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5月2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金马”人物特写征文

  舌尖“探宝”人
马卡丹
“两相好哇”,“四逢喜啊”……
声声欢语包围着我,清脆的、重浊的、尖利的、沙哑的。向导笑着问:“你听出来了么?这一家子,同时说着三种方言哩。”
我竖起耳朵,果真,泾清渭浊,公操公的腔,婆弹婆的调,媳妇儿吐的又是一种音,杂乱而又和谐,像诗而又像歌,嗬,神妙的闽西连城方言!
早就听说连城方言复杂,小小山城,28万人口,竟能分出37种方言。惊奇么?过一座桥,便是一个新的语言天地;隔一道水,便有截然不同的语音飞扬;多种语音和平共处,其乐融融。1984年,前来考察的中国音韵学会专家们曾如许感叹:“连城方言之复杂,全国罕有!”
好啊,“三寸不烂之舌”,连城人28万条舌尖上,每天、每时、每分、每秒,都有几多方言的宝珠在跃动、在闪光。
请到舌尖探宝吧,采撷吧。有一个花甲老头,正笑眯眯地盯着条条飞扬的舌尖呢,而且一盯就是30年。
他很不起眼,文化程度:小学,也是大学。小学是杂牌的,大学倒是名牌:厦门大学,不过是旁听生。幼年当学徒,走南闯北,着实会了几路英雄好汉,各路方言也听了个八九不离十,迷上啦。五十年代回到连城,一头扎进山沟小学,一山教了又一山,山山乡音醉心坎,于是有了研究连城方言的兴趣。1957年,刚到而立之年的他,下决心“立”将起来,干!两张白纸裁成了小本本,一仰脖,三杯水酒下肚,他龙飞凤舞草下一行大字:“连城方言初探”。
这是他的备课笔记:每页纸都空出1/3,干啥?记有意义的方言土语。学生普通话刚刚入门,答话时免不了“土洋结合”。他一箭双雕,记下来,既可纠正学生发音,又是方言研究的资料。可惜方言大多只可耳听难以笔录;时常得借助国际音标注音,闹得笔记本上爬满小蝌蚪。山里人笑他:“呆老师哩,满纸天书。”
“天书”让他倒了大霉。史无前例的风暴中,他被“揪”出来了。爆炸新闻:山沟沟小学竟有“国际间谍”。罪证?瞧他那注满国际音标的笔记本吧。
“跪下,你这个国际干爹!”革命造反派在吼,他却扑哧笑了,“间谍”竟读成了“干爹”,真得感谢方言的熏陶啊。造反派横眉立目,“笑什么?”他连连认罪,“我该死,我是干爹,是干爹。”
感谢这一声“干爹”,使他记起了事业,他又有了用武之地了。胸挂黑板,接受批斗,低头竖耳,一字不漏。从这些夹杂方言的连城腔普通话里,可以触摸几多方言的信息?每听到有价值的语言,他便反复默记,夹着尾巴滚回牛棚时,再偷偷记下来。日积月累,居然也是一笔可观的收获。
弹指一挥间,他钻研方言30几个年头了。长时期的研究,他与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的语言专家们建立了联系。1963年参加了“福建省汉语方言科学讨论会”,1979年出席了“第五次全国普通话教学观摩会”,1986年加入了“福建省语言学会”。30年间,他踏遍了连城山山水水,访遍了连城所有姓氏,积累了40余万字的资料,写出了《连城方言本字考》等一批10余万字的书稿。然而成果姗姗来迟,至今,他发表的还是一些小文章、短论文……
他治学的态度是严谨的。为了得到专家的指导,他数十次自费奔走于厦门、福州;而为了一个“舐”字的传统方言读法,他居然跑了半个月,访问了城乡20几位古稀老人。10万字的书稿,大都是这样,从跃动的舌尖上采撷的啊。可是,成功的影子在何处呢?他毕竟已到了花甲之年了。
愚公挖山不止,是自慰子孙有志,后继有人。可他,几个儿女,或老成持重,或活泼可爱,却没有一个愿意继承父业。连城人跃动的舌尖是有趣的,但,要研究它,可得盯、盯、盯,盯上几十年。
他感慨万端。谁能说方言研究可有可无呢?保存方言的基本面貌,为后人留一份珍贵的遗产,靠它;而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加速普通话的推广,其意义更不可低估。他在山沟沟小学时,就曾把自己研究方言所得运用于教学,学生普通话提高之快令人惊叹。听着小朋友用标准普通话朗诵儿歌,小舌头轻提轻卷,天真的童音,听起来像喝蜜一般舒坦。
哦,创造了37种方言的连城父老乡亲啊,对这跟踪你们舌尖30年的老头儿,该如何评价?敬佩、尊重、赞叹、同情、惋惜、嘲讽……他顾不了这许多,只是睁大浑浊的眼睛,从跃动的舌尖上去发现宝藏。
他是离休老教师——江道镕。
       (作者单位:福建省连城县政府办公室)


第8版(副刊)
专栏:

  “不合格”的爸爸
郭庆晨
最近,记者为了进一步收集整理铁人的事迹,采访了铁人的长子王月平,指望从他口中能挖掘出有关铁人家教方面的新材料。
然而,得到的回答却叫人失望:“我对爸爸的事知道得很少,许多事情都是从别人那里听到、在报纸上见到的。”这怎么可能呢?不过,这疑问很快就被释除了:“爸爸在钻井队野外作业,常常一两个月才回一次家,即便回家,也多数是在我们入睡以后,第二天没等我们睡醒,又早早上班去了。”
无独有偶。新时期的“铁人”——大庆1205钻井队第12任队长、全国人大代表申冠,和他的老队长王进喜一样,也不像是一个“好爸爸”。他那7岁的儿子活泼可爱,可就是不跟爸爸亲近。一次,申冠几乎是用哀求的口吻,才使儿子勉强同意让爸爸亲亲脸蛋,并提出条件:只许亲一分钟。儿子和爸爸的感情这样生分,是什么原因呢?天真的孩子在回答别人问他长大干什么的时候,曾这样说:“我不要当井队队长,老也不回家。”
有人感叹:这么好的铁人,这么好的队长,却没能成为令孩子满意的好爸爸。这个问题该怎样来解释呢?一个好工人,一个好队长,同时又是一位好爸爸,该有多好。这样,才臻于完美。其实,王进喜也好,申冠也好,都不是没有感情的人。但在他们面前摆着的,要么一心为祖国献石油,要么离开长期野外工作的钻井岗位更多地去爱孩子。前者,是作为一个石油工人的选择;后者,则是作为父亲的选择。丢了哪一个,无疑都是很可惜的。然而,一个人对时间、空间的占有是有限的,不可能拥有一切。在事业和家庭发生矛盾的情况下,他们选择了前者。
对这样的选择,当然会有不同的评价。但大庆人有自己的解释。一位当年的“老会战”讲了这样一番话:“在大庆,有不少像王进喜、申冠这样不合格的爸爸,不合格的妈妈,不合格的丈夫,不合格的妻子。但是,他们是合格的工人,合格的干部,合格的党员!”他的话,是那样动感情,字里行间流露出毫不掩饰的骄傲、自豪。是的,他们是为了作一个国家真正的主人、作一个当之无愧的共产党人,才没能成为合格的爸爸、妈妈、丈夫、妻子的。难道,人们对他们还能有什么苛求吗?
那么,铁人真的不是一位好爸爸吗?不。他虽然没能用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也没能在生活上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更没有为孩子挣来好房子和足够的票子……但是,他却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使他们懂得如何做人——做一个爸爸那样的人。直到今天,他们也还在为有这样的好爸爸而感到骄傲。
既然是好工人、好干部、好党员,又能用行动教育孩子做人,无疑是好爸爸。这样的好爸爸多了,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兴旺,而且也会教育出更多的好孩子。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了解中华文化
滕复
每个人只有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历史、现在与未来。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典籍浩繁,要使每个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与历史有基本的了解,并不是件易事。这不仅需要唤起人们读书的热情,更重要的,还要向人们指点读书的门径。而指点门径的最佳办法,则莫过于选编有关中国文化名著的基本读物。当然,要想从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名著中撷取精粹,缩成一册,也非易事。现在蔡尚思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化名著选读》(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其中选注者多是学界名流,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的研究与独到的见解,故而能取精用宏,完成这一艰巨的工作。
这部选读不仅具有广泛性,而且颇有系统性。中国古今文选可谓多矣,以古代论,仅清代《四库全书》总集类收各类文选165部,9000多卷。但多是诗、文、史,或道学家文论,范围狭窄。这部选读突破过去文选旧例,不仅纵贯古今,而且横跨文史哲、自然科学等各学科,具有综合性特点,应说是一种创新。同时,本书尽管范围广泛,却并非漫羡无归,而是自有系统。其内容分文学、史地、思想和自然科学四大部,同时每部之书(篇)之后,均依次有作者简介、题解和注释。整部选读分别条流,慎择约举,使读者但觉门径秩然,缓急易见。其次,这部选读又具有很高的思想性与鲜明的倾向性。书中所精选的内容,可以说集中了中国文化中最有思想性的优秀代表作,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与思想的精华。它不仅能使读者欣赏到中国最优秀的诗歌与文学作品,了解历史与科学的发展,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振奋民族自信心;同时能够使读者从中受到中国优秀思想传统的教育,领悟到中国优秀思想传统中所具有的那种强烈的奋进精神、革新精神与求实精神。当然,选读的这一鲜明的思想倾向性,也进一步加强了其内在的系统性。其三,选读的注释与题解也是十分精到的。其中注释要典雅记,广征博引,详古略今,诠释谨严;而题解则简明扼要,并充分反映了选注者的研究心得与基本看法。张之洞《书目问答略例》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可见,历来选书者均十分注意注解的重要性。本选读精细的注解,体现了作者辛勤的劳动。另外,选读中的作者简介不仅使读者对作者有概括的了解,同时对于读者进一步去阅读作者的其他著作,起到某种提示作用,此亦颇体现出选注者的匠心。
这部由中国当代著名学者精心选注的著作,必将以其综合的体材、独特的风格、鲜明的思想性以及精湛的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的青睐。同时,笔者亦希望看到更多的名流学者,来从事中国文化名著选注的工作,从而为引导和教育广大读者与青年朋友们了解中国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作出贡献。


第8版(副刊)
专栏:

  无题
于沙

少女在镜中读她的青春;老汉在镜中读他的往事;成功者在镜中读他的得意;失足者在镜中读他的忏悔。
好像真正读懂了的并不多。
故,镜子依然挂在那里,且总有人去读。

马和骆驼留下的蹄印,连缀成一部哲学著作,志在天涯的征人,才能读懂它。
于是坎坷的路,跋涉成一首没有休止符的歌。


第8版(副刊)
专栏:

  钟山行(外一篇)
涂怀章
南京何时进入我的记忆,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当年听石头城的传说,读吴敬梓的故事,领略鲁迅、毛泽东的如火诗情,心向往之,做梦也想着钟山。
此刻我来了。
远看如天外飞来巨龙,蜿蜒沃野数公里,昂首睨江,脊背三峰仿佛还在颤动。难怪古人称你为“活脉”,说这是住“真龙天子”的地方。历代志士仁人、怪杰枭雄竞相到此,或为黎民分忧,或做个人“春梦”,东征西讨,叱咤风云,大大丰富了这里的文化宝库。
走近来,林深径幽,庄严神秘,恰遇云雾飘拂,一派勾魂摄魄的浑灏气象。
你之所以举世闻名,是因为与一些伟大的名字联在一起,和劳动人民的智慧融成一体。
拜谒中山陵,导游指给我一大奇观:由下向上眺望,只见石阶,不见平面;从上往下俯瞰,只见平面,不见石阶。站在孙中山塑像前,回想他和他的战友们历尽坎坷,终于达到历史的一个平面。我转过身,仿佛看见人民解放军战士端枪登上伪总统府门楼的情景,更想起旧民主主义革命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有过的和至今还在继续着的伟大征程。
这里因有紫色页岩,又名紫金山。我没有找到紫金石,但分明看见了先烈遗骸经历史淬火之后所显示的份量。
莫愁
南京水秀,最秀数“莫愁”。
捧起清亮的湖水,顿时想起朱自清笔下的“女儿绿”。
少时读梁武帝萧衍的诗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在陌头……”。当时就想一睹芳容。但也意识到,那只是梦。而今过了不惑之年,竟能在南京与你不期而遇,沉默许久,一切惊喜尽在不言中。
正是莲叶碧澄的季节,莫愁水光潋滟,岸边柳丝依依,曲径回廊引我来到莫愁女塑像面前。哟,这哪里是玉雕,分明一位活着的佳人!曼妙柔美的身姿,自然梳挽的发髻,白嫩圆润的脸庞,含情脉脉的神态,仿佛刚才还在浣衣而此刻手挽竹篮飘然而来。
仙子,你真的没有忧愁?想想南京大屠杀,雨花台前烈士的鲜血……
不,只因人间多愁苦,我才劝君莫忧愁。信心是幸福的灯塔,路再难也应乐意去走。
你说得多好啊!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山乡春牧图
[中国画]盛元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