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3月1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为农民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南粤沿海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扫瞄
常征
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协会),这个改革开放的产儿在80年代呱呱坠地,即以迅猛之势,以10万个会、300万会员的雄壮阵容遍及中华大地,成为科技兴农的一支劲旅。它在各地科协领导下,由农民自己组织、自筹经费,开展技术经济活动,发挥着组织力量、振兴经济的“网络功能”。
90年代第一春,它又展示出新的风姿、新的特色、新的前景,记者在南粤沿海地区追踪着它的轨迹……
    农民企业家的摇篮
提起纯兔毛纺纱机,连有名的专家也懵了,连连摇头:“这不可能,不可能!”然而,如今竟成了现实。
纱机欢畅运转,兔毛放进,纺出来的纯兔毛纱洁白细软,柔性与拉力俱佳。机旁一青年身上穿了件纯兔毛衣,绒软纤柔,保暖性能好。人们赞叹着,吴孔希饱经风霜的脸也绽开了笑容。
说起吴孔希,就要说起专业技术研究会。这个省内外闻名的“养兔大王”,是普宁县农民,今年54岁,养兔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改革开放给他带来了活力,先后承包与开办了4个兔场,高峰期养兔5000只,堪称“全国第一”。1986年他承包了国营县兔业公司,次年出任省科协养兔专业技术研究会会长,年营业额达几百万元。
然而,他的道路并不平坦。“兔毛大战”曾在华夏大地上几起几落。1987年4月实行兔毛由国家统一专营,各省不得经营。
晴天霹雳!吴孔希呆住了,急得眼珠要迸出来。原先省经委同意他贷款240万元,收购兔毛交由经委包销,可是兔毛刚购进就实行了中央专营,于是240万债务就落到老吴头上了,他就像折断了桅杆的航船,陷入淤泥……
在这危难时刻,是科协及专业技术研究会救了他一把。在省科协的支持下,他大胆设计、研制兔毛纺纱机,欲将积压的初级产品作深度加工。他带着儿子和外甥去天津学习毛纺技术,并和全国厂矿科协协作中心和天津纺机厂的专家协作攻关。经过半年的苦战,他们创造性地研制出兔毛纺纱机的关键部件“卷取毛网制真捻小毛条器”,填补了国内空白,并申报了国家专利,1989年12月中国专利局予以公告。老吴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话从心底流出:“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真是好!”
    南澳岛上的攻关劲旅
南澳岛似一颗明珠,悬挂在闽粤交界海域,岛上林木苍郁,奇岩异石竞秀。全岛108平方公里,现为南澳县。该岛距台湾仅160海里,过去长期作为军事禁区,1985年才正式开放。全县40%人口为渔民,经济较落后,至今全县有职称的科技人员才40多人。
在这样一个特殊且艰难的条件下,县科协如何促进技术经济发展呢?他们首先依据本地资源条件,从名贵鱼种养殖示范项目入手,6年前放出第一格养殖网箱,逐年扩大规模,探索海水网箱养殖石斑鱼的技术,1986年被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经过几年的技术攻关,该项目已通过了国家鉴定,1989年鱼成活率达97%,产量平均增长率为65%,指标超过了国内最高水平,并获国家“丰收计划”二等奖。
春风荡漾,拂过蔚蓝色海面,波光粼粼,渔排网箱在海水中浮动,港湾内船桅林立,“南澳县海水养殖专业技术研究会”的牌子迎着大海,一排新房依山傍水。会长王应松的彩色领带在海风中飘拂,这个虎气勃发的青年人带着几分沉思对记者说:“我刚来时还是一张白纸,人没人,钱没钱,研究会要得到社会承认唯一的办法就是干出实绩来。实践证明,研究会是农村搞技术开发、科技攻关的一支生力军!”这个研究会在技术攻关的过程中,还带动全县最穷的渔业村滨海村走上了致富之路。该村1986年人均收入不到600元。王应松的研究会在县科协、科委支持下,与该村联合办起养殖场,改变了该村过去单一的捕捞结构,壮大了集体经济,同时全村人均收入1988年就达1266元,彻底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默默无闻的铺路人
澄海县科协主席王远声,瘦挑个头,苍白的脸。王远声原是县经委副主任,因工作劳累过度三年前患了“脊椎骨压缩性改变”,后调科协。“到科协当主席,养养病嘛!”有人劝道。
王远声只身走马上任了。当时县科协仅“一官一兵”,经费4000元,步履维艰。然而,这是一个倔强而能干的人,哪能闲得住养病呢?他整天东奔西跑,即使发病时也摆开“家庭办公桌”,有时在家里一天接待、洽谈竟达50人之多。他有种紧迫感:科协若没有与经济相结合的实业就没有技术示范作用,就谈不上进入主战场。
澄海县地处粤东沿海韩江三角洲,素有蔬菜良种产地传统及广泛的海洋资源。如何发扬本地优势,在技术与经济结合中站住脚,并开拓前进?王远声带领科协苦苦追寻、发掘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的“网络功能”,3年来创办了13个专业技术研究会,网络遍布各乡镇,以多种形式开拓新局面。
外砂镇有一个毡棚工厂,几口大锅,几十个木桶……这些极简陋的设备却以独特的工艺生产出特级琼胶,其凝胶强度达每平方厘米1150克,质量创国内最高水平。高级兽医师麦森庆创造的这项新工艺系利用废次紫菜创造高档产品,可是他缺乏产业化渠道。县科协得知后,便依托海生植物研究会,创办了工厂,建厂10个月已创效益110万元以上,创汇6.65万美元,税利20万元,产品销往泰国、香港等地,供不应求。
溪流弯弯,绕过菜园,晶莹剔透的串串玉豆逗人喜爱。上华镇下窖村青年农民陈列高抚摸着刚育成的“澄华甜玉豆”,向记者介绍着这个国内首创的新品种。县科协扶持农村技术能手、蔬菜种子专业户,以合作方式共同建立蔬菜母种繁育基地,还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蔬菜种子协会,聘请退休高级农艺师高海春担任技术顾问,已初步形成了蔬菜良种开发、生产、销售一条龙,使名优良种向规模化、商品化方向发展。目前,该会培育的凤尾春菜、包心芥菜、杂交黄瓜等10多个名优品种正向全省各地辐射推广。
北港鱼蟹虾专业研究会拥有148亩养殖水面,已成功地养殖了青蟹、黄鲷、对虾等一批高值出口创汇产品。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雷锋精神在大学
新华社记者 张宝瑞 李京华
“雷锋,这个曾经激励过无数人奋发向上的名字,今天又被重新提起,增添了新的意义。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合,是深深根植于中华大地上一种文化氛围,它的金子般的光辉具有超越国界和制度的魅力。实际上,这位伟大而平凡的普通一兵的魂魄时时撞击着大学的校门……”
我们姑且把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旺林的这段话做为这篇通讯的开场白。
    谁说雷锋精神过时了
1988年11月2日,北京师范大学一个食堂门前,一封《救救孩子》的募捐信牵动着成千上万人们的心。老教师孙敬同16岁的爱子孙武因肾功能衰竭病危住院,急需3万元治疗费做肾移植手术。学校已先借出一部分钱让孩子先住进医院,但是这么多钱也无力解决。一石激起千层浪。发信两天后,中文系百余名教师就先捐助了3000多元。85级中文系学生史晓帆等人自动在食堂门口募捐,有的学生拿出奖学金,有的掏出饭票,有的把父母刚寄来的钱也拿出来了,当场就收到700多元钱。北京电视台于11月5日晚间新闻播送这一消息后,一股“一人有难,八方救援”的热流涌向校园,捐款的人中有学生、工人、农民、军人、干部、个体户、司机、外国留学生等,到目前为止共捐款4万多元,其中有2000多名大学生捐的近两千元。在美国自费留学的魏忻同学也先后寄来了慰问信,并寄来50美元。在组织上和众人相助下,小孙武得救了!
孙敬同老师在同我们谈及此事时,感慨万端,噙着热泪说:“60年代初期正是国家经济艰难时期,出现了雷锋,对我们这一代人影响极大。雷锋精神也熏陶了一代大学生,我当时正当年级主任,看到女同学为男同学拆洗被褥,班里捐款帮助生活困难的同学,习以为常。‘文革’搞乱了人们的思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薄了。一年前我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向社会呼救的,要知道我当时是多么思念雷锋啊!没有想到,有这么多人、这么多学生伸出救援之手,虽然有的学生捐了10元钱、20元钱,但这是他们的心啊!我感到尽管地面上有精神废墟,但地火仍在运行!”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今年2月27日下午,清华园新林院10号小院门前,76岁的孤寡老妇人张荣珍笑吟吟地迎接清华大学“学雷锋送温暖小组”的同学们。
“奶奶,我们给您帮忙来了。”同学们簇拥而上,亲热地拉着老人的手。
“好,好,你们学雷锋学得真。”老人脸上绽开了花。
从1986年开始,热能工程系空调专业的同学们自动发起这个服务小组,利用每星期二下午的时间为老人干家务活。夏天,同学们帮助老人整理庭院,拔草、栽花;冬天,帮助老人运煤搬菜;逢年过节,为老人演出文艺节目。今年春节,有的同学还送给老人精美的贺年卡。同学们约定,每个班服务1年,做到班班相传,5年来风雨无阻,甚至在动乱期间也未间断。学校党委学生部副部长吴淑荣介绍说:“这些学生最可贵的是始终如一做好事,特别是前两年拜金主义盛行,各种阴风袭来,她们也没改变初衷,没有讲过价钱。而有的学生帮老师搬家也讨价还价,相比之下,天壤之别。”
服务小组成员刘恒自然有一番感想:“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这便是雷锋精神,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动听的许诺,而是一种踏踏实实的境界。这似乎没有‘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宏大,也没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壮观,但经过一场狂热风波后,人们会发现我们缺少的并不是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而是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几年前,清华的学生就提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基于这种思想,我们的服务活动自觉自愿。”
    是金子永远闪光
石景山区社会福利院的老人们提起北方工业大学“贴心人服务队”,都乐得合不拢嘴。这支服务队从1982年起到福利院开展各种服务活动。近日,学校常委副书记张景孙给我们看他们的服务公约,只见上面写道:1、负责承办宣传橱窗,每月更换一次,用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四化建设形势等;2、每两周打扫卫生一次;3、每逢年节,组织慰问演出;4、根据福利院的需要,不断改进服务方式。
福利院一位副院长高兴地对我们说:“大学生来时总是打着红旗,排着整齐的队伍。我记得,1985年学校期末考试一结束,学生们没有先回家探亲,而是赶到这里参加平整新楼基地的劳动。那天风沙弥漫,工地上尘土飞扬,许多学生没干多久,细嫩的手上就磨起了血泡,但她们没有一个喊苦叫累。1986年,学生们还捐款380元,为老人们建立了宣传橱窗。”在福利院二楼宿舍里,一位年过8旬的老人感激地说:“旧社会我们到处流浪,吃尽苦头,那时候一想到老了以后无家可归,无人赡养,老死在街头巷尾就心酸。没想到我们赶上了好时光,老了之后来这里过上舒适的养老生活。我们如今不愁吃,不愁穿,以前就是觉得闷得慌,这些学生娃娃一来,又拉家常,又演节目,我们真像子孙满堂,甭提多快活!”
8年过去了,老队员一批批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新队员又一批批补充进来,而且队伍越来越壮大。8年来共有上千人次参加了这个服务队。
服务队队员、流体控制专业学生傅忠勇对我们说:“毛主席为雷锋题词发表6年后,我才出生。我是在上小学时通过看《雷锋的故事》、《雷锋日记》等书籍认识雷锋的。我觉得雷锋是全世界青年的楷模,不管各种人怎样对他评头品足,他身上那种闪光的东西抹不掉,遮不住。现在又提倡学雷锋,我很高兴。现在有些同学喜欢谈论‘自我设计’、‘自我价值’,可是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东西,即只有我为人人,人人才能为我。有些人希望别人都是雷锋,希望自己是雷锋服务的对象,坐享其成,这是一种非常可怜的利己主义思想。说到为孤寡老人服务,我总是想,老人们也曾经像我们年轻过,我们将来也有老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为老人们尽一点义务呢?!”(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春姑娘”的故事
——记江苏丹阳市云林中心校学雷锋小组
束坤岭
10年前的春天,云林中心校眭和荣老师以女同学为主体组织了学雷锋小组,定时为丈山村烈军属、五保户料理家务,分忧解难,使全村5位孤老的生活温暖如春。每当同学们去为孤老服务时,村民便笑道:“春姑娘来了!”10年来,“春姑娘”成员换了一届又一届,但义务为孤老服务的传统历久不衰。“春姑娘”的故事也伴随着和煦的春风传遍四邻八乡。
    久病床前有“贤女”
五保户孪奶奶患有高血压症,经常卧床不起,病情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正当老人为日子犯愁时,“春姑娘”学雷锋小组来了。
课余假日,潘红英、丰珍华等同学为孪奶奶洗衣涮被,买盐买油,淘米洗菜;每年除夕,“春姑娘”用平时节省的零用钱买了年货、年画,带着馒头、米糕来到孪奶奶家,与老人欢度佳节;每年中秋,同学们提着月饼、苹果进门,与老人赏月谈笑。在孪奶奶3次住院的日子里,同学们每天课余轮流去医院护理,给孪奶奶送水喂饭,端屎倒尿、敲背锤腰。病后,孪奶奶胃口不好,同学们包好馄饨,送给孪奶奶开胃。医生、同病房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过去,久病床前无孝子;如今,真是久病床前‘贤女’多啊!”
    三修茅屋
五保户顾小锁患有严重气喘病,住在丈山村五组蚕室内,房屋年久失修。每逢雨天,屋顶漏雨不止;一到严冬,寒风破窗而入。顾大爷唉声叹气,又急又愁。
一天午后,“春姑娘”学雷锋小组汤明仙、庄花梅等带上石灰、工具来到顾大爷家。大家七手八脚拌好灰浆,架好梯子,两个同学爬上屋顶,其余同学接送泥灰,班主任眭和荣现场指挥。不一会儿,几个漏洞都抹上了厚厚的泥灰。可是,每到雨天,修补的屋顶仍然漏雨。同学们不嫌脏,不怕苦,又第二次修缮加工,但还是漏。咋办呢?
“春姑娘”小组请教了邻村的瓦匠。这一回,同学们按瓦匠师傅的指点,将旧石灰全部铲除,泥上新石灰,然后盖上瓦片,终于补好了漏洞。
    一只山羊
五保户汤兰夫家里有一只欢蹦乱跳的山羊。汤大爷孑然一身,年迈体弱,谁给他割草饲养呢?说来还有一段故事哩。
前年3月,“春姑娘”小组丰燕、葛珍霞等同学看到汤大爷生活寒苦,就主动跟家长说,情愿自己少穿件新衣裳,给汤大爷买了双新鞋和一套棉毛衫。汤大爷零用钱不够,怎样让大爷增加点收入呢?同学们一合计,你1元,他5角,凑起零花钱为汤大爷捉了只小山羊,每星期割一次青草送到大爷家里。眼下,膘肥的山羊已足有60多斤。
眼下,云林中心校正在筹办“春姑娘”学雷锋小组诞生10周年庆祝活动,邀请历届“春姑娘”骨干回“娘家”,忆传统,树新风,激励全校师生争做活雷锋。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让科学技术在田野上扎根
——李佩成谈建立农业示范基地
本报记者 蒋建科
建国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兴起过许多科研活动,建立过科技网,也办过不少样板田,广大科技人员出过力、流过汗,对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值得总结的是,为什么不少科研成果完成之日便是它终了之时,大量样板田热闹一时却都烟消云散?相反,有些长期坚持下来的试验区都获得了成功,效果十分明显,例如黄淮海地区。
在实施科技兴农的战略任务中,如何尽快使科学技术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科学技术真正有效地发挥兴农作用?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李佩成教授认为,深入农村,兴办永久性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是科技兴农的有效途径。
这位长期在黄土高原从事科技攻关和农业科研管理的专家日前在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想把科学技术配套深入地而不是零散表面地,长久地而不是短暂地推展到农业领域,组织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兴办试验示范基地是个切实可行的好办法。这种建在田间的基地以研究当地农业问题、从事科技推广和服务农民、培训农民为主要任务,以基地为核心形成试验区、示范区以及推广区,发挥其辐射功能。它们以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为后盾,充分利用已有的人力和设施条件开展工作,成为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深入生产实际的触角,而不是另立门户的科研机构。
李佩成指出,农业生产直接受制于自然条件,有严格的地区特点和自身的特殊规律,各地的农业环境千差万别,甲地获得的成果未必适用于乙地。因此,科技在进入农业生产之前,必须有足够规模、足够水平的当地试验研究,否则,某种技术的成功便带有偶然性和暂时性,缺乏生命力。这种制约因素决定了我们必须在相同或相近类型的地区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坚持“试验研究严肃认真,辐射推广积极慎重”和“一切通过试验,不让群众冒险”的原则。
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也是培训农民的“上门学校”。没有掌握一定科技知识的先进农民,便没有发达的农业。以前一些科研成果得不到推广,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培养好“二传手”,没有造就一批掌握科技的新型农民。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培训农民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国内外经验表明,让农民在就近的基地或自己的田地上接受科技人员的培训是迅速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好方法。凡是坚持长期培训农民的地方,科学技术都会在那里扎根,并产生强大的辐射效果和经济效益。另外,试验示范基地还能向农民提供一系列技术服务,成为当地发展农业的科技指导所和政府的科技顾问所。
据李佩成估计,我国现已形成初步规模的农业示范基地约有近100个,略加扶持就能综合利用。他强调,这类基地并不需要国家新增投资,只要把现有的各种攻关科研经费、科技扶贫经费,以及菜篮子、丰收计划、星火计划等各类投资有意识地倾斜和汇统一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些基地即产生一定的自养能力,也不会给国家背上财政包袱。
李佩成说,只要国家重视,经过再一个5年计划的努力,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基地数可以增加到200个;如能再努力5年,每省平均10个左右,总数达到300个,试验示范基地星罗棋布,基本上可以覆盖全国所有的不同生态区域。到那时,我国的农业生产便会直接处于科技推动力之下。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李绪荣破冰救儿童
2月7日下午,莱西县月湖公园里,400亩水面的月湖已白冰一片。4岁的男孩飞飞正和两位小朋友在离岸十几米远的湖面上滑冰追逐。突然,飞飞不慎摔倒,掉进冰窟窿里了!飞飞的妈妈哭喊起来:“救人啊——”
这时,莱西师范学校八七级三班学生、共青团员李绪荣正好骑车路过,跳下车,衣服也顾不上脱,朝小孩跑去。冰压塌了,李绪荣也掉进了寒冷刺骨的冰湖中。他站起来,抡起胳膊,左右开弓,用两只手臂砸破挡住去路的冰块。手腕被冰块刺破了,鲜血滴在冰上、水里……李绪荣终于一步一步地接近了小飞飞,飞飞得救了!
当李绪荣用左臂尽力将飞飞举离水面,右臂划开碎冰,一步步返回岸时,岸边一位摄影个体户抢拍下这动人的珍贵镜头。
开学后,李绪荣对破冰救儿童的事只字未提。要不是小飞飞的父母找到学校里来,师生们还不知道呢。飞飞的妈妈激动地对校长说:“俺全家人打心眼里感激小李兄弟,从小李兄弟身上,俺看到了活着的雷锋!”
               许培高文 李天真摄(附图片)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义务园丁”
 ——记吉林市特等劳动模范周胜元
赵玉庆 王家义 傅中启
评选1989年度劳动模范时,吉林市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教职员工纷纷提名吉林炭素厂的司炉工人周胜元为特等劳动模范,称赞他是教育战线的“义务园丁”。
从1979年到1989年的11年间,这位朴实憨厚的老工人利用节假日和工余时间,为全市220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托儿所修理钢琴、手风琴、脚踏风琴、电子琴7721架次,桌椅门窗1856套,教具175件,电视机、收录机150台。按一般收费标准计算,价值60万元,而他分文不取。他说:“现在教育经费紧缺。我的3个孩子享受国家的义务教育,作为家长,我理应为教育事业尽点义务。”
那是“文革”动乱之后,周胜元的大儿子上了吉炭第二小学,一天放学回家,裤子撕开一寸长的口子,说是被教室座椅露出的钉子刮的。期末,周胜元去参加家长会,看到学校半数桌椅破旧不堪,主动向校长提出帮助修理。将近半年时间里,周胜元每天从工厂下班后到学校干两三个小时,帮助修好500多套桌椅。
学校的几架脚踏风琴坏了,音乐教师见周师傅手巧,就请他帮助修一修。周胜元愕住了,他从未摸过琴键,不明白那美妙的琴声是怎样发出来的,怎么能修琴?但是他没有拒绝,对一台琴仔细端详起来,发现风箱的木板开胶了,用胶粘上;又看到两个琴键松动,左搬右移,设法恢复原位。琴又响起来了,他分外高兴。可是对另外两台音调失准、怪声怪气的琴,他束手无策。
他跑遍市里的书店买了两本修琴的书,又到市教育学院拜师学技渐渐掌握了修琴技术,把工厂附属的5所小学和幼儿园的20多台琴都给修好了。
周胜元的修琴技术越来越熟练,并逐步学会修钢琴和电子琴,开始到全市各单位义务修琴。位于偏远的江南24小学,琴坏了没钱修,放在仓库里。周胜元帮助把琴修好了。市幼儿师范学校有100多台琴,每修一次琴都要支出上千元,周胜元每隔一、两个月来修一次琴,节省了大量经费。如今,吉林市大部分学校的琴都由周胜元包修了。
11年间他外出修琴1915次,合1万个工时,占去了他绝大部分的节假日和工余时间。
1989年冬,周胜元在松花湖畔休假10天,为湖边的2所学校修了6台琴。别人约他钓鱼,他说:“修琴的乐趣胜过钓鱼。”
一次,周胜元路过江北桥头,听到一幢大楼传出的风琴声中夹杂着不和谐的声音,立刻判明是琴出了毛病。他循声上楼,看到是一个托儿所的阿姨正给孩子们弹琴,拿出工具要给修琴。阿姨说:“修琴要很多钱呀,今天不行,要等我们报计划请所长批准。”周胜元说:“我分文不要。”
不收钱,不吃请,不耽误工厂上班,是周胜元业余修琴的“约法三章”。以送感谢信的名义装在信封里的成叠人民币被周胜元婉言退回。修琴路远时间长,他自己带饭,临近吃饭时间便悄悄离去。有一次,他没躲过吃饭,回家后把钱和粮票如数寄去。
周胜元1960年入厂,一直是厂煤气站的司炉工人。近年来,车间主任常常接到外边请周师傅修琴的电话,特意给他假,让他提前下班去修琴。周胜元坚持下班以后再去。
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给工厂和周胜元寄来了上万封感谢信。市第25小学的100多名学生以亲眼看到的周伯伯事迹写了作文。
周胜元说:“我比雷锋小3岁,是雷锋的同代人,我要像雷锋那样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人活着不能光为自己!”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湖北襄樊市襄西区望江街晏公小学退休教师熊传芸(左二)和刘文秀(左一),在社会资助下办起一所街道幼儿园,解决了居民的孩子入园的困难。图为她俩与来接孩子的家长亲切交谈。
本报记者 张雅心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