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5月2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大别山之路
许林枫
最近,我到大别山调查研究,沿途走访了金寨、英山、商城等县的许多乡、村和农户,耳闻目睹了大别山发生的喜人变化,深切地感到,大别山这块英雄的土地上的英雄人民,在与贫困的艰苦斗争中,创造了新的业绩,谱写了新的篇章。

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境内共有23个县(市),分属湖北、河南、安徽三省。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这里人民的生活还相当贫困。
从1985年开始,3省及有关地区成立了强有力的扶贫工作班子,把大别山区18个县定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制订了多项扶贫优惠政策和措施。国家科委还组织了一批干部和科技人员,到大别山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当地党政主要领导抓扶贫,把财力、智力、物力、劳力结合在一起,实施攻坚战和规模战。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大别山区的面貌开始发生变化。一是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到1989年,18个重点贫困县已解决了444.5万人的温饱问题,占贫困户总数的90.26%。二是经济有了较大发展。1989年与1985年相比,几项主要经济指标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8个贫困县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35%以上,财政收入平均增长50%以上。三是山区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四是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民商品经济意识、科技意识、改革开放意识不断增强,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风气初步形成,老区人民的光荣传统不断发扬光大。

大别山区的干部群众在扶贫和经济开发中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我感到比较突出的经验有以下几条。
(一)从种养加起步,发展区域性支柱产业
从现在看,大别山区各贫困县的经济开发虽各有特点,但总的思路是一致的,这就是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把开发的基点植根于农业,走种养加综合开发的路子。然后从种养加起步,发展具有商品优势的支柱产业,既富民又富县。
我在调查中发现,不管哪个县,几乎都有几项支柱产业。如湖北英山县形成了有活力的两条龙,即以茧丝绸系列组成的“白龙”和以茶叶系列组成的“青龙”,1989年茶叶产量达到175万公斤,蚕茧产量达95万公斤,两项产品增值总收入2100多万元。安徽金寨县围绕10大系列开发,其中,茧丝绸、食品、茶叶等支柱产业已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75%。河南商城县着重发展专业化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小区域支柱产业。
发展区域性支柱产业,有利于统一规划、保护、利用资源;有利于形成商品优势和竞争能力;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有利于扩大扶贫的覆盖面,也有利于壮大集体经济。
(二)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经济开发
大别山区在经济开发中,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紧紧依靠科学技术,把科技投入与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融为一体。特别是根据贫困地区的特点,引进、示范、推广先进的实用技术;大面积地培训农民和各种人才,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针对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组织攻关;在开发规划、开发项目的技术经济论证和科学决策等等方面,都显示出科学技术的强大威力,产生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如河南信阳地区1988年以来累计推广杂交水稻148.7万亩,共增收稻谷2537万公斤。金寨县以农业科技承包带动科技进步,仅1988年依靠科技进步就增加产值5000多万元。
科学技术给大别山人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财富,解放了贫困地区的生产力,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我在调查中强烈地感受到干部群众对科技的热情。许多领导同志说:“过去我们要钱要物,现在我们更要技术。”学科技、用科技已经成为大别山区人民的自觉行动和内在要求。如湖北农科院选派到英山县担任科技副县长的钟兆基同志,在该县杨柳镇巴茅街村试验“一步成园”新技术,改变了过去一年播种、二年嫁接、三年移栽、四年养树、五年采叶的传统局面,实现了当年播苗、当年成园、当年采叶、当年受益、当年亩桑产茧超50公斤。这项新技术很快在全县推广,示范试验的巴茅街村成为学这项新技术的热点,亲朋好友上门学技术,四面八方的群众通过各种关系到这里来学技术、要良种。过去探亲访友,带的是糖果糕点,现在巴茅街村的群众把良种桑条作为最好的礼物馈赠亲友。
在大别山,国家科委派有科技开发团;县县都有科技依托单位,目前有24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近千名专家活跃在大别山区;有一个上下贯通的科技管理和服务体系;6000多名各类科技人员走向扶贫第一线,在实践中又培养了一大批本地人才。
(三)坚持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一起抓
这几年,大别山区在控制人口增长上,确实也有很好的经验。这就是把控制人口与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坚持两个规划一起制定,两项任务一起落实,两项工作一起检查,使计划生育与脱贫致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金寨县提出了“贫困山区要致富,少生孩子多栽树”的口号。同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计划生育取得显著成绩,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下降到6.5‰。这在贫困山区,的确是个了不起的成绩。

大别山区这几年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和成功的经验,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启示之一,要除穷根子,首先要有一个好班子
领导班子的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扶贫工作和经济开发的兴衰成败。大别山区许多地方的情况表明,哪里的领导班子工作“有干劲、有路数、有志气、有精神”,哪里的扶贫工作和经济开发就能开创新局面。我接触到的几个县委班子,都比较团结,思想活跃,路子清楚,责任感很强,这就保证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政治优势的发挥,经济开发的步伐就比较快,效果也比较显著。所以群众说:“不怕穷摊子,就怕没有一个好班子。”
启示之二,艰苦奋斗是战胜贫困的法宝
我在调查中深深感到,艰苦奋斗的好传统正在老区发扬光大。金寨县的领导以豪迈的气概提出“人穷志不短、扶贫靠精神”,“说一千,道一万,还是靠苦干、实干加巧干”的口号。在艰难困苦面前,他们的体会是:大干小难,小干大难,不干全难,苦干不难。
英山县委从1986年开始制定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六项规定,如领导带头办扶贫点,干部坚持参加义务劳动等等。从1988年开始,县委又作出规定,县里干部下乡,一定要深入群众,深入农户,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干,倾听群众意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启示之三,经济开发必须尊重科学、尊重规律
现在,在大别山区,一个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潮已经形成,有力地冲击着山区群众的传统思想、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使传统的、封闭的、落后的自然经济正在向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柱的商品经济转变。没有这种转变,贫困山区就不可能真正脱贫致富,农业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
大别山区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告诉我们:顺应规律必胜,违背规律必然受到惩罚。
启示之四,经济开发必须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在大环境上,大别山区和全国其它地区一样,得益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得益于党和国家对贫困地区执行的特殊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再从大别山区的小环境看,各个地方也都是“几任领导一道令,一任接着一任干。”对经过科学论证的规划和目标,做到“不犹豫彷徨,不左顾右盼”,“任凭东南西北风,一抓到底不放松”。他们的通俗说法是:一代接着一代干,定下几项硬措施,一张图纸干到底,三年五载见效益。实践证明,经济开发的稳定发展是与政治的稳定、政策的稳定、经济的稳定、社会的稳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别山区的干部群众尤其希望各级领导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防止急于求成、形式主义等思想的重新抬头,避免大起大落,使大别山区的经济开发在稳定的环境中,走上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的轨道。
大别山,是英雄的山;大别山之路,是一条充满希望与成功的路。尽管目前大别山区总的经济水平还比较低,人民还没有完全摆脱贫困,但已经取得的成就,使广大干部群众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
大别山的路,还在延伸。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莫误产金好时机
本报记者 刘燮阳
近年来,我国黄金生产有了显著的发展,平均每年以10.3%的速度递增。去年全国黄金产量比1979年增长1.7倍,比1988年增长15%,是近10年来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今年黄金生产继续保持着好势头,一季度月月超额完成国家计划,比去年同期增长26.6%。全国产金万两以上的县由1个增加到29个,万两以上黄金矿山也达到43个。
近10年来,国家对黄金行业的投入一增再增。去年,在大力压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情况下,对黄金行业的投资不但没压,反而比上年增加10%;今年,又增加投资上亿元。
因此,可以说,近年来黄金生产虽有较大发展,但与国家投入和所期望达到的速度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进一步加快黄金生产的发展呢?
首先要搞好治理整顿。当前,一些地方黄金生产秩序十分混乱。国务院关于严禁个体采金,保护黄金特种矿山的文件已下发半年了,可不少地区至今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走私、倒卖黄金活动在一些地方仍相当猖獗。乱采滥挖,破坏国家资源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整顿黄金生产的关键在于各级政府。特别是地(市)县两级政府,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加强全局观念和纪律性,坚决取缔个体采金,包括那些名为集体实为个体的采金者。各地公安、税务、工商、银行、地矿、黄金等部门要紧密配合,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的手段,坚决打击抢夺黄金矿产、破坏资源的违法活动。
整顿黄金生产秩序要坚持合理开发的原则,加强集中统一管理,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适度强化开采,提倡规模经营。今后,要以老矿老基地为基础,由东向西,由北向南逐步扩展,有计划地搞好战略布局,实现由小片到大片逐步开发。要以建立规模经济为出发点,保证区域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对重点产金大省、大矿,要扶持,要加强管理,特别要重点抓好现有的4个大黄金生产基地的建设。对于资源不清,外部建设条件差的新开发地区,以及生产工艺不过关的项目,切忌仓促上马。
地质勘探落后于生产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些年来,勘探储量不足,黄金矿山建设被迫超前进行。在现有生产矿山中,资源危机、濒临闭坑的矿山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60多个矿山资源告急。因此,一定要把地质勘探放在重要地位,加强基础地质科研工作,寻找新区,突破类型,加快黄金矿的找矿速度。要依靠专业地质队找矿,加强地方和矿山探矿,鼓励群众报矿,三股劲一起使,把黄金地质工作搞上去。
我国黄金工业基础较差,现在虽然有了一些大中型矿山企业,但就总体来看,仍然素质较差、管理粗放、效益不高。无论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还是成本、消耗,与先进水平比,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新建的黄金矿达产能力也很差,据有关部门分析,目前,黄金全行业约有50%的生产矿山的生产能力尚未完全发挥出来。下功夫加强管理、缩小差距,一年多产几十万两黄金,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为你买”和配套服务
文牛
上次写了一篇《“请你买”和“为你买”》,觉得言犹未尽,还想再唠叨几句。
我们的商业既要在“请你买”的服务态度上下工夫,更要在“为你买”的根本宗旨上下工夫。这是上篇文章的主旨。
但要真正做到“为你买”,必须首先要从顾客的需要和方便出发,而不是首先从商店能够把货卖出去出发。一个是需要,一个是方便,两者都应为顾客考虑到。
满足需要,当然首先是工厂按照群众的需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商店才有货卖。但商业是沟通生产和需求的渠道,他们如果不按群众的需求去沟通,也会造成生产与需求的脱节,甚至造成对生产的误导。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就商业而论,要真正做到“为你买”,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里只想从服务方式上说几句外行话。
那天,我到一个五金交电门市部去买电烙铁。问好价钱,准备买了,又想买一点焊锡。可一问,售货员说,不零卖,要买就得买一整盘。家庭自用买一整盘干什么?只好连焊锡带烙铁都不买了。我猜想,他们不零卖焊锡是因为怕麻烦,卖一截只是一两角钱,赚不了几分,所以就不经营了。这恐怕就很难说是“为你买”的思想了。可是他们这样做,不是也影响自己的生意了吗?零头焊锡不卖,电烙铁也卖不成。
由此可见,从为顾客服务出发的配套服务是很重要的。一般地说,百货店越大、货越全,顾客就越多,商店的营业也比较兴旺,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配套。人们在你的店里不出门就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各种东西,他为什么不到你那里去呢?
由此我想起了过去的“东安市场”,它实际上是一个由五花八门的商店和摊贩组成的综合服务群体。买百货,有;买服装,有;买家具,有;买耳挖勺、痒痒挠,有;看戏、看电影,也有……那时正在读书的我,星期天常常要去那里,在各色各样的商店中串来串去,在旧书摊翻翻旧书,再来点儿风味小吃,一消磨就是大半天。总之,它成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地方。现在一些地方正在恢复这种服务方式,是很可喜的。
当然,所谓配套也是多种多样的。电器一条街、食品一条街、服装一条街等等,可算是一个方面的配套;居民点上的生活服务区,也应该尽量配套。不过这些要统一规划,量力而行,逐步实现。但“为你买”的服务思想,却是普遍适用的。
即便是单一品种的商店,也要考虑与周围的商店是否配套。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牛倌”付保庆
陈春建 刘相康
他可不是普通的牛倌,而是专管出口牛的。
3年前,河南省南阳牲畜贸易中心在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开张的时候,经理付保庆所掌握的家当是7间破烂不堪的旧瓦房和5亩半鸡啄猪拱的荒地。面对这种情景,他在职工会上立下了“军令状”:干两年,企业上去了,我带着大家继续干;上不去,我自动下台。
结果初战告捷。当年,这个只有6名职工的“中心”光牲畜交易就实现利润1万元。
1988年初,付保庆又盘算着为南阳黄牛出口开通道了。可当他找到有关主管部门时,却碰了一个硬钉子。恰在这时,他得知地区外贸急需出口200只绵羊,因这批羊要货急、条件苛刻,没有一家愿承接任务。
付保庆掂量了一下,决定冒一冒风险。他带领几名职工,冒着刺骨的寒风,奔新野,下南召,不分昼夜地干,终于按时按质地完成了任务。虽然只得到130元的薄利,但他们的认真劲儿赢得了外贸部门领导的赞赏。
就为这,牲畜中心得到了组织600多头黄牛出口的任务。
付保庆深知,即使自己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个铆钉,企业要想发展,非广用人才不可。他不拘一格,从农村聘请来5名精明强干、经验丰富的“把式”当交易员。“中心”的生意兴隆,而且收购的牲畜质量都相当高。1988年,经他们出口的黄牛达1000多头,优质率为85%,超过了省级标准。为此,他们被省外贸评为“质量好信得过”先进单位。
花香蝶自来。1989年,省外贸又直接与南阳牲畜中心签订了1000头黄牛出口任务合同,而实际出口黄牛达1900多头。他们再次被省评为“质量好信得过”先进单位。
两年多来,小小的牲畜贸易中心共出口黄牛3500多头,占全省出口总数的1/8,创外汇100多万美元;人均创利居全省同行业之首。
贸易中心有了钱,付保庆首先想的不是洋楼,而是企业的再发展。
去年,这个中心投资7万多元,新建了17间牛房,而付保庆至今仍在原来的旧房子里办公……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国家一级企业风采

  “金鸡”飞五洲
——记无锡协新毛纺织染厂
费伟伟 刘川
到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的穆斯林们,这几年对一种中国“JV”厂出品的毛料特别喜爱,竞相将它选作朝圣时戴的披肩,亲切地称它为“来自东方的云霓”。
这家代号“JV”的工厂就是江苏无锡市协新毛纺织染厂,那种被誉为“来自东方的云霓”的毛料就是两度(1984年、1989年)荣获国家金奖的“金鸡牌”全毛凡立丁。
到国外争市场
协新毛纺织染厂,建于1935年,是我国精纺呢绒业最早的厂家。它坐落在无锡北郊古运河畔的五河浜,建厂时厂门正对形如鸡爪的五道河口,传说昔日曾有金鸡从此拔地奋飞,所以将产品取名“金鸡牌”。
时光流逝,到80年代初,这只“金鸡”虽说飞得不算高,但在国内精纺呢绒业也小有名声。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遍行神州,各地毛纺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协新怎么办?通过一次次激烈的思想交锋,厂领导班子统一了认识:企业要发展,必须搞外贸产品,把协新这个老企业“逼”上新台阶。他们响亮地提出:“不在国内抢地盘,要到国外争市场。”
1984年,国内兴起一股“西服热”,协新厂顿时门庭若市,许多客户争相出高价抢购毛料。
厂长金振民安之若素,没有增加内销量。相反,这个厂外贸出口比上年增11.72%,从此登上了同行业出口创汇冠军的宝座。
十四只国际纯羊毛标记
美国奥斯福实业公司,是一家产业遍布世界各地的大公司。一次,这家公司来中国订购一种含羊毛不超过30%,而手感要与含40—50%羊毛同样的毛绦纶。跑遍北京、上海,找不到一个能接这活的厂。有人说,这样的产品,只有无锡协新可以做。于是美商来到协新。厂长金振民一口答应。交货那天,挑剔的美商怎么看怎么好,特别满意。不久,奥斯福公司派人专程给协新厂送来该公司的最高荣誉奖——一块刻着“最优良的质地”字样的奖牌。
以最优良的质地,向世界精纺呢绒的高水平冲击,协新人早在向外贸转轨变型之初,就确立了这一目标。
协新的产品在国内已居领先水平,他们又“自讨苦吃”,主动把大大高于国内标准的国际羊毛局标准作为本厂外贸产品的内控质量指标。高级毛料质量的两个关键是缩水小和弹性好,协新的内控指标缩水率比部颁标准低一半多,弹性指标则比部标高1/3。
自讨苦吃的高标准,终于赢得了人见人爱的高质量。协新在近几年国内历次产品质量评比中捧回了50余件奖牌,其中国家金奖两个、国家银奖两个、部优奖12个。
尤其令协新人自豪的是,经国际羊毛局检测审定,他们厂的14种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被批准使用国际纯羊毛标记。
宝剑锋从磨砺出
在协新毛纺厂厂长室里,摆着一块引人注目的“沙特阿拉伯军服生产纪念”的铜牌,它记录着协新人协力拚搏、为国争光的生动事迹。
1988年5月,浙江外贸公司联系到一批沙特军服,需料180万米,而且客商选中的是生产难度很大的浅色全毛凡立丁。许多厂家都不敢接。浙江外贸公司找到协新厂,厂长金振民又是二话没说,当即接了下来。
生产浅色精纺呢绒产品最困难的是怎样保持其本色。为了防止浅毛中混入色毛,工人们织造时给每台机器都加上罩;每次交接班时,机器四周都拖得干干净净;每次进车间,工人都用肥皂将手洗了又洗……这一年入夏后,出现了持续高温天气,周围的工厂有的缩短工作时间,有的减少了工作量。然而协新厂的干部工人为了保证按期交货,反而加班加点,日夜苦干。当这批建国后我国毛纺业承接的最大一批出口毛料按期交出时,沙特阿拉伯的客商满意地笑了,他们加发180万元奖金,以示感谢。
协新厂这几年出口量占国家出口总量一半的单面华达呢,刚接手时,也是一块别的厂啃不动的硬骨头。
一次,一位港商找到协新毛纺厂,拿出一小块薄型单面华达呢样品,说他已跑过上海、北京的毛纺厂,都说因它过于细薄,生产工艺难度大而无法生产。协新厂把这活接下了。
这种产品国内从未生产过,他们硬是在技术资料一片空白,而且交样期比通常短一半的情况下,全厂上下同心鏖战两个月,如期交出了大样。客商满意地订购了一万米,并剪下大样随身带走。这个消息很快轰动了香港呢绒贸易界,客商纷纷来要求订货。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协新毛纺厂就这样从一场场硬仗中,打开了通向世界的道路。
1979年,协新厂出口产品仅40万米,5年后翻了两番,1984年出口量达160万米。1987年,协新厂出口超过200万米大关,年出口量占全厂总产量70%。去年,在国际市场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协新厂仍出口呢绒200.87万米,连续6年出口量居全国第一。
如今,挂着“金鸡”商标的协新产品开始在国际市场上与西欧、北美的产品并驾齐驱,行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2000多万美元。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扎扎实实打基础
李言
协新毛纺织染厂不为眼前利益所动,一心走向世界的事迹,令人鼓舞。
前几年,国内消费品供不应求,只要生产出来,就能卖得掉,利润颇高。而生产出口产品与内销相比,要求高,费劲大,赚钱少。具有远见卓识的协新厂领导不囿于眼前利益,断然决定搞外销。他们宁愿自讨苦吃,主动按照大大高于国内质量标准的国际标准进行生产。高标准、严要求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该厂产品先后4次获得国家金奖和银奖,还有14种产品被批准使用国际纯羊毛标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历史的步伐把昨天、今天和明天紧紧联系在一起。作为企业的领导,目光要远,不光是考虑眼前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企业的发展,企业的长远利益。相反,如果满足于眼前还能过得去,对企业的产品采取低标准或者中标准的态度,不愿意在打基础上下功夫,这样的企业,在国内消费市场状况好时,或许可以混日子,一旦市场变化,由旺转滞,很可能就混不下去了。那时岂不倒霉了吗!
所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扎扎实实做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工作,才是企业的立足之本!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郑州铁路分局客运段在乘务员中开展“创优”活动,为广大旅客服务。今年以来,为旅客办好事近万件,有234名乘务员获“优秀列车员”称号。 张捷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