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爱的双向运动
郭庆晨
读了乌云的《我为什么选择中国》一文(见《人民日报》1990年10月15日),很有感触。
乌云作为一个日本孤儿,在到日本大阪探亲的日子里,面临着两种选择:定居日本,可以享受现代城市工作条件优越、物质生活条件优厚的待遇;定居中国,则意味着还要在穷山沟里克服工作和生活上的种种困难,继续艰苦奋斗。然而,她却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前者而选择了后者。
乌云的选择,理由固然是很多的,其中最主要之点,则是因为爱中国,因为这种难以割舍的爱超过了物质条件对她的吸引。由此,可见感情力量之巨大。
爱,是双方的,是相互的。乌云之所以爱中国,是因为她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对她的爱。当然,她的这种感受是来自多方面的,其中有抚养了她的父母的爱、学校的爱、学生的爱、政府的爱……不过,从《我为什么选择中国》一文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单位领导和地方政府对乌云的最终选择所起的重要作用。请看,在爱人去世后,乌云的家庭生活面临严重困难的时候,是学校领导将每年一度的烧柴、烧煤送到乌云的家里;是学校领导安排为乌云家每年抹一次房子;在学校领导的住房尚未铺瓦的情况下,破例为乌云家的屋顶铺上了瓦;逢年过节,旗领导不忘对乌云一家的关怀和问候;旗政府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为知识分子盖房,并将其中的一户分给了乌云……可以说,乌云是从她所体验到的单位和地方政府对她的爱而转化、升华为中国对她的爱的。毫不夸张地讲,乌云选择了中国,她的所在单位和地方政府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乌云的选择,是他们的骄傲。
从乌云的选择,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极为简单却极易被忽视的问题:一个人对单位和地方政府的感情,连着他对党和国家的感情。对单位的感情好,就会对党和国家的感情深。反之亦然。
近些年来,人才外流的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造成人才外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把这种现象的发生单纯归结为对目前国家经济状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尽人意,这显然是不全面的。不然,乌云能够舍弃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而选择了山沟中学,又该作何解释呢?我以为,这其中,除了个人的素质和追求的原因之外,某些单位对职工、对知识分子无爱可言,以至留不住人,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据我所知,有些人就是对本单位不尊重人才,不理解人才,使得人才不能得以施展抱负和才干而一走了之的。这种情况,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某些人才外流单位的重视吗?事实证明,一个好的单位,对人才有足够的吸引力,人才是不那么容易外流的;相反,一个对人才毫无爱心的单位,导致人才外流,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如果一见到人才外流,便把原因归结为对国家某些方面的不满,而忽视具体单位的过失,这是非常片面的。
我想,在向乌云学习的同时,是否也该学一学库伦中学和库伦政府,以造成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浓厚空气,从而使更多的“乌云”作出选择中国的决定呢?


第8版(副刊)
专栏:

  谒鉴真墓
诸葛蔚东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鉴真不过一个历史人物,因为年代久远,人们只能从史书上了解他。就我所知,新中国成立后,1964年在扬州为他建立了一座纪念馆。然而他在日本人心中所占有的位置,我是远远没有想到的。
在奈良,一个骤雨方歇的午后,我赶去参谒圆寂于日本的鉴真之墓。一进入墓园,那茂郁的松柏和深邃的宁静立刻就让人感受到一种肃穆、庄严的气氛。在入口处的一块木牌上公开了这样几行禁令:一,竹木伐采之事;二,瓦石采集之事;三,鱼鸟捕获之事;四,饮食、吃烟之事;五,乱涂、不礼貌之事。我来到墓前,那里已聚集了不少前来参拜的日本人。墓前摆着两枝鲜花。当我得知这墓前永远摆着鲜花时,心突然颤动起来。一个中国人在日本受到如此尊敬,我不由得陷入沉思。
日本人来此似乎不仅是为了凭吊一个中国人,他们似乎是为了寻根。在我国盛唐文化的辉煌时期,日本的文化尚十分落后。当时日本不断派遣使团到中国学习先进的文化,从政治制度到科技、医学、宗教和文学,他们无所不学。公元645年,在日本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大化革新就是由在中国学习过的留学生积极促成的。这次改革的一大特征是日本开始大量采用唐代的典章制度,用中国的方式来变革日本。这一改革使日本完成了从奴隶制度到封建制度的转变。此外,尤应提到的是学问僧空海归国后,仿照中国的草书创造出了平假名,留学生吉备真备回日本后,摹仿汉字偏旁创造出了片假名,由此,日本文字才得以出现。中国文化对促进当时日本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这样,作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积极推动者的鉴真在今天受到日本人民的尊敬,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尤其是鉴真东渡并非易事,历时10年之久,5次试渡皆未成功,其间双目失明,但鉴真仍“白头不变,远涉沧波”,以百折不挠的毅力最终实现了宿愿。他不仅把佛教的律宗,还把当时中国的建筑、雕塑、医学和彩绘等传到了日本。我想,仅是鉴真的这种精神,也是令日本人世代钦佩的吧!
一般说来,人类文化始终处于不断的交流之中。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发展是不均衡的,各有其高潮和低潮。从特定的历史时期看,文化交流必须克服种族偏见乃至个人安危等阻力。在这种交流中,虚怀若谷的态度和用历史眼光是非常难得的。从这种意义上说,鉴真是一个出色的文化使者。我还想,在宗教尚是人类文化主要载体的时代,鉴真能不顾个人得失,离开发达的盛唐,冒着生命危险东渡扶桑,这也是他那伟大的哲人精神所使然的吧。他未必懂得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文化的高潮和低潮期,更不可能知道日本将会有今天如此发达的文明;他的东渡,也许只是处于一种朴素的情感,想把发达的文明传至尚是落后的地区而已。
在日本,人们景仰鉴真的伟大人格,并且以朴素的方式来表示对他的纪念。这种情感是无私、高尚、真挚的。从很早时候起,这种情感就把中日两国人民牢牢连结一起。中日两国在文化上所具有的这种关系,对于今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理应有所启示。


第8版(副刊)
专栏:我们的时代江铃杯抒情诗征文

  伏牛山
廖华歌
从莽莽昆仑奔来
从巍巍长白奔来
从绵绵南岭奔来
从苍苍云贵奔来
沿长江而来
沿黄河而来
穿过河西走廊
越过秦岭屏障
在盛产大象的中原
扎八百里威武雄壮的部落
黄帝战罢了蚩尤
卸去了犄角的尖刀
又用你开拓了中原
然后,便开始定居繁衍子孙
并让你伏下来 镇守住
那条母性的黄河
你一蛰伏下来便是五千年
五千年的反刍与养息
五千年的渴望与忍耐
落叶般的屈辱下面
沉积的心事 都随
那一双铜铃般的眸子
射进黄河隐秘的腹沟
世习作一万种皮鞭
放牧你 抽打你
你仍不愿逃离中原 逃离
这块曾洒过血汗与爱情的土地
你不愿区分执著与执拗的界线
忠厚与愚忠的界线
粗犷与鲁莽的界线
满身的牛筋都执著一种姿势
一种昂首天外傲骨铮铮的姿势
犄角依然锃亮锃亮
被五千个日月打磨得响铃一般
纵然蛰伏 四蹄
登穿了岁月的蹄窝
都向着黄河
向着那具金色的轭弯
任何的缰绳都不能束缚你
任何的皮鞭都不能驱遣你
山只是你的睡姿你的卧姿
正像你脚边的那条卧龙
耳朵和眼睛时刻都醒着
你知道这块土地的神圣
思谋着拉了五千年之后
再如何在这块大象覆没的地方
以大象后裔的身份与形象
把那条金色的河舞作东方的龙
然后 作一尊牛龙合璧的雕像
矗立在五千年腾飞的尽头
你知道 那日子一天天迫近了
这古老的大地上
已走来无数的牛仔
那声蓄积了五千年的吼声
已慢慢孕于喉结
你四蹄开始抖动
万千黄帝的子孙
抬起了瞩望的头颅
惊喜的眼眶
注满了日月般的泪水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地区文联)


第8版(副刊)
专栏:

  童心烂漫 笔墨传神
——《儿童杂事诗图笺释》先读
记得明代的李卓吾说过:“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成年人回首童年的往事,脸上常常会浮现出发自心底的微笑;整日为生活奔波的人看到儿童的天真烂漫,也总要流露出几分羡慕之情,追悔童年的一去不返。“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宋代的叶绍翁于秋夜思乡的窘迫中,一见篱笆边闪烁的灯火,便猜到是捉蟋蟀的孩子们,于是勃发出“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欣慰,冲淡几多乡愁。文学家有了童心,便来了灵感;画家有了童心,下笔如有神。明白了童心的可贵,再读杨万里“闲看儿童捉柳花”的诗句,就觉其情趣盎然,远非语言所能形容了。
周作人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但他的散文写得好,曾得到鲁迅的肯定,也是事实。1947年至1948年,他曾写有72首分咏绍兴儿童生活与儿童故事的风俗诗,这些诗写得清新自然,饶有情趣,从1950年春起在《亦报》连载,署名“东郭生”,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也为童心驱使,兴致勃勃地为这些诗配了69幅插图。插图画风古朴,无论人物、动物,一经大师厾,便觉神采飞扬,笔墨中一片天真烂漫之情灼然可见。画意与诗情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钟叔河先生保存有这样一套“诗画配”,历经浩劫,幸免于难,藏之箧中,至为宝贵。有三首诗原缺插图,钟先生又请丰老先生的弟子毕克官先生补画,于是有了72首诗和72幅画。钟先生也出于一颗学者的童心,为“诗画配”精心结撰了72篇“笺释”。说是笺释,其实乃是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散文,它们或以考证名物见长,或以讲述风俗取胜,时而如叙家常,时而议论风生,运斤成风,涉笔成趣,亦庄亦谐,堪称妙文,可与诗、画鼎足而三了。
贺知章是唐代会稽(今绍兴)(注)人,以《回乡偶书》诗传名后世。周作人根据贺氏诗意,写成《贺季真》一诗:“故里归来转陌生,儿童好客竞相迎。乡音未改离家久,赢得旁人说拗声。”丰子恺配画为“古诗今画”,画中主角乃是位“雨伞挑包袱、手提旧藤箧”的“流浪老人归家模样”。钟先生之笺释除全引贺氏原诗外,还介绍了贺的仁厚与放旷的性格,并记有他还乡修道的传说。
从全书来看,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这部《儿童杂事诗图笺释》,内容还是以民俗名物、风土人情为主。如众所熟知的“老鼠嫁女”的故事,其诗姑且不谈,丰氏的配画就极有神韵,人化的老鼠憨态可掬,神态惟妙惟肖,仔细品味,绝不比迪斯尼的米老鼠造型差。至于“老虎外婆”的故事,与欧洲流传的“小红帽”故事很相似,丰氏配画极富诙谐情趣,令人解颐。
书中有关压岁钱、坐山兜、捉蟋蟀、萤火虫、吃夜糖等儿童生活的描画,无不洋溢着天真的童趣,品味之余,引人深思。这些诗画,今天的儿童可能会很喜欢的,上了年纪的人也可从中找寻失去的年华。
未来是属于儿童们的,当然也属于那些虽告别童年却依然保持童心的人!
注:今查《辞海》,贺为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第8版(副刊)
专栏:

  蓝色的瞬间
  李汉平 
人生有时会出现极致:感情的极致,思索的极致,境界的极致。不是你期待的,不是你盼望的,它突然到来,如乐曲中的段落,如绘画里的点睛之笔,如灵感突出火花,于是笔走龙蛇,一泻千里。蓦然间,你顿悟了什么,羽化了似的,轻轻飘飞在彩云里。
一种形而上的境界……
夜的大海,一片碧蓝,从海的深处传来微吟。浪花有节奏地撞击海岸,为大海的蓝裙子织着花边。八月的秋空澄碧如洗,几点星子钻石似地亮着。天离我们很近,海在摇我们,母亲似的,柔柔地哼一曲轻歌。远处是轻雾,海和天的界线模糊了。大海像一个蓝色的梦幻,在我的周围。一种在天上飞翔的感觉,开阔至于无极。
一两点灯光远远摇来摆去,在蔚蓝的冷色里羼一抹柠檬色的暖调。大海温馨、柔润。在她怀里,人变得安静了,远离白日的喧嚣,涤去心灵的俗尘,变成清纯透明的发光体。
水怪呢?人鱼呢?海的儿子和海的女儿呢?关于这个夜晚,可以写一百首抒情诗,一百个蓝色系列的童话。四个大人,回复到孩童时代:“看啊看啊,人怎么会发光?在水晶宫么?”
仰起头开怀畅笑。星儿颤着。低下头默默想了一阵,眩惑地看着自己发光的身体,恍若置身仙境。
慢慢地,我们彼此走近,默默无言。目光衔着目光,在海水里浮摇、升腾。仿佛忘记了我们刚刚相识,来自地北天南。
夜的大海,一切都似真似幻。我们孩子似地撩起阵阵水花,越撩越轻柔,水珠闪着荧光,好像珍珠,在胸前臂间。那是大海的馈赠么?
海水依旧那么幽蓝澄澈。摇晃着,一条条银色的“人鱼”。要是在大地上,人也发光,互相照耀,那该多好!
水声渐渐小了。水珠滴沥,划出一条条莹白的轨迹。时光也是这样流逝,一切都会过去。可这蓝色的瞬间,却在记忆里永恒了。在你的,我的,他的记忆里。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多么美妙。或许,当残年老岁,回忆起这一瞬,颤颤的唇边也会浮起一个欣慰的笑吧?
走出那片蔚蓝,水在生命里满溢。我忽然觉得生活才刚刚开始,我们应该做更多的事情。
秋八月。棒槌岛。夜十时。蓝色的瞬间。蓝色的启示。我将这瞬间记下,给深夜一同游泳的朋友,作一叶回忆的小舟,送给不曾同游的朋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