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5月1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出访归来

  矢野教授一夕谈
本报记者 刘祖禹
我们从静冈县的三岛站登上了新干线的列车,经过名古屋,到京都已经是傍晚了。当晚,《京都新闻》坂上社长在辉煌的京都大酒店举行隆重又亲切的宴会欢迎我们。京都,这个具有一千二百年历史的古老文化名城,以她特有的尚古而求新,既尊重传统遗风又融合现代文化的风采吸引着来访的人们。京都又以好客而驰名。十分高兴的是在宴席上我们结识了京都大学教授矢野畅先生。
矢野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充满了对中国的情谊。他说:京都在中日友好交往中起过支柱作用。今晚,使他非常喜悦的是,他是代表着不能赴宴的一百四十万京都人民而来的。他劝我们尝一尝月桂冠酒,这是日本种类繁多的清酒中的佳酿。日本朋友的情谊和酒的醇香催人欲醉。教授是健谈的。他应我们的请求谈到了日本发展史上交替经历过的开放和锁国时期。矢野教授说:日本第一次开放时期是公元六三○年到八九四年,二百六十四年期间,我们派出去的“遣唐使”把唐朝的政治制度、典籍文献、律令、文学艺术、医药、宗教以及建筑、服饰、度量衡等都带回来了,对日本产生很大影响,由此兴起了独特的日本古代灿烂文化。当时是奈良时代,在日本历史上是中日往来最密切的时代。在实行开放方面,京都始终站在前列,可以说在全国是带头的地区。但是,十世纪以后,日本开始实行锁国政策,镰仓成为政治中心。第二次开放就是著名的明治维新时期,推翻幕府的封建统治,实行资本主义改革,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再次开放门户。
在回顾这两段历史以后,矢野教授以历史学家的风度作出了一个总结:从日本的历史可以看出,什么时候日本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文化、技术,并化为自己的血肉,日本就得到发展。教授接着说:在日本的发展史上,中国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历史上,日本引进了唐朝文化。但是到了一八四○年,鸦片战争爆发时,日本人大都以为中国是不会输的,不料中国却败在英国手下。这件事给日本人很深的教育,日本由此认识到不能再以中国为唯一榜样,应转而学习西方。这也可以说是一八六八年明治维新的一个重要发端。实际上从一八五四年开始,日本就开始转向西方了,使自己“脱亚入欧”。
矢野教授是一个严肃的学者。他带着反省甚至批判的口吻谈到了日本的发展。他讲到日本历史上犯过两大错误。一个是十九世纪末叶吞并朝鲜,一个是后来侵略中国。他说:日本积极地向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学习,这是日本的骄傲;但是侵略别的国家,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别国,这是失败的。日本从开始进入脱亚入欧时期以后,有人忘掉了自己是亚洲的一员,把自己看成是欧洲的一员,这是一种对历史的不敬。温故而知新,日本要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忘本。
矢野先生还以学者的坦率谈到了西方某些国家当前对中国的错误态度。他说,中国有自己的国情,社会主义有社会主义的办法,不应该对中国的事情横加指责。“我曾经说过,对中国的事情,还是深入研究以后再发言吧。”“现在,赞成我这种观点的人越来越多了。”……他还谈到了日中经济发展将要遇到的新的共同课题,例如怎样防止公害,怎样消除环境污染。他认为日中两国应该经常就经济建设的发展对话。他还倡议举行日中环卫会议,希望日本的政府开发援助投入资金。他的话题和倡议引起了在座人们的关注。他深情地说:我愿使自己成为日中友好关系发展的一座桥梁。
在中日两国交往史上是曾有过乌云,但这只是历史的一瞬间,中日两国友好的时间是长久的,今后更应永远友好下去。这是两国人民的共同信念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瑞典通讯

  让瘾君子迷途而返
——访瑞典戒酒戒毒家庭康复中心
本报记者 顾耀铭
在斯德哥尔摩市北郊,有座保存完好的17世纪的古堡,周围有40多所房屋掩映在绿树林中。这里听不到城市的嘈杂声,在花圃、喷水池旁不时可以看到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在散步。这是瑞典颇有名气的一所戒酒戒毒家庭康复中心。
陪同参观的中心主任索尼娅对记者说,酗酒吸毒已成为瑞典严重的社会问题。据官方统计,30多万人经常酗酒,近2万人吸毒成瘾,而实际人数还要高。瑞典人口仅850万,这些惊人的数字不能不引起公众的严重关注。1983年,在私人和社会团体的捐助下,建立了这个康复中心。
这个中心的特点是患者在接受治疗和康复期间可以同他的家人生活在一起。对于酗酒吸毒成瘾者,受害的不光是他本人,整个家庭都跟着遭殃,特别是父母染上了恶癖,最倒霉的便是孩子。对这些患者,光靠药物是很难根除的,必须同精神治疗相结合。家庭成员的关心和鼓励,特别是孩子对父母摆脱恶习的热切期待,常常成功地使他们从郁闷、绝望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下决心重新做人。
这个中心另一个特点是,2/3以上的工作人员也曾经是酗酒或吸毒者,不少人就是在这个中心得到康复的。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有效地帮助患者增强了戒酒戒毒的勇气。
索尼娅自我介绍说,她对这些恶习给家庭带来的痛苦是有亲身体会的。她父亲曾严重酗酒长达10多年,她婚后发现丈夫也是吸毒者。她帮助父亲、丈夫戒了恶习。但是,看到社会上还有成千上万个家庭在遭受折磨,她立志要使更多的人弃恶从善,重新正常地生活。
在参观时,记者同一些工作人员、患者进行了交谈。艾尼卡身材高大,脖子和手臂上有几道明显的刀疤。她说,从11岁起她就跟着父母染上了酗酒的恶习,后来又沉溺于吸毒。她内心很痛苦,但又不能自拔。丈夫离开了她,女儿被社会福利组织收养。她曾几次用刀割自己的脖颈和手臂,想一死了之,但都被抢救过来。后来她在家人的安排下进了这个康复中心。周围的人都热情地鼓励她。分别了多年的女儿来同她一起生活,向她倾诉她的恶癖给女儿心灵上带来的痛苦和创伤,恳求她根除恶习,做个好妈妈。两年后,她完全康复了。已经离异的丈夫同她举行了第二次婚礼。不久,她又有了第二个孩子。艾尼卡现在是中心工作人员,常把自己戒瘾的过程告诉患者,使很多人熬过了这一关。
在接待室工作的莱娜12岁就学会了喝酒。继父是个酒鬼,经常引诱她喝。有一回,继父把她灌醉了,她的心情连续几天无法安定下来。从此,她服镇静药片,越吃越多,靠镇静药打起精神去工作。酒和镇静药片已成了她无法摆脱的东西。她丈夫从报上得知这个康复中心,同11岁的儿子一起陪着她到这里治疗。莱娜说:“我每次回忆过去,就像做一场恶梦。我在康复后自愿留在这里工作。”
康复中心还有健身房、娱乐室、手工艺车间和家具厂,患者在这里学会工作。在木工车间,记者同一名27岁的青年交谈。他说他曾成了吗啡狂并进过监牢、精神病院,最后还是在这里开始学会了像正常人那样生活、工作。
临别前,索尼娅向记者介绍,这样的康复中心在瑞典共有43个,这个中心是最早建立起来的。他们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支持。每年报名要求到这里治疗的人有1000多人,但他们只能接受100多人。她感慨地说:“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社会问题,还需要靠全社会的努力。”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约旦面临人口挑战
俨茹
约旦有89544平方公里土地(不含西岸),近400万人口。调查表明,约旦是世界上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增长3.5%,一个家庭平均有7.4个孩子。这对自然资源贫乏,经济上不算发达的国家来说,实在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在过去10年里,约旦人口迅速增长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加之约旦土地荒芜,水资源贫乏,不断增加的人口使人们的就业机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据约旦劳工部统计,失业率目前已接近24%。
约旦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
先进的医疗技术使约旦婴儿的死亡率较低,老年人的寿命延长;
人们的宗教意识强,许多人相信“上帝创造了你”和“诞生的孩子是上帝的配给物”的说法。在约旦,拥有一个大家庭是符合传统习惯的,在一个大家族的大家庭里,他们感到经济有保障和有安全感。据考察,贫民和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的家庭成员更多些。
另外,大量被逐出自己家园而流落约旦的巴勒斯坦血统的难民,对来自以色列的威胁感到不安,他们认为想要平安地生存下来,需要一个大家庭的保护,这就要多生孩子。
与此同时,控制人口增长的因素也在增长:
男人的结婚年龄提高。由于物价上涨,实际工资收入减少,寻找工作变得日益困难,男人们必须有足够的钱财才能结婚。因此,他们不得不拚命地工作,推迟结婚年龄。
为了提高生活水准,寻找工作的妇女增多了,而要想维持住工作,她们就得尽可能地少要孩子。
人们对精神和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提高了。对现代化生活的追求和抚养孩子给家庭带来的困难,使家庭人口自动减少。
更重要的是,约旦对计划生育已有所认识。约旦目前已经通过计划生育协会和卫生部的母子福利中心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这两个部门都鼓励人们采取避孕措施,电视、收音机不时地宣传计划生育。
此外,约旦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一个方案,拟通过向亚洲的工业国家大量出口劳务来解决人口过剩问题,缓和目前的经济危机。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印度偷猎野象活动猖獗
在印度南部3个邦的密林地带,有几股偷猎野象的匪帮,其中最猖狂的一个团伙在近3年内已杀死500头大象和19名森林警察。
这帮以维拉潘为首的匪徒出没于3000多平方公里的林区,对生活在这片森林中的约6000头野象造成极严重的威胁。目前全印度的野象数目已不足2万头。印度警方已将维拉潘一伙列为头号社会公敌,正加紧围剿。
维拉潘匪帮是许多啃啮地球生态环境的蛀虫之一,破坏力是惊人的。按照他那帮人捕杀大象的速度,20年内印度境内的野生大象就可能会被灭绝。然而,偷猎野生动物活动之所以日益猖獗,实际上是国际上不法商贩和买主鼓励的结果。
               (陈封)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沙特国王大学女生在用显微镜观察生物标本。
    (新华社发)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纳米比亚所有学校对黑人开放
独立后,纳米比亚所有学校都对黑人开放。许多黑人孩子进入了以前只接收白人孩子的学校。
右图为原白人学校艾玛小学学前班的黑人和白人孩子在一起玩。
左图为艾玛小学学前二年级课堂,各种肤色的孩子在一起上课。
新华社记者 樊如钧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