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月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下基层手记

  “百亩台”遇师
中共河北省保定地委副书记 贾瑞增
编者按 基层景象真精彩。贾瑞增同志这篇谈“向群众学习”的体会文章,读来就很动人。下基层的同志,请拿起笔吧,“下基层手记”是大家交流心得的园地,让我们共同努力,把它办得生动活泼,不负基层好景象。
来稿请寄北京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    
3月初,我们来到老区阜平县深山里的百亩台村。村子也就百亩左右,而且真像悬在高山与河谷中的台子。80多户人家居住在这里,至今还是个贫困村。
我是带着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打算“下基层”的,结果,短短一个星期,我感到处处遇上了好老师。
干部们一进“吃派饭”的农家就又扫院子又挑水。有一个同志给5户挑了水,给3户推了碾子。老乡们见来的这些人“像回事”(他们说“四清”以后地、县干部没人来村里“同吃同住”过),很高兴。晚上,他们怕我们冷,用荆条子把炕烧得烫烫的;“派饭”吃的不是大米就是白面。这里不产大米,是用其它粮食换来或买来的,专门招待至亲。我们撒谎说:“我们都不爱吃大米,最爱吃贴饼子。”他们说:“不行!”我们要帮老乡干点活儿,他们说:“不要你们干活,只要和我们拉呱拉呱就行”。3月2日,我进了特困户张胜家的门。张胜虽值壮年,但半身不遂,妻子有病,孩子有病。我问他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助解决,出乎我的意料,他说:“我只感到对不起党,没做什么贡献。”我顿时感动得直想掉泪。我硬塞给他我身上仅有的40元钱,并请他原谅我们的工作没做好。
这里文化生活上的饥渴更为严重。收音机白天收不到,电视没几家有而且看不清,报纸不知几天才能收到一次。电影、戏剧就更谈不上了。3月3日晚,我们请县里的业余文艺队来百亩台演出现代戏,十里八乡的群众扶老携幼聚拢来了,人山人海。戏刚演完,地委一老一少两个干部跳到台上,激动地说:“我们为乡亲们演一段。”他们演了《夫妻进京看望毛主席》。台下掌声雷动,许多老汉直掉眼泪,说:“这场面还是战争年代有过。”
乡亲们三句话不离“老八路”。他们想念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有个农民请地委书记李炳良帮助买伟人像。他说这几年到处张罗着买,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的像,都很少见得到。尤其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很少谈个人谈家庭,爱谈社会主义,谈党的建设和干部作风。
离百亩台村15华里有个大柳树村,几位老党员听说我在百亩台,让乡党委书记捎话给我,要我无论如何去一趟。我去了。他们都是抗日战争时期入党的老党员,一开口就说:“俺们七老八十不顶用了,有些话对党交待交待。”他们要向党交待什么呢?我统计了一下,大致有:第一,不管出现什么“国际气候”、“国内气候”,反正我们国家我们党不能变颜色,党必须高度警惕;第二,不能提倡自私自利,不能搞“金钱挂帅”;第三,目前一些干部腐败现象比较严重,用公款大吃大喝,把“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丢掉了;第四,这几年农业没搞好,喊得多,做得少,搞形式,几片树林都是过去搞的。“你们知道打天下牺牲了多少人吗?”老支书突然提高了嗓子,痛哭起来。他说:“群众并不要求你们一下来就解决多少问题,只要你们下来能了解到实际情况就好。”
百亩台有个顺口溜:“蔡修渠,马修圈,李志虎平了一座山,王八领着修河滩。”这蔡、马、李、王四位是50年代以来的几任乡(公社)干部,“修圈”是指治理了名叫“驴圈沟”的一条沟,“王八”也丝毫没有贬义,是对这位王姓干部的爱称。建树了事业,有口皆碑,代代传诵。反之,对那些以权谋私、坑农卡农的,群众批评起来也非常辛辣。有个干部为了给儿媳办农转非,按儿媳的情况制订“政策”,群众说他“可着儿媳的屁股裁尿布”。谁优谁劣,群众眼尖啊!
群众是我们的好老师,这感觉不是我一个人有,下基层的同志都有。大学毕业就到地委工作的干部张福正,新婚燕尔就打起背包来到深山。他不知道什么叫“吃派饭”,甚至不知道到村以后第一句话怎么说。他说,他住了10天,家家户户给他上了课,他也给全村党员上了党课。他对我说,老乡们不仅是衣食父母,而且是政治教员。这可谓“礼失求诸野”了。
我到百亩台小学和联中各听了一节课。两个学校都很差,特别是小学,几个老师挤在一间屋子里,既当办公室也当卧室。夏天雨来了,只有一块脸盆大的地方不漏,老师就站在那块地方躲雨。就是这个破房子,建房费还欠包工头一万多元钱,包工头动不动就来锁门停课。老师们特别是民办教师工资不仅低而且常无保证,大家毫无怨言。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全县都是数得着的,可见师生都十分勤奋。老师们说:“不这样干不行啊。要改变老区的面貌就得靠科学和文化。”我被深深地打动了,我写了一首小诗给老师:
“小心翼翼的,
您撮住知识的每一颗种子,
种到,
一颗一颗幼小的心田;
播下挚爱、心血,
结出的是力量、豪杰。
假如没有老师,
世界可能还是一片荒野……”
百亩台在战争年代有着血染的风采。我虽然没有在那个地方经受过枪林弹雨,没有和那里的群众并肩战斗过,但是,今天,我仍然强烈地感受到“堡垒户”对党的热爱和对革命事业的无私贡献。党和人民的密切联系,什么时候都是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对于这一点,有时候群众比我们这些坐机关的干部看得深看得远。他们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和好见识,是我们坐在办公室里很难见到和学到的。
下基层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我们首先要解决思想和感情问题。真正做到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才能了解到实情,摸清群众情绪。群众最厌恶架子了,他们喜欢恭谨勤劳的“公仆”,喜欢朴实无华的学生。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仍像炭火
——朱伯儒将军交朋友的故事
羊慧明
“他当了将军,仍旧是许许多多老百姓的朋友、知己;他成了名人,依然和千千万万普通人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他用言行,在领导与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
一位诗人,用这样的诗句,赞扬朱伯儒。
曾以像炭火一样“燃烧自己,温暖别人”闻名全国的朱伯儒,如今是成都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少将军衔的副军职干部。职务高了,地位变了,但他时时都在提醒自己:不能吃老本,仍要像炭火,存在一刻,就要发一分热。他深知,是群众造就了他朱伯儒。如果过去不是和群众打成一片,受群众教育、感染、激励、影响,他朱伯儒是干不出那些好事的。如今,尽管工作繁忙,到群众中做好事的机会少了,但他仍然通过各种方式接触群众,和他们交朋友,交流思想感情。
虽然朱伯儒几经调动,但仍有许多人追踪写信到成都,有的向他倾述心中的苦闷、徬徨,有的要同他探讨社会问题,有的向他求教人生的真谛,有的请他排难解忧……朱伯儒把这些来信视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用以充实丰富自己。他说:“通过这些来信,我可以了解到群众关心的问题、愿望、呼声和要求,而这些,对一个做政治工作的领导,是大有裨益的。”
五年来,朱伯儒收到的群众来信已有三千多封,他亲笔回信上千封,共二百余万字。每一封信,都浸透了他的心血。有时一封信就长达数千言,熬了他整整几个晚上。他的书信,内容涉及理想、事业、人生、道德、青春、爱情等问题,字里行间,跳跃着火一样的热情,充满了哲理。吉林人民出版社、国防大学出版社等单位,已将他的部分书信编成《朱伯儒书信集》、《心灵这样沟通》、《理想·青春·爱情》、《假如梦要变成真的》四本书,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年的欢迎。
一个姑娘考上大学,由农村来到城市,她没把精力放在学业上,却一心追求吃喝玩乐,学业荒废了,成绩下降了,直至把手伸向了同学的钱包……矛盾、痛苦之中,她试着给朱伯儒写了一封信。信中,道出了羞于启齿的隐情,请求朱伯儒指点迷津。
收到这封信的当晚,朱伯儒立即给姑娘回信。他首先感谢姑娘对他的信任,肯定她心灵深处有着同丑恶决裂的愿望,鼓励她鼓起勇气,正视错误,走向新的生活。他在信中写有这样一句话:“哪个人没犯过错误?我小时候也偷吃过人家的果子……”
姑娘读了回信被朱伯儒的坦诚感动了。她一下子感到和他的距离拉近了,心贴近了;他的每一句话,都能在她心中产生强烈共鸣。她接受了朱伯儒的建议,主动向组织汇报了自己的错误,并节衣缩食,一一还清了“拿”的别人的钱。从此,痛改前非,又成了一名好学生。
今年春节后的一天晚上,朱伯儒接到一个从无锡打来的长途电话:“朱老师,新年好!你给我丈夫和女儿的信,他们看了之后,心胸开阔了,丈夫病好多了,女儿表现也好了。我们一家重新有了欢乐的生气……”
打电话的叫孙惠珍,是做绢花生意的“女老板”。四年前,她十四岁的女儿不幸精神失常。在多方医治、引导无效的情况下,孙惠珍千里迢迢赶到武汉空军某部,找到朱伯儒,说她女儿很崇拜他,请求他给女儿写封信,说来也奇怪,朱伯儒简短的一封信,使孙惠珍女儿的病奇迹般地痊愈了。这几年,孙惠珍干了个体,赚了大钱,但去年又遇不幸:丈夫患严重肾病,绝望使他心灰意冷,脾气变得暴躁,动辄打人骂人;女儿经常离家不归。
在她陷入巨大痛苦之中时,她又想到了朱伯儒。到了朱伯儒家,孙惠珍向朱伯儒道出了自己的苦衷,希望他给她的丈夫和女儿写封信。
朱伯儒满足了她的要求。在这两封信中,他倾注了一个老朋友对孙惠珍一家深切关注之情,温暖了两颗失望、冷漠的心。朱伯儒的书信,曾经使一些浪子回头,使不少悲观厌世者重新振作,使许多冷漠失望的心灵燃起希望的火花……他的书信,何以能产生如此大的魅力?一位回头浪子在给人民政府的信中写道:“是朱伯儒的八封信,使我走向新生活……他炭火般的爱心沸腾在字里行间,使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在失望中看到了希望。”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时代需要雷锋精神
——记昌邑县学雷锋活动
本报记者 贾建舟 新华社记者 张百新
山东省昌邑县开展学雷锋活动为时一年,全县从城镇到乡村,一个学雷锋、树新风、讲奉献的“小气候”在这里初步形成。
敢为人先
1989年3月5日,昌邑县宾馆8名青年服务员,在团支部书记魏亮珠的带领下,打着“昌邑县宾馆青年学雷锋小组”的横幅,来到繁华的西关街市场免费供应开水、免费修理自行车,免费传授烹调技术。
有个小孩拉着大人的衣襟问:“雷锋是干什么的?”也有人抛来冷言冷语。
面对社会上的种种不良风气,人们想雷锋,盼雷锋。可是,要不要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能不能开展起来,人们却看法不一。
县委常委会对收集到的各种意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得到共识:雷锋精神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仍然需要。问题是如何在昌邑县内造成一个学雷锋的小气候,用自己的行动去推动大气候的转变。
在县委的倡导和组织下,“学雷锋精神,树时代新风,做好事,争做奉献”的活动,在全县开展起来。
星火燎原
学雷锋活动毕竟间隔得太久了。为了让人们了解雷锋,县委宣传部和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组织专门力量,把《雷锋的故事》、《雷锋日记选》等经过筛选汇编成书,印发一万册供大家学习。
为了让人们重新看到雷锋的光辉形象,县工会等部门决定在县城、乡镇画雷锋像。第一幅画像的任务交给了工人文化宫的陶信祥同志。画像一展出,就轰动了县城,前来观看的人络绎不绝。
县电影公司为配合学雷锋活动,决定重放《雷锋》影片。他们找到一个只能用小型机放映的《雷锋》影片拷贝,起初还担心放映《雷锋》观众少。结果连续放映5天,场场观众爆满,而且都是自费。
5月16日,恰逢县城集日。县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组织上千名工人、机关干部、知识分子走上街头,组成1000多米长的学雷锋为民服务长街。县委书记赵凤池带领县委领导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学雷锋活动在全县普遍展开。先是10万多名青年、干部、学生走上街头为民服务。继而又有20万人义务修路队,负责维修条条公路。特别是全县城乡涌现出2400多个学雷锋送温暖小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走向深入
学雷锋活动在全县兴起之后,有几件小事又引起县委一班人的思考:
有些学校的学生和工厂的工人利用上课、上班的时间去浇树,打扫汽车站广场。有的人上班时劲头不足,热衷于下班后去参加义务劳动,上好人好事光荣榜。
县委把这些情况同历史上学雷锋的经验教训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深深认识到,在群众学雷锋的热情高涨起来之后,需要正确的引导,避免形式主义、表面化、简单化的做法。防止出现学习活动与本职工作分裂成“两张皮”。为此,县总工会、县妇联、团县委等联合发文,明确指出学雷锋是一项长期活动,积极引导人们把学雷锋活动深化到本职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并根据自身工作特点,修订了学雷锋活动的内容。商业系统提出学雷锋提高服务质量,对待顾客要像春天般温暖;工矿企业要求工人以主人翁的姿态做好本职工作,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中多做贡献;学校要求学生学雷锋争作“四有”新人等。这一及时的提醒,保证了全县学雷锋活动健康深入地发展,避免重蹈大起大落的覆辙。同时县委树立起本县几个“雷锋式”的典型,把他们的事迹写成书,拍成电视,向群众广为宣传,县委还作出了向他们学习的决定。现实的榜样,富有亲切感、贴近感,学起来更有成效。而今,雷锋精神在昌邑大地上正大放光彩。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从舞台到讲台
——记全国优秀青年思想教育工作者彭清一
田久玲
彭清一是全国著名的民族、民间舞蹈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他曾代表我国出访欧、亚、美、非30多个国家,并和同志们一起以出色的表演为祖国赢得两枚金质奖章,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那么,他怎么走上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岗位,成为一名净化灵魂的工程师的呢?
彭清一从1949年3月8日迈进华北大学艺术系,到1985年,在艺术舞台上度过了36个春秋。正当鲜花、掌声、荣誉与奖章一起向他拥来的时候,1985年,当他排练完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后,在为青年演员做示范动作时,不幸摔伤了左腿,进了医院。他清楚地知道,再也不能重上自己热爱的舞台了。今后的路怎么走?他问自己:凭着资历、名气和关系,结班子“走穴”去当万元户吗?不、不能。党的多年培养,使彭清一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他想:作为共产党员,无论在多么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应以党的事业为己任。人的自身价值,只有在为人民利益的奉献之中才能得到体现。
1985年,正是思想政治工作被贬低、政工干部难当的时候,彭清一却毅然选择了从事政治思想工作这条路,把满腔的爱集中在共和国的希望——青年人身上,把无限深情洒向了政工阵地,从舞台走上了讲台,向青年、向群众宣传理想、事业、人生、奉献。好心人提醒他:“你走这条路,图个啥?”他却平静地说:“我是个共产党员,也是名战士。一个战士应有一种素质,当阵地上需要人时,就必须自动补位,我补上来了,我图个问心无愧。”背后戳他脊梁骨的人说:“改革、开放的80年代,居然还有这样的傻子,学什么雷锋,讲什么价值、奉献,放着金钵不端,却拾没人要的破碗。”彭清一不顾这些闲言碎语,他向党组织表示:“如果我能通过自己的工作增进青年人爱国、爱党、爱事业之情,我就心满意足了。我在经济上是贫者,但在精神上可以成为百万富翁。我心甘情愿做雷锋式的傻子。”
几年来,他怀着满腔热忱,带着一副充血的嗓子,一瘸一拐地奔赴厂矿、学校、部队、机关,足迹遍及22个省、市、自治区。他以一个艺术家的情怀和切身体会,向青年、向群众讲理想、信念、拚搏、奉献,在《艺术与人生》、《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演讲中,歌颂伟大的党,歌颂欣欣向荣的祖国,歌颂改革开放。
彭清一作的报告,听众常常报以热烈的掌声。4年来,他作报告700多场,听众达60多万人次。去年春天他被中宣部、团中央命名为“全国优秀青年思想教育工作者”,听众则称他为“净化灵魂的工程师”。许多来信说:“彭老师的报告不是豪言壮语的堆砌,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而是把深刻的哲理寓于丰富的、轻松的生活片断之中,使人感到回味无穷,给人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许多人听了,重新振作起生活的勇气,燃起了奋发、拚搏之火。”西安有个政工干部听了报告,来信说:“听了您的报告,使我们看到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好榜样,感到了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犹如百花园中的春天,生机盎然。我决心撤销准备离开政工岗位的请调申请,安下心来做好本职工作。”一些听众在留下的条子上写道:“谢谢您的教诲,是您让我全面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认识了自己,我将以此为转折,重新开始我的生活。”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我是军人”
闻有成
“哪儿有医生?快找医生!”
仲春的一天,郑州市一马路一阵骚动,一位全身抽搐的中年人倒在路边的阴沟里。
解放军测绘学院医院军医田华闻声跑到出事地点,按脉搏、掐人中,查看病情,确诊这人患的是癫痫病。在群众的帮助下,他把病人背到自己家。
田华不但端水送药,还用温水给他擦洗身子,为他洗脚,并让患者换上自己的衣服。面对这一切,这位憨厚的庄稼人,眼泪像断了线似地滚落下来。
患者是河南息县农民,叫王学勃,从小患癫痫病,一直没有治好。自从来到田华家后,这位党员军医不但义务为他治病,而且每天买菜做饭,同吃同住。为了增强病人的体质,田华还买来人参等名贵药物,为他补身子。一个多月后,王学勃的病情明显好转,不久在郑州干起了废旧物资回收工作。
作为一名医生,田华说:“学习雷锋精神,就是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河南大学的凌冬是田华倾心尽力帮助治病才考入了大学;驻马店地区的三位农民无力偿还医疗费用,是田华帮着治病,还代买回家的车票……
田华视病人为亲人。一次,田华的助手来家看他,一进门看见他正在为一个乞丐样的病人摸脉,屋里臭气熏得他赶紧捂住鼻子。田华发现后,以让助手办事为由把他支走。事后田华对助手说:“癫痫病人本来精神就很痛苦,看到你嫌脏他会更难受。我们是治病的,不能给病人增加精神负担。”
田华热心为病人服务的事迹远播千里,慕名前来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在门诊部,田华的桌前常常围着一圈病人;在家吃饭,登门求医的人接二连三,家里成了诊疗所;就是深更半夜也常常有人敲门。他们当中有干部、战士,也有工人、农民;有熟识的人,但更多的都是陌生人。
去年夏季的一个夜晚,大雨倾盆。熟睡的田华听见敲门声,急忙穿衣起来。“田大夫,我丈夫的癫痫病犯了,请你去看看吧。”来人恳求地说。田华一头冲出家门,在暴雨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天黑路滑,接连又摔了两跤。
有一次,田华为抢救一个危重病人一天多没合眼,妻子为了让他好好休息一下,把他反锁在屋里。当有位病人来找时,妻子说人不在。田华朦胧中听到爱人说话,急忙穿衣下床,追出门去,把病人请到家。他一边向病人道歉,说明原因,一边给病人看病。病人走后,他批评妻子说:“大白天把人锁起来,把病人关在门外,亏你做得出来。”从这以后,他妻子对病人们也热情接待。
人们称赞田华是穿白大褂的活雷锋。妻子却埋怨他身上至少有五大缺点,一是从不操持家务;二是很少过问孩子们的学习;三是不串亲访友;四是很少陪客人;五是过年过节常不在家里。对此,田华说:“这与雷锋公而忘私的精神比还差得太远!”
田华的精神感动人心,不少人为了报答田华的救命之恩,悄悄送来报酬费,送来茅台酒。田华总是谢绝。他说:“我是军人,我做这点事情,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只图对得起我的军人身份!”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海的卫士
——长海县渔政站站长赵振利二三事
洪波 纪义开
私情不徇
1987年盛夏的一天,辽宁省长海县渔政站长赵振利抓住8名偷捕水产资源的人。其中有他的同学、好友,也有经常见面的邻居。当晚,他回到家,便见不足8平方米的炕格里坐了十几个人,还没等他开口,一个说:“老同学,咱俩是从小光着腚长大的,不能一点面子不讲啊!”另一个说:“兄弟,咱都是老亲旧邻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你看着办吧。”罚?还是不罚?他挨个做了说明,毅然坚持处罚。10年来,赵振利共抓获偷捕海珍品者达300余人。
时间长了,得罪的人多了,全家都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亲属反对他干这一行,妻子也曾流着泪对他说:“你知道俺和孩子受了多少委屈吗?出门人家都指着脊梁骨骂,要办个什么事就更难,为了我和孩子你还是别干了。”赵振利耐心地劝解妻子说:“你们为我受委屈,我心里也难过。可渔政工作总得有人干,大家都甩手,海里的资源谁来维护?”
威胁不惧
赵振利常说,“做我们这行的也要有点‘老山’精神。”有一次,县里某单位的一名干部,因偷捕海参被抓。有人给赵振利捎话:“那干部是管建房的,要是处罚他,你今后还想不想盖房?”赵振利没有理睬这一套,他找来了那位干部给他宣讲了《渔业法》的有关章节,并严肃地对他说:“只要是在禁捕期、禁捕区,谁也不能动一个海参,我认法不认人。”说得那位干部哑口无言,终于承认了错误。
送礼不收
赵振利常常告诫自己:一定要做个堂堂正正、廉洁奉公的人。十年来,他的一言一行都始终坚守这个信条。一次,一个个体捕捞船主找赵振利办捕捞证,按规定赵振利没有给办。可是,这个个体户不死心,买了名烟名酒送给赵振利,求他给个方便。赵振利还是一口回绝。对方以为礼轻了,谈话中又暗示,事成之后再重谢。赵振利坚决把他顶了回去:“我们是依法办事的。该办的你不送礼我也给办,不该办的你就是给我金山银山也不行。”
有人问赵振利:“你对自己所做的一切,不后悔?”他坦然地回答:“作为一名大海的‘卫士’,我没有什么后悔可言。要说愧疚,倒是觉得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要干的事情太多了。”
                  (原载《中国海洋报》)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解放军驻四川山区某部几年来开展为地方科学兴厂、科学兴农服务活动,受到上级表彰和驻地群众的赞扬。图为3月17日,部队派出科技人员帮助农民查看薄膜育秧情况。
周凤仪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