稻种植面积4900亩,大灾之年晚稻获得大丰收,全县没有出现受灾农民向各级政府闹粮、要钱的现象。不少党政干部说:“亏了有保险公司,不然,像今年早稻这样的收成,乡政府的大门老早就被要粮的村民擂得山响了。”
1988年,县保险公司进一步完善承保办法,综合了各部门的意见,在上年的基础上,采取联系产量保成本的办法。即以连续5年全县水稻的平均产量为标准,年产量没达到这个产量标准,则保险公司予以赔付。达到或超过这个产量标准,保险公司则返回部分保险费,用于增加农业生产的后劲。保险费计入粮食结算卡,待新粮入库后再收取。这样做,标准明确、收费简便,还能更迅速地对受灾农民赔付保险金。在县领导的支持下,衡南已连续两年实行水稻统保。
为了保障农业丰收,县保险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止和减少自然灾害对水稻的威胁。统保水稻的3年中,他们共拨款近6万元,为全县17个旱情比较严重的乡村架设电线、修复电排、电灌设备。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山东省丝绸进出口公司定点厂——济南时装厂严把产品质量关,去年出口服装合格率达99.6%,完成出口交货值611万元。图为车间质检员正在检验出口服装。 张自录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