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月1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一簇圣火”点燃学子心中火种
——话剧《天边有一簇圣火》在清华园引起轰动
  袁晓年
团长感动得落了泪
3月16日,晚17时15分,我挤入清华大学礼堂,只见座无虚席,连走道上也坐满了观众。
解放军总政话剧团的《天边有一簇圣火》,今晚将在清华大学演出最后一场。从13日起,此剧已在清华连演4场,观众一天比一天多,气氛一天比一天热烈。总政话剧团团长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天边有一簇圣火》说的是戈壁滩上边防哨所战士的故事。边防战士的工作、生活、婚姻、爱情交织成的种种矛盾是剧情的主旋律。清华大学是中国最大的高等学府之一。是什么使高等学府对戈壁产生了钦佩?是什么使大学生对边防战士由衷地赞美?
《天边有一簇圣火》一时成了清华园里的热门话题。谈论的中心是剧中男主角兰禾儿讲的一句话——“奉献就是不言不语的,蔫不几儿地干,这样才让人敬重。”一位副教授为演出过程中观众爆发出的掌声做了一个统计,共19次。
李芳是土木系学生。看了此剧,她说:“在我的印象里,部队生活一般有两个:一个是自卫反击战,和越南打仗的事;一个是两弹,原子弹、氢弹,搞科研的事。听得多了,觉得也没大意思。一看这个戏,却立刻被吸引住了。他们的任务是那么简单,环境又决定了他们的生活必然是枯燥单调,但是他们宁愿自己吃苦。我们大学生对部队战士有误解,以为他们是什么都考不上才去当兵的。看了这个戏,了解了战士,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奉献精神的可贵。”
剧中主人公排长兰禾儿和其他战士一样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由于身处戈壁,远离家乡,对象跟他吹了。本应提升为副连长,却又被人顶了。但是,生活的挫折并没有减少他对自己岗位的热爱。当要转业离开的时候,他抓起一把泥沙作为纪念,流下难舍之泪,许多师生也为他一掬同情之泪。
是的,边防战士也是青年,同样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刘青涧(剧中另一主要角色)何尝不想当统帅。但是,他们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将自己的利益和国家利益融合了起来,在荒无人烟、鲜为人知的戈壁哨所“不言不语,蔫不几儿地干”。正因为如此,才赢得了大学生们的敬重。
把珍珠挖掘出来,擦亮了给大家看
我们所崇尚的社会价值观是集体主义,是为人民服务,是奉献精神,是把自己的理想、前途、命运和国家、民族、人民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但是前几年,对西方的东西谈得过多了,古籍上的东西谈得过多了,而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却实在谈得不多。
在采访中,学校方面和剧团方面不约而同地谈到演出之前有这样一种心情:不知道学生们会不会接受这个戏,只能试试看。一试,大为成功。连演4场,有教师场,有学生场,学生场最轰动。于是大家都兴高采烈。但是,兴高采烈之余,也应引起大家进一步的思索。
学生是可爱的,也是可塑的。在大学校园里,绝大多数青年学生心底都有一颗等待燃烧的火种。近些年来,形形色色的西方思潮涌了进来,又看到社会上一些消极腐败的现象,许多学生陷入迷惘和苦闷。而这时,却很少有人把新中国土壤里蕴藏的珍珠挖掘出来,擦亮了给大家看。《天边有一簇圣火》的编导郑振环同志是位有心人。他把眼光投向平凡,去发现平凡中的伟大;把眼光投向普通,去发现普通中的高尚。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黄圣伦同志说:“这场戏比我们好几篇报告的效果还好。”此言不虚。学生们不仅需要理性的阐释,也需要感性的启迪。两者缺一不可。经过反思,正在重新思考自己人生之路的大学生们,一下子就被震撼了。“天边的圣火”在清华园里燃烧。
“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
80年代初清华大学的学生首先提出了实现四化“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今天他们在学雷锋比奉献的新形势下又加上了两句:“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口号是一种心声,群体的心声。你看:
组织亚运会义务劳动,学校准备把1200个名额分配到各个系,尚未分配,写决心书自愿报名参加的已达5000人。
热能系空调专业一年级学生从1986年开始照顾张荣珍老人,年复一年,几个春秋过去了,每一届一年级学生都做着同一件事。
学生们不再继续发展他们的“课桌文学”,开始自动消灭“课桌文学”。
学生想为大家义务修自行车,但是不会这个手艺,于是他们先到修车铺去学,然后再来义务修车。
……
如果能在清华园再多呆一段时间,我想我了解到的事情还会更多。这一件件事情都是一颗颗火热的心,每一件事情都使我感到一股暖流在胸中涌动。
丁学东是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个子不高,黑乎乎,胖敦敦的。他说:“看了戏,我想,战士们为我们做了那么多,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呢?我能否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兰排长、郝黑子这些人生活得更好些?我毕业以后要为他们多做一点奉献。”
座谈会结束了,同学们的话依然回想在我的耳边……


第6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接触实际 服务社会
 ——记中国人民大学的实习活动
  李梦超
编者按:接触实际,了解国情,既是广大青年学生的愿望,也是造就各方面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通过开辟多种渠道,使这方面的工作得到落实,这是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任务。中国人民大学在这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是很有意义的,可供大家参考。
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教师在参加“北京市东南郊中低产盐碱地区综合技术开发”项目的过程中,没有忘记带学生到永乐店农场渠头分场这万亩试区来实习。
项目开题4年,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以这片绿色园地为背景,10名研究生完成了论文,近30名本科生提交了调查报告,4名学生做成了计算机农业效益模型,60多名学生前来参观,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技术进步有了感性认识。
像农经系这样接受社会委托,开展调查研究和咨询,完成科研项目,开展与学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结合起来的服务型实习活动,在这所以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中已经比较普遍,从经济管理各专业发展到人文、政治理论专业。
适应社会需要
工经系85级到山东省海阳县毕业实习,真枪实弹地在两个县办厂干开了“企业诊断”。
过去那种与企业痛痒无关的实习,对方并不欢迎。只有改变实习方式,使实习计划与企业步调合拍,运用知识优势帮助企业解决某些最紧迫的问题,这样的实习才有出路。
本科学生独立开展企业诊断,这在工经系还是第一次。难点在于能不能准确地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这届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有相当的业务能力,具备完成任务的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32名同学把综合管理、专业管理、现场管理三大课题分解为若干专题,带着问题深入工厂的关键部位,与工人干部一起研究讨论,同时反复阅读教科书,重温课堂所学知识。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为企业解开了不少难题:通过确定盈亏平衡点,发现了人们通常认为最赚钱的产品却因规模效益低而长期亏损;通过计算不同产品的盈利水平,解决了产品的经济效益问题。
一个多月的诊断咨询,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调整产品结构,制订部门工作规范和管理工作标准,开展全面生产管理和计划控制工作,推动企业现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咨询意见,作了基础性的工作。
学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厂里人对这些学生娃娃也刮目相看。开汇报会时,厂里中层以上干部都参加了,他们对同学们的工作给以高度评价:这样的实习我们欢迎。
目光向着基层
服务型实习活动的开展,唤起了师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大家把目光投向迫切需要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知识的基层、农村和经济文化尚不发达的地区,希望去这些地方了解国情,体察民情,运用科学知识为这些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商品学专业是理科专业,有一定的技术力量。科技扶贫的强烈愿望驱使他们多次到河北省东北部的山区县,利用实习的机会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当地用野生资源发展具有安神、降压等保健功能的酸枣汁饮料,依靠科学脱贫致富。
中共党史系属政治理论专业,不具备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这个系的师生在去吕梁地区实习期间,同样开展了知识扶贫的服务活动。在这片光荣的土地上,他们为汾阳县的中小学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近代史等课程,为兴县青年举办政治、语文、外语、史地等知识讲座,配合吕梁行署司法局巡回到临县、柳林、离石等地进行普法宣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所86级学生到北京丰台区作毕业实习,协助乡镇企业局、南苑乡、长辛店乡进行乡镇企业行业结构调整调查,作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评价。由于企业分布在全乡各处,一些同学很早就要乘公共汽车赶往工作地点。对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调查要靠双腿走路深入村户掌握数据。在这样的情况下,同学们不怕吃苦,克服困难,按时完成了任务。
开辟多种渠道
项目来源是服务型实习活动的前提条件。各专业充分运用本学科对社会的影响,广开渠道,为学生争取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
在这些实习活动中,有集中经济、财政、计划、统计等多学科的力量,有数十名学生参加的大型物价调查活动,也有如投资经济系的一次只有两名学生参加的合资餐厅固定资产入股可行性研究;有人口学系承担的联合国项目——中国、加拿大小城镇调查,也有统计系接受的海淀区项目——社会各阶层心态调查。长期合作与短平快相比较而存在,高层次与基础层次相穿插而并行。各专业主动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了解实际工作的需要,改进课堂教学,以增加获得实习项目的机会。各系都把联系社会开辟实习渠道,作为经常思考的问题,注意积极向社会宣传,取得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对学生实践活动的理解和支持。
有条件的专业还试办了服务型实习基地,取得了积极成果。贸易经济系在北京地安门大街自办了实验商店,每期安排15名学生去那里实习。这个系根据当时市场疲软的现状,要求学生每人做好一笔生意,以搞好信誉、不蚀本为最低标准。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商品的购销调存,写出购销报告。同学们以流动售货的方式,为社会各界服务,接触实际,了解社会,颇有所获。
以法律系中取得律师资格的教师为主体的北京第十律师事务所,为这个系的学生提供了经常性的实习场所。学生在这里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参加咨询、代书等服务活动。1989年参加接待的学生有600人次,解答法律问题1000件,代写司法文书200余件。


第6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把德育落到实处
北京蒲黄榆二中校长 关宗荫
长期以来,中学存在着德育虚、智育实的问题。德育虚,并非指德育涉及青少年精神世界的精神生产性质,而是指德育的“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不佳操作状态。
造成德育虚的原因,除了人们对教育方针、德育规律了解不够,对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德育缺乏经验外,有两个大的压力作用于学校,使德育得不到落实。一为片面追求升学率,即升学率好,一好百好;升学率差,一差百差。一为经济负担,一所学校每年必须自筹数以万元计的办学经费。有了钱,日子好过;缺了钱,日子难过。重分重钱之后,德育教育就受挤了。
怎样解决德育虚而不实的问题呢?我以为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教育工作者要增强德育的使命感,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对青少年的德育工作,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的大事。中学生身上有令人忧虑的弱点,德育的任务十分艰巨!当前,必须矫正学校工作的倾斜,把德育调整到首位。为此,领导者对德育教育要有充分的思考,认真搞好德育计划、德育措施、德育评价,切切实实地抓好德育。
其次,要建设以校长为中心的德育工作体制。学校德育应有领导、有分工、井然有序地进行。除了明确凡是教育工作者都有德育责任外,要侧重于德育队伍的建设,稳定德育干部,吸引教师担当班主任,解决团干部的来源,提高政治教师的素质。
第三,要确定德育的内容和途径。德育不是一具空壳,而是有着系列内容的实体。一个时期进行什么教育,不能凭空设想,任意取舍,而应以党的基本路线、中学德育目标、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确定德育在政治、思想、品德诸方面的要求。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把政治教育、理想教育、形势教育、国情教育、品德教育、传统教育等纳入轨道。
为了使德育具有吸引力和实效,变革德育的工作方法是迫在眉睫的事。就当前存在的问题来说,要变呆板的单一的教育方式为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要变陈旧的封闭的教育方式为现代的开放的教育方式,要变单纯的横向比较或单纯的纵向比较为纵横双向比较,要变枯燥无味的说教为信息量大、说服力强的诱导。德育只有使学生喜闻乐见,才能产生撼动心灵的力量。
此外,还要把改善家庭德育提上日程。当前,在许多家庭中,家长的教育观念偏狭,思想素质有待提高。不少家长对子女在感情上过于宠爱,在生活上过多照顾,在管理上过分小心,在成才上过高期望,使得子女的骄娇二气滋生、发展,思想成长受到阻碍。所以必须帮助家长提高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认识和能力。家庭和学校都在德育上用心,德育虚而不实的状态就一定会改变。


第6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小言论

  题海无涯学子忧
  王晋堂
一位初三的学生把升学复习时学校发的各学科习题卷子上秤称了一下,足足6公斤!可见题之称海,言不为过。有句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对今日的中小学生,可以改动一字,叫“题海无涯苦作舟。”学生学习负担之重,由此可见一斑。
题海的形成,有种种理由。或说:“多多益善”,或说“大运动量”,或说“从难从严”,或说“题海战术”。
本来做一定数量的习题,对于巩固运用所学知识、锻炼培养学习能力是不可少的。取古人“磨墨研尽三缸水”的精神激励学生也无可厚非。不做题固然不行,题做少了也不行。但今天的问题症结不在于此,而在复习资料泛滥成灾,大量倾泻习题而不加选择,置学生身心健康于不顾,还出偏题怪题、猜题押宝,把教学引上歧途。
首先是对习题种类不加选择。本来,做题除一般巩固所学知识外,还有查漏补缺的意义。选题应有针对性,于缺漏处有所着力。不管学生是否会与不会的类型,一古脑儿反复重复,就会造成学生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
其次是对学生不加选择。本来,学生是有差异的,此长彼弱,应该“因材施教”。教师既要精心选题,针对学生知识的缺漏选题有所侧重,又要把选题具体化到个别学生。这当然是一件繁重的复杂劳动,却是不可忽视的。这样做,可以抑制题海泛滥,减轻学生负担,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现在是不问对象而令其做同样类型和同等数量的题,结果是会的陪着不会的,不会的也不能针对自己的弱项有针对地强化。
当然,对那些专以赢利为目的而倾销各种复习资料的人们另当别论,应该采用行政手段加以限制,甚至取缔。
经过学校内外治理,或可望使学生从题海中挣出身来,更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得到全面发展的更多时间和更大空间。
正值青春期的莘莘学子们虽不似古人“青春作赋、皓首穷经”,但茫茫题海正煎熬其发育最旺之身心,孰得孰失,是值得从事和关心教育事业的人们细细权衡的。


第6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适合家庭使用的个人电脑
在中国,计算机还被广大普通人视为神秘而高贵的科学仪器,因为国内市场上所销售的微机价格是普通中国人所不能承受的。北京海华新技术中心与航天CAD技术联合公司、北京工业大学电子厂一起开发并制造了海华—航天个人电脑,已通过由北京市电子办和北京市科委联合主持的技术鉴定,在市场上流行的各类国内外PC产品中性能价格比最佳。而且,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汉字应用软件即将推出,如:适用于中、小企事业的会计、管理、数据库的应用软件,适用于出版业、新闻业、作家等使用的汉字文字处理软件,为广大中、小学升学用的题库和考试软件等等。


第6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滩涂上的“太阳神”
  鲁海寿
十多年前,山东农村一位年轻的民办教师偶读一本中译美国物理教程。当读到印度家庭主妇能用便宜的太阳炉做饭,而法国比利牛斯山上的太阳炉足能熔化钢铁时,他产生了一种奇异而新鲜的希冀。他眨巴眨巴明亮的双眸对自己说:要把太阳接到家乡来!
10年后,他果真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把太阳接到了寿北农村和几十万亩滩涂上的虾池里。
这位名不见经传却震撼了能源专家的小人物,便是寿光县养殖公司青年助理工程师曹金龙。
这是一位普通的青年,生长在仓颉故土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看到母亲为做一顿饭而被柴草的烟火熏得两眼红肿、不住咳嗽,他就暗暗对自己说;长大了最重要的是造个无烟无火便能烧饭的大炉子,好让母亲不再受苦!
他喜欢物理,担任了当地一所中学的物理教师。他利用课余时间系统翻阅了《高等数学》、《光学教程》等大量的大学教材,处处为自己研制低成本太阳灶的宿愿打基础。假期,他自费到江苏一太阳能研究所,以超人的求学毅力感动了那里的所长,圆满解决了自己设计中遇到的几个难题。他如获至宝,回家多次实验。终于,一台直径1.8米的太阳灶在自家的院子里试制成功。为把这项科研成果在农村广泛推广利用,县、市科协分别组织了巡回展出。与此同时,曹金龙也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为附近群众安装了50多台太阳灶,并编写了《聚光太阳灶设计与制作工艺》的小册子。一时间,远近流传起了一个他的雅号:太阳神。
有了成绩之后,他比以前更珍惜学习机会了。一有空暇,他就研究有关太阳能的中外专著,并自学了英语。渐渐地,曹金龙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见解。1987年,他应邀参加“全国太阳能研究学术年会”,并在会上作了发言。那种自成一体、新颖独特的“利用太阳能进行对虾越冬育苗”的观点得到了国内众多专家的肯定,也引起了当地领导的重视。不几天,寿光县领导把他调入县水产养殖公司,从事太阳能海水养殖技术的专题开发。接着,农业部水产局和省农村能源办公室拨款2万元,作为对虾越冬技术的科研费。他和他的助手废寝忘食,昼夜对水温、气温跟踪测试,积累了大量试验数据。长期的实验证明:被动式太阳能作业完全能使对虾在6—9℃的水温中越冬。这是中国对虾人工越冬史上的重大突破,它在节约原煤70%的基础上,首次实现了集热、蓄热、保温、控光一体化,使尾虾降低费用5元,对虾成活率达90.7%。
1988年7月,该成果通过国家技术鉴定后,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养虾界的关注,并在许多地区得以推广,收到理想的效果。农业部在唐山召开全国对虾越冬经验交流会,他的“被动式太阳能亲虾越冬工艺”作为专题做了介绍。当人们啧啧赞赏这项成果时,他却话锋一转,提出了该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即仍有一部分热量来自锅炉辅助。在这次会上,他对专家们夸下海口说:不远的将来,一定要发明全天候太阳能对虾越冬技术。
著名对虾研究员张伟权特地从青岛寄来一份自己的专著——《亲虾越冬技术问答》,为保证试验的顺利成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他又博采众家之长,设计了《全天候太阳池亲虾越冬技术方案》。1989年1月份,突然连续来了8天的阴冷天气,人们心中全为实验捏着一把汗。然而8天过去了,越冬亲虾在没有增加其他热源的条件下,全靠太阳池供热维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世界上首次全太阳能对虾越冬工艺就在寿光荒凉落漠的北大洼里诞生了。这新生命来得容易,可也真不容易呵!


第6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农家文化悄然兴起
新华社记者 王进业
悄然兴起的家庭文化正在山东一些农村蔓延,它给昔日枯燥单调的农村家庭生活增添了色彩和欢笑。
在山东一些富裕的地方,一个农家小院就是一个斑斓多姿的文化世界,一个自娱自乐的小舞台。记者来到桓台县吴礳村妇女主任王金兰家,一进上方画有修竹斜曳的大门,便见一堵用瓷砖拼就的迎客松影壁墙,墙下是一排嫩绿的冬青;屋里家具摆设得错落有致,几盆塑料花、几个画盘点缀得别具一格;墙上挂着立体玻璃风景画和装裱讲究、长短相间的字幅,还真有点大雅之堂的味道。看到我们有点惊奇的神情,女主人赶忙介绍说:“现在农民家里可再不像过去那样盆盆罐罐、破破烂烂的了,都开始像城里人那样,尽可能把家里收拾得文明美观些。”
美术、盆景、根雕、花卉等高雅、华贵的艺术,渐渐走进了农舍。闲暇时刻,一些各有所好的农民便在家里静处一角,驰骋情思,沉浸在艺术创作或欣赏的快乐中。临朐县付家庄农民陈生泰专门腾出一间房子作画室,他说:“我很少下棋打扑克,大部分空余时间是在这里学理论、作画。我追求的目标是淋漓尽致地表现中国历史上慷慨悲歌的爱国之士。”现在他已有所成就,山东美术出版社今年给他出版了一本古典人物挂历。据了解,这个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县目前有1000多人从事书画创作,每年作品达1万多幅,其中有100多人已小有名气。
弦歌声中全家乐,是家庭文化最为动人的一章。二胡、电子琴、电吉他等乐器纷纷在一些农家落户,这些地方的夜晚热闹起来了,老少同欢的家庭音乐会成了一些农户的一大热门。淄博市淄川区城三村定期举行家庭音乐会,每次都有近百家报名参加。村里只好先预赛再决赛,一家比一家,有唱有跳有伴奏,其乐融融。
农村改革以来,家庭成了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农民在家的空余时间明显增多,衣食富足之后,农民不满足于“三饱一躺”单调乏味的家庭生活。于是,具有时代特点的家庭文化便悄然兴起了。它在比较富裕和有文化传统的地区先行萌发,然后迅速辐射。山东省有关部门对此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和引导。
家庭文化的兴起,对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素质和修养,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稳定,已显示出其积极有效的作用。淄博市张店区后南定村前几年由于业余文化生活贫乏,常有一些青年聚众赌博酗酒,闹得村里不得安宁。近两年家庭文化兴起以后,经常举办电子琴、美术、书法、摄影、健美操等培训班,一年搞一次展览或表演赛。赌博、酗酒现象渐渐少了,村里变得文明祥和了。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6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图片新闻

陕西省凤县安沟门小学民办教师于恩礼,1972年从关中平原志愿到秦岭深山任教。他悉心钻研业务,因人施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他所教的数学单科成绩一直名列全县前茅。今年,他光荣地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这是他在野外现场教学。陈小平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