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3月1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大家来谈“水”

  关于发展节水农业问题
陈俊生
科技兴农是一件大事。小平同志说,农业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视科学。小平同志关于我国农业发展的这段论述,是对我国农业几十年发展经验教训的高度概括,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我们应按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把科技兴农具体化,落到实处。
我想,科技兴农的任何一项措施,几乎都离不开水,水利确实是农业的命脉。鉴于这种考虑,我想就发展节水农业问题,谈点意见。
一、我国水资源紧缺,将是长期存在的一个难题。对于这一点,一定要有足够的认识。
我国现有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耕地平均分摊水量也只有世界平均数的一半。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水位下降,甚至发生地下漏斗。浅层地下水开采量河北省已达到允许开采量的90%,河南省达到70%。70年代以来,华北地区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下降0.5—3米。目前,该地区有些地方的粮食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是靠每年超采地下水的代价来维持的。我国的东北三省最大的胁是干旱。
上述情况说明,我国现有水资源十分紧缺,是世界上40多个严重“缺水户”之一。在现有水资源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又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农业用水量大。全国每年总用水量为560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80%以上,主要用于灌溉。二是分布不均匀。在地区分布上,有45%的国土处在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干旱少水地带。在河川径流分布上,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径流量仅为全国的7.5%,而耕地却占全国的36.5%,这是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地区,也是我国农业的重要基地。三是水的有效利用率低。现在自流灌区渠系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0%左右,井灌区一般也只有65%左右。黄淮海平原每年用水500亿立方米,其中300亿立方米蒸发和渗漏了。
到本20世纪末,困扰我国(主要是北方,也包括南方有的省)农业发展的,将主要是水的问题。
水资源如此珍贵,可以说滴水贵如油,但浪费又很惊人。据有关部门测算,如果水的有效利用率提高10%,按农业用水4500亿立方米计算,一年就等于增加450亿立方米水,相当于兴建几十个、上百个大型水库。
水资源危机,不仅威胁着整个农业,而且危及工业、交通、能源和人民的正常生活。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这些年来,许多科技工作者和有识之士都为此而大声疾呼。但是,对水的问题的重视程度目前还远远不够。
大力发展蓄水、节水农业绝非权宜之策,将是长期任务,即使南水北调成功了,北方还要继续强调蓄水、节水。现在的情况是,每年的降水大部分白白流掉了。如我国北方,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真正渗入土地的小于550毫米;黄淮海平原,东北大部,山西、陕西大部,甘肃东南部,降水量为400—800毫米之间,真正渗入土地的有350—550毫米。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扭转。
二、由于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我国现在已经有了一系列节水科研成果,在节水和增产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在要把这些科研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综合各地已有的节水措施,主要有:
一是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有些地方采取井渠结合,以井补渠,以渠促井的办法,汛期拦堵地面水,以补充地下水。比如南方一些省采取塘坝、水库结合,安徽合理利用地下水,河北黑龙港利用微咸水等。
二是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以减少输水损失,一般可节水50—70%。渠道防渗主要用于自流渠区,管道输水主要用于井渠区。采取混凝土管、硬塑管、地埋软管等,既节省土地,又可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损失。去年9月,我在山西省运城市看到,他们发明一种灰土暗管渠道灌溉,节水、节地、节省费用,水的有效利用率达95%。全区2000万亩水浇地如果都用这种暗管,每年可节水2亿立方米,等于扩大灌溉面积50万亩,少占耕地3万亩。这种灰土管每米只需2元钱,全区水浇地如果都采用,可比混凝土防渗渠道节省1500多万元。在管道输水方面,许多地方采取低压管道输水灌溉。
三是喷灌、滴灌等先进技术。据有关部门统计,到1989年,全国喷灌已超过1000万亩,主要是经济作物,如:柑桔、苹果、茶叶、木耳、人参,也有一部分大田作物。
四是地面、田间节水技术,也称为常规办法,包括平整土地,大畦改小畦,长渠改短渠,宽渠改窄渠以及深松蓄水等等。
最近,中国科协有一位已经退休的老同志给我寄来一份材料,介绍山西水土保持所高级工程师史观义等同志创造的抗旱丰产沟,又称改土蓄水聚肥耕作法。这种办法既保水土,抗旱防涝,又能增产。
黑龙江省去年干旱减产,但农场地区由于机械化作业,耕层较深,因而产量高于其他地方。克山农场连续12年获得粮豆丰收,去年降水量只有285毫米,但小麦亩产225公斤,大豆200公斤,比周围农村亩产高出一倍左右。他们的一条最重要经验就是多年来搞深松蓄水、植树造林。
甘肃、宁夏开展小流域治理,“山上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穿靴子”,即山上栽树,山腰搞梯田,山下修建沟坝地,蓄水效果也很好。总之,各地都已采取一些相应的节水措施,办法各有千秋。我们应当进一步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把已经成熟的科研成果推向更广的范围,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三、推广节水措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气候条件多样,经济条件不同,农田水利分布状况和作物需水量时空分布变化大,因此,需要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分别推广低层次、中层次或高层次的经验,不能一个模式,一种药方。
黄淮海平原是全国最大的农业区,全区渠灌和井灌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55%,现在绝大多数都是浇三次水,有关专家认为,有些只要在关键时刻浇一次水就够了,小麦亩产可达250公斤,玉米亩产可搞到750公斤。采用薄膜覆盖也是一种有效的蓄水措施。有些地区采用这种办法每亩节水49立方米,亩增产22公斤。
在一些水源紧张、地形起伏、土层透水性强的地方,滴灌和喷灌比较适宜。沿海地区和盐碱地面积大的地区,应该在如何采用微咸、微碱水灌溉方面动些脑筋。
哪个地区适宜采取哪些节水措施,应该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因地用水,因时用水,因作物用水。即使是高产田也要计算水的成本,按作物需水量科学用水。
四、统一的社会化服务一定要跟上。
当前,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在发挥着千家万户独立经营的积极性。但是,有些事情,单靠一家一户是办不成的,而必须有统一的社会化服务,才能发挥集体和家庭双层经营的优越性。
统一的社会化服务包括的内容很多,比如:统一规划,分区种植;统一种植地块,统一用水;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等等。如果在同一条件下的相邻地块里,张家种水稻,李家种玉米,你不需要水时我需要,必然发生种种矛盾,造成水的浪费。在一个地区里,调整好作物结构对节水很重要。一些干旱地区,可以适当调减小麦种植面积,增加棉花种植面积。因为小麦需水量大,而且返青时正是少雨季节,而棉花这个时候不需要多少水。提供节水新材料和抗旱新品种,也是搞好统一的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下,许多事情要靠行政的力量来推动。要使节水农业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必须加强领导。发展节水农业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下基层的干部中也应该有专人负责这项工作,配合当地干部抓好节水这件大事。抓农业不抓节水,就等于工作没有抓到点子上。
发展节水农业,不仅是水利部门、农业部门、科技部门的事情,还涉及到许多方面,全社会都应大力支持这项事业。发展节水农业试点所需的化肥、农药、农膜,应优先供应。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欢迎大家来谈“水”
如果从大禹治水算起,中华民族已有了4000年水利史。作为生活着的人,我们都能体验到水的功过;作为经济建设者,我们又都了解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特别在尝到水利的甜头,也喝过洪旱“苦水”之后,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
改革开放以来,各项基本建设迅速发展,一个曾掩藏的大问题慢慢显露出来:采1吨煤需水1—1.5吨;炼1吨钢需水20—40吨;造1吨纸需水200—250吨;生产1吨化肥需水500—600吨;合成1吨人造纤维需水1200—1700吨……“水老虎”越来越多,越来越厉害。据统计,我国已有近150个城市缺水,人们不得不担忧起来:哺育了万物的水,虽然处在不断循环补给过程中,但它能无限满足人们的需要吗?
农民浇地开始收取水费;城里有水龙头的地方几乎都装有水表。炎热的夏季,一些城市半夜才来自来水;农民甚至几宵露宿田野,等水浇地……遗憾的是,人们感觉到了的并不一定深刻理解,普遍已经感受到的东西还远没有上升成为一种全民意识。大家仍在过量地开采,惊人地消费,人为地污染,不断加重水资源危机。要说对策、办法也有很多,但是,假如人们的认识跟不上去,不知缘何惜水节水、防洪抗旱、保持水土、防治污染、综合利用等,任何高超的对策,完好的办法也是难以付诸实施的。
水已亮出了黄牌,现在是到大声疾呼、引起全社会重视的时候了。因此,我们想到在《人民日报》上开办这么一个专栏,取名就叫《大家来谈“水”》,刊登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的文章,让人民知道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的“家底”,明白水资源危机已不是什么潜在因素,它的险象已严峻地摆在面前,制约生产,影响生活,进而认识兴修水利、节水惜水的重要性。
我们希望来稿多是小题目、小角度,集中一点,或谈体会,或讲教训,或介绍经验,有理有据,虚实结合,切不要面面俱到。每篇几百字、千把字,最好;至多不超过两千字。来稿请寄人民日报经济部(邮政编码:100733),注明“谈‘水’稿”。
我们计划专栏结束后,评出“优秀稿”若干篇,发给证书,以资鼓励。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来稿。
                      水利部 
                    人民日报经济部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忧思莫如自强 洋货问题采访札记(下)
——本报记者 潘岗
洋货的近乎泛滥,引起了各界有识之士的关切。
英籍女作家韩素音说:“中国人要自强,首先要自己看得起自己。现在外国车塞满了中国街道,日本电器已装备了众多家庭,连肥皂、化妆品都是洋的了……这不能叫开放,……”
上海市政协提案委员会经过一个月的专题调查,发现上海自1985年到1989年7月,共进口外烟3500万条,全市人均近4条。这还不包括无证商贩从沿海地区贩来的走私烟。政协委员们建议政府要把“过几年紧日子”的口号落到实处,有效制止不必要的外烟进口,打击外烟走私。
平心而论,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必要的进口还是需要的。特别是外商来中国投资,无非是对中国广阔的市场有兴趣。我们可以通过技贸结合,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发展生产的同时,适当进口一点国内市场短缺的消费品。但绝不能不顾国内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无限制地进口洋货。那样,不仅浪费宝贵的外汇,还会给国内工业带来直接的危害。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国家早在1987年就开始采取了限制消费品大量进口的措施。过去的一年,继国家计委、经贸部、海关总署发出关于加强外国牌号饮料生产管理、洋汽水今后不得再进口的通知后,去年晚些时候,经贸部又发出通知:暂停进口家用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等34种生产装配线。广东省政府亡羊补牢,已严格限制进口烟、酒、化妆品、水果、香皂、饮料等18种消费品。在1989年7月举行的东南沿海四省打击走私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强调:我们必须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狠狠地打击走私贩私活动,把他们的嚣张气焰压下去,将斗争进行到底。
可以想见,随着国家有关宏观控制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必将对洋货进口热以有效抑制;正在全国各地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全国一盘棋”思想教育,正本清源,也会起到好的作用。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靠全国上下自强不息。
一位专家说,中国人要自强,中国工业要创新,中国产品要提高质量,用高效、优质、信誉、服务去占领市场。
李鹏总理前不久在谈到机电行业的前景时也说,要走出当前的困境,就要提高产品质量,供货及时,价格有竞争性和良好的服务体系。再有就是要节约资金,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真正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机电行业是这样,医药、化工、化妆品、日用品行业,何尝不是如此。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果迷”史大川
崔学明
听说再过几天,史大川就要告别寺口镇的2.4万亩果园和近万名果农赴日本进行为期一年的进修学习了。果农们闻讯纷纷赶来为他送行。一位农民说:“大川,我们这些年富了,多亏你呀!”另一位深情地叮嘱:“大川,你进修回国后可一定要再回咱寺口镇呀!”……
史大川今年34岁,是寺口镇果树站站长。1980年8月从山东泰安林校毕业后分配到栖霞县寺口镇任果树技术员。刚刚踏上寺口镇的那些日子,他每每觉得心里凉凉的——在瘠贫的山丘地上,散落着2000亩老果园,果枝上结的苹果,有的被虫子钻了眼,有的已开始腐烂下落,1976年栽种的5000亩果树,多数成了“小老树”,长得七歪八岔的。一问当地农民,连果树品种都分不清,更谈不上懂栽培管理。然而,没过多长时间,史大川的心便“热”起来——这里的干部群众已把致富的希望寄托在果业生产上。当时,这里的果业生产在全县倒数第一,乡亲们都盼着小史带着大伙“翻身”哩。小史与另一位同志核计,决定从抓技术培训入手,逐步打开寺口镇果品生产的局面。随后,他俩每半月召开一次技术培训会,还经常走村串户手把手地教剪枝、教配药……渐渐地,寺口镇有了一批真正精通果树栽培的技术员,果品生产出现了转机。
1984年秋天,大川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将寺口镇的山山岭岭转了个遍,得出的结论是,寺口镇人均占有土地3亩之多,但有1/3的土地是粮食产量极低的山丘薄地。这些地海拔较高、沙性强,种粮不行,种苹果却很适宜。于是,他向镇领导谈了自己的看法,这年冬天,镇党委根据小史的建议,向全镇农民发出了“开发荒山薄地,人均一亩果树”的号召。这时候,日本的优质苹果“红富士”在当地还很少有人种,但其发展前景,大川心里很清楚。他对群众说,别看眼下“红富士”树苗昂贵,但栽同样的亩数,待到结果时,其收入要比普通苹果高5—6倍!乡亲们被小史说动了,这年冬春,全镇一下子栽种了8000亩“红富士”苹果。“红富士”在寺口安家后,史大川便围绕着怎样使“红富士”早结果、多挂果动起了脑筋。他购置了大量果树栽培方面的书刊,认真学习研究,还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园,进行不同修剪法试验。经过多次试验,他成功地创造出了“春刻出枝,夏剥成花,秋拉开角”的“绝招”,能使幼果树早期丰产。他把技术无偿地传授给农民群众,并具体地指导他们严格按要求去做。1988年,该镇的4年生“红富士”亩产达1750公斤,2年生矮化“红富士”亩产达750公斤,均创国内最高纪录。
果品生产的迅速发展,使寺口镇农民很快富了起来。近两年,全镇每个农业人口果品年收入均达1200多元。史大川呢?还是与普通镇干部一样靠基本工资吃饭,经济上不宽余。有人问他:“你研究果树入了迷,可把致富的金钥匙都交给人家了,怎么也不给自己捞点实惠?”大川憨厚地笑笑:“能用我的一技之长,为农民群众致富引路,比什么都好。”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资金问题面面观

  启动资金追踪
新华社记者 倪小林
去年以来,银行系统为解决企业间债务缠绕,部分重点企业生产受影响的矛盾,投放了数百亿元启动资金。启动效果到底怎样?还存在哪些问题?最近,记者采访了北京几家企业和银行。
(一)
从北京地区的情况看,去年3月份银行首次投入启动资金,重点投向国营大中型骨干企业,基本上保证了这些企业的生产必需资金。此外,银行在经过大量摸底调查后,坚持按照少投入多解扣的原则,运用启动资金解决了部分工业系统内的拖欠。北京市工商银行先后发放了11笔3159万元资金,帮助电子系统30家企业清理债务,并收回逾期贷款2514万元。
记者在调查时发现,受益于启动资金的单位,多是上交税款的大户。去年8、9月间,北京分两次向企业投放启动资金,解开了相互交织的债务链,很多企业收回货款,就有能力偿还以前拖欠下的税金了。9月份,全市工商税入库额比8月份增加了26%。
(二)
总的来说,银行在紧缩银根的前提下,有重点、有选择地向企业投入启动资金,基本上达到了保重点、压一般的目的。现在的问题是,旧的债务清理了,新的拖欠又产生了,工商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依然十分旺盛。记者在银行信贷科不时遇到来要贷款的人。一些企业的负责人甚至说,国家向国营大中型重点企业倾斜的资金政策,他们感觉不明显。而另一方面,银行的同志却在叹息:“贷款再多也不够,贷出容易,收回难啊!”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人们心理上如此大的差异感呢?从调查情况看,这里面既有调整面临的新问题,又有多年应当得到解决,而被忽略、沉积下来的旧矛盾。
据有关人士分析,流动资金需求量大是导致企业被“启动”感小的主要原因。10年来,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流动资金占用量必然增大。以北京市为例,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的产值从1980年的213亿元上升到1989年的400多亿元,几乎每年都需新增30%左右的流动资金贷款。全市500多家工业企业贷款余额1984年是87.1亿元,截至1989年11月底,已增加到162.7亿元。此外,原材料价格上涨,成品资金占用加大,也增加了流动资金的需求量。
这种状况使银行的同志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他们说,一边要压缩信贷规模,一边又要保证企业的生产资金,实在太难了。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自身又有多大的承受力呢?
从调查中看,企业离开了银行贷款,整个生产经营便会停止,关键在于其自有流动资金太少。据测算,按常规企业经营资金中自有和银行贷款比重为8∶2为最佳,而我国多数企业的资金状况是2∶8。1983年企业流动资金改由银行管理后,财政就没有再给企业增加国拨流动资金。当时规定,凡新建企业和新开工项目,必须自筹30%铺底资金,实际执行中,铺底资金并未计入投资规模内,留下的资金缺口都压在银行身上。近几年尽管银行多次呼吁补充企业自有流动资金,但并未引起重视。全市数百户企业近年总共补充自有流动资金3亿元;一家年销售额达4亿元的大型国营批发公司,自有资金仅300万元,占销售额的1%。此外,由于市场疲软,产品大量积压,有些企业要维持生产不得不占用两套甚至三套资金,使本来就紧张的信贷资金更加不够分配了。启动资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投放,必然难尽人意。
(三)
从长远看,在今后的调整中不能单靠银行一家来解开债务链,启动生产。许多经济界人士提出,必须切实采取办法挖除企业自有流动资金过于匮乏的病根。
大量资料表明,补充企业自有流动资金并非没有条件。据统计,1983年至1988年全国国营企业留利增长1.4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倍,职工工资增长1.4倍,集团购买力增长2.6倍,而定额流动资金只增加了58%。另一方面,企业流动资金漏拨达1700亿元,包括:用流动资金搞固定投资;财政应拨未拨的政策性亏损;虚盈实亏,填补挂帐损失等。仅1988、1989两年因价格上涨,增值部分应补充流动资金而未补的就达650亿元。可见,只要堵住漏洞,理顺关系,逐步补充企业自有流动资金是有潜力可挖的。
当前,提高启动资金使用效果,第一,要尽快结束清欠中的地方割据,钱到地头死、启而难动的状况。
1989年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两次组织全国性清欠活动,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一些地方只放资金流入,不准资金流出。这样的“启动”如何能解开债务链?长此下去必将阻碍生产和经营的发展。人们呼吁,有关地方政府要从大局着眼,积极协助、支持银行清欠,尽快让资金流动起来。
第二,有关部门要摸清底数,周密计划,使重点建设资金及时到位,真正救活一批企业。
第三,合理选择启动点,改变目前企业产品积压、市场疲软问题。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安徽省凤阳县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大力发展县办工业。两年前兴办的县塑料厂,年产农用地膜6000吨、化肥编织袋600万条,成为支农骨干企业。图为塑料厂编织车间一角。
本报记者 杨文道摄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车上还有什么?
韦启美
(原载《讽刺与幽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