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3月2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观音去留杂议
广田
《西游记》第十七回,写孙悟空为战胜熊罴怪,首次上普陀山向观世音求救,但是“观音殿瓦盖琉璃,潮音洞门铺玳瑁,绿杨影里语鹦哥,紫竹林中啼孔雀”。此所写的当是普陀山的“不肯去观音院”。据传唐咸通五年(公元864年),日本高僧慧萼,从五台山“请”观音塑像返日,经普陀莲花洋,洋中突现无数铁莲花阻路。慧萼祈祷观音表态,终于得到“不肯去”的灵示,乃在普陀山潮音洞前紫竹林建“不肯去观音院”。
观音不肯东去,佛门弟子自有解说。近年有人却提出新的疑问,大意谓:达摩从西土东来中华,弘扬佛法,人们对他是肯定的;为什么已经中国化了的大慈大悲的观音却不肯东去行法、救苦救难呢?为什么对达摩东来与观音不肯东去,人们会同样予以赞扬呢?他认为,说到底,这其间包含了矛盾着的价值取向与心态。咱们中国人那种闭关自守、安土重迁的传统心理,实在积重难返,哪怕她(他)已成了菩萨!
但这种高论也未见占上风。不少人认为,眼下的中华大地,闭关锁国早已成了历史陈迹。影星出国热、大学毕业生“洋插队”热以及宁愿在国外端盘子也不愿回国执教鞭等众生相,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不以为奇了。直到第24届奥运会上,一直被新闻媒介寄以厚望的世界乒乓球种子选手陈龙灿,忽然败于前中国运动员——现已为某国乒坛效力的某选手的拍下,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其实,人才的外流,又何止乒坛、体坛!北京大学一位老教授,多年辛勤培养了16名硕士研究生,现在已有12人去了美国,久久不归。老教授感叹自己的劳动,成了“为他人做嫁衣裳”。
当然也有人论证说,大量知识精英出国,其中有些人一去不归,总还是在对世界作贡献,不必为此摇头叹气。不过,现在的中国,尽管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毕竟还排列在发展中国家之列。社会百废待举,人才奇缺。据调查,我国工业人员中的工程技术人员,仅占2.8%(日本为30%),农业人员中的技术人员仅占万分之四(据何博传著《山坳上的中国》)。如今我国一些企业不得不“引进”洋厂长、洋专家,除了借他山之石外,还是由于人才不足之故。因此,如从现实出发,也许还是鼓励学成报国较为切合中国国情。这样一想,我们就会觉得老百姓对“不肯去观音”有所偏爱,原有其深刻的内涵。
自然,要留住观音,也当有观音院。要留住人才,改变人才外流现象,也得给人才以用武之地,为他们创造条件发挥其专长。深圳市政府为吸引人才制订了若干优惠政策,其中包括:来去自由,流动不限,允许发挥专长,选择合适岗位;配偶子女优先安排工作;从事科研者可优先取得科学发展基金,等等。有了上述措施,人才也就纷至沓来。自1988年10月以来,先后已有250多名在西德、英、法留学归来的学子愿赴深圳工作。
因为中国尚不富强,故我们提倡“观音不去”;一旦中国四化建设卓有成效,我们照样支持“鉴真东渡”。


第8版(副刊)
专栏:

  拳拳赤子心
红线女
今年马年农历3月初三是粤剧艺术大师马师曾诞生90周年。我谨记下这位杰出的粤剧前辈生平二三事,以表示我对他的尊敬和纪念。
马院长(马师曾逝世前一直担任广东省粤剧院院长)幼年时家境不佳,全赖母亲王文昱在广州业勤女子中学任教的微薄薪酬,维持全家9口生活,并供儿子们读书求学。这样的好母亲,在80年前的中国妇女中,还是不多见的。马院长在母亲的教育和影响下,从小打下扎实的古典文学基础。因此,马院长生平侍母至孝,“出必告,返必面”,舞台演出所得薪金亦全数交给母亲掌管。
马母常以岳飞“精忠报国”训导儿女。马院长之一生亦可称不违此训。1937年“七·七”事变后,虽然当时的广州市当局,以“莫须有”理由拒绝马院长到省城演出,但他仍将当时在香港舞台上演出近1/3的收入,捐给前线与侵华日军作战的中国士兵。以一个演粤剧的、被称为“戏子”的艺人,在当时能捐出数万大洋,对于前线将士是会起到鼓舞作用的。马院长的拳拳赤子之心,人皆敬仰。
抗战中期,珍珠港事变,不久香港亦告沦陷。日本文化特务头子和久田,即登门“拜访”马院长,极尽威迫利诱之能事,邀马院长上台演出,为日本占领军歌舞升平,但马院长不为所动,怀着一颗爱国之心,毅然不顾在香港之物业,乘小艇偷渡到澳门,再转赴广州湾(当时的法国租界,现在的湛江)。马院长到湛江演戏谋生。不久,和久田跟踪而至,马院长便率团经由遂溪进入当时的抗战后方——广西。
马院长到达广西的柳州后,组织起“马师曾抗战粤剧团”,到处通过粤剧艺术宣传抗日救国。他自编、自演、自导的《龙城飞将》、《洪承畴》等剧目,给予侵华日寇及其汉奸走狗以很大的打击、鞭挞。《龙城飞将》戏中,通过剧中人之口大呼:“男儿为国家,齐心要为国,为国,为国家谋自振,应该要枪不怕,不退后才可自振。”借舞台上洪承畴等人物之口,大骂:“衰汉奸,病汉奸,衰汉奸,病汉奸,千刀千刀理该斩”……这些振奋人心的台词,也就是千万观众的心声。所以,马师曾抗战粤剧团到处演出,观众反映空前强烈,有时台上唱,台下观众也齐声和唱,场景气氛热烈,艺术效果感人,至今仍展现目前!
桂林、柳州等城市相继陷于日寇手中之后,马院长率团困处贺县八步镇一隅,仍带着积劳吐血之病躯,登台义演筹款。
新中国成立不久,朝鲜战争爆发,195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马院长不顾当时处境艰辛,从香港回到广州参加抗美援朝演出等活动,这种爱国之情,对当时旅居境外的广东艺人,起到一定的号召作用。
1955年,马院长回到祖国怀抱,在广州定居后,兢兢业业为粤剧艺术工作,为人民工作着。他的努力,促进了粤剧事业的发展,其成就是超越了他过去任何一个时期为粤剧艺术作出的贡献的。1956年马院长率广东省粤剧团进京演出《搜书院》,周恩来总理看戏后,对马院长的艺术评价甚高。自然,这也是对粤剧的评价。周总理当时誉粤剧是祖国百花园中的“南国红豆”。《搜书院》、《屈原》和《关汉卿》是马师曾后期舞台艺术中的精华,剧中主角谢宝(《搜书院》)严肃正直,又慈爱幽默的艺术形象,被树立舞台之上,给人以难以忘怀的魅力;马院长饰演屈原一角,也深刻有力地表现出这位爱国诗人忧国忧民,以死进谏的高风亮节。1958年,马院长参加改编,从舞台搬到银幕之《关汉卿》,则是马院长在艺术及政治理想又攀上了一个高峰的体现,当舞台上朱帘秀一角表演一曲《蝶双飞》之时,马院长在长达8分钟的唱腔过程中,作了无言的衬托表演,把当时关汉卿的思想感情,从他的脸部和身段动作之中,表现得如此细致深刻、酣畅淋漓;他的台风神韵,使人感到他已融入曲中,马师曾与关汉卿二人已“浑然一体”了。
马院长的古文修养颇深,书法很为人称道。他生前自篆一印,镂文曰:“学而优”,仅取孟子“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句中前三个字,其寓意甚深。其一:马院长本人先读书而后习艺。我理解其意,虽艺有所成,不忘文化为本;其二,必须努力学习,方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艺人;其三,亦寓意“优而学”,即当了粤剧艺人,更须努力学习,勤奋上进。因为,如果缺乏中国历史知识和文学修养,对艺人搞艺术创作,实为一大障碍!上述情况,未能表达我对良师马师曾先生悼念之情于十一,倘能对粤剧艺人之进取和发展粤剧艺术有若干推动作用,则于愿足矣。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桐君其人
朱守道
马年春日到桐庐小住,几位好友约我夜上桐君山上看看。山上祠中供奉的桐君是位鹤发童颜的布衣老者,面带微笑,随身携带的药葫芦,为他的身份下了注脚,用现在的话讲,他是位乡间郎中。祠堂宽敞,老人并不孤寂,在他两侧,恭恭敬敬站立着扁鹊、张仲景、华佗、葛洪、孙思邈、李时珍等一排名重千古的大医学家,他们神情专注、垂手侍立,像是聆听老郎中的训导。看这情景,你会觉得老人慈祥的笑脸上透露出几分威严。
听介绍,桐君是黄帝时代人,梁陶弘景《本草序》、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都以敬畏的口吻介绍老人“采药求道,……止于桐庐东山,”“识草木金石性味,定三品药物……”桐君在药物学方面的造诣是相当惊人的,他以超群的才赋和胆识,首开人类药物学研究之先河,称他为人类药物学始祖是不会错的。像这样一位名声显赫的药物学家,若凭他的十分之一本事,跻身社会名流,当个御医什么的,已绰绰有余。若要讲点经济效益,收入也定然十分可观。天下仅此一家,漫天要价你也没招!
实际上,桐君老人十分清贫。据《浙江通志》记载,桐君住在县东山隈桐树下,时常攀援绝壁、深入幽涧野岭采集百草,然后回到东山支鼎架薪、炼制丹膏。无数伤痛患者来此求治。老人济世为民、妙手回春,治愈者分文不取。他长年吃在桐树下,住在桐树下。百姓们感恩戴德之余,问其姓名,老人笑笑,指了指身后那株鳞皮开绽的老桐树,算是回答。人们望树生义,称其“桐君”。为纪念这位长者,后人以此命山,并辟一祠,历代瞻仰者络绎不绝。
人的价值,不在于获得多高的名誉地位,而在于为社会、为人民作的奉献。桐君老人不过一山野之叟,连真实姓名都没留下来,却赢得后人的拥戴和赞颂。这个道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的。
      朱守道


第8版(副刊)
专栏:

  团聚之前
谭士珍
人,大概都想有个好窝的,都想夫妻团聚的。
但也有例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即是。
国家特等发明奖。联合国知识产权发明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英国皇家让克奖……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这许许多多的荣誉和职衔够高的了,像袁隆平这样著名的人物理应有个舒适的窝,妻室儿女团聚在一块儿吧?
可是,大大出人意料。袁隆平从60年代末起,为了加速试验材料的繁殖,他转战湘滇,奔走粤桂,很少有机会与亲人团聚,其中有七个春节是在“千里共婵娟中”度过的。1984年6月,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袁隆平任中心主任,亲属应该从遥远的安江搬迁长沙吧?还是没有。
究其实,组织上对袁教授的搬家问题是特别关心的。省委书记说:“老袁,你把家搬来吧!”省长说:“老袁,我讲过多次了,你为何不搬呢?”袁隆平点点头说:“好,我搬,搬。”
此话说了一年又一年,袁教授还是没搬。这确实是个谜。
经笔者深入采访,袁教授才道出真情——
一曰“老马恋槽”。1953年,他便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分配到湘西工作。他的大半生是在这里度过的。这是一块使他难以忘却的热土,举世闻名的杂交水稻就是从这里起步的。他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
二曰“夫妻恩爱需要‘空间’”。夫妻间常有这种心理感觉:朝夕相处,习以为常,一旦分离,朝思暮想。因为分离虽然拉大了夫妻间的地理距离,却拉近了心理距离。
三曰“坚持阵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是他第一战场,安江农校是他的第二战场。杂交水稻研究任重道远,还要继续攀登科学高峰。袁隆平想脚踏两只船,工作单位在长沙,家属仍然住在安江,迫使自己抽去精力照顾“二战场”工作。
袁教授的贤内助理解亲人的意愿,自然听从丈夫的安排。
袁隆平年过花甲,还是雄风不减,全心全意扑在科学事业上,实在令人感动,但作为省长、省委书记,不能不关心这位著名科学家的生活。他们懒得再和袁教授磨嘴皮子了,拨了一笔专款,在长沙东郊,也就是研究中心的一端,为袁教授修了一栋能接待外宾的小别墅,看你搬不搬?
这一来,袁教授又感动又为难。他犹犹豫豫问妻子:“房子修好半年了,再不搬对不起省里领导了,怎么办呢?”
妻子温顺地说:“我都听你的。”
袁隆平深有感触地说:“你跟我几十年,我们在一块的日子不多。你为我的事业做了巨大的牺牲,我真心感谢你。”
妻子笑笑说:“你的爱,一半给了我,一半给了杂交水稻,对不对?”
袁教授露出一丝难言的苦笑。
搬不搬家呢?袁教授仍是举棋不定。
但愿袁教授还是团聚的好。


第8版(副刊)
专栏:

白桦林[版画]  王子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