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月1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科技之光

  科技兴农的一曲凯歌
——八所农业大学扶贫散记
本报记者 毕全忠
“一靠政策二靠农大”
发展农村经济,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可是辽宁省建平县的农民却说“一靠政策二靠农大”。他们为何要这么说?建平县原是辽宁最穷最落后的县之一,农业科技力量极其薄弱。这样的县“靠科技”怎么个靠法?1986年底,沈阳农业大学派来了一个“科技扶贫团”,这个县的农民才真正普遍地靠上了科技。1989年全县粮食产量比1986年增长1.25倍,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330元,比1986年增加一倍,全县95.9%的贫困户脱了贫。因此,在当地农民心里,“靠农大”就是“靠科技”,“靠农大”比“靠科技”更具体。
完满实施的扶贫计划
1986年,农业部长何康建议部属的农业大学组织科技力量扶持贫困县,得到国家计委的支持。于是农业部制订了一项计划,出资800万元,由农业部所属的8所农大扶持9个贫困县(市),从1986年底起,为期3年。参与实施的8校9县是:沈阳农大与建平县、北京农大与湖南大庸市、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与辽宁锦西市、西北农大与陕西丹凤县、西南农大与四川万源县、华中农大与湖北红安县、华南农大与广东英德县、南京农大与江苏的句容、沭阳两县。9县中,建平、丹凤、红安3县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贫困县,1986年农村人口平均收入不足200元。其余6县在各自省份中也是贫困县。国家和当地政府对这9县也有过其他扶贫措施,但这3年间成效最大的则是这次8校的科技扶贫。到去年底,这项计划已如期完成。8校共有2000多名师生到9县,依靠当地政府和群众组织实施了140个科技扶贫项目,推广新品种112万亩,改造低产果园茶园329万亩,引进优良畜禽品种24个,繁殖57万头(只),改良土壤710万亩,设计安装加工工程16项。据保守的统计,这项计划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为6238万元,9县(市)绝大部分贫困户解决了温饱问题,3个特别贫困县农业人口1989年平均纯收入均已达到300元以上。3年间8校还培训农民30多万人次,通过技术扩散使多数农户都掌握了一二门科学种田的实用技术,这将会产生长期的效益。
9县(市)农业人口近300万人。800万元如果作救济款下发,每人才3元左右,买不到一只鸡,用来科技扶贫,却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扶贫先“扶智”
8校扶贫首先是“扶智”,从智力上扶持这9县。这里有两个层次的工作。一是帮助各县对本县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宏观问题有个清楚的科学的认识,制定本县的发展战略,这是软件开发。二是传播科学技术,开发利用资源,这是硬件工程。建平县土地资源丰富,有山、有坡、有平原,是发展农牧业的有利条件。但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土质瘠薄,旱、风、霜、雹等自然灾害频繁。面对这样恶劣的生态环境,要发展经济,从何着手?原来思路不明确,没有发展战略。沈阳农大扶贫团首先做的事就是帮助县里进行生态、资源综合考察,取得上万个数据,然后运用计算机运算并与专家决策结合,制订出《建平县生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路理清了,然后确定开发18个重点项目,实施22项扶贫课题。根据这些项目,沈阳农业大学派来了各学科的师生。
西北农大扶持丹凤县也是如此。首先帮助县里查清生态环境和资源分布,开展了“丹凤县本世纪末期农村经济综合发展战略规划仿真研究”,根据仿真研究结果再制定发展战略,选择发展模式,再确定开展项目。其他7县也大抵如此。这样就避免了盲目从事、打乱仗。
    多学科综合开发
这次8校扶贫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多学科综合开发。8校本身是多学科综合性农业大学。他们不仅可以对全县作综合考察、综合规划,而且在开发资源时也可以多学科配套综合开发、综合利用、保护环境。
以南京农大到句容县扶贫为例。该县仅27万亩耕地,如何充分利用?师生们确定了“多学科配套应用,增加粮食产量,提高耕地综合效益”的方针。他们作了土壤调查,使种植和施肥更有针对性;改革耕作制度,增加复种指数,改旱地一年一熟为二熟、三熟,粮田套种草莓、绿肥;引进良种,本地适宜种玉米,但农民从不种,他们引来玉米良种,使之成为旱地的优势粮种;有了玉米,养殖业又得到大发展;利用河埂、土壤发展食用菌生产,3年间全县食用菌产值增加4至5倍,食用菌废料又是优质有机肥,仅此一项就解决了近万亩粮田的肥料;在山边薄地种植销路很好的药材,既有效地利用了土地,又保护了水土。经过综合开发,27万亩耕地的效益提高了,光粮食就增加了15%左右。其他如改造低产果园等也是多学科综合开发。3年间各项目共创直接经济效益594.18万元,间接经济效益1591.84万元。句容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森林覆盖率比1986年增长15.9%。8校在综合开发的同时,都进行了技术培训。经过培训的农民不仅掌握了一些实用技术,还初步树立了综合开发的观念。这将产生长期效益。
双向功效
8校扶贫对8校自己的教学、科研、育人工作也产生了显著功效。西南农大师生进入万源山区时,数百农民敲锣打鼓、鞭炮齐鸣地夹道欢迎。师生们感动得热泪横流。在扶贫验收总结大会上,四川省开发办公室主任宣布:要把西南农大在万源的扶贫模式和经验推广到整个大巴山地区的6县1区去,今后这一地区的开发项目只要有西南农大的签字,就给钱立项,没有他们签字就不给钱。师生们从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信任、热爱中看到了人生的价值和自己的职责。这是事业成功的最大动力。
农村为师生们施展才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这次扶贫使很多成果得到实际运用,见到了实效。农村又向师生们提出了更多的课题,成了师生们发挥才智、创造新事物的发端,大大丰富了他们的教学内容和科研活动,产生了一批成果。华中农大在红安县培育成的“湖北白猪”瘦肉率高达55%—64%,而且产仔多、生长快,成了红安的拳头产品,现已大量出口。下乡的研究生、大学生几乎都从扶贫中找到了论文题目。很多参加扶贫的学生到毕业时主动要求到农业第一线去工作。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沉睡的资源苏醒了
——记大别山区依靠科技发展商品经济
本报记者 谢联辉
大别山的叹息——捧着金碗讨饭吃
雄踞中原的大别山,温暖、湿润,具有南北过渡地带综合气候特征和山水相依的综合效应,其间繁衍的生物种类之丰富、种群之多,在世界同纬度地区少有。山里土质好,肥力较大,历来是鄂豫皖三省粮油重要产区。这样一块宝地,完全可以建设成我国北亚热带名、优、特产商品生产基地。
然而,长期处于封闭环境的山区人对商品生产不大懂,资源白白地浪费了。湖北罗田县,这里甜柿全国独有,药材茯苓名扬天下,板栗是全国四大产地之一,蚕茧产量占全省的1/3,乌桕产量全省排列第二,油桐产量在全县占第三位,资源丰富得令人眼馋。就是这样一个县,地方财政入不敷出,长期吃补贴,在1985年以前竟有3万多户、14万多人处于“缺吃少穿”的温饱线以下。
山里人开了窍——“三鹅”“三竹”致富快
自从来了一批科技人员,沉睡的资源苏醒了,山里人也开窍了。原来满足于“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背上背个胖娃娃”的农户,觉得头一年鸡鸭养少了,第二年把一只鸡变成了一群,一只鸭变成了上百只;到第三年索性想当名“统帅”成千上万只家禽的“司令”。播下的火种燃起了商品生产的火苗,山里人喷发出求富热情。
安徽六安县近两年摸出了点道道。他们把分散的白鹅个体养殖户,吸引组织起来,依靠科技力量把资源最大限度、最快速度转变成先进的高层次的商品鹅群,形成产、供、销、技术服务一体化的系列商品开发网,取得好效果。传统经营的一只鹅,产值只有24元左右,纯收入仅七八元,系列开发商品鹅产业后,每只鹅综合平均值达百余元,纯收入超过40元。过去这里的固镇镇是个被遗忘的穷旮旯,如今小镇沸腾了,成了国内最大的羽绒集散地。以六安县为中心的全国规模最大的白鹅产业集中开发带,在皖西开始形成。1989年这个集中开发带饲养量达到1500万只,相当于世界鹅的王国匈牙利的养殖量。一旦这个系列开发带完善,仅羽绒、鹅肝、鹅肉三项,外汇年收入将达2亿多美元。
“三竹”(毛竹、水竹、元竹)资源丰富的安徽潜山县,把资源基地建设与资源的深加工、精加工结合起来,变低产值的土产土货为高价值的优质名货。几年来这个县把科技扶贫项目与“三竹”基地建设、竹业深度开发捆在一起。推广扩鞭技术,提高竹株径级、材质,改造老基地,把竹林连接成片,形成规模经营。1985年以前,全县毛竹面积不到4万亩,每亩立竹量一般只有80根,现在集中连片的毛竹有5.2万亩,立竹量每亩达114根。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进牙签、工艺竹筷等生产线,增加数十个竹器新品种,更新舒席老化单调产品,使全县“三竹”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现在这里从事竹业生产的农户达4万多户、20多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3,竹业收入达6700万元,每个竹业户增收1250元。
摘掉了穷帽子——科技人员搭金桥
随着一个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技开发体系和科技推广服务网络的建立,大别山区逐步由靠拚劳力、靠救济维持生存转变为靠科技、靠巧干走上富裕。推广“喷硼、增雌减雄”新技术,湖北罗田县板栗产量从1984年的217万公斤增加到1989年的500万公斤;采用先进制茶新工艺,河南新县八里畈乡由单一的“炒青”品种发展到“毛尖”、“七龙龙井”等四五个新品种,茶叶价格由原来的每斤3元左右,提高到三四十元,产值利润一下增长好几倍;引进“湖北白猪”良种,湖北红安县的4个亏本猪场一跃为年盈纯利20多万元,成为出口创汇单位。4年来,与大别山区建立技术依托关系的20多个科研教学单位,先后派出900多名专家进山从事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和技术攻关,数万名科技人员在扶贫第一线承包、领办、租赁、合办经济实体,以专家为后盾、乡村能人为骨干的专业技术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涌现。依靠科学技术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率和收益,在这里通常能达到1∶4至1∶10。
勤劳的山里人与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文化人结合在一起,大别山区发生了巨变,科技放在了重要的位置。现在,国家重点扶持的18个贫困县,县县有科技副县长,大部分乡村有科技副乡长、副村长,建立起上下贯通的科技管理体系;这里吸引科技人员进山工作的优惠政策正在完善,山里的产业结构正在趋于合理,科学意识正在向决策、财务、经营、管理部门渗透;这里的丰富资源在转化为资源优势,形成支柱产业,生产出龙头产品。大别山人已经打开了山门,他们正在借助扶贫科技人员奉献的金子般心,建造由大别山通向国内外市场的“商品经济”金桥。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成功的实践
任新
农业部拨出800万元,让所属的8所农业大学扶植九个贫困县(市)。历经三年,这九个县(市)基本脱贫。从这个报道中,人们不难看出,这是非常成功的一着,可谓治贫良方。
过去,在扶贫工作中,尽管扶贫的同志很努力,政府也拿出了不少的钱,然而收效甚微。原因何在?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抓住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个关键。而8校扶贫的成功经验,也正体现在这一点上。农业部出资800万元,3年间创造6000多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这是人们看得见的。通过科技扶贫,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强化了人们的科技意识,普及了大量的科学技术,这个效益是难于用数字计算的。
8所农大的师生在扶贫的过程中,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整体上去“治疗”。首先是帮助各县“安神清心”——理清发展本县经济的思路,制定发展战略,然后根据问题“配方下药”——进行科技综合开发。这一点也很值得称赞。
下药要用药引,其作用是使主要的药物能发挥效应。8所农业大学在扶贫中把800万元用作“药引”,使科学技术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产生“妙手回春”的功效。少投入,多产出,事半功倍,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我们的教育存在着脱离实际的毛病。比较而言,农业院校联系实际做得好一些。这次8校扶贫,数千名师生到了农业生产第一线,他们在思想上、事业上、学识能力上所得到的锻炼和提高,是用多少钱也买不来的。这是另一重大收获。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推进企业科技进步的一个好办法
——辽宁省开展“创建科技先导型企业”情况调查
本报记者 王友恭
一九八七年辽宁省开始在全省六十六家企业中开展“创建科技先导型企业”活动。这一活动促进了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生产、效益的稳步增长。
科技先导型企业指企业在发展生产、振兴经济的过程中始终把提高科技进步水平置于战略首位,作为提高企业素质的核心;另一方面是指科技先导型企业对其它企业具有示范、导向作用。
三年的实践表明:这一活动已初见成效。
促进科技工作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
科技工作进入企业后,针对许多企业的技术老化、设备老化、产品老化和经济效益差、竞争能力差等问题,大力组织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发展新兴产业,使一批老企业焕发了青春。
参加“创建”的六十六个企业,在一九八七年和一九八八年两年中,共投入五亿多元完成技术改造项目六百二十多个。一九八八年,这些企业共开发出新产品七百九十多项,新增产值十二亿多元,比一九八七年增长百分之五十一点六九。在新增产值中,科技进步贡献份所占比重达百分之五十一,远远超出辽宁及全国平均水平。参加“创建”的企业,都明显地增加了科技投入。据统计,六十六个参加“创建”的企业仅一九八八年用于科研、新产品试制、新技术开发及现代化实验测试手段的科技投入就达一点八五亿元,比一九八七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五,占企业产品销售额的百分之三点八。
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建立依靠科技进步的动力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
鞍山冶金设备制造厂通过三年的“创建”活动,使一个濒临倒闭的内燃机厂变成能够生产多种具有国际八十年代初技术水平的偏重型冶金设备制造厂。据统计,在这些参加“创建”的企业中,一九八八年有一百零一项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企业的主导产品基本上都成为同行业的“排头兵”,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加强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能力
铁岭精工机器厂通过对日美联合研制、由日本生产的振动流化床干燥机的消化吸收,研究开发出新型振动流化床干燥机,被评为国家节能新产品和替代进口产品。大连造船厂在承建具有当代国际水平的六点九万吨化学品成品油轮时,对引进的特涂设备和技术消化吸收,创造了每天特涂面积的世界纪录。这六十六个“创建”企业,一九八七、一九八八年两年,打入国际市场的产品达二百一十五种,创汇额达四点三亿美元,节汇二千七百万美元。
辽宁省规定凡经考核被批准命名为省科技先导型企业的单位可享受国家二级企业、省级先进企业的待遇,还规定每个参加“创建”的单位可申报一项省级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鉴定后享受减免税待遇。另外,在科研计划、火炬计划、智力引进、出口考察等方面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在“创建”单位内安排。他们还规定,“科技先导型企业”不搞终身制,在定期复查中发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下跌,措施不力者,要及时发出“黄牌”警告,直至撤销“科技先导型企业”称号。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闪光的明珠
——记江苏省高淳县计划生育指导站站长毛明珠
杨明照
1985年10月,当县里决定把毛明珠从沧溪乡卫生院调到县计划生育指导站工作时,她已在人生的道路上送走了54个春秋。
按理说,人已上了年纪,身体又不好,工作可以放松些了。可毛明珠不是这样。在她看来,计划生育工作是妇产科医师的天职,自己得为落实这一基本国策尽心尽力。
建站初期,站里就她一个妇产科医师。因患者多,她曾连续工作过20多天不休息。前年10月,她任站长以后,还是照样和大家一样顶班,白天黑夜地连轴转。就连年轻人也只得甘拜下风,自愧没有她的那股子劲。
去年春节期间,到指导站来落实计划生育措施的妇女真多,原定的16张床位怎么也安排不过来。毛明珠想方设法,把床位加到40多张。没有被子,她便带头拿出自己的。陪护的家属住不下,她索性把自己的床铺也让出来,而她却躺在沙发上过夜。
由于长期劳累,她落下了血尿史。1986年,她又患上糖尿病。可她认为,计划生育是件大事,一切都得为这个中心任务让路。为了带出个好的站风,她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常常是带病坚持工作。从1985年起,她一连在几个夏天赶到南京、无锡的建筑工地,向高淳在外的建筑工人宣传基本国策,并在工地上为外出的女工和家属落实计划生育措施100多例。
为了计划生育,她舍得吃苦,也不怕得罪人,凛然一身正气。
金秋的一天,某乡两位妇女找到毛明珠的家里。她们一边送上礼品,一边开口想请她出张不能引产的假证明。可她们想错了,平时热情待人、讲话和气的毛明珠知道事情的原委以后,俨然判若两人,当即告诉她们:“违背计划生育的事,我不能做!”那两位妇女还以为礼品太轻,又掏出一叠“大团结”放到毛明珠的面前。面对这情景,毛明珠的态度更加严肃。那两位妇女只得悻悻而去。
还有一次,有个孕妇家属怕自己找毛明珠开后门不保险,还特地请出一位领导去求情。在毛明珠看来,领导干部理应做计划生育的带头人,怎么可以帮着大搞不正之风!她顾不了许多,照样把那位干部也狠狠地批评了一通。
毛明珠矢志扎根高淳,决心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高淳计划生育事业的品格,同样深得人们的称道。
去年夏天,远在香港的丈夫给她写信、寄钱来了。人们在为她高兴的同时,少不了会在私下里猜测:这下,毛明珠也许会去香港安度晚年了!
毛明珠却早已打定主意:就是再好的地方她也不去。她跟县里的有关领导表态说:“只要我的身体可以,只要你们需要我,我愿在高淳干到死!”
1954年,毛明珠从无锡助产学校毕业以后,分配到常州工作,不久即结了婚。谁知婚后才个把月,丈夫便去了香港,从此他们便分居两地。转眼过去了35个年头,毛明珠独自一人顽强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常州,她出色地工作过15年,把自己的全部青春献给了那里的妇幼保健事业,不仅是市技术操作奖的获得者,而且是全市的先进工作者。自1969年冬天从常州下放到高淳县后的20年中,她在偏僻的沧溪乡卫生院就呆了16年。在高淳扎根的岁月里,毛明珠先后施行计划生育四项手术2万多例,抢救危重妇女100多人,从来没有出过任何医疗事故。沧溪乡妇女芮小妹,因过度的强劳动累出了三度子宫脱垂,坐不能坐,睡不能睡,整整折磨了她20年。毛明珠不仅亲自为她做了子宫前后壁修补术,而且一连个把月,都是自己掏钱去买猪肝、腰子、鸡蛋、红枣等,烧好了送给她补身体。芮小妹做梦都没有想到会遇上这么个心地善良的好医生。由于工作突出,1988年,毛明珠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那么多下放干部先后回城了,毛明珠的身边,一无子女,二无亲人,只要她想走,会有一千条理由、一万条理由,可她始终没有吭声。1981年起,她在香港定居的儿子三番五次来信,要她去定居,连房子都准备好了,她就是不去。
去年9月,毛明珠获得了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毛明珠到北京参加了建国40周年大庆,出席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
在她赴京的时候,人们都纷纷上门向她表示祝贺,就连当年的老病号、如今的老姐妹芮小妹也特地从乡下赶来帮她打点行装……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医风医讯

  我国研制成功最新钙离子试剂
一种最新的钙离子荧光指示剂呋拉·2—AM已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制成功。此后,我国对人体中钙元素含量这一至关重要的研究,将进入离子水平。
钙离子是广泛存在于人体内、并参与人体各种生化反应的非常重要的物质。由于它的多少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已成为国际生命科学研究的热门话题。用灵敏度和选择性都很高的呋拉·2—AM荧光指示剂测量钙离子浓度是1985年后半年才在美国实现的。由于它能清晰地展示单个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这种示剂就成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高精尖产品。呋拉·2—AM的分子量高达1001,结构复杂,合成条件苛刻,目前国际上只有极个别的单位可以提供,价格每克约合人民币100万元。(边振甲)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医风医讯

  中药治脑胶质瘤效果好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发瘤率很高的恶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一半左右。单纯西医治疗手段是手术后进行化疗放疗,但难以根除,复发率高。北京宣武医院主任医师宋慕玲自70年代开始,将她研制的中药复方抗瘤粉成功地用于脑胶质瘤临床。1986年国家科委将这项研究列为“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组织扩大临床验证。这几年,又经北京军区总医院、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协作,在153例脑胶质瘤中,取得有效率64.7%的效果。中药复方抗瘤粉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褚晓明)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医风医讯

  中国学者发现心脏老化的重要标志
首都医学院北京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通过自建的心脏局部肽类激素超微量检测技术,验证出动物体内存在着循环和局部两个独立的血管紧张素系统;同时发现,心脏各部位相对重量与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系统关系密切。老化过程中的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和心钠素的含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心脏相对重量也逐渐减轻。证明了心肌局部某些重要内分泌功能减退是心脏老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温绍君 何士大)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医风医讯

  有前途的抗慢性乙肝中药
前不久,我国专家对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洮南联合制药厂推出的《复方树舌片》进行了临床功效评价。他们认为:这个组方中的树舌提取物含多糖,对肝细胞能增强代谢,有保护和再生作用;乌鸡提取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五味子和人参皂甙都有明显护肝功能。互相配伍后能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并有解毒、排泄和促进胆汁分泌效用。对慢性乙肝和澳抗阳性者总有效率78.5%,此药值得推广。(朱佳)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河南省平顶山市体育路小学,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作活动,坚持每年举行一次作品展览会,奖励成绩突出的学生,大大增强了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积极搞创作的热情。自1983年以来,他们共展出小发明,小制作7000多件,其中,王静蕊(中)发明的玻璃瓶罐头易开盖,荣获第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牌奖,并获宋庆龄基金会儿童发明奖。 王庆祥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