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3月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布什政府国防政策趋向
——美国新年度《国防报告》评析
张毅军
1月底,美国防部长切尼向国会提交了布什政府的1991财政年度《国防报告》。从新年度《国防报告》看,近期内美国防政策的核心仍然是“灵活反应”,军事建设矛头所向依然是苏联,但布什政府的国防政策将在继承的基础上,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更加灵活和更加实际。
《报告》对美国所处的安全环境作了如下分析:
苏对美的军事威胁的程度有所减小,但根本性质未变。美所面临的最大的威胁仍来自苏联。近年来,苏联政局的变化已引起了苏军事政策与军事力量结构的调整,这些调整使得“苏联在欧洲的军事威胁正在减小”,美所处的安全环境已得到重大改善。但是,苏军事实力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某些方面还在继续增长。苏仍保持着核超级大国的地位,苏削减常规力量对苏军事力量结构无重大影响,即使苏军从东欧全部撤出,苏仍占有地缘优势。此外,苏军工生产能力并未减弱,军费开支虽有削减,但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仍比美高一倍。因此,《报告》认为,苏仍将是当今世界唯一能与美抗衡并摧毁美国的国家。
东欧政局的演变大大减小了华约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可能性,但该地区仍隐藏着不稳定因素。波、匈、捷等国已通过降低本国军队和军备水平、要求苏联撤军等行动调整了各自的军事策略方针,华约内部离心倾向在增长,大规模进攻北约的可能性已大为减少。然而,东欧前途未卜,形势有可能逆转。此外,该地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领土纠纷和民族矛盾也将是今后长期的不稳定因素。
来自其它方面的危险与挑战将更趋严重。《报告》认为:地区局势将更加动荡不安。地区性军备竞赛、叛乱、毒品走私和恐怖活动将严重危及美国的利益。低强度冲突将是美所面临的最为经常持久和最为现实的威胁。因此,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必要时将动用武力,更加放手地插手地区事务。
为适应安全环境的上述变化,切尼提出,布什政府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奉行更加实际的“灵活反应”战略。
以实力为后盾,发挥技术优势,与苏展开低水平的军备竞赛
美国1991财政年度的军费开支仍维持在3033亿美元的较高水平上。尽管布什政府迫于巨额预算赤字和国会急于获取“和平红利”的压力,将军费开支削减了约2%,但这对美军事总体实力无重大影响。
布什政府已建议美苏将驻欧兵力分别减到19.5万人并计划关闭部分海内外军事基地。切尼还声言到1995年将军费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从5%降到4%,这说明美在保持实力地位的前提下,谋求低水平的军事优势。其手法是:继续推行行之有效的“竞争战略”,发挥美研制与开发的优势,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尽快地转化为军事实力,使苏陷于被动。
立足于现实威慑,建立攻防兼备的核战略体系
《报告》指出:美将保持和发展既能遏止核大战,又能遏止常规战争和有限核攻击的“多样化”的核力量,提高攻防兼备的核实战能力。具体而言,美将继续发展战略防御力量、战略进攻力量和非核战略力量。同时,为提高核威慑的效果,美正在拟订一项“战略一体化”计划。据称,美将创建一支执行特殊任务的核打击“精锐力量”,它可以应用多种预警手段,在战争初期即发动攻击,重点打击苏领导集团。
推行威慑与实战并重的常规战略
随着苏联和东欧政局的演变,华约发动常规进攻的可能性也已减小。但来自地区强国对美利益的潜在威胁将日趋严重。因此,美必须把威慑与实战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今后,美在欧洲将侧重于保持战略威慑态势,在地区性冲突方面将放手进行实战。
为提高常规力量的实战水平,重点对付低强度冲突,《报告》提出:1、建立重型部队、轻型部队和特种部队同时并重;前沿部队与驻在本土的部队前后呼应;现役与后备役互相配合的“混合结构”式常规军事力量。2、提高战略机动能力。3、加强轻型部队和特种部队的建设,提高应付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加强联盟关系,维护美全球战略利益
《报告》重申,“保持强有力的联盟关系是我们安全战略的重要原则”。这表明,美尽管在新年度宣布部分地收缩海外部署,但“将保持在欧洲和亚洲的前沿部署”,不放弃对盟国的军事义务,在维系现有的“共同安全条约”的同时,更大程度地发挥盟国在地区安全问题上的作用。
总的来看,切尼的《国防报告》虽有一些新的内容,但继承多于发展。《报告》并未对90年代的美战略对策做出规划,基本上属过渡性计划。这也表明,布什政府对苏政治前景仍存有疑虑。苏政局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布什政府的防务政策仍处于静观待变阶段。可以预见,随着国际形势、新的战略格局和军控谈判的前景逐渐明朗,美可能对其战略思想和军事力量进行较大调整。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谣言怎么会成为“新闻”?
单纯
最近,西方新闻界有人发出警告:社会谣言在继“金钱、暴力、色情”之后有可能成为新闻的“第四要素”。西方社会谣传之多,新闻报道尾随之快,波及社会舆论起伏之大,已足见谣言腐蚀新闻、扰乱社会的程度。
谣言怎么会成为新闻?原因之一是西方人处理问题的功利性手段在强手如林的竞争社会里,每一个新闻机构都在“抢”独家新闻,抢发新闻的时间以秒为单位。只要能抢先一秒钟,是不是谣言反倒显得无关宏旨了。尤其是各个新闻机构派驻华尔街报道股票市场信息的记者,他们仿佛专门收集谣传,并用最现代化的电子技术分秒必争地散布。不论这些谣传能否得到证实,反正纽约的股票市场是在与谣言共涨落。
路透社金融部有一位记者埃伦·佛雷里奇颇有感触地说:“尽管许多记者不喜欢被称为传播谣言,但他们播发的新闻却是以街谈巷议为依据的。”
另一方面,西方社会竞争的压力使记者们来不及证实所听到的传闻是不是谣言。有时一两个匿名电话也会使神经处于高度警觉状态的记者们虚惊一场。为了争取主动,他们开始选择更快的办法抢新闻:凭直觉。有一次路透社驻纽约金融记者皮埃尔·贝莱克抢发了一条独家新闻: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董事长保尔·沃尔克将辞职。这条消息未经任何证实,完全是记者花小费从一个银行掮客口中买来的,后来证实是谣言。可这位记者先生却若无其事:“即使是谣言,我也没时间核实。你得相信你的信息源,它诱惑力太强了。”
然而对谣言的直觉判断太具功利色彩,新闻界自身也会深受其害。几年前,哈德逊地区的一个神经分裂患者慎重其事地告诉记者,说他发现了一个与新闻界竞争的绝妙方法:成立谣言托拉斯。这个插曲后来成了嘲弄新闻的笑柄。
《纽约时报》华尔街特派高级记者罗伯特·科尔说,前些年他报道谣言还有些畏首畏尾,而今却视为家常便饭了。《华尔街杂志》过去开辟过一个“道听途说”专栏。这个专栏登出的消息真假参半,大都以谣传为“消息源”。本来,谣言止于智者,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与这些消息性命攸关的套汇人和金融观察家对这些谣传也津津乐道,以至于一般市民也难免受到影响。兵不厌诈,谣言作为“新闻”看来在西方社会还是很有市场的。
         (原载2月21日《工人日报》)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南斯拉夫通讯

  弘扬奉献精神
——南斯拉夫报刊的社会评奖活动
本报记者 严正
南斯拉夫的许多报刊除了报道国内外大事外,还进行一项公开的评奖活动。例如全国日报发行量最大的《政治报》每年都要评选“最好的边防战士”、“最好的农业生产者”、“最好的青年工作者”。《战斗报》每年也要评选最勇敢的部队和军人。贝尔格莱德《新闻晚报》每年则要评选最有道德、最勇敢和最富有牺牲精神的个人、集体。对于评选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报社除授给他们奖牌、奖状外,还要在报上介绍他们的事迹。南斯拉夫同志说,他们开展此类活动旨在表彰那些有重要贡献的公民,弘扬无私奉献和舍己为人的精神。为了了解这一活动的经验和做法,记者走访了《政治报》和《新闻晚报》的有关同行。
《新闻晚报》的塔妮娅·蒂尔娜妮奇介绍说,该报每年进行的多种评奖活动中,最有意义、影响最大的当首推“最崇高功勋”的评选活动。此项活动始于1963年,当年7月,马其顿共和国首府斯科普里发生了灾难性的地震,有1070人死亡,数千人受伤,80%的建筑物变成了废墟。在最关键的时刻,斯科普里输电中心的电工斯托扬诺夫基冒着生命危险,及时切断了全城的电流,从而避免了引起大火的严重后果。为了表彰这位电工的英勇行为,《新闻晚报》根据广大读者的要求,评选他为当年度“最高尚的南斯拉夫人”,授予他“最崇高功勋”的金牌。当时编辑部决定,把这项评奖活动作为报社的重要工作持久地开展下去。
为了使评奖活动顺利进行,《新闻晚报》聘请了15位社会知名人士,组成评判委员会,其评选的项目也扩大为个人、集体、儿童等10个奖,每年由记者根据群众的举荐和采访得到的线索物色先进人物,将他们的事迹在报上宣传发表。年终时,编辑部将文章汇总给评委会审阅,从中选出获奖者。今年1月底,在《新闻晚报》编辑部举行了“最崇高功勋”1989年度评选活动的授奖大会。南斯拉夫一些领导人亲临大会祝贺。
“最崇高功勋”金牌获得者拉·塞费迪尼是普里什蒂那的阿族居民。去年科索沃发生流血暴乱时,他不顾一切将一位遭歹徒围攻、殴打的司机抢救到自己家里。尽管他遭到了谩骂,其住宅也被破坏,但仍保护了这位司机。塞费迪尼赢得了1989年度“最高尚的南斯拉夫人”的称号。
由南斯拉夫各地矿工组成的阿莱克西纳茨煤矿抢救组在去年11月17日“莫拉瓦”煤矿发生悲惨事故后,冒着瓦斯爆炸、中毒和塌方等危险,在经过大火洗劫的矿井深处轮番奋战数十天,终于将遇难的90名矿工的尸体全部找到。他们以不怕艰险的行为获得了“最崇高功勋”的集体金牌奖。
年仅11岁左右的小学生恩·鲁耶维奇和恩·穆拉加诺维奇不顾自己的危险把一个落水的小姑娘从3.5米深的污水坑里救出,他们获得了“最崇高功勋”的儿童金牌奖。另外一些奖牌获得者中,有的曾跳进冰冻刺骨的河里救起了5岁的孩子;有的挺身于铁路线上让迎面驶来的火车刹住,从而避免了火车相撞事故;有的在14层楼只身扑灭大火;有的将意外事故中猝死的儿子的心脏及时献给需移植心脏的病人……他们都表现出崇高的精神品质和英雄行为。
南斯拉夫读者非常欢迎这种评奖活动,称这是沟通各共和国各民族之间联系的桥梁。这些评奖活动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崇尚荣誉,而不重物质。奖励的方法除了颁发奖牌、奖状、在报上公开表扬外,没有任何奖金,至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参观活动。因为人们认为,金钱不能换来英勇行为,更不能表示神圣的荣誉。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中马友谊二三事
本报记者 杨汝生
在马里工作过的中国同志都有这样的感觉,到了马里,就像到了自己家里一样,到处都可看见热情的面容,听到亲切的话语。
去年十二月的一天,参加卡伊电台施工的我河南省新乡市第一工程公司的刘玉贵等三位同志和一位马里朋友,因汽车抛锚被困在沙漠之中,他们带的水和西瓜很快就用完了,在茫茫大漠里,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到了第三天,一位中国同志随马里朋友出去找水。他们走了好久,来到一个村子。村里一位妇女得知中国朋友身陷沙海,立即顶起家里的一桶饮水,背着孩子,还让她的小女儿也顶上一小桶水,步行好几公里,把水送到中国朋友面前。在她的带动下,三天中先后有十几人前来送水,一个小孩还送来了盐。马里朋友送来的清凉的泉水帮助中国同志脱离了危险,谱写了一曲中马友谊之歌。
一天,马尔卡拉医院门口来了一位名叫桑格罗的孤儿。两年多来,他饭后总是呕吐,虽然十二岁了,体重只有二十公斤,瘦得皮包骨头。他跑了许多医院治疗,但均无效果,于是来找中国医生。
外科大夫黄镜明给孩子做了认真的检查,诊断为贲门失驰缓症,最好的办法是动手术,使食道畅通。但是,做这样手术,医院的器械不够完备。医疗队反复研究,决定自己动手做沙袋和手术固定架,终于成功地给桑格罗做了手术。
手术后,中国医生轮流值班,精心护理他。方芬医生给他打针喂药,还煮奶粉、熬稀饭、炖肉汤给他吃,照顾得无微不至。一个月后,桑格罗病愈出院,马方医护人员和许多病人都说:“多亏了中国妈妈挽救了他的生命。”
马里新闻和电讯部长阿芒托·迪亚拉在接见记者时说:“中马关系是很好的,中国对马里的援助是真诚的”,“中马两国合作是南南合作的范例。”
马里是与中国建交最早的非洲国家之一。在马里独立之后的二十余年间,中国援助马里完成了二十一个项目实体,其中包括十一个工业企业,协助马里奠定了民族工业的基础。目前在马里工作的中国经贸人员共有四百五十多人,工农商学医等部门,几乎都有中国专家。他们为发展中马友谊做出了贡献。
马里政府和人民十分珍视与中国的友谊。穆萨·特拉奥雷总统在一次内阁会议上说:“中国是真心实意地帮我们搞建设,要充分信任中国,同中国开展全面的合作。”马里同样支持和帮助了中国。我平暴以后,马里新闻媒介没有播发过一条西方通讯社关于中国的歪曲报道。在一些国际会议上,当西方国家企图通过干涉中国内政的决议时,马里代表总是带头起来反对。
明年将是中马两国建交三十周年,经过两国人民的精心培育,中马友好之花定会更加绚丽多姿。
(附图片)
图为中国体操教练在尼日利亚帮助学员做基本功训练。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图为中国体操教练在尼日利亚帮助学员做基本功训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