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将向西萨摩亚派遣医疗队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 阿皮亚消息:中国驻西萨摩亚大使乐俊清最近与西萨摩亚外交秘书莫塞·苏瓦就中国派遣一支医疗队去西萨摩亚国家医院工作一事交换了信件。
这支医疗队共由4人组成。他们将于1991年上半年内到达西萨摩亚并在西萨摩亚国家医院工作两年。
在此以前,中国已向西萨摩亚派遣了两支医疗队。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蒙签署卫生合作协定执行计划
据新华社乌兰巴托12月28日电 (记者李佳好)中国卫生部和蒙古健康部关于执行两国政府卫生合作协定1991年—1995年执行计划28日在乌兰巴托签字。
中国驻蒙古大使张德麟和蒙古健康部首席副部长嘎勒桑·达希泽伯格在执行计划上签了字。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国援助喀麦隆一家医院扩建
新华社雅温得12月27日电 由中国援建的喀麦隆姆巴尔马约医院扩建工程今天举行奠基仪式。
中国驻喀麦隆大使申连瑞和喀麦隆公共卫生部长约瑟夫·姆贝代在仪式上发表讲话,共同祝愿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不断巩固和发展。
姆巴尔马约距雅温得45公里。这家医院的扩建工程需用资金两亿西非法郎,由中国政府无偿提供。


第6版(国际)
专栏:

  瑞士向菲政府移交马科斯存款
瑞士决定向菲律宾政府移交原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瑞士银行的五亿多美元存款。
瑞士联邦法院二十七日颁发的二条法令说,这笔已被冻结的存款的移交事项将在菲律宾法院作出充公裁决后进行。
瑞士联邦法院经过五年审理后,最终决定接受菲律宾现政府提出的给予司法协作的要求。
据报道,马科斯及其亲属是以借贷者名义或通过公司将大笔赃款存入瑞士六家银行的。       
            (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英国将部署新一代战术核武器
英国《独立报》二十七日报道说,英国政府的大臣们决定部署新一代的战术核武器,以取代陈旧的核炸弹。
这家报纸援引大臣们的话说,尽管冷战已经结束,英国仍将部署这种战术空对地导弹。政府预期在明年年初作出决定,并将这一决定送交拟于三月末召开的北约计划小组会议。
这家报纸说,这个决定将会引起争议。它说,“如果英国寻求购买美国的战术空对地导弹,这将会使苏联心烦意乱,还可能使在建立相互信任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发生倒退。”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根廷重申对马岛拥有主权
阿根廷外交部二十七日发表公报,重申阿根廷对马尔维纳斯群岛及其周围海域拥有主权的立场。
公报说,英国首相约翰·梅杰致驻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官兵的圣诞讲话“与阿、英关系目前的气氛不协调”。
据报道,梅杰在圣诞讲话中,把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与阿根廷军队一九八二年登陆马尔维纳斯群岛相提并论。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色列驻苏总领馆开始工作
以色列驻苏联总领事馆二十七日起在莫斯科正式开始工作。以色列外交官莱温二十五日向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递交了自己的驻苏总领事的委任证书后,二十七日以总领事的身份接见了塔斯社记者。
他表示,要为恢复以色列同苏联的大使级外交关系而努力,并希望一九九一年春天以前能达到这一目的。
莱温说,领事馆工作人员目前主要忙于办理苏联犹太人迁居以色列的手续。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访伊拉克
据巴格达电台报道,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二十七日与来访的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伊戈尔·别洛乌索夫举行会谈,讨论了海湾局势和双边关系问题。
别洛乌索夫是二十六日抵达巴格达的。他此行的目的是与伊拉克官员讨论在联合国规定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的最后期限明年一月十五日前撤出一千七百名苏联专家和工作人员的事宜。目前苏联公民正在撤出伊拉克。 


第6版(国际)
专栏:

  布什会见苏驻美大使
美国总统布什二十七日在白宫与苏联驻美国大使亚历山大·别斯梅尔特内赫举行了三十分钟的会谈。
布什是中断了在戴维营的休假赶回华盛顿会见苏联大使的。观察家注意到,他是在苏联有人批评戈尔巴乔夫使用“极权统治”试图防止国家分裂的时候会见别斯梅尔特内赫的。
布什在会见后拒绝透露会谈的内容。他说,“据我所知,他们正面临诸如经济方面的困难,尤其是在处理新联盟条约问题上遇到的困难”。但他认为,苏联“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

  雷日科夫病情仍然严重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苏联第四次人代会二十七日上午的会议上宣布,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的病情“严重”,“但没有恶化”。
戈尔巴乔夫说,目前集中了最有权威的专家,他们为治疗雷日科夫的疾病“日夜忙碌”。戈尔巴乔夫还说,二十六日他曾与雷日科夫谈过话。


第6版(国际)
专栏:

  非统秘书长在新年贺词中说
非洲应在世界发挥更重要作用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12月27日电 非洲统一组织秘书长萨利姆今天在这里发表新年贺词时说,世界形势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使非洲意识到,必须下定决心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萨利姆说,“令人振奋的是,非洲正愈来愈意识到它必须应付所面临的各种挑战,调动起自己所拥有的全部能量以摆脱目前的社会和经济困境,摆脱一直充当次要角色的局面。”
关于南部非洲问题,萨利姆对南非黑人城镇继续发生的政治暴力事件深表忧虑和遗憾。他强调说,只要种族隔离制度没有被彻底消除,就应当坚持对南非实行国际制裁。
他在谈到非洲国家内部的冲突和国与国之间的争端时说,非洲可以依靠非统组织来寻求和平解决方案。
关于非洲经济形势,萨利姆说,非洲外债高达2600亿美元,贸易条件日益恶化,导致逆差猛增。他呼吁非洲各国政府和人民依靠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努力使非洲大陆摆脱困难。


第6版(国际)
专栏:

  朝《劳动新闻》发表社论强调
在全社会树立遵纪守法风气
新华社平壤12月27日电 朝鲜《劳动新闻》今天发表社论强调,要在群众中加强守法教育,在全社会树立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规章的风气。
今天是朝鲜的“宪法节”,也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宪法》发表18周年纪念日。
《劳动新闻》的社论指出,朝鲜的社会主义宪法集中反映了人民的自主权利和利益,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有力的武器。依靠这部宪法,朝鲜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社论说,朝鲜人民当前的任务是巩固体现社会主义宪法方面取得的成果,树立遵纪守法的风气,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如何在群众中做好守法教育是取得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关键。
社论还强调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要遵守国家的法律,以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挥自立民族经济的威力。


第6版(国际)
专栏:

  蒙古人民心目中的中国
人民日报访蒙代表团
今年十一月,我们人民日报代表团应邀参加蒙古《真理报》创刊七十周年纪念活动,并访问了蒙古的一些工厂和牧区。在同蒙古一些党政官员、普通牧民和知识分子交往中,我们感到,许多蒙古朋友对中国十分赞赏。他们心目中的中国是一个友好的邻邦,可以信赖的朋友。
“中国改革很成功”
我们每到一个地方,蒙古朋友都会主动地同我们谈及对中国改革开放十年的看法。
在乌兰巴托有位工贸公司的副总经理,他小时候在中国长大,近几年曾多次到中国探亲、访问。他感触很深地对我们说:“中国改革开放的十多年变化真大,北京建起那么多高楼大厦,道路那么宽阔漂亮,商品又那么丰富,人们穿着绚丽多彩。在内蒙古,我们看到农牧民生活大都不错,不少家庭有彩电。十一亿人口的国家,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还搞得这么好,真不容易。这说明中国大有希望。”他还深情地说:“邓小平同志伟大,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功绩将永远载入史册。”他认为,中国改革之所以成功,归根到底是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在中央省龙县蒙中友好合作社访问时,县长朝格索木介绍说,畜牧业是蒙古的支柱产业,前些年很不景气。近三年他们在牧区推行承包制,调动了牧民生产积极性,畜牧业出现持续回升的好势头。他说:“我们在牧区实行的承包,是借鉴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经验。”牧民普日布苏赫告诉我们,他从前年开始承包合作社六百只羊,这两年都超额完成承包计划,年收入达一万八千元蒙币,比承包前提高百分之五十。
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主席贡·奥其尔巴特在接见代表团时,几次提到中国在改革开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说:“蒙古人民革命党一直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现在也没有放弃社会主义思想,今后也将如此。”“我们很重视你们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蒙古也希望在短时期内在经济改革方面取得成功,你们的经验对我们来说非常宝贵。”
在蒙古,许多朋友一见面,都要跟我们谈起不久前在北京举办的亚运会。龙县的牧民、达尔汗市的干部告诉我们,亚运会期间他们天天看电视转播。他们觉得亚运会办得很成功,希望中国举办二○○○年奥运会。亚运会的成功,证明中国政局稳定,社会稳定。如果没有这一点,要举办这么大规模的体育盛会,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蒙古《真理报》政治评论员乌特那森今年应《人民日报》邀请,曾到北京、上海等地采访,他亲眼看到中国社会秩序井然,经济建设稳步发展,市场商品丰富,人民安居乐业。他说,这些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中国合作前景广阔”
加强与中国的全面友好合作,是蒙古党和政府对外政策的着眼点,也是蒙古人民的心愿。
在访问期间,蒙古外交部长贡布苏伦同我们进行了友好的交谈。他对目前中蒙两国关系的发展表示满意,希望全面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合作。他说:“中蒙经济合作的潜力很大。”
达尔汗市是蒙古第二大城市,该市人民革命党纪委主任根登札布说,他们今年已接待了好几个中国代表团,当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布赫来访时,市领导明确表示双方要加强全面合作,还希望与内蒙古的一个工业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在达尔汗市,许多蒙古朋友一再向我们表示,愿同中国加强经济合作与交流。前一时期,达尔汗市水泥厂因外国专家撤离生产受影响,中国中建公司给予了帮助,不仅使这个企业脱离了困境,今年还可增产三万吨水泥。
达尔汗市食品联合加工厂原来设备陈旧,现已从国外引进了一些新的设备,准备扩大生产能力。工厂总工程师策策格对我们说,工厂希望与中国同行进行技术交流,从中国进口包装纸、柠檬、玉米淀粉、水果原汁等。
龙县朝格索木县长也曾访问过中国。他说,中国的绸缎、热水瓶、鼻烟壶等非常漂亮,牧民都很喜欢。许多朋友告诉我们,中国的“二锅头”酒在蒙古也很受欢迎,叫“二茅台”,被作为馈赠亲友的珍品;中国的布鞋,他们也十分喜欢。他们希望中国多向蒙古提供日用品,帮助他们缓解目前商品匮乏的困难。还有的蒙古朋友提议,北京或天津的商业企业可以在乌兰巴托合营商店、书店。中国在蒙古合资、合营造纸厂、蔬菜场、饲料厂等等。他们希望我们把这些信息转达给中国有关方面和有意来蒙古的投资和合作者。
接待我们的龙县十年制学校的校长达格丹更希望能订阅到中国的蒙文(旧蒙文)报刊和书籍,也希望能与中国的学校交换图书资料,为的是让蒙古新一代人更多地了解中国。他甚至有在学校开设汉语课的计划,只是目前还缺乏师资。
许多蒙古朋友说,他们国家现在出现了“中国热”。我们感到确实如此。不少蒙古工人、牧民、知识分子希望到中国来看看,更多地了解中国。我们深信,随着中蒙两国关系的不断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将会与日俱增。


第6版(国际)
专栏:

  西哈努克民族军总司令拉那烈认为
柬问题磋商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新华社巴黎12月27日电 (记者沈孝泉)柬埔寨主席西哈努克亲王的儿子、西哈努克民族军总司令诺罗敦·拉那烈王子今天在巴黎指出,柬埔寨问题巴黎国际会议两主席(法国和印尼)同柬四方组成的全国最高委员会12月21日至23日在巴黎举行的磋商会议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拉那烈是在今天离开巴黎之前与记者会见时发表上述讲话的。他说,正如会议发表的公报指出的那样,柬冲突各方重申了联合国安理会5大国就全面政治解决柬问题达成的框架协议,并就巴黎国际会议两主席和安理会5大国为巴黎会议复会起草的协议草案中的大部分基本点取得了一致意见。
作为柬全国最高委员会成员之一出席磋商会议的拉那烈向记者们介绍了这次会议的情况。他说,法国和印尼外长在会上同金边方面的成员进行了长达14个小时的谈判,终于在会议结束前的几分钟内迫使金边接受了会议的公报。他说,会上金边代表虽然没有直接反对联合国的和平计划,但提出了众多的疑问,对这个计划表示保留。他说,从这次会议上可以使国际社会进一步看清楚谁是和平的阻力,谁在为政治解决柬冲突制造困难,谁在拒绝联合国的和平计划。
拉那烈认为,这次会议取得成果的意义在于挫败了越南当局以柬四方之间达不成协议为借口而阻挠柬和平进程的企图。他认为,下一阶段的进程将会出现更多的困难,因为越南将直接参加协调委员会的谈判。他呼吁国际社会继续对河内和金边施加政治压力,迫使它们接受联合国的和平计划。
拉那烈说,柬抵抗力量三方为这次会议取得进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三方从一开始就明确表示毫无保留地支持联合国的计划,并主动建议把有争议的全国最高委员会的领导问题搁置起来,使得这次会议能够顺利举行。他重申,柬全国最高委员会应当在西哈努克亲王的领导下工作。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联第四次人代会闭幕
本报莫斯科12月28日电 记者周象光报道:历时10天的苏联第4次人民代表大会于昨晚闭幕。大会闭幕前,通过了告全国各族人民书,号召全体公民和睦合作,在自觉遵守纪律的基础上保证起码的秩序。
在27日的会上,根据宪法的规定,改选了最高苏维埃的193名代表,并且确认了苏联最高苏维埃的两项任命:任命尼古拉·特鲁宾为苏联总检察长、韦尼阿明·雅科夫列夫为苏联最高仲裁法院主席。
27日的大会还讨论了苏联1991年度的预算问题。苏联财政部长帕夫洛夫介绍了在签署联盟条约之前与各共和国商谈签订1991年临时经济协议的情况。他说,在联盟与共和国之间如何分配国民收入这一原则问题上没有达成协议,主要是因为俄罗斯联邦领导人认为,俄罗斯联邦的收入应当属于俄罗斯所有。因此,尚须同俄罗斯以及波罗的海沿岸共和国继续谈判。
戈尔巴乔夫就此先后三次发言强调,已别无选择,必须尽快签署临时经济协议,否则经济将会崩溃,联盟也将瓦解。关于明年度的预算,戈尔巴乔夫说,他将以总统的身份按照联盟的法律采取行动,而联盟的法律是任何人都无权废除的。戈尔巴乔夫的讲话赢得代表们的热烈掌声。大会通过决议,授权总统和联邦委员会在1991年1月10日之前完成这项工作。


第6版(国际)
专栏:

  南斯拉夫外长出访伊拉克
本报贝尔格莱德12月28日电 记者严正报道:南斯拉夫外长布·隆查尔今天启程前往伊拉克访问。他将会晤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和外长阿齐兹,为制止海湾冲突作新的尝试。
南斯拉夫是不结盟运动主席,今年10月不结盟国家部长级会议委托南斯拉夫为和平解决海湾危机进行斡旋。为此,南斯拉夫外长曾于11月中旬访问了伊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叙利亚和约旦。由于当时伊拉克拒绝接待,南外长访伊计划未能实现。
12月以来,伊拉克方面频频发出信号,欢迎南外长在任何时候访问巴格达,希望南作为不结盟运动主席为寻求和平解决海湾危机发挥作用。南通社认为,这与联合国要求伊拉克撤出科威特期限临近、美伊对话无望、战争日益迫近有关。据报道,隆查尔外长将坚持在联合国决议和不结盟国家建议范围内进行调解,即坚持伊拉克必须撤出科威特,同时也不关闭和平解决危机的大门。他将为此提出某些建议和意见。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拿马将组成人民法庭
审理美入侵巴拿马案
新华社巴拿马城12月27日电 巴拿马民族和民主日组织委员会发言人今天宣布,他们将于1月7日至9日组成人民常设法庭,对1989年12月美军入侵巴拿马一案进行审理。
据该组织委员会发言人在记者招待会上介绍,审判工作将于明年1月7日在巴拿马大学开始,届时人民常设法庭将审理美国侵略者及其在巴拿马的同谋者。
巴拿马人民选择这个日子采取行动使人联想到27年前的一个事件。
1964年1月9日,1名携带巴拿马国旗进入运河区的巴拿马学生遭美军枪杀,3万多巴拿马各界群众立即举行示威游行,表示抗议。美军血腥屠杀示威群众,造成22名巴拿马青年死亡,500余人受伤。


第6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报告说
发展中国家众多儿童未能入学
新华社拉各斯12月27日电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预测,今年全世界出生的1.42亿儿童中可能有9%即1280万人在6周岁前离开人世,将有28%即3976万人受到营养不良的威胁。
该组织今天发表的一项报告还预测,大概有850万的婴儿存活期不会超过1年。
报告说,发展中国家的1.25亿儿童中,只有1.036亿有上学的机会,其中至少有7100万人将在完成中等教育前辍学。


第6版(国际)
专栏:特写

  送“瘟神”
本报记者 管彦忠
不久前的一个上午,布宜诺斯艾利斯恰卡里塔公墓的焚尸炉周围停着几辆装甲车。身穿防弹背心、戴着头盔的警察手里端着冲锋枪。铁栏杆内警察组成一圈警戒线,警犬东闻西嗅。前来采访的新闻记者的汽车停在路边。人们在这里目睹了过去只在电影里见过的场面:烧毁可卡因毒品。
这批重达587千克的可卡因是1988年阿根廷警方在打击麦德林贩毒集团的“对虾行动”(因把毒品塞入装有对虾的纸箱而得名)时缴获的,然后存放在中央银行的一间地下室里。这天早上,装在17个绿袋子里的1089块可卡因被抬进装甲车,运往公墓。空中有直升机盘旋,地上有警车、摩托车、消防车护送。这支全副武装的车队经过的街道不准其他车辆通行,连火车也停驶了半个钟头。总计274名警察和宪兵投入这次规模空前的行动。
可卡因被投入熊熊大火。一时间,黑色的浓烟从高高的烟囱口喷出,消散到云霄之外,昔日毒害人们灵魂和肌体的白粉这时变成了灰烬。负责调查此案和监督整个销毁可卡因过程的女法官拉斯特拉此刻如释重负,“感到松了一口气”。两年多来,关于这批可卡因可能被盗、被更换之类的传说使她不安。前来观看的一位女律师对笔者说,阿根廷现在主要还是被哥伦比亚贩毒集团当作贩运毒品的通道,可卡因、大麻对青年一代的毒害不容忽视。由于毒品的渗入,近年来阿根廷吸毒的人数有所增多,政府的有关部门加强了反毒斗争。这次烧毁的可卡因在阿根廷历史上是数额最大的一次。
这批“瘟神”被“送”走了,可毒枭仍在活动。对阿根廷人来说,扫毒仍是长期的艰巨任务。舆论要求除恶务尽,继续调查“对虾行动”一案,将毒枭尽快抓获归案。            (本报布宜诺斯艾利斯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布什说驻海湾美军战备情况良好
新华社华盛顿12月27日电 美国总统布什27日在白宫回答记者问题时说,驻海湾美军的战备情况“是良好的”。
布什说,关于美军在明年1月15日以前不能作好战斗准备的报道是错误的。他从国防部长切尼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那里得到了美军战备良好的报告,他从驻海湾地区美军司令施瓦茨科夫那里得到的报告使他感到“宽慰”,这些与他近日读到的有关新闻报道大相径庭。


第6版(国际)
专栏:

  萨达姆向伊驻外使节发表讲话称
伊拉克愿与美国对话
新华社开罗12月27日电 巴格达消息:伊拉克总统萨达姆26日向伊拉克驻外使节发表讲话说,伊拉克“准备同美国进行认真的建设性的对话”,但必须“以相互尊重为基础并且拒绝美国政府曾试图强加于我们的霸权与傲慢”。
据巴格达外交人士说,被召回述职的伊拉克驻美国和苏联等约20个国家的使节,从27日陆续返回各自的岗位。伊拉克外交部发言人否认这些驻外使节回国是为商讨伊新的和平倡议。
新华社伦敦12月27日电 伊拉克新闻部长贾西姆27日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说,无论是在联合国规定的1月15日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期限到来以前或以后,伊拉克都不会撤出科威特。
他说:“我们(对科威特)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
贾西姆证实,美伊尚未就关于海湾危机谈判的日期达成协议。他要求美国方面作出让步。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基斯坦总统接见我水利代表团
新华社伊斯兰堡12月26日电 巴基斯坦总统伊沙克·汗今天表示,希望巴基斯坦和中国进一步扩大两国间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其中包括水力资源的开发。
伊沙克·汗是在接见以水利部长杨振怀率领的中国水利代表团时说这番话的。
他指出,巴、中两国在水力资源开发方面合作的前景广阔。接见时,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田丁也在座。


第6版(国际)
专栏:

地处伊拉克和以色列两国之间的中东旅游胜地死海,圣诞节前夕不见游客踪影。随着海湾局势日趋紧张,约旦旅游业受到日益严重的影响。
新华社记者 唐师曾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