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月2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农业专家的摇篮
 ——格鲁吉亚农学院
新华社记者 万成才
在格鲁吉亚农学院宽敞的接待室里,我们新华社记者组一行四人分坐在热情的主人身旁。面前的大长方桌上摆满了各种糖果、时令水果和香甜可口的面点、香肠、葡萄酒、白兰地以及各种饮料。这是在苏联两周旅行中除了正式宴请外受到的最丰盛的款待。院长格奥尔基耶维奇在致欢迎词后以自豪的口吻说:“尊敬的中国同志们,摆在你们面前的食品和饮料都是我院师生亲手栽培和制作的,因为我院所有的实习基地和科研试验地都没有农业工人,一切农活和农产品加工均由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现在请你们品尝他们的成果吧。”
盛情难却,我们一边品尝师生们的劳动成果,一边谈起了这几天在各地采访的感受:所到之处,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等地的食品、水果和蔬菜供应比其他地区充足。这种差距的原因何在?院长的情况介绍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格鲁吉亚气候温和,适宜发展农业。尽管苏联早已成为发达的工业大国,但格鲁吉亚至今仍是农业—工业国,百分之六十的国民收入来自农业。除气候条件良好外,农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共和国当局一直重视农业,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是十分重视兴办农业高等院校来培养各种农业专门人才。这个面积只有六点九七万平方公里、人口仅五百五十万的加盟共和国竟有三所农学院,在校学生一万余人,均来自该共和国。三所农学院中数格鲁吉亚农学院最负盛名。它设有十二个系,共十五个专业,在校学生六千五百多名,在四百多名直接教学人员中(全院教职工一千三百余人),有五十多名教授和二百四十多名副博士。自一九三○年创办以来,这所学院培养的农业专家对格鲁吉亚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所学院最使我们感兴趣的是园艺、葡萄栽培系,养蚕教学研究系和公共职业系。
格鲁吉亚是苏联的葡萄之乡和葡萄酒王国。这里酿的葡萄酒畅销世界各国。格鲁吉亚农学院的园艺、葡萄栽培系专门培养种植果品蔬菜、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专门人才。各葡萄教研室的试验地里种的葡萄多达三千个品种。师生们潜心学习和研究如何提高葡萄产量,改良品种,改进生产工艺。
中国传统的养蚕方法和丝绸技术早已传入格鲁吉亚。这所农学院设立了养蚕教学研究系来培养高级养蚕师。这里有装备先进的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还有桑树试验地,桑树和蚕博物馆、图书馆。该系除教学外,还担负整个格鲁吉亚加盟共和国的养蚕和栽培桑树的科研任务。现在的主攻方向是防治病虫害和工业方法养蚕。这个系的情况使我们感触颇深,我们这个蚕桑的故乡是否有这样的高等学府来培养提高蚕桑产量和质量的专门人才?
别开生面的公共职业系旨在帮助其他各系学生在掌握本科专业之外获得第二职业的能力,设有讲演、新闻摄影、美术装璜、体育等专业。该系所有专业的教学和学习均在本科系的课余时间进行,经过三年的系统学习,考试合格后发给国家承认的第二职业证书。这种学习方式既帮助各系学生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也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这所农学院由于教学、科研出色,荣获了红旗劳动勋章。
格鲁吉亚农学院文体活动的水平之高尤其令人叹服。该院获全苏戏剧会演奖,它的民间歌舞团甚至获得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国际青年联欢节大奖。学院为我们组织了由九名七十岁以上的老教师组成的男声合唱队演唱的精采民歌,听了令人终身难忘。小伙子和姑娘们翩翩起舞,优美的舞姿,悠扬的音乐把大家带进了艺术的王国。不料,我们被请到了台上同他们一起跳格鲁吉亚民间舞。在友谊的海洋里,我们也尽情跳起来,居然获得了阵阵掌声和笑声。
话别时,院长表示希望同中国农业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同时也表示希望他的学院的高水平民间歌舞团能应邀到中国献艺。我们相信,随着中苏睦邻友好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格奥尔基耶维奇院长的愿望是能够实现的。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苏联纪念列宁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南斯拉夫举办纪念列宁诞辰展览
新华社莫斯科4月21日电 苏联人民21日以列宁倡导的“星期六义务劳动”纪念列宁诞辰120周年(4月22日)。
苏联人民每年在列宁诞辰前的一个星期六都进行这项传统活动。今年的“星期六义务劳动”不作动员号召,但是自愿参加的人不少于往年。莫斯科“吉尔”汽车厂21日把以义务劳动生产的卡车和家用冰箱立即送往莫斯科和外地的孤儿院。白俄罗斯全体职工都为消除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后果进行了义务劳动。吉尔吉斯首都伏龙芝市有80万人参加义务劳动,劳动报酬用于改善市政设施和慈善事业。苏联各地的学生和市民也纷纷走上街头清理和美化环境。
20日,莫斯科举行了纪念大会。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报告中说,当前苏联人民从事的变革是“为社会在社会主义基础上逐步自我改革开辟前景”。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4月20日电 为纪念列宁诞辰120周年,南斯拉夫20日在贝尔格莱德举办了题为“列宁—列宁主义和改革”的展览。
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委员舒瓦尔等领导人出席了开幕式。
展览会上展出了列宁时期的一些有关文件、图片和艺术作品。由莫斯科列宁博物馆提供的某些展品首次与这里的观众见面。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关贸总协定非正式部长级会议结束
赞成推动“乌拉圭回合”年内达成协议
本报巴利亚尔塔港(墨西哥)4月20日电 记者郭伟成报道:关税及贸易总协定非正式部长级会议今天在巴利亚尔塔港结束,与会的国家、地区及欧共体一致赞成推动“乌拉圭回合”在年内达成新的多边贸易协议。
这次非正式部长级会议是本月18日开始的。与会国家主要就“乌拉圭回合”的谈判进程交换意见,探讨需要加强的谈判课题,阐述各自的立场,以便了解各国对于多边贸易谈判能在多大程度上达成一致。
各国赞成加紧今后几个月的谈判,争取7月份总协定的15个工作委员会在日内瓦开会时,对各项主要谈判课题拿出初步方案,从而在今年12月份结束“乌拉圭回合”,达成新的多边贸易协议。
据悉,这次非正式部长级会议着重讨论了在开放市场、取消农产品补贴、反倾销、保护知识产权、劳务贸易等一些谈判难度大的问题上如何找到解决途径。
会议还讨论了近年来世界贸易集团化趋势对自由贸易的影响及“乌拉圭回合”应该对此作出的反应。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科特迪瓦总统谴责西方掠夺非洲资源
新华社巴黎4月20日电 科特迪瓦总统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指责西方国家掠夺非洲的自然资源,认为这种掠夺是造成非洲严重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
博瓦尼日前在接受法国《费加罗报》记者采访时说,科特迪瓦目前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他在分析产生这场经济危机的原因时指出,科特迪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木材、棉花、橡胶、可可和咖啡等。但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初级产品进口中采取了掠夺式的作法,致使非洲国家蒙受严重的经济损失。例如,由于英国和其他国家任意压低可可价格,使科特迪瓦在近4年来减少了大约50亿美元的收入。
博瓦尼总统最后指出,有些人从来不容许非洲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在非洲到处制造混乱。博瓦尼呼吁非洲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的经济掠夺。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巴解呼吁制止以色列犹太移民计划
阿拉法特的顾问谴责以逮捕巴勒斯坦记者
新华社巴格达4月21日电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呼吁国际社会反对以色列的犹太人移民计划。
巴解组织执委会20日在巴格达召开会议后发表的声明指出,大批犹太移民移居以色列将危及中东和平进程和阿拉伯国家的安全。
声明强调,要最广泛地团结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支持旨在制止犹太移民计划的努力。
声明还呼吁阿拉伯国家召开一次特别首脑会议,以对付目前阿拉伯安全所面临的危险和伊拉克所遭受来自以色列的核威胁。
新华社突尼斯4月21日电 巴勒斯坦国总统阿拉法特的顾问阿布·谢里夫今天在这里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当局20日在其占领的加沙城逮捕4名正在采访的巴勒斯坦记者。
他说,以色列军队逮捕新闻记者的行径暴露了以占领当局的丑恶面目。
他呼吁国际记者组织立即向以色列施加压力,以迫使以色列当局释放全部被捕的记者。
据报道,在4名被捕的记者中,两名已在当日获释,另两名仍被以军关押。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伊朗纪念“国际耶路撒冷日”
新华社德黑兰4月20日电 伊朗今天在首都德黑兰和其它城市分别举行纪念“国际耶路撒冷日”的示威活动,表示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支持。
在德黑兰大学校园里,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在群众大会上说,中东地区最大的危险来自以色列。他还指责美国和其它一些西方国家在军事上支持以色列建立军事霸权。
会上还宣读了一份9点声明,指责苏联犹太移民移居以占阿拉伯领土。
“国际耶路撒冷日”始于1979年。已故伊朗最高领导人霍梅尼当时宣布,每年斋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为“国际耶路撒冷日”。从此,伊朗每年这个时候都举行反对以色列的游行示威活动。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开始集中遣散
奥尔特加总统说国家局势仍然严峻
新华社马那瓜4月21日电 数百名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分子21日开始在尼中部琼塔莱斯省的“阿约特”安全区集中,以便随后遣散。这表明,尼加拉瓜冲突各方日前签署的新和平协议正在开始实施。
本月19日,尼现政府、即将就任的新政府和尼反政府武装签署协议,规定尼境内有1.2万成员的反政府武装立即在全国5个安全区内集中,并于6月10日前遣散,以结束持续8年、造成3万人死亡的战争。
据报道,200多名桑地诺人民军日前已从阿约特安全区撤走,四周山区约600多名反政府武装分子在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小组的监督下进入安全区。据透露,阿约特安全区附近共有约2500名全副武装的反政府武装分子。据报道,尼加拉瓜中北部地区的数千名反政府武装分子也在陆续向其它4个安全区集中。
新华社马那瓜4月19日电 尼加拉瓜总统丹尼尔·奥尔特加19日向全国发表广播电视讲话指出,从4月25日至6月10日,尼加拉瓜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促使反政府武装在规定的期限内交枪并解散。
奥尔特加总统强调说,虽然今天签署的3方和平协议给国家的和平进程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国家目前的局势仍是严峻的,因为只要反政府武装一天不交出武器,战争的危险就依然存在。他警告说,政府军有足够的力量对付任何破坏和平协议的行为。
尼加拉瓜当选总统查莫罗夫人今天会见美国负责美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阿伦森之后,表示支持现政府与反政府武装今日达成的停火协议。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联合国裁军会议闭幕
呼吁科技发展应有助于裁军
新华社东京4月19日电 据共同社报道,联合国裁军会议今天闭幕。会议呼吁科学技术的发展应导致裁军,而不应用于扩军。
据报道,在为期4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指出,新开发的技术已被用于军事。在扩军方面,质量的提高比数量的增加更令人担心。多数代表认为,联合国在裁军上可以有所作为,首先应加强检查,阻止质量上的扩军,并呼吁各国加入禁止生产、使用生物武器条约。代表们呼吁,科学技术应该有助于全球性贫困问题的解决,并减少环境污染。美苏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名科学家、政治家和外交官出席了会议。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欧共体12国外长举行会议
同意将政治联盟问题纳入首脑会议议程
新华社伦敦4月21日电 都柏林消息:欧洲共同体12个成员国的外长今天同意将欧共体政治联盟问题纳入将于下周在都柏林举行的欧共体特别首脑会议的议程。
外长们对法国总统密特朗和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关于加速欧共体政治一体化的倡议作出了积极反应。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反对在1993年之前建立欧共体政治联盟的计划,但她表示,如果其他国家希望的话,她将愿意在欧共体特别首脑会议上讨论这一问题。
撒切尔夫人21日在伦敦的一次保守党会议上强调,最好的欧洲合作是12个欧共体主权国家在一起自愿和自由地为本国的人民而共同努力。
英国外交大臣赫德今天在都柏林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他不愿给人们造成一种英国不愿讨论政治联盟问题的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国同意修改条约,在欧共体建立一个中央政府或中央议会。
欧共体12个成员国的外长21日在都柏林集会,为下周举行的欧共体特别首脑会议作准备。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法国西德提出“欧洲政治一体化”建议
本报巴黎4月21日电 记者吕网大报道:法国总统密特朗和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昨天公布了他们就加快欧洲政治一体化建设给欧共体执行委员会主席、爱尔兰总理豪伊的一封建议信。
建议信说,“鉴于目前欧洲局势的深刻变化,有必要加快欧共体12国政治一体化建设的进程,确定并实施共同的对外政策及共同的防务体系”,“我们的目标是,在1993年1月1日实现经济、货币以及政治上的统一。”两国领导人还建议其他10国领导人在今年召开的讨论经济和货币统一的政府间会议之后,再召开一次会议,专门研究政治统一问题。
法国、西德两国领导人将在4月25日至26日会晤,在会晤之前提出此建议,是要向外界显示两国前一段时间在两德统一问题上出现的不和谐已成为过去,在欧洲统一大局上,两国仍能用一个声音说话。
对欧共体经济、货币统一本来就持保留态度的撒切尔夫人对法国、西德新建议态度冷淡,昨天她表示:“这个问题难以理解,目前还是不涉及为好。”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蒙古大人民呼拉尔主席会见我大使
新华社乌兰巴托4月20日电 蒙古大人民呼拉尔主席团新任主席彭·奥其尔巴特20日会见了中国驻蒙古大使张德麟。
双方在交谈中谈到了进一步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等问题。奥其尔巴特介绍了蒙古最近确定的对外经济开放政策,并重申了蒙古同中苏两大邻国发展传统友好关系的政策。
奥其尔巴特是在今年3月21日当选蒙古大人民呼拉尔主席团主席的。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印度副总统会见我广播电视代表团
新华社新德里4月20日电 印度副总统夏尔玛20日在会见中国广播电视代表团时强调,中印关系应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印两国友好关系对世界稳定极为重要。
夏尔玛说,中印两国人民有着传统的友好关系。
他指出,加强中印友好关系不仅对双方有利,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历史上,印中两国人民对人类文化艺术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今后仍应继续做出我们的贡献。
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马庆雄率领的中国广播电视代表团,是应印度广播新闻部的邀请,于18日到达这里进行友好访问的。
新华社仰光4月17日电 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马庆雄率领的中国广播电视代表团17日结束对缅甸为期一周的访问,离开这里前往印度访问。中国代表团是根据中缅文化交流计划,应缅甸政府的邀请来访的。访问期间,代表团同缅政府官员就在广播电视方面进行合作问题交换了看法。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老挝部长会议副主席会见我友协副会长
新华社河内4月21日电 据巴特寮通讯社报道,老挝部长会议副主席沙立·冯坎超20日在万象会见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副会长王效贤。
沙立·冯坎超在会见时表示希望进一步发展老中两国关系。
由王效贤率领的中国人民对外友协代表团已于20日结束对老挝的5天友好访问。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尼日利亚发生未遂政变
据尼日利亚国家电台广播,尼日利亚二十二日发生一起未遂军事政变。
电台援引一位名叫托拉扎伊戴中校的话说,推翻巴班吉达总统的企图已被粉碎,他要求人民保持镇静并等待进一步的通告。二十二日凌晨,一批军官占领了国家电台,宣布成立了国家管理委员会并接管政权。尔后,政府军又占领了电台,拉各斯州军事长官通过电台广播说,叛乱分子已遭到围剿。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美国又向关塔那摩增派舰艇
据古巴革命武装力量机关报《堡垒报》二十一日报道,美国最近又向其在古巴占领的关塔那摩海军基地增派一艘可载八枚反舰艇导弹的导弹发射艇。
这艘PHM—六型导弹发射艇最大时速为四十八节,最远航程为一千七百海里,载有二十四名美军官兵。
据报道,本月一日至十八日,共有十八艘不同型号的美国舰只驶入关塔那摩海军基地。目前,仍有九艘舰艇滞留在基地上。
关塔那摩海军基地位于古巴东南沿海的关塔那摩海湾,面积为一百一十平方公里。美国于一八九八年军事占领了关塔那摩,后于一九○三年二月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强行租用关塔那摩作为美国海军基地至今。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以色列空袭黎巴嫩南部
黎巴嫩什叶派穆斯林组织真主党发表的一项声明说,以色列军用直升机二十日空袭了该组织设在黎巴嫩南部基地,发射了十二枚空对地导弹。声明没有公布伤亡情况。
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真主党的六名武装人员在这次空袭中被打死。
据报道,这六名死亡者已被称为“耶路撒冷日殉难者”,因为他们是在“耶路撒冷日”那一天遇难的。
今年以来,以色列对黎巴嫩至少已进行了十一次空袭,打死打伤四十一人。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华约部队将在民德举行演习
据德通社报道,民主德国裁军和国防部二十日在柏林宣布,民主德国、波兰和苏联西部集群空军将于四月二十四至二十五日在民主德国北部上空举行联合演习。报道说,这次联合战术空中演习是华约参加国共同制订的计划的一部分。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美“隐形”战斗机首次展示
两架绝密的美国F—117A型“隐形”战斗机二十一日首次公开展示。
二十一日上午九时许,这两架形似蝙蝠的战斗机降落在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停在离观众大约六米远的地方,在应邀的几千名观众中,包括二百二十五名文字和摄影记者。
与普通战斗机不同的是,这两架飞机在飞行和滑行过程中没有巨大的噪音。这种战斗机用塑料和非金属等复合材料制成,能够避开敌方雷达而实施突然袭击。
                   (据新华社)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4月22日,日本东京都居民纪念“地球日”大会在东京梦之岛公园举行。
图为一个海洋动物保护组织在会场内设置大型鲸形气球,号召不要滥捕滥杀海洋生物。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传真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