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0-12-27

1990-12-27新闻联播 文字版

“民主”的发见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民主”的发见<br/> 理宏<br/> 去年发生的那场政治动乱之后,人们对许多重大的问题都有深刻的反思与领悟,包括对“民主”这个字眼的真正含义,也有了较为透彻的理解。在组织的内部,民主与集中;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民主与法制,应是有机的统一体,不可偏废,否则就将扭曲以至丧失了“民主”的真正含义。<br/> 在特定的条件下,“民主”这个好东西,确实能够而且已经被歪曲过,为达到某些人的险恶图谋当成蛊惑人心的口号。如果真正的民主遭到歪曲和践踏,那就是一些人占地肆虐大搞危害国家利益的行动,那就是不顾国格恣意伤害国家和民族的尊严,那就是无视必要的社会秩序和法律条文破坏公共设施和国家财产,那就是对捍卫国家的柱石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加以残害……其结果是以少数人的纵恶践踏了最大多数人的民主权利;当然也有被煽动的迷惑者虽能痛快于一时,却最终有导致丧失最宝贵最神圣的权利的危险。<br/> 这些年来,在围绕着如何认识和理解“民主”的内涵,如何使用民主权利,其实质是究竟为达何种目的的是非问题上,胡绩伟同志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极其活跃的人物。且不说较远些时候他在“西单民主墙”事件和反革命分子魏京生案件中的是非倾向,即以最近一二年来推行他所谓的“民主”主张的不遗余力中,也不难看出他在推波助澜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他倡言“中国需要进行一次民主补课”。而这种所谓“补课”就是抽掉了阶级内容的“扩展到全社会的民主”。因为,在他看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一对天生的孪生兄弟”。<br/> 其实,所谓“全社会”之说,常常带有很大的蛊惑性和欺骗性。资产阶级的权力机器和舆论工具实质上奉行的往往是强权政策,对内和对外事务大都采取的是双重标准。这一点,任何明眼人都会看得清楚,具有高层知识水平和社会经验的专门家胡绩伟同志,按说更不应出此南辕北辙的妙论。<br/> 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与法制的相互谐调也不似胡绩伟同志宣扬的那么天衣无缝,令人垂涎。曾几何时,美国纽约警方透露,截至今年11月底,该市死于凶杀的人数,已突破2000大关。直闹得圣诞节前的纽约市民恐惧万分。这种境况可能除少数迷恋狂而外,恐怕不会为大多数善良的人民所艳羡。可见胡绩伟同志所推崇的那种民主与法制相谐调的标本也绝非理想境界。善良的人们连过个圣诞节都难以心情踏实,哪里还能渴望什么公正的民主?<br/> 近年来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在一些国家内发生的急剧转折,不可能不在人们头脑中产生震动和影响。而在所谓“民主”这个问题上也重新上了促人警醒的一课。正常的民主程序一旦陷入混乱将使很多人丧失最起码的民主权利,以攫取“民主”为目的者一旦得逞便可能成为民主的践踏者。事态的发展往往与不负责任和盲目投入者的愿望相反,而受到了历史的正当嘲弄。<br/> 为了健全我们的民主与法制,使最广大的人民更好地行使正当的民主权利,只有通过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肃贪倡廉,改善党风,各级办事人员公正无私地为人民服务,通过多方努力,协调各种矛盾,必可在民主这一重要方面也能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舍此并无他途。<br/> “民主”,本是个老字眼,但在新的情况下似乎又有了新的发见;民主是个很宝贵的东西,但有时又很敏感甚至很脆弱,因此便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维护与调节,使它像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一样在正常轨道上运行。

贺《宝烛记》参加徽班进京200年纪念演出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贺《宝烛记》参加徽班进京200年纪念演出<br/> 匡亚明<br/> 轻歌曼舞意深沉,<br/> 远佞佑贤见长孙。<br/> 倩女高台燃宝烛,<br/> 生花妙笔追汉卿。

豪迈的歌(二首)

第8版(副刊)<br/>专栏:我们的时代江铃杯抒情诗征文<br/><br/>  豪迈的歌(二首)<br/> 张士忠<br/> 现代风<br/> 纵然港台歌星风起云涌<br/> “思念”、“奉献”徜徉太空<br/> 而我们的炼钢、化铁“双卡”<br/> 却正播放另一派现代风<br/> 赞美班班变奏的强音<br/> 夸耀钢钎谱写的殊荣<br/> 鼓风机、加料车<br/> 是我们走红的明星<br/> 歌中情 在炉膛里沸腾<br/> 曲中爱 在钢包里轰隆<br/> 憧憬在合金元素显示牌上闪烁<br/> 向往在铁砧上锻得彤红<br/> 我歌唱 顶住凛冽的滑坡<br/> 你呼唤 酣战中流汗的传统<br/> 他采撷 钢铁世界的图腾<br/> 悠扬激昂的韵律<br/> 伴随每一朵钢花升空<br/> 我们的歌星走向旋转舞台<br/> 站成吐气扬眉的音容<br/> 以牵魂荡魄的出钢钟声<br/> 将曲曲钢铁新歌向世人推崇<br/> 修理<br/> 他在修理着时间<br/> 抢救仍在发生的失去<br/> 你在修理着脚步<br/> 缩短不该扯长的距离<br/> 而我面对早应退役的设备<br/> 修理他们也修理自己<br/> 我拆开松弛的主轴<br/> 崩缺的齿轮锈脱的电器<br/> 我更换碾伤的轴瓦<br/> 不能同步运转的志趣<br/> 在我逡巡的哨位上面<br/> 发生在局部的那些坠落<br/> 无不牵制着战地的整体<br/> 我以修理陈旧来辉耀大地<br/> 我修补长城的垛口黄河的蚁堤<br/> 百尺湍流疯狂地推旋电机<br/> 我修补郎平的铁拳雄鹰的羽翅<br/> 让对垒的重扣无可抵御……<br/> 呵 我的锉刀推陈出新<br/> 我的虎钳造就百花竞放的契机<br/> (作者单位:四川德阳重机厂)

星海夜话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星海夜话<br/> 王国满<br/> 海峡岛有个神奇的传说:有人在大洋深处厮拚了三天三夜,击败了死神,平平安安走出海底。我不信,哪有沉到海底的人能活着走出来?<br/> 去年,秋风送爽的时候,我跟船出海,在茫茫的大海上,日拖夜拉,干了个航次。那天夜下返航,海风轻吻,星辰闪烁,航船犁波。那天上的星星,洋面上的海火,随着船儿的前行,似粘在一块儿;我一时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海;似觉在天河里行船,在星海里夜航……<br/> 航船穿过辽阔的星海,到达水乡山峡。这时,峡湾里突然出现数十只小灯船,在海面上跳跃,对面山头也同时亮起许多盏灯火。<br/> 对这突如其来的景象,我一愣,看着船长,问:“船长,海上这多小灯船,山间那多灯火作甚?”<br/> 他看一眼海面上跳跃的小灯船和山头上的灯火,说:“每年这当口,渔乡为缅怀死在海上的亲人,按老辈的迷信传统做些灯船放到海里,企盼它到大洋深处把死者的魂灵装回来;那山间的灯火,是座座空坟茔门口的小灯光,照示魂灵归来时,别投错门穴。”<br/> “怎么是空坟?”我惊奇地问。<br/> “人死在海里,不见尸首,乡亲们给他立假坟,木棺里放块砖头,上面刻着死者的名字,再盖几件衣衫。”<br/> 船长是位中年汉子。他身材魁梧,红红的脸膛,双目炯炯,很富于幽默感,天大的事儿在他嘴里也变得轻松了。他凝视着那山间的灯火,突然转过脸对我说:“实不相瞒,我也是从深水老洋里走出来、海龙王不要的人!”<br/> 我抬起头惊讶地打量着船长。<br/> 他倚靠在驾驶室窗前,打开了往事的闸门……那是去年的夏天,他们出海去C海区作业。一天,正赶上狂风大作,雷鸣电闪,暴雨劈头盖脸地直泻而下,大海兜着底儿地动荡起来。这时唯一的办法就是抛锚抗风浪。在熬风走浪中,船上16名船员大都晕船,只有船长和大副、小五、王山,轮换着跑前跑后。饿了,想弄点饭吃,厨舱里的锅、碗、瓢、盆,随着风浪变奏曲,一会儿跳迪斯科,一会儿跳霹雳舞,没有闲空侍候他们。<br/> 想到船头看看锚缆,顶不动风浪就得在甲板上爬行。回来时,船长挤着眼故意逗趣说:“嘿,这回咱可见了世面!”<br/> 大副和王山一齐问:“什么世面?”<br/> “大风大浪呀!”<br/> “等着吧,还不知是死是活呢?”小五哭丧着脸说。<br/> “我死不了。昨晚在梦中见到了龙王爷,他阴沉着脸说:‘你来干什么?’我说:‘向你报到呀!’他又问我:‘你在人间都干了些什么?’我说:‘去年承包了一对渔船,打了20年鱼,才熬了个好政策。’他说:‘正是给人间做贡献的时候,快给我回去。’”<br/> “哟,如果我见到龙王爷,他会咋说?”王山说。<br/> 王山胆小,最怕不吉利的话。船长特意逗他:“龙王爷一定会说:‘你来了也好,胆小怕事,留在人间何用?’”<br/> “你,你可别瞎说呀!”王山急得哭了。<br/> 这时,天黑,风猛,浪高。阵阵浪头似峭壁塌倒下来。船员们浑身淋得像水鸡一样。有人害怕了,想听天由命。船长说:“别泄气,胜利往往靠再坚持一下。”<br/> 风在“呜呜”地刮着,雨在瓢泼,浪在飞啸。一排排“屋檐浪”朝船体冲扣而来,在猝不及防中,船被打翻,海浪一下吞噬了十几个弟兄。顿时,“弟兄快回来呀”的撕心裂肺的呼唤冲撞着无情的风雨和海浪……<br/> 弟兄们走了,只剩下船长和大副、小五、王山,他们躲在半阴半阳的船舱里,熬着风浪。待风浪一停下来,赶快从水中钻出来,爬在船底上,半身立在水中,寻觅着路过这里的航船,半个点一次。爬出来看看没航船,再钻进水下半阴半阳的船舱。第三天的上午,船长钻出水面,有条大鲸鱼,喷着丈把高的水柱花,擦着船舷,震山撼海而过。他乍见这场景,脸色发紫,心打颤,后来想想,死都不怕还怕它吗?精神上的柱子,不能倒呀,一定要拚到最后一口气,就这样熬了三天三夜,终于被过往的轮船救起……<br/> 良久,船长仍在注视着山头上的灯火和海面上的灯船。<br/> 我望着夜空里闪闪亮的北斗星,心想,看来在人生的困旅中,只要认准北斗,只要立牢精神上的柱子,本来难以相信的事,也会奇迹般变为现实。

过九不过十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过九不过十<br/> 徐城北<br/> 似乎早已成为一种民俗,老人们过整寿,常常习惯提前一年。比如80大寿,就在79岁那年办事儿。仔细一思索,发觉其中道理颇值得咀嚼。祝寿无非是图个喜庆,使老人舒心,让晚辈孝顺。如果真在整寿时办事儿,效果时常会适得其反。请想,在庆祝整寿的那一天、那一晚,在阖家站起举杯祝福的一刹那,欢乐是会到达极点的;但是酒阑人散、一当老人重新陷入孤独之时,他面前已经没有任何“空白”和“伸缩”的余地——往昔的十年顿成陈迹,未来的十年业已开始。假使庆祝整寿提前一年,情形就完全两样:在过完了“九”之后,还有整整一年时间可以回味和补充“九”时的欢乐,同时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应对“十”的到来。这一思考,谁能不服咱们中国民俗中的内涵呢?<br/> 把“过九不过十”用到艺术领域,也可以引出许多奇妙的联想。艺术中常常要表现死亡,这当然属于前方已经没有任何进路的“十”之一种。以戏剧举例,“九”,是自己或他人即将到来的死亡作用到剧中人身上的过程,通常也是最容易出“戏”的地方;至于“十”,则是那个死亡的真正到来。西方美学家莱辛说过,“一切造型艺术都要避免感情的顶点”,这真是和咱们的“过九不过十”不谋而合。在实践中,高明的艺术家总是尽量躲开“十”,生怕“十”的后面那个没有办法再加以艺术驰骋的“铁壁”;而诚心地欢喜在“九”的内部大做文章,加强它的层次和“纹理”。<br/> 在新编京剧《武则天轶事》的排演过程中,著名演员李世济、作曲家唐在炘和总导演李紫贵在“九”和“十”的处理上交出一张绝妙答卷。该剧第六场,面临着太子将死、江山可能发生颠覆的危险局势,武则天在一大段成套唱腔当中,在板式衔接、音色反差、垛句设置、歌舞互衬方面,都在继承中有所出新。从传统意义上讲,武则天的音乐形象已经确立。换言之,这一个“九”已做得很足。然而总导演决心更进一步,他巧妙地利用了“三光”——目光、烛光和追光,把这一大段唱腔烘托得更加饱满。<br/> 先说目光。在传统的成套唱腔的演唱过程中,观众逐渐习惯了这样一种审美方式:在“唱腔——过门——唱腔”的反复转换中沉湎吟哦,这在老戏来说算不得缺点,但作为新编历史剧,就不时显露出脱离剧情的弊病。因此李紫贵提议在唱完意在怀念先王的“回龙”之后,演员要用一个显著的目光引发全身动作,把下面思念太子的“慢板”给自然地“勾”出来——仿佛目光所视之处,太子正眼巴巴站在那里,正期待地望着母亲。演员利用这样一个目光,就能把“过门”中可能产生的“空白”给填补瓷实,“回龙”和“慢板”之间的“戏”就不会断了。<br/> 再讲烛光、追光。唱段中部,当武则天唱到“但只见殿宇空空、回音荡荡、鬼影憧憧、烛焰森森”之时,导演要求舞台上的四盏“七星灯”上的烛焰,也要随着唱腔的节奏“忽闪”起来。紧跟着,在唱段的后部——当武则天被感情上的凄风苦雨“敲打”得迷离恍惚、人也随之进入梦幻状态时,舞台天幕的灯光转暗,总导演不但提出此际要有一束追光渐渐凝聚到她的身上,而且规定这束追光“要有感情地一明一灭,明灭相间”。为了落实这一构思,剧组特邀一位外团演员临时参加舞美工作,掌握这一需要特殊处理的烛光和灯光。<br/> 总导演的构思更激起李世济、唐在炘的创造热情,他俩一商量,就决定取消核心唱段之后的四句散板——这本是巴蜀来人报告太子死讯后武则天所唱的,而代之以在悲怆的牌子曲中武则天急步扑向高宗灵桌,并用手臂在灵桌上重重的一按(同时配以一锣)!与原来的四句散板相比,这重重的一按显然更加脆快,在对“十”的处理上也更富于美学意义。

渔汛季节(图片)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渔汛季节 (纸版画)<br/> 刘硕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