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月2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爱护地球 保护地球
——宋健谈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本报记者 谢联辉
卢梭有句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却又无时不在枷锁之中。”世界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环境危机表明,人类没有绝对的自由,应该抛弃“自然之主”的虚妄意识,我们连同自己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和存在于自然界的,人们不应该忘记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不过是一叶孤舟——地球。今天,世界各地的亿万民众自发地参加“地球日”活动,齐声呼喊“只有一个地球!”就是对人类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胜利的一种反省。国务委员、国务院环委会主任宋健在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谈起人类的“虚妄”与“反省”。
这位控制论专家接着说,科学已经证明,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的社会发展问题只能在这个永恒旋转的陀螺似的地球上解决,别无出路。他结合自己潜心研究的人口问题,谈起内心的忧虑:人口和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两个命题。人口的迅速增长对地球生态环境构成最大的威胁。一千年前,世界上仅有2亿多人,现在已超过50亿,若按目前世界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发展,一千年后人口将增长千万倍,地球表面平均每亩土地要住上万人。至高无上的人类,能允许自己陷于这种境地吗?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一个最终命题:到底地球上最多可以容纳多少人口?有没有极限?虽然目前学术界、科学界还没有一致的结论,但不少专家认为,100亿左右是世界维持合理健康而不算奢侈生活的人口限度。这就是说,至多经过70年,地球上的人口就要达到人类生存的这个临界线,现在哇哇坠地的婴儿进入老年时,就可能陷入“人满为患”的困境。
在记者提到前些时美国国会有些议员利用“人权”攻击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时,宋健激动起来。中国用占地球陆地1/15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1/5以上的人口,这已经是件难得的事。近10年来,我国政府针对世界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根据人口对国土、对经济的压力,把控制人口增长定为基本国策,采取教育为主、辅之以适当的奖惩办法,自觉推行计划生育,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环境的一种贡献。美国一些议员对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一而再地攻击,只能说明他们对21世纪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缺乏责任感,根本不懂人口学这门科学,也不了解中国的国情。
中华民族必须在经济改革紧要关头、人口增长高峰期、生态环境日趋严峻这三者重叠的一二十年间,既要保护好自己生存的环境,又要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这是其他经济发达国家不曾遇到过的。宋健接着说,我国在80年代初就把保护环境同控制人口一起提到基本国策的位置,把治理和建设生态环境作为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大问题,我们对解决上述问题充满信心。
宋健在分析治理污染与经济发展关系时指出,工业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无一例外地都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正如美国阿尔温·托夫勒所说:不惜一切代价,不顾破坏生态和社会的危险,一味增加国民生产总值。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经济的持续发展不能靠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来实现。我们不但要为这一代人的福利寻求发展,也要为子孙后代的幸福保护好环境。十几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强化管理措施,在经济发展翻番的情况下,避免了环境污染翻番的灾难,基本上把环境质量控制在1982年前后的水平,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
当然也应该看到,我国仍然面临环境污染蔓延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如果不在控制人口、控制污染、保护生态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不付出极大的努力,我们多年来在发展经济上取得的成果很可能被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所抵消。
一国大地上的生态环境衰败,受害的不仅是本国人民。怎样处理经济与生态的关系?宋健介绍,我国70年代后期,马世骏、许涤新、侯学煜、王战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就开始结合国情,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理论为主导,围绕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相互发展的关系,研究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寻求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适应与协调发展的途径。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已建起大大小小上千个生态农业、生态林业试点工程。实践证明,这种理论是协调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好思路。他说,国家科委这几年在大别山区的扶贫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要使这块人口密集的土地,摆脱生态经济恶性循环,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自然等因素,重新建立物质、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密切结合的多功能农工联合生产系统,是生态经济理论的一次成功尝试。
人与大自然应该和睦相处。现在严峻的事实是,随着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的加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所剩无几,大量的物种在灭绝。生物资源的破坏,是对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荣的基础的削弱。虽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与持续发展的关系,并努力建设自然保护区,以法律形式保护珍稀物种,但有些地区、有些人还是为眼前的利益,没有放下对准珍稀动物的猎枪,没有放下破坏濒危物种栖息地的斧子。这位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十分关心的国务委员指出,物种是人类最宝贵的无法替代的财富。中华大地由于历史和自然等种种原因,繁衍着世界上许多珍稀生物种群,是个难得的物种宝库。为了人类持续利用生物资源,为了给后代留下一点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模式地,他呼吁有关部门、全国各地加速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珍稀物种的保护和管理。
地球是宇宙中唯一已知可以维持生命的地方。人类寻求经济发展及享用自然界丰富的资源,必须符合资源有限的事实,不能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宋健说,我们应该为自己、为子孙后代,爱护地球,保护地球。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加强生态经济建设
国际科联环境科学问题中国委员会主席 马世骏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改革与发展。
在严峻的生态危机面前,人类对全球环境亦在加深认识,明白了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将取决于对自然支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运用生态学知识,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是人类实现持续发展的前提。正如1987年42届联大通过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所指出的:“过去三四十年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其中很大部分增长是从森林、土壤、海洋和河流汲取原料的,连同工业发展带来的废物,已对生物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发展中国家,一些最依赖于环境资源和污染严重的工业发展最快,但减少破坏的副作用的能力甚小。这些相关的变化,已将全球经济与全球生态以新的形式联结在一起。过去我们一直关注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现在我们已被迫不能不关注生态压力——土壤、水域、大气的变化,森林和物种消失对经济前景产生的影响。生态和经济越来越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在局部、地区、国家和全球范围内,结成一张无缝的因果网。
如何运用生态学知识缓解制约当代持续发展的矛盾?1987年中科院环境科学委员会结合我国现时的经济体制及群众经验,提出了生态经济建设的设想。
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质,是把生态学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应用到工农业建设及自然资源管理中,即从国家经济建设的整体利益出发,协调生产、加工、需求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通过多级的循环利用,充分发挥物质的生产潜力,并化废为宝,使新产品不断增加,保持自然活力的物质不断得到补充,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列为评价一切建设的准则。
这一设想在我国不同层次(乡、县、区)已经开始试行。农口对已经建立的500多个农业生态试点工程调查表明,这种生态工程充分发挥了物质再生产潜力,得到了各方面赞许;工口的生态工厂也有初创,仅有色工业系统就有30多个工厂达到清洁环境工厂标准,如果进一步提高物质转化率,发挥多层次利用“废物”的功能,即可达到生态工厂目标。生态经济建设被人们称为“迈向21世纪的工程之壮举”。
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说它是系统工程,是因为它涉及社会、经济、自然、人口、技术等多种相互影响的因素。我们要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设计、组织全国环保工作的实施,采取标本兼顾、综合治理、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相互为用的措施,改变我国的环境面貌,促进工农业的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和健康水平。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危机四伏的地球
地球敲响控制人口警钟
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50亿,时间每向前推进一分钟,地球上的人口净增150人。
土地资源丧失
全世界沙漠化面积40多亿公顷,现在还在以每年600多万公顷的速度扩大。
有30%至80%的灌溉土地不同程度受到盐碱化和洪涝危害。
因侵蚀和流失的土壤每年达240亿吨。
森林破坏严重
地球上森林面积一度达76亿公顷,1985年已减到41.47亿公顷。全世界森林每年平均正以2000万公顷的速度递减。
淡水资源污染
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估计,在发展中国家,3/5的居民很难获得安全饮用水,18亿人由于饮用受污染的水(不适于饮用的水)受到疾病威胁。
大气环境日趋恶化
人们生产、生活每年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百亿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的“温室效应”会使全球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农业气候变更。
轻工产品排放的氯氟烃气体和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据测,仅5年时间,平流层的臭氧减少2.5%。
每年排入大气的硫氧化物约2亿吨,欧洲酸雨度每年增加10%,美国各地雨水酸度比未污染雨水高10—40倍。
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目前世界上已鉴定的生物物种170多万种。前几年地球上平均每天至少有一种生物灭绝,从今年开始,将平均每小时消失一个物种。到2000年,估计有100万生物种从地球上消灭。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地球日”的呼唤
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 曲格平
1970年4月22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美国有识之士在这天发起的“地球日”活动,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表达了人们对五六十年代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忧虑。
今天,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亿万民众积极参加的纪念“地球日”20周年活动,是一次更大规模的全球性统一行动,是人们面临日趋严重的环境危机发出的呐喊。
环境污染作为一个问题引起人们注意,是在七八百年以前从用煤开始的。但形成公害,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则是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产业革命引起的。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公害越来越严重。1962年美国的卡逊发表《寂静的春天》,是对农药造成生态破坏的警告;英国伦敦、日本四日市、比利时缪斯河谷先后发生的烟雾事件,日本富山镉污染事件,水俣汞污染事件,九州和四国的多氯联苯污染事件等,造成许多人患病、残废和死亡,公害泛滥,震惊了世界。
我国是在看到工业发达国家环境污染的恶果和这些国家广大民众的紧急呼喊之后,才开始对环境问题觉悟的。周恩来总理首先起来破除当时社会上所谓“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能产生污染,谁说有污染、有公害,谁就是给社会主义抹黑”的错误观念。1970年他接见日本客人时,在百忙中同一位报道“公害”的记者通宵达旦长谈,了解日本和世界环境污染状况。在周总理指示下,我国派代表团出席了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世界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以世界公害为鉴,看到了我们存在的环境问题。我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并从此开始了自己近20年的环境管理工作。1973年在周总理亲自关怀下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现在回想这段历史,感到十分亲切。
人们呼喊保护地球的20年,也是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发展的20年。工业发达国家环境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发展中国家加强了环境管理。我国在这期间,把环境保护提到基本国策的高度,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以强化管理为中心的路子。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日趋恶化的势头没有减弱。尽管一些老的环境问题被控制或解决,但新的环境问题在不断产生、出现。过去人们关心的重点放在工业污染源的治理上,对这种局部的小范围污染,只要下决心是不难治理的;现在人们关心的却是既多、又广、又杂的污染源和破坏源造成的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及生态环境衰退,是种大范围、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性质和范围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如果说五六十年代的环境问题是第一次环境浪潮,导致了第一个“地球日”,那末几乎席卷全世界所有国家的这次“地球日”纪念活动,则是第二次环境浪潮的产物。第二次环境浪潮已经严重地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现在,全球性环境问题不仅是广大群众关心的问题,也是国际外交活动的热点。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向来以求实、奋进为宗旨。我国政府对国际上保护全球环境的倡议和努力,一直采取认真、积极的态度,并决定通过强化管理与技术进步相结合的办法,实现自己90年代的环境治理目标。
许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是长期积累而成的,是工业发达国家近百年来大量排放有害污染物的结果。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也成为一个污染源。保护地球,治理环境,需要国际间共同的行动,真诚的合作。今天,我借“地球日”纪念活动向世界呼吁,希望工业发达国家在本世纪最后的保护环境10年合作中,能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发展中国家也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注意保护环境。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地球日

  森林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
中国林学会理事长 董智勇
森林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自从大自然孕育出人类之后,人一直把森林作为自己生产、生活的富源。人类的自身发展与森林资源的消长紧密关联。森林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且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重要环境。现在世界上面临的水土流失、全球气候变暖、近20亿人烧柴短缺、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等问题,无一不与地球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衰退相关连。停止乱砍滥伐,救救每年以2000多万公顷速度消失的热带、温带森林,是缓解全球生态危机的一项紧迫工作。
我国自然条件适宜于森林生长,但近百年来森林覆盖率一直没有超过13%。据近期清查报告,我国森林资源赤字日趋严重,可采伐利用的资源已面临枯竭。若按目前成过熟林每年平均赤字1.7亿立方米消耗水平推算,可采伐利用的成过熟林在10年左右将被采光。这不仅告诉人们到21世纪,我国木材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还预示主要集中在我国大江大河中上游地区的成过熟林破坏后,全国水土流失将进一步加剧,森林生态环境将进一步衰竭。
必须肯定,我国在大力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40年前,刚刚解放的群众就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修复外强侵略、兵燹之灾破坏的环境。50年代初,河北西部、河南东部、陕西北部、沿海地区和东北各省区,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营造防护林活动,抵御风沙灾害;接着一批科学工作者深入黄土高原,研究小流域综合治理;70年代农田防护林科学营造方式在甘肃、新疆、青海、宁夏等农区广泛推广。
为了保护人民改善生存环境、美化家园的热情,党和政府通过国家补贴、群众集资等办法,自1978年起先后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展开了四大防护林体系工程,总体规划造林面积(包括“三北”第一期工程)近10亿亩,总投资额100多亿元。在中华大地上绘制出一幅雄伟的绿色蓝图:北有连绵13个省市自治区、占国土面积42.4%的“三北”防护林体系,东南有沿大陆海岸线1.8万多公里长的沿海防护林体系,中部有沿江144个县的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以首都北京为中心的经济文化区有太行山总体绿化体系。到2000年,全国人口密集的经济发达区,都将受到防护林体系庇护。这是中华民族为保护生存环境开展的巨大工程。
特别是80年代初,党中央、国务院把绿化祖国,治理山河,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国家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之后,植树造林成了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可喜的是,建国初期森林覆盖率仅百分之一二的平原区,到1988年底已在4亿亩农田建起了防护林网,占平原地区面积的53.7%。在全国918个平原县中,有1/4左右的县达到了林业部颁布的平原绿化标准。平原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0%左右。
我国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取得的成绩是鼓舞人心的,但全国扭曲了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造成的损失是揪心的。从总体上来看,全国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在衰退,中华民族生存环境恶化的局面没有得到扭转。今天,我借纪念“地球日”活动的机会,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森林,支持林业部门的改革。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合理利用地球资源
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主席 孙鸿烈
亿万民众参加今天的“地球日”活动,再一次表达人类对建立一个和谐、均衡、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存环境的强烈愿望,再一次表明只有全人类迅速行动起来才能拯救我们的未来。
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人类文明的繁荣、人口的过度增长和对资源的盲目利用,人类把自己引入了一个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同步发展的死胡同。根据联合国统计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人口不断增长,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每十五至二十年翻一番。然而,地球上绝大多数资源是有限的,不适当的资源开发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一系列全球性的环境变化和灾害严峻地摆在面前,直接影响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我国也不例外。若从人口、资源、科技文化的状况分析,这种势态更加严峻。我国是一个人口过多、科技文化水平较低的国家,资源总量虽多,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低,资源相对紧缺。据统计,我国人口平均密度为世界平均数的三倍,而人均耕地资源只及世界人均数的三分之一,水资源为四分之一,林地为六分之一,森林蓄积量为八分之一。预计到下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人口和以耕地为中心的农业资源,将接近或达到其承载能力的临界状态。
人们往往在严峻的生存环境面前,才会意识到自身的繁荣幸福是何等紧密地依赖着这个满目疮痍的小小星球。无数事实告诉人们,人类对地球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破坏,是导致环境恶化的最根本原因。反过来,已经恶化了的环境又使资源质量变劣,生产能力下降,形成资源、环境双向恶性循环。环境恶化主要是由于资源不合理利用所引起的,环境的治理也要从资源的合理利用着手。
针对我国现状,要实现合理利用资源,塑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我们需要特别强调以下两点:
首先,必须把资源和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研究,认识其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找出开发、利用、保护资源环境的最佳方案,为国家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只有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找到缓解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的出路,才能在保证生存和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下,探索出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另一项极其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加强资源环境的统一管理。实践证明,只顾眼前、局部的利益,忽视长远、整体的利益,是导致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我国资源一方面不足,另一方面浪费严重,节流潜力很大,关键是加强管理。十多年来,国家通过了许多法律、颁布了许多条例,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法制,增强了管理。但是,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现象相当严重,缺乏严格的监督。还应该指出,资源与环境综合开发、利用、治理、保护是跨部门、跨地区的问题,很多措施不是由某一个部门或地区能够解决的,必须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统一管理才能奏效。
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位公民的共同努力。应该相信,我国一定会解决好自己民族生存环境问题,一定会为全球环境问题的改善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世界八大生态工程
八十年代前开建
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
1978年开始建设,范围包括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东部的551个县市旗,面积为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42.4%。截至1988年,人工造林900多万公顷,封山育林200多万公顷,零散植树30亿株,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美国罗斯福工程
1934年开始建设,1942年告一段落。工程纵贯美国中西部6个大草原州。8年共植树2.17亿株。到80年代中期,人工营造防护林带16万公里,面积约65万公顷。
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
1949年至1965年规划营造8条大型国家防护林带。15年实际营造防护林184万公顷。1966年后再次把防护林建设列入国家计划。到80年代初,全苏防护林面积达500余万公顷。
北非绿色坝建设
1970年开始实施的一项跨国林业项目,涉及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5国。截至1984年,成片、成带造林26万公顷。
中国平原绿化建设
建设始于六七十年代,范围逐步扩大到26个省市自治区的918个县市。截至1988年底,已建成农田防护林网的农田面积达2600多万公顷,已有223个县的绿化达到林业部颁布的平原绿化标准。
八十年代后开建
中国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从1988年至2000年,规划范围为川、黔、滇、湘、鄂、赣、陕、甘、青9省的144个县,造林面积为667万公顷。2000年后为第二期工程。
中国沿海防护林体系
规划范围包括沿海的195个县(市区),总面积为2510万公顷。1989年到2000年为第一期工程,规划造林249万公顷;2001年至2010年为第二期工程,规划造林107万公顷。
    中国太行山绿化工程
太行山绿化总体规划范围包括北京、天津、山西、河南、河北5省市的110个县(区),到2000年规划造林面积为329万公顷。1987年开始造林试点工作。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希望每个公民真诚合作
——李文华教授谈“地球日”活动
本报记者
“地球日”20周年纪念活动前夕,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主席、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文华教授。
记者 人们把90年代看作人类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最后一次机会。
教授 人类面临全球性环境危机严峻挑战,这是13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个国际团体和组织积极筹备这次活动的原因。
记者 许多信息表明,今年有几亿民众参加这次活动,是有史以来空前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
教授 广泛的群众性,是“地球日”活动的鲜明特点。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的第一个“地球日”活动,由一些专家学者首先发起,得到全美国1万多所中小学、2000多所高等学校、2000多万人积极响应。今年的活动,虽然由主要国际组织领导人、政府负责人、科学界、金融界和工业界知名人士等42人成立了国际范围的组织委员会,但组织形式仍然保持了“群众性”这一特点,每个国家和有关单位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愿意参加和如何组织这一活动。
记者 请您谈谈国内外将采取哪些活动形式?
教授 比如,法国将沿着卢瓦尔河组成800公里的“人链”,参与者都身穿蓝色或绿色衣服,表示保护地球的决心;加拿大的温哥华将举办生态节和艺术品拍卖,100多位艺术家捐献作品,拍卖得来的钱将用作生态基金;美国几百个城市形成了“地球日”联盟,设立4000多个地方活动组织,仅华盛顿特区就有植树、音乐会等数以千计的活动;苏联有关社会团体将发起义务生态劳动;中国近20个单位和团体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大型“地球日”展览,台湾要开展植树活动,香港将请教会为“地球之友”特别服务。世界组委会还举办了一些多边合作的活动,比如美、中、苏三国运动员联合攀登珠穆朗玛峰,并在山巅通过电视广播,呼吁保护环境,拯救地球;与此同时,著名海底摄影家、“地球日”活动顾问成员罗伯特·白拉德将进行海洋潜水,通过无线电和电视播放他海底摄影的实况……
记者 “地球日”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教授 从现有信息来看,活动有4个特点:一是唤醒民众的环境意识,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集会、演讲,散发各种有关宣传材料;二是鼓励民众亲身参与,组织植树、拣拾废弃物活动;三是注意活动的广泛性,世界组委会致函中、美、苏三国领导人和联合国秘书长,呼吁举行高级环境会晤,并通过这天的各种活动,把国家领导人、立法者和各级地方官员、商人、作家、科学家和一般民众,都充分发动起来关心环境;四是培养人对自然的感情,通过举办生态节,参观植物园,长途穿越林区、农业区徒步旅行等,提高人们爱护自然的责任感。
记者 人类要解决世界环境问题,就必须采取全球行动,加强国际合作。
教授 从第一个“地球日”至今,20年来人类并非没有行动,只是行动的步伐过于缓慢。虽然在局部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没有扭转,政治的不公正和经济的不平等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根据当前国际的实际现状,全球合作的前提应当是发达国家率先承担起主要责任,充分发挥资金和技术的优势,争取在更多的领域能有更大的作为,支持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加强环境治理。只有这样,共同行动才能实现。为了唤起广大民众真诚合作,人们把本世纪的最后10年作为“环境10年”。我们希望地球上每个公民、每个国家真诚合作,为环境保护多作贡献。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甘露 方成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