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欧洲常规裁军取得突破的一年
胡豫闽
今年11月19日,北约、华约22国在巴黎签署了《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确定了双方在“大西洋至乌拉尔的地理范围内”的常规军备限额。这是两大集团成立以来签署的第一个裁减常规武器的条约,是欧洲裁军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该条约的正式谈判是去年3月9日开始的,在20个月内谈了七轮,由于苏联实施单方面裁军、接受“非对称裁减”的原则即占优势的一方多裁、先裁,促进北约盟国统一了政策步调,谈判因而取得持续进展。
今年1月12日第五轮谈判开始前,双方已就坦克、装甲车、直升机的限额等达成一致。但在单国军备限额、飞机种类、储备武器、兵员限额以及核查和销毁措施等问题上还有争议。
去冬今春以来,东欧形势的急剧变化和德国统一进程的加快,使稳定欧洲局势的需要进一步突出。第五轮谈判开始不久,布什即建议将美苏在中欧的驻军均减至19.5万人,且以苏联有地理优势为由,要求让美国在英国和南欧多驻3万人。
从表面看,这似乎是强人所难,但实际上照顾到了苏联的处境。东欧剧变已使苏联撤军成为大势所趋。当时,苏联驻捷、匈的军队已确定在一年半内全部撤出。布什的建议一方面可缓解苏联单方面大规模撤军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使彼此在中欧驻军合法化。
苏联求之不得,于是两周内即全盘接受了布什的建议。而美国为了取得英法等国对其谈判政策的支持,在谈判中坚持回避讨论限制其盟国在德国驻军的问题。
3月18日东德选举的结果表明,德国迅速统一及其作为整体加入北约的趋势已难以阻挡。要求苏联从东德撤军的呼声也在增长。所以第六轮谈判开始后不久,苏联即提出应对德国军备作出专门限制,并要求将两大集团在中欧的驻军限制在70万至75万以下。北约拒绝了苏联的建议。
前述主要分歧都是在苏联就德国统一提出的要求获得保证后解决的。9月12日,美、苏、英、法以及两德外长签署了《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确定了德国统一后的边界,规定德国不准生产、拥有核武器和化学武器,并在3至4年内将兵员裁至37万。
西德与苏联草签了为期20年的睦邻合作条约,相互保证不首先向对方使用武力。西德承诺提供120亿马克,协助苏联解决驻德苏军撤回后的安置问题。上述条约和承诺对谈判和最终签订《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条约》将坦克、装甲车、火炮、作战飞机、直升机5项“进攻性”重装备纳入削减范围,制定了四个层次的军备限额。一是每个集团的军备总额,即坦克2万辆、装甲车3万辆、火炮2万门、作战飞机6800架、直升机2000架。二是三种现役装备限额,即坦克1.65万辆、火炮1.7万门、装甲车1.73万辆,超出限额的予以库存。三是区域军备限额,即中欧区、中欧扩大区、大西洋至乌拉尔区、侧翼区共四个区域的军备分配额。四是单国军备限额,即坦克13300辆、装甲车2万辆、火炮13700门、作战飞机5150架、直升机1500架,约占集团军备总额2/3;在上述限额的基础上,由北约、华约分别另行制定本集团成员国的军备限额。
据匡算,苏联应削减的武器数量占22国削减总数的七成以上,北约西欧盟国的军备实际上不会有大的削减。
为防止欧洲军事对峙的前沿和军备最集中的地区成为新冲突的策源地,条约对包括德国等7国在内的中欧区的军备水平作了特别限制。规定中欧区限额内的军备可撤至中欧扩大区或大西洋至乌拉尔区,但是其它区域的军备则不得超额进入中欧区;规定德国军备限额为坦克4166辆、装甲车3446辆、火炮2705门、战斗机900架、直升机306架,作为条约附件的德国政府声明确认了德国兵员限额为37万;并将已达成一致的美苏在中欧区驻军限额各19.5万纳入第二阶段条约。
应予指出的是,这项在20个月内草草完成的条约有不少漏洞。如,条约既没有限制武器的质量,也没有限制武器向欧洲以外的地区转移。苏联和北约都在按区域和国家限额进行军备调整,以保留最先进的武器,淘汰旧装备。
苏联正在把成千上万件坦克、装甲车、火炮、飞机等重武器转移到乌拉尔以东的中亚地区。西方国家也将替换下来的武器转移或出售到欧洲以外的国家。这些被转移的武器不仅对其它地区的安全造成了危害,而且仍将是欧洲地区的潜在威胁。
《条约》在降低欧洲军备水平的同时,消除了苏联在欧洲对西方的常规军备优势,促进欧洲趋向“低水平均势”的裁军进程。北约认为,苏联对它的军事威胁已降到二次大战以来的最低点。
条约将促使欧洲军备结构和军事战略向防御方向转变,降低发动突然袭击和大规模进攻的可能性,有利于欧洲的和平。苏联已宣称,苏军“将沿防御方向进行结构调整”,北约也声明将放弃“前沿防御”战略,增加对后备动员力量的依重。北约和苏联还同意在达成常规裁军条约后即开始欧洲短导谈判,这将使欧洲军备结构的改变由常规领域扩大到核领域。
随着《条约》的实施,西方削弱苏联军事威胁的主要目标将基本实现。在外部压力减小的情况下,北约盟国之间的安全利益矛盾将趋向表面化。今后,各国会更多地从本国利益而不是集团利益出发衡量和处理问题。所以,已经开始的后续谈判将出现更为错综复杂的局面。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国际反毒深入发展
本报记者 朱满庭
在哥伦比亚去年规模空前的扫毒带动下,国际反毒斗争今年继续深入发展。其主要标志是,哥伦比亚对麦德林贩毒集团的战役胜利在望;玻利维亚等国的毒品替代种植计划取得进展;美国进一步实施控制毒品战略;反毒品斗争的国际协调合作也有加强之势。在扫毒主战场的哥伦比亚,政府严厉的缉毒政策使国际上最大的贩毒集团麦德林卡特尔遭到沉重打击。这个集团的骨干组织“可引渡者”最近宣布,准备向司法当局投降,结束暴力活动和停止毒品生产。局势表明,在双方都作出让步的情况下,哥伦比亚扫毒战有望取得胜利。
贩毒集团作出投降的选择,首先是迫于强大的军事压力。在这场扫毒战中,一批重要的贩毒分子纷纷落网,并被引渡到美国。麦德林集团的第二号头目嘎萨去年年底被军方围歼击毙,头号毒王埃斯科瓦尔也几度陷入重围。此外,当局还查获了大量的毒品,捣毁了数以百计的大型毒品加工厂。所有这一切,都大大削弱了贩毒集团的实力。哥伦比亚一位军事领导人估计,贩毒集团已丧失了与政府作战的能力。另一方面,以新旧政府交替为契机,新总统加维里亚针对贩毒分子坚决反对引渡的心理,提出对主动投降的贩毒分子可以不引渡到美国,可以减刑等主张。同时,加维里亚总统还着手强化反毒机构,建立“隐身法官”体制,即对审理贩毒案件的法官严加保密,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为在国内进行有效的司法审判作准备。在此形势下,贩毒集团一方面宣布“停火”,在下半年减少爆炸恐怖活动,一方面秘密绑架了几位有影响的记者,以此作为向政府讨价还价的筹码。目前由两位前总统参加的一个“名人委员会”正以个人身份与贩毒分子接触,政府方面也在考虑接受贩毒集团提出的某些条件。预计,如果包括埃斯科瓦尔在内的一大批贩毒骨干分子正式投降,哥伦比亚的反毒斗争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在种植毒品原料古柯最多的秘鲁和玻利维亚,当局则把主要精力放在推行替代种植计划上。玻利维亚的替代种植计划进展显著。到目前为止,至少有7000公顷的古柯被拔除,突破了预定目标。当地农民每拔除一公顷古柯,可得到2000美元的补偿金,还可以得到发展其它经济作物的贷款和种子。替代种植计划遇到的问题是,古柯叶的国际价格在今年下半年又大幅上涨,农民很可能拔了旧田,又种上新古柯。秘鲁新任总统藤森已准备在安第斯集团首脑会议上提出固定古柯产区的土地所有权问题,以此来保证替代种植计划的推行。
此外,其它拉美国家,如墨西哥、委内瑞拉、巴西对缉毒工作也相当重视,对贩毒分子企图假道这些国家向北美、西欧输送毒品的活动严加盘查和打击。
美国政府继去年9月提出的反毒品战略后,今年1月对这一战略又进一步予以充实。在新的反毒战略中,布什政府将1991年财政年度中用于毒品控制的经费预算增加到106亿美元,比上一财政年度增加了27%。这一战略的主要方针是动员一切力量减少毒品消费,其中包括加强司法部门,抓紧对吸毒者的治疗,在学校、企业中推行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毒品走私等。
在加强反毒国际合作方面,最显著的进展是今年2月如期举行了美国、哥伦比亚、秘鲁和玻利维亚4国总统的高级会晤。这次会议上,布什答应在5年之内向南美3国提供22亿美元的援助,从军事、经济、警务等方面支持3国的扫毒工作。布什还提出对这三个国家实行贸易优惠的“安第斯倡议”。布什的这一立场得到拉美国家的肯定。拉美里约集团在今年10月的加拉加斯首脑会议期间发表了一个关于反毒品斗争的联合公报。这次会议上,9个拉美国家还决定建立一个法律专家委员会,以制定一个协调各国国内反毒立法的刑法总则。
应当指出,毒品问题所涉及的领域很多。虽然近两年反毒品斗争在不少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从全球范围看,问题仍很严重。毒品的消费在美国尚未得到控制,在欧洲和日本近年还有上升趋势。在毒品的非法贸易中,有些重要环节如“洗钱”(即把贩毒所获的非法收入通过银行转帐等方式变为有合法来源的收入)问题,用于生产毒品的化学品的控制问题还远未得到解决。美国利用毒品问题企图干涉别国内部事务或侵犯别国主权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说明反毒品斗争将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复杂而长期的任务。      (本报加拉加斯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1990年国际大事回顾
▲一些极端的犹太主义分子为修造新的犹太庙宇,企图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山上举行奠基仪式,引起了居住在该城东区的巴勒斯坦人的不满。10月8日上午,数千名犹太人正在圣殿山举行“圣幕节”祷告时,3000名巴勒斯坦人也在圣殿山举行示威,双方发生严重冲突,用石头、瓶子互相袭击。以色列当局随即出动了大批防暴警察,并开枪镇压,当场打死19人,打伤150多人。后来,警察又对进行抗议示威的巴勒斯坦人开枪,又打死了3人,酿成了自1975年中东战争和巴勒斯坦人民起义34个月以来最严重的惨案。这一暴行马上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同声谴责,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不结盟国家协调局和非洲统一组织等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纷纷发表声明,愤怒谴责以色列的镇压行径。苏联和西欧国家也反应强烈。苏联要求联合国派团调查;欧洲共同体要求召开国际和平会议以解决阿以争端。          
        (赵章云)
▲10月11日至12日里约集团第四次首脑会议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举行。
参加这次首脑会议的有: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智利、厄瓜多尔、墨西哥、乌拉圭、委内瑞拉等8国总统以及代表秘鲁总统参加会议的秘鲁外长马昌德。
会议重点讨论了石油、一体化和布什的“美洲倡议”等问题,决定扩大该集团的政治磋商与协调体制,加速和深化全地区和小区域的一体化进程,以便建立拉丁美洲经济区,并同意吸收玻利维亚和巴拉圭参加该集团。会后发表了《加拉加斯声明》、《最后文件》和关于反毒品斗争的联合公报。会议邀请中美洲国家推举一个国家和加勒比共同体担任主席的国家参加该集团的工作,以此扩大其代表性。
里约集团又称8国集团,是由哥伦比亚、墨西哥、委内瑞拉、巴拿马、秘鲁、乌拉圭、巴西和阿根廷等国于1986年12月18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开会而得名。但巴拿马从1988年起被停止参加活动。里约集团成立以来,对推动拉美政治团结和解决债务问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王霞光)
▲10月12日日本政府在第119次国会上提交了所谓的“联合国和平合作法案”,拟在本届国会上审议通过,内容包括允许派遣日本自卫队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这是伊拉克出兵侵占科威特后,日本以“中东贡献政策”为名提出的法案。
这个法案不仅违反日本宪法,而且一旦通过,将成为日本向海外派兵的法律依据。因此,法案一出笼就遭到日本人民和在野党的强烈反对,日本人民纷纷游行、集会和请愿,反对向海外派兵。日本社会党指出,法案尽管给自卫队披上“和平合作队”的外衣,但实质上仍是向海外派兵。甚至连执政的自民党中也不乏有识之士反对这一法案。
亚洲国家对日本政府提出的“联合国和平合作法案”也保持高度警惕。中国外交部负责官员10月20日发表谈话指出,日本向海外派兵问题在日本国内外都是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希望日本政府慎重行事。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舆论也纷纷抨击日本政府的法案。
面对这种形势,日本政府眼看该法案在国会通过无望,在11月8日自民党和社会党、公明党、民社党领导人的国会会谈中,一致认为海部内阁提出的“联合国和平合作法案”在本届国会众议院审议完毕,被确认为废案。 (张国成)
(附图片)
一九九○年十月八日,以色列警察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山向巴勒斯坦示威者开枪,打死二十二人,打伤一百五十多人,造成严重惨案。
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