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2月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金边军队炮击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阵线总部
据新华社曼谷12月6日电 泰国军方人士今天在这里说,金边政权军队在本周早些时候炮击了柬埔寨西部的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阵线总部,使数名平民受伤。
最近两周来,柬西北部地区的战斗进一步加剧。泰国一位高级军官上周在这里说,4000名越军和3000名金边政权士兵到达了柬埔寨西部前线,企图夺回被柬埔寨抵抗力量控制的一些地区。


第6版(国际)
专栏:

  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发言人
谴责南朝鲜当局拘捕爱国人士
本报平壤12月4日电 记者周必忠报道: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发言人今天在这里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南朝鲜当局11月30日以违反“国家保安法”为由拘捕参加柏林三方工作会谈的南方代表李海学、曹勇述、曹圣友。
声明说,这次柏林三方会谈,是朝鲜北方、南方和海外朝侨,为筹备成立全民族性的统一协商体而举行的一次工作会谈。南方代表的活动完全是公开进行的,是应该得到称赞的正义行动。声明指出,南朝鲜当局拘捕与北方代表接触的南朝鲜爱国人士,给北南对话投下了阴影。
声明要求南朝鲜当局立即释放被拘捕的南方代表。


第6版(国际)
专栏:

  印度新任总理接见我大使
新华社新德里12月5日电 (记者詹得雄)印度新总理钱德拉·谢卡尔今天上午在官邸接见了中国驻印大使屠国维,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谢卡尔总理说,目前两国关系发展很好,希望预定的高层领导人的互访和其他交流项目尽快进行。他强调,印中两国合作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两国应加强在经贸、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同时还要鼓励民间往来。
他请屠大使向中国领导人转达他的问候和良好祝愿。
屠大使再次对谢卡尔担任总理表示祝贺,并希望中印两国关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和发展。
双方在会见时还就当前国际局势交换了意见。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国渔民海上遇险
朝鲜海员全力营救
新华社平壤12月4日电 (记者张锦芳)记者今天从朝鲜海运部门获悉,朝鲜货轮“兴南”号最近在台湾海峡营救了遇险的10名中国渔民。
10月30日,中国福建省晋江县的10名渔民在台湾海峡捕鱼时,因天气恶劣遇险,渔船进水下沉,渔民们发出求救信号,被途经那里的朝鲜海运有限公司所属朝鲜货轮“兴南”号的海员发现,并得到营救。随后,“兴南”号货轮将这些中国渔民送到中国上海。
“兴南”号货轮11月28日返抵朝鲜清津后,受到朝鲜海运部门的表彰。


第6版(国际)
专栏:

  艾哈迈德出任孟代总统
孟加拉国总统艾尔沙德六日正式辞职,副总统、最高法院首席法官萨哈布丁·艾哈迈德出任代总统,并将主持临时看守政府工作。
艾尔沙德为艾哈迈德举行了副总统宣誓就职仪式,随后向他正式递交了辞呈。艾哈迈德作为代总统将成立临时看守政府,并按宪法规定,在九十天之内组织大选。
萨哈布丁·艾哈迈德在五日被三个最大反对党联盟——七党联盟、八党联盟和五党联盟一致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
艾尔沙德在向艾哈迈德移交权力数小时前已宣布解散议会并解除全国紧急状态。艾哈迈德就任代总统后呼吁所有政党和社会其它各界协助他恢复法律和秩序。


第6版(国际)
专栏:

  乍得组成国务委员会
乍得国家元首伊德里斯·代比三日下午宣布组成三十五名成员的国务委员会(政府)。
伊德里斯·代比任国务委员会主席,乍得爱国拯救运动副主席马尔通·巴达·阿巴斯为副主席。对外关系委员由松吉·阿罕默德担任,内政和安全委员由马哈马特·萨莱特·阿杜姆担任。前政府的三名部长、一名驻外大使和前乍得国民议会议长在新成立的国务委员会中任职。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拿马发生警察哗变
全副武装的美国军队五日凌晨包围了被哗变警察占领的警察总部,逮捕了哗变领导人、前警察署署长爱德华多·埃雷拉及其大部分追随者。
四日下午,被关押的埃雷拉在一些武装警察的帮助下越狱逃走。当天夜间,他同一百多名武装人员占领了警察总部,要求在巴拿马“建立真正的民主”和一个“廉洁有效的政府”。接着,驻扎在巴拿马的美军立即出动装甲车包围了警察总部,设在巴拿马的美国南方司令部处于戒备状态。
在美军入侵巴拿马之前,埃雷拉曾反对巴前国防军司令诺列加。美军入侵后,他被任命为警察署副署长、署长。但是,今年八月埃雷拉被解职,十月被指控策划政变阴谋。当时正在秘鲁的埃雷拉对此予以驳斥,并宣布要回国澄清事实。他十月二十四日回国后立即被扣押。
美军入侵巴拿马即满一周年。这期间,巴局势表面平静,但民族矛盾和国内各种矛盾错综复杂。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防部长切尼访问波兰
波兰国防部长科沃杰伊奇克四日在华沙同美国国防部长切尼会谈时表示,波兰愿意购买十二架美国F—16歼击机来装备波兰空军,条件是价格与苏联米格—29歼击机相似。
切尼是四日飞抵华沙对波兰进行正式访问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世界石油价格下跌
随着寻求和平解决海湾危机的外交努力日趋活跃,世界石油市场的价格明显下降。
在纽约商品交易所,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油五日每桶下降了三点三七美元,降至二十七点二九美元。为八月三十日以来的最低点。
同一天,在欧洲现货市场上,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每桶下降了三点一五美元,降至二十八点九五美元。 (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国代表在安理会呼吁
采取措施保护巴勒斯坦居民安全
新华社联合国12月5日电 (记者杨跃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道豫大使今天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言时表示,中国支持有利于保护被占领土巴勒斯坦居民安全的任何建议。
他说,被占领土的紧张局势,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深切关注。然而以色列政府一直采取消极的立场,拒绝接受安理会有关决议,不接待联合国秘书长派遣的使团。更有甚者,以色列当局变本加厉地镇压被占领土的巴勒斯坦居民,最近又造成数百名平民的伤亡事件。
他指出,以色列政府至今不承认关于战时保护平民安全的《日内瓦第四公约》对被占领土的适用性,并宣称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国的主权首都。他重申,以色列政府采取的任何改变耶路撒冷性质和地位的立法和行政措施都是非法的、无效的,应当废除。
他说,中国赞成召开《日内瓦第四公约》缔约国会议,以便采取必要、有效的措施,保证公约得到尊重。安理会向该地区派出联合国监督人员,将有助于保证巴勒斯坦平民的安全。
他重申,减轻巴勒斯坦人民的痛苦,保证他们的安全,并不等于巴勒斯坦问题的根本解决。安理会应当在公正合理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他说,中国支持在联合国主持下召开国际会议,以寻求中东问题公正持久解决。
安理会自10月5日以来已召开数次会议,讨论被占领土巴勒斯坦平民的安全问题。古巴、也门、哥伦比亚和马来西亚等4国提出了一项决议草案要求以色列当局严格遵守第四公约的各项规定。但是,担任11月份安理会主席的美国代表对召开会议讨论该草案的要求置之不理,在安理会通过对伊拉克动武的决议之前,一直拒绝将该草案付诸表决。


第6版(国际)
专栏:

  海湾六国国防部长会议强调
迫使伊拉克撤军
同时希望和平解决海湾危机
新华社开罗12月5日电 利雅得消息:海湾合作委员会6国国防部长5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强调,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迫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同时希望和平解决海湾问题。
沙特、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联酋和阿曼的国防部长在为期两天的海湾合作委员会国防部长会议结束时发表的简短公报中说,海湾合作委员会“认识到它的全部责任和有关的结果,并决心达到它的目标”。
6国部长在会议中回顾了在伊拉克占领科威特期间海湾6国抵御伊拉克的防御战略。
公报说:“伊拉克对科威特的侵略也是对海湾合作委员会所有成员国的侵略,各成员国对这一侵略除了进行抵抗、消灭和把它暴露在整个世界面前外,别无选择。”
公报强调,各成员国在伊拉克侵略的面前必须团结一致。
公报还赞扬了占领下的科威特人民反抗伊拉克侵略的坚定立场。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众议院民主党议员通过政策声明
要求布什在对伊开战前寻求国会批准
新华社华盛顿12月4日电 美国众议院民主党议员今天以177票赞成、37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一项政策声明,支持布什总统迄今为止执行的海湾政策,但要求布什在对伊开战之前寻求国会方面的授权批准。
这些在国会中占有多数的民主党议员在声明中表示,支持布什为保卫沙特阿拉伯采取的行动,及为迫使伊拉克军队撤出科威特所作的外交努力。
但这些议员强调,“除非为了保护面临危急状态的美国公民的生命,否则,在依据宪法要求得到国会的确认性批准之前,美国军队在海湾地区不应采取任何先发制人的进攻行动。”
与此同时,参院外交委员会和众院军事委员会开始就政府的海湾政策举行听证会。前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参院的听证会上说,政府应在今后一年或更长的时间里继续把经济制裁作为对付伊拉克的主要武器。
众院军事委员会主席阿斯平在众院听证会上说,美国国内在如何处理海湾危机问题上存在分歧,而“未经得到一致同意的行动则意味着一场灾难”。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葡联合联络小组会议结束
磋商澳门过渡期有关问题
新华社里斯本12月6日电 中葡联合联络小组第9次会议于12月3日至6日在里斯本举行。
据今天发表的公报说:“双方本着建设性和相互协作的精神就澳门过渡时期的有关问题交换了意见,并进行了深入磋商。双方审议了澳门居民身份证工作小组和公务员本地化、中文的官方地位及法律中译问题工作小组的工作成果。”
公报还说:“双方继续就澳门参加有关国际组织问题进行了磋商。会议是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
公报最后说:“中葡联合联络小组第10次会议定于1991年4月9日至12日在澳门举行。”
出席本次联合联络小组会议的中方代表团以康冀民大使为首;葡方代表团以佩德罗·卡塔里诺大使为首。
中方代表团是于11月30日抵达里斯本的,他们将于12月8日离开这里回澳门驻地。


第6版(国际)
专栏:

  索拉纳外长强调
墨西哥不允许外国输入“民主”
本报墨西哥城12月4日电 记者郭伟成报道:墨西哥外长索拉纳今天向国会参议院作证时表示,“无论从国际法、国家立法,还是主权的基本原则来说,我们都不应允许外部向我国输入或者是任何人向我们出口民主”,墨西哥民主的问题只能由墨西哥人自己解决。
索拉纳外长重申,在与美国进行自由贸易谈判时,墨西哥不会用石油资源作交易。他指出,墨西哥希望同美国建立平衡的、建设性的、互相尊重的双边关系。索拉纳强调指出,墨西哥与美国双边关系应当是与美国建立起承认差别,尊重各自特性的关系。他要求美国政府保护墨西哥移民的人权与劳动权。他对墨西哥移民在美国境内的遭遇表示担忧。他还说,墨美之间已经开始旨在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对话。
索拉纳外长还指出,墨西哥寻求外交多元化,推动拉美团结与一体化,加强与欧共体及太平洋地区的合作。他说,亚太地区在国际舞台上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墨西哥继加入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后,也已成为太平洋经济理事会成员。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曼巨变的二十年
本报记者 刘水明
十一月十八日,是阿曼苏丹国国庆二十周年纪念日。从十七日开始,首都马斯喀特这个阿拉伯语意为“降落的地方”便成了欢乐之都。除了规模宏大的街头联欢、阅兵式、军体表演和学生表演外,还有民间传统的骆驼比赛和许多文艺专场汇演。在这期间,无论是走入位于老城区的马特腊古市场,还是漫步于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银行街”,都能看到许多普通阿曼人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的确,阿曼人是有理由感到高兴的。
从一九七○年到一九九○年,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年,但近二百万阿曼人却目睹了跨越几个世纪的沧桑巨变。这二十年是阿曼发展史上值得浓墨重彩描绘的一页。
阿曼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部,东北濒阿曼湾,东南临阿拉伯海,北端隔霍尔木兹海峡与伊朗相望,是海湾通往印度洋的门户。独特的地理位置使阿曼有过辉煌的历史,它曾经是声名远扬的海上强国之一。
早在公元前一千年,阿曼人就掌握了先进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可以建造庞大的远洋船,为沟通东西方贸易以及西亚与东非间的商业往来作出过不朽的贡献。然而,自西方殖民者破门而入以后,阿曼的国势日衰,直至二十年前,这个阿拉伯半岛上的第二大国还与现代文明完全绝缘,大多数阿曼人不是用原始的方法捕鱼为生,就是常年与骆驼为伴,在茫茫沙海里辗转迁徙,逐水草而居。那时,首都马斯喀特只是一个七八千人的小镇,居民住房简陋,既没有电,也没有自来水。
一九七○年七月二十三日,卡布斯苏丹登基执政。从此,阿曼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振兴时代”。卡布斯积极推行各项改革,根据国情制订了一系列计划,利用滚滚而来的石油收入加强经济基础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马斯喀特日新月异的变化,是阿曼飞速发展的又一象征,今天,这里的人口已激增至二十万,市区扩展了好几倍。昔日阿拉伯式简陋的泥土房屋已被别墅式民用住宅所取代。昨天还被人称为处于“中世纪状态”下的阿曼,如今却奇迹般地跻身于海湾富国之列。标志社会进步的现代文明之花不仅在这块新月形的大地上开放,而且结出了累累硕果。
下面一些数字也许最能说明问题:二十年前,阿曼人均年收入只有几十美元,全国公用设施仅有两个小邮局、八公里沥青公路、一家十六个床位的医院和三所小学。学校教师仅二十名,学生不足一千人。而现在,阿曼人均年收入已超过六千美元。在邮政通讯方面,现代化的通讯网络遍布城乡,全国建立了十一个卫星地面接收站,各种国际电信业务十分便利。交通运输方面除了四千多公里沥青公路外,还新建了卡布斯、赖苏特以及专门出口石油的法哈勒港等等,形成了一个海上运输网。马斯喀特西卜国际机场和南部的萨拉拉国际机场,是阿曼现代化的航空枢纽。阿曼现共有医院近五十家,医疗中心八十多个,病床三千多张。全国现有大中小学七百六十所,在校生三十二万七千多名,教师一万五千三百人,其中阿曼教师三千多人。另外,还有数以万计的人在职业培训中心和扫盲中心接受教育。由于阿曼在建设国家过程中规定的一条重要方针是“有了钱先办教育”,因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誉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
从明年开始,阿曼将实施第四个五年计划,为了减少国民经济对石油的过分依赖,卡布斯提出一九九一年为阿曼的“工业年”。
节日里,马斯喀特的市民在谈到国家二十年来的变化与成就时,他们显得无比自豪。但是同时,他们也都希望当前的海湾危机能够得到和平解决,以便使阿曼能够在和平与稳定的环境中迈开更大的建设步伐。(附图片)
图为阿曼别开生面的传统骆驼赛。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拉克正式接受美伊谈判建议
萨达姆要求议会取消对外国人旅行限制
据新华社华盛顿12月5日电 美国国务院女发言人塔特怀勒今天宣布,伊拉克已正式接受了美国总统布什最近提出的为寻求解决海湾危机举行美伊谈判的建议。
塔特怀勒说,伊拉克外交部今晨召见了美国驻伊使馆官员,并宣布了这一决定;目前,美伊双方正就谈判的时间和日程安排进行磋商。
根据布什本月1日提出的建议,美国国务卿贝克将于近期前往巴格达,伊拉克外长阿齐兹也将访问华盛顿,以争取在1991年1月15日,即联合国安理会第678号决议规定的伊拉克撤出科威特的最后期限之前和平解决海湾危机。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巴格达消息:据伊拉克通讯社报道,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6日在给国民议会的一封信中,要求取消对被扣留在伊拉克的外国人的一切旅行限制。
外国通讯社认为,这表明伊拉克将释放所有外国人质。
目前有2000到3000名外国人质被扣留在伊拉克和科威特。


第6版(国际)
专栏:

  贝克谈美伊高级会晤
据新华社华盛顿12月5日电 美国国务卿贝克今天在参院外交委员会上发言时指出,美伊两国就海湾危机问题即将举行的高级会晤并不是要就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决议条款进行谈判。
贝克说,他的巴格达之行是为了向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指明他所面临的两个选择:要么遵守安理会的决议,要么自寻绝路。
贝克在今天的发言中强调,伊拉克必须迅速、全面、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恢复科威特的合法政府,并释放所有外国人质。这些条件是不容谈判的。
他还表示,即将举行的美伊高级会晤不会讨论巴勒斯坦和黎巴嫩内战等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无关的问题。
据新华社伦敦12月5日电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今天在伦敦发表演讲时说,如果美国的和平努力失败,美国将动用其“优势的军事力量”将伊拉克军队全部赶出科威特。
鲍威尔认为,一旦战争爆发,那应是一场持续时间短、伤亡极小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鲍威尔说,即使伊拉克军队从科威特撤走,多国部队仍将作为平衡力量留在海湾地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