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为千里马插上双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怎样培养高水平人才的
新华社记者 张宝瑞 新华社通讯员 王应德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异军突起,涌现出高歌、陈宁新、傅惠民、陈明哲、夏晓华、王云飞等一批达到国际水平的博士。其中有的刚过而立之年就被破格聘为教授。人们称为“土博士”。那么,这些人才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
相马有术
首先是善于发现和选拔杰出人才的“苗子”。北航在选拔研究生方面真是慎之又慎而又不墨守成规。他们一方面注重发现、跟踪直至招收在攻读硕士阶段就表现出很强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另一方面又不拘一格地招收有真才实学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张锡圣老教授是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发现王云飞的,当时王云飞已过不惑之年,而且没有读过研究生。但张老发现王云飞有20多年轴承研究实践,开拓精神强,于是建议学校破格录取他为博士生。王云飞果然不负师望,不久,他研究的高速气体浮环轴承居世界领先水平。其他如高歌等也是凭着北航教授们的慧眼才选上的。
甘当人梯高风范
北航校长沈士团教授曾说:“博士生的导师是伯乐,学校领导也应该是伯乐。名师出高徒。学校应该善于选择品德高尚,水平高超的人做博士生导师。”北航正是这样做的。
45岁的青年科学家高歌研究成功的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曾荣获国家一等发明奖。他的导师宁榥老教授有这样坦荡的心怀:“我已70多岁了,没有什么可图的了,唯一的愿望就是让年轻人踩着我的肩膀往上攀登。”
34岁的傅惠民因在疲劳领域的杰出贡献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他的导师高镇同老教授曾吐露这样的肺腑之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自然规律。我的工作就是让我的学生超过我,因为学生才真正是老师的财富!”科研体制改革后,他将自己得到的一些额外提成收入经常以奖学金的名义帮助学生们改善生活,提高工作效率,甚至连自己的彩电也毫不吝惜地奖给能安心国内工作的学生。人们感慨地说:每个成才者的背后,都有一位杰出的导师;导师与学生形影相随。
标新立异拓新域
北航培养拔尖人才,在博士论文选题上敢于瞄准学科前沿,选择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高水平课题。导师讲授时注意应用潜科学教学法,把世界上尚处于争论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介绍给学生,启发学生的新思维;教育学生既尊敬权威又不迷信权威。他们经常这样教导:“科研中要有点浪漫主义。”“要大胆开垦‘荒地’,不要在别人耕过的土地上徘徊。”“科学研究就是标新立异,不要怕别人说是异端邪说。”
在导师们这些金子般语言的启发下,陈宁新在“空间机构动力平衡”这个国内外都亟待解决的难题研究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傅惠民明知美国有“不能通过实验方法直接测得疲劳强度分布”的记载,但却以大无畏的精神闯入这一禁区,解决了自1961年瑞典科学家威布尔提出解决疲劳强度分布这个问题的设想之后20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难题。夏晓华也正是在导师高为炳教授的指导下,在“自动控制非线性系统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
另外,学校还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投身实践活动,如到生产实际工作部门调查研究,参加工厂或研究所科研项目讨论会,帮助企业解决科研和生产的难题等,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科研、生产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从实践中寻找课题。
学校还鼓励学生于攻读学位阶段在国内外刊物上多发表文章,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参加有关的学术会议,开阔眼界。
创造条件育良材
竭尽全力创造适宜的环境,让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是北航的又一高招。目前北航已建成40个硕士学科,17个博士学科,12个博士后流动科研站,拥有一批先进的科研设备,科研设备总值已达1.2亿元;学校每年承担近千项科研课题,其领域涉及到40多个省、市、部委的单位;自1987年以来,每年科研经费超过了教育经费,达2000万元以上,1989年科研经费已达2700多万元。
学校对确有真才实学贡献突出的人敢于破格提拔晋升,在高歌、陈宁新被聘任教授以后,最近又聘任傅惠民、陈明哲为教授。陈宁新等十几人还担任学校研究所、室负责人。
学校还千方百计解决拔尖人才的实际生活困难,先后解决了高歌、傅惠民、陈宁新等人的夫妻两地分居的困难。
学校还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支持他们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曾用40多万元建立一个疲劳研究实验室,供傅惠民等人开展科研活动。
这些卓有成绩的年轻科学家看到学校和导师如此激励自己,劲头更足,更加勤奋地在祖国科技原野上耕耘。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让满天繁星璀璨
——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朱杰
邢思邵
金秋,“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拜师大会”刚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完,笔者访问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朱杰。
笔者问,听说您正在拟定一个“繁星计划”,这对及时抢救中医中药国粹,加速培养新一代中医中药名家是否很有现实意义。
朱杰说,6月13日,卫生部、人事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出了《关于采取紧急措施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决定》。这是党和政府对抢救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采取的紧急措施和特殊政策。
李铁映等领导出席10月20日的拜师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关怀。
在谈到什么是繁星计划时,朱杰说,建国以来,不少身怀绝学的中医药专家相继谢世,如中医研究院50年代建院时的32位名医,目前健在的只剩了4位,江苏省1980年确定的全省名老中医重点继承对象105人,目前健在只能坚持半日工作的,仅28人。全国著名的老中医均年事已高,且大多健康状况不佳。这些老专家的许多独特经验已经或濒临失传。广大中医药界,特别是老中医,每提及此,心情都十分沉重,因此,如何将他们的学术经验抢救下来,培养一批得意高徒,已经迫在眉睫。
笔者又问,第一批确定500名继承对象是否可以将老中医药专家的经验全都继承下来?
朱杰说,那是远远不够的。这次拜师大会在国内外反应极好。我们还打算,在“八五”期间前3年,全国再遴选2000名包括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在内的老中医药专家,给他们配备继承人。这样,连同今年已确定的500名,总计就有2500名老专家和5000名继承人,三五年后,其中估计有可能出现一批高质量的名医。
笔者不解:振兴中医药为什么要培养、造就名医呢?
朱杰解释说,振兴中医药事业的关键在于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学术水平。没有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全行业的科技进步,就谈不上中医药事业的真正发展,而提高学术水平,就要有掌握中医药过硬本领的人才,也就是学科带头人。这在我们中医药界就是名医。
朱杰还说,京剧、国画、中医、武术、民乐、特艺、烹饪等中华民族的国粹,都因为有了各自的代表人物和经典作品,才得到不断发展。
我国中医界假如没有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大医学家,没有内经、伤寒、金匮、本草纲目、瘟病等经典著作,今天也就不会有什么伟大宝库可言。
医道精深,又善管理的朱杰认为,我们现在常说的中医后继乏人,后继乏术,实际上是在中青年中医中缺乏“有术之人”,缺乏学术带头人、缺乏名医。中医药学所以历数千年而不衰,根本原因在于它的临床疗效,人们所说的名医,主要是他们长期从事临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升华为理论,加之具有高尚的医德而成为社会公认、后人景仰的名医。造就当代名医的产生,只能走这条道路。因为“名医”不是“自封”的,也不能由上级“任命”,只能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产生。
在谈到老专家如何带徒时,朱杰指出,老师传统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带徒更需要言传身教,耳提面命,潜移默化,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有关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要因人施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精神,向学生传授掌握知识的方法,掌握打开祖国医学宝库大门的钥匙。我们相信,通过这个计划,中医药界将会名医辈出,满天的繁星更加璀璨!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16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明年招收第二学士学位新生
本报北京11月22日讯 记者周庆今天从国家教委获悉:1991年,全国16所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共招生350名。主要对象是取得学士学位、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两年以上的在职人员。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学院、河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招收理工农医类专业毕业生,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招收文科类专业毕业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招收高校以外的共青团系统的在职人员。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又有新发展
产品部分打入国际市场
本报讯 由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北京太阳能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国家“七五”攻关重点项目——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开发研究课题,日前在北京通过鉴定。专家认为,该项成果的整体水平已达到8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
这项成果表明,我国太阳能热水器技术经济性能明显提高。如,高效平板型太阳集热器、铜铝复合吸热板芯、耐温密封胶、整体式自然循环热水器和整体式自然循环相变过冬热水器、直流定温放水热水器等特殊家用热水器。其中铜铝复合平板年生产能力可达35万平方米,寿命接近15年、光效率达到0.744,热损系数4.5W/m2,综合指数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似,产品已部分打入国际市场。
这次研究成果已有部分进入生产领域,取得直接经济效益5955万元,利税1100万元。预计该成果1年后可替代原来产品,覆盖100多个厂家。届时,每年可创产值1亿元,利税2000万元,可节煤7.5万吨,折合900万元。      (张志业 刘长安)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冷激式氨合成塔开创节能新途径
本报讯 对我国氮肥生产技术有重大突破、被国家科委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科技成果”的“高效节能YD型冷激式氨合成塔内件”技术,自1989年7月被国家专利局授予发明专利权以来,经全国10多个省的小氮肥厂使用这项技术后,收到了氨合成塔生产能力提高40%、总能耗下降15%左右的效果。
今年,该项技术在500系列氨合成塔上又有了新的进展。例如,一个年产合成氨能力为1万吨规模的河北省临西县氮肥厂,只更换一个内件后就代替了新上一套600系列合成设备的作用,日产合成氨达49吨,年产合成氨能力提高到1.5万吨,节省设备改造投资费100多万元,节电70多万千瓦时。仅就节电费就可1年收回全部技改投资费。
发明人余远明、邓万贞自1980年起开发、研究、推广此项专利已有整整10年历史。他们采用建立数学模型、利用系统工程新的科学方法,在高速运算的电子计算机上,进行了千百万次的模拟实验研究,于1985年底投入工业化一次开车成功。
实践证明,贵州远明化工节能设计研究所所长余远明夫妇开发成功的“YD型冷激式氨合成塔内件”专利技术,为我国中小氮肥厂节能、增产技术改造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杨兆波)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简讯

  教科文简讯
▲由中国少年报和国家税务局共同举办的《我是税法小小宣传员》活动征文比赛日前揭晓。陈锡联、康世恩、王丙乾等领导为获奖的单位及个人发了奖。 (王娜梅)
▲由香港著名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捐赠1000万港元、国家投资480万人民币兴建的华中理工大学新图书馆11月21日在武汉落成,邵逸夫先生的代表马临博士出席了落成典礼。 (陈天照)
▲由北京市科委、市文教办、北京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首届北京市中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展示会于11月21日至25日在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 (王娜)
▲把一生献给新闻事业的陈翰伯同志1988年逝世后,他的战友和学生们写了一批纪念文章。由这些文章辑成的《报人出版家陈翰伯》一书,已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余章瑞)
▲代表90年代计算机发展主流的容错技术展示会日前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光英等有关部委领导和容错电脑有限公司、新泰电子公司的专家共200多人观看了展示会。 (建文)
▲由海峡两岸中文信息技术标准化联合工作组组织的“90年海峡两岸中文电脑输入技术表演赛”于11月21日在北京闭幕。烟台芝罘电脑公司参赛队使用“声数汉语卡”独揽了专业组简体字词语文本、繁体字词语文本两个第一名。 (田在良)
▲一部研究我国老年学的专著《开创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已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 (王竞秋)
▲唐代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11月21日在南京大学召开。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74位代表参加会议。 (方延明)
▲西南物理研究院开发出一批高科技成果。该院注意开发国内工业需要的高压大电流、真空、低温深冷、超导等高新技术,并研制成功了50多种新产品。        (据新华社)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向旱魃挑战的科学家
——记陕西省农科院原副院长李立科
新华社通讯员 梁相斌 新华社记者 侯嘉荫
“我死不瞑目啊,我说的全乡小麦亩产800斤的目标还没有实现。如果我手术后真的不行了,就请你们转告党组织,把我的遗骨埋到甘井那块试验地里,再立上一块碑,写上:‘李立科在这块地里种的小麦亩产达到800斤,望大家努力!’”在被推上手术台前,李立科这样叮嘱周围同志。
他,6年前毅然辞去陕西农科院副院长职务,来到渭北黄土高原上贫困落后的甘井乡,用科学向贫困宣战,写下了人们永远不会忘怀的业绩。

1980年初夏,46岁的李立科肩负着“到穷困地区创办农村科学实验基地”的使命,来到渭北合阳县选择种草养畜的试验点。连续几天的踏访,看到的尽是一幅幅令他心酸落泪的景象:
一位骨瘦如柴、年近七旬的老婆婆,端着碗开水煮菜叶在家门口艰难地吃着;
下坊村头,一群缺袄少裤的孩子,抱着双肩,蹲在墙角晒太阳取暖;
在一个野狼出没的“狼洼”村,队干部这样说,“一年到头,汗水不知流了多少,可还是缺吃少穿,这日子熬到什么时候才算头啊!”
在李立科去过的地方中,甘井乡要数最穷的了。甘井,自古以来就缺水。这里居住的是过去来自13个省逃荒落难的人。全乡的劳动日价值不到9分钱。十几个小队,都有穷得叮噹响的光棍,不少人靠常年外出讨饭为生。
面对这一切,李立科默默地责备自己:“我是共产党的干部,又是学农的,今天农村还是这么贫穷,我怎么能袖手旁观呢!”他毫不犹豫地把“试验点”定在甘井乡,并认定,甘井最需要他:因为这里人稀地广,全乡有10万亩耕地,而粮食产量在全县最低,在这里做试验能达到高产,那是最具有说服力的。
他向省上递交了一份解决当地农民温饱问题的报告,并要求留在这里工作,很快得到批准。

一踏上甘井,李立科每天一大早,从乡政府灶上拿几个冷馍,便出门了,便每一条沟、每一座原、每一块地进行详细调查,寻找着这里的穷根。
在休里村,他意外地发现一块田地麦穗金黄发亮,犹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他兴奋地随之跟踪调查,原来是保管员打扫仓库时,把一堆多年不用的磷肥当作烂土抛撒到了这块地里。李立科经过取土分析,初步认定:凡施过磷肥的小麦,对地下深层水的利用,明显地优于未施磷肥的麦子。为了验证这一发现,他又马不停蹄地走了七八个村庄进行测土分析,终于得出进一步的结论:增施磷肥可促进小麦根系生长,便于调动深层土壤里的水分,还可以抵御一定程度的天旱。
经过苦口婆心的开导,李立科的理论被一部分人接受了,但许多农民却又窘于无钱买化肥。于是,李立科上书农牧厅,恳求银行贷款。银行担心把钱贷给甘井这样地方收不回来,李立科打包票:“没问题,一定能成,万一出了漏子,我倾家荡产来赔偿!”
功夫没有辜负这位科学家的一片真情,1982年甘井的4万亩小麦获得空前大丰收,亩产平均138.5公斤,比上年多出90公斤,增长1.7倍。乡亲们信服了,“李院长把人宣传灵了,把地叫醒了!”

初战告捷后,李立科为使自己的“增施磷肥,氮磷结合,以肥促根,以根调水”的理论更完善,让更多的干部、农民所掌握,就继续辛勤探索,制订出脱贫致富六步走的方案:亩产小麦400公斤;将原来种棉薄收的土地改种烤烟、花生;建立万亩苹果基地;走农牧结合的道路;发展庭院经济;治理三荒。为此,他在渭北高原展开了坚持不懈的科普宣传活动。
1984年,他一不做,二不休,毅然辞去省农科院副院长的职务,还把老伴和孩子接到甘井安家落户。
这几年,戏楼、庭院、田间炕头、县乡召开的各种会议,都成了他宣传科学种田的场所。有一年的阴历八月初九,李立科挨村去讲科技课,等赶到最后一个村庄时,已是夜里11点了。他目睹操场上群众高昂的情绪,不顾疲劳地又讲了一场,一直讲到凌晨一点钟,讲完后便晕倒在地。
李立科的科学种田的理论一传十,十传百,传到合阳的大小乡镇,传到渭北的十几个县。请他讲课的人应接不暇,向他求教的信件多如雪片。10年来,不知讲了多少课,传授了多少次技术,但他从来没有领取过一分钱的额外津贴,相反,为了搞科研竟拉下2000多元的“外债”。合阳、乃至渭北其他几县的粮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产;甘井乡的农业总产值翻了两番,人均年纯收入由在39元的基础上增加了300多元,连续6年人均产粮超过了500公斤。
10年前他初到甘井看到的那种凄凉情景,再也看不到了。人们给他编了这样一首歌:“大野风,黄土情,李教授离杨陵,科研选点到甘井,舍身流汗为兴农,千村万户留美名。”这些年,每当合阳广播站播放这首歌时,许多人都含着泪花跟着唱。

就在李立科雄心勃勃地向着新的目标奋进时,癌细胞却在暗中吞噬着他的肌体。
1989年8月,李立科在秋播前一连讲了五六天课。有一天,他在万年村讲课回来,发现眼里老流泪,以为泥土溅进眼中,没有理会,照样工作。麦子种完了,又跑果树园子……眼睛的毛病越来越重了。10月13日,同志们硬把他拉到县医院作检查。医生看了拍的片子直跺脚:“你咋得这病!”李立科一再追问,医生才知失言,再也不说了。
李立科身上的担子够重了,谁也不忍心再让他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甘井农民对李立科的感情太深了,谁也不愿意给他们带去如此不幸的消息。省、地、县领导暂时封锁了李立科患了癌症消息,决定立即送他到省人民医院作进一步检查。经过详尽的检查,确诊为上颌窦癌2—3期。
李立科知道了病情,自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可是当各级领导和医护人员忙前忙后为他做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时,他却镇定自若地避开医生,默默地写着《小麦增产栽培技术实施方案》,并托乡里派去的护理员把方案送回合阳,交给乡党委书记王均海。
临上手术台前,李立科把老伴叫到跟前说:“我工作32年,下乡蹲点28年,没给你们留下一点财产,却欠了外债2800元。要是我走了,你把老家那几间房子卖了,先还帐……”老伴哭了:“这不怪你,你一生不吸烟,不喝酒,长年搭不起灶,吃咸菜,是俺拖累了你……”李立科又拉住周围几位同志的手说:“我的小麦亩产800斤的目标还没有实现……望大家努力!”
手术是成功的,可当李立科得知一天的医疗费要花200元时,着急了,对医护人员说:“请别再给我打针了,让我出院吧!你想,一天花200元,就能投资10亩地,一亩地打800斤,10亩就是8000斤粮啊!”说着说着,他泪流满面,轻轻地拔掉了插在臂上的吊针头,向医生恳求道:“我要回甘井”。

寒冷刺骨的西北风,把李立科患癌病的消息刮到了甘井的山山岭岭、村村寨寨。乡亲们惊呆了,许多人抱头痛哭。那些日子,许多人带着玉米糁、鸡蛋、红枣、小米、苹果、烙饼、油馍,来到省城探望李立科。乡亲们恨不得把自己的心剖开,让他们称之为“救命财神”的李立科来看!
手术后的那几天,去西安的人一天比一天多,乡政府只好发出派群众代表去慰问的通知,规定一村只准去两人,报来的却超过好几倍,各村都举出一大套多派代表的理由。去的那天,汽车上只有50个座位,却挤了80多个人,不管你怎样动员,都没人下去。汽车开到西安,乡政府怕影响治疗,把李立科请来在附近一家旅社同大家见见面。当大伙把一块写着“但得众生皆温饱,不辞赢病卧残阳”的大匾送给李立科时,满屋子的人热泪滚滚而下。
党组织和老百姓的关怀,给李立科增添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力量。治疗期间,他还惦记着甘井和合阳的农业发展。今年7、8月间,渭北遇到三十年不遇的干旱,他心急如焚,偷偷地跑出医院,拄着拐杖,坐公共汽车找到渭南行署一位副专员,提出干埋寄籽等14条建议,并4次写信给合阳县委、县政府和甘井乡的干部。
今年10月6日,李立科终于得到医院的同意,请假5天,在老伴的搀扶下,乘火车回到甘井。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到了千家万户。第二天从早到晚,竟来了七八百人看望他,带什么礼品的都有。李立科流着泪说:“我活着回来了,我的第二次生命是党给的,是乡亲们给的,我要继续在渭北高原战斗,把剩下的光阴全部奉献给发展中国农业的伟大事业!”他讲完话,许多群众不约而同唱起了自编的歌谣:“五谷丰,百业兴,李院长来甘井,科技富民立奇功,专家白发不复青……”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安徽合肥市上派镇医院医师谭崇德研制的“多功能肛肠测试治疗仪”日前通过省科委鉴定,并获国家专利。该治疗仪用于中西医诊断治疗,经北京、上海等10多家大医院的临床应用,治愈率达94%左右。图为谭崇德在用该治疗仪给患者诊断治疗。 陶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