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月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努力实现储蓄存款的持续增长
赵海宽
去年我国储蓄存款出现巨大增长
1989年我国的储蓄存款余额,到10月底已比年初增加1100亿元,全年预计增加1200多亿元,增长32%以上。到10月底,全国银行和信用社储蓄存款的增加额占它们各项存款的总增加额的84%,并大于同期银行和信用社各项贷款的增加额。
应该承认,在1989年的储蓄存款增加额中确实存在一些水分和不正常因素。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部分公款转化成的储蓄存款。按照我国银行对存款范围的规定,储蓄存款只能吸收居民个人的货币。然而近年来不少地方的储蓄机构违背这一规定,把部分公款也转为储蓄存款。我国政府规定,对机关、团体、部队和企事业等单位实行现金管理制度,除可以在核定的库存限额之内保管少量现金外,其余货币均必须送存银行。因此,把公款转为储蓄存款,只是存款搬家,即把本来要存入单位存款的货币拉入储蓄存款,银行的存款总额不会因此而增加。
2、在不正确的宣传影响下,部分人对保值储蓄的保值率理解得过高,因而把一部分本来预定用于即期消费的货币存入银行。
3、一部分个体经济户的生产和经营性资金也变为储蓄存款。个体经济户的货币可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预定用于个人生活方面;另一部分是经营或生产性资金。按银行存款范围的划分,后一部分应该专设结算帐户让其存入。然而近些年,由于为个体经济户开立结算帐户、办理转帐结算的条件尚未具备,这一部分资金不少也转入储蓄存款。这就背离了储蓄存款的化消费基金为生产资金的特性,使储蓄存款的增加出现不正常现象。
4、在储蓄存款增加额中,还有一部分是由超过国民收入多分配的消费基金形成的。近些年来我国连续出现国民收入超分配,即在一个年度之内,用货币分配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总额超过同年的国民收入生产额。在这种情况下,把超过国民收入多分配的消费基金的这一部分转为储蓄存款,虽然对国家来说是有利的,但此种储蓄存款本来缺乏相应的物资基础,用它发放贷款就可能成为通货膨胀的一个因素。
对储蓄存款增加额中的这些水分和不正常因素,应该采取坚决措施逐步消除。然而在这些水分和不正常的因素中,除对保值储蓄理解不够正确的问题主要发生在去年外,其余都是几年前就出现了的,它们虽然是近些年储蓄存款一直增加较快的因素,却不单独是1989年储蓄存款增加更快的因素。因此,不能因为1989年储蓄存款增加额中存在这些问题,就否定本年储蓄存款余额比以往有更大的幅度增长的事实。
储蓄存款大幅度增加是治理整顿初见成效的表现
人们参加储蓄存款,首先要求本金安全,即随时或到期可以按照原来的价值取回本金;其次要求有一定的利息收入。而要真正做到这些,必须政局稳定,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协调、稳定的增长。前几年出现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现象,曾使人们对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地发展产生怀疑。1988年前几个季度,储蓄存款的增长幅度曾逐月下降,其原因就在这里。
1988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正确分析了我国当时的情况,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之后,相应实行了财政、信贷双紧政策和其它一系列措施。结果,经济情况逐渐趋于稳定,物价涨幅逐步下降,储蓄存款则开始大幅度上升。这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已感到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现象趋于缓和,党的治理整顿政策已初见成效,认为把货币存入银行,特别是存入保值储蓄存款,是当前最安全的、最好的保存价值的办法。
储蓄存款的大幅度增加,对于贯彻执行五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是很有利的。它有利于适当增加国家建设资金,使国民经济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同时,在建设规模和国民收入中能拿出的积累资金为既定的条件下,储蓄存款增加,可以相应减少或抑制超过客观需要的货币发行,有利于物价和币值的稳定,为国民经济逐步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道路创造条件。
储蓄存款余额并不全都需要偿还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界有人把储蓄存款同国家债券甚至外债平列起来,简单地认为储蓄存款增加得多,国家的债务负担也就增加得多,从而对储蓄存款余额的大幅度增加深感忧虑。对这个问题,有进一步分析的必要。
诚然,居民储蓄存款是银行对储户的一种债务。我国居民的储蓄存款绝大部分都存入国家银行或受国家银行委托办理储蓄的机构,国家是这些银行债务的最后承担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银行的储蓄存款也是国家的债务。然而在储蓄存款余额中,除了由于把保值储蓄补贴率理解得过高而存入的那部分,在这些原因消除之后可能被提走,从而成为真正需要偿还的债务外,其余部分,在国家政权稳定、商品货币经济正常发展的条件下,实际上是国家可以长期使用的。至于前面说到的存入储蓄存款中的公款和个体经济户经营性资金,在从储蓄存款中退出而转入相应的单位存款和专设的个体经济结算帐户存款之后,也只会改变银行存款种类,并不减少银行存款总额。因此,如果说储蓄存款余额也算是国家的一种债务,那么它可算是一种国家有可能无限期使用的债务资金。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居民的货币收入逐渐增加,从而居民的储蓄存款也会逐年增加。参加储蓄存款,既是居民支持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行为,又是有一定收入的家庭或个人正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就每一笔储蓄存款来说,都有期限,到期会被提取。然而就储蓄存款总体来说,既不断有人提取,也不断有人存入,在正常情况下,余额不仅不会减少,而且会逐年有所增加。根据国内外经验,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储蓄率即储蓄额占收入的比例也会有所提高,收入增加得越快,储蓄率提高得也越快。因此,在居民收入逐渐增加的情况下,银行储蓄存款余额一般也会以更大的幅度增加。我国建国以来的情况,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努力增加更多的储蓄存款
为了更多增加储蓄存款,必须进一步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认识储蓄存款对于治理整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意义。
储蓄存款是我国最重要的建设资金来源之一。决定经济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有物资作基础的资金数量。我国经济建设资金的基本来源,是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确定的积累资金。经验说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留作积累资金的比例不能太大,否则作为消费基金的工资就不能合理增加,这不利于调动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适当多增加建设资金,就需要大力发展储蓄事业。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时多留积累资金不同,用吸收储蓄存款的办法进一步筹集建设资金,是把国民收入中该分配给个人的部分先分配给个人,然后又在个人自觉自愿的基础上,把已分给他的消费基金吸收回来一部分,转化为生产资金。居民参加储蓄,既可以到期收回本金,又可以按规定比例得到利息,增加收入。因此,发展储蓄事业,增加储蓄存款,不但不会挫伤而且可以提高居民的劳动积极性。
吸收储蓄存款同用多发行货币的办法筹集资金也有原则区别。储蓄存款来源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之后形成的消费基金,通常具有一定的物资基础。银行吸收储蓄存款就是把一部分消费基金转化为生产资金,从而把一部分原来对消费资料的购买力转化为对生产资料的购买力。这样,全社会的购买力同商品可供量并未改变,只是促使用于消费方面的物资有所减少,用于生产的物资相应增加。如果条件适合,运用得当,就可以促进生产发展速度适当加快。而超过客观需要的多发货币由于没有物资基础,只会促使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导致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
2、继续执行双紧政策,进一步治理通货膨胀,稳定币值和物价。
储蓄存款的增加,有利于币值和物价的稳定,为进一步开展治理整顿工作创造比较有利的条件;而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又是储蓄存款余额继续增加的基本条件。如果今后通货膨胀加剧,物价涨幅增大,则储蓄存款的增加速度就会放慢,甚至像1988年七八月那样,出现滑坡现象。因此要争取储蓄存款的更多增加,就必须继续贯彻执行“双紧”政策,并进一步采取措施,制止通货膨胀,稳定币值和物价。
3、采取坚决措施,排除储蓄存款的水分。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储蓄存款,但坚决反对储蓄存款的虚假增加。因此,应采取措施,排除储蓄存款中的水分。
为此,应加强对保值储蓄的宣传解释,使大家都能正确理解保值储蓄的本质和掌握保值补贴额的计算方法。要尽快制定个体经济户经营和生产性资金的开户办法,使之同储蓄存款划开,特别需要采取坚定措施杜绝把公款转为储蓄存款的做法。这又需要研究改进储蓄所的承包办法。在其它种类存款和其它金融机构未进行承包,单对储蓄所和储蓄存款实行承包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制定有效地防止公款转存储蓄存款的具体措施,现行这种承包办法应否继续实行下去,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秦大华
江泽民同志在国庆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高度重视基层组织的建设,改变软弱涣散状况”。这对于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及其所担负的历史任务,决定了她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各项活动和工作的基础,是党联系广大党员、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们党现有4800多万党员,生活在近300万个基层组织中。这些遍布在全国各地和各条战线以及每一个工厂、商店、学校、机关、街道、合作社、农场、乡、村、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的党组织,担负着直接向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上级组织及本组织的决议,团结和组织党内外干部和群众完成本单位的各项任务;组织党员和群众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对党员进行严格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等重任。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基层党组织不仅负有传播党的声音的重任,而且担负着将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呼声及时反馈给上级党组织的重任。要真正把党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归根到底要靠基层党组织,靠它在群众中进行大量而有效的活动。党提出的纲领和目标,无论是党的最高纲领,还是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也要靠基层党组织去组织、发动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为之而奋斗。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党的先进性、战斗力和领导作用的发挥。党的历史证明,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党的战斗力就越强,党的威信就越高,党的先进性就越能体现出来,党也就越能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因此,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战斗力,党的力量,表现在哪里?我看首先表现在近300万个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然,中央的领导作用从哪里来?如果党的基层党组织统统都淡化了,我看总书记就一定会变成‘空头司令’……没有广大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发挥,最后,我看我们全党的战斗力就是空的。”所以,只有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使我们党永远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也才能使我们党永远不愧为我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但是,近几年来,一些地方严重忽视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没有把基层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放在应有的位置来抓,结果“种了他人地,荒了自己田”,致使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制度不健全,不能正常开展党内活动。这些问题的存在危害极大,如不有效地加以解决,必然损害党的威信,削弱党的战斗力。因此,我们一定要吸取忽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验教训,认真按照江泽民同志关于“要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改变软弱涣散状况”的要求,切实搞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首先,各级党组织要提高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党建工作上。要通过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来推动各项工作的发展。其次,要把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要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三届四、五中全会精神和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讲话,以及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加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教育,把这些教育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党员素质。第三,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要根据各地实际,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党内外监督、党员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党员、外出党员管理等制度,并加强监督检查,使基层党组织建设真正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第四,严格党员管理。坚持党建工作各项制度,保证党组织的纯洁性。第五,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选配好基层领导班子成员,努力改变基层领导班子年龄高、文化低、能力弱的状况,不断增强内部团结,使之真正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要注重提高产品质量
宋力刚
生产力的高低,集中反映在生产发展水平上,也就是反映在以多少消耗创造多少使用价值(社会物质财富)上。然而,长时间以来,我国社会上、企业里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种模糊认识,以为提高和发展生产力,就是增加产品产量,增加产品产量的生产能力;既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更不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甚至常常有意无意地将提高产品质量的能力排除在发展生产力的努力之外。实践表明,这种思想认识上的缺陷,过去是导致我国经济建设遭受重大损失的思想根源之一,今天仍是搞好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一个无形阻力。因此,很有必要对提高产品质量这个发展生产力的重大问题加以探讨。
一、提高产品质量的能力也是一种基本的生产力。
生产力,包括所有通过脑力和体力劳动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其中,起着主导作用、占着首要地位的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创造力,即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这个创造力,主要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新发现,改造自然的新发明、新改进,以及大量的科技知识实践经验,在“生产什么”及“怎样生产”两个方面表现出来。这两个方面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怎样生产”直接作用着历史发展的进程;“生产什么”直接标志着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并极大地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上,指南针、火药、蒸汽机、内燃机、发电机、汽车、飞机等发明创造,当代计算机、电视机、集成电路、通讯卫星、激光器具等的创造生产,都是以产品的形式出现的,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了引导和推动的重大作用。而随着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就是越来越多地用机器制造产品,用于生产的各种机器、设备、仪器、工具等等产品也必将在“怎样生产”中日益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无论是在“生产什么”方面,还是在“怎样生产”方面,包括品种规格在内的产品质量水平的高低,都是科学技术水平的集中表现。我们的科技工作、经济工作都应把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的生产力放在首要的位置上。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提高产品质量的生产力是我国亟需着重发展的一种生产力。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要求我国的生产经营从以粗放经营为主转到以集约经营为主的路子上来,要求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消除经济过热现象,坚持质量第一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这种经济过热的主要特点是以过多的投入去谋求产品产量的过快增长,实际上是投入上的过热,而在提高单位产品使用价值即提高产品质量上,却热得不够,是在一定程度上的过冷。比如,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的比例,这几年一再提高,从1983年的29.7%,一直上升到1986年的34.8%,1987年的34.7%。1988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膨胀更大,与1983年相比,一年就多支出800多亿元的投入。又如,工业生产的物质消耗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980年为65%,1986年上升到68.1%,1987年上升到69.1%,等于白白浪费掉大量物质。而在产品质量上,除了一部分自行研制生产和引进技术、引进设备、元器件生产的产品外,许多出口产品的换汇率没有提高,不少产品的质量出现下滑现象,有的连最低要求的合格率也保证不了。历史的教训和当前的现实,要求我国的工业生产必须像农业生产在有限的土地上以提高亩产水平为主那样,在有限的原料、能源条件下,以提高单位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以尽可能少的消耗创造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使用价值。
三、创造充分发挥提高产品质量能力的环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实行的总方针、总政策,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这已经为我国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所证明。但由于提高质量的生产力是过去被束缚得最严重的一种生产力,又是这几年被投入过热的倾向所制约阻挠的一种生产力,现在有必要特别注重开拓充分发挥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力的环境。
当前我国提高产品质量的生产力是多方面的,潜力是巨大的。它主要包括有:
1、我国劳动人民特别是广大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及工人农民提高产品质量的知识、智慧、技能和积极性、创造性;
2、不断改进、发展着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物质基础;
3、世界上飞速发展着的科学技术为提高质量水平提供的科学原理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
4、国内外可供借鉴的提高产品质量的科学管理方法;
5、广大干部群众由过去轻视产品质量的经验教训和当前产品质量落后状况所激发出来并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强烈愿望。
应该说,我国提高产品质量的科学技术还远没有全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广大科技人员的潜在能量还远未充分发挥出来,大量的自制和引进的生产技术装备还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尤其是国家对地区对企业的考核方法、承包制度、物价制定、利税管理等等亟待完善。也就是说,一整套鼓励和扶植提高质量的管理体系亟待通过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来。当前需要特别解决好以下几项:
1、进一步采取坚决果断措施,务求将过长的基本建设战线压缩下来,把单纯追求产量产值的倾向扭转过来。同时,抓紧时机,加快从粗放经营为主到集约经营为主的转轨过渡,认真落实质量第一方针。
2、进一步端正认识、更新观念。改变主要以增加投入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观念,确立以尽量少的投入增加实际收益来加快经济发展的观念;改变认为提高质量会妨碍增加产量的观念,确立质量好才能销路广、销量多的观念;改变认为提高质量会增加成本的观念,确立质量越好,广大用户受益越多,社会整体效益越大,企业成本越低的观念;改变认为提高产品质量只是企业技术人员、检验人员及厂长经理的事的观念,确立提高产品质量要依靠社会全体成员,首先是各级政府部门宏观决策的观念,等等。
3、加强提高产品质量的计划指导。制定各个时期的质量目标,将提高质量的新产品开发计划、老产品升级换代计划作为近期和中长期计划的重要内容,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的工作作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提高产品质量的领导、计划、组织、协调作用。
4、加快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改造。缩短设备折旧周期,加大技术改造费中用于制造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的比重,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设备的无形损耗。
5、采取鼓励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进一步落实按质论价政策,增加新产品研制开发经费,对生产新产品、优质品所需材料、能源、贷款优先保证。充分发挥广大用户的监督作用,将用户评价与企业职工的经济利益挂起钩来,等等。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史》
唐敦教、白明高等主编 华夏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历史的专著,记述了红四方面军及其领导人徐向前、陈昌浩、傅钟、李先念、李德生、陈锡联、洪学智等同志领导广大指战员及人民群众创造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以及根据地内党、政、经济建设方面的史实。本书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徐向前元帅为本书题辞,张爱萍同志题写书名。本书既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材料,又是从事党史、军事史和革命史研究、教学的参考书。       (荣居)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当代中国科学社会主义新论》
张云勋主编 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该书比较系统和扼要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可供军队指战员及地方党员干部、大专院校师生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参考。(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