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3月1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教育与培训

  津巴布韦重视发展教育
仇伯华
津巴布韦1980年独立以来,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发展教育,短短10年,成就引人注目。
独立前,种族歧视政权剥夺了广大黑人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只有2%的黑人子女能上初中,升入高中读书的不足1%。
独立以来,津巴布韦教育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在,中学里80%以上的学生是黑人子女。全部学龄儿童都有机会入学。独立前,全国只有177所中学,现在已发展到1484所。津巴布韦全国已经实现了7年制小学义务教育,部分地区还实现了中学6年制义务教育,并正在向全国实行中学义务教育过渡。津巴布韦大学在校学生已从独立时的2000人增至目前的8000人,全国的第2所大学已开始筹建。教育事业的巨大成就是如何取得的呢?
重视教育投资
在津巴布韦,政府把发展教育看作是确保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教育事业被置于各项工作的首位,并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制订了长远的教育发展计划。多年来津巴布韦的教育预算一直处于第一位,占财政预算总额的22%。政府有关部门每年都要开展多次为教育募捐的活动,动员各行各业和各界人士为发展教育事业作出各自的贡献。例如,在小学里,学校鼓励家长根据自愿原则向学校捐钱献物,以主人翁的姿态资助国家教育事业。
注重师资质量
教育能否长期稳定发展,师资质量是关键因素之一。津巴布韦为提高教师素质,制订了一系列明确的措施:师范院校毕业生执教前必须经过16个星期的实习,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他们进行考核,合格者发给证书,不合格者则需补课;学校必须挑选高才生留校,待遇从优;教师任职三四年后,再有计划地送往师范院校或国外进修。此外,国家还不惜重金聘请外国教师来津任教。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了教师队伍素质的逐步提高。
在津巴布韦,老师受人尊敬,经济收入高于一般政府工作人员。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安心工作,勤于探讨,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办学形式多样
津巴布韦政府认为,光靠正规教学途径,是难以实现教育普及的,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办学,特别是要抓好成人教育,才能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因此,津巴布韦初中级教育部设立了成人和业余教育司,专门负责成人和在职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全国成立了5所函授院校。几年来全国各地的夜校和文化补习班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津巴布韦大学专门设置了业余培养教师研究生的课程,鼓励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攻读学位。通过业余学习获得的文凭同样得到社会和政府的承认。
1985年来,津巴布韦在全国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教育部门同一些私人机构密切配合:前者制订计划,提供书籍,给予业务指导;后者捐献资金,保证经费来源,提供场所。因此,扫盲运动取得显著成果,数以万计的成人摘掉了文盲帽子。
除公立学校外,全国还有私立学校30所,在发展教育中同样起着积极的作用。
津巴布韦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国家源源输送着各种人才,使整个社会发生着积极的变化。知识日益普及,社会秩序井然,人们精神饱满地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的未来努力工作。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中国饮食文化在南斯拉夫
本报记者 严正
毛泽东同志生前曾经说过,中餐、中药是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中国饮食文化真正传到南斯拉夫还不到10年,然而,它在丰富南斯拉夫居民生活,增进中南两国人民的了解和文化交流方面所起的作用,已日益可见。
北京饭馆 友谊的象征
坐落在贝尔格莱德米哈伊洛步行街东侧的北京饭馆是中南两个友好城市北京和贝尔格莱德最早的合作项目。
推开北京饭馆的朱红大门,只见上下两个大厅里一式中国圆桌和太师椅,那高悬头顶的宫灯、壁上对称的中国山水画,回响耳畔的《步步高》、《春江花月夜》等中国民间乐曲的旋律,以及穿着中国服装,有时以不太熟练但却充满热忱的汉语问候与致谢的服务员,真会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北京的某家餐厅。
据饭馆经理布·普尔京介绍,北京饭馆共设130多个雅座,它的装饰材料、烹调设备、餐具和佐料都是中国货,北京曾派出第一流的名厨传授技艺,现在,南斯拉夫厨师已掌握了北京烤鸭、四喜火锅、宫爆肉丁等数十种中国名菜和糕点的制作方法,光顾饭馆的除了贝尔格莱德居民外,还有许多国内外游客。特别是在举行国际会议和文体活动时,许多亚洲国家的代表都会来此吃“小灶”。
四川饭店 吸引天下客
坐落在伏伊伏丁那自治省首府诺维萨特多瑙河大街上的四川饭店小巧、紧凑。两间不大的屋子里,悬着11盏宫灯,间隔餐桌的栏杆上摆满花草盆景,嵌着一方方凤凰翱翔的中国织锦。
诺维萨特的人口只及贝尔格莱德的十分之一,但营业额每天达一万多美元。南联邦主席团主席等政府要员,世界各国驻南斯拉夫的外交人员都曾专程从贝尔格莱德来此宴请宾客。小小四川饭店为何能招天下客?餐厅经理拉·琼基奇向记者揭示了个中的奥妙。
其一是四川风味比较吻合南斯拉夫居民的口味。经过中国名厨数年辛勤培养的南斯拉夫厨师在烹饪时一方面严格遵照菜谱操作,同时根据当地居民的口味进一步突出川菜辣、麻、脆、香的特点。其二是讲究服务质量,而价格却比所有西餐便宜,使有意光顾者无囊空羞涩之虞,各个层次的顾客都能来此一聚。
孔子饭庄 后来者居上
克罗地亚共和国奥西耶克的孔子饭庄开张不到半年,但它已以经营中餐与传播中国文化巧妙结合的独特风格使越来越多的南斯拉夫顾客倾倒,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孔子饭庄油漆得红光明亮的门窗,高高矗起的中文招牌与周围的以蓝色、灰色为基调的建筑群形成鲜明对照,十分醒目。门口两根大红圆柱上用中文写着一副对联:“亲朋好友喜相会;美味佳肴香满堂。”
奥西耶克旅游服务中心总经理德·克拉佩特里奇介绍说,他是在美国、西欧考察时认识了中餐,经过比较,觉得中餐色香味俱全,营养价值高,是世界第一流的饮食,于是萌生了开办中餐馆的念头。为了办好这个餐馆,他又亲自到北京查阅近百个著名餐馆的资料,并实地考察了其中15个,品尝各家风味,最后他从琉璃厂的《孔膳堂》受到启发,决定自己的餐馆取名孔子饭庄;在西单的《曲园饭店》尝到了合适的口味,决定聘请曲园厨师,采用其风味;他又看到紫禁城的门墙均为红色,因此又决定自己餐馆的色彩也以红色为主。克拉佩特里奇总经理说,孔子不但是闻名世界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而且也谙熟养身之道和烹饪之术,因此餐馆借用孔老夫子的名声以招徕顾客。他在北京还参观了琉璃厂文化街和许多文化艺术馆,深深被中国灿烂的文化艺术所陶醉,心想中国的文化艺术也一定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因此他又决定自己的餐馆一定要突出宣传中国文化,并把这一点写进了中南双方签订的合同之中。
克拉佩特里奇的高招果然有效,仅仅几个月,孔子饭庄便得到当地居民的赞扬,中国厨师的烹饪获克罗地亚共和国金奖,许多外地顾客慕名而至。克拉佩特里奇总经理还出示了刚收到的南联邦经济联合会总会发来的电文,要他们立即准备在杜布洛夫尼克、里耶卡、斯普利特等旅游胜地开办孔子饭庄的系列餐馆。
(附图片)
南斯拉夫顾客在《孔子饭庄》用餐。 严正摄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困扰加拿大的语言纷争
本报记者 郭文福
最近,一场语言纷争惊扰了加拿大各界。加拿大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但实施这项政策至今仍有很多困难。
位于安大略西部的苏圣玛丽市政府最近决定,这个城市官方语言只是英语。与该市相距不太远的桑德贝也原则上通过了类似的决议。这两个市的行动在该省引起了链锁反应。
引出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安大略省议会1986年11月通过的第8号法案。根据这项法案,安省政府将在省内22个地区所有政府机构里向公众提供法语服务。这22个地区主要集中在安省的东部和北部,居住着安省85%的讲法语的居民,约5000余人。
本来,这项在安省议会受到三个政党一致支持的议案旨在实施加拿大官方的两种语言政策,但各地方当局的人士对两种语言政策执有不同看法。在议案通过至1989年11月正式生效的3年时间里,主张只讲英语和赞成两种语言政策的人早已在各地分头积极活动。在安省,此前宣布只讲一种语言的市镇都比较小,因此并没有引起省政府官员的重视,在到上周西部比较大的市苏圣玛丽和桑德贝也采取了类似的行动后才引起了震动。问题的要害在于,这触动了加拿大立国以来一根敏感的神经——英法居民的关系问题。
纷纷宣布只使用英语的市镇有如下的理由:安省议会第8号议案自去年11月正式生效后,人们担心省政府今后会进一步推而广之,责令其他市镇也实行两种语言制,于是利用各自的自治权先下手为强。其二,实施两种语言制,地方当局的行政费必然增加,因为许多文件都要有两种文本;其三,要提供两种语言服务,市政工作人员中必须雇佣一定比例的会讲两种语言的工作人员,这无疑是限制只会讲一种语言的人的就业机会。
当然,在这些实际问题的背后是长期以来英法裔居民之间的矛盾,一些反对实行两种语言制的讲英文的人直言不讳地说,他们已经厌烦了“少数人支配多数人”的状况。
安省这些市镇的行动首先刺激的就是以法裔居民为主的魁北克省。在加拿大,魁北克省以外地区法语居民的地位和魁省内讲英语的居民的地位问题,即所谓少数人地位的问题经常引起争论。这一次魁北克的法裔居民再次批评其他省剥夺在那里居住的法裔居民的应有权利。魁北克人一再表明,在外省他们是少数,在北美他们这个讲法语的省也是少数,因此他们不得不为保护自己的特色和权利而斗争。
争论的另一个背景是,有关魁北克加入加拿大联邦统一的宪法的密彻湖协议正进入于今年6月底最后期限前批准的关键阶段。目前仍有三个省不肯最后通过这个于1987年5月31日达成的协议,争执焦点是魁北克省的特殊地位问题。这个协议承认魁省是与众不同的社会,而所谓特殊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他们讲法语。如果讲法语的人地位受到限制和危害,那么魁北克人的分裂情绪自然要增强,这对加拿大的统一的宪法最后能否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语言纷争是加拿大的老问题,看来一时难以解决。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名画之虚价
据《泰晤士报》报道,两年前以创纪录的5390万美元购买荷兰画家梵高所绘《蓝鸢尾花》的澳大利亚巨商阿兰·邦德,现已陷入债务危机之中。这位以经营啤酒、房地产起家的超级资本家,据说欠债已达55亿美元,正面临立即偿还5.1亿美元债款的紧急关头。
邦德当初为1幅名画慷慨出价5390万美元,实际上只拿出一半现款,另由苏斯比拍卖行以所售油画作担保贷给邦德2700万美元。当邦德发生财政危机后,苏斯比拍卖行就以债权人资格将《蓝鸢尾花》取去暂代保存,可能已秘藏于瑞士某银行保险库中。
拥有30亿美元资金的苏斯比拍卖行为了招徕生意,曾对愿意购买价值100万美元以上的某件艺术品而一时手头不宽裕的顾客,以该艺术品作担保贷予一半价款。这个优惠办法遭到许多收藏家和博物馆的批评,认为这助长了近两年来名画和其他艺术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疯狂上涨。他们说如果1987年梵高的《蓝鸢尾花》不被哄抬到5390万美元,毕加索那幅自画像就不会在1989年卖到4800万美元。如果顾客都以现款购货,就不至造成脱离市场实际的虚假价格。
苏斯比拍卖行接受了各方的批评,从今年起不再向顾客贷款。伦敦和纽约一些古董和艺术品商人预料名画的价格将趋疲软。      (陈封)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日本:普及计算机的忧虑
计算机在日本的中小学教学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计算机游戏对学生的影响却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不久前,日本教育界人士提请政府有关部门注意,由于沉迷于计算机游戏而引起的中小学生犯罪正在增加。
据估计,一九八七——一九八八学年,日本中小学共有计算机十四万台左右。日本文部省去年颁布一项计划,目的是到一九九三年在高中生中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文部省的官员强调,计算机知识对中小学生来说是一门“不可或缺”的课程。
但是,许多教育界人士却认为,过多使用计算机,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性格的培养,使他们对外部世界产生陌生感,易于内向。北泽高中的教师注意到,许多学生之所以喜爱使用计算机,主要是因为,计算机绝不会因为做错了题而责备他们,让他们在大庭广众丢人现眼。而这一点对于有着注重个人形象传统的日本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今年年初日本政府发布的关于青年人的“白皮书”承认,计算机游戏和录像带妨碍了日本青年对正常信息的接受,使他们无法分辨现实与幻觉。
一年半前,东京一位高中生杀害了自己的双亲和祖母。这孩子是一个计算机游戏迷。专家们经过调查研究后认为,他的作案动机受到了他热衷的计算机游戏的重要影响。
日本一所高中的校长在带领学生旅行时发现,无论是在车厢里,还是在旅馆里,一些学生或是在聚精会神地看连环画,或是在兴高采烈地玩耍电子游戏机,他们当中许多人都不愿意和大家一起玩耍。这位校长说:“这些孩子看上去对集体活动很不习惯。”
现在,日本教职员工会正在注意搜集计算机不良影响的有关材料。工会的一位成员发现长时间使用计算机会损害学生视觉。她说:“计算机已经进入了中小学,但对它会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却毫无准备。政府既没有组织出版在这方面进行指导的书籍,也没有组织有关的研究。”绝大多数教师认为,“亡羊补牢,未为迟也”,现在必须在这方面给学生补课,以便为一九九三年全面普及计算机知识作好准备。     
     
           (丁刚编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