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3月1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问候你的灵魂
 ——记植物学家蔡希陶
张昆华
春回大地,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作为一个植物学家,你不愿选择在芳草竞发、万木复苏的日子里离开人世。但是,死神紧紧地抓住了你……
快9年了吧。那一年的3月21日,由昆明植物研究所的老工人——从1931年起就作你的忠实助手的邱炳云,挥动你生前使用过的那把锄头,开掘着你挚爱着的这片土地,把你的骨灰,银灰色的骨灰,很轻很轻的像一朵朵云一样的骨灰,洒在这棵水杉树下,去抚爱千千万万条须根……
没有哭声,只有悼念你的同事们流下的无声的泪水,犹如心灵之泉伴随你飘落在苏醒了的春天的土地上。没有哀乐,只有布谷鸟从黑龙潭的森林里传来几声清新的啼鸣,为你送行,送你到九泉之下去对水杉树作永久永久的奉献。那时,有一位植物学家说,你不是去泥土里安息,去沉睡,而是去水杉树上获取另一种欣欣向荣的生命形式。
植物园里,有你生前培育“云烟一号”母种的苗床;有你生前引种的山茶、杜鹃、报春三大名花;有你生前栽植的许许多多树木、花卉和经济作物。但是,你的骨灰太少太少,你虽然同样地热爱它们,却无法分身去一一依偎它们。而且,根据你临终前的嘱咐,还分了一份骨灰,去安葬在遥远的西双版纳,在小勐仑罗梭江畔的葫芦岛上,在热带植物研究所你发现和引种的那棵稀罕而珍贵的龙血树下……
50年来,你开拓创办了昆明黑龙潭和西双版纳小勐仑两个植物园,死后也紧紧地拥抱着这两个植物园,再也不分开了。
8年后的3月21日,记着你的骨灰洒向泥土的时辰,我来祭奠你。黑龙潭植物园春色灿烂,吸引了很多游人。小学生们喜欢去看如火如霞的茶花;姑娘们则微笑着在紫杜鹃丛中留下芳容;从边防前哨归来的战士们却在赞美蓝色报春花像老山夜空的繁星……我想,你会为这些赏花者的高兴而感到高兴。也许,他们只知道春花的可爱,却并不知道可敬可亲的育花人是谁。因为每一种花的花瓣上,都没有写着你的名字。
而我,沿着铺满青苔的小径,一步一步,轻轻地来到这棵水杉树下,来到洒着你骨灰的土地前默默地鞠躬。秋冬的落叶仍覆盖着大地,在向哺育过它们的母亲倾诉往日的风寒。我伸手拨开落叶,裸露出诚实的高原红土——正如你肌肤的颜色。我叩了叩土地,想唤醒你,告诉你春的讯息。可我一想,这,你比我早知道的。我仰起头来,水杉树的枝干上缀满了翡翠般的嫩叶,宛若透明的人体经络;那枝干,那叶片,在风中晃动着,在闪耀着你的生命的光彩,似乎在表明你的呼吸不是已经付与这棵水杉树了吗?除了少数人,谁想得到这里竟然埋葬着一位非凡的植物学家呢?没有坟茔,没有石碑,没有墓志铭。素素朴朴,简简单单,清清白白,只有这棵充满了生机的水杉树,作为你的化身,在这里悄悄地挺立。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曾经在这棵水杉树下——那时,它还没有这样高大,这般壮美——听你说过:水杉,是绿树变成化石;化石又复活为绿树。在半个世纪以前,科学家们只能从中生代下白垩纪地层中看到水杉的化石。于是,植物学教科书上写着:几十万年前,在欧洲大陆、西伯利亚、北美、朝鲜、日本以及中国的东北等广大的区域,都生长着秀美的水杉森林。后来,北半球北部冰川降临,水杉因受不住严寒而冻死灭绝。几万年了,都看不见水杉的活立木……
可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在我国的湖北省利川县和四川省万县谋道溪发现了小片水杉天然林。这意外的发现震惊了整个世界。这棵水杉,就是你在50多年前从利川县的水杉坝引来,亲手种植在这儿的。此后,这棵母树生育了众多的儿女子孙,如今已在云南各地扎根成长。在昆明喧闹的人行道上,在麻栗坡宁静的烈士陵园里,在西双版纳鲜花常开的校园中,在高黎贡山曲折盘旋的公路旁,我都看到了它们欢快的身影,也仿佛看到了你光芒四射的创业精神。
由此而使我常常想起:1978年的春天,徐迟约着我,去昆明市昆华医院的病房里看你。徐迟坐在你的病榻边沿,向你讲起,三十年代,你在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做练习生的时候,发表过一篇小说,题目叫作《蒲公英》,结尾颇有诗一般的意境:数不清的蒲公英花籽,举着一把把洁白的小伞,乘着和煦的春风飞向四面八方,徐徐飘落在广阔的大地上,繁衍着更多的蒲公英……
我记得,那时,你病得很重,已不能下床走动。听着徐迟在讲述你青年时代的理想,你一言不发地望着我们。但我看见,你的眼睛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你的心,是想变成数不清的蒲公英花籽,张开轻盈的雪绒绒的翅膀,向北京,向大凉山,向黑龙潭,向西双版纳……向你曾经留下过足迹的所有的地方飞翔吗?我以为,在作家面前,你不会为自己的选择而感到遗憾——你本可以成为作家,但最终没有成为作家,而成为创造卓著的植物学家……
今天,我从黑龙潭植物园的各个角落,采来一枝枝金黄色的蒲公英花,插在洒着你的骨灰的红土地上、水杉树下,并代表写过《生命之树常绿》的徐迟,问候你的灵魂……
插完了蒲公英花,我听见水杉树在风中发出飒飒的响声。这就是对于我来祭奠你的回应?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亦史亦论话梨园
——读张伯驹《红毹纪梦诗注》
谭宗远
《红毹纪梦诗注》是张伯驹先生晚年的作品,写于1974年。时先生年近八旬,且患目疾,勉力成此,聊以自遣。书先交香港中华书局出版,1988年甫由北京宝文堂书店印行,大陆读者始得一观,其时先生辞世已六载矣。
据先生贤婿楼宇栋称引刘海粟的话说:“丛碧词兄(张伯驹字丛碧)是当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从他广袤的心胸,涌出了4条河流,那便是书画鉴藏、诗词、戏曲和书法……堪称京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见本书附录《尘劫难移爱国志》)可见先生兴趣之广,学养之深。本书收七言绝句177首,每首皆加附注,专记先生平生所观所演之戏曲,杂以评论,兼及掌故,虽是他心胸中涌出的两条河流的一部分,但也足使我们为这河流的深阔而心折了。
作者从7岁开始观剧,花雅两部无所不看,但兴趣似乎主要在花部,即古之乱弹,今之京剧上。对谭鑫培、孙菊仙以降诸多名家的戏,他不仅看过,还多有褒贬。这些褒贬并不因袭成说,而是自成一家,有的批评相当辛辣,不是过来人不能道,是过来人而非心直口快者不敢道。王渔洋诗主神韵,先生看戏也主神韵,他说:“眼前60余年梦,神韵堪当只五人”,这五人是“昆乱钱金福、杨小楼、余叔岩、程继仙,曲艺刘宝全。”这一断语就很大胆。若换个人也来评定,七颠八倒,不捧出50人怕也会选出“十佳”来的。这里张先生臧否人物得当与否姑且不论(我是戏曲外行,也不能论),应该称许的是他敢于说出自己的一家之言,敢于臧否人物的勇气。
先生与余叔岩交厚,31岁从余学戏,多次与余同台合作,因此书中记余叔岩最多。余叔岩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早年拜谭鑫培为师,但谭不教其戏,他“所能谭戏,皆为偷学,终成谭氏继人。”他喜玩秋虫葫芦,“严冬门外天飞雪,怀内秋虫尚有声。”又爱抽大烟,有人问他何不出国演出,他答曰:“美、法、日、苏吾不再去,唯印度可商量耳。”人问其故,他说:“印度有大土,我可过瘾也。”然而就是这位余叔岩,却断然拒绝了杜月笙约他到沪上家中唱戏的邀请。杜使人传语威胁他,他严正声明:“宁此生不到上海,也不去杜家演戏。”张先生诗以赞之:“笑他势力岂能移?直节干霄竹是师。”这四件事各表现了余叔岩的一个侧面,合在一起便构成了既用功又聪颖、既会玩又风趣、既有恶习又有骨气的完整的余叔岩。余叔岩之外,张先生还记述了其他许多艺术家的轶闻,对载涛、红豆馆主(溥侗)、袁寒云(袁世凯次子)等名票也做了很有感情的勾画。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1937年京剧名角荟萃福全馆,为庆祝先生40初度和为河南灾民募捐演出义务戏之事。这次演出大轴为《空城计》,张先生、王凤卿、程继仙、余叔岩、杨小楼、陈香云、钱宝森等联袂登台,“极一时之盛,后遍载各戏剧画报,此为乱弹到北京后称为京剧之分水岭。”这段记载看似寻常却很有意义,它至少说明:一、前辈艺术家关心民间疾苦,讲究戏德,不乏奉献的精神;二、京剧得名源于此时。关于这点,苏移在《京剧二百年概观》一书中也说京剧“定名为‘京剧’,则是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的事。”与张先生所说时间大体一致,可互相参证。


第8版(副刊)
专栏:

  绿树颂
陈显涪
我赞美绿树的无私
给春天以绚丽的光彩
给生灵以蓊郁
给荒芜以魂魄
我赞美绿树的风姿
给大地以浓盛的裘被
给岁月以青春
给田园以碧澄
我赞美绿树的慷慨
给峰峦以冠冕
给激流以锁链
给风暴以羁绊
我赞美簇簇浓荫
我赞美一切奉献……


第8版(副刊)
专栏:

  漫步刘公岛
胡玉柱
是来探寻“海市瀛州”,还是来观赏她的“疏峰拱秀”?深秋夕照中,一叶小舟载我驶向威海卫刘公岛。透过沉沉暮霭,我望着如黑龙横卧海面的铁栈桥;望着青瓦飞檐、气势巍峨的清朝北洋水师提督府的旧址,望着那条泛着幽幽白光、海卵石砌的路。
漫步岛上,小岛静极了。只有绕耳的海潮,不息的松涛。
登上了雄镇万顷波涛的刘公岛古炮台。这里已见不到多少当年那场战争的遗迹。驰目旷远寥廓的海面,却目睹了落日熔金的一幕:那红红的落日,先有半圆后存一弧,透过氤氲云气,红光灼灼夺目。倏忽间,我似看见邓世昌率领的“致远舰”受重创后在那里燃烧,250名英雄对着祖国方向挥泪跪别,尔后,炮舰像条火龙直冲敌旗舰,欲与之同归于尽……
古炮台峭崖下,激扬的海涛似乎平静下来,沙沙之声如啜泣,似呜咽,向我讲述一段极其惨烈而又真实的民族屈辱与抗争的历史,深情咏唱长眠蓝色大海的不死英灵。
入夜,岛上皓月当空,山影林影都在秋夜的清冷中。我披衣走出室外,肩肋间涌动清白的雾。举目望海,东北方向闪动簇簇璀璨灯火。突然我闻一阵撕锦裂帛般的古筝之声,悲壮,激越,令人潸然泪下。曲子是邓世昌喜欢弹奏的《十面埋伏》。此时,我有些心神恍然:是幻觉还是梦境?一位年青、强悍而俊秀的水兵尽消了我的疑虑。他是福建闽侯人,林则徐的后裔。小林笑指那闪动的灯火,说海上正在打捞致远舰,打捞邓世昌的民族精神。
我不禁释然了。
区区3.5平方公里的刘公岛哟,真是座玲珑剔透的美丽的海岛。她是祖国黄金海岸的一颗明珠,她是中华民族一面正气凛然的旗帜……


第8版(副刊)
专栏:

  水库
白航
山用两只大手
捉着了一条银色的龙
让水充盈满山满谷
流进庄稼地里去
流进山村农舍中去
长出金色的包谷
长出银色的稻谷
长出笑声和山歌
唱亮儿孙们的山弯路
奋力一跳
投身到茫茫碧波中
裹一身金子的水
裹一身银子的水
使自己的肌体
也沾上一点亮光
把重重叠叠的山
推向碧绿的画里
结构成一幅
山水画的新主题


第8版(副刊)
专栏:

静谧的渔村[中国画] 朱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