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3月1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钟继文
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件,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又一个重大决策。
共产党的力量在人民群众之中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须臾不能离开的传家宝。其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党的力量在人民群众之中。
党的力量在人民群众之中,这是由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以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为自己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是为人民谋利益的。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党就生气蓬勃,兴旺发达,就可以立足于不败之地。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曾经把共产党与人民的关系,比喻成为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安泰与他母亲——大地的关系,申明了一个真理:共产党的力量之所以强大,是因其同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人民群众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就像安泰在同敌人决斗时靠着大地便不可战胜一样。同时,也告诫共产党人:正如安泰最后离开大地被敌人打败那样,如果自己脱离了人民群众,就失去了力量的源泉,党的事业就会失败,无法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
紧紧地与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使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小米加步枪”是对人民战争基本特征的形象概括,也是对党和革命军队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种赞颂。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领导改革开放,同样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列宁全集》第26卷,第269页)人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主力军,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结论。人民群众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把“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建设成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这是我们四十年走过的基本历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
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是党制定和实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条件。离开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不能或不善于集中他们的意见、经验和智慧,党就不能制定出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正确路线和方针、政策。离开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党的方针、政策就难免与实际脱节,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离开人民群众的意见反馈,党的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就不能得到检验,就不可能及时得到调整、完善,以至“走样变型”,出现偏差,损害群众利益。
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是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基本保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问题还不少,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中的困难还很多;实现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在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的目标,还需付出艰苦的努力,90年代的第一年任务甚为艰巨。在这重要的关头,全党同志都应当明确:人民群众是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主体力量,他们当中蕴藏的巨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克服困难、渡过难关胜利前进的力量和信心所在。我们分析形势,认识问题,制定和执行政策,都不能离开这一点。近一个时期,从党中央、国务院开始,各级党政负责同志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狠抓中央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决策的贯彻落实。一批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发展生产献计献策,广大劳动群众热情高涨,忘我工作,在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历史经验说明,前进道路上总是有困难的。有困难并不可怕。只要全党同志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同甘共苦,齐心协力,一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党的力量在人民群众之中,同党是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辩证的统一。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但党员总是社会人口中的少数,党只有依靠浩浩荡荡的民众大军,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任何党员都不能鄙视群众、疏远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发号施令,滥施权威,更不能利用执政地位和工作之便,谋取个人和小集团的特殊利益,侵犯、损害群众利益。任何否定、贬低和漠视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观点、主张,都是错误的、有害的。同时,群众需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组织起来。实践一再证明,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历史作用,创造人间奇迹。我们党的责任,就是要宣传、动员、组织、领导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人民群众创造日益增多的利益。不论是干革命,还是搞建设,搞改革,都离不开人民群众,也都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否则,都将一事无成。把相信、依靠人民群众与党的领导作用对立起来,否定、摆脱党的领导,也是错误的、有害的。毛泽东同志曾经把相信群众和相信党看作是两条根本的原理。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当牢牢铭记。
警惕脱离群众倾向的滋生和蔓延
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及其基本的方针和政策,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广大群众在这十年中得到的实惠,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人所共知的,人民群众基本上是满意的,对党是信赖的。特别是我们党平息去年春夏之交的动乱和在北京发生的反革命暴乱,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再一次说明党和人民群众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但不能由此认为,我们就不需要高度警惕脱离群众倾向的滋生和蔓延了。
对于执政后容易脱离群众的危险,我们党历来加以警惕。1945年毛泽东在回答友人关于共产党如何跳出历史上的政权由盛到衰的周期率时,就明确表示,我们党已经找到了民主、让人民监督政府这条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路。在取得全国政权前夕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党又提出要防止因为胜利而可能产生的骄傲、以功臣自居、停顿起来不求进步、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等脱离群众情绪的产生。解放初的“三反”、“五反”运动,就是为了巩固人民政权、避免脱离群众和防止腐败的现象产生而开展的。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依据党执政七年的实践,明确指出了脱离群众的危险比以前增加了,其危害也比以前大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不仅继续面临执政的考验,同时又面临改革开放这一新的考验,因此,党更加重视密切联系群众的问题。清醒地认识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脱离群众的可能性,看到它的危险和危害,对于深入理解密切联系群众的迫切性,是非常重要的。
执政的地位,给我们党带来更多的为人民服务的有利条件,同时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的危险性。因为掌握了政权,党就可以带领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利益,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这也正是我们党执政后的基本实践。但是,事物也存在另一个方面,就是脱离群众的危险也增大了。这是因为,执政后党由严酷的战争环境转入安定的和平环境,由被压迫、被屠杀的地位变成在全国执政的地位。这种变化,使依靠群众的必要性看起来不像执政前那样迫切,脱离群众的危险性不像执政前那样直接和突出。在这种环境下,党员领导干部同群众的关系很容易颠倒,只看到群众是被领导者,而忘记了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似乎离开群众也过得去,不会再有什么危险;党员领导干部就很容易沾染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命令主义的作风,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自以为比群众高明,当官做老爷,习惯于发号施令。其结果,难免同群众产生隔阂,脱离群众。还要看到,在执政的条件下,脱离群众的严重后果一般都是通过间接的形式,或者通过一个较长的过程才能反映出来,因此,就更有可能使某些领导干部对脱离群众的危害丧失警惕,甚至面临危机依然麻木不仁。事实上,执政后脱离群众,具有更严重和广泛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因为领导干部手中掌握各种权力,如果不慎重地使用,就会程度不同地损害群众政治、经济等切身利益,影响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就会贻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现阶段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但商品经济本身具有两重性,难免带来“一切向钱看”等拜金主义的消极影响,对外开放后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袭,也会使一些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扭曲,淡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丢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和目标,把人民赋予的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当作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一个时期以来出现的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已引起群众的不满,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这是当前脱离群众的一个突出的表现,应当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伴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知识和信息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一大批年轻有为、有文化、有专业知识的同志被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在各项事业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应当看到,由于现代化建设对专业知识的要求高,对信息的依赖性大,我们的同志在钻研业务、重视信息的同时,群众观点就有可能淡薄,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会有所忽略,甚至把现代社会重视信息、管理、知识、科技与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对立起来,丢掉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其实,无论信息、管理,还是知识、科技,都离不开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否则,就成了无本之木。重视信息,尊重知识,就必须尊重群众、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把二者对立起来,同样是很危险的。
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当前,我们正处于国际政治风云变幻、国内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在这种形势下,继续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保证改革和建设事业的成功,十分重要。
要时刻把人民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早在1956年,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邓小平文选(1938—1965年)》第245页)就是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高标准。是否体现人民的利益,这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根本问题。因此,党制定路线和政策,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树立群众观点,以人民的利益为基本依据。检验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是否正确,关键也在于看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利益。对于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要一不推,二不拖,想方设法地解决;一时难以办到的,不回避,也不开空头支票,而是实事求是地向群众说明;对不正确的意见,也要作出解释并加以引导,取得群众的理解。这在当前对于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迈开双脚,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接触群众,做人民群众的知心朋友。这是当前发扬党的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克服官僚主义习气,转变机关作风,改变领导工作的基本一环。领导干部下基层,首先要放下架子,打掉官气,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深入到群众之中,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真诚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呼声和要求,感受和体会群众的情绪,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其次要在与群众的交往中,认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诚恳地回答群众所关心的问题,同基层干部和群众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克服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把党和社会主义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再次是向人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经验、智慧蕴藏在群众之中。领导者要善于从群众中吸取政治营养和经验智慧,以使决策工作民主化、科学化,实现正确的领导。
要反对和克服腐败现象,取信于民。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体现。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腐败现象最脱离群众,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如果党对腐败现象不坚决加以克服,任其发展、蔓延,就会走向自我毁灭。这是非常危险的。只有坚决克服腐败现象,才能取信于民,巩固党与群众的联系。惩治腐败,领导是关键。所有的领导干部都应该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自觉地维护党的威望和形象。一切违法违纪的行为,都不能沾边,一切党和政府明令禁止的事情,都坚决不去做。惩治腐败,要抓紧查处大案要案,尤其是那些直接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手软,查清一个处理一个。惩治腐败,要按照一要坚决、二要持久的方针,依靠群众,纠正党内存在的以权谋私、官僚主义、奢侈浪费等脱离群众的现象,并大力弘扬正气,扶正祛邪。
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党执政40年的历史证明,自觉接受监督,党的事业的顺利发展就有保证;不能自觉接受或拒绝接受监督,党的事业就要受到挫折。接受监督,是党加强与人民群众联系的基本途径。要接受监督,就要建立党内与党外相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监督制度,制定有关的法规,使监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接受监督,就要不断地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让群众广泛地参与国家管理,巩固人民群众的国家主人翁地位。要接受监督,就要不断扩大和疏通监督渠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群众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根本制度,要高度重视这一制度在监督方面的重要作用。民主党派是我们国家的参政党,是反映群众意见、发挥监督作用的重要渠道;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是我们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代表着不同社会群体的具体利益,在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中起着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作用。加强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的监督,是党接受监督的重要方面。要重视党和国家政权机关的来信来访工作和其他群众工作,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解决群众信访和其他渠道反映的问题。
要创造和坚持行之有效的办法、形式,使联系群众经常化、制度化。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一套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各地正在和已经创造的许多联系群众的好办法,使党群、干群之间的某些矛盾趋于缓和,党和群众的鱼水关系得到恢复和巩固。诸如改变领导作风,减少工作层次,减少“文山会海”,经常深入实际,亲自动手调查研究,现场办公,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建立干部下基层工作和参加劳动制度,沟通与群众的感情;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和信息联络点,使中央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迅速下达,组织实施,群众的反映、意见和要求及时反馈,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起来,等等。这些都要坚持下去,并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的形式。各种联系群众的方式方法,都应当注重实效,防止形式主义,要认真地、经常地坚持下去,不搞一阵风、赶浪头。只要我们坚持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就一定能够使党的事业蓬勃发展。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九十年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展望座谈综述
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召开了“九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展望座谈会”。
与会同志回顾了农村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认为农村改革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促进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农民生活有了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在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使我国农村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指出,农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自1985年以来,我国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出现了连续五年徘徊的局面。1989年农业有了某种转机,粮食总产略超过1984年的水平,但棉花、油料、糖料等产品的产量仍未达到1984年的水平。
大家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有效地推动了理论研究的发展,取得了众多的成果。与农村经济理论研究有关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是三条:一是指明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二是重新认识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的理论,进一步意识到离开了农业的发展,国民经济就不可能有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国家就会不安定,社会就会不稳定;三是中国农民在集体经济基础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这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的新发展。与会同志指出,为了使正确的理论广泛传播,进一步指导改革的实践,我们必须继续贯彻执行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断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从而促进我国的改革实践在正确的轨道上不断向前发展。
与会同志认为,现在我们已进入九十年代,这是本世纪最后一个十年,如何使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成为九十年代农村发展的重要课题。这个问题解决了,中国农村发展了,中国的经济就会稳定,中国社会就会在现代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进。与会同志提出,九十年代中国农村有必要努力完成下列任务:
第一,根据国家总体规划,保持农业稳定增长的势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最重要的是要使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保持适当的比例。40年来的历史经验表明,在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工业的发展速度保持在1∶2左右就比较协调,今后十年要求工业每年的增长速度保持在6—7%,农业应保持在3—4%,同时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公用事业等的发展速度,也保持在相应的水平上。这样,翻两番的目标就能实现。
第二,粮食、棉花、肉类等主要农产品要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据研究测算,如果人口的增长严格控制在12.8亿以内,以每人平均占有粮食800斤、棉花8斤、肉类48斤的水平计算,那就需要粮食总产突破5000亿公斤、棉花10240万担、肉类3072万吨。这就要求在1989年的水平上粮食再增产1000亿公斤,平均每年递增95亿公斤,平均每年增长2.1%;棉花再增产2660万担,平均每年递增242万担,平均每年增长2.8%;肉类再增产744万吨,平均每年增加68万吨,平均每年递增2.95%。
第三,农业的科学化、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程度跨上一个新水平。八十年代,我们主要靠政策调整生产关系,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活劳动的投入,并充分发挥了过去30多年来积累的农业基本建设的作用,才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九十年代,农业要在继续深化改革的前提下,再上新台阶,主要依靠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这就要增加农业投入,增加劳动积累,进行农业基本建设,推广科学技术,调整农业生产和消费结构,逐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第四,九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要为21世纪头十年的农业继续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使农业承担起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作用。这就必须建设和形成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使农田水利、农村能源、道路仓储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农用工业体系的建设,农业科技、教育、研究、推广设施的建设,农业基地县的建设等,都需要有一个大的发展。九十年代不仅要弥补八十年代“吃老本”留下的欠帐,而且要为下一个十年的农业发展准备后劲。
第五,农村社会面貌要有一个新的改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集体经济力量有大的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科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有普遍提高,近年来蔓延起来的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丑恶现象、陈规陋习得到消除,进一步促进社会安定,国泰民安。
与会同志谈到,上述任务是艰巨的,但农业方面存在的潜力也是巨大的,如耕地、农业基础设施、农用工业、农业科技、农村劳动力等方面,均有潜力可挖。为了将潜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实现农业振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家提出了以下对策措施:
⒈采取综合措施保障农业发展,多方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中央、地方、集体和农民都应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农业是物质能量转换的产业,据科学测算,每增加500亿公斤粮食的生产能力,需增加投入化肥1500万吨,农机总动力5000万马力,柴油130万吨,农用电100亿度。据此,中央对农业的投资应占国家总投资的10—12%,地方投资的比例应是中央的2倍,集体和农民的投入应占农村积累资金的绝大部分才能满足需要。
⒉调整主要农产品定购价格,调动农民发展粮棉等主要农产品的积极性,粮棉等价格的调整一定要与控制生产资料价格同步考虑。
⒊依靠科学进步振兴农业,组织好农业区域开发工作。我国耕地资源有限,发展生产必须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发展的道路,牢固树立科技兴农的战略思想,在全国范围内制定“丰收计划”、“星火计划”,以加速科学成果的推广应用。为此,需建立各级科技推广服务组织,充实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农业对新技术引入的新机制。
⒋组织大规模的农业区域综合开发,形成农业新的生产能力,争取在九十年代改造中低产田3亿亩,新增耕地1亿亩,把全国耕地稳定在15亿亩的水平上。
⒌继续鼓励和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乡镇企业的主体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了很大作用,对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治理整顿中要正确引导,慎重处理,避免产生大的波动。在发展乡镇企业过程中,要在充分保证农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⒍加强对农业的领导,稳定农村经济政策,保证治理整顿和各项农村工作顺利进行,把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思想落到实处。
⒎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把农村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农业,并把农业,包括人口、人均耕地和粮棉、绿化、收入的增减情况等列入考核各级领导政绩的重要指标。
⒏中央和各地都应制订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坚持实施。
⒐继续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重点是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统的功能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力量,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⒑下大力气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阵地。
         (陆学艺 徐逢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