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南部非洲趋向缓和
徐德文 李景卫
1990年的南部非洲形势继续朝着缓和与政治对话的方向发展:纳米比亚宣告独立,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获释,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与德克勒克政府举行历史性会谈,安哥拉、莫桑比克内战问题呈现政治解决的趋势……这些进展和变化,给南部非洲地区的和平和发展带来新的势头。
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整个非洲大陆最终完成了非殖民化的历史任务,揭开了人类文明史上新的一页,其影响超出了本地区的范围。
黑人和白人种族矛盾一直十分尖锐的南非,今年以来出现了缓和的趋向。由于南非人民反对种族隔离斗争日益高涨,国际社会对种族主义政权的制裁,南非政府的顽固态度被迫不得不有所改变。今年2月德克勒克政府宣布无条件地释放被关押27年之久的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并解除对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南非共产党和泛非主义者大会等30多个政治组织的禁令,以后又宣布在全国范围内解除紧急状态法。非国大为推动南非问题的政治解决,在5月和8月,同德克勒克政府举行了历史性的会谈。由于双方的共同努力,会谈中就释放所有政治犯和停止武装斗争等问题达成了协议,基本上为制宪谈判扫除了障碍。目前南非政府和非国大等主要黑人组织正在为制宪谈判作准备,南非问题的政治解决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纳米比亚的独立,南非形势的缓和,对历经15年内战的安哥拉和莫桑比克走向和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今年4月起,安哥拉政府与反政府组织“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已举行了5轮直接谈判;从8月开始,莫桑比克政府与反政府组织“莫桑比克全国抵抗运动”进行过3轮直接会谈。他们都就停止内战、实现和平与和解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共同寻求政治解决途径,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这期间,南非政府也停止了对邻国的武装侵扰。这些进展和变化,使动荡不定的南部非洲出现了和平的转机。
南部非洲的局势出现缓和,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原因。
在当前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由于美、苏关系的改善,它们对南部非洲的政策作了相应的调整,主张南部非洲问题可以通过和谈途径解决,并为此而各自向有关方面施加压力,积极推动这一地区的和谈进程。
其次,南部非洲人民渴望“和平和发展”,并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南部非洲人民深受殖民统治和种族压迫之苦,也饱尝了内战带来的苦难。他们还为摆脱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期的顽强斗争,迫使南非当局作出了一定的让步。他们并为实现民族和解进行了积极的努力,以谋求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发展经济,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南非的德克勒克政府也不能不改变过去一直采取的高压政策,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稳定南部非洲局势的措施。
然而,和解的道路绝不会平坦。纳米比亚虽已独立,但属于它领土一部分的沃尔维斯港仍在南非的占领之下,今后同南非政府就沃尔维斯港回归问题的斗争将是持久、曲折的;安哥拉、莫桑比克对立两派谈判的核心问题是权力的再分配,这种谈判也将是艰难而曲折的;南非政府尚未从根本上触动种族主义制度,与广大南非黑人的要求相距甚远,要彻底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将是漫长的过程。这一切决定南部非洲人民今后的斗争仍是艰巨、复杂的。但是,南部非洲问题走向政治解决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南部非洲人民必将在新的一年中取得新的胜利。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步履艰难
本报记者 任毓骏
阿富汗问题本是80年代末全球热点中较早出现缓解的一个,但是,关于阿富汗问题日内瓦协议签订已近3年,苏军全部撤出阿富汗已近两年,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依然步履艰难。
去年2月15日苏军全部撤出阿富汗之后,这个古老的山国土地上枪炮声并未停息。今年以来,游击队虽然没有组织大规模的军事联合行动,但封锁道路,爆炸机场,夺取哨所,攻打城镇的军事活动一直没有停止。特别是后半年来,游击队加紧了军事行动,频频对喀布尔政府军占领的城镇和据点发起攻击并攻占了一些地方。前不久,游击队夺取了乌鲁兹冈省会,并完成了对扎布尔省会的包围,但各大城市依然控制在政府军手中。
近两年的内战又造成数十万阿富汗人伤亡,农田、工厂、道路和水利设施遭到更为严重的破坏,滞留在巴基斯坦和伊朗的数百万难民不能回归,实际上,一些交战区的居民又纷纷逃亡,形成新的难民。自苏联撤军后,联合国曾数次动员难民回归。最近一次是在今年7月底,联合国和巴基斯坦制定了帮助难民回归的“向导方案”,作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准备工作。结果因阿富汗境内仍硝烟弥漫,难民返回后生活生产没有着落,只有数量很少的难民回去,这一行动方案也未能实施。
近年来,为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方案不断出现,但意见难以一致。早在苏联撤军之前,有关方面特别是联合国致力于促成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以苏联、纳吉布拉为一方,以美国、巴基斯坦、阿富汗游击队为另一方,也曾提出过一些政治解决方案。
去年春天,苏联曾提出以纳吉布拉为首的人民民主党和其他派别在未来阿富汗政府中“分享权力”的方案。今年2月,纳吉布拉又进一步提出实现“民族和解”的九点建议。5月底,他又在喀布尔召开了“大国民议会”,建议举行由联合国监督的公民投票,以决定未来的政府。
美国和巴基斯坦政府认为,“应通过政治方式在阿富汗建立一个有代表性的不结盟政府”,“以取代目前的喀布尔政权”。游击队领导人的要求则是要纳吉布拉解散政府,移交权力。今年5月下旬,游击队临时政府宣布了一个选举方案,要求不受联合国的监督,在阿富汗游击队控制区和巴、伊两国难民营通过选举产生“大国民议会”,但这一方案也排除纳吉布拉及其人民民主党参加选举。
今年7月,联合国秘书长曾提出新的建议,要求阿敌对双方首先实现停火并停止一切敌对行动,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巴基斯坦和伊朗作为邻国,美苏作为保证国,首先在大选和过渡机构问题上协调一致,然后再同阿富汗各派别商谈,以便建立一个各方都能承认的临时政府。这一建议未涉及纳吉布拉,由于各方对纳吉布拉在未来政府中的地位有分歧,联合国秘书长的这一建议难以实施,致使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困难重重。
今年8月海湾危机爆发以及柬埔寨问题和平解决取得进展后,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也出现了一些新动向。
海湾危机出现后,美国的注意力集中在中东地区。苏联由于国内和国际方面的原因,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关注阿富汗问题。最近有报道说,苏联已向纳吉布拉表示,今后苏联难以继续向阿富汗提供包括粮食、燃料在内的每天高达250万美元的援助,要求纳吉布拉加快“实现民族和解”。
巴基斯坦和伊朗都受到海湾危机的影响,经济出现困难,数百万难民对这两个国家都是沉重的包袱。目前这两国迫切感到,只有实现和平解决阿富汗问题,难民才能真正返回家园,尽快减轻自己的负担。
据报道,阿富汗前国王查希尔有可能在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中发挥某种作用。目前,游击队一些领导人已和前国王的亲信多次接触。最近,纳吉布拉又去日内瓦会见了前国王的代表。
今年11月7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呼吁阿富汗有关各方通过民主协商尽快建立一个基础广泛的政府。这不仅符合阿富汗人民的愿望与利益,而且也有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人们普遍认为,目前阿富汗的僵局迟早要打破,阿富汗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使阿富汗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国家。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格林斯潘能挽救美国经济吗?
孙毅
面对美国经济每况愈下的窘境,以沉稳著称的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终于沉不住气了。最近,这位反通货膨胀的坚定勇士改变了自己的初衷,决定采取放松银根等手段,以图扭转美国经济的颓势。
12月4日,他宣布在今后几周内,联邦储备委员会将把18个月以下的非个人定期存款和净欧洲货币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从3%逐步降到零(法定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为应付存户提存而按规定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降低准备金比率是一种信用扩张的措施),以促使银行扩充信贷;18日,宣布将贴现率从7%下降到6.5%;19日,又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从7.25%下调到7%,这是联邦储备委员会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第四次将该利率下调。此外,联储还频频出现在公债市场,从各银行回购数十亿美元的政府债券,向银行系统注入资金。在目前美国通货膨胀率未见明显下降的形势下,联邦储备委员会如此大规模地扩展信贷,这不能不说是格林斯潘的一个大胆举措。可以说,现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货币政策的重点已从反通货膨胀转为刺激经济增长。
其实,美国官方最近发出的经济信息早已表明,经济正在走向衰退。许多人早就提出,为挽救美国经济,联邦储备委员会应尽早放松银根,扩充信贷。他们甚至认为,在当前各商业银行利润陡降、放贷呆滞的情况下,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货币政策对此次衰退的轻重与长短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博斯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行动”。但问题是,在公布的几乎所有统计指标都表明美国经济在第四季度将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联邦储备委员会真的具有回天之力吗?
经济学家们早已证明过,实施货币政策总是有一个“时滞”,大约经历6—9个月后才会对经济产生影响,这意味着,时下联邦储备委员会降低利率,最快也要到明年年中,才可能对实际经济产生影响。如果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美国经济增长率下降的话,到明年年中,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货币政策发挥效能之时,即使是按官方最保守的定义,美国经济已经处在衰退之中。因此,在美国经济正在进入衰退的时候,借助于放松银根,至多只是缩短衰退的时间,而不会避免衰退。另一个问题是,由 于目前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较高,按其实际利率推算,大约要比日本的实际利率低3个百分点。而实际利率低必然引起资金外流,这对于长期以来依靠外国资金弥补本国资金短缺的美国经济来说,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另外,目前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已达6.4%,大大高于去年的4.6%。利率下降,必然会引起美元汇率下跌,在海湾危机前景不明、油价高扬、进口价格上升的情况下,难免不会引起一次新的通货膨胀压力,届时,谁能保证联邦储备委员会不会再次作出改变货币政策的决定呢?因此,降低利率,扩充信贷,虽可能有助于启动经济的增长,但要借此来制止一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人们认为,怕是难以如愿以偿。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1990年国际大事回顾
▲9月22日—10月7日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
这次象征着亚洲30亿人民“团结、友谊、进步”的盛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来自亚奥理事会成员的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的6578人参加了这届运动会。代表团数和运动员数都超过了历届亚运会。
本届亚运会共进行了27个大项、308个单项的比赛,另外还设了两个表演比赛项目:棒球和软式网球。有25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夺得本届亚运会的奖牌,其中15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获得了金牌。在本届亚运会比赛中,亚洲体育健儿共7次刷新世界纪录,89次打破亚洲纪录,189次改写亚运会纪录。中国派出838人的体育代表团参加,共获得金牌183枚、银牌107枚、铜牌51枚,雄居各代表团之首。
在亚运会期间,亚奥理事会举行第九次代表大会,决定1998年第13届亚运会将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         (王霞光)
▲9月24日—28日,以日本前副首相金丸信为团长的自民党代表团和以社会党副委员长田边诚为团长的日本社会党代表团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进行了访问。
这是日本高级别的代表团对朝鲜进行的首次访问。访问结束,三党联合发表了《关于日朝关系的共同宣言》。
《共同宣言》明确指出:“日本必须就过去36年间对朝鲜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和不幸事实,以及战后45年间对朝鲜人民带来的损失,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充分和正式地表示道歉,并提供赔偿。”《共同宣言》还强调,朝日两国间的不正常关系应尽快结束,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建立邦交,以便促进双边关系的交流。
根据《共同宣言》达成的协议,10月10日朝鲜还释放了1983年因间谍罪被朝方判处15年徒刑的“第18富士山丸”号渔船的两名日本船员。另外,朝日双方就邦交正常化问题分别于11月份和12月份在北京举行了三次预备会谈。会谈因双方意见分歧而未达成协议。
        (徐宝康)
▲10月3日,中国外长钱其琛和新加坡外长黄根成在联合国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公报,宣布两国从10月3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和新加坡过去虽无外交关系,但两国已建立了良好的经济、科技等合作关系。两国领导人也曾多次互访。1981年两国互设了商务代表处。今年9月12日至15日以徐通美大使为首的新加坡政府代表团和以徐敦信部长助理为首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就建交问题举行会谈,根据李鹏总理8月访问新加坡时同李光耀总理所商定的原则精神,就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
                        (张国成)
(附图片)
第11届亚运会9月22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隆重开幕。
新华社记者 宋连峰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