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月1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以铁人精神拍《铁人》
——记电视连续剧《铁人》摄制组
高明晨
他仍然穿着那身沾满油污的破旧棉衣,还是披着那件老羊皮大衣。虽然步履维艰、脸色黄肿,但始终刚强不减、激情如火……
一位当年跟随王进喜打过井的老工人,看到“铁人”从屏幕走来时,情不自禁地喊道:“我们的老队长还活着,你看他来啦”!
一些当年和铁人并肩战斗过的老领导、老工人流着眼泪,看完此片。
该剧在大庆、长春和中央电视台相继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受到有关领导机关和艺术部门的表彰。铁人形象被成功地搬上屏幕了,然而广大观众可曾知道,《铁人》摄制组创作人员,为了拍好这部“主旋律”片所历经的艰辛,那是多么不平常的100多个日日夜夜……
对创作脚踏实地
拍《铁人》需要有胆识。那时候,有人认为拍《铁人》挣脱不出“现实主义旧模式”,会降低其艺术品位。也有人认为《铁人》会遭冷遇,不合时宜。《铁人》的创作人员却认为,弘扬民族魂魄正是今日所必需。他们说,你只要到萨尔图大草原上走一圈,你只要良心未泯,你就会感到不写大庆人,对不起他们。他们把这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转化为脚踏实地搞创作、坚定不移拍《铁人》的内驱力。
1989年春节刚过,王驰涛导演就率剧组的主创人员来到大庆,深入到井队去体验生活。在铁人生前战斗过的岗位,他们边劳动边走访铁人的老领导、老战友和徒弟们,收集了大量生活素材。他们来到杨树林子,这是铁人参战后要来的第一个井位。三十年过去了,铁人亲手开凿的第一口井如今仍在自喷出油。耳闻这哗哗的原油在喷发,就像铁人的血液仍在流淌。大家仿佛听到了铁人在呼喊,看到铁人还在打钻,蓦地眼前耸起一座丰碑。王驰涛导演向笔者介绍说,由这种生活的体验而产生的创作灵感和冲动,可以升华成人生的智慧和对艺术的忠诚。他的话,经后来验证是对的。
在《铁人》拍摄最紧张、最困难的时刻,他们想到的是铁人。全剧3000多个镜头,他们仅用了3个多月时间就全部拍完。其拍摄进度之快,拍摄质量之好,是不多见的。
对艺术执著追求
王驰涛导演要求这部戏的演员,要时刻牢记,当你的脚踏在萨尔图大草原的那一刻,你已不再是演员,你应是大庆石油工人中一员。
这个剧组的演员中,没有什么名人名角。但他们富有真情实感,表演真切诚挚,对艺术执著追求。
铁人的饰演者王长林是大庆话剧团演员,他就是石油工人出身。钻井工人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他很有体验。虽说他初次从话剧舞台走上电视屏幕,却令人信服地塑造了血肉丰满的铁人形象。究其原因,在于他对人物心灵的准确体验,正是得力于扎实的生活基础。同时,他在表演上刻苦认真、勤奋努力,也很值得称道。铁人的大徒弟黄豹的饰演者李靖飞是河北省话剧院的演员,曾在多部影视剧中担任过主角,《铁人》中,王长林是主演,李靖飞给他配戏。俩人能够互帮互助、互教互学。大家常常看到,戏内是师傅训徒弟,戏外却是“徒弟”教“师傅”,很有趣。
7月似火。一天中午,正拍黄豹归队、师徒相聚这场戏。铁人拎着一块猪肉心事重重地走来,猛然发现跪倒眼前的黄豹,他禁不住泪如泉涌,悲喜交加地说:“起来,师傅给你炖肉吃……”这场戏情感跌宕很大,而且色彩转折需要瞬间完成,基调很不好把握。“师徒”两人,烈日下大汗淋漓,仍在反复捉摸每一细节,仅这一镜头就拍了20多遍。最后,“徒弟”的双膝跪肿了,“师傅”的皮靴把两脚都磨破了,那一块猪肉也拎臭了,直到导演满意为止。大家心疼地围上去为两人包扎涂药,他们却开玩笑说:“我们的皮肉会长好的,可惜炖肉吃不成了。”
剧中马福贵是铁人所在井队的副队长,他擅搞权术、不干实事。马福贵的饰演者巴树范是这个戏的副导演,组里的男女老少都喊他老巴。生活中的老巴和他在戏中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他可是一位不计名利、专干实事的人。他主动配合导演默默地做了大量工作。后三集没有他的戏了,他照样跟现场,干集体活。为指导员送葬这场戏,拍了几遍都不理想,老巴提出由他躺在棺材里当死者,果然抬着棺材的送葬队伍有了沉重感。有人说,老巴你这次演员当得冤枉,画面里不露相。老巴却连声说,不冤不冤。
对困难毫不畏惧
《铁人》外景地是在远离市区的荒原上,创作环境艰苦,拍摄条件差。用王长林的话说,其实很多表演就是干活。他们挖泥浆池、建“干打垒”,开荒、打钻……在这100多个日日夜夜里,剧组的每个成员都是在紧张、艰苦、劳累、危险中度过的。酷暑里,拍摄斗烈火,烤得人晕头转向,熏倒了好几人。正是春寒料峭时,拍摄用人体搅泥浆。当王长林等人被拉出泥浆池时,全身颤抖得嘴对不上酒瓶口了。朔风凛冽中拍摄战井喷,1000多吨冰冷的水浇得他们一个个脸色青紫……在困难面前,全组演职员没有一个退缩的。大家横下一条心:用铁人精神拍《铁人》。他们说,要以实际行动报答大庆人,报答这块既出石油又出精神的热土。


第8版(副刊)
专栏:

  鸳鸯湖
崔龙弟
一泓碧水明镜一般镶嵌在葱茏苍翠的山峦之间,清波挹秋风,明眸织青天。白云自湖中浣衣,晨曦在水上游嬉。待小船划破黎明的静谧,拖着两条优美的水线倏地转过一个山弯时,哗,一片羽毛缤纷的鸟儿骤然从浅水里惊飞,朝晖散漫的天空上,顿时充满了青春的叫唤。这是一种惹人心醉的鸟语。
鸳鸯湖,不知谁给婺源县赋春乡的大塘水库起了这么个柔情蜜意的名字。多少年来,它一直默默无闻地偏居一隅。县里汽车、胶轮车满载着茶叶匆匆从它脚下掠过,虽有婺绿的清香氤氲在它的祥云里,但婺源人自幼便是让青山绿水喂大的,所以谁也不曾留意自己造就的一方奇异的水国。景德镇离赋春才30多公里,青工们倒时常携带情侣来婺源度假。但大家只知道去爬文公山,钻萃灵洞,探十里竹廊,寻鄣山飞瀑,却没有发现这个吐天光纳云影的鸳鸯湖!在幽静的湖畔蓼汀疏散心头的懊热,洗涤眉间发梢的窑烟,该是多么惬意。
也许正因为它长期缄默不语,所以才从容不迫地蓄足了1000多亩碧水,所以才使环抱它的山岫不动声色地覆满了浓荫。它湖中的小岛,安然无恙地吐出了竹林和果园,它湖里的水族,一代比一代繁荣,还有它的空气,几乎每一口都是甜津津的……
这个被人遗忘的角落终于在三年前撩开了单调的面纱。是船民?发电站工人?还是乡干部;在一个晴朗的初冬的早晨,忽然发现鸟群在湖上惊喜地盘旋。驾舟到湖心岛那边一看,鸟阵更密更厚,花花俏俏的羽毛在阳光下折射出斑斓的彩光。驶到几尺近,鸟儿才轰然飞将起来,尽在人和船的四周扑腾,成双成对的鸣叫,唱着那个季节里最动听的歌。
是鸳鸯,成千成百对连袂于飞的鸳鸯。就连当地读书最少的旧式妇女,也能一眼辨认出这是绣在她们结婚帐帘上的吉祥鸟——美丽、活泼、笃诚于爱情的图腾。
今年冬天,我又一次来到鸳鸯湖,还把景德镇几位厂长邀上同行。刚从繁忙噪杂的陶瓷生产线上脱身,厂长们一下子被鸳鸯湖的恬静、幽雅,诗情画意般的景致征服了。
艺术瓷厂厂长搔搔他的小平头,不胜感慨:“我们厂老艺人多,他们为厂子操劳了一辈子。如果在这里盖一个疗养院,夏天送他们来避暑,泡泡老骨头,那有多棒!”瓷土矿矿长在一旁揶揄:“那么我们就联合几个厂子,每家出点钱在鸳鸯湖合股投资,搞一个既是老人乐园,又是新婚青年的小行宫。免得厂里的小青年老满头大汗的挤火车,跑北京广州去过蜜月了。
他们谈笑风生的议论,在湖上荡起一层层涟漪;小舟轻曳,微风乍起,余霞旖旎,烟树不语,鸳鸯们旁若无人地梳理自己的翎毛……


第8版(副刊)
专栏:

  幽默的美 美的幽默
一文
在人们的生活中,诙谐、讽刺和幽默的艺术,仿佛具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得到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们的普遍喜爱。而漫画,特别是连环漫画,又是幽默艺术当中有着广泛群众性的一种大众化艺术。近些年来,世界许多国家都兴起了“连环漫画热”。据报道,日本、西德、法国等一些西方国家,近几年出版连环漫画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拥有大量读者的通俗小说。在我国,连环漫画这一艺术形式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的浓厚兴趣。在许多图书发行萎缩的出版低谷中,唯独连环漫画的销量经久不衰。“扫黄”之后,迫切需要出版部门优化选题结构,精心组织出版内容健康向上、形式活泼轻松的书画,以替代那些污染人们灵魂的“精神垃圾”,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读者多方面的阅读需求。
为适应这种要求,译林出版社最近组织出版一套《生活、爱情、幽默》世界系列连环漫画丛书,其中1至4集已经上市发行。这套连环漫画,精选世界著名幽默大师创作的连环漫画精品,不仅内容风趣而又发人深省,而且在艺术手法上熔夸张与含蓄于一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例如《父与子》全集系德国幽默大师卜劳恩的举世闻名之作。它通过父子间一个个小故事,把纯真的赤子之心与融融的天伦之乐表现得淋漓尽致,许多妙笔,简直令人拍案叫绝。尤其可贵的是,这一本《父与子》,是国内迄今收集得最全的版本,有些画是首次同读者见面,因此更具有珍藏资料的价值。《碰丁先生传》是日本著名漫画家植田正志的代表作。画家塑造了一个反应迟钝、逗人发笑的人物形象——碰丁先生,并通过他的举止行动,把多种多样的笑呈献给读者,促使人们从一连串的笑中悟出某种哲理来。
此外,丛书还选收了《尤茜卡小姐》、《护士莫妮卡》、《匪卢特克教授》和《小天使》等四部漫画专著,美国漫画家乔治·贝克的名作《倒霉的萨克》以及匈牙利的帕尔,德国的埃·施密特,波兰的伦格文,法国的埃费尔,美国的贝克等世界漫画名手的佳作,既有人间的喜怒哀乐,也有对敌斗争的慷慨激昂,还有生活琐事中的酸甜苦辣。正是这些平常的人和平凡的事,引起了人们的同情、不平、惋惜以及愤慨等多种多样的联想,而这种联想,恰恰是同笑俱存的。
或许正因为连环漫画所具有的特殊魅力,因此,这四本译林版连环漫画一上市就深受读者欢迎,在最近的全国书展上,成为供不应求的畅销书。现在,该社除决定再版这四集以外,同时积极抓紧继续出版这套系列漫画丛书的其他8集,以更好地发挥漫画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第8版(副刊)
专栏:

  重在塑人 意在唱情
——记眉户戏青年演员许爱英
陌默
在去年岁末的首都舞台上,山西省临汾地区眉户剧团演出了现代戏《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那个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和封建道德于一身的喜凤,曾使无数观众为她的悲剧命运而悲伤,也为演员的精湛表演而鼓掌。喜凤的扮演者就是该团二十八岁的青年演员许爱英。
许爱英科班出身,曾就读于山西临汾地区艺术学校蒲剧表演专业,毕业后改唱眉户。几年来她共创造了二十多个古代和现代妇女形象,其中尤以几个现代妇女形象塑造得最为成功,如《离婚记》中的方芹、《母与子》中的桂珍、《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中的喜凤等。在塑造这些人物时,她不仅追求形似,更注意追求神似,把外在形象的真实性和鲜明性,同内在形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结合起来。
喜凤是一个被封建道德陶冶出来的农村妇女,她既善良、贤慧,又自卑和愚昧,这使她经常处于怨和恨、忧与悲的感情矛盾的两极之中。由于许爱英准确地把握了这个人物内心复杂感情变化的轨迹,通过自己的歌唱、舞蹈、程式动作,以及自己的全部心理机能,将人物的内心感情外化在舞台上,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许爱英本人性格内向,感情深沉,不浮不躁,所以她极善于塑造像喜凤这类在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互撞击下具有一定悲剧性格的妇女形象。她塑造的喜凤,朴实无华,含蓄真切,内蕴深沉,动静有致,产生了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
许爱英善于捕捉人物的音乐形象,以典雅清新、柔美自然、婉转多变、游刃自如的唱腔去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剧中的第八场,当喜凤行将离开人世,她终于有所醒悟,想要去看看山外更广阔的世界了,这使她对生活有了些许的希望和追求。然而此时此刻她却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因此她的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感情和痛苦的矛盾。许爱英在演唱喜凤临死前那段七十多句的唱段时,既表现了喜凤对生活的留恋,也表现了她对未来的希冀,还表现了她对往昔的痛苦追忆。演员唱得缠绵深沉,忧郁凄厉,声泪俱下,观众听得也热泪盈眶。每演唱这一唱段时,观众都被喜凤对身世的叙述和命运的自省所深深地打动,时而鸦雀无声,时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许爱英有一个训练有素的好嗓子,圆润甜美,宽亮激越,被誉为“平阳百灵”。她虽有熟练的演唱技巧,但从不卖弄,而是用心去唱情,用唱腔去塑造人物,创造丰满的音乐形象。她的唱腔有眉户戏的特点,也有时代的旋律,因此才能与观众发生感情的共鸣,产生广泛的轰动效应。


第8版(副刊)
专栏:

思乡曲[水彩画] 张俊秋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