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5月3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青纱恋
——记农民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
1989年12月1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那位获奖证书号“89—1—01”的“新科状元”是谁?——山东省莱州市农民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江泽民总书记将亲自为这位农民育种家颁奖。可是,当第一批领奖者满面笑容走上台时,不少人有些惊讶:站在江泽民面前的,不是李登海。
李登海,你在哪里?

他,正在酷热的海南岛玉米加代育种田的青纱帐里呢。
李登海是山东莱州市西由镇后邓村一位普通的农民。1972年,他在家乡参加村里的农科队,开始了玉米育种工作。
我国是一个玉米生产大国,但玉米杂交育种工作,远远落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后面。为了加快育种组配,尽早得到高产玉米良种,1978年秋后,从没远离过家门的李登海,背着一大包干萝卜丝和玉米育种材料,搭车南下,闯到了一年四季都能播种、收获的海南岛。
人合村,海南最南端的一个黎族小寨,只有零零散散11户人家。李登海住的,是一间久已废置的小库房,背靠大山,屋里黑洞洞的,连扇门板也没有。开头,李登海一到晚上心里就发毛。夜间睡不安,白天可照样干。李登海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垦出了育种地,然后从贴身衣兜里掏出315粒玉米种子,满怀希望地把它们播进了热土。这是莱阳农学院刘恩训老师给他的美国分离自交系基本材料“XL80”分离出来的“107”自交系种子。凭灵感,李登海察觉到这些种子非同寻常。
海南的气候,真让他这个北方人受不了。白天,太阳毒烈,水雾蒸腾,田野就如同一个蒸笼。夜晚,蚊虫成群,叮得人身上红一块,肿一块。可为了种子,李登海全然不顾。去雄、套袋、采粉、授粉……他就像一只蜜蜂,终日在几块隔离的玉米地里飞来飞去。
苦心总算结出了甜果。这年,李登海用“107”为母本,“黄早4”为父本,首次在海南育出了3.6公斤珍贵的种子。回到家乡后邓村,他把这些种子种在1.49亩地里。秋后,上级科研单位来测产验收,亩产竟达776.6公斤,创我国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这就是李登海的第一个成果——玉米良种“掖单2号”。
玉米良种不像其他有的良种,一连可用几年,它只能用一年,因而年年要进行加代繁育。从1978年开始,李登海年年秋后都要下海南,利用冬季育一茬种子,次年回来赶春播。因育种人手不够,连他的妻子张永慧也忍痛撇下幼子到海南帮登海干,和他一样住茅草搭的“塌塌棚”,睡几根木棍支的“床”,盖几乎能拧出水来的潮被子……
株型紧凑、穗大粒重、抗叶斑病和具有广泛适应性的“掖单2号”,几年间覆盖了北方玉米产区,并逐步普及到全国。可是李登海却非常清楚,“掖单2号”在高密度栽培下的抗倒伏并不理想,其品质也有待进一步改进。他谋划着如何根据基因重组的原理,由创造新的遗传基础材料入手,培育出优良性状更加集中、更能适宜不同栽培地区生长的玉米杂交种。

“掖单2号”声名大震,李登海手中一批新的育种材料也初露端倪。恰在这时,两个意外情况降到他的头上。
一是他被录用为国家干部,全家一块“农转非”。二是他痴恋10多年的农科队解体了。往昔的伙伴,有的进了工厂,有的去跑运输……
李登海到莱州市科委报到上班才几天,就六神无主,像掉了魂一样。他找到科委领导说:“不成,这样憋着,我非得病,我这辈子只和种子有缘,我还想再回我的玉米地去。”领导批准了他的请求。
有人以为李登海能大发“种子财”了。因为当地玉米杂交种每公斤卖到五六元钱,而登海手中的“原原种”更如同一粒粒金豆子。有人对他说:凭你的本事,凭你的“宝贝”,一年就能当百万富翁!可李登海满脑子全是“育种,育种,育种”。中国人多,吃饭问题最大。国外夏玉米亩产最高纪录已近1500公斤,我们得快赶快超!
“走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农场的民办科技之路”——从一本海外科学杂志得到启示,李登海突然“异想天开”,萌发了“不要国家一分钱,自力更生办科研”的念头。他自己掏钱买料,盖起10间房,上级有关部门支持他挂起了“莱州市玉米研究所”的牌子。李登海当上了自办的研究所所长。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杂交组合”,虽然开头只有4个人,但它很快显露出旺盛的生命力。
有人支持,也有人吹冷风,可李登海全然不顾。他把劲和气,都发狠地用在了育种上。妻子张永慧因病住进医院,连续高烧11天。时逢夏播,李登海白天在田里跑前跑后张罗,晚上才能乘车赶25公里路到市医院照看妻子,清早爬起身又要往回赶。
天道酬勤。那些苗苗,叶片上冲,秸秆挺直,根爪粗牢。不少“特异植株”挂着两穗大棒。这些,是完全不同于“掖单2号”的全新的杂交组合,同他当初设计的育种目标完全一致。

“掖单2号”在玉米王国独领风骚。苏北、鲁南、胶东、关中、西双版纳……累计推广6000万亩,增产粮食80亿公斤。
李登海的玉米高产栽培同样屡奏佳音。他不断打破自己创造的全国最高单产纪录:1979年,776.6公斤;1982年,824.6公斤;1986年,962.1公斤;1988年,首次突破1000公斤,亩产达1008.8公斤。捷报频传,国人为之喝彩。就连当初反对他的人也不得不向他竖起拇指。1988年,李登海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农艺师。
随着李登海不停的探索脚步,玉米良种也不停地诞生——掖单6号、7号……12号、13号。较之“107”自交系品貌大大改进的新自交系“478”,“出于蓝而胜于蓝”,既可增加密植程度,又具有明显的抗病、抗倒伏性,而且品质极好。玉米育种界一致认为,“478”这个难得的“骄子”,是目前国内玉米单产创750—1000公斤高产的最有希望的玉米自交系。
后邓村成了祖国四面八方玉米科技工作者、各级农业领导干部参观的热点。8月到10月,这里车辆、人流不断,仅去年就接待了2.4万人次。探寻良种的“热流”竟意外兴旺了莱州的宾馆、饭店、运输和银行、邮电等行业,经理们纷纷笑着向李登海道谢。
1989年10月5日,是李登海的玉米研究所不寻常的一天。全国杂交玉米专家顾问组的专家奚康敏、魏义章、吕繁德、高国良、吴道钧……都来了,中国农科院及省内外有名望的玉米专家也来了。在这之前,农业部一位副部长和山东省一位副省长也专程来此。李登海的“新式武器”到底有多厉害?他们要进行“三堂会审”。专家们手持电子计算器,测产验收一丝不苟。从早晨一直忙碌到掌灯时分。实产结果出来了。那份由验收小组组长、中国农科院玉米专家佟屏亚签署的“李登海夏玉米高产田产量验收报告”中的数字是:
13块高产田全部采用掖单12号和掖单13号新品种。经严格验收复查:总面积14.999亩,平均单产1008.598公斤。其中1.090亩,单产达1096.29公斤。
李登海自创的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再次被他自己刷新。最后一个产量数字,在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中也是罕见的。
40年代,世界上发达国家就起步探索紧凑型玉米栽培,进入60年代,我国才开始这项研究。今天,李登海终于用自己亲手培育的自交系在自己家乡的土地上创出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的最新纪录。这是我国玉米栽培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李登海玉米育种的非凡成绩,也开始引起国外关注。
一衣带水的日本国客人从莱州市到海南岛,3次追踪考察,对李登海培育的玉米产生了浓厚兴趣。
去年秋天,日本传来喜讯:
李登海的“掖单号”杂交玉米在日本首次试种,脱颖而出。据赴日考察的“中国种子贸易技术考察团”报告,掖单13号、12号、6号、7号分列去年向日本提供的81个玉米杂交种的前茅。其中掖单13号在三井公司的千叶圃试验基地,产量、抗倒性都被评为第一,同美国先锋种子公司(世界最负盛名的玉米育种和贸易公司)的P3352相比,生物产量每亩高出1135.95公斤,鲜籽粒产量每亩高出237.5公斤。日方已明确提出1990年要继续扩大试种。
普通农民出身的李登海,代表了目前国内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的最高水平。1989年国家星火奖在北京评奖。李登海以最高票数,获得国家星火奖一等奖。
1989年12月18日,北京的一份急电飞到莱州市玉米研究所,要求李登海次日中午以前务必赶到北京,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仪式。而此时,李登海还在万里之外呢!当19日他在海南收到报喜的电报时,庄严的人大会堂里,颁奖仪式已经开始……
李登海今年在海南陵水县主持建立起了500亩的玉米良种繁育基地,能制出1500万公斤种子,够500万亩农田用。
这位共和国同龄人认为,他的金色事业仅仅是刚刚开头。
孙佑天 孙象辛 邓北安 李玉明(附图片)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带好五千“马路军”
——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纪事
本报记者 李德民
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有5000多名工人,他们修桥铺路,南征北战,戏称自己是“马路军”。公司在全国有28个工作点,从厦门的海峡大桥到京津塘高速公路,从河南高标准的公路到秦皇岛南门立交桥,工作地点相距万里。这支队伍情绪高昂,“战功”赫赫,记者慕名前往采访。
听“嚷嚷”
工地上,工棚里,“马路军”时常吵吵嚷嚷,不少是为票子、孩子、房子等问题发的牢骚。可是,公司的总经理、党委书记这些“老总”们,也是东奔西跑,行踪不定,别说普通工人,就是与北京公司大院的处长也很难面谈一次。牢骚多,必出事,怎么办?从去年起,公司决定每月6号为领导接待日,雷打不动坐下来,面对面地听“嚷嚷”,不但在公司听,还下工地听。接待的原则是:先听工人的,后听干部的,越难听的话越要听。
混凝土工、钢筋工是又苦又累的工种,不少人想“跳槽”。“老总”根据工人的意见:提高补助费,稳住了队伍。工地干部青黄不接,新分来的大学生一时还难挑重担,工人中又不提干,严重影响了工作。工人反映意见不到两个月,公司下发文件:选拔优秀工人当干部,第一批先选15名。60年代有几百名战士复员到公司当工人,家属大部分在农村,人老了,快退了,想叫农村的孩子来接班。公司决定:招200名合同工,全是“子弟兵”。女工们在接待日时来“嚷嚷”:五元五角钱的女工福利费太少啦!“老总”拍板:再加两元五!当然,也不是一“嚷嚷”就解决。有些青年不安心工地工作,一心想往机关里钻,“老总”一个也不答应,艰苦工作青年不干,谁干?有的老工人提出把浮动工资变成固定工资,以便退休或调动时也留住。“老总”不同意,道理讲清楚:咱们现在干这个活,才有这笔钱;不干就不该拿这笔钱。何况有关财务制度也不允许。道理说明了,也就罢了。
听“嚷嚷”当然不只在接待日,还有对话会制度,还挂起了“总经理信箱”。只要“老总”真心实意听“嚷嚷”,“马路军”的“嚷嚷”也就少了。
当“红娘”
“娶妻难”是公司一大难。“马路军”大部分是男子汉,在外地干一项工程,短的几个月,长的两三年,“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要说一般工人,就是大学生找对象也不容易。他们反映“马路军”娶媳妇甚至比煤矿工人、石油工人还难,因为那些工人毕竟还有一个比较固定的“窝”,“马路军”却是常年四海为家。前几年,要求调离的,许多正是因为“娶妻难”。
为了解决“娶妻难”,工会牵头组织起“红娘队伍”,每个工程队都有“红娘小组”,公司有56位“红娘”,他们中不少人是领导干部。一开始,“红娘”没经验,只会伸手向北京市妇联求援,人家也帮不上多大忙。他们就把目光投向附近女工多的企业,投向本单位职工的女儿,还投向外地,同外单位的工会、妇联建立起“红娘联谊会”,办舞会,组织电影、旅游,千方百计为“马路军”找对象创造条件。
两年来,经“红娘”牵线搭桥,98对“马路军”喜结良缘。公司领导把这件事看得很重要,他们说:成功98对,就稳住了我们几十条、几百条男子汉!工会为了鼓励“红娘”,每成功一对,奖25至30元的“辛苦钱”。钱不多,是个意思。
抓食堂
一日三餐,“马路军”餐餐吃食堂,食堂就是他们的“家”。“领导强不强,首先看食堂”,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公司领导抓食堂,主要从三处下手:一是抓炊管人员,使他们认识到工作的重要,热心服务,还要提高技术。二是抓设备,食堂该添什么就添什么。三是抓副食品基地建设,多为食堂提供物美价廉的鱼肉蛋。每一餐,主食副食、大菜小菜,以及啤酒、汽水,都有明确的规定。食堂如果做不到,就是没“达标”。
二公司的食堂坚持白班准时开饭,夜班职工想吃什么就做什么,炊管人员两年没和职工吵过一次嘴。食堂对职工好,职工也对食堂好,这个公司的汽车司机全部是食堂的义务采购员,车行千里,哪里的副食品便宜,就买了随车拉回来。有关部门在工人中进行了一次“民意测验”,对食堂的满意率为100%。四公司的施工队伍从内蒙古一下子调到厦门,工人水土不服。由于食堂注意饮食,医务室注意预防,在厦门两年来没有发生一例肠道传染病。
有不少老工人说:修桥铺路几十年,这几年才真正吃上可口饭,睡上舒服觉,洗上痛快澡。公司除了抓食堂,对单身职工宿舍、浴室、医务室也抓得不错。
公司的同志告诉记者:“马路军”这支粗犷豪迈的队伍,也好带,也不好带。如果尽心竭力为他们办实事,那么,“老总”敬工人一尺,工人敬企业一丈,队伍也就很好带了。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企业欢迎这样的评审组
钊拓
笔者上月在南阳纺织品批发供应站采访时,正巧商业部质量管理奖评审组也在该站搞评审。几天接触,评审组的作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评审组4月9日从郑州到南阳,河南省商委会的同志建议他们顺路到“少林寺”看看。评审组成员尽管都未到过“少林寺”,但还是谢绝了。
到南阳后,他们按规定在纺织站食堂就餐,不吃宴请。13日评审结束返郑州,他们利用等车间隙,自购门票,参观了“武侯祠”。古宛城南阳文物景点很多,这是他们在宛期间唯一参观的古迹。走时,站里送给每人一册诸葛亮的《出师表》及两把当地特产“烙花筷”作纪念,评审组成员都按价付了款。
评审组工作作风严谨,不图形式,不满足于听领导汇报,而是深入科室、班组、门市部,对职工进行现场考评,还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客户意见。在宛几天,天天工作到深夜,有的同志病了,照样熬夜,仅查阅各种合同、账册等原始材料就达165万字。他们对南阳纺织站的工作,实事求是地给予高度评价,也中肯地提出了7条改进意见。
南阳地区商业局和纺织站的同志由衷地说:“这样的评审使企业获益不浅,他们的作风更值得学习。这样的评审组,我们欢迎。”
这使笔者联想到,近年上级部门对企业的各种检查、评审不少,但许多企业并不欢迎,甚至认为是负担。究其因,不外乎两条:一是有关部门层层派人下去搞重复检查;二是有的检查组、评审组作风不正。
确实,现在有些人借下基层为名,吃吃喝喝,游山玩水,走时大包小包,满载而归。有的甚至视接待好坏为基层的工作打分,稍不如意,就给“颜色”看。难怪不少企业一听上面派人下来检查、评审,就忙不迭地采办物品,安排游览,唯恐招待不周,“大员”们“上天不言好事”。
搞检查、搞评审,目的是为了促进工作。但有些检查组、评审组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使检查、评审变了“味”。现在中央提倡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的关系,上级部门派人下去搞调查研究,搞检查、评审,那是不可少的(当然也要尽量避免重复)。但下去后,应当有个好作风,为基层多办实事,帮助企业解决具体困难,而不要增加他们的负担。
其实,企业并不一概反对那些必要的、有效的检查、评审,他们讨厌的只是那些图形式、给下面添麻烦的检查、评审,更不欢迎那些“吃喝组”、“观光团”。如果都像商业部质量管理奖赴南阳评审组这样,企业自然十分欢迎。他们的作风,值得提倡。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大家来谈“水”

  莫让天水空自流
——本溪断水的启示
王静
今年1月15日,辽宁本溪——这座拥有近百万城市人口的重工业城市,突然大面积断水。工厂大批停产,部分居民也陷入无煤气、无暖气的困境。
据本溪水文资料记载,由于连续3年缺雨少雪,供养全市人民生息的太子河径流量已十分微弱,加上时值隆冬,水流基本冻结,一场百年未见的突发性断流便出现了。
紧急关头,太子河上游关门山水库的水,为干枯的河道续上了清流。这座水库是3年前为保证本钢生产用水和城市用水,以本钢投资为主修建的。去年7月,市政府为备去冬今春可能发生的水荒,经与有关部门会商,在水库溢洪道尚未完工的情况下,冒险落闸,抢蓄了汛期内的最后一场雨水。想不到这1900万立方米水真的成了全市人民的救急水。
关门山水库提前落闸,不过是蓄下了汛期的最后一场雨水,总蓄水量不过是设计容量的30%,便为断流的水道续上了水。这件事给我们两点启示。
第一,兴修水库,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适时调节均衡用水的有效途径。
地上水荒,已经显而易见。专家又呼吁,地下水也不能无度超采。唯有天上的水没有充分利用。有关资料表明:全国平均年降水总量61889亿立方米。仅长江流域以南,每年就有94%以上水量流入海洋……现有的水库只容纳了河川径流量的一小部分。我们水库建设得远远不够。
第二,企业投资兴办水库大有可为。本溪如果没有3年前本钢投资兴建的水库,近百万市民将如何度过这无雪的冬季、少雨的春天呢?有关部门应制定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兴办水利,让天水得以充分利用。   
全社会都要为水出力
要缓解水源的紧张状况,无论开源或节流,都需要若干投入。这些年国家虽然已经为修水库、筑堤坝、挖井开渠花了不少钱,但仍然满足不了实际的需要。目前国家财政很紧,要办的事情又很多。坐等上面投资,指望国家把一切都包下来是不切实际的。
地不分城乡,业不分工农商,离开水就无法运转。解决水的问题,各行各业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运用政策、法规、行政的力量和经济的杠杆,动员和鼓励一切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和单位多方投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家的事情只有大家一起来办,才能真正办好。
  ——编者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构件家具——流行品和个性的巧妙结合
本报记者 张锦力
两年前,有人预言构件家具“将会引起家具业一场革命”。几经磨难,如今它终于打入了家具市场。近一个多月来,前往北京华林公司门市部参观、购买构件家具的顾客络绎不绝。记者在柜台前采访了几位买构件家具的顾客。
钟家杰是总参测绘局的干部,他设计的那组家具,远远望去,就像一座现代宾馆的建筑模型。它奇特的造型吸引了众多的顾客。小钟对记者说,构件家具的最大优点,是能使顾客实现自己的参与欲望。市场上其它种类的家具样式是厂家定的,消费者只有从中挑选的权力。构件家具则不同,顾客买一批标准的构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组配。同是买来的家具,后一种购买者可以自豪地对朋友说,这组家具是我自己设计的。这对有着强烈创造欲望的现代青年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据门市部的销售人员介绍,近两个月里,他们共销售出300多套家具,其中,没有一套是重样的。连构件家具的发明人王洪钧都非常惊讶:“许多顾客设计的家具样式,连我们这些家具行家都想象不到,让人佩服。这说明我们中国人的想象力决不比西方人差。今后,我们不仅卖家具,还要经常把顾客们的设计汇集起来,推向社会。我们还准备举办构件家具设计大奖赛,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构件家具这个舞台,成为业余家具设计师。”
农林局总机电话员陆旭一直就向往能有一套可以按照自己心愿随意组配的家具。因而一听说这种家具已经面世,他立即赶到了华林门市部。他的设计在计算机上几经调整、修改,最后终于打出了令人满意的样式。
他告诉记者,家里原来的家具,也是由他自己设计,请木匠照样做的。可做成后,他又觉得不够理想,可是“木已成舟”。构件家具可以解决这个矛盾了,他说:“随着年龄、情绪的变化,家具新潮式样的影响,可能用不多久,我的爱好又变了。但那时,我不用再卖旧买新,只要重新设计、重新组配就行了。即便住房条件和面积发生变化也不要紧,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同样能让人满意。”
对此,生产厂家又怎样评价呢?中外合资北京密日友谊家具有限公司日方总经理川村好雄先生向记者谈了他的看法。他说,现代是流行品的时代,不管吃的、穿的,还是用的,大都是经过流水线,走进每个家庭的。流行品提高了生产效率,可往往淹没了个性。于是一些现代人对流行品产生了困惑。王洪钧先生设计的这种构件家具有效地解决了这个矛盾。生产厂家向顾客销售的只是一堆标准的板件,这一点特别适合生产线的流水作业。而顾客买到构件后,可以按照自己心愿随意组配,避免雷同,体现了个性。所以说,构件家具能够使流行品和个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另外,构件家具使家具实现了标准化、零件化。顾客买构件家具就像买了电视机一样,其中的一个零件坏了,并不用把整套家具淘汰,只须再买回一个新的板件换上就行了。这样不仅避免木材的大量浪费,而且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从这个意义上说,王洪钧先生的构件家具,代表了现代家具的发展趋势。
谈到今后的打算,川村好雄先生告诉记者,经过市场调研和预测,构件家具的一些特点,特别适合世界中档家具市场的需求。所以,他们不仅为中国市场生产,还准备把更多的家具推向国际市场。今年下半年可能就有一批构件家具进入日本和美国市场。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家乡的坑塘
李银堂
雨后,从县城骑车回家。村道上积水很深,我不得不推着车沿墙根走。这积水,使我想起原先的坑塘来。华北平原的多数村庄,七十年代以前村周围都有几个大坑塘。我家乡的坑塘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如今它已高高隆起,托举着一座座漂亮的房屋。
这是个有千把口人的村庄。我童年时,村中和村周围有七八个大坑塘。每年夏季,坑塘装满了水。我和伙伴们经常到坑边玩耍;热了,就跳到坑塘里凉爽一阵子。坑塘夏季是我们的游泳池,冬季是我们的滑冰场。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逐渐认识到坑塘远非只限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对水的需求,它还用于农业生产。人们用坑塘的水点种棉花、栽种红薯,积造农家肥、浇树。有时坑塘的水用完了,人们就在塘底挖上一个坑,这又成了一眼“浅井”。
近几年家乡用水很困难。坑塘的消失不能说不是个原因。建房热的膨胀,像一只饿极了的老虎,坑塘也成了它吞食的对象。夏季大雨倾注,村里到处都是水,水再也不能汇集到一起了,这不仅带来了不便,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一个坑塘就是一座小水库。以前,每个坑塘的周围都长有一些树木,水多树旺,夏季坑塘蒸发出的水分,还调节了农村的气候,渗入地下的水是对地下水资源的一大补充。现在,为了生活、生产,人们把打井采水作为目标,打了中浅井又打深井。结果使地下水位愈来愈深,水愈来愈宝贵。我想念家乡的坑塘。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大家来谈“水”

全社会都要为水出力
要缓解水源的紧张状况,无论开源或节流,都需要若干投入。这些年国家虽然已经为修水库、筑堤坝、挖井开渠花了不少钱,但仍然满足不了实际的需要。目前国家财政很紧,要办的事情又很多。坐等上面投资,指望国家把一切都包下来是不切实际的。
地不分城乡,业不分工农商,离开水就无法运转。解决水的问题,各行各业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运用政策、法规、行政的力量和经济的杠杆,动员和鼓励一切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和单位多方投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家的事情只有大家一起来办,才能真正办好。
  ——编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