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3月1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墨西哥通讯

  都市的命脉
——墨西哥城的供水和排水系统
本报记者 郭伟成
墨西哥城的命脉在哪里?“在这儿”!海梅工程师右手轻轻地拍着连接着巨大水泵的管道说,“墨西哥城建在海拔2240米的高原谷地里,居住着1800万人口,没有水,一切就都完了。”
海梅工程师是墨西哥城水质中心控制站的负责人。他向我们介绍了这座世界第一大城的供水系统。在控制站的会议厅里,他为我们放映了一部纪录片:《水的踪迹》,该片记叙如何把宝贵的水从127公里外的库察瓦拉湖引到墨西哥城。每秒钟水流量达7立方米的库察瓦拉水道,供应着全城水需求总量的1/3。墨西哥城拥有1.2万公里的地下水管网络和555公里的主管道,分别连接着地下水管与水源地。据介绍,墨西哥城居民人均每天用水达300升,位居世界第一位,远远超过日本(人均每天用水150升)这样的发达国家。但是,在输送途中白白流失了15%,使用中的浪费更是难以计数。政府对自来水的补贴,占到成本价格的90%。控制站的负责人认为,不合理的补贴助长了浪费。只有水价合理,才能使消费者懂得正确用水。为此,墨西哥政府不久前制订了累进消费水价:消费水量在10立方米以内的享受低价补贴;超过10立方米的要实行不同价格;超过120立方米的要按照水的成本收费。当然,这仅仅是节水措施的一部分。
在参观水质控制中心时,我们惊奇地发现,它的实验室几乎成了新型卫生设备的展览厅,各种颜色和造型的抽水马桶、洗手盆、淋浴器,琳琅满目。技术人员正在测量抽水马桶的下水量及其冲刷效果。弗朗西斯科工程师说,普通抽水马桶每冲刷一次需要16—20升水,而这种新型节水马桶,每次只需要4升水。他还说:“可别小看了抽水马桶。生活中用水量最大的正是卫生间。墨西哥城约有250万只抽水马桶,马桶的水斗容量为20升,即使每人每天用一次,就得消费3亿升水”。因此,从去年开始,新研制的节水马桶已开始进入市场。现在,政府作出决定,争取在今后3年内普及200万只节水马桶。此外,他们还在研制节水型的淋浴器。
用水多,排水也多。这给位于高原盆地的墨西哥城带来了另一个严重问题。每到雨季,墨西哥城常常发生水患。因此,除了解决引水和用水之外,还需要解决污水处理和排水问题。位于城东南的第二排水中心于去年建成投入使用,排水能力达每秒20立方米,这使附近70万居民得以摆脱水患。
参观过程中,我们还看到技术人员操作先进的电视监测车,逐段监视排水管道内部状况,像是人体检查用的“直肠镜”。把监测管插入地下水道,可以清楚地观察到附近50—70米甚至200米内排水管道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检修。据陪同者介绍,从1968年起,政府开始在墨西哥城建造大口径的排水系统,贯穿全城东南西北,形成地下排水的主动脉。规划总长140公里,目前只建成93公里。城南2号井的排水主管道的直径达5.5米,简直是座地下隧道。每米造价达1200万比索(约合4000多美元),每天平均进度为12米,最高达27米。预计这一段主管道到跟1号井会合处的距离为1230米。这项巨大的排水工程全部完成后,墨西哥城的地下将形成一个隧道般的排水网络,从而完全解决水患。
(附图片)
图为建设中的城南1号井排水隧道。郭伟成摄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访美国一家信息网络公司
本报记者 刘开宸
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信息交流日益发展,信息量越来越大,交流速度也越来越快,一些世界性的信息网络应运而生。记者年初在洛杉矶访问的“信息网络”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在米歇尔·拉迪斯先生陪同下,记者参观了该公司的信息网络“控制中心”。在一个大房间里,三位工作人员操纵着许多台电子计算机,对公司的全球通讯网络进行监听、管理,直接观察信息的传送情况,及时发现和预防线路的“潜在问题”。“控制中心”每天二十四小时运转,保证全球信息网全天畅通。附近几间房,是存放磁盘即信息软件的,它们可通过计算机和电讯网络输送到世界各地。
这种信息网络的特点,是把电子计算机与电讯结合起来,用户只要有部微电脑,即可通过公司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采用这种通讯手段,比使用国际长途电话和文传机要简便、便宜。采用电话联系时,需用相同语言,而此种通讯手段不受语言的限制;文传机需用纸张、而此种通讯不一定用纸张,只用计算机内的软件,而且容纳的信息量大,存储在软件上的资料可用各种语言和图像。目前该公司传送的基本是英文资料,拟从今年年中开始传送其它一些语言的资料。该公司可根据客户的要求,把资料同时传给几家收报人,当收报的计算机(或文传机)被占用时,它还会自动“重找”,直至传到为止。这种通讯方式十分快捷。记者在“控制中心”看到,操作员在半秒钟内就与香港接通,并得到了答复。这种通讯的线路是利用光纤电缆,对世界上极少数的边远地区才利用人造卫星。
现在,该公司的线路经过一百零五个国家,与三十四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联盟”关系,这些国家或地区除通讯方便外,经济上也有收益,可分得通讯收入的三分之一。(附图片)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犯罪题材之书泛滥美国
在美国,越是残酷的刑事案件,越能吸引作家。对于千奇百怪的谋杀案,作家们都挤破了头,抢着出书,其中不少成为畅销书,大发利市。写一个案件的书有时会出四五种不同版本,有的还拍成电视连续剧。
在嗜好真实犯罪题材的作家之中,不少是新闻记者或编辑。这类题材的书稿酬高大概是一些人热衷于这类创作的原因之一。
《出版人周刊》的编辑约翰·贝克估计,市面上非小说畅销书中,大约1/10是这类根据真实犯罪题材编写的。在过去10年中,其数量增加了一倍。
专栏作家保罗·雷森认为,此类作品之所以会大行其道,是因为读者觉得有被暴力包围的无形压力,终日处于核战、细菌战、化学战之阴影下,所以看看有关犯罪案件的书,有助缓解情绪。然而,某出版社总编辑迈冠·柯达则说:“我们处于一个内心犯罪的时代。回溯70年代之际,在犹他州,若是去描写一名强暴罪犯,都觉得似乎不当。而今天,我们却把这些残暴之徒的所作所为,渲染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人事迹。”
属于真实犯罪题材创作家杰克·殴森承认,在这类题材的掩饰下,许多作品流于粗俗甚至扬恶。    
        (朱少平)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资源保护

  世界专类动物园一瞥
如今,世界上有不少珍稀动物濒临灭绝,于是各类动物园应运而生。它们不仅是观赏动物的园地,而且成了濒危动物的保护所。
在哥斯达黎加的西北部,有一个面积达1.07万公顷的海滩公园,这是观看海龟产蛋的好去处。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科学工作者、摄影师、生物学家和游客。
斯里兰卡的科伦坡有个蝴蝶公园,养有36种不同类型的蝴蝶,还设有蝴蝶标本制作中心和交易市场,游客可在这儿买到几百种不同的蝴蝶标本和各种各样用蝴蝶制成的工艺品。公园的小卖部还出售各种有关蝴蝶的画册、书籍和资料信息。
世界昆虫学会有关蝴蝶生态的一些研讨会,也常常在此公园召开。
华盛顿的昆虫动物园,每年要接待100多万游客,参观者可以把展览的昆虫从小橱窗里拿出来摸摸看看。据介绍,世界上很多重要的医学发现,都是从对昆虫的研究中得来的成果。濒临绝种的昆虫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多数昆虫都在热带雨林,而人类对森林的破坏使得昆虫的生存受到了威胁。
澳大利亚悉尼的树袋熊公园是澳大利亚设在新南威尔士州最早的树袋熊禁猎区。在澳大利亚殖民初期,树袋熊数量很多。由于欧洲殖民者为获取它那厚密而美丽的毛皮,在大约100年之内,进行大量猎杀,使树袋熊几濒绝灭。直到1927年才开始保护这种珍贵的动物。公园的研究人员对树袋熊作了大量工作,对保存和繁殖树袋熊作出很大的贡献。
另外,新加坡的裕廊鸟类公园,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的狮子公园,联邦德国汉诺威西南森林中的野猪公园,英国科茨沃尔德丘陵的家畜公园,美国加州的猴子公园,泰国曼谷的鳄鱼公园,英国乌邦寺的麋鹿公园,以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的白羚羊公园等也都是世界闻名专类动物园。(杨其加)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一些亚洲国家居民健康状况亟待改善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的报告,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居民的健康状况不佳,其中南亚和东南亚国家最为严重。据统计,这两个地区共有患病人数5亿之多,占全部人口的40%。主要疾病是腹泻、呼吸器官疾病、登革热、麻疹和疟疾。这些病并不是什么疑难病症,都是可以预防和医治的。但是,这些国家用于医疗的开支太少。据最新统计,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每人每年的医疗费用仅5美元,而一些发达国家则高达400美元。
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人纳卡吉马博士称,实际上,用不了很多投资就会明显改善这些国家的健康状况。急性呼吸道感染如肺炎和肺结核,可用抗菌素治疗,花费不过4美元左右,而咳嗽等只要花费2美元注射疫苗就可预防;疟疾等病如治疗及时,花费很少即可治愈。纳卡吉马博士认为,如果发展中国家每人的医疗费增加2美元,所有儿童的免疫力就会大大加强并根除小儿麻痹症。目前,发展中国家每年有20.8万儿童受到小儿麻痹症的折磨,世界卫生组织计划到2000年彻底根除小儿麻痹症。(于作龙)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国外剪影

  西德的“家庭妇男”
在西德,目前出现了一批为数不少的“家庭妇男”。这些人年纪多在四十岁上下,他们在家里专心地洗衣、照顾孩子,傍晚还给下班回家的妻子奉上一桌可口的饭菜。奇怪的是,这些人本来都是经理、工程师或医生,按一般标准,都算是颇有成就者。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做出这种不寻常的抉择呢?
据报道,当初这些人提出辞职时,他们的上司几乎无一例外地盛情挽留,有的还许以升迁、加薪。有一位商人这样回答他的上司:“你许的这些愿有什么用呢?看看我们的父辈吧,他们从早干到晚,有钱有地位,但却失去了常人的乐趣,失去了儿辈的爱。我可不愿再这样了。”这段话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西柏林自由大学的一次调查中,有很多人反映,为了事业,他们大多在三十五岁后才生孩子,但有了孩子后,却又无暇给孩子以父爱。一位工程师说:“我拚命苦干的目的是什么呢?我宁要花时间去体验生活,也不要高薪和地位。”
在这种心态下,这些人便选择了辞职的道路。然而,“家庭妇男”也不是那么好当的。首先,舆论的压力常使他们苦恼。一位男士去福利部门登记时,办事员瞪大了眼睛:“什么职业?没有?哦,您失业了。”说着,便开始为他办领取失业救济金手续,搞得他哭笑不得。而且时间一长,“妇男”们自己也对琐碎的家务感到厌烦,渴望事业成功的念头又开始抬头,而妻子则也对丈夫长期为自己作出牺牲感到不安。于是,新的烦恼又开始了。
西德一些社会学家认为,“妇男”们的烦恼其实源于西德这一“功利社会”中的激烈竞争,竞争使人失去心理平衡,以致在做法上走了极端;而走极端又并非良策。所以,西德“家庭妇男”的人数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减少些,但他们的烦恼却不会消除。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无血不成书。朱根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