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3月1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就全面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举行第三轮磋商
本报巴黎3月12日电 记者吕网大报道: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今天上午在巴黎就全面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开始举行第三轮副外长级磋商。
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代表曾于今年1月、2月分别在巴黎和纽约举行过两轮磋商,在全面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充分发挥联合国在柬过渡时期的作用等问题上取得较为一致的意见。这次五国代表将继续就某些问题进一步磋商。
中国代表、外交部长助理徐敦信会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五国很好地进行配合,共同合作,在前两次磋商的基础上,继续讨论柬埔寨问题的重要实质性问题,以推动柬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徐敦信说,这次会议应讨论重要的原则性问题,只要把大原则定下来,其它问题就好办了。
在谈到自纽约磋商以来近一个月柬埔寨局势时,徐敦信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越南侵略军最近又大举重返柬埔寨。他说,我们赞同停火、停援,但在停火和停援之前,越南应全部撤军。越南本来就没有真正撤军,最近又大规模重返,越南的这种做法与国际社会积极谋求柬问题的早日解决是背道而驰的。徐敦信认为,五个常任理事国应该呼吁越南在有效的国际监督下真正全部撤军,并不得重返柬埔寨。
参加此次磋商的五国代表是:中国外交部长助理徐敦信、美国助理国务卿理查德·所罗门、苏联副外长罗高寿、英国外交部副次官戴维·吉尔摩和法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马腾。磋商将进行两天。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纳米比亚知名人士发表谈话
决心建设和平与繁荣的新国家
新华社温得和克3月11日电 (记者熊钟琪)纳米比亚一些知名人士最近在这里分别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欢呼纳米比亚即将于本月21日宣布独立,表示要面对挑战,建设一个和平与繁荣昌盛的纳米比亚。
纳米比亚全国工会主席约翰·奥托说,纳米比亚的独立是纳米比亚人民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艰苦斗争的结果。
他指出:“独立并不意味斗争的结束。”他说,纳米比亚人民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虽然纳米比亚有着丰富的矿产和其它资源,但是殖民主义的掠夺造成纳米比亚人民十分贫困。他说:“纳米比亚工人必须面对这些挑战。”
奥托表示,全国工会要为国家的重建作出自己的贡献。他说,工会组织支持即将上任的政府为解决严重失业而做的努力,完全支持这个政府发展农业和鼓励投资的政策。
纳米比亚妇女理事会书记彭杜库尼·伊塔纳说,纳米比亚人民将庆祝独立这个历史性的日子。
她指出,纳米比亚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在独立宪法中得到了保障,这在纳米比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她说,但是要全面实施宪法的斗争并没有结束。
伊塔纳表示,纳米比亚妇女一定要在独立后努力建设自己的国家。
纳米比亚全国学生组织全国协调员保尔·卡林加指出,100多年的殖民主义者的占领使得纳米比亚“落后、分裂、贫困和饥饿”,“独立意味着加倍努力建设国家和创立新的社会秩序”。
这位学生领导人说,全国学生组织信赖西南非洲人民组织的政府及其民族和解与团结的政策。
纳米比亚矿业商会会长巴蒂斯赞扬即将上任的政府对局势非常现实的观点以及将要采取的经济开放政策。他说,只要政府对外国投资创造合适和正确的条件,外国投资今后就会越来越多。他认为纳米比亚的实业家们对前景持乐观的态度。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在外国报刊上

  中国的长城依旧是坚实的
——美国一位周刊总编从中国采访回去写的社论摘要
编者按:提前出版的最近一期《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发表了刚从中国采访回去的该刊总编朱克曼撰写的一篇题为《长城边的美国》的社论,论述了作者对当前中美关系的看法。下面是该文的摘要。
                   
我们当前要面对的问题是,孤立中国或扩大对中国的制裁,是否对我们的国家安全或对人权的关切更有利。我个人确信,采取这种行动是错误的。这将是无助于中国人民的轻率之举。实际上,中国人民有很强的民族敏感性,任何来自外国的压力只能起反作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十分有限,而在心理上造成的损害将是无法估量的。不管去年6月骚乱如何,在中国除了同共产党及其领导人打交道外别无他择。共产党有足够的效忠于它的军队,由于过去在经济上获得的成功,它得到人民群众的充分支持。中国人民自己很可能宁愿节衣缩食而不要不稳定。
我们的采访表明,中国领导人正以明智和合乎实际的方式继续推行改革计划,尽管面临种种挑战。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是在同一个无法忽视、不能对它没完没了地说教的国家打交道。中国具有关键的战略和地区作用,是核俱乐部的一员。如果我们要推行一项防止核扩散和导弹扩散的有效政策,我们需要它的合作;如果我们要推行一项减少臭氧层被破坏和全球气温变暖的威胁的有效政策,我们就更需要它的合作。一个强大、稳定的中国对美国的安全和世界和平总是至关紧要的。
中国的长城可能已有裂缝,但它依旧是坚实的。如果我们在长城里面,人们不一定在所有情况下都听到我们的声音,然而假如我们走出城墙,人们肯定是听不到我们的声音的。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我代表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代表早餐会上指出
越南真正撤军是政治解决柬问题的前提
本报巴黎3月12日电 记者吕网大报道: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代表就柬埔寨问题进行第三轮磋商前,于今天上午举行了早餐会。法国代表马腾向与会国家代表介绍了不久前举行的雅加达非正式会议的有关情况,五常任理事国代表就此进行了讨论。
中国代表、外交部长助理徐敦信在发言中指出:雅加达会晤是谋求柬埔寨问题政治解决的一次重要会议,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瞩目。但由于越南和金边当局缺乏解决问题的诚意,至今仍坚持其继续控制柬埔寨和企图一派掌权的顽固立场,致使会晤未能达成任何协议。他认为,多数与会国家和柬埔寨抵抗力量方面,特别是会议东道国印度尼西亚和其它东盟国家为这次会晤的举行和谋求进展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对此,应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除了那么多国家与会外,柬埔寨四方各自派出代表再次同室议事也是有意义的。
徐敦信强调,雅加达会晤的经验再次证明,越南在有效的国际监督下从柬埔寨真正撤军并不得重返,至今仍然是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前提;任何谋求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方案或磋商,都不应回避过渡时期柬四方军队的处置和建立临时政权问题。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纳尔逊·曼德拉强调
条件不满足不同南非政权谈判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3月11日电 (记者刘也刚)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副主席纳尔逊·曼德拉今晚在这里强调,在非洲人国民大会提出的全部谈判条件没有得到满足以前,这个组织不会同南非政权举行谈判。
曼德拉是在结束对坦桑尼亚为期6天的访问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讲这番话的。他说,至今南非政权只满足了谈判的一个条件:取消对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和其他反种族隔离组织的禁令。
他说,“尽管他们释放了一些政治犯,我们对当局的态度并不满意。”他说,只要紧急状态依然存在,其他条件没有得到满足,“就没有谈判的余地”。
他说,非洲人国民大会今后半年的首要任务是竭尽全力,团结南非所有反种族隔离组织。他说,该组织已确定了明确的指导方针,作为团结所有反种族隔离组织的基础。
曼德拉是6日开始对坦桑尼亚进行访问的。他于11日离开这里,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看望正在住院治病的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主席坦博。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艾尔文就任智利总统
我国政府特使出席总统就职仪式
据新华社圣地亚哥3月11日电 (记者陆在宽)帕特里西奥·艾尔文今天在智利瓦尔帕莱索的新议会大厦宣誓就任智利第31任总统,从而结束了皮诺切特将军领导的长达16年之久的军人政权的统治。
现年71岁的艾尔文是在去年12月14日举行的大选中当选为智利总统的。艾尔文今天就任总统,标志着智利已完成由军政权向文人政权的过渡。皮诺切特在移交权力后,将继续担任陆军总司令的职务。
60多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智利总统就职仪式,其中有阿根廷、巴西和乌拉圭等9个拉美国家的总统以及美国副总统奎尔。中国政府特使、航天部长林宗棠也出席了仪式。
艾尔文在交权仪式结束后返回首都圣地亚哥并在总统府拉莫内达宫的阳台上向欢迎他的群众发表了简短的演讲,表示他将在4年的任期内竭尽全力地争取在智利恢复“民主、自由、正义和团结”。
艾尔文1918年11月26日出生于智利比尼亚德尔马市的一个法官家庭。1936年进入智利大学法律系学习,1944年毕业。次年加入民族长枪党。1950年任该党主席。1957年参加创建基督教民主党。1965年任参议员,1971年当选为参议院议长,是萨尔瓦多·阿连德执政时期的反对派领导人之一。从1957年至1989年7月,艾尔文先后7次当选为基督教民主党主席。1969年,曾率领智利政府代表团参加联合国大会,并任联大会议主席。1989年7月被智利17个反对党联合推荐为总统候选人,并在同年12月举行的大选中击败官方总统候选人布奇而当选。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阿盟总部将迁回开罗
新华社突尼斯3月11日电 据突尼斯非洲通讯社援引消息灵通人士的话报道,正在这里举行的阿拉伯联盟理事会外长会议今天达成一项协议,决定将阿盟总部从突尼斯迁回埃及首都开罗。
消息说,此决定将在今年9月举行的阿盟理事会会议上正式宣布。协议决定把突尼斯作为阿盟第二个总部和阿拉伯国家文化、教育和科研等常设机构的所在地。
1979年3月31日,由于埃及以色列签订和约,阿拉伯国家外交和经济部长会议决定中止埃及阿盟成员资格,并将阿盟总部迁到突尼斯。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讨论巴勒斯坦问题和中东局势
不结盟运动巴勒斯坦问题委员会举行会议
新华社突尼斯3月11日电 不结盟运动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9国委员会今天在突尼斯举行会议,讨论巴勒斯坦问题和中东局势的新情况。
巴勒斯坦国总统阿拉法特在开幕式上讲话说,苏联犹太人移居以色列占领的阿拉伯领土是不合理的。
他指出,以色列把犹太移民安置在以占阿拉伯领土是对巴勒斯坦人民犯下的新罪行。
他说,应该完全制止这种移民活动。
阿拉法特谴责了以色列总理沙米尔关于建立“大以色列”的扩张计划。
他还指出,以色列政府拒绝了所有促进中东和平进程的建议。
他要求9国委员会采取措施,排除以色列对中东和平进程的阻挠,推动和平进程的发展。
不结盟运动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九国委员会的成员国是:南斯拉夫、阿尔及利亚、巴勒斯坦国、古巴、印度、孟加拉国、塞内加尔、津巴布韦和赞比亚。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苏美就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80%内容达成一致
美将于今年撤出储存在西德的全部化学武器
据新华社莫斯科电 参加苏美核武器和太空武器谈判的苏联代表团团长纳扎尔金6日说,目前,苏美两国已就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及有关文件内容的80%达成协议,但在海基和空基巡航导弹及航程问题上仍有分歧。
纳扎尔金说,由于把海基巡航导弹和它携带的核弹头排除在上述条约之外,该条约对核弹头的限额将略高于早先商定的6000枚。他指出,双方尚未达成协议的问题中,包括减少空基巡航导弹及重型轰炸机问题。
新华社波恩电 西德国防部长施托尔滕贝格7日在波恩宣布,美国将于今年撤出其部署在西德的全部化学武器。
施托尔滕贝格说,现储存在西德的10000枚化学弹将于今年7月至9月全部撤走,然后由美国在太平洋的约翰斯顿—阿托尔销毁。他说,这批化学弹相当于美军拥有的全部化学武器的1%。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国际观察小组监督巴新一岛屿实现停火
新华社堪培拉3月12日电 国际观察小组于11日抵达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新),监督在布干维尔岛实现停火。
据澳大利亚联合新闻社报道,根据政府与布干维尔武装分子上周达成的一项停火协议,政府的所有联合治安部队,包括执行特别任务的警察,将于今天下午撤离布干维尔岛。与此同时,武装分子交出武器。
巴新总理拉比·纳马柳11日说,这个由11人组成的国际监视和观察小组将于12日奔赴布干维尔岛,监督实施停火协议。
纳马柳还宣布“无限期”延长在布干维尔实施的紧急状态。
据报道,自去年3月份以来,布干维尔岛当地居民同外籍农业季节工人不断发生冲突。巴新政府于6月份派治安部队进驻该岛。迄今,布干维尔岛上至少已有100人被打死,其中包括政府保安人员数十名。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尼加拉瓜通过大赦和民族和解法
新华社马那瓜3月11日电 尼加拉瓜国民议会10日以66票的压倒多数通过了大赦和民族和解法。
这一大赦法案是在全国反对派联盟获得大选胜利并将于4月25日接管政权的情况下提出并通过的。
国民议会主席卡洛斯·努涅斯在法案讨论过程中发言说,这项新的法律将保护现政府的官员和公职人员,因为一些索摩查分子目前正在进行鼓动宣传,“企图把革命机构所作的一切事都说成是不合法的”,以便在4月25日新政权执政后进行“算帐”。
这项法律规定,凡尼加拉瓜人,在1979年7月19日到本法生效日为止,所犯的违害公共秩序罪、破坏国家安全罪,全部给予无条件赦免。法律还规定,在这期间,凡在侦察案件里犯了罪的尼加拉瓜文人和军人,犯了破坏经济罪的官员和公职人员,也将受到赦免。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苏丹领导人访问扎伊尔
新华社金沙萨3月11日电 苏丹领导人巴希尔今天对扎伊尔进行了暂短访问。
据访问结束后发表的一项新闻公报说,巴希尔同扎伊尔总统蒙博托就实现苏丹国内和平、非洲形势以及南部非洲形势的发展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公报说,巴希尔希望蒙博托发挥调解苏丹各派冲突的作用。蒙博托表示愿为寻求苏丹和平,解决内战问题进行调解,并呼吁冲突各方放下武器,实现停火,进行和平谈判。
公报说,两国元首表示支持南非人民的斗争,直到最终消除种族隔离制度。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驻匈苏军明年6月底全部撤出
据新华社莫斯科3月10日电 (记者俱孟军)苏联和匈牙利两国政府10日签署协议,双方确定苏联驻匈牙利的军队将于1991年6月30日之前全部撤出。
这项协议是由匈牙利外长霍恩同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在这里签署的。
霍恩于当天上午抵达莫斯科。下午,他在此间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刚刚签署的这一协议对苏军撤出期限的规定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他认为,苏联从匈全部撤军“反映了匈牙利人民的愿望”,“将提高匈牙利的威望和加强国家主权”。
苏联和匈牙利于1956年签订有关苏军进驻匈境内的条约,目前驻匈苏军约有5万人。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意共第19次特别代表大会闭幕
新华社罗马3月11日电 历时5天的意大利共产党第19次特别代表大会今天在北部城市波洛尼亚闭幕。大会选出了新的中央委员会,托尔托雷拉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奥凯托再次当选为党的总书记。
来自意大利全国各地、各条战线的1092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代表大会,代表全国142091名党员。新的中央委员会由357名成员组成。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频繁磋商 分歧依旧
以色列联合政府面临严重危机
据新华社开罗3月11日电 据来自耶路撒冷的消息,以色列总理沙米尔在今天举行的核心内阁会议上没有同意就美国提出的中东和平方案进行表决,工党领导人、副总理佩雷斯竟拂袖而去,使以色列联合政府再次面临严重危机。
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米尔在这次有12名核心内阁成员参加的历时3小时的会议上说,就上述方案进行表决之前,还需要几天时间进行辩论,利库德集团要求同工党协调战略。
佩雷斯在会后说,今天的内阁会议无疑将使和平进程不可能进行下去,以色列联合政府没有理由再存在下去。
佩雷斯在同工党内阁部长会晤后说,他将寻求工党中央委员会在12日的会议上给他以放手处理问题的权力,来决定39名工党议员“将采取的必要步骤”。
工党第2号人物、国防部长拉宾也改变了过去一直力保联合政府存在的立场。拉宾说,现在的责任在利库德集团一边,它应当拿出一项可接受的方案。
上个月早些时候,佩雷斯曾向沙米尔发出最后通牒,限期他3月7日前接受美国的和平方案,否则工党将退出联合政府。这个最后期限后来被推迟到11日。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民主德国将全部销毁SS—23导弹
据新华社柏林3月8日电 民主德国国防部发言人黑姆佩尔向报界披露,民德将于今年11月全部销毁国家人民军拥有的24枚带常规弹头的SS—23导弹。
他说,尽管民主德国的24枚SS—23导弹所装备的是非核弹头,但从2月1日起,民主德国已经在什米林专区导弹部署地开始进行销毁工作。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法、比争夺欧洲之都
本报记者 吕网大
欧共体成立25年来,在欧洲之都的选址问题上一直存在着激烈争吵,有关国家都想把欧洲首都设在自己的国土上。1965年欧共体成立时的协议只写了“欧共体总部所在地应由成员国协商确定”之类原则性的话,还规定“布鲁塞尔、卢森堡、斯特拉斯堡为欧共体临时工作地点”,直到1981年才提出斯特拉斯堡为欧洲议会的会址,欧共体委员会总部设在布鲁塞尔,把设在卢森堡的秘书处迁往布鲁塞尔。这种格局虽然维持至今,但法、比两国争取欧洲之都的明争暗斗一直未停。
今年2月,欧洲议会秘书长提出报告,要在布鲁塞尔为欧洲议会寻找19万平方米的会场和办公室。之后,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法国议员扬言,如果议会易地,他们将罢会。比利时则宣称要“加强欧洲议会在布鲁塞尔市的存在”,“希望有更多的议会全体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
法国对此事极为关注。法国外长在最近举行的欧共体外长会议上毫不掩饰地说,如果12国不正式表态赞同斯特拉斯堡作为欧洲议会全体会议的会址,法国将对欧共体各个机构的席位分配方案行使否决权。近来,法国政府内阁会议也紧急研究了这一问题,外交部长、欧洲事务部长都表示“反对布鲁塞尔的企图”。密特朗总统也表示,维持斯特拉斯堡“欧洲之都”的作用,是“法国的强烈愿望”。法国东部城市斯特拉斯堡更是紧张行动起来,市长又是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反对将欧共体在斯特拉斯堡的唯一机构撤走;又是抛出该市为欧洲议会建造会议中心的规划。据称新建筑将包括750个座位的会议大厅、28个小型会议室、800间行政办公室、议员及助手们使用的1500间办公室等,占地4.8公顷,耗资2亿多法郎。中心建成后,法方希望目前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共体委员会会议也能在斯特拉斯堡举行。
普通法国人对争夺欧洲之都大体持两种态度。一些人无所谓,认为法国要管的事情也太多了;另一些人认为从法国在西欧的大国政治地位和地理的中心位置看,欧洲首都应该建在法国。欧洲之都到底该设在哪里,最终将由今年4月在都柏林召开的欧共体12国首脑会议上作出决定。(本报巴黎电)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贝鲁特发生汽车炸弹爆炸事件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西区十一日下午发生一起汽车炸弹爆炸事件,有十四人受伤。
据警方说,这辆装有二十公斤炸药的汽车停在贝鲁特西区一个叙利亚军队哨所附近,爆炸炸毁了停在周围的几辆汽车,附近建筑物的窗户被震坏。
           (据新华社)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苏联将关闭一核试验场
苏联将在一九九三年初关闭哈萨克境内塞米巴拉金斯克的核试验场,而将核试验集中在北冰洋的新地岛进行。
据塔斯社报道,这是苏联国防部代表格拉西莫夫上将七日宣布的。这位上将说,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关闭前还将进行二十七次核爆炸。
塞米巴拉金斯克试验场是一九四九年启用的,一九六三年前一直进行空中核爆炸。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美国要新西兰放弃反核立场
美国政府八日说,如果新西兰不放弃反核政策,美国就不同它保持正常关系。
国务院发言人玛格丽特·塔特怀勒在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说,国务卿贝克上周在华盛顿会见了新西兰外长迈克尔·穆尔,但这并不表明美国改变了对新西兰的政策。
新西兰总理杰弗里·帕尔默不久前也表示,新西兰不会为了恢复同美国的对话而改变其反核政策。
一九八五年,新西兰前总理朗伊拒绝美国核动力和载有核武器的舰艇进入新西兰港口,从而导致美、新关系恶化。为了迫使新西兰屈服,美国中断了澳新美条约规定的同新西兰的所有军事防务关系和高级政治接触。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莱索托国王流亡英国
据博茨瓦纳电台十一日广播,莱索托国王莫舒舒二世因同军委会关系恶化,十日去英国过流亡生活。
莱索托军事委员会主席兼大臣会议主席莱哈尼耶少将在马塞卢边境站为莫舒舒二世送行。莱哈尼耶说:“为了维护陛下和王权的尊严,我们请国王去英国休息一段时间。”
国王莫舒舒二世流亡英国期间,马莫哈托王后担任摄政王。
二月十九日,莱哈尼耶同莫舒舒二世在人事任免上发生矛盾。随后,国王于二月二十日被剥夺一切权力。
这是二十年里莫舒舒二世第二次去国外过流亡生活。第一次是一九七○年他和当时的政府发生冲突后,在荷兰流亡了九个月。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泰国代表团访问缅甸
据九日晚缅甸电视台广播,缅甸国家治安建设委员会主席苏貌九日在仰光接见了前来访问的泰国副总理天猜·西里三攀一行。天猜率领的泰国代表团是七日抵达仰光访问的。在缅期间,他们参观访问了仰光和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及其它一些地方。
天猜在抵达仰光时说,他这次访缅的目的主要是加强泰缅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纳米比亚将于本月二十一日宣布独立。不久前纳米比亚制宪议会主席根哥布在温得和克“墨水宫”前向纳米比亚人民宣布,第一部独立宪法经协商一致通过。
新华社记者 熊仲琪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