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月1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力量之源泉
  ——有感于领导下基层
  季余
春节年年有,每年都不同。今年春节的一大特色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下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情况,问寒问暖,与民同乐,其情可感,亲如家人。你看,江泽民同志下矿井,访农村,李鹏同志视察工厂,慰问部队,各地党政领导也都到群众中去拉家常,贺新春,到处洋溢着热腾腾、暖烘烘的浓烈气氛。
古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共产党的亲人就是人民群众。过去有一种说法,“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人民群众离不开共产党。”这是只说了事情的一面。其实,人民群众也是水,也是秧,共产党也是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与人民息息相通,同欢乐,共忧患,从来就是共产党人的本色。也是党的生命力之源泉。
我常常想起毛主席解放前的两张照片。一张是他在延安穿着带有两块大补丁的棉裤正给战士们作报告,一张是他正站着同陕北农民亲切地谈话。我总觉得,这两张看似平常的照片中饱含着一股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力量。今天有的年轻人在读《黄土地·红土地》时感到奇怪,为什么国民党将军刘戡率领4个半旅的兵力在陕北围追我党中央机关时,有时距离我机关只有十八里路,他们却像瞎子聋子一样,竟然什么都不知道,硬是追不上。我想这答案从那两张照片上就能找到,因为在那短短的十八里路中间有着人民群众组成的铜墙铁壁!
1945年7月5日,毛主席在延安曾同黄炎培先生作过一次意味深长的谈话。那时的黄先生似乎还囿于“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旧历史观里,担心中国共产党也会“靡不有初,鲜先有终”,最后走上“人亡政息”的道路。毛主席听后信心百倍地回答说,我们共产党能够跳出这种始兴终亡的周期率,因为我们有人民群众的监督(见黄炎培著《八十年来》)。由此可见,能不能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自觉地接受群众的监督,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应当承认,近年来党内确有少数人忘记了这一点。他们逐步由人民的公仆蜕变成了群众的主人。有的党员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化;有的大搞不正之风,耽于享乐。凡此种种,他们还有多少意趣去想人民之所想,还可不可能再去考虑群众最关心的诸如消除腐败的各种问题?这些人给党的事业造成的恶果,不是很清楚的吗?
全国人民高兴地看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决发扬自己的光荣传统,中央领导同志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新春伊始,党中央不单号召各级领导下基层,而且自己又首先身体力行,深入到群众之中,与人民打成一片,这无异于一股清新而强劲的春风。它必将给人民带来新的鼓舞,有助于扫除一切与党的宗旨、原则和要求相矛盾、相违背的东西,从而使党变得更纯洁、更健康,更加富有感召力和凝聚力!


第8版(副刊)
专栏:

  21世纪,谁来当教师
  王晋堂
南京六月,“炉火”正炽。但比起她的“心火”来,似乎还不算高。
挥汗频频、举步匆匆。50多岁的无锡一中党支部书记老顾,此刻正迈进南京一所著名师大的门坎。
此行情迫,仆仆风尘。她是来“追”回自己的一名学生小郑。
四年前,在无锡一中崭露文采的学生文学社社长小郑第一志愿填报了师范,并以高于著名综合大学中文系的考分为这所师大中文系录取。
按照省教委的规定,为鼓励中学动员优秀生报考师范,送学生入师范的中学在学生毕业时可优先要回自己的学生。
当小郑以连续四年的优秀成绩临近分配时,却事出有变。
“可惜了”——当他表示志愿回母校做一名中学教师时,许多人包括他的大学老师说。
系里动员小郑报考研究生。因为四年里,小郑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在省级以上的报刊上发表了好几篇文学评论的论文,有的还被一些大报转载,颇受文学界瞩目。
在小郑表示不愿考研究生时,系里又打算让他留校,因为学校编制无缺额而做罢。为了避免“遗珠之憾”,学校已决定分配他到另一所大学任职。
盼了他四年的母校优化师资队伍的打算将落空!
老顾连忙登上了赴宁的火车。
当她坐在师大校长室的沙发上时,大学和中学两位校长间展开了一场人才之争。谈话是友好的,双方都是惜才之士;争论又是不可调和的,双方对人尽其才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
墙上的石英钟的分针走了一圈又一圈,还是谈不拢。
老顾使出了自己的“撒手锏”:“如果这次你们不放小郑回来,今后休想再从一中得到一个好学生!”
大学校长让步了,要老顾和系里去谈谈。
老顾先给省教委打了电话,省教委人事处重申过去的规定,表示支持老顾。
师大的老师们也终于理解了老顾的良苦用心,支持小郑返回母校。双方约定:把小郑找来,他的命运由他自己抉择。
老顾脸上绽出笑容,她了解她的学生。
小郑爱母校,敬师长,有理想,是一个奋发有为的好青年。老顾相信一中的磁石般的力量,会唤回自己的孩子。
小郑来了。
他不知道,为了他的前途,他的老师之间发生的热烈甚至是激烈的“唇枪舌剑”的交锋。当他明白“命运”之球又踢回到自己身边时,他却觉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方程。
小郑的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是一名热爱学生也深为学生所爱的教师。一次,母亲带病去上课,听到老师沙哑的声音,那天学生格外守纪律,课堂格外安静。当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里时,发现书包里有一个红苹果——这是她的学生偷偷放进去的。
苹果和友情,医好了母亲的病。苹果蕴含的教师职业的神圣,也在小郑心里扎下了根。
无锡一中,是一所环境优美、校风优良的学校。老师们默默地工作着,是一支支照亮学生道路的蜡烛。
当看到自己崇敬的老师们白发袭上两鬓时,小郑忽然想到:蜡烛,也会燃尽的!
他也要做这样一支蜡烛!
他提起笔,在分配志愿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当我到无锡一中或在讲台或在学生中看到小郑的身影时,我感到,小郑已全身心地投入了生活。他还在撰写论文,题目是:角色理论与中学记叙文教学,他不断地拓宽知识领域,他的目标是——做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
当我看到曾当选为中共十三大代表的老顾,那和善中透着坚定的面容,中等身材略呈驼背的身影时,我为她那种“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精神所折服。她一心要把无锡一中办成第一流的学校,在余年无多的时候加快了步履。
当我完成了这篇平凡小事采访的时候,一种酸痛的情愫突然袭上我的心头:
21世纪,谁来当教师?


第8版(副刊)
专栏:

  “粗茶淡饭足矣”
  聂建勋
题头这句话,是江竹筠烈士在1949年8月英勇就义之前,用竹签作笔,把破棉絮烧成灰后用水拌匀当墨汁,给狱外一位同志写下的一封遗书中的一句。信里这样写道:“假如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孩子不要娇养,粗茶淡饭足矣。”“粗茶淡饭足矣”,细细咀嚼此言,不禁令人感慨系之。
为人之母,谁没有舐犊之情?谁又何尝不希望自己的亲生骨肉过一种惬意舒适的生活?恐怕吃好、喝好、穿好、住好等等要求,也不只是母亲对孩子的希冀,同时,也是做为一个正常人所常有的生理、心理需求。但烈士没有这样去要求他的战友,虽然她比普通人更有资格更有权利提出这并不过分的要求,这是为什么?
我国著名的大画家齐白石在回顾他的成长史时说:“我是在穷窝子生长大的。”他出生在湖南湘潭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九岁就干杂活帮助家里维持生计,然而,生活的艰辛并未磨灭他的上进心,十五岁那年,他当上木匠,在这期间,他致力学习雕花、努力钻研绘画技艺,每天放工后,总是不顾一天的疲劳,点起松油灯,研墨铺纸做画,最后,终于成为中外闻名的大画家。
我党早期著名的理论家萧楚女,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他自小跟着母亲在木材场拾些树皮木屑,到集上换点粮食充饥,由于生活无着,他十三岁就进杂货店当学徒,以后他做过小贩、当过报童,干过伙夫,尝尽了人间的辛酸,尽管生活如此艰苦,但他坚持读书学习,后来,他积极投入了革命斗争,于192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党早期的理论家。
由此不难看出,艰苦的生活往往更能锤炼人的意志,使人养成坚韧的品格,树立顽强进取的精神,从而经得起人生路上的风霜雪雨。古人云:“自古雄才多磨难。”民间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都从一个侧面强调了人要立大志成大事,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就得有一种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奋斗精神,奢想在灯红酒绿、轻裘暖马的舒适生活中,优哉游哉的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简直如痴人说梦。
做为五经之一的《周易》,其中有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甘节,吉”。意即把节俭视为甘之如饴的事情,就会远祸避害,吉祥得很。这也就是说,过一过粗茶淡饭式的生活,并非坏事,相反却是一种吉兆。对此,宋代的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一文中,曾这样讲道:“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侈则多欲,君子多欲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可以说,司马光的这番言语,把为什么过粗茶淡饭生活的“吉处”,以及过奢侈生活的“害”处,论述得较为透彻了。反复琢磨,不能不使人由之警醒,惕励。
当然,司马光对儿子的一番告诫,与江姐对孩子所做的深情嘱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们共产党人对下一代所寄予的厚望,决不是以个人的得失祸福做为守节保身的最终目的,而是源于一个更崇高的目标,有了一种乐于和勇于过粗茶淡饭式生活的艰苦奋斗品质,就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克服重重困难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这,恐怕才是至关重要的,我想这也是江姐对“云儿”过粗茶淡饭生活的谆谆忠告所涵容的主要题旨。
以上通篇说了些粗茶淡饭之类的话,也许会引起一些人的反诘:照此而论,难道我们都去当苦行僧不可吗?这当然不是我们所希望和追求的,因为我们共产党人自打闹革命那天起,就把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为之奋斗的理想。这里所要说的是在实现这个理想的征程上,就需要我们时刻保持一种勇于和乐于过粗茶淡饭生活的艰苦奋斗精神,舍此之外,安逸与享乐只能将这个理想化为可望不可即的虚幻。


第8版(副刊)
专栏:

  他与山君为伴
  南峰 贾连友 尹博灵
他家的“虎”,墙上挂着、案头摆着、架子上堆着、桌下藏着的,说有上千只还是保守了。
他叫温鸿源,陕西汉中市人。一间潮暗的画室,一管精制的“白云”,一块占据“半壁江山”的画板,一个瘦弱清冷的身影,就是他在儿孙眼中几近40年的形象!
墨虎、彩虎;工笔的,写意的;咆哮风云的和温柔可亲的。有的漂洋过海,当了洋人的“图腾”;有的入乡随俗,成了百姓的门神。
眼前,是两幅1米多高、20米长的《百虎图》。一幅水墨的,刚在西安参展获奖;一幅彩色的,正赶上国庆40周年面世。轻舒细赏,那虎腾跃飞奔、嬉戏翻滚。分坐独卧者,有领袖群伦之风;群集啸聚者,有风云变色之能。尤其那大虎小虎、雄虎雌虎之间,兄弟相携、母子相亲,竟如欢声笑语,悠悠不绝。鸿源说是有感于那场东北森林大火余生的数只东北虎而作。全图无一草一木的陪笔,冰原、山石、千万里江流野村,却隐隐若现。构成群虎离乡,艰难跋涉,终于找到鸟语花香的栖息地这么一个动人的情节。  
“以神造形,以情动人,虎我合一,去求无虎无我、意可通禅的境界。”49年前,国画大师任曼逸,因抗日战争爆发后流落汉中,就是这么教鸿源的。这许多年过去,鸿源早已不是儿童教养院里的穷小子,也不是当年为上重庆西南美专在街头画虎的少年,却也同样这么说。神自何来?情自何生呢?在鸿源的画案上,可以读到郑板桥题竹画的一首七绝:“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鸿源数十次远赴西安、北京动物园写生,背的是大饼,喝的是开水。平日酷暑严寒,更不敢沾半个懒字。诚所谓“一虎画成废纸千张”。
鸿源至今还牢记着他的知心师友石鲁生前的话:画家笔下的‘神’,关在房子里是培养不来的。画技的精纯,诚然有赖于勤,但寄情铸神,却非在生活中有感有思,情理相生,才能悟今是而昨非。”鸿源好虎,不仅珍藏有张善孖、张大千等名家的作品,而且对古时的虎符虎印,今人的虎鞋虎帽细心揣摸。一次,西乡县一农民来求“镇宅之虎”,鸿源挥笔相赠,不久那农民跑来千恩万谢,说那张画果然通灵,新房子住得全家眉开眼笑。此后,求虎镇宅者络绎不绝。时隔多年,他每每忆及,仍津津乐道。原因是他师从任曼逸,其虎绝少凶狠暴戾的气质,却多在威武雄奇中,潜蕴憨柔的神韵。正是那些普通农人,使他对张大千以“雄风”二字题曼逸老师的憨虎、柔虎有了深层的悟解。
绵亘雄奇的秦岭,威严清秀的巴山之间,汉江如带,稻浪如海。本就是南北文化兼容并蓄的胜地,更有精绝天下的石门汉魏十三品古代书法遗迹。鸿源深知自己的性格柔韧谦和而刚烈不足,便以数年之功临摹“十三品”以求其运笔之骨。汉中北面人迹罕至的天台绝顶,他也跑了去体验云飘雾雨的气势。在尘封多年的速写本上,出现了华岳的长空栈道、峨眉的金顶佛光、三峡的激流峭壁、黄山的松海云涛……
神与情、形和意,鸿源徜徉若干年,同行名家的砥砺,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10年中,他在举办画展之余,亲访阎松文、苏葆?、王为政、朱育莲、胡爽庵等名家,集当今中国虎画流派之长,与人合编合绘《论画虎》、《老虎画法》、《虎谱》,其中画技画理上有不少独到之处,受到众多好评。
最近,为了筹备新的画展,他又不分昼夜地与“山君”为伴了。看他翻来覆去捣腾旧作,深夜忙碌赶画新作的情状,老伴不得不替他待客,也常对外人笑他痴得可恨,痴得可怕,痴得可爱!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出海[中国画] 沈柔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