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月22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重点工程巡礼

  一次巨大合力的检阅
——来自扬子乙烯工程的报告
本报记者 张振国
10套巨型石油化工装置,像冲天“巨人”,优化组合、整齐地排列在南京长江北岸,以其现代石化群体的风采,接受着全国人民的检阅。
4月,记者在这座新崛起的石化城——扬子石化公司“跑马看花”。这里环境优美,厂区整洁,到处呈现勃勃生机。
一位年过花甲名叫张万钧的工程师,谈到他能在晚年投身这样一个特大型石化工程建设时,十分激动:“没有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有扬子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扬子。如果把它放在时代的天平上称一称,从总体上说,并不比我考察过的美国休斯顿、西德巴斯夫、日本鹿岛和大阪石化城轻……”
5年多时间,5万多建设大军,以大庆人为榜样,在900多公顷的岗滩上,画出最新最美的画图。
——以年产30万吨乙烯为主的首批5套装置,已提前6个多月于1987年7月优质建成;以年产45万吨芳烃为主的二批5套装置,已提前4个多月于1989年10月优质建成。10套装置,到今年3月14日已全部投产。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投资60多亿元的工程这样又快又好地拿下,在我国石化史上是罕见的。
——10套装置,2套国产,8套成套引进或引进关键设备和专利,经我方消化改造,有4套成为世界同类型之“最”。10套装置投产后,每年可加工原油300万吨,生产化纤原料63万吨,合成塑料原料28万吨,合成橡胶原料5.3万吨,其它石油化工产品130万吨,可年创产值40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
——以乙烯为主的一期工程建成试产二年多,已出产品420多万吨,创产值30多亿元,实现利税10亿多元,创汇3.45亿美元,归还1/8的建设贷款。其余贷款有实力按期还清。
——这是一个从石油中吸取精华、造福人民的大事。仅所产化纤原料用于抽丝织布一项,每年就可为全国每人提供纯涤纶布5米,约可顶替亩产50公斤皮棉的良田1100多万亩。
凡是看过扬子工程的人,无不感到扬眉吐气。
它的指挥者、建设者、生产者的综合能力如何?
干部:团结一心 争当公仆
1984年6月1日,扬子乙烯工程正式动工。由中央和地方、由甲方和乙方、多方联合组成的建设指挥部,响亮地提出一个口号:“团结、拚搏、突破”。
团结——首先是指挥部领导成员的同心合力。他们都有一个“为党争光,为国争气”的共识,有一种“团结一心,争当公仆”的气度。
主管这项工程的中国石化总公司,是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个经济实体,是拥有雄厚人力、物力、财力的社会主义“财团”。它以自己的巨大实力和良好信誉,在国外为此工程取得10多亿美元的工程贷款。它以集团的合力,自身的权威,在工程建设、生产试车急需开车原料时,及时果断地从其下属的几十个企业,紧急调拨近百种、上百万吨原、燃料到现场,起到了“抢运血浆、以应急需”的作用。
在工程急需大量人才、配套设备和紧缺物资时,北京、上海、江苏、甘肃、天津等十几个省、市,上千家企业伸出了援助之手。有的打开物资仓库、敞开人事档案,让扬子挑选。有的企业还将扬子急需的特种钢材,千里迢迢送货上门。
在建成试产时,上海金山、北京燕山、南京金陵等10多家石化“兄长”企业,精心组织10多支开车队赶赴现场,合力开车。
1842名专业干部和技术工人,奔赴扬子。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忍痛割爱,调给扬子精兵强将2000多名……在50年代常见的“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送给别人”的精神,在这里得到发扬光大!
工人:拚搏一场 当好主人
扬子人说得好:中国的“四化”,说到底,还得自己靠自己。
你看!一声令下,八方将士,云集金陵。5万建设大军,依山傍水,简盖工棚,支锅煮饭,写下了无数合力拚搏的篇章。
表扬谁?为了工程,三过家门、十过家门而不入的人众多,三个月、五个月不下火线的人难以统计。一位四来扬子的外商,开始断定芳烃装置建设工期太短,无论如何建不成。可他只算了一人一天只干8小时的帐,他怎知我们工地上有那么多雷锋、铁人。苦干,1天能变成3天,巧干,一天能变成10天、100天……
为了芳烃工程顺利开车,54对青年男女主动推迟了婚期,说是能为这一现代化建设出一点力,尽一份心,是一生中的天大喜事。在30万吨乙烯装置点火试产时,急需燃料液化气,贮运厂冯大庆、丁亮、唐宏顺三位押运员,自动用绳子把身子绑在运料槽车的栏杆上,严密监视着仪表,记录着数据,风餐露宿5天5夜,终于从山东把燃料安全运回……
很多外国专家、商人,为这项工程出了大力。有位美国专家,看到设备上缺少一个小零件,影响开车,他利用休息时间,自掏腰包,去南京市觅购回来,亲手装上。我方要付给费用,他说“不用,给我瓶啤酒就行了!”还有西德专家谢富尔和菲斯勒,在世界最大的芳烃装置安装时,他们在高达77米的大塔上爬上爬下。他们作出了贡献,李鹏总理还会见过他们……扬子人就是靠这种团结,奋力拚搏夺得工程建设的节节胜利!
谋士:突破一点 无愧今生
“突破一点,无愧今生”——这是投身这一重点工程建设的50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情怀。
在一座座芦席棚、木板房里,在全国众多设计院里,被誉为谋士的工程技术人员精心地审查一吨又一吨重量的进口装置图纸,光是一套芳烃联合装置,他们就发现1万多个问题,修改6000多张图纸,发出重新确定的设计、施工联络笺9000多份,查出进口设备、物资缺陷1150多万件。10套装置,该有多少难点啊!这些难点,大都由我们自己的谋士们突破了。整个工程,类似这种“查漏补缺”和解决建设、生产中的难题的工作量,原计划需聘请外国专家1300人·月。但由于有我们自己的谋士挑大梁,因此只请了420人·月。此举,为国家少花1665万美元的专家费用。
一位名叫黄作勤的老工程师,是工程地基处理专家,他为之奋斗的是必保“块块基础牢,座座装置稳”。他虽年过半百,但跑现场,查地质,伴灯光,查数据的劲头,却不减当年。他翻阅了苏、美、英、日多国基础理论书刊几百万字,确定新的科学的地基处理方案,为国家节省投资2000多万元。
在确定一套名叫“尤里卡”装置的建设工期时,出售这套装置的一位外国合作者,一听就跳了起来,说工期太短,不可想象,你们能按期竣工,我破腹以答。我方一位现场指挥,也跳了起来,说如果不能按期竣工,我跳江以对。
这是一套可提高原油利用率20%以上的深度加工装置,它的设计能力,每年可加工渣油100万吨。
中国石化总公司的总经理们,运筹再三,果断拍板。工地一片沸腾,指挥坐镇现场,技术人员不下火线,各路兵马日夜酣战,终于按期建成。在开车之时,那位打赌的友人,特地将他从本国带来的“洋”酒,整瓶整瓶地泼洒在“尤里卡”装置上,还主动设席,招待我方人士,双方举杯祝捷,把一时的“气话”抛到脑后。
在这检阅胜利的时刻,扬子人非常感激全国人民的支援,非常感激江苏乡亲父老的钟爱,非常感激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在采访中,到处都能听到这样的话:我们这里,杨尚昆主席来视察过,李先念主席来视察过,他们都为我们题了字。李鹏总理,去年年底还高兴地听取了我们公司经理、工程总指挥彭哲春的汇报。


第1版(要闻)
专栏:

  乔石在江西考察工作时强调
联系群众要从办实事抓起
处理极少数腐化变质干部决不心慈手软
据新华社南昌四月二十二日电 (记者杨木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指出,只要我们各级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把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就可以克服当前工作中的困难,保持社会的稳定。
四月十六日至二十一日,春雨连绵。乔石在江西省委书记毛致用和省长吴官正的分别陪同下,先后考察了九江炼油厂、九江港外贸码头、景德镇部分瓷厂、余江木雕厂、红星垦殖场、江西棉纺织印染厂、南昌市郊区顺外村等工厂和农村,与工人和农民亲切交谈。在南昌市,乔石参观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召集省、市、县及有关部门的干部就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精神举行了座谈;听取了江西省的工作汇报,并就密切联系群众,抓好党风建设,克服当前工作中的困难,保持社会稳定作了讲话。
乔石说,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是稳定。社会要稳定,需要坚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实惠,已经深得人心,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现在全国的广大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人心思定,形势是稳定的。但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乔石说,当前要从党群关系方面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为群众办实事抓起,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今年,各地已经和将要派出大批干部下基层。这些同志下去之后如何做好联系群众的工作,方式方法可以创造,但切忌形式主义,更不要增加群众负担,要帮助基层解决一些亟需而又可能解决的实际问题。
乔石指出,从总体上讲,我们的党风是好的,党政机关干部的绝大多数是廉洁的,但也有少数人脱离群众,只顾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其中极少数人的思想和作风确已腐化变质。这些人虽然数量不多,但危害极大,在群众中影响很坏,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对这些人,发现一个就要按照党纪国法严肃处理一个,决不心慈手软,否则我们就会失信于民。
乔石说,基层党政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他们去具体落实。维护社会的稳定,需要全党的努力,政法战线的同志担负繁重任务。但更重要的是要靠基层组织把人民内部矛盾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
乔石赞扬江西省在去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时,在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援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困难,夺取了农业的丰收。在脱贫致富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乔石说,对目前存在的困难,只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充分依靠群众,大家一齐动手,是一定可以克服的。
乔石说,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会变,最近中央还采取了一些实际措施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江西虽不是沿海省份,但同一些沿海省市紧密相联。沿海的进一步开放,对江西的发展必将十分有利。江西要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以适应新形势。


第1版(要闻)
专栏:

  一手抓整顿 一手抓繁荣
黑龙江省文艺界出人出戏
八台新戏进京公演获好评
本报讯 记者易凯报道:近日,来自黑龙江省的《荒唐宝玉》等8台新戏出现在首都舞台上,散发出一股黑土地的浓郁芳香,使观众耳目一新。这是黑龙江省文艺工作者认真学习、努力贯彻“一手抓整顿,一手抓繁荣”方针的结果。由于领导得力,政策落实,人心安定,全省文艺创作繁荣兴旺,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坚持和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是黑龙江文艺繁荣的根本经验。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将繁荣文艺列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视为推动黑龙江经济全面起飞的一个重要方面。早在1985年,省委、省政府就制定了《关于繁荣文艺创作的12条措施》,接着又将“造就北疆文艺劲旅,创作文学艺术精品”列为发展文艺的战略目标。在领导文艺工作中,省委、省政府注意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艺政策,既坚定不移地坚持“二为”方向,又努力贯彻“双百”方针;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又鼓励文艺工作者放开手脚进行艺术创作和生产。这样,就排除了干扰,端正了思想,使艺术生产力获得真正解放。在文艺创作思想上,省委、省政府一方面大力提倡表现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提倡立足本省、体现民族风格和地域文化特色;另一方面,也鼓励积极探索,大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份,鼓励艺术风格和创作方法的多种多样。
用文艺政策调动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形成文艺创作良好的环境,是黑龙江文艺繁荣的又一经验。针对黑龙江省文艺创作基础薄弱、人才匮乏的实际情况,从1985年起,省委、省政府和省文化主管部门不断制定和完善各项文艺政策,切实解决文艺创作和文艺工作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省里拿出部分资金,设立了全省文艺创作大奖和文艺特殊贡献奖,对在国内外获大奖的优秀作品和尖子人才进行重奖,对省里一些中青年尖子演员采取工资浮动的特殊政策,对1500名自学成才的文艺工作者给予适当的津贴补助,对一些体力消耗较大的文艺特殊岗位也给予伙食补贴。为了着眼于文艺长期建设,省文化主管部门今年2月又筹资105万元,设立文化艺术事业奖励基金,专门用于奖励有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省戏剧创作中心,用聘任制的办法从全省选聘了20多位年轻的剧作家,对他们学习、观摩、深入生活等活动,既给予创作补贴,同时规定如完不成合同任务予以适当的处罚。所有这些政策,相对地改善了文艺工作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使文艺工作者心情舒畅,感到“出人出戏有奔头,有甜头”。
做好政治思想工作,稳定思想,稳定队伍,是黑龙江文艺繁荣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前一段,文化艺术界受“一切向钱看”影响,走穴之风盛行,给文艺创作和生产造成不良影响,省里及时发现苗头,认真做思想工作,并制定出“艺术表演人员业余有偿服务管理条例”,有力地刹住了这股风。全省绝大多数文化团体演职员,始终心未散,志未减,一心扑在艺术事业上。


第1版(要闻)
专栏:

  北京集会庆祝世界法律日
60多个国家和地区法律界人士出席
据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张宿堂、张益俊)世界法律日庆祝活动今天晚上在北京市中山公园举行。出席第十四届世界法律大会的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法律界知名人士参加了这一传统的集会。
由“通过法律维护世界和平中心”举办的这一活动,旨在号召公众注重法律,强调道德价值和法治观念。
“通过法律维护世界和平中心”主席查理斯·赖恩主持了庆祝活动并讲了话。
中国司法部部长、第十四届世界法律大会中国组委会副主席蔡诚在讲话中说,众多法律界人士在这里集会,热烈庆祝世界法律日,充分表达了各国法律工作者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强决心。
他说,我国人民享有最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其它方式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管理经济和文化等各项事业,形成了一种在法律范围内的极大民主和自由。
国际法院院长乔斯·鲁达也讲了话。他要求全世界人民反对所有的强权政治,反对军事或经济等各种形式的帝国主义,反对所有的歧视。


第1版(要闻)
专栏:

  在人民受灾的时刻
——记来宾县县长甘德川
本报记者 蒋耀强
广西来宾县1988年大灾,后果在第二年的初春便表现出来。
清明前夕,县长甘德川从蹲点的蒙村赶回县里开会,安排群众生活和春耕生产。
长沙来的加急电话使甘德川离开了会议室:在长沙环保学校就读的女儿,被摩托车撞断了腿,昏迷不醒……
甘德川呆住了。半个月前,体弱多病的妻子旧病复发,住进医院,甘德川没去陪过一天一晚,甚至没时间探望,现在,女儿又有不测……
甘德川回到会议室,一组统计数字送到他手里:全县92%的农户受灾,缺种5万余公斤,缺肥1500吨……
学校见甘德川没来,又来电话催促,并捎来了女儿苏醒后的第一句话:爸爸快来陪陪我!
县委书记覃广谋对老甘说:“你放心去吧,工作我们大家分担!”甘德川握住覃广谋的手说:“我们是人民的干部,县里的事情要紧。”
在女儿和80万灾民都需要他的时候,甘德川决定先顾这个“大家”,委托妹夫照料女儿。
甘德川又回到了群众中间。
经过甘德川和伙伴们的共同努力,来宾县不但顺利地度过了灾年,而且工农业生产还有了较大的发展: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4.5%、粮食总产增长84.4%、财政收入增长50%。
来宾县的群众明白:“丰收硕果里包含着甘县长为人民做出的牺牲。”
甘德川,这位80余万人的县长,自入党后,不管什么时候,心里始终想着人民群众,想着县里的工作。只要一有空,他就到基层去,切切实实地体察民情,千方百计为民办事。
去年9月,在抗旱保苗的紧要关头,甘德川累坏了腰……
擦擦跌打药酒,甘德川又回到了戽水抗旱的群众中间。不少同志劝他休息,他笑着说:“没事,多擦几次药酒就好了。”说完,又拿起工具和群众一道开渠引水。
中秋节这天,劳累过度的甘德川因腰臀部软组织严重损伤,正想住院治疗,县委书记覃广谋接到去自治区开会的通知。
甘德川毅然留在家中,带病指挥生产。不能下乡,他便利用电话“遥控”指挥;把各部门的领导叫到床前,及时听取情况汇报,作出决定……
他的妻子埋怨他不爱惜自己身体。甘德川火了:“你啰嗦什么!现在火烧眉毛,拖了全县工作,80万人受苦呀!”妻子久久说不出话来。
一个星期后,县委书记开会回来,甘德川才放心到医院治病。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瑞环会见日本客人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今天晚上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并宴请日本大荣公司会长兼社长中内功和兵库县知事贝原俊民一行。
日本客人是来参加由中内功和贝原俊民联合发起的“丝绸之路汽车旅游”活动的。


第1版(要闻)
专栏:

  “地球日”展览在京开幕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 为纪念世界“地球日”活动20周年,向社会宣传普及环境知识,由我国19个单位发起、组织的“地球日”展览,今天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举行。
展览以图片、文字、电影、录相等方式,描述了自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发起第一个“地球日”活动以来,人类为保护环境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人类目前面临的严重环境污染与生存危机,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受到破坏;酸雨;人口增加导致物种灭绝;森林破坏;海洋污染;沙漠化扩大;淡水资源紧缺等。
这次展览将历时一个月,以达到宣传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的目的。
国务委员、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宋健,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泰勒博士,出席了今天的“地球日”展览开幕式,并讲了话。
首都几百名少先队员及社会各界人士,也参加了今天的开幕式。


第1版(要闻)
专栏:人民日报《今日谈》湖北电台《广播漫谈》联合征文

  公厕无灯之憾
蔡葆真
一个万家灯火的初冬之夜,黄鹤楼下厕所里却漆黑一团,难以下脚。是为了“节电”,还是开关失灵?是灯泡损毁,还是被盗?不得而知。厕所没灯,这在全国不少地方,早已司空见惯,但发生在白云黄鹤之地,毕竟有碍名楼声望。
或许上述憾事早已弥补,但我至今难以忘怀。在有的人看来,这不过是小事一桩。但是,这对我们的旅游业来说,并不是什么“陈谷子烂芝麻”了。尤其在亚运会召开前夕,解决类似问题更显得紧迫。游览胜地的公厕建设,是游客很注意的问题。原因很简单:日常饮食尚可自行安排随身带,而体内废物的排泄时间、地点等,却没多少可供选择的余地。对于我国公厕的落后状况,特别是某些旅游胜地公厕的落后状况,国内外游客早就啧有烦言。愿有关方面高度重视,抓紧解决。


第1版(要闻)
专栏:

  吉林公开选拔副厅级干部
新选拔的二十八人即将上任
新华社长春4月22日电 (记者辛明华)吉林省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他们采取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公开选拔了28名省直部、委、厅、局的副厅级干部,这些干部近日将走上领导岗位。
据悉,这是吉林省第四次公开选拔副厅级干部。这次选拔的28名副厅级干部是从全省各地区、各部门推荐和自荐的554个报名者当中,经过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答辩、组织考察等程序筛选出来的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他们原来都曾担任过县、处级或副县级职务,任职三年以上;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和相应的专业知识;绝大多数年龄在50岁以下。
据组织部门考察,这些干部政治立场坚定,思想作风正派,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政绩突出,为政清廉。


第1版(要闻)
专栏:

那曲受灾之后……
去冬今春,西藏那曲地区巴青、嘉黎等7个县发生历史上罕见雪灾,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西藏自治区各级政府紧急救灾,利用飞机和汽车把急需物资送到灾民手中,把党的温暖送到灾民心上。群众感动地说:“党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上图:巴青县公路被大雪堵塞,沿途道班工人全力以赴帮助陷入雪地的救灾汽车排除故障。据悉,仅那曲地区出动汽车就达290多辆,运送物资2400吨。
左图:那曲地区人民医院院长扎西带领医疗队奔赴雪灾最严重的巴青县为灾民防病治病。图为扎西院长(右)在为江面乡牧民治病。这个医疗队已诊治病人400 多名。新华社记者 土登摄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今年初,全国29个省区市的90多个农业科研单位在海南省三亚市培育水稻良种,良种田达4.5万亩,长势很好。图为江西省农科所人员在观察水稻生长情况。吴秋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