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5月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子不会,父母过
王登平
在澡堂洗澡,遇一位六七岁男孩,手拿反着的毛衣,问其父怎么翻过来?起初,吾以为是父子逗乐。及至见做父亲的郑重其事地接过毛衣,翻将过来,给子穿上;又见其子之严肃状,方知并非玩笑。此景,使我想起一些小学老师不无忧虑的话语:“七八岁的学生,外出郊游时,不知煮熟了的鸡蛋如何吃,鞋带散开了怎样系……”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此话有些道理。现在有些父母的“宝贝疙瘩”,长至十几岁乃至二十来岁,该做的事还不会做。这其中有孩子自己依赖父母以及爷爷奶奶之原因,也不无父母之过。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但要爱得恰当,爱得得法。现今一些年轻的父母,把孩子“放在嘴里怕烫着,放在掌心怕冻着”,过分溺爱。思想上宠,放纵护短。明明自己的孩子先动手打了人家的孩子,却振振有词让人家赔礼,纵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养痈贻患。生活上娇,百依百顺,精衣锦食,养怡处优,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恨不得以桔汁代水,以巧克力作饭。只要孩子要,父母则“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其结果,苦了父母,宠坏了孩子。
我们家乡有句俗话,说是“惯子不孝,肥田收瘪稻”,体现了在教子上的辩证法。过于娇宠的孩子,无形中会滋长许多不良习惯及品行。待到长大以后,木已成舟,很难纠正,既贻害本人,连累家长,又有损社会。
爱子要教子,只爱不教是害子。孩子不是私人的财产,许多志士仁人,历来严于教子。我国古代就有岳母教子,孟母择邻的故事。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提请做父亲的考虑,有没有将“精神上体质上的缺点交给子女”。
年轻的父母们,要使你们的掌上明珠今后能大放异彩,就要让他们在生活风雨中去冲刷、洗礼,冲去那些灰尘、污垢。果如此,他们就会能如您所愿:虽不见成龙,却能够达到材必有用、心灵生辉的。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坛简讯

  花情诗意漫长堤
地处北运河南岸的桃花堤,是天津久负盛名的文化景点。每年三四月间,堤上万株粗壮的桃树繁花灼灼,亭台楼阁掩映其间,吸引大批的游人赏花游春,自古也是诗人吟诗题写的好去处。
近年来,红桥区文化馆组建的“桃花堤诗社”,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祖国的诗歌传统,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先后举办了“红桥杯短诗大赛”,“红桥诗歌理论研讨会”等波及全市的创作研讨活动。出版了《红桥短诗》诗集和《桃花堤》文学报诗歌专号。一批中青年诗歌作者在有成就的中老年诗人的指导下,得以进步。他们的一系列创作研讨活动,还得到了天津各报刊编辑园丁的关心和扶植。一年一度的“桃花诗会”由此形成了天津市新老诗人聚会,展示创作成果的诗坛盛会。今届诗会更是兴旺空前。天津市的近200名诗人和业余作者为诗会献上了400余首诗作。桃花堤上,诗人兴会漫步长堤,抚今追昔展望诗坛未来,吟诗题字作画,甚是红火。天津电视台已将本届诗会全部录制成艺术片,于近期播放,为诗歌走进千家万户,开辟了新的宣传途径。                   
  (王光烈 赵明)


第8版(副刊)
专栏:

  老楸树
利化
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回到故乡。
一进村口,我愣住了!一条柏油大道横贯全村,浓荫紧裹的青砖红瓦、四柱翘脊的房舍一家比一家高。国营商店、供销社、个体摊床和小铺布满了半条小街,汽车、手扶拖拉机欢叫声彼起此落。记忆中那一幅荒村寒舍、断壁冷灶、战地沙场的凄凉景象全消逝了。真的,要不是汽车站的牌子上写着“营头站”,我哪能认出这就是我的老家呢!
一股温暖的乡情顿时涌上心头。我想,母校是不是也变样了?学校院里的老楸树还在吗?我没找人带路,径直向学校方向走去。老远就看到老楸树枝苍叶茂的大树头,穿过层层房脊,伸向蓝天。
在老楸树下,我孩子似地围着它仔细端详:50年前,它同小村一起经受了弹雨硝烟和血的洗礼;如今躯干仍然笔直,增厚了的皮皱使老楸树更显苍劲雄健。
我在这里出生,又在这里启蒙,在老楸树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到了抗日烽火遍地燃烧的时候,便毅然辞别老楸树,从这里出发踏上革命征途……
我凝视着老楸树思绪万千,一位年轻女教师走过来。
“老同志,您……”她对我是陌生的。
“姑娘,你知道这老楸树多少年啦?”
“听老人讲,200年了。”姑娘一边回答,一边猜疑地望着我,“您老是来买……”我笑了,告诉她我就是这村的人,小时候也在这个学校读书,那时就有这棵老楸树。现在回老家看看。我正要询问学校的情况,一位年约五十七八岁,一派庄稼人模样,下身穿着褪色军裤的小老头,提着一把水壶走过来。
“爸!这位大爷是咱们村的!”
“咱们村的?!”小老头发愣地打量着我。
“你认识我吗?”我心里荡起一片笑声。他又上下打量起来,我只好通报姓名。小老头顿时喜出望外紧紧拉住我的手:
“你是大哥呀!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自家人了!”
经他自我介绍,我才知道他是同族的一位兄弟。我离开家乡的时候他才五六岁,当然彼此相见不相识。他是复员军人,解放战争初期负了伤。现在是村干部,负责文教方面的工作。那青年女教师是他的姑娘,师专毕业后回到本村本校,连续3年被评为县模范教师。
“刚才姑娘还以为我是来买老楸树做棺材板的呢!”经我一说,姑娘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们乐得哈哈大笑。
“咱村就剩下这棵老楸树啦!”他凝视着老楸树若有所思。
我还记得,原先这个小山村,百年以上的杨树、楸树、榆树、槐树、柳树、柏树、柿子树就有百棵。由于那些古木参天的大树,给小小的山村平添了点典雅和古乡风采。
同族兄弟告诉我,有人曾吵嚷着要砍老楸树。乡亲们大多反对,说:这是祖辈留下来的,不属哪家哪户,一定得留给后代;谁家的孩子没在这个学校上过学,哪家孩子没给老楸树浇过水,谁没在老楸树下乘过凉!抗日战争时期,民兵、妇救会、青救会、儿童团都在楸树下开过会,在学校办识字班;欢庆抗战胜利的时候,把大提灯挂在老楸树上,唱歌、演戏、扭大秧歌。
老楸树保住了。
为造就有文化、有知识的一代新人,村里创办了一所中学,并规定,上小学免费,上高中、中专的给助学金,谁能考上大学,而且毕业后愿意回村,学费全包。
老楸树,我明白了,为什么你至今仍然郁郁葱葱!


第8版(副刊)
专栏:

  五月的工地
流逸
仿佛高悬的太阳神
为这里喷薄的生机而存在
时代果真将它的巨臂伸展在这里
提升以混凝土板块为象征的希望
微风吹着口哨
潇洒得像那些奔忙的年轻人
塔吊顶上猎猎的红旗
不是以絮语而是以歌唱和热情
呼唤着一个向上的主题
如果说蓝图迷人,那末
这里的每一寸崛起更迷人
相信每双真诚的眼睛
都为这共和国的大厦镀一层壮丽
相信古老的神话崭新的信念
都铸进这钢筋水泥的宣言


第8版(副刊)
专栏:

  父亲
方竟成
晒衣竿举起了出炉太阳
这条躲在云层后的小巷顿时明亮
快晒晒裙子和纱巾
快晒晒来自家乡的绵绵丝线
但不要动镜框里
一双如冰雪清澈的眼睛
那是一个永不发霉的灵魂
为了共和国,为了太阳


第8版(副刊)
专栏:

  “傻心眼儿的人有傻报”
——记《林屋山民送米图》
何微
《林屋山民送米图》,是清光绪十七年2月苏州洞庭山诗人秦散之所作,画的是当地甪(lù)头司巡检暴方子(式昭,河南滑县人)于任职5年后被罢官,穷困洞庭西山,山里百姓为他送米送柴事;此前秦散之还作了长歌,也写在了图上。俞曲园曾为此图“题耑”。
俞曲园《春在堂杂文》有《暴方子传》。传里记暴方子初为官时即“刻苦自励,非其分所应得,一钱不取,虽其母不能具甘旨,妻子无论也”。又记他对赌博、娼妓、鸦片烟,作到了“诸弊竟绝”。到他任甪头司巡检时,“清操愈厉,曰:‘吾母在尚尔,今岂为妻孥计温饱哉!’”但是这位仅仅从七品的芝麻官终于因为“情性乖张,作事荒谬”被罢了官。后来回到滑县,“贫益甚”。光绪二十四年甲午战起,湘抚吴大澂督师,暴方子自请从戎,吴奏请“开复其官”,获准留营差遣。吴大澂有诗咏其罢官事:“遗爱遍山村,穷黎直道存。官如能造福,民岂不知恩。解组尘生釜,赍粮人扣门。采风疆吏责,手撷到兰荪。”次年,暴方子奉檄至塞外买马,病卒于关外,年仅三十余岁。传中记他买马“往返千里,不私一钱”。殁后,吴大澂深为惋惜地说:“此人若为牧令,政绩必有可观焉!”
《送米图卷子》中录有“柴米簿”,详细记载了送米送柴的山民的村落和姓氏。不料此事竟惊动了苏州府,下札查拿为暴方子“敛费索米”的“棍徒”,“从严惩办”;并严令暴方子“即日来省”,不许在西山逗留,“致干揭参”。为此,暴方子不得不写了长篇的禀复,说明此事的起因“系出于万众心情所愿”;总共收“米百四石八斗,柴约十倍于米”;这种事是“怨者不能阻,爱者不能劝,非势驱利诱所能至,亦非乞求讨索所能得”;要说这是赃物,那么,“此等赃私,非愚者莫能致,亦非愚者莫能得也”。暴方子虽然竭力为自己辩解,但迫于压力,最后也只好表示“既奉文驱逐离山,现即携家他徙”,随即回到滑县老家去了。
秦散之作《送米图》后数十年间,题咏其事者多至数十人,计有晚清名流沈铿、陈远谟、吴俊卿、祥龄、江瀚、高秀山人、沈敬学、邓邦、郑文焯、许振祎、马吉樟、曹允源、薛勉、陈同叔、费德保、俞樾、许祐身、李鹏程、俞陛云、周云甫、杨葆光、凤竹孙等,再后又有朱光潜、冯友兰、段凌辰、游国恩、俞平伯、浦江清、朱自清、马衡、于海宴、张东荪、徐炳昶、陈垣、沈从文、黎锦熙、张大千、徐悲鸿(《雪篷载米图》并识)等民国时期的著名教授、学者、画家。胡适为此图卷题签并作序。这么多名家愿为《送米图》题咏,使这个卷子成为一件极富价值的艺术珍品,自然是暴方子的事迹确有感人之处。正如朱自清先生题诗所说:
暴方子先生,这位芝麻大的官,
 却傻心眼儿,偏好事好出主意。
丢了官没钱搬家更没米做饭,
 老百姓上万家人给担柴送米。
上司训斥,说老百姓受他讹诈,
 他却说,傻心眼儿的人有傻报。
这幅图这卷诗只说了一句话:
 傻心眼儿的老百姓才真公道。
暴方子之孙暴春霆先生集以上图咏为《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于1948年6月在北平彩华印书局以珂罗版印制100册,除当时分送的以外,余若干册全部存在俞平伯先生家中。20年后,“文革”狂飙将俞先生卷去了“五七干校”,家中几世珍藏的图书荡然无存。数年后俞先生回京,检点发还书籍,赫然有《送米图》在,即以璧还暴春霆先生。又20年,春霆先生以此卷赠我,读后颇有感触,因作简介如上。(按:清光绪十七年为1891年,距今整百年)
(附图片)
林屋山民送米图 秦散之


第8版(副刊)
专栏:

雨后[油画] 张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