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3月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沧海横流安足虑
臧克家
毛主席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理论著作是指导革命和建设的法宝,同时,他行有余力的诗词创作,艺术性很高,充满革命豪情,是他几十年革命实践的产物,誉满海内外,家传而户诵,影响之深,难与伦比。一个外国人曾经说过:“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这话并不是夸张。
《诗刊》1957年创刊号上,由于发表了毛主席的诗词18首,形成排队买《诗刊》的热烈场面,给文学史上平添佳话。1958年9月,文物出版社刻印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1963年,又出版了《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也出版了《毛主席诗词》,1976年再版时,加了两首。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出版了《毛泽东诗词选》。这个选本有个特点,它把毛主席的诗词,分成正、副两编,共收50首。正编是按照《毛主席诗词》原版排的;副编作品是作者写成后没有最后定稿,一般是作者所不准备发表,有些还明确表示过拒绝发表的。这个选本,有个好处,使读者能看到毛主席诗词的全貌,以便吟诵,学习,评论。
现在,由我根据这个选本负责编一本《毛泽东诗词鉴赏》,约请全国著名学者专家、新旧诗人、评论家以及多年前曾经参加《诗刊》领导与编辑的老同志,每人认定一题,撰写一篇鉴赏文章,长短限制不严,二、三千字。约稿信发出后,两三个月内,稿子已基本齐了,大家热情之高,令人鼓舞!七、八十岁的老专家、教授,像钟敬文、王季思、唐弢、周振甫、吴奔星、林焕平……很快寄来了大作。特别使我感动的是萧涤非同志,这位杜甫研究权威,已经83岁了,一气写了6000字!他在来信中说:“我不习惯用毛泽东,所以仍旧用了毛主席”。看了他仔细认真的写作态度,看了他的这两句话,我百感丛生,眼泪欲流。
作家、诗人冰心、刘白羽、姚雪垠、魏巍、冯牧、碧野、阮章竞、郭风、邹荻帆、张志民、李瑛、朱子奇、葛洛等同志参加了撰稿。参加长征的老革命家、诗人张爱萍、魏传统同志,也写来豪情满纸的鉴赏文章。特别是赵朴初同志在病中修改了旧作《〈娄山关〉析赏》,并为本书题写了书名。同志们的大力支持,给本书增加了光彩。遗憾的是,老《诗刊》负责人之一徐迟同志,呻吟病榻,口授儿子写了封信来,签个字,也不能成形。1957年1月,是他搜集来毛主席诗词8首,然后我们上书,毛主席回了信,又加上了10首,登在《诗刊》创刊号上。为了不能写篇鉴赏文章,他心里很难过。看了信,我也怆然久之,遥祝一声:“痊安!”
要问为什么现在编辑出版这样一本书?
简单回答:出于需要。
这些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像一阵狂风,不少人心,如“百草”为之“偃”。在这种恶劣气候之中,毛主席及其著作受到攻击、非议,他的诗词作品,也受到冷遇。而今气候变了,我们编辑《毛泽东诗词鉴赏》,就是想用它去鼓舞人民为革命建设大业而奋斗的壮志豪情,使广大读者学习毛主席诗词,在思想上、艺术上得到提高,并得到高尚的美感享受。
析赏诠解毛主席诗词最早的版本是我和周振甫同志合作的《毛主席诗词十八首讲解》,1958年增订,改名为《毛主席诗词讲解》,印数百万余册。报载,不久将重印。另外,鲁歌等同志也出版了析赏毛主席诗词的著作。至于单篇的析赏文章,那就不可胜数了。我们的这本《鉴赏》,与众不同,它不是一家之言,一人之言,而是集中了四五十位作者的群言。这许多作家,各人畅谈个人的心得,长的达六千言,短的只千把字,各具风格,水平也并不一致。有的抒情味较浓;更多的,考证事实,布列背景,使读者清楚地了解了诗词的意义与情味。还有个特点,就是不设框框,就诗词本身来评说。记得60年代,袁水拍同志约我与叶君健同志(他在外文出版社工作,与毛主席诗词翻译有关)交谈,集中群众看法不同的一些句子,约20个左右,请毛主席亲自说明自己的原意。如:“莫道君行早,”毛主席说,“君”是指作者,不是别人。水拍把毛主席的回答打印了几份,而今我手中还珍藏一份,成为“珍贵的孤纸”。当然,毛主席自己的自白,也不一定要一一遵从,应凭对诗词本身的体会写文章抒发自己的看法。作者的原意与读者的体会未必完全相同,也不应强求。所以,我们可以参照作者个人的与别家的意见,但主要是撰稿人的独立见解。诗无达诂,词也无达诂。难说谁是谁非,可以争鸣嘛。
再说说副编的问题。就艺术上的高低而论,毛主席自己把这一编的作品不入集子,这编“另册”与正编比较,当然逊色一点。可是,它也有特殊意义。从这8首诗词中,可以见出伟大革命家的心胸和甘心作“下里巴人”的气概。《八连颂》,通俗性很强,艺术至上的人,不会喜欢它的。可是这篇作品多年来传诵不衰,最近报纸上还引用“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你说它诗味淡薄,我认为它意义重大。毛主席领导中国革命,对军队问题一直很重视,从这篇作品里也可以看出来。
又如1935年写的《给彭德怀同志》一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短短四句,写出了当时的战斗形势,反映出他对彭总的高度赞扬。末二句,真是豪情如海,英气冲天!
列于副编中首位的《送纵宇一郎东行》一诗,写于1918年,不但写出了“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何足理”的凌云壮志与满腹激情,从字句的锤炼上,从用典上,从学识的广博上,难以设想它出自一个20多岁的青年之手,怎能不叫人钦佩仰止!这副编里的8首作品,有古诗,有律诗,有六言诗、杂言诗,有词,形式多样,如列八珍。
这本《鉴赏》,是个浩大的工程,我一人,独力难支,幸有两位副主编同志与我并肩奋战。一位是北师大现代文学研究专家蔡清富老友,另一位是中央文献研究室从事毛主席作品研究的李捷同志,我们三人合作得融洽而和谐。河北人民出版社的李良元同志也来去奔波,使这本书,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能与广大的读者见面,我与我的同事们共同感到欣慰。感谢对毛主席生平事迹有研究的同志,为原诗词的写作背景提供了较为准确具体的材料。向五十多位热情撰稿的同志,致以衷心的谢意!我们合力同心完成了这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1990年2月23日
    (注:这是克家同志为《毛泽东诗词鉴赏》一书所写的前言。)


第8版(副刊)
专栏:诗配画

  黄河——母亲
尚广占摄影 胡晓光配诗
水纹与波浪
绣在你的衣裙上
五千年的阳光与清风
轻拂在你身旁
母亲坐在那里
温柔而慈祥
我沐浴在母亲怀里
再大的风浪
也不能扭转我的船向
母亲正在深情地凝望
(附图片)


第8版(副刊)
专栏:

  珍珠的海
林晓东
大海
这里常是雷电运动的轨迹。俯瞰四周,滚滚波涛如千军万马被召唤而来。极目远眺,天幕与海面相连的地方,横亘着青黛的脊梁;无数的小岛点缀在海面上,宛若一颗颗珍珠。
啊,珠海,珍珠的海!
汹涌澎湃的浪涛,莽莽苍苍,浩浩荡荡,前呼后拥地奔腾过来了,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在它那坦露着的、博大的胸膛上,洋溢着一股股热烘烘的气息。远远地,在一片迷蒙的静穆中,好像涌出了一阵阵发自胸腔底处的吼声,浑浊、深沉,似在呼唤着人类莅临!
于是,在大海深深的褶皱里,出现了一支支建设大军。谁说大海凶猛,不可征服?千百年来的峥嵘岁月,全部溶进了电力马达的沸腾声中……
    暮色·夜色
夕阳下山了。天边褪去了最后一片火红的鳞甲。暮霭笼罩着海面,深色的纱缦飘散在城市上空。新开垦的工业区里仍然一片忙碌:机器的轰鸣声愈发急促;电视荧光屏上开始映出色彩鲜艳的画面;天慢慢暗了,草地和树丛更显得深绿。不知是谁家的窗口里先亮起了灯,接着一盏,又一盏……仿佛银河坠落在珠海……
珠海,珍珠的海!
夜空晴朗。弯弯的月牙,浸出淡淡的黄。星星毫不示弱,调皮地眨着眼睛。
珠海的夜晚多么神秘,飘散着童话的意味。
然而,珠海的夜晚又是沸腾的,充满了开拓和奋进,一切比白天更坚韧。许多重大的技术攻关在夜晚,无数的遐想变成计划在夜晚。只有在夜晚,这珍珠的城市才显得更有生命力。
在这个珍珠的世界里,天上有多少星,大海里就有多少灯!千盏万盏照亮了大海的胸膛,照亮了夜班工人们的身影。一块块糕点式的建筑里,灯火通明,电力操纵着千万台机器,正在演奏着一支辉煌的交响乐。渡假村里,五彩缤纷的灯光闪耀着,随着电子音乐的节奏,人们跳着优美的舞步。
    黎明·未来
红日从大海里出来了。珠海褪去了缀满夜明珠的睡衣。
宽阔整洁的工业大道上,人们的步伐杂而不乱。他们从长城内外走来,从黄河之畔、南海之滨走来,汇集到珠海。
未来,在这沉寂了千万年的被誉为“旅游城”的花园城市里,将会使人们扑朔迷离的梦想变为现实,展现出神话般的意境。
高架、立体的高速公路沿着海滨伸展开去,在海岸与丘陵之中纵横交错。来自五大洲的游客们,包含着黄、黑、白、棕各色人种,乘着高速旅游车,穿越香炉湾、望海楼、石景山,跨过菱角嘴、鸡笼山、九洲岛,来到珠海渡假村。
含情脉脉的“珠海渔女”,乳雾缭绕中的大海日出,四季如春的温暖气候,地方风俗与现代化相结合的生活情趣,五彩缤纷的珍珠工艺,碧波荡漾中的泛舟,沁人心脾的花香……美景不胜数,令游客们惊诧不已。
啊,珠海,珍珠的海!


第8版(副刊)
专栏:

  责任编辑的责任
韩承泽
在广袤的书海中,优秀佳作比比皆是,令人目不暇接。从内容到形式,从编排到装帧,从印刷到校阅,无不力臻完美。捧之读之实乃爱不释手,不失为“智慧的钥匙”、“人类进步的阶梯”。
毋庸讳言,也有那么一些出版物,翻开扉页,主编、名誉主编赫然入目,编委一大串,顾问一行行,还有名人写序,专家题词,责任编辑、责任校对的大名也不会漏掉。真可谓群策群力,似乎不会失之于万一了。
然而细心读之,却令人不无遗憾。尤其是带有经典性质的工具书、资料书、史料书和这“志”那“册”、这“鉴”那“全”之类,谬误屡见。引文、典故与原文不符;数据口径不一,“数”出多门,相互矛盾;人名、地名用字出错;年份月日考证不实。至于语法不通,修辞欠妥,用语不规范,标点不准确和错别字等技术性差错更是不乏其例。这无疑影响了作品的适用性和权威性。
一部宏篇巨著中出现如此瑕疵,犹如美馔佳肴中掉进耗子屎似的叫人老大不舒服。那么,板子应该打在谁身上?恕我妄议,作者、编者考虑的是书的主题思想,观点内容,布局结构,写作方法;至于名誉主编、编委和顾问们,既然挂名,就应负到一定责任,但又难以具体归咎。这样,所谓责任编辑的责任,恐怕就不好推卸了。
顾名思义,责任编辑,就责无旁贷地应对书的编辑工作负起责任。负哪些责任呢?大不外乎,引文、典故的校勘和注释,人名、地名、时间的考证无误,数据的印证和核实,语法修辞和文字的加工润色,纠正错别字、重字、漏字和标点等。这些做到了,才大体上尽到了责任编辑的责任。如果苛以求之,还有前言、目录的编排顺序,插图、照片的位置安排,作者简历、文内简介和编后的恰当处理。此外,全书各种字体、字号的使用,要大小适度,疏密有致,搭配得当,以求和谐匀称,体现整体效果。此属锦上添花之举,也是编印一本书不可忽视的。
英国十六世纪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营养品要求精美,而精美的营养品,则需要精心制作,认真检验,来不得半点马虎。但愿担负责任编辑的能够当之无愧地尽到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