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2月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他的心,永远连着人民
宋任穷 刘华清 秦基伟 陈锡联 李达
无产阶级革命家黄镇同志,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
今年清明,当晚雪消融,山花含苞之际,锡联夫妇曾代表我们,和朱霖同志及子女一起,跋涉千里,由北京赴河北涉县赤岸将军岭,参加刘伯承元帅纪念亭揭幕仪式并祭扫黄镇将军的陵墓。周围数十里的几千名父老乡亲闻讯自动赶来参加。锡联同志在黄镇的陵墓前悲恸地说:“你生在安徽,却魂归太行,回到了你生前生活和战斗的地方。这说明,你不忘老区人民,我们党的老一辈不忘老区人民,是永远和人民血肉相连的。”听至此,许多群众再也抑制不住,失声痛哭。一位拄着双拐的老战斗英雄,不远几十里,两次前来凭吊,久久不肯离去……
这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使我们更加怀念深受人民爱戴的老战友黄镇同志。
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
黄镇有着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很深的艺术造诣,兼有革命家和艺术家的气质,是我党和我军不可多得的优秀的政治工作者和领导者。
黄镇早年就读于上海美专,后转入新华艺术大学,毕业后担任中学美术教员。他仅执教两年,便因支持进步学生而被解职。他愤然投笔从戎,于1929年末参加了正在联阎讨蒋的冯玉祥的国民军。1931年12月,黄镇参加了著名的宁都起义,被编在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第二年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5军团政治委员萧劲光和政治部主任刘伯坚非常重视宣传文化工作,他们挑选黄镇到瑞金接受短期训练后,让他担任宣传干事和文化科长兼“猛进”剧社社长。在刘伯坚的指导下,黄镇创作和导演了《英勇上前线》、《打骑兵歌》等反映红军战斗生活的活报剧、话剧、歌剧和歌曲。在话剧《庐山雪》中,他和军团领导同志同台演出,周恩来抱病观看,鼓掌助兴。长征中,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时,黄镇受命为庆祝大会写出戏剧。他带领剧社同志,边行军边创作了颂扬毛泽东的指挥艺术的独幕话剧《破草鞋》,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和万名指战员观看,盛况空前。
黄镇的绘画,在红军中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1934年,为庆祝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他创作了3米多高、十几米长的巨幅油漆画《粉碎敌人的围剿》,作为5军团的献礼,悬挂于会场,受到毛泽东和代表的称赞。长征途中,他在行军、作战和组织宣传鼓动工作的间隙,用锅灰做的墨和铅笔作画,有时画在各色杂纸上,有时画在门板上,有时画在石壁上和山洞里。他行军二万五千里,作画不下四五百张。现存的漫画《长征画集》,则成为极其珍贵的长征的形象史料和艺术瑰宝。长征后,黄镇被选调到红15军团任宣传部长,参加了东征战役和山城堡战役。在此期间,他密切结合西安事变前后的复杂形势和部队的思想状况,编印了大量宣传教育材料。同时,他还按照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的指示,做了许多统战工作,对推动当地国民党驻军和政权抗日,起到了积极作用。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8月,他被任命为八路军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不久,又被任命为民运部长。1940年7月,任八路军第129师政治部副主任。1943年9月,任太行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他在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的领导下,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做了大量工作。他善于组织领导战场政治工作,善于调查研究和汲取群众意见,注意随时随地总结经验,并极富创建性。如地方武装的政治工作、参战民工的政治工作、1942年夏季反“扫荡”作战的政治工作和师巡视团的职责等,都是经他之手总结的。129师的《政治指导员工作暂行条例》、《俱乐部救亡室工作暂行条例》、《“朱德青年队”与各级青年组织工作暂行条例》,也是由他组织编写的。
1940年夏,百团大战发起之前,他动员组织了6000多名民工参加,为前线部队运送粮食、接送伤员和搬运战利品,并设立了临时野战医院。随后,他又赶到师前线指挥所,向政治部布置战场政治工作,发动各参战部队开展竞赛。正太战役打响后,他亲自督促、检查落实情况。每当一份捷报传来,他便立即组织油印,发往各部队。战后,他又及时地进行了百团大战的政治工作总结。
1941年后,战争环境日益艰苦,日本侵略军的“扫荡”日益残酷。黄镇反复研读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并结合全国和晋冀鲁豫战场的实际情况,下部队进行形势教育。锡联同志至今记忆犹新的是,黄镇到他所在的385旅讲形势课,自己写讲稿、绘制地图,讲得又生动又形象,各部队都争着请他去讲课。因此,他深得指战员的信赖和拥戴。
在太行山上,129师政治部创办了“先锋”剧团和《抗日战场》杂志、《战场报》及《战场画刊》。黄镇对剧社和报社人员耳提面命,不但审稿、看清样,还经常亲自撰稿。1943年初,他和宣传部的同志们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难,又创办了《战场画报》。这些刊物,对于指导部队工作,丰富指战员的文化生活,鼓舞根据地军民的斗志,坚持敌后抗战,起到了巨大作用。
1948年7月,黄镇被调到军委总政治部,担任第一研究室主任。他遵照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委托,主持设计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他还带领同室的7名同志,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党委员会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连队支部工作条例》、《革命军人委员会条例》,为我军政治工作在新时期的发展,铺垫了一块基石。
无畏的开拓者
黄镇不仅是多才多艺的政治家、外交家,也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将军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开拓者。他在十几年的戎马生涯中曾几次遇险,有一次,帽子被敌军的机枪打穿两个洞。他曾自刻了一方“无畏”的石章,在随身携带的折扇上书写了潇洒苍劲的“无畏”二字,用以自励。这“无畏”二字,恰是他为开拓革命事业忘我地、勇敢地冲锋陷阵的真实写照。
抗战初期,中共中央军委指示八路军各部队在对日军作战的同时,迅速分兵晋东北、晋西北、晋东南和晋南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当时担任八路军政治部民运部部长的黄镇,接受了开辟晋东南根据地的任务。他带领由民运部10余人组成的工作团到达长治,在长子、潞城、屯留、壶关、高平、晋城等县,广泛宣传中共的抗日十大纲领,开展统战工作,发动民众,组织抗日自卫队,建党、建政、建军,为开创晋冀豫军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38年4月底,年仅29岁的黄镇被任命为晋冀豫军区政治委员。在晋冀豫边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上,他作了《党的工作建设》的报告,提出了“巩固党的绝对领导,创造百战百胜的军区武装”的具体措施。他和司令员倪志亮、副司令员王树声等同志指挥边纵的5个游击支队英勇作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发展为5个军分区,基干武装达到2万余人。黄镇在研读政治理论的同时,也努力学习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和刘伯承的军事著作。他不但把《孙子兵法》全文抄录在笔记本上,还逐段加上释文和自己的理解,并能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实战之中。
1940年3月,黄镇和汪乃贵等同志指挥冀西游击队第3、第6支队、边纵1个团和元氏独立营。在元氏县黑水河地区进行了一次诱歼日军士官训练队的战斗,最后以火攻歼灭了拒不投降的60名日军尉官和军士,共毙伤日伪军各百余人,生俘日军3名,缴获了1门山炮和3挺轻机枪,还用步兵武器击落1架飞机,受到刘邓首长的表彰。缴获山炮和步兵打下飞机,这在晋冀豫军区还是头一次。大家奔走相告,欣喜若狂。黄镇的指挥才能,很快就在太行山传开了。百团大战之后,黄镇于1940年10月带领129师从各旅抽调的数百名干部和师巡视团,东下太行,冒着极大的危险,越过被敌人严密封锁的平汉铁路和数道封锁沟,到冀南军区进行扩军工作。在宋任穷、陈再道等同志的协助下,很快就补充了百团大战中的部分减员;并和他们研究拟定了进一步发展地方武装的方案。
1942年春夏,黄镇按照师部分工,先后到太行军区第三、第六军分区落实精兵简政工作,并指挥军分区部队同残暴的日军浴血奋战,取得了反“扫荡”作战的胜利。1943年5月,他担任了豫北工作委员会书记,统一领导开辟豫北抗日根据地的工作。他和地方党政干部一起,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就建立了林县、汤阴、辉县、汲县、淇县的县、区政权和县大队、区干队,并于7月20日建立了地委。8月,他又和李达等同志指挥了林南战役,歼灭日、伪军7000余人,解放了太南、豫北地区的40多万人口,从而建立了太行军区的第七、第八两个军分区。
1943年9月后,黄镇担任太行军区副政委兼主任,同司令员李达、政治委员李雪峰一起,指挥太行部队进行了道清战役、安阳战役等局部反攻作战,从日伪军手中收复了大片国土。1945年夏,他们又率领太行军民,对拒绝向八路军投降的日伪军发起全面反攻,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当局调重兵北上,企图抢占共产党、八路军和根据地人民从侵华日军手中夺回的胜利果实,遭到坚决的反击。于是,蒋介石又以“谈判”为手段,求得喘息之机,准备新的全面进攻。1946年1月,黄镇以少将军衔的资格,作为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新乡第十中心小组的中共首席代表,同美军和国民党军队的代表,在谈判桌上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谈判过程中,国民党方面利用一次意外的人身事故,制造事端,扣押中共代表,威逼他们签订不平等条约。在被扣押的5个多月中,黄镇将生死置之度外,表现了共产党人坚持原则、威武不屈的崇高气节。他托人给妻子带去一封信,写道:“一个共产党员在执行党所给予的任务的时侯,是应当准备牺牲一切的!”“共产党人头可断,志不可改,使命不可辱。”他这种大无畏的气概,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黄镇由新乡重返太行军区后,会同秦基伟等同志,组成了以黄镇为书记的太行军区前委。为配合刘邓大军主力进行豫、皖、苏边战役和豫北战役,他和秦基伟率领太行部队,对进犯平汉路安阳至新乡地段的国民党军进行了反击作战,连克水冶、鹤壁、曲沟和淇县、汲县两县城,3个月歼敌7900余人。
解放战争的第二年,黄镇和秦基伟率领太行军区独立第1、第2两旅,向豫北道清线的敌第38师和保安队全线出击,于1947年夏解放了博爱、武陟、孟县、沁阳、修武等县城,歼敌4000余人,策应了刘邓大军南渡黄河,越过陇海路的战略行动。此后,刘邓首长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组建晋冀鲁豫军区第9纵队,以秦基伟任司令员、黄镇任政治委员,隶属陈赓、谢富治集团。9纵于1947年8月15日在豫北博爱县成立,22日强渡黄河天险后,承担了在洛阳东南地区阻敌第5兵团西援,并在伏牛山建立根据地,策应刘邓大军主力南下大别山的使命。9月上旬,9纵主力南渡洛河,势如破竹,解放了宜阳、伊川、伊阳、嵩县、栾川、洛宁等城镇,歼敌7000余人,保障了陈谢集团主力在潼关、陕县间的作战任务;并在嵩县、栾川地区建立了豫陕鄂军区的第三地委和军分区;配合太岳部队,在新安、渑池建立了太岳第五军分区。
1947年10月后,陈谢集团奉命分路向豫西展开。黄镇接受了集团前委给予的“牵牛”任务,率领第13、第25旅,于11月14日从南召附近出发,伪装主力,用“增大灶”和“回鞭打牛”等战术,把数倍于己的国民党第5兵团李铁军部吸引到西峡口地区,并攻克了镇平,围攻了内乡。此举,成功地配合了集团主力进军豫西作战,也有力地策应了陕北我军转入反攻和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地区实施战略展开。
黄镇为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事业所建树的历史功勋,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人民的忠诚战士
黄镇一生光明磊落,正直朴实,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着十分亲密的关系,惦记着人民群众的疾苦。这是有口皆碑的。
长征路上,黄镇在川滇边界看见一家农民的十五六岁的女孩赤身露体,父亲在一旁暗暗垂泪,他深深地受到触动,便“画下了永远忘不掉的事实”。在太行,黄镇曾兼任过晋冀豫边区的经济委员会主任和人民武装抗日自卫委员会主任,领导全区的经济工作和民兵工作,和人民群众朝夕相处。他深知,没有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坚持抗日游击战争是不可能的。1943年3月,他在《县区基干队政治工作建设的报告》中曾强调指出:“基干队要与群众结成血肉不可分离的关系”,“团结群众领导民兵成为我们对敌斗争的主要力量。”
中共中央北方局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提出自己动手,生产节约,以减轻人民负担,渡过难关,坚持抗战的号召之后,129师政治部成立了生产部。黄镇分工具体领导部队的大生产运动。我们都还清楚地记得,他率领政治部全体同志登上黎城的大槐垴,开荒种地,在山上吃住,一干就是多少天。师直属队为当地人民修建的长达26华里的涉县漳南大渠,也有黄镇挖过的土方。当地群众提起他,都伸出拇指说:“老黄是个好干家!”
在自然灾害非常严重的1943年,黄镇多次指示部队要协助地方政府和群众搞好抗灾救灾工作,在驻地和附近村庄,决不能饿死一个老百姓。他要求军区机关分片包干,并让民运部挨家挨户调查抗灾能力,确定救济重点。他号召政治部的同志每人每天只吃6小两小米,省出2两救济驻地群众。他说:“子弟兵不能看着老百姓饿肚子。我们少吃点粮食,多吃点野菜,要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坚持抗战。”政治部驻地王堡村有一家老百姓断了口粮,吃槐叶中了毒,奄奄一息。黄镇知道后,把自己和孩子的口粮拿出来,分给了几家断粮户。这样的事,不止一次。乡亲们铭记至今,无限感激地说:“是黄副政委救了我们几家人的性命啊!”还有一次,黄镇在王堡村的一棵大树下主持会议。开饭时,他看到一群饥饿难忍的孩子和妇女远远地看着他们吃饭,不忍下咽,便放下筷子,对炊事班的同志说:“给乡亲们再煮一锅饭吧。”饭煮好后,他非要看着孩子们吃完,才肯离开。为少占群众的住房,他带领政治部的同志在王堡村边打了许多窑洞,并建造了一座礼堂。当地人民把这些遗迹完好地保留到今天。
黄镇和我们这些从战争年代过来的人,都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是根据地的人民哺育了我们,如果没有民众的支持,我们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正由于此,他对太行山的人民有着特殊的感情,常说:太行山是我的第二故乡。他在新乡被扣押5个多月,在返回部队时,还要到王堡村住上几天。他出任驻法国大使,一呆就是9年。1973年4月,他奉毛主席之命从巴黎回国,5月出使美国,当驻美联络处主任。就在这短短的一个月里,他们夫妇还带上两个没有到过老区的孩子,去了涉县一趟。乡亲们拉着他们的手,热泪盈眶,依依不舍。黄镇深情地对乡亲们说:“我以后一定会回来的。”
黄镇的几个孩子,都是由太行山的乡亲们哺育长大的。他给孩子们规定:参加工作第一个月的工资,要给奶妈寄去,平时也要寄些钱物:奶妈去世,一定要负责安葬。
黄镇担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前后,还曾几次到老革命根据地考察,对这些地区的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他组织过文艺演出团,到老区巡回慰问;帮助筹建化肥厂,联系扶贫贷款,和秦基伟、杨白冰等同志商议为太行老区派遣医疗队,调拨运输车辆等等。
然而,令人万分惋惜的是,他帮助老区人民的许多愿望还没来得及全部实现,便突然离去,使我们悲痛不已。
将军热爱人民,人民敬仰将军。在中央电视台播放黄镇逝世讣告的当晚,中共涉县县委、县政府代表全县人民,起草了一份长达400字的饱含深情的电报,连夜发往北京。中共中央和黄镇的亲属遵照他的遗愿和太行人民的请求,于今年1月14日将骨灰全部安葬在涉县赤岸将军岭。
黄镇同志,你终于实现了你的愿望,长眠在第二故乡——太行山。你安息吧!我们一定常去看望你,看望太行的父老乡亲。(附图片)
1940年,黄镇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副主任期间参加了百团大战。这是他在一二九师前线指挥所外与刘伯承合影。
一九三八年夏,黄镇任八路军总政民运部长时留影。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延安时期的村民公约
田方
近日收到延安一位同志给我寄来的“张家圪崂村民约”。他在信中说,这是1943年5月19日《解放日报》发表的,由当时绥德县委宣传部长汪洋同志和我合写的。他说:“像这样的村民公约,即使对我们今天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转抄如下:
一、全村人,勤生产,丰衣足食,生活美满。
二、不吸烟,不赌钱,人人务正,没个懒汉。
三、不吵嘴,不撕斗,邻里和睦,互相亲善。
四、多上粪,仔细按,人畜变工,大家方便。
五、秋翻地,锄四遍,龙口夺食,抢收夏田。
六、婆姨们,多纺线,不买布匹,自织自穿。
七、多栽树,多植棉,禾苗树木,不许遭践。
八、识字班,好好办,不误生产,又把书念。
九、抗工属,优待遍,吃的又饱,穿的也暖。
十、公家事,认真干,公粮公款,交纳在先。
十一、生产事,议员管,服从检查,接受意见。
十二、好公约,要实现,谁不遵守,大家惩办。
读了这篇村民公约,不禁回想起当年的新闻记者,在深入农村采访时,经常见到农村党支部建立的黑板报、读报组、识字班等基层文化组织,和这类村民公约结合起来,进行宣传教育,所以也成了新闻报道的内容。村民公约是由村民们民主讨论议定的,由当地的乡文书或小学教员编写,大家通过后写在黑板报上,或者写在马兰纸上张贴起来,同时也作为识字班的内容,既认了字,也懂了道理。
现在看来,这篇在47年以前的陕北村民公约的内容,对于今天是不可能完全适用了。比如第六条“婆姨们,多纺线,不买布匹,自织自穿”,似乎是完全反映了小农自给自足的思想,现在已不合时宜了。但当时在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双重封锁的严峻形势下,全边区(包括全国各解放区)军民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中,不论机关、部队、学校,所有干部、战士、师生,包括毛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等等中央领导人,都要亲自动手种地纺纱。所以,村民公约一定要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从群众最需要、当地又办得到的事做起,因时因地制宜组织讨论编写,进行宣传教育,按约实施。
这篇村民公约是在绥德县延家川二乡张家圪崂作为农作法的模范村制订的。整个绥德地区包括绥德、米脂、清间、吴堡、佳县、子洲六县,都是人多地少地区,因此公约的第四、第五两条主要着重精耕细作的农作法,其中的“仔细按”,就是当地经过深翻地后掏钵钵撒粪点籽的“按种法”。既可以节省粪肥和籽种,又可以集中肥力增强庄稼的长势;包括“人畜变工”,即使在今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可以推行;买得起农业机械的农户,还可以组织人机变工。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很多,根据国家建设进度,不可能很快大量转移进入城镇;而实际上农村建设中有很多工程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除了“多栽树,多植棉”以外,比如:兴修水利、改良农田、改造荒山荒坡、修桥筑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种子、饲料、农机等的服务行业,为农副产品加工的乡镇企业等等,除了按农时季节集中组织大批劳动力突击施工外,还可以分别组织各种专业队,长期进行经营管理;包括发展农村文化娱乐、推行计划生育等等,都可以列为村民公约的内容。
“村魂”反映了农村中强有力的党支部和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的模范行动;村民公约则是“村魂”在广大村民群众中的普遍体现。村民公约必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