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5月2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出访归来

  多机能复合型生活游园
——参观“诺亚”购物中心
本报记者 孙东民
日本商业发达,销售服务也精。我们在东京访问期间,想看看超级市场。正巧,高狄同志早年的同窗好友林信太郎先生就在商业流通行业任职,林先生热情地说:“那就看我们的‘诺亚’吧!”
林先生任职的公司名叫“佳斯科”(JUSCO),是由上百个零售店组成的联合体,采用“联邦制”经营方式,系列店遍及全国,海外也有数家分店。“诺亚”购物中心是在“佳斯科”成立20周年之际,为适应新的商业潮流,在千叶县野田市去年建成的新店铺。
野田市距东京约30公里,人口不过10余万,为何远离闹市去搞购物中心?精于“商道”的林先生微笑作答:这与顾客的需求变化有关。
日本的商业流通繁杂,仅其末端的零售部门就有大小货摊、各类专门店、百货店、超级市场。近年又仿效欧美,搞起购物中心。在商品流通领域,以往的大批量、少品种的销售方式,已由小批量、多品种的方式所代替,消费进入多样化、个性化时代。顾客对商品的要求也更挑剔、苛刻,要求商业服务也多样化、个性化。以年轻人为中心,从商品中追求有个性的“生活感觉”,注重服务本身的价值,并希望在购物中注入“游乐”的因素。在新的潮流下,兼具城市机能、文化机能、增进健康机能和娱乐机能的日本式的购物中心便应运而生。
佳斯科“诺亚”购物中心,与其说像商场,不如说像浓缩了的街区。这个中心占地9万平方米,分A区和B区,中有道路,车辆穿行,上有“步道桥”与两区联通。购物中心的核心是购物大楼,备有40多万个规格品种的商品,衣、食、住三类大体各占1/3。有人说东京郊外的大超级市场的商品是“从尿布到墓碑”,门类繁多。我们虽没有看到有墓碑出售,但商品也算够齐全的。林先生介绍说,与东京的百货店相比,购物中心的商品因直接与制造厂家挂钩批发,减少了中间环节,商品要便宜20%—50%。
除琳琅满目的商品与一般超级市场类似外,这个购物中心的重要特征是它的多机能和复合性。商业楼内有体育设施,有地滚球场,游泳池和高尔夫球练习场。如果你想健身,这里有健身房、按摩椅。也有流行的健美操教室。商业楼的一侧有电影院,有大型缆车设施的游乐园,还有简便而丰富的各式餐馆。这里有可停放1800台车辆的免费停车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里老少皆宜的游乐设施和向儿童开放的体育、美术、外语教室。野田市本身的就业机会不多,当地人多在东京上班,故人称它为东京的“睡城”。工作忙碌,远距离上下班,只有节假日是为家庭服务的时间。休息时举家逛逛购物中心,体育活动再加娱乐,对职工来说也是医治疲劳的“再充电”,享受“离开日常生活的非日常空间”的一种方式。
购物中心这种购物、增进健康、娱乐的多机能性,既适应了社会需要,对店铺的经营者来说也是追求商业效益的手段。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要追求高效益,关键就要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使他们愿意从口袋里掏钱。
“诺亚”除了它本身的综合机能外,很注意其服务质量和力求立足于当地。佳斯科集团所属商店对职工实行“销售士”资格制度,并开办了自己的商业大学,“销售士”分5类6个等级,对能提供优质服务的售货员按级晋升;提倡商业服务对妇女开放,对因结婚、生育离职的妇女可以再雇佣,对她们实行弹性劳动时间的劳动制度;另外,从决定在野田市郊建购物中心起,就注意有利于振兴地方经济。据介绍,从1979年建立购物中心研究会到工程破土动工,用了10年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施工才用了一年时间。“诺亚”购物中心为向当地零售店开放,实行摊位租赁制度,在出租的100个摊位中,当地的零售店就占60个。由于建设购物中心纳入当地城建规划,未来新野田市的繁华区将在“诺亚”周围兴起。在“诺亚”开张之前,由于野田市的商业欠发达,每年约有200亿日元流到附近的流山市和柏市。据说“诺亚”的年销售额在150亿日元以上,商业圈含6.1万居民,21.7万人口,超出野田市。购物中心与当地的关系可谓一荣俱荣。
看来,“诺亚”购物中心设在东京郊外的野田市,开张以来销售看好并非偶然。因为它毕竟适应了当地的商情和社情。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国际经济动态

  西欧、日本的能源政策
国技经
最近一个时期,西方一些能源研究机构和石油公司对世界石油价格及西欧、日本的能源消耗量,能源结构及政策调整进行了系统研究和预测。现将他们预测的结果介绍如下:
2000年世界石油价格
据一般预测,到2000年世界石油价格将上升至每吨180美元左右。有的研究机构认为将上升到350美元/吨。而伦敦石油有限公司则认为,当石油供求之间建立合理平衡时,其价格约为130美元/吨,相当于1987—1988年的价格。石油输出国组织对石油价格上涨的幅度起着重要作用。据统计,世界石油消耗量每增加12%,从石油输出国出口的石油就要相应增加40%。石油输出国为了不突破石油开采限额,只能提高价格。石油价格提高将带来一系列影响:使西方发达国家限制石油消耗和进口;导致石油输出国突破开采的限额;刺激能源竞争种类的增加;使主要石油进口国调整能源结构等。
西欧国家的能源政策与措施
据预测,到2000年,资本主义世界对石油的需求量将增加18—21%,每年达26.5至28亿吨,其中50%左右依靠进口。
为了减少对能源进口的依赖,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制定了到2000年的能源计划,规定:降低能源总消耗,到1995年先降低20%;将能源消耗总量中煤的比例限制在40%以内,其中进口煤占33%;广辟天然气来源;将用液态燃料发出的电能所占比例减少到15%以下。
西欧国家在其能源结构中愈来愈重视天然气的发展。其具体做法,一是增加进口。据预测,今后10年,进口的天然气在进口能源中的比例将由33%增至40%左右。二是制定政策规定,保障内部天然气供应。三是开辟新的天然气产地。西欧国家将同世界各大石油公司一道致力于开发北海海底的天然气,如开采挪威特罗尔天然气田。90年代,挪威还将开发东斯莱普涅和特罗姆索夫拉克特两个天然气田。这3个天然气田开采总价值为111亿美元。
西欧国家还签署了一项建设1100公里长天然气管道的协议,根据该协议,从特罗尔和东斯莱普涅开采的天然气将通过比利时的泽布纳赫港运往欧洲共同体各国。而且这些天然气田将与现有的通向西德埃姆登的天然气管道网连成一片,从而实现欧洲共同体天然气管道网一体化计划。
虽然西欧国家积极推行能源储备政策,实施旨在以天然气替代石油的宏伟计划,但石油在世界能源供应中仍将起主导作用,西方大国仍将不可避免地大量进口石油。但从总的趋势看,西欧各国在本国能源平衡中进口的比例将逐步下降。法国的能源进口将从1985年的58.8%下降到2000年的47.5%,西德将从1985年的50.5%下降到2000年的47.9%。
日本的能源结构与能源政策
日本是个能源匮乏的国家,其能源进口比例比西欧国家高得多,约占本国能源消耗总量的82.9%(这一比例法国为57.6%,西德为50.7%)。每桶石油价格每上涨1美元,日本每年就要多支付12至15亿美元。因此,日本采取压缩石油在能源平衡中的比例和从近东进口石油比例的对策。
日本政府制定了动力能战略: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能源;对能源供给国提供财政援助;建立石油和液化天然气储备(其储量分别为120天和25至45天的用量)等。
日本的煤炭工业已告衰竭。煤炭工业部门全靠政府补贴度日。本身的采煤能力不断下降而进口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石油在日本能源平衡中所占的比例在逐步缩小,1973年占77.6%,1985年只占55%。日本还致力于开发其他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用新工艺获取的电能和原子能等。此外,日本将重视加强原子能的开发与利用。日本通商产业省已制定了一项加速发展原子能的计划,其中规定到2030年将建成120个核反应堆,届时核电将占整个发电量的58%。
(附图片)
位于日本千叶县野田市的佳斯科购物中心“诺亚”。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在外国报刊上

  技术开发竞争激烈的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是“二十世纪技术革新的综合期”和“二十一世纪技术革新的助跑期”,似将成为技术开发竞争激烈而又趣味无穷的十年。
日本《呼声》杂志四月号刊登工业调查会专务董事志村幸雄撰写的一篇文章,题为《九十年代技术开发的蓝图》,摘要如下:
由于二氧化碳使地球变暖以及氟利昂破坏臭氧层等原因,地球环境问题已经表面化,人们纷纷要求重新评价优先技术开发的思考方法。当然,人们要求的是在考虑技术的发展方向及技术开发的现状时,必须采用一种与以往不同的综合思维方法。
然而,我认为从以下两个侧面来看九十年代技术开发的蓝图,却意外地得出肯定而又明确的结论。
其一是九十年代为“二十世纪技术革新的综合时期”。许多技术一旦产生后就取得了连续性的发展,不断地在质与量两个方面发生变化。大规模集成电路与计算机的技术发展就是其代表,我认为这些技术还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电子技术预测是通产省绘制九十年代蓝图的一个环节。举个例说,九十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主流将从K(千单位)时代进入M(百万单位)时代,二○○○年一亿比特级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将进入批量生产。这是一种可以容纳相当于四千页报纸信息量的超级芯片,它甚至可能改变目前又厚又重的百科词典,届时的磁带将可以录音几小时。可以说,过去三十年在宏观电子技术方面进行了“扩大量”的革新,九十年代在“质的变化”方面也将取得决定性的效果。
另一个方面是,九十年代是“二十一世纪技术革新的助跑期”。现有技术在九十年代将取得连续性的发展,与此同时取而代之的非连续型技术也将在九十年代出台。IBM的沃特森研究所把对于前者的追求称之为“极限追求型技术开发”,把对后者的追求称作“代替物追求型技术开发”。后者的代替型技术将成为下一个时代技术革新的种源。这种技术刚刚抽芽,如果现在不认真努力地加以培养,那它就不会开花结果。即将迎来二十一世纪的九十年代是培养这种技术之芽的重要十年,被视为其候补的技术非常多。 
在计算机领域,九十年代将促进作为推论机器的第五代计算机及模拟神经网络的神经计算机的研制。其实,以日美两国为主围绕着这种计算机已经展开了激烈的开发竞争。然而,真正的实用期仍然要到二十一世纪以后。上述的技术预测也认为,“(在这些领域)九十年代将是一个过渡时期”。
苏联理论物理学家金兹布鲁格说:“二十一世纪的技术革新将是核融合与高温超导”,不过,其初步准备到什么阶段也将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环节。迄今人们认为,核融合只能在摄氏一亿度的超高温,超导只能在接近绝对零度(摄氏负二百七十三度)的极低温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然而,意味深长的是,现在人们已开始议论两者在常温下亦有可能实现。超导工学研究所主任田中昭二说:“如果存在常温超导,在今后十年内肯定能够找出来。”
实现常温超导尚需较长一段时间,不过,极低温超导的应用开发在九十年代似将取得相当大的进展。其成功与否,决定磁悬浮列车和超高速约瑟夫森计算机何时进入实用阶段,当然,这已为期不远了。   
  柯 摘译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利用树木减轻病痛的疗法
苏联科学家E·迈利采夫是人和植物能量相互作用生物测定法的发明者。他说,在生物界里一切都是和谐的和相互联系的。橡树和杨树对人都有益处。为了恢复健康,一个人应知道何时应与哪种树接触。无论是增加能的植物和吸走能的植物同样能够成为有益的。例如,对大多数人来说,剧痛和发炎时杨树能吸走能量减轻痛苦。但是它的作用是局部性的,需要把杨树做成短小圆木块贴放在有病部位或者使有病部位靠在树上。在橡树或其他增加能的树旁站一会儿,在家里,可把用橡树做的短小圆木块置于肩胛骨下面。这样治疗后,对整个身体补充能量是有益的。但杨树会形成降低身体潜在能量和增加慢性病的条件。因此老年人和儿童不宜经常呆在树下面。
养在家里的植物和有些花也吸能,如药用植物芦荟和天竺葵。它们像杨树和山杨一样,贴放在伤口或脓疮上,能消除疼痛,制止发炎过程,杀死微生物。
根据苏联生物学副博士э·г·莫罗佐瓦的意见,21世纪的医生将不是叫病人去药房或者去治疗,而是让病人去邻近树林里或公园里散步,同树打20分钟交道,将代替一天的药量。但与药物不同的是,这种治疗将完全无害,而且效果会更大。(科)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狗能检测皮肤肿瘤
伦敦皇家医学院的两名医生在医学杂志《柳叶刀》周刊上撰文说,一只狗救了一位英国妇女的命。几个月来,这只狗每天都要闻它女主人的大腿。一天,当女主人穿着运动短裤时,这只狗竟要去咬她的大腿,于是女主人决定去找医生看,结果发现了恶性肿瘤。这两名医生认为,用狗的嗅觉检测皮肤肿瘤和皮癌是“值得研究的”。        
           (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