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还乡小唱
邹荻帆
访旧家
秋晨,细雨纷纷。这故乡的雨,仿佛我耳边有絮语的亲人。是的,我正是来探亲。我曾收到亲人的来信,二哥已85高龄,还能多少次相聚呢?如今,我已来到故乡的义水之滨。
我想找到那河滩上的渡头,那是个古渡头。青石砌成的台阶铺上堤街,堤街直通到家门。但我找不到那旧迹了,只见河上高架了水泥大桥,汽车来往飞奔。我想象中的古渡、木船、对岸的疏林黄叶,被高楼大厦占领。
我迷失了归旧家的记忆中的青石小路,眼前只有水泥结构的大马路。那些小巷、木板房、芦席壁……都不见了,我怎么找到自己的旧家呢?
我乡音未改。而确实成了客人,向路人探问义水关姓邹的家人。
直到我问一个摆着纸烟糖果摊的50多岁的妇女,才知我已到家,而那妇女正是我的侄媳。
灯下与二哥话旧。我抗战时离家,那时父母健在,有三兄、二姊。如今健在的就他一人了,感而调寄《浪淘沙》:
匆匆五十年,地转天旋。乡思每梦旧田园。骨肉今宵几人在!泪湿阑干。
壮志复何言,白发三千。老来犹写纸万篇。碧水青山容不改,功过等闲。
南关庙初小
我曾在这儿读书,读“人手刀尺,巾布米田”,学算术加减。这是一座关帝庙,关帝的脱彩褪金的泥塑像,也是我的学伴。
那是单级复式班,教师执着教鞭。岁晚严寒,北风涌进窗棂,我曾冻破手指,呵暖我的冻砚。我仍然感激我的老师,我的母校,我儿时的摇篮。
如今已不见了那初级小学的木匾,已不见了那戏台、那关帝的神龛。代替它们的是“实验小学”的红色字,是四层楼的高建筑,是3000个小学生,红领巾飘飘,仿佛桃李花满山开遍。
我是你们的老同学。当小同学把红领巾热情送献,我真愿再回到我的童年。在这儿和你们一道读书,听老师们谆谆规劝。
学你们那颗赤子之心,学你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知道那条红领巾的分量:那是祝愿我永不失掉赤子之心,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贡献给祖国。
我将记着你们给我的期望,在我有生之年,这条红领巾的颜色将永远飘拂在眼前。
健康村
在这“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的地方,涌现出这个村庄。或许这地方的老一辈,曾打起三棒鼓,到外地逃过荒。或许老一辈曾为灾害所迫,渡海飘洋……
而现在,这儿是全湖北省十面红旗村之一。我漫步在这村庄。
我爱这儿的猪场。它是22栋盖有红瓦的猪舍,胜过了往日农户的住房。圈存有多少猪,我无法计数,我知道这猪场每年有5000头供给香港。改良了猪种,让美国的斯克和比利时的杜洛克配种,瘦肉猪有101.5公斤的重量。
我爱这儿的棉田,棉株竟有成人般那样高长。棉种改良,短纤维成为长纤维,每亩皮棉从过去不到50公斤,变为高达125公斤,最高达150多公斤的产量。因而天门的岳口镇成为全省棉产的标兵,荣获红旗和十万元奖赏。
我爱那水稻田稻穗金黄,由于早稻、晚稻、油菜等轮种,而达到亩产1000公斤产量。怎么“十年九不收”而达到旱涝保收?因为修了罗汉寺闸,引进汉水,排灌得到保障。
这3000来人口的小村,可以说人无闲人,地无空地。而且人尽其才,地尽其利,才能这样兴旺。
不是吗?请看这儿有印刷厂、包装厂、榨油厂、按控(塑料塞)厂……池塘的水上是莲子、水中是鱼群、水底是白菱藕如同活动的矿藏。而家家的门前宅旁,有桔树、有鲜桃、柿子……秋天结果,春天红白花放……
这就是健康村,我家乡的一个小村庄。
平原诗会
或许花鼓戏正在小剧院演《水乡情》;或许皮影戏已从油灯的显影改用电灯,渔鼓道琴正演三国群英……而今夜在这容有1000人的剧院里,却在举行“平原诗会”。秋月照着这小城镇,一切都很宁静,四野是纺织娘和蟋蟀在吟咏。
平原诗会的诗人们在朗诵他们的诗篇。他们并不是蜚声诗坛的名家,也并非走向世界的诗人。他们都是这乡土的儿女,有的是工会干部,有的是小学教员,有的是村企业的兴办者,有的是运输队驾驶员,有的是植棉花的能手,有的是中学女学生……
那些挖地米菜的歌,苦楝树的歌,打三棒鼓歌,使我想起家乡苦难的历史。那走出月亮湾的村女所唱的,走进水池里养金鱼的城市;那走在有“义河蚶”小河边,唱“走遍世界,却总也走不出乡音”的青年的恋歌,实是唱出了乡土的甜蜜;那唱着父辈一年劳碌之后,于初冬河边看柳树枝上斑鸠窠巢的舒畅心情,和唱着二月的布谷雨后,农家将试犁耕耘醉酥酥的泥块的喜悦;以及慷慨歌唱“江汉之子”的骄傲;细致描绘大平原男子汉的歌,真的,他们是平原一样厚实,棉朵一样丰满,而又“顺着群立的天线跟踪信息窥探世界,构思一个又一个斑斓的明天”……


第8版(副刊)
专栏:我们的时代 江铃杯抒情诗征文

  视野
伍锡芸
国旗,升起在学校的天空
嫩嫩的目光,
刷地穿过上课铃声
凝成一团早春的风
托着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我发现每个孩子的眼中
都有一面国旗将视野染红
每个孩子的眼里都有一个天空
一个属于孩子们的天空
天空很嫩很嫩,刚刚发芽
芽根儿,是那东方的一泓日影
刚刚长根啊——一线线晨光
从睫毛上发源,颤栗着
扎进草长莺飞的季节
季节之外的宇宙星辰
是呀,这儿的天空很嫩很嫩
容不得一粒灰尘污染
国旗正在徐徐上升徐徐擦拭
天空,便在五星的光辉里变得透明……
 (作者单位:湖南新化县三塘中学)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艺文短波
中国作协组织作家到河南各地采访为了贴紧火热生活的现实,中国作协最近组织一批作家到河南张弓酒厂、广州铁路局等单位深入基层进行采访、体验生活。作家们所到之处与干部工人广泛进行座谈,获得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开扩了视野,获得了教益。    (高伟)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创业浩歌当长吟
——读大型画册《绿洲》
杨牧
友人送来这部画册,正是笔者作为一个兵团人经历了一段灵魂的撕裂,重又回到新疆的时候。倘若一定要用一个比喻,打开画册就像推开一扇阔别多年的故园的门扉,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巍巍天山,浩浩绿洲,镶嵌着这样一幅木刻:一棵新植的绿树枝头,牵着一条背包绳,上搭军衣和一张印有“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军用毛巾,春风起处,两只紫燕嬉戏其上。(《瀚海新歌》)瀚海的主人哪里去了?北迁的紫燕呢喃些什么?与其说是画面给我们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毋宁说是历史本来就这么令人神往。
简单到极点。50年代,一支参加过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光荣部队,刚刚抖落战火的烟尘,就遵照毛泽东主席的命令,就地转业,向戈壁开战。他们在这里烧荒、造田、修渠、盖屋。创业的号声引来各路人马,热血沸腾的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包括一大批冒险出关的流浪汉。40年过去,一个拥有200万人口、600多万公顷土地、数以百计的现代化农场,集工业、农牧、交通、科技、文化、教育于一身的泱泱兵团已闻名于世。当初的来者已成为这里的“开基始祖”,简单的话题已具有超负荷象征性内涵,以至现在要给孩子们讲清那些在原始的窝棚里拙笨规划,在荒原上以人代牛的悲壮场面,已比讲清抽象派艺术、魔幻现实主义艺术更加显得不容易了。
历史是坛发酵的浓酒,年辰愈久愈能品出其中的清醇。浩帙的长轴一卷卷拉开,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陈毅、贺龙……一代俊杰无不在这里留下他们巨大的身影。共和国尚在摇篮中,他们知道奶汁还少,要使她壮大,生产、创造乃第一需要。兵团的人们说起这些光辉的名字,就同絮叨自家的亲人。这是力量,也是一种不老的情怀。以致新时期以来,邓小平、杨尚昆、李先念、胡耀邦、彭真、王震、李鹏相继来到的时候,揿动的快门仍旧叠合当初的记忆。
是谁抓住了这样的瞬间?枯瘦如柴的维吾尔老爹老泪纵横,小农民样的年轻战士自己哭着还为之擦泪,一个像刚刚离开母怀的小女战士紧搂着他们泣不成声。(《骨肉情》)是父子?父女?还是兄妹?是什么使他们结成了血肉?说它表现了民族团结、军民团结完全不错,但团结哪是“表现”出的!只有与人民甘苦与共,声息相通,才会这样“打断骨头连着筋”。进疆初他们帮百姓减租反霸,几十年来不忘为人民兴利除弊。屯垦戍边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然而最终都只留下了空河床。唯有这个新型的生产建设兵团,历四十秋风雨而益固,经三千重曲折而不衰,不仅把戈壁织成一派花团锦簇,在保卫边疆、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究其本,你已不难理解个中原委。
成就是醒目的。从塔里木到准噶尔,从阿勒泰到昆仑山,鱼跃鹰飞,果熟瓜甜,无不刻满创业的丰碑。对画册中以摄影为主的300幅作品,我们可以为每幅写出鉴赏性文字,或称其妙构,或惊其匠心,最终都发现原来仅是历史的独创。
卷尾:石河子广场。玫瑰盛开的喷水池边,一组人拉犁的铜像。肌腱高耸,悲壮而惨烈。四周围满嬉戏的孩童。《军垦第一犁》拉犁者已成雕像了,沉默不语。我们欣慰地看着孩子,同时也凝视那些赭黑色的脊梁。我们不敢说从此就鲜花如云了。如果当我们再次面临某种挑战,也许铜像会发出一种金属的声音。


第8版(副刊)
专栏:

  过时的“过时论”
王向东
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学派论”,鼓吹“马克思主义只是革命的科学,不是建设的科学”,贬斥马克思主义只是创立于19世纪的一个学派,“只能与其他学说处于平等地位”,甚至提出“不彻底否定毛泽东思想,改革就没有实际意义”,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一个最引人注目的表演。这种表演,理论上的浅薄荒谬且不说,在技巧上也极为可笑。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我的论敌要想彻底否定我的观念,他唯一的、也是最省力的方法就是静待我死后20年,然后大义凛然地向世人宣布这种观念已经过时。这不是天方夜谭里的笑话,也不是《聊斋志异》中的讽刺。只要翻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你就会发现这“过时论”的手法不新鲜。拣大家熟悉的说吧,文坛上靡丽淫艳的文风,由两汉发其端,六朝时更是广为泛滥,直至唐初,其颓波余响依然流宕未息。初唐四杰为了改变这种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文风,在诗歌创作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做了一定的探索。那些顽固的反对派们等他们先后谢世以后,就迫不及待地写文章攻击他们,以为他们的观点可以“过时”了。正是大诗人杜甫挺身而出,有力地肯定了四杰的历史地位和巨大成就。他写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然而不幸得很,那些一意追求齐梁淫丽绮靡之风之徒,在这位大诗人在世之时心怀不满的无可奈何,一齐在他身后发泄出来,连李杜诗风也视为“过时”,加以诋毁。韩愈因此又写了“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的著名诗篇。可笑的是,这位“文起八代之衰”的韩老夫子,在与流俗所进行的针锋相对的斗争中,也同样经历了“众方惊?而萃排之”(《皇甫持正文集·韩文公墓铭》)的遭遇。宋朝石介描述这些攻击韩愈的流俗之辈的形态说,“恍惚茫昧,如丧聪,如失明,有骇而亟走者,有陋而窃笑者,有怒而大骂者。丛聚嘲噪,万口应答,声无穷休”(《石守道先生集·上赵先生书》),其声势大约很可以与我们今天那些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大人先生们前几年的阵势相比拟。但是那结果,说来也实在让那些等待看笑话的人寒心得很,除了更加显现出昌黎先生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卒大信于天下”而终成摧陷廓清三百年文风流弊之功的高大形象以外,他们实在别无所有。而这种全盘否定前人功绩的“过时论”,从此却成为轻薄为文和蚍蜉撼树的惯用武器。
历史的开拓者总是站在巨人肩上前行的。泰山观日出,黄山看云海,人们看到的景色之所以那么灿烂辉煌,就是因为站在泰山和黄山之巅。开拓未必就非贬抑前人不可,未必就非把前人的理论和实践一笔抹煞不可。到了信口雌黄不费吹灰之力宣布什么什么“过时”的时候,自己其实恰恰已经陷入了早已“过时”的轻薄为文和蚍蜉撼树的深渊。这些人我们见得还少吗?回想五六年前,不是很有些先生刮起了一股贬损鲁迅否定鲁迅的狂风么?有人讥讽鲁迅“剽窃了果戈里的《救救孩子》”;有人重翻“牛奶路”的旧账来证明鲁迅的话“未必都对”;有人为“这么多清一色的鲁货”愤愤不平,危言耸听地“担心自己是否也被鲁化”;更有高明得天下第一的学者断然宣布,鲁迅的“文学活动是失败的”,鲁迅写杂文“首先是为了吃饭”,等等,等等。要言之,就是鲁迅早已“过时”了,应该由他们来领导新潮流,结果当然仍与“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一律,当然只能是“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罢了。试问那些坚持认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早已“过时”并且大泼污水的轻薄的先生们,你们难道就不能拿出点新玩意儿来吗?


第8版(副刊)
专栏:

假期 (中国画) 穆永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