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月1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农村文化事业萎缩趋势亟待扭转
最近,合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群众艺术馆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市县及郊区的农村文化站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全市农村198个文化站中,75个站没有站址,41个站无活动,1/5的站自行解体。这种农村文化事业明显萎缩的现象,已引起合肥市有关领导部门的关切。
调查资料表明,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低下,许多具体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文化干部人心涣散,跳槽现象严重。比如,乡办公助站人员工资,县财政每人月发23元至30元,其余部分由乡财政补贴,但许多乡没有补贴。乡办文化站人员更是无固定收入,个别站的工作人员10年无工资,靠四处借贷度日,在医疗、补助和奖金上均无享受。不少文化干部的子女就业、住房等问题无人过问。乡级文化站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如同乡政府的勤杂工。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文化干部设法转行,肥西县43名国家文化干部已有21人跳槽,10多人正在办理调离手续。
近年来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投入较少,文化站的活动没有经费,县级财政拨给文化站的活动经费年均17.5元,许多乡办文化站连一份报纸也订不起。
调查的材料显示,文化站有站无址也是一个突出问题。一些乡文化站站址被乡办企业侵占;有些站房屋年久失修,濒临倒塌;有的乡长期拖拉不给文化站拨建房地皮。
联合调查组认为,造成农村文化事业滑坡的主要原因,一是领导重视不够。一些区、乡领导同志口头上讲重视,实际上没有认识到文化工作的意义,“只抓粮棉油,不要书戏球”,遇到文化工作方面的问题互相推诿,形成无人管理的局面。二是有关政策没有认真兑现。如乡(镇)文化站的归属,站工作人员的待遇福利等均未按有关文件兑现。三是部分文化站干部自身素质不高,有些文化干部有“等、靠、要”思想,对存在的困难消极畏难,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3月25日《文化周报》)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洋烟为何难禁
走私的洋烟禁了几年,海上抓,岸边堵,路上查,市场抄,收缴了数万箱走私烟,抓了不少违法者,但洋烟照旧横流,为什么?
记者来到广东省惠州,找到当地烟草贸易中心经理冯覃双,请他介绍一些情况。
冯经理说,不法者把走私香烟看成是宗一本万利的买卖。每条“南洋双喜”、“良友”、“希尔顿”、“长健”、“万宝路”或“三五”,倒手一回,即可获利20至30元。即便三批货中两次失手,也有钱赚。因此,洋烟迅速上升为最大宗的走私品,而走私犯又结成集团,并与黑社会相勾结,先用大船将走私烟运至公海,再用飞艇分运给各登陆点上的内地贩子。
去年4月以来,惠州市、县、区联合组织起600余人的缉烟总队,共收缴走私烟1.4万箱,价值2000多万元,没收走私船艇8条,收审案犯74人。但是,我们抓到的仅是一小部分,而且大多是陆上部分,冯经理称之为“只打着了树叶。”
 那么如何铲除走私之源呢?困难重重。走私集团配备着极先进的通讯交通工具。飞艇在半小时之内即可抵达香港。走私贩还携带着47个频道的超高频对讲机,不但可以侦听到我缉私队的联络讯号,还能临时改变登陆地点。走私烟上岸后,由于参预者较多,内外勾结,再加上烟草专卖部门的工作人员没有制服和公路检查证,非但难以抓住走私贩,甚至时常遭受殴打。
当然要想治本也不是没有办法,有关人士呼吁:调整关税、综合治理。通过调整关税使走私无大利可图,而国家则可收足正常渠道的关税;加强法制教育,海上陆上一起抓,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3月31日《经济日报》李铁铮 陈建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新兴起的心理咨询门诊
有人估算,我国有心理障碍的人约占总人口的10%左右。近几年来,医学界的某些有识之士在强调生物学模式的同时,也把一部分注意力转移到社会、心理的致病因素上来,相继在医院里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广西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精神科心理咨询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于一年前开设的。
据徐金梁医师介绍,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忧郁症、癔症是最突出的心理障碍,就是偏头痛、性功能障碍、高血压、溃疡病也与心理因素有关。鉴于部分独生子女的学习成绩老上不去,他们已将儿童心理问题列入自己的咨询范围。
徐金梁说,当一名心理咨询医生可比拿听诊器复杂多了,常常要认真诚挚地倾听就诊者的内心秘密,然后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花时间多不算,更难的是取得就诊者的信任。有一回,一位15岁的姑娘走进心理咨询室。她自称是某学校的学生:“近来我总是怕见人,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一见到男老师脸就红……”“你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听到问话,姑娘欲言又止。徐医师注意到姑娘迟疑不决的神情后接着说:“心理咨询医生的准则是:维护病人的一切秘密。不论病人的心理和行为上发生了什么,他只是从人的心理角度去探索病因,只希望就诊者的精神世界能够快些得到开释。因此,你也应该对医生坦诚。”姑娘听了这些话后,渐渐地感到坐在面前的这位医生和气、很关心人,是可以信赖的,便一次比一次深地敞开了心扉。徐医生了解姑娘的内心痛苦后,便像朋友似的开导她,指出产生这种心理障碍的原因,今后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现在,姑娘的症状已经明显减轻。
去年4月以来,这个咨询室共接待患者百次,大多取得良好的效果。
             (3月25日《广西日报》陈瑞林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天体观测的新难题
1985年,加拿大绍姆贝格天文台的研究人员曾发表了一篇有关天体发现的最新论文,并且还附了一张摄于当年3月19日2时42分(格林威治时间)发生在英仙座上的明亮闪光的照片。他据此推断说,这一闪光与该空域已知的γ射线源有关。然而,美国天文学家保尔·迈利通过观察资料的综合分析不同意加拿大同行所作出的结论。此外,他还对加拿大天文台在这期间发现的1440多个“天体”进行了认真的复查和细致的甄别,结果证明全是被太阳光照亮而发出反射光的人造卫星、运载火箭及其他航天活动中留下的残骸。而1985年3月19日拍摄下来的那次闪光现象则查明是苏联“宇宙”系列航天器中的一颗卫星造成的。上述情形在其他国家也时有发生。
自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来,人类已向地球轨道发射了将近4000颗空间飞行器,如果把这些装置解体后的碎片也包括在内,则围绕地球飞行的物体总数已达1.5万多个,除1万个左右已进入稠密的大气层烧毁外,目前尚有5000来个人造天体及其残骸在不停旋转,从而给天文观察带来了严重干扰。
  (4月5日《科技日报》高正岚 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日本人对自己生活的感觉
《日本研究中心》对8位男性和女性进行了调查,以测定日本人对他们的生活感觉如何。参加者的年龄均在25—45岁之间,属于日本中产阶层。
调查结果表明,日本人正处于观念的变化之中。他们正揭开虚饰的生活外表,感到一种尖锐的挫折感。日本人出国旅游后,感到在本国的生活不如在国外同样收入的人生活舒适。日本的食品价格要比许多国家高得多。其他的物品价格,如化妆品、电影票价格也十分昂贵。
这里每周工作6天,一天工作7个多小时,一个工人平均每周工作43.7小时,而美国、西德工人只需工作35.6小时。年纪较大的被调查者似乎仍囿于传统工作时间,但30岁以下的年轻人并不愿他们的生活被工作所支配。
年老的被调查者认为,为家庭的舒适作出牺牲是必要。
两位参加测定者曾在欧美生活多年,经验使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日本的弊端。其中一位女士曾在西德住了20年,在所有调查者中,她对本土的批评最为尖锐。她认为,狂热地工作造就了一批畸形的单面人,这里纯粹是工作的地方,永远找不到自我的真正价值。在被调查者中,大多数意见仍认为虽然工业化社会带来许多弊病,但日本仍然是他们心目中的天堂,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土。 
               (3月26日《上海译报》王冈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周恩来同志入党时间应是1921年
编辑同志:
贵报4月8日第八版“每周文摘”专栏转摘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入党介绍人》一文中,关于周恩来的入党时间有误。根据1985年5月23日中共中央批准的《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重新确定周恩来同志入党时间的报告》确认,周恩来参加共产主义小组的时间,即为入党时间。而周恩来加入中国共产党的8个发起组之一的巴黎共产主义小组的时间是1921年春。因此,周恩来的入党时间应为1921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研究组 赵春生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巾帼医家第一人
汉武帝时期,在河东郡(今山西夏县一带)的一个偏僻乡村里,经常有一个年方及笄的农家女子到山中采草药送给方圆几里的乡亲们服用。她就是后来成为宫廷侍医的女医学家义姁。
义姁自幼聪明伶俐,对民间医药十分偏爱,遇有医生走村串户看病,她总爱站在旁边,闪着一双水灵灵的眼睛,看医生怎样望、闻、问、切,或竖起耳朵,听医生讲解医理,并虚心求教。久而久之,她不仅学到了许多医药知识,而且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为她以后在医药方面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一天,外村抬来一个久治不愈的腹胀病人。病人的肚子胀得像一个灌满了气的皮球。义姁对病人仔细诊断后,取出几根针在他的下腹部和大腿部扎了几针,然后拿出一包自制的药粉撒在病人的肚脐上,同时给病人熬服汤药。三天以后,病人腹胀开始消退,呼吸变得均匀,不久就痊愈了。自此以后,义姁的医名便在方圆百里传开了。
汉武帝听人说起义姁医术高超,便派人专程暗访。结果证明义姁不但擅长内科疑难杂症,而且对外科、针灸也颇精通,所用药物虽不贵重,只是些山间的草木藤叶,但疗效极好。于是,汉武帝便诏她入宫,封为王太后的特别侍医。
据有关史籍记载,最早出现女医家的国家是中国,而义姁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名的女医生。
             (三月三十一日《健康报》李玉良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夏时制”的来历
一九○七年,英国伦敦的企业家威廉·威利特撰写了一篇题为《论日光的浪费》的文章,呼吁人们早睡早起,以便利用自然光源,节约费用。为在英国开展一场“争取每年夏季将时针向前拨八十分钟的运动”,他提供了一大笔宣传经费,并利用自己的企业进行夏时制试验,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威廉·威利特认为,实行夏时制仅节约照明煤油一项,就相当于英国的全部国债。他的建议被提交英国议会表决,但却受到农场主的极力反对,他们认为这样会减少牛奶的产量。于是,这个创见被打入冷宫。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九一五年,威廉·威利特的建议被德国接受并采用;一九一六年法国也仿效推行;一九一七年美国也投身夏时制行列。随后欧洲各国纷纷实行夏时制。
我国是从一九八六年开始正式实行夏时制的。
          (三月二十四日《吉林日报》张裕兴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上海的电视征婚
去年12月,上海电视台推出“让我们同行”征婚服务节目,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牵动了成千上万有情人的心弦,许多未婚青年尤其是大龄男女以及丧偶或离婚又准备再婚的鳏寡,纷纷前往登记报名征婚或应征求婚,盛况空前,出人意料。
据了解,参加电视征婚的1000多人中,有工人、教师、医生、工程师和机关干部等。很多人是冲着电视收看面广这一特点而来的。一位征婚者说,婚姻介绍所,接触面狭小,而且花时费力,不像电视一播,个人情况就被千家万户了解了,虽花50元的报名费,还是值得的。
确实,电视征婚有它自身的长处。
电视能反映比较完整的形象
有位纺织女工眉清目秀,很是漂亮。她曾在报刊上登过多次征婚启事,就因为社会对纺织女工的职业尚有偏见,屡次失败,她说:“电视征婚形象、立体,我往镜头前面一站,效果准保灵!”现在,她的自信快要有结果了。
电视能够生动地表达情感
征婚者还可以在电视屏幕上,借助眼神、手势、语气等手段,把内在的真情实感充分传递给观众。
某仪表厂的修理工小葛,双腿从小残疾。然而他不甘自没,发愤学习。在电视台的摄录厅内,他用英语表达了内心的呼唤:“上天赐我残疾的身躯,无法挽回。我小时候同别的孩子一样都有美好的梦,我做的梦是等我长大了,不会因为我的残肢而受到社会的偏见……”
电视能反映比较真实的情况和心态
对于节目编导和摄制人员来说电视镜头扫描征婚人真实的生活情景是一种责任,工作也需要细致。有一些征婚人出于种种原因,往往有意无意地掩去不利于自己或夸大有利于自己的各方面条件,编导人员察觉了,予以查实纠正。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征婚人没有注意到自身所具备的富有特征和魅力的外在条件和内在美德,编导人员也主动加以概括和提炼。
当然,热衷于电视征婚,还在于不少人想通过这个难得的上荧屏的机会,实现随征婚目的而生的各种真实要求。比如说,一位大龄青年参加电视征婚,目的是请单位领导了解大龄未婚人的苦恼。
电视征婚是一个新出现的服务性电视节目,它把现代传播手段同普通人的生活、要求结合起来,为社会服务创造了一种新的形式,开辟了一块新的天地。
          (4月3日《解放日报》徐大康 倪淑珍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先进”的起跑点
  (《海口晚报》 尚建国画)


第8版(副刊)
专栏:

  “太平石”
  丁耶
最近,故乡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又发现一块巨大的玉石,其质量不亚于60年代出土的“玉石王”。1982年,我曾到岫岩瓦沟玉石矿去“朝拜”这块足有160吨的“玉石王”。据玉石矿的同志介绍,“玉石王”是在乡亲为渡荒年在山上开“小片荒”时发现的,认为是个吉兆。老玉工们常讲,玉石又称“太平石”,每逢太平盛世它便放出奇光异彩。当时,发现“玉石王”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周总理知道了,说这是“国宝”,将来有条件时要运往首都北京,请能工巧匠把祖国锦绣江山都刻在这块美玉上。由于交通不便,没有造出运载它的工具,一直拖延至今,它仍然深藏在山谷里。
“岫玉”驰名全国,它的质坚色丽,有如宝石、翡翠。据专家验证,建国后出土的汉中山靖王金缕玉衣上的玉片中就有以岫玉制成的鳞甲,这说明岫玉的开采迄今至少有两千年了。在我记事时,岫岩城几条小街上布满了玉石铺,那悦耳的琢玉声伴我背着书包去上学。学堂老先生曾用苍老而严肃声调叨念《三字经》中的一句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以此来勉励我们这些顽皮的学童用功上进。故乡人对玉有特殊的感情,乡亲们的嘴里含的是玉石烟嘴,姑娘出嫁至少也要带一副玉石手镯。至于大户人家那就更不必说了,什么玉石花瓶,玉石桌面,玉石茶盅更是陪嫁与陪葬的珍品。
今天,故乡又发现第二块巨大玉石,喜讯传遍全国,这不仅是一个吉祥的预兆,而且也在督促我们,启示我们如何把一块块璞玉遵照周总理生前的嘱咐,请来能工巧匠,集中中华民族的才情智慧,把我们锦绣河山和太平盛世的民族希望铭刻在美玉上面。为此,我又想起那句老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璞玉是大自然所赐,但如何利用这大自然的瑰宝,使它光耀后世,就要看我们的风格与匠心了。我们只有培养和造就出成千上万的优秀的人才,才好在这一块块“太平石”上作出锦绣文章,画出举国稳定的太平盛世图景。


第8版(副刊)
专栏:

  山巅(外一篇)
  韩青
过去我总认为山巅都是尖顶的,其实我错了,待我爬上山顶的时候,眼前展现的却是一片开阔地。既有屋宇茅舍,又有田畴耕地,别是一方天上人间;那峭岩石罅间云雾悠悠荡荡,漫生些杂树野花、萋萋芳草,又是一番斑斓的景色。
山之巅,有一棵挺拔得令人敬仰的老榆树,如同一位刚健豪放的老人,背依长天,神采飞扬,令人想到它胸间镌刻下的那一段遥远的岁月。而唯有如此,作为一个此处长者的形象,才显得这般苍劲而威严,平凡而超群。
一只盘旋的红隼鹰敛了翅,落在老榆树的肩头上,凝视着茫茫大野。我想此刻的大宇宙在它的眼底下,肯定也与我的眼底下一样,都缩小了比例,一览众山小。
山上有一巨石,谓之“分雁石”,据说雁们在此经过必定分成两排飞行,把此石作为迢迢旅途驿站的标志,而降落歇息。此处如同人间天上,一切如此静谧,静谧得似乎时间已经停滞了。但雁们始终没有忘记远方的召唤,头雁一声令下,它们又重振羽翼,腾空而起,将一串删节号渐次消融在天之尽头了。
我在山巅上择一石坐定,小憩,思绪便飘荡起来,想到这山从洪荒远古走来,不知是否与天地江河日月星辰有着同庚之约……沧海桑田,古往今来,一茬茬道长羽化仙逝而去,留下庙宇古寺与山巅为邻,几朵游云系着登临者的虔诚,荡着牧羊儿悠扬凄婉的赶山调,使山巅与空谷间遥相呼应,愈显得空灵、旷远。
而与山巅真正结为知己的,当为护山人了。一间石屋,一壶山茶水,耕作于斯守护于斯,足矣。至于那骤然而至的阴天黑地风雷闪电,他全然不惧,倒是那火狐躲在他屋檐下的柴垛里得到庇护,逃脱了死神的追捕。所以,每当月朗星稀,看到那夜巡的灯笼一闪一闪,他感到亲切、宽慰,在这与天庭为邻的山巅之上他便不觉孤单、冷寂。他知道,那是火狐在向他问候!
我是偶尔踏上这山巅的,或许是过于静寂了,心头颤颤的,总觉得会有什么意外袭来似的,便有些怯。常年于此的护山人怯吗?我问及,答曰:“黄土都埋下半截的人了,没啥怕的了。”说罢,他敞怀大笑,毫不在意。
他的话,轻淡得如同一抹浮云,但对我来说,此刻闻之,则刻骨铭心,足可使苟生者汗颜。古人说得好,“死都不怕,何以死惧之”,当记取。
午后,山风啸嗷,始觉高处不胜寒,我遂取捷径下山。是日,夜宿客店,不成寐,披衣灯下,记下此次游踪,以备忘。

一只鹰,平伸翅翼,如一架保持等量的天平,一动不动,贴在蓝天上。只有转动的颈,说明它正在狩猎。
耐心地搜寻。耐心是成功的影子。
突然,一个斜刺,鹰俯冲到地面,把一条蛇叼上天空,又忽地将它摔下,几乎同时鹰也扑到地面,把蛇重又叼回天空……
惊险的空中杂技,是胆魄与技艺的完美结合。几个漂亮的回合,鹰将它的猎物掠走,飞上一棵树。
树上,有一个圆圆的巢。
借助高倍望远镜,数清巢中有三张黄口,正在嗷嗷待哺。
被撕碎的蛇肉,连同蛇腹中还未消化的蛙,便成了一顿丰美的家宴。
动人的母爱,哺育的亲情,是一幅美的画,是一首真的诗。大自然赐于心灵的是一面永恒的回音壁……
日轮已西坠。鹰在天空盘旋,直至火烧云熔尽它滑翔的翅。


第8版(副刊)
专栏:世纪风

  寻觅
  林锋
“人,总有根据前人思索过的记忆来使用眼睛的习惯,因而一切东西都一定还有未被探索到的地方。”这是哪位哲人说过的。
大年初一,满街的积雪发出吱吱的响声,人流涌入公共汽车,车厢里摩肩接踵。我占了先,找到了个座位。这时挤过来一位50上下的男人,样子很文静,鼻梁上厚厚的镜片,被撞得歪来歪去。他的脚在如林的腿间寻觅落点,终于伸进我左侧那巴掌大的空隙。我的视线落在那块静静的贴满雪花瓣儿的车窗上,感觉到他把身子移了过来。我顿时有些不满:“干嘛到这儿来挤?”他没吱声,也没看我,只顾应付四面夹“击”。我抬头看了看他。噢!想起来了,在车站排长队时他就在我身后,雪花撒在他的眼镜上,肩头上,花白头发上,我打着的伞还险些刮掉他的眼镜。那时我刚要道歉,他摆了摆手,另一只手拎着个大皮包。这包此时正落在我的膝盖上,我推了推,他提了提。
车像蜗牛似的在雪地上爬行,皮包又慢慢坠落下来。我不耐烦地说:“皮包……皮包……我的新毛料裤。”“啊!对不起,对不起。”他连忙道歉,又用力提起包,轻声说:“请您理解!”
“理解是互相的!”我锋利地回答。
沉默。他似乎在全力提着皮包,皮包很重。我几乎闻到了他粗喘着的气息。人靠得很近,心却遥远。我依然坐着,凝视窗外飘飞的雪花。窗上的雪变成水滴流下来。是他后背透出的热量融化的吧!他却一动不动,怕挤着别人。
“是出远门?”旁边的一位湖南人问他。
“从长春回北京过年,没想到在车上过了。”听出他是北京人,很谦和,我顿时产生一种亲切感,内心却不自在。大雪继续纷纷扬扬,车厢外是一片洁净的世界。
我的心绪飞向远方。
孩提时,放学后我打着雨伞,路遇一位盲人,我赶过去为他撑伞领路,雨水淋湿了我全身,心里却高兴……
车终于到站了,人们又奔向另一辆车的门前。
又是满罐。这次我没有抢到座位。双手吊在车杠上,酸酸的。一个声音在我耳畔响起:“你坐下吧!”声音很熟。我回头:“啊!是您?”他说着站起,让出座位。谦让间,一个娃娃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我们对视了一会,我伸手拉过抱娃的年轻母亲坐下,他嘴角露出微笑。
车似乎跑得轻快了,雪花更加洁白。下车后,我追寻他远去的身影,心中似有雪花融成的一脉清泉。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采风录

  擂茶与米茶
  詹宏杰
国人向来注重以茶待客,甚至还有“寒夜客来茶当酒”之说。我国闽西北山区的“茶道”至今仍古朴有趣,那就是将乐县的“擂茶”和宁化县的“米茶”。
笔者日前陪同台胞到将乐县游览玉华洞,在饱览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叹为“炫巧争奇,遍布幽奥”的溶洞景观之后,在县城一位肖姓农家喝到了奇妙的“擂茶”。单看那边烧开水、边加工擂茶的精彩场景,便是一种享受。女主人笑呵呵地端出一套“擂茶”器具:一是口径约1.5尺、内壁有辐射状纹理的陶制“擂钵”,二是2尺来长、上等油茶树做成的“擂棍”,三是捞滤碎渣的竹制“捞瓢”。加工时,女主人将器具洗得干干净净,先将眉条状的上好绿茶放置钵底,掺和白芝麻、花生仁等,然后手握“擂棍”,沿着钵之内壁作有节奏的旋转,间或轻轻敲击,最后将研成的碎泥捞起,用白纱布包着筛滤,方才投入瓷壶。此时,生水正好滚沸,女主人便往壶内猛浇开水,尔后加盖热闷。至此,一道擂茶全部沏好,斟入茶碗,或加白糖,即可趁热饮用。
将乐县是我国客家人居住地之一,纯朴好客之风世代相袭,请喝“擂茶”便成了当地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待客礼节。这不,女主人笑盈盈地给每位客人捧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擂茶,但见茶色乳白,一口初饮,口舌生津,齿颊流香;二口深饮,气爽神清,五内透畅;一碗喝罢,直起喉咙想再来一碗。此时,女主人一边斟茶,一边叙说擂茶的传奇。她说,如果在主要原料基础上变换配料,擂茶可做出近10种。外加鱼腥草、霍香、陈皮等,可以擂成“防暑擂茶”;外加茵陈、川芎、甘草、肉桂等,可以擂成“清热擂茶”,等等。有趣的是,作为传统社交手段的请喝擂茶习俗,如今又蔚然成风,举凡添丁喜庆、迁居加薪、儿女深造、友朋聚会、邻里串门,甚至冤家释前嫌,也都请喝擂茶,但见糖果、饼干、瓜子、花生压桌,茶也融融,情也融融。还出现了“三八妇女节擂茶座谈会”,“五四青年节擂茶联欢会”。
无巧不成书。两天之后,笔者为给老友贺婚,来到素称“客家摇篮”的宁化县,并在老友婚后第三天,有幸品尝了米茶。与其说是茶,毋宁说是地地道道的“宁化可乐”,大米、黄豆、花生、豆腐干、猪肉、香菇、笋、虾米、葱、蒜等熬成,味道芳香醇美,却唯独不见“茶叶”。据老友介绍,当地新娘子出嫁第三天,俗谓“三朝”,当天夫家要请喝“米茶”拜谢左邻右舍。究其个中三味,道是新娘子初来乍到,日后和大家长久共处,还盼多多关照。“三朝”当天上午,米茶煮好后,新郎点燃一串鞭炮,以示“宣告”。此时,婆婆满脸堆笑,往来招呼,新娘子满面春风,忙不迭地给客人捧茶,主客间那种融洽劲儿,令人神往。


第8版(副刊)
专栏:

  追求
  李光云
把梦安放在绿色的季节
让春风吹开眉间的微笑
谛听海燕深情的呼唤
就不会在岁月的烟流中
演唱轻狂的高调 
这才是一次真正的航行
脚踩万里波涛
让海风重新雕塑
我们的风貌
纵然有风险暗礁
而我们在苦苦的追求中
辨别航向
让海灯在心中闪耀
桅杆上的风帆
高扬着时代的骄傲


第8版(副刊)
专栏:

  书林一叶
△《渔家女》在现代派小说潮波未息,现实主义亟待重振雄风之际,于良志、宋瑞斌这两位忘年交,把苦斗多年以心血凝成的长篇小说,在春节的鞭炮声中推上文坛,它宛如温馨的春风扑面而来,以其历史性与传奇性相契合的审美特征,饱和着浓烈的生活气息,以曲折复杂的情节体系,展现出30年代胶东渔村由血泪人生汇成的鲜红的历史。(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现代文坛随想录》 在故纸堆里消磨时光的人,自有他的乐趣。倪墨炎便常常于这种乐趣之中,获得对现代文学不同侧面的认识。他的资料考证颇具功力,而将枯燥的史料以轻松的笔调、独到的见解娓娓道来,便成了另一品味的书话。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湖边清曲[中国画]
李新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