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5月1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金马人物特写征文

  心中丈夫雨中情
陈炳利
眼见载着丈夫的汽车“吱”一声,驶进了淅淅沥沥的雨幕,陈艳芬手扶门框,神不守舍,一颗心被丈夫程继华拽扯着,上了喀喇昆仑。在陈艳芬的记忆中,丈夫这是第52次上山了。每次丈夫一走,她都提着心过日子,生怕丈夫在那冰天雪地里有什么闪失。丈夫1970年入伍,18年来,由战士而排长、副连长,一步步走到现在副团长的岗位上。陈艳芬与丈夫是1978年在美丽的石河子市结婚的。那时,她只从丈夫的战友们那里约略了解到山上没有喧闹的城市,没有令人艳羡的姑娘,是一片荒凉寒冷的世界。1982年,她从《解放军报》上读了《冰峰哨卡》一文,才知道那里是生命禁区,是全国海拔最高的边防线,连氧气都不够吸。读了那篇文章,她泪湿衣襟,整整哭了一夜。从此,她每年都要替丈夫织一件厚厚的新毛衣;一有机会,就往山上捎人参蜂王浆之类的补品。也是在那时,她毅然离开迷人的石河子市,随军来到这偏远的昆仑山麓。
丈夫的车,早开得没了踪影,只剩潇潇细雨不停地飞落着,打得道旁杨叶沙啦沙啦地响。听说那山上很少下雨,要下就是雪或冰雹,一年四季冷得要命。女人都知道关心丈夫,陈艳芬也一样,每年都张罗着给丈夫买几件时新的衬衣,可那山上没有夏天,一年四季冰封雪裹,衬衣自然穿不成,穿上也显不出来,陈艳芬要打扮丈夫的心情也就白费了,那些衬衣至今还静静地躺在箱底。
边防团里流行着一首顺口溜,说守防的干部“垮了身子,苦了妻子,误了孩子”。自己一年苦到头,天天唱《十五的月亮》,倒也没啥,孩子没人送,为了安全,8岁了,才上一年级,也就认了,只是这丈夫,是女人生活的依靠,陈艳芬不能不时时担忧!可担忧有什么用!人家说那喀喇昆仑的公路,险得令人咋舌,保不住什么时候就翻车、撞车,上了路,脑袋就算掖到了裤腰上。陈艳芬随军以来,已经亲眼看到丈夫的好几个要好的战友,因为车祸,丧身在那些神鬼莫测的冰雪大坂上。倒是丈夫命大,又机灵得很,在山上越跑越有经验,18年中,在山上跑了12万多公里,连皮也没伤过一块。话是这样说,常在山上跑,哪有不和阎王照面的?有一次,丈夫从温泉哨卡送一个病号下山,攀一座冰大坂时,前面一辆吉普车遇到一段冰溜子,爬不上去,倒滑下来,眼看就要坠下山谷。丈夫一个箭步冲上去,用肩死死扛住,几个战士也赶紧冲上去帮忙,才避免了一场车毁人亡的惨祸。多险哪,陈艳芬至今想起来都心惊肉跳,那个死鬼哟,他就没想过,万一扛不住,不把他自己碾到岩下去!
一阵风刮来,陈艳芬只觉得脸上冰凉冰凉,赶紧抹了一把,湿漉漉的,说不清是雨水呢还是泪水。掏心里话说,陈艳芬很为自己的丈夫骄傲。他是一个从无数磨难中走过来的刚强军人,是一个不会被任何艰难困苦折服的男子汉。雪山哨卡,缺氧、缺鲜菜,他和他的战友都能挺住。有时断烟了,无处买,把丢弃的烂菜叶烘干碾碎,卷着一样抽。有一次,丈夫带着一支车队,给温泉哨卡送战备物资,在海拔6200米的尼斯楚大坂上困了四天四夜。6200米,那是登山队员去的地方啊!那雪,筛糠般下,前面的道路刚刚挖通,后面的路又被新雪埋住。大家都以为出不来了,有的写好了遗书。还是丈夫硬棒,指挥大家在每台车后面拴上两根长绳,避开两米多厚积雪的正道,后面用人拽住,顺着陡峭的冰坡往下滑,终于使车队死里逃生,脱离险境。
鸟儿也有个窝,可丈夫似乎就没有家庭观念,什么时候都记挂着山、山。那么苦的地方,跑了十八年,也不烦。每次回家,总听他念叨喀喇昆仑怎么好。讲山上的天如何蓝。空气如何纯净,讲山上的雪景如何美,冰峰如何奇壮。人家都说,喀喇昆仑的官不好当,可他当得有滋有味。1984年,陈艳芬狠着心,逼他写转业报告——她是个女人,实在受不了那份日夜为丈夫担惊受怕的罪呀!他怎么说:“咳,我怎么好意思给领导讲,山上太苦,我受不了。一个大男人,这话张不开口哇。”当了个副团长,好像多大的官,什么事都非得他去不可!去年,我军直升飞机第一次上喀喇昆仑巡逻,需要一个熟悉边情的团领导随机协助引航。飞机在那些从没去过的山腰、冰谷间飞来绕去,气候又恶劣,几多险哦,他不怕,几次争着去。
陈艳芬对自己的丈夫是太了解了。那是个干起工作什么都不顾的人。近两年,团里让他搞生产经营,你看他那个认真劲,找矿源,勘察高山牧场,想着法儿寻财路,忙得脚不沾地。山上有个大湖,叫班公湖。他去看了几次,搞起一支捕鱼队,几个月功夫,捕鱼一万多斤,山上哨卡吃不完,还销售到山下,一年下来,团里生产经营赢利13万元,干部的福利比往年高了五六倍。可陈艳芬心痛呵,丈夫太累了,体重下降了二十多斤。她害怕他哪一天在山上累垮了。
雨还在不停地下。门前场院里,已经出现了一洼洼的积水,陈艳芬怅惘地朝喀喇昆仑方向望了一眼,抽身回屋。唉!有几个人知道边防军人妻子心里的苦处!什么都不求,只愿丈夫在山上平平安安就好。
                (作者单位:新疆军区政治部)


第8版(副刊)
专栏:

  毛泽东同志的新诗观
臧克家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文苑诗坛上的高手。他不但在诗词创作上,出类拔萃,饮誉世界,在理论研究方面,功力也颇深。这从他对古典诗词与当代作品的欣赏与评论方面,可见一斑。
可是,对新诗,他没有过系统性论述,从有关的片言只语中,给人的印象有点纷纭,甚至似乎互相矛盾的感觉。我常常想,我们是否可以就上述情况加以思考、分析,得出毛泽东同志对新诗到底持怎么的看法?主意何在?
他有些关于新诗的话,传得很广,譬如:我不看新诗,除非给一百块大洋。这虽是出语幽默,但也见出他对新诗不大喜欢。他也曾这样说过“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的话。爱与不爱,是个人偏好的事;有无成功,却是一个理论评价问题了。
如果问我:你看毛泽东同志是否有点重视旧体诗词而贬抑新诗呢?
我的回答:不是的。
我认为,毛泽东同志对新诗的作用是看重的。1957年,他给我和《诗刊》编委同志的信上说:“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同时,他以喜悦的心情写道:“诗刊出版,很好,祝它成长发展。”
从这封信上,可以看出一个伟大领袖人物的胸怀与卓识。他是革命家,一切以革命需要,人民需要为取舍的准绳,摒除偏私,顺应时代潮流。他个人是写旧体诗词的,却号召以新诗为主体。古代诗人,他是偏好“三李”的,对杜诗认为好作品不多;但在正式评价的时候,他对杜甫给予很高的地位。
1957年,1月12号,毛泽东同志邀约我与袁水拍同志去谈话。一谈就是两个小时。谈话内容,大半与诗有关。从《诗刊》的创刊;民歌从四言到七言;谈到新诗的时候,他说“太散漫”,因而谈了他个人的看法。他认为:“新诗,应该精炼,大体整齐,押大致相同的韵。”这与鲁迅对新诗的意见,基本上是一致的,与我个人一向对新诗的观点与创作实践相符合的。听了他老人家的话,我特别兴奋,后来,我就以《精炼·大体整齐·押韵》为题,写了一篇文章。
这次谈话结束的时候,毛泽东同志送我们到勤政殿大门口,站在那里,举起大手,一面高声喊着:“把你们的作品,送我一份呵。”这时候,我们心里都很激动!回家路上,我在车子里想:毛泽东同志,心胸里有千条事,万条事,其中就有新诗一条呵。他那么忙,真是日理万机,他还想到约我们两个新诗作者,作了这么一次长谈!
我时常探寻毛泽东同志说“新诗迄无成功”的话,和他说过的“新诗的成绩不能低估”对照起来看,这不是一反一正吗?经过仔细琢磨,觉得应该这样理解他的话:“不能低估”,是对它发生的战斗作用说的。这两者,并不矛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我们知道,毛泽东同志是很关怀新诗的,特别是它的形式问题。形式,确是关系非轻的问题。“五四”文学革命浪潮中,新诗呱呱堕地了。可是,这个宁馨儿吃谁的奶?穿什么样的衣服?朱自清先生说:一是学外国的形式;二是自己来独出心裁。几十年来:半解放体,自由体,格律体,半格律体,民歌体,九言体,十四行体,楼梯式……闹到现在,依然混乱,人各一体,出现了二字为题,一字成句的奇怪现象。毛泽东同志说过:新诗改革最难,至少要五十年。这话,是慨乎言之的。今天,我们不能再简单地说一句:“内容决定形式”就完事了。近几年来的事实,证明了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改革之难!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新诗受到西方现代派的不良影响极深。鄙视、甚至无视祖国悠久的优秀传统,崇洋成病,把世纪末哀音看作黄钟大吕,把新诗写得古怪离奇,不堪入目,刺耳惊心!毛泽东同志,看到新诗在前进中经过的种种曲折、回环,我回想到他近二三十年来,一直在试着为新诗的改革寻找一条合适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乐意接受的路子,特别是形式方面。
1961年11月4日,我收到毛泽东同志的一封信,信上这么说:“……因忙未能如愿面谈,还是等一会儿吧。……明年一月内我看得抽出一个时间,和你及郭沫若同志一同谈一会儿。”过了一个月零两天,他又来了第二封信:“所谈之事,很想谈谈,无耐(奈)忙些,抽不出时间来,而且我对于诗的问题需要加以研究才有发言权,因此,请你等候一些时间吧。”
我多想再次面聆毛泽东同志对新诗的高见!我知道,这个问题始终挂在他的心上。接到他的信之后,我兴奋地写下了八行短诗,末尾一句是这样的:“我在静候电话传来亲切的声音。”所说亲切的声音,是指田家英同志的。此后,信息杳然了。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精炼、大体整齐、押大致相同的韵”与“在民歌、古典诗歌基础上发展新诗”,内涵意义完全是一致的。后来,他在给陈毅同志的信里,又特别强调了民歌。我对毛泽东同志对新诗发展指出的道路,是这样理解的:在内容上,要表现时代精神;反映火热的现实生活,为革命、为人民服务。他的这一要求,适应于一切文艺创作;但,新诗又有它的特点,这就是从它诞生直到目前还远远没有解决的形式问题。他,一再提出民歌和古典诗歌是有着重大意义的。他强调“精炼、大体整齐、押大致相同的韵”意在校正新诗的散漫——散漫到与散文分不开界限的弊病;也在纠正照搬外国诗歌,以致洋腔洋调喧宾夺主的坏倾向。他对民歌极为赞赏,他希望中国新诗“从民歌吸引养分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民歌来自民间,充满清新朴素、亲切动人的生活气息。内容如此,形式也如此。虽然发展的情况不完全一致,但是几千年来为历代人民所赞颂与喜爱。《诗经》、乐府诗集里的作品,十九来自民间,南北朝的民歌,成为诗苑中的珍品。大诗人李白的诗,显然受到民歌的影响;刘禹锡仿民歌所作的“竹枝词”、“柳枝词”,享有盛誉。白居易的新乐府大大有名”。历代著名诗人,多多少少受到过民歌的影响。现在,有些诗人,以高雅自居,瞧不起民歌,其实他们的‘高雅’不过是一个脱离人民、脱离时代、脱离生活的遁辞而已。他们吃奶,忘了娘。实在可悲,还在沾沾自喜。
毛泽东同志为新诗设计的方案,我看是可行的康庄大道。当然,新诗走向完美的最终目标,可行的路子不只有一条。
毛泽东同志说的:“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我的体会是,并非要写新诗的人去写民歌,去写旧体诗。我们应该着眼于“基础上”三字上。含义是,学习民歌、古典诗歌上面所谈及那些优点,使新诗从一个囿闭狭窄的小圈子里挣扎出来,弘扬中国诗歌优秀传统,写出来的作品为广大人民群众喜见乐闻,以民族化、群众化姿态,向全世界显示出它的生气勃勃如东升旭日的万丈光芒!
                   1990.4.20


第8版(副刊)
专栏:

  迎接第11届亚运会
阿米
点燃节日的语言
环形跑道斟满光焰
第11届亚运会
要在北京举行
明媚从不同角度
向首都散射祥光
溶一滴玻璃
在中国人眼睛
风景一层层绚烂起来
正是时候
亚洲人弓起脊背欲跃
力的起跑线上
耸立着体型玻璃
体育透射着一种纯净
体型玻璃内
流动光明和真诚
鲜艳的友谊
灌满人体的一条条经络
中国人的骨骼
接上强健的肌肉群
准备拚搏
青春型血潮十分踊跃
注入环形跑道 
血涌的程度
刻在起跑线上
等待枪响


第8版(副刊)
专栏:

  那一场雨
王怀让
隔着三千六百五十张日历
我依然能够看见
那一场雨
那一场在十二月落下的
  淅淅沥沥的春雨
那场雨一直下到现在
沐浴在那场雨里
宛若读一首诗
当初像读一首朦胧诗
  似懂非懂
如今像哼一支流行曲
 很上口
在雨中行进
请不要打伞
无论多漂亮的伞
都会挡住
  你对诗意的体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