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5月2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当代军人风采

  说说我们连长的婚事
新华社记者 杨民青
最近,沈阳军区授予某部连长滕万明“模范连长”称号。喜讯传来,这个连队许多战士既兴奋又歉疚,为什么?请听战士们的心里话——
别看他当了“模范连长”,有人说他是光棍连长。可不,32岁了,孤身一人,何况父母年迈,只他独苗一根。
我们连是红军连队,已经发黄发白的50多面奖旗,有多少先烈的鲜血和荣誉?70年代没承想落伍了,我们都成了“红军连里的二等兵”。滕万明一当代理连长,就立誓甩掉这“二等兵”的帽子。
不久,我们参加了40个连队施工会战。上现场前,连长看样子急眼了,感情激动领大家在“铁的连队”等历史荣誉锦旗下宣誓。第二天施工,芦苇塘冰茬像竖起的枪刺,北风呼啸,牙都打战。滕连长第一个脱掉棉裤,光脚踩着冰碴,抡镐刨冻土。大伙儿也学着连长的样子,光脚下到塘里。顿时工地热腾得像开了锅。没几天,连长硬是累吐了血。可这血没白吐,40个连队,我们连拿了施工冠军,立了集体二等功。我们这些“二等兵”头一回在人前挺直了腰杆儿。
打这,连长就把连队当成家了。当时他26岁,正是交女友、找对象的年纪,可他哪顾得上啊!他像个爆竹,哪里有他哪里响、哪里红火。拔河比赛,他挥舞旗帜指挥,嗓子都喊破了,连队得了全团第一,大家把他抬起来;5公里越野,他泻肚子也坚持。在他眼里,见红旗就得夺。
对连长的“个人问题”,大伙儿都挺关心。可连长自己却像是搂草打兔子。在苇塘施工时,连长风吹日晒,蚊虫叮咬,又黑又瘦,脸手曝皮,腿脚溃烂。有个姑娘一看就呕了,临走时说,这人皮肤病咋这么重?后来,一位部队首长又介绍了一个姑娘。两人开始挺热火,女方还给连长织了一件毛衣,商定当年“十一”结婚。可当时部队要立即执行施工任务,全连开上山。连长成天和我们背石头,打风钻,困了在山洞草窝眯一觉,整天守在现场。姑娘来信,他哪有时间一封封回。没想到,一说推迟婚期,姑娘邮来一封信,信纸上没一个字儿,只划了一个大红×。又一个姑娘“拜拜”了。
这怨谁呢?不怨连长,也不怨人家姑娘,当今年轻人谈恋爱,哪个不热火得要死?凭我们连长对战士的热呼劲儿,不信他对心爱的人没有热呼劲儿。我们连有个老战士,脾气很暴,多次顶撞干部,可连长不在意,反而主动亲近他。有一回,那战士得了肠炎,大便拉在被窝里。连长赶来,端来温水替他洗身,又把自己的被褥、衣服给他换上,亲手把脏被子、衣服洗干净。那战士感动了,抱着连长失声痛哭,直说自个儿的不是。
那些和连长相处过的姑娘一定觉得他心粗,其实,他对战士心细极了。晚上查铺,他发现门轴有响声,隔一段时间往里上一次油,每次都蹑手蹑脚进屋,谁也听不见;冬天,穿大头鞋,再小心也有动静,连长不顾自己多冷,也一年四季穿胶鞋。大伙叫这鞋为“爱兵鞋”。姑娘们,你们说,他对战士这么好,对心爱的人能不好吗?
别看连长自己婚事屡屡受挫,可当战士“月老”却频传捷报,他已帮助12名战士喜结良缘。战士许峰当兵5年没当上志愿兵,多年女友怨他不争气,来信“吹灯”,闹得小许没了魂儿。连长得知,一连给姑娘去了3封信,可姑娘还是不买帐。正在这时,有人在长春给连长介绍了一个对象,姑娘在学校工作,正休寒假,让他赶快去见面。上级给连长15天假。谁想这关键时刻,连长还惦记着许峰的婚事,绕道来到许峰家。一连在那里“磨”了几天,等他急三火四赶到长春,傻眼了——那个姑娘走了。她临走时留下一句话“不懂感情,不必见面”。这回轮到我们替连长伤心了,怨谁呢?怨我们耽误了连长!
要不然连长当了“模范连长”,我们除高兴,为啥还歉疚呢?就因为他心里总装着我们。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办好一件事 赢得万人心
——福建宁德地区查处干部违纪建私房纪实
本报记者 张铭清
宁德,是福建的贫困地区。前些年,这里干部违纪违法占地建私房成风。从1982年以来,全区有7392名干部营建私房,其中副县级以上的干部达242人,科级以上的干部1399人,分别占了这两级领导干部总数的49%和46%,占地多的一户达300平方米,耗资十几万元之巨,建房标准与其收入状况严重不符,这是一组与贫困地区形成强烈反差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如今,宁德地委和各市、县委领导用了两年时间,把这一问题基本上解决了。

按闽东旧习俗,盖房、修坟、娶媳妇被称为人生三件大事。建一幢房子从备料、营建到竣工,一般要花三五年时间,这几年,建房干部把主要精力花在建“安乐窝”上,严重地影响了本职工作。干部占地盖房又带动和加剧了群众占地建房风的蔓延。
花几万元建房,就一般干部的收入状况而言,是难以承受的。盖房缺钱,就以权换钱,贪污受贿;没劳力,就无偿调用;少“三材”就侵吞计划内的物资,甚至连用于教育、扶贫、救灾和海岛建设的物资都敢占为己有。干部建房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重要诱因,腐败现象的集中表现。在宁德地区的福鼎县,主要领导干部在新批准的龙山建房开发区占好地建房,引起群众强烈不满,当地流传着一句话:“党风不正看龙山”。有的干部已经占着公房,却建房出租、经商,从中牟利。而一些工作了几十年的干部、群众,却长期无房、缺房。
干部违纪违法占地建房已经成为宁德腐败现象的突出表现,当地群众议论的“热点”。
查处干部违纪建私房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前几年,宁德地区曾三次进行查处但都虎头蛇尾,三起三落。每次查处之后,紧接着是一阵建房风的更大蔓延。一些群众对能否解决这个问题丧失了信心。

1988年底,宁德地委在部署1989年工作时,把严肃查处干部违纪违法占地建房作为加强党的建设、为政清廉的首要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决心把这件事作为惩治腐败的突破口,坚决抓到底!
为此宁德地区层层建立责任制,领导抓,抓领导,一级抓一级,地县都成立了清理干部占地建房工作领导小组。地委规定:凡涉及正处级以上的干部,由地委直接立案查处;副处级干部由各县(市)或地直各口负责查处;科级以下干部,由各单位负责查处。土地、纪检、监察部门各负其责,分别对土地审批、“三材”资金来源进行清查。
由于前几次的查处不了了之的教训,一些群众对这次查处持观望甚至怀疑态度,他们要看看共产党惩治腐败的决心到底如何?
面对几乎占一半科、县级领导干部的占地盖房问题,查处工作究竟如何下手?所幸的是,地区党政两套班子成员和各县市的党政一把手并无一人占地盖房,全区的主要领导干部腰杆硬,手不软,这是查处工作有利条件。
“不错,占地盖房的干部确实不少,但对广大干部而言,他们是少数,对全区200多万群众而言,他们更是少数,只不过三百分之一嘛!”“这里有一个谁得罪谁的问题,你违纪违法占地盖房,为一己之私破坏了党的权威和形象,是你得罪了党,得罪了人民,得罪了党纪国法,而不是代表了党和人民利益查处你的干部得罪了你。”地委书记习近平在地委工作会议上这样说。地委确定把敢于碰硬,敢攻难点,抓反面典型,拔钉子户,作为查处的实破口。
福鼎县前县委书记,现任县人大主任和前任县委副书记现任县政协主席曾在当地工作20多年,他们在龙山占好地、多占地、高标准建私房,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
宁德地委调查组在福鼎县委的帮助下,先从教育启发这两个同志入手,过细地做思想工作。然后由清理干部占地盖房领导小组到现场丈量占地面积,认真查询核对“三材”来源。对人大主任换地多占70平方米,无偿占用县建筑公司的部分三材和人力进行了补款并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与此同时,古田县对松吉乡党委书记和乡长未经批准建房作了没收房屋、党内严重警告、降级使用的处分,全区人民从中看到了这次查处是动真格的,也使那些心存侥幸的占地建房干部觉得这次查处与往常不同,与其消极地躲,不如主动地查,使查处工作减少了阻力。

点上重点突破后,宁德地区明文宣布:一、全区九个县(市)城关和建制镇一律停止个人建房用地审批。二、地区收回土地审批权,九个县(市)和镇新征用的土地一律报地区审批。三、已经批准动工但尚未动工的在职干部建房用地一律不准开工。这一釜底抽薪的断然措施,使全区近千户在建的和准备建房的一下子来了个“急刹车”。对于87户顶风强建的则由行政命令限其拆除。
在建房风“急刹车”之后,各县建房清查小组对1982年以来全区占地建房进行全面普查,逐一登记,并将个人建房的占地面积、审批手续、地皮付款、房屋结构和造价、“三材”来源、建房者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建了私房又占公房等问题张榜公之于众,由群众进行监督和举报。福安县第一次公布80户干部建房名单后,经群众举报核查后第二次公布140户,第三次公布达200来户,第四次公布315户。
建房者的问题“曝光”后,宁德地区把处理的重点放在在职的科处级领导干部上,对那些违纪违法,未批先建,少批多占的,占用建校、扶贫、救灾和生产专用“三材”指标的,借公款建私房长期不还的,查实的贪污受贿、权钱交易的,先行处理。全区共处理了1021人,占该处理干部的95%。其中副处级以上32人。在已处理对象中,4户房屋被没收,793户退地还耕,31户房屋被拆除,21人受党纪政纪处分,共罚补款94.76万元。
对建了私房住公房的,限期一个月内搬出,加收10至20倍房租,并从工资中强行扣除。严肃处理加上舆论压力使大部分有私房者在期限内退了公房,全区共退出1000套公房,相当于新盖了楼房20幢。按宁德地区目前一年仅有盖一幢宿舍楼的财力,这些房子需要盖20年才能完成。当那些十几、几十年的无房户、缺房户搬进别人退出的公房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说:“没有中央惩治腐败的大气候,没有地县领导坚决清查的决心和得力措施,我们这些人也许到退休、到死,还住不上公房呢!”

宁德地区这次清查,在严肃处理的同时既考虑到干部的经济和社会承受能力,又顾及当时的背景,实行有堵有疏,网开一面。他们既处理了违纪违法的问题,又通过建章立制,把合理合法的建房纳入正常的轨道。地区规定:一、干部一般不建私房,确需建房者应在银行存足建房资金总额的70%,经过政务和业务双重审批,再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建房用地申报手续。二、控制干部建房比例指标。各县在每年划出的建房用地指标内明确限定用于干部建房的比例,不得突破。划定比例的原则是干部建房用地要大大少于群众,领导干部又要少于一般干部,以此对干部建房进行有效的控制。
干部占地盖房风刹住并进行处理后,群众的非法占地建房风便随之刹住了。他们的结论是:“从下往上查,很难查下去;从上往下查,问题迎刃而解。”

在宁德地区,广大群众谈起彻底查处干部违法违纪占地盖房这件事无不拍手叫好。
福安市长钟明森同志说,通过福安境内的福(州)温(州)公路拓宽,全市需要拆迁1.5万平方米的房子,以前,想要拆迁这么多房子,一年半载休想拿下来。这次在查处干部违法违纪盖房后动员拆迁,才两个多月就顺利完成了。把查处干部违纪违法建房作为惩治腐败的突破口,算是选准了。
在有过“党风不正看龙山”的福鼎县,由于在查处工作中敢于碰硬,摸了县领导的“老虎屁股”,如今群众把那句话改了一个字,叫“党风端正看龙山”。
这就是得民心的力量!
宁德地区的干部谈到这些变化的时候,不无感慨:群众是最讲实际的,他们不光听你说什么,重要的是看你干什么。办好一件事,赢得万人心。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锲而不舍 无坚不摧
吴昊
“一杆子插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过去我们常讲这两句话。含义有两层,一层是,领导机关决定或号召做的事情,要一下子落实到群众中,实打实地干起来;另一层是,对于要干的事情,就一下子把它干完,绝不半途而废,虎头蛇尾。福建省宁德地区用了两年时间清理干部非法占地建私房,就体现了这种精神。
锲而不舍,无坚不摧。打仗如此,搞建设,干其他事情,也如此。干部非法占地建私房,在不少地方都是严重的。它既影响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又腐蚀了干部队伍,诱发了一些经济案件,破坏了土地管理,对此,中央曾三令五申要求各地尽快解决。各地党政领导为此做了许多工作,应该说,目前这股歪风的势头已得到控制,但像福建省宁德地区解决得这样彻底的还不多。这个问题仍然是目前许多地方的“老大难”。
办事情,解决问题,没有一股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是不行的。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志”就是为实现目标而奋斗。如果光有愿望,没有行动,或者刚一碰到困难就回头,不能叫有“志”。过去有些事情,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就草草收兵,原因就是有些同志缺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像解决干部非法占地建私房这类问题,如果不是一杆子插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不仅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而且会使这种不良风气随着工作的一紧一松一浪高于一浪地发展蔓延。有些人很会看“风头”,“风头”来了,上级喊得紧了,他们就收敛一下,稍一平息,又搞起来。最后是胆小的吃亏,胆大的占便宜;老实人吃亏,不老实的占便宜。对于一些人的这种心态,只有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行动给以回答,才能使他们去掉侥幸心理。
解决干部占地建私房,当然先要从领导干部抓起,先要自己严,才能严别人,做群众工作,这一条最要紧。不达目的不罢休,是真是假,先要看怎样对待自己,怎样对待领导。如果光是对群众严,对自己宽,对自己同级干部的问题不敢动,对上级干部的问题不敢提,不敢管,群众能服气吗?这样的干部,尽管口号喊破嗓子,一天拍着胸脯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群众也不会买他的帐!
我们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可以说,对于建设我们的党、建设我们的国家,目前又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在这样的时候,提倡锲而不舍、无坚不摧的精神,切切实实地把我们应该办的事情办好,比什么都重要。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县政协委员许尚山
本报记者 袁建达
许尚山不简单。
别看他只上过6年小学,别看他在山东农村土生土长,竟花了20年时间研究、探索农民的富裕之道,记下了近百万字的调查材料,提出了千余条意见和建议。
现在他是山东省鄄城县的政协委员。
说起来有点戏剧性。十几年前,生活在山东鄄城南关姜口村的农民许尚山还是一贫如洗。他刚读到初一便因家境贫寒而失学。1968年,孑然一身的他开始自谋生路。在艰难的生活中,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学会了编织、木工、油漆等十几种工艺。后来,他就靠着这身本事走乡串城,一边挣钱糊口,一边自费调查农村状况。随着岁月的飞逝,他家的小屋里积起了厚厚一摞稿纸,他的脑子里也构思着一条条合理化建议。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的意见和建议在当时并没引起应有的重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尚山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他决心用劳动实现追求。
他白手起家,忍痛卖掉家中唯一的一点口粮,挤进县城做起了小本生意。先是搞油漆家具业务,接着又开设了胶合板、海货等4个门市部。由于他洞察行情、善于经营,生意越做越兴隆,不几年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民企业家”。
生活富裕了,钱包鼓起来了,许尚山仍不忘勤俭持家,积极为国家做贡献。妻子提出买一套组合家具,孩子们在吃穿上提出了一些要求,他都婉言拒绝了。而为国家做贡献,他却毫不含糊。
许尚山致富不忘乡亲们。他慷慨地为当地贫困户提供信息、资金,近年来帮助十几户农民从事商品生产,摆脱了贫困。许尚山发现鄄城县文化生活比较枯燥,城乡群众纷纷掏钱买录音机、磁带。他把这个信息提供给青年农民田道军。田道军根据这个信息办起了磁带经营门市部,生意兴隆,半年收入达3000元。
农民姬广荣经营的商店周转金不足,面临倒闭危险。许尚山及时送去现金1800元,使他转危为安。有人赞扬许尚山的高尚品德,他却认真地说:“一个立志干事业的人,怎能光顾鼻子底下的利益,一头钻进钱眼里?”
姜口村一些孩子因家里穷中途失学,重新操起了牧羊鞭。许尚山看在眼里、疼在心头。他同妻子商量:“咱们吃够了文化知识少的苦头,如今手里有了几个钱,何不帮助更多的孩子读书?”妻子看到丈夫一片真心,也就同意了。许尚山把8名贫困户孩子送到县城上学。他担心孩子跟不上班,还特意请来家庭教师给他们补课。
许尚山做了很多好事,开拓了自己的事业,按理说应该知足了。可是他不。他始终牢记“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句名言,执意要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调查材料整理出来,为农村的发展献计献策。这位县级政协委员在今年3月北京召开“两会”期间,在鄄城县几位老干部和部分政协委员的支持下,自费来到首都,把已整理出来的意见和建议送到了全国政协。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丹青不知老将至”
——记共产党员高秋峰
新华社记者 叶世涛 罗康雄
“八十高龄不服老,无私奉献意志强。”
今年“三八妇女节”,上海曹阳二村第四居委会一批鬓发斑白的老妈妈在庆祝会上引吭高歌。
居委会妇代会主任于昌本是歌词的作者。她说:“高老太事迹在居民中可说是家喻户晓。为了歌颂这位不服老的共产党员,我和爱人熬了一个通宵,写了这首歌词。”
高秋峰是个单身老人。27年前,这位得到市、区文教战线先进工作者称号的人民教师,患病提前离开了自己眷恋的课堂。虽然人回到家里,她却依然选择了一条朝夕与孩子作伴的生活之路,把住房变成教室,为附近学生校外补课。
这位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已经80开外,近年患白内障,3米开外人影就模模糊糊;又是糖尿病,又是高血压,身上的“零部件”大多失灵。论经济条件,高秋峰退休后每月收入才100多元,一把坐了几十年的藤椅,底座陷下去了,她垫上棉垫;隔年的挂历,翻过来糊成信封。屋子里的家具只有一张床,两只皮箱,几只书橱,都是几十年的旧货。如果说有什么财富的话,就是书橱里那3000多册连环画、儿童读物。那是她几十年节衣缩食,用积攒的钱买来的。
在居委会孤老包护小组工作的老谢,谈起高秋峰,带着满腔的钦佩。“老太自己没孩子,但是对少年儿童倾注了无限的爱。每年花在孩子身上的钱要几百元,除订报、买书之外,每年‘六一’儿童节,还给品学兼优的学生送奖品。”她翻翻登记本说:“这些东西大多由我去买,去年有帐可查的支出就是457元。为了对孩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高老太太不间断地收听广播。”退休老工人张公礼插话说:“去年街道奖给老太180元‘园丁奖’、‘育苗奖’,她说啥也要全部交党费。老人对党真是一往深情。”
自老太太病休回家,27个寒暑过去了,每天下午放学后,她那宁静的小屋不时传出孩子们童铃般的书声和笑声。黑板报《雷锋精神永放光芒》,孩子们自编自写,每月出一期,如今已经出了335期。
老人呕心沥血培育祖国花朵,迎来了百花盛开的春天。不少她辅导过的学生相继踏上新的学习和工作岗位。他们惦念着高老师,给她写信汇报自己学习、工作的近况。上海勘察院情报室副主任耿军宇工程师在信中写道:“您对我的谆谆教诲,在我成人之后起着作用。您对我的影响是终身难忘的。”
“丹青不知老将至”,这是悬挂在高秋峰屋内的条幅,也是老人献身党的教育事业的生动写照。她在日记中写道:“生命给予人们一次,应当在奉献中度过晚年。”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一个挂着“杜诗”的粮店
林斯定 温怀坤
福建省福鼎县秦屿粮店位于著名风景区太姥山下。一连八个春秋,它先后二十三次获得省地县集体荣誉,全店十五名职工,有九人成了省地县先进工作者。人们赞誉秦屿粮店是东海璀璨的明珠,更称颂为挖掘明珠付出血和汗的店主任王国钤。
王国钤今年四十五岁,出生于福建省南安县的一个侨属家庭,毕业于厦门集美财经学校。一九八一年春,刚刚当上店主任不久的王国钤苦苦思索着启开职工心扉的妙法。这天,王国钤无意中翻动着《唐诗三百首》,一首非常熟悉的杜诗映入眼帘,在当晚的职工例会上,王国钤满怀激情朗诵和讲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成了鼓舞人们奉献社会的精神力量。或许当代的人讨厌空洞的说教而喜欢实际对比。或许华夏子孙生来就具有后人不甘落后前人的气质,一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把职工们的心灵震撼了。粮店抓了思想教育、文明经商的各项措施。主动延长营业时间、帮助顾客扶粮上肩、送扎口绳、赠小油瓶、推车送粮等优质服务项目代替了以往话难听、脸难看、粮难买的“三难”旧貌。从那时起,这首杜诗被请上了“营业员之家”的大雅之堂。
这家粮店担负着全镇一万一千多人、三百多万公斤粮油的供应重任,平均每人月均销量一万七千公斤,按理说抓好日常供应,工作量已经够重了,然而,王国钤并不满足,他总是把工作的职责拿到群众的需求上去掂量。为丰富群众生活,他领着职工白手起家,办起了加工作坊,供应起粮食复制品、熟制品;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他想到了办早点,出早街,解决一千多名企业职工吃早点难问题;近年来为了给群众的食品结构增添更多色彩,他又在花色品种上下功夫,不仅把供应品种增到十七种,还结合各个传统节日,干起了“自讨苦吃”的生意,如春节供应糖稞、白稞,端午、中秋卖薄饼、豆芽,冬至制作汤圆浆等。在改革、开放的年头,王国钤更是一腔热血,奋进不止。是他,在全省率先办起前店后厂,使粮店走上加工、供应综合型道路;是他,最早在粮食议价供应上进行大胆探索,为全地区粮食部门搞活经营提供经验;是他,领先实行奖勤罚懒,打破了“大锅饭”,使优质服务水平更上一层楼。今年,又是他,带头开拓经营范围,跨乡镇开设城关分店。所有这些,尽管当初都遭到不少非议和重重压力,然而,一旦他认为是利国利民的事,就不计个人得失,义无反顾,九条水牛也拉不回。
是的,王国钤心贴群众,带领着全店职工把党的温暖送往千家万户,只要对四化建设有利,只要是人民的需求,他不管店内店外,份内份外,总是一个心眼干到底。仅去年一年,他单单为群众送粮就达七百多次。一雁领头群雁齐飞。八年来这个粮店职工不仅在优质服务上年年有新招,还组织了四个学雷锋小组,坚持长年为十多户孤寡老人送粮油,做好事。从一九八五年开始,上级先后四次把到外地疗养的名额给了王国钤,他都没去。去年五月,商业部又组织一批领导和劳模到北戴河疗养,经领导“干涉”粮店“内政”,“逼”王国钤了,他才去。他沿途每到一地,不看风景,不进公园,不逛大街,专门串小街、小巷找粮店,看人家的服务态度、经营方式,抄人家的服务公约、规章制度。回店后,又特地召开一次“北戴河之行汇报会”,在仓库岗位责任制,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等四个方面作了大胆改革。店里的职工风趣地说:“别人外出疗养,心宽人胖精神爽;王国钤疗养,人累瘦了,脚跑短了,换回的是优质服务规范化。”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魏巍幸会“活烈士”
作家魏巍最近在寓所会见了他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热情讴歌的志愿军“烈士”李玉安。李玉安在著名的松骨峰战斗中为掩护战友负重伤后,几经辗转,与所在部队失去联系,被误当成“烈士”。近40年来,他一直在家乡黑龙江巴彦县兴隆镇粮库当工人,多次受到上级的奖励。魏巍把一部精装的长篇小说《东方》和一部《魏巍散文集》送给他,书的扉页上写着:“你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赵苏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