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0-11-13

1990-11-13新闻联播 文字版

钢与火的韵律(二首)

第8版(副刊)<br/>专栏:我们的时代江铃杯抒情诗征文<br/><br/>  钢与火的韵律(二首)<br/> 聂鑫森<br/> 我拾起一颗小小的螺钉<br/> 上班喧响的人影<br/> 剪裁出早晨的风景<br/> 太阳在肩的林莽上跃动<br/> 偶尔一低头<br/> 我看见了一颗<br/> 被昨天遗忘的螺丝钉<br/> 拨开揶揄的目光<br/> 我拾起了它<br/> 鼓起腮帮,吹去<br/> 它身上的风尘<br/> 然后,用一团棉纱擦呀擦<br/> 亮得像一颗星星<br/> 它是被颠簸的岁月<br/> 毫不足惜地丢弃<br/> 还是在匆忙的急转弯中<br/> 失去自己的重心<br/> 我想说<br/> 我找到了太阳的一个焦点<br/> 早晨的一个投影<br/> 工厂的一个憧憬<br/> 我深知它在生活中的位置<br/> 懂得它理想的旋纹<br/> 它需要新的吻合<br/> 新的拧紧<br/> 啊,我拾起了一颗小小的螺钉<br/>     领工装<br/> 我的个子有些稚嫩<br/> 领工装时<br/> 却高喊一声:我要大号<br/> 我留下那么多空间<br/> 让每一块肌腱<br/> 在钢与火的拚搏中<br/> 去适应力的扩张与呼啸<br/> 让一条条汗水的河<br/> 映着蓝色的云块<br/> 欢乐地奔跑<br/> 我会变得健壮<br/> 会长大、长高<br/> 像钢,像火<br/> 奏响生命奔腾不息的音乐<br/> 于是,青春的岁月<br/> 凸出遒劲的线条<br/> 那是钢的雕塑<br/> 那是火的素描<br/> 那是一个<br/> 中国工人的履历表<br/> 工装是蓝色的封面<br/> 题目是印在上面的工号<br/> (作者单位:株洲市《株洲日报》)

万金锭、炸酱面和世俗文化

第8版(副刊)<br/>专栏:文化雅俗谈<br/><br/>  万金锭、炸酱面和世俗文化<br/> 徐城北<br/> 在当年的“富连成”科班,学戏的孩子有个头痛脑热,师傅们就把自制的“万金锭”给他们几粒,吃了以后一般就能消病除灾。于是这“万金锭”又称作“万应锭”。传说它的制作方法,是在规定的季节,从文具店买一批廉价的墨,羼上几味便宜药材,再捉一些青蛙,强行把青蛙的嘴掰开,将和了药材的墨粒使劲朝里面塞。青蛙不会感到舒服,很快就死了,墨汁和青蛙的体液互相渗透着,师傅们把青蛙吊在屋檐底下晾干。再到了某个节气,将墨粒从青蛙嘴中取出,墨是凉性的,青蛙更属于“大凉”之物,墨粒上又裹上一层金皮儿,于是就起名为“万金锭”。这药不但能治一般的小病,更能在夏天去暑。大约墨汁和青蛙体液和到一块儿,还能起点化学变化,凉上加凉。科班在分发时,考虑过戏码的轻重,但更主要的是根据行当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大武生最受照顾,一次可以领到十五粒;旦角、老生十二粒;至于裘盛戎、袁世海这些唱花脸的,虽然三伏天照样得穿“胖袄”,出汗比谁都多,每次就七八粒。至于“武行”中的底包,虽然照样得翻、得打,但每晚至多能分上两粒三粒。然而李盛藻,明明唱的是不累的老生戏,照样可以领到十五粒,原因很明显,人家的“老家儿”(指家长)和科班有特殊关系嘛!今天回顾这些往事,至少能体察出两点“意思”:第一,科班自幼培养孩子们的“群体意识”,孩子们学艺时都是睡在几条大通铺上,谁有病了,不仅邻铺要照顾,同屋的(甚至别屋的)也自然会一早一晚前来问个寒暖。在这种大氛围中,“师徒如父子,同学如兄弟”的概念,深深地扎进每个幼小的心灵当中,并保持在他们的一生之中。还有第二,就是从小通过灌输“等级界限”来增加孩子们的上进心。试想:当三伏天孩子们排着队去领取“万金锭”时,一定会有净行的孩子不服气。他们会想,“数我们最热,为什么偏偏我们领的最少?”严酷的现实使他们很快就懂得了“生行(武生、老生)、旦行将来挣大钱”的道理,但是自己最后是否“出得来”的关键,还在于自己是否努力。大概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着处于劣势状态中的孩子自强不息,最后从不为人注意的地方挺然屹立,卓然成材。<br/> “群体意识”和“等级界限”加到一起,就合成为一生一世浸透在京剧演员头脑的“世俗文化”。无论以后成了多大的名,但永远不能忘本,这个本就是他头脑中的世俗文化。据说,杨小楼在成了大名之后,交往中没有架子,生活上仍然简朴。他平素爱吃炸酱面,家中来了客人,聊到了吃饭时候,杨小楼很自然地拉住客人的胳膊:“吃了炸酱面再走。”这是杨小楼具有“世俗文化”的外壳的一面。事实上,杨在崇尚老庄思想、实行“无为而治”上面,也是极有造诣的。这显然说明杨在世俗文化的外壳里,包藏着很深的精神文化。正因如此,才使得一般的具有世俗一面的演员无法企及杨派艺术所达到的高超境界。我们讲,作为昔日的京剧演员,具备世俗文化是他们继续在梨园界为人作艺的起码条件;碰到高明演员欲成“大家”者,就要更多一分努力——要极力提高自己的精神文化,并把它包藏在世俗文化的外壳之内。在杨小楼之后,仍然这样做的典型,自然就数梅兰芳了。

福州那一夜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福州那一夜<br/> 应红<br/> 那一夜,我才真正体味到那一弯横隔两岸的台湾海峡到底意味着什么。<br/> 那一夜,我们没有唱歌。来自台湾的苗族作家姜穆没有用苗语再唱那首说不清是述说爱情还是倾吐哀伤的极苍凉哀婉的民歌;另一个台湾的女诗人古月也没有用那颇纯正的美声唱法再唱一首优美的台湾民谣。……而先前那几夜,我们每到这时辰便随意走到一家小店铺去,男人们就开始喝酒,看来台湾的那几个很爱喝大陆的“沉缸酒”、“剑南春”。只是画家李锡奇每每这时便会略带遗憾地说,可惜这次没带几瓶“金门高粱”来。他说“金门高粱”可以同大陆的“二锅头”媲美。后来才知道,他是金门人。<br/> 那几夜,每到酒至微醺,大家便开始唱歌,开始是台湾人唱台湾民歌,大陆人唱大陆民歌。到底是大陆的民歌多些,什么新疆的,内蒙的,陕北的,湖南的,……唱来唱去,到后来,大家便唱到一起去了:像“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像“长亭外,古道边”……。可是唯有那一夜,我们没有唱歌。<br/> 那一夜是中秋。福建诗人范方即兴写了一首《此时》:此时成批生产的仿唐圆月/出售/并远销海外/用以相思/用以眼泪/用以旧箫和琵琶。<br/> 当年背着一条毯子和艾青、冯至的两本诗集离开家乡的台湾诗人洛夫,这些年已几次返大陆寻根。那夜,他朗诵了一首自己的诗《寄鞋》,这诗讲述了一个海峡两岸亲人间的故事:洛夫的一位朋友与表妹自小订婚,因战乱在家乡分手,天涯海角,不相闻四十年。最近通过海外友人,这位朋友突然接到表妹自家乡寄来的一双她亲手缝制的布鞋。他捧着鞋,如捧一封无字而千言万语又尽在其中的家书,不禁老泪纵横。平日颇有儒雅风度的洛夫,在朗诵借友人表妹的语气写成的这首诗时也不禁激动不已。诗最后写到:四十多年的思念/四十多年的孤寂/全都缝在鞋底。这使得大陆女诗人舒婷当即写出《赠洛夫》:不知你的鞋底/缝了些什么/令你走来走去/都是些诗的辙迹/人都说/你最了解女人的孤寂/你报以欣赏的微笑,那么/谁理解你的/孤寂? <br/> 是的,谁理解洛夫的孤寂?谁理解他们这些根在大陆却终生飘零的游子那一颗颗无法诉说的孤寂之心?一位自称“流浪者”的年轻台湾诗人,几年来走过了大陆的许多地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给他滋养和启迪,于是,他写出了一首首具有中国古典色彩的现代诗,抒发自己对这片黄土地无法解开的“情结”。他认定自己是“中国人”,每到一地,他总要极认真地纠正别人的介绍:我不是台湾诗人,我是中国诗人。那夜,这位台湾年轻的“流浪诗人”找到了一位大陆的黑衣少女,请她朗诵他写的关于诉说一个年轻的台湾流浪者孤独的歌。我相信那一刻是很美很纯的瞬间,那本身就是一幅诗的画面。<br/> 那一夜,当一位当地诗人正在动情地朗诵一首怀念他海峡彼岸亲人的诗时,来自台湾的我的同行,那个很可爱的“小辣椒”突然神色凝重地硬把我拉到一旁,她急切地为我讲述了一个故事:那位诗人的一位亲人在台湾也是颇有名气的文化人,他因做过国民党当局的文化检查官,名声颇不佳。他夫人早逝,也没有子女,年老退休后,无人与他交往,只有自己孤苦零丁地过着隐居生活。可他每次给大陆的亲人写信时,却总称自己儿女绕膝,生活幸福。所以大陆的亲人至今以为他在台湾过得很好。“小辣椒”感慨地对我说,那老人真的很可怜,他是政治的牺牲品!“小辣椒”反复叮嘱我,千万别透露这个故事中主人公的真实姓名,因为这个孤居台湾的老人,现在唯一的乐趣和幸福就剩下通过信函为大陆的亲人编织自己美丽的谎言了。<br/> ……<br/> 后来,我们踯躅在福州的大街上。深夜,空寂的街头,只剩下我们。那夜,福州的天空,竟残酷到没有月亮。还是舒婷风趣地说,没有关系,我们这儿还有一轮“古月”呢!于是,大家露出了微笑。于是,大家又拐进了一家小店铺,男人们又开始喝酒。<br/> 我独自站在街旁,古月也出来了。在无月的天空下,她开始对我讲起她的过去。就这样,那夜,我又听到了关于一个台湾女人的真实生动的故事……

别开生面的李贺诗“破译”

第8版(副刊)<br/>专栏:品书札记<br/><br/>  别开生面的李贺诗“破译”<br/> 刘凌<br/> 唐代天才诗人李贺的诗歌富于奇诡的想象,又大量使用幽隐的句法和章法,因此历代诗评家都称其难以索解。学贯中西的诗词名家施蛰存教授,曾把李贺与善于仿古、设想幽深、辞藻冷艳的英国天才诗人却透顿和济慈同举相比。李贺短促的一生共留下233首诗,其诗注本虽多,但注家大多只能解释一些诗中的故实,而典故在李贺诗中使用得并不多。清王琦的李诗注本较为通行,但仍有许多值得讨论的疑点。因此李贺的身世和他诗中的许多悬案,至今仍未获确解。<br/> 年逾八旬的唐诗学者陈苍麟先生,以其数十年来对李贺诗歌全面、深入的研究结为《李贺哑谜诗歌新揭》一书,近日已由北京文津出版社出版。李诗奇丽幽艳,造句命意不落寻常规格,本书在研究方法和撰著形式上也不落窠臼,别开生面,直指诗人用心,使人一新耳目。李贺逝世过早,他没有隐忍苟全、随俗浮沉的处世修养,却具有血气方刚、嫉恶如仇的天真性格。他长期疾病缠身,自知不得永年,而无妻室子女遗留生存之累,所顾念未释的唯有老母。他横遭压制,被无理地隔绝科举晋身之路,又目睹朝廷腐败,百姓灾难深重,由于李贺身世的这些特点,他于一般怀才不遇等题材外,写作了几十篇非议、讽诅当时昏庸帝王的诗歌,约占其全集的1/4。<br/> 李贺为了使讽刺、诅咒帝王的诗篇能得以流传、不自取祸,他在表现方法上表面说桑,实际指槐,表面引古,实际刺今;或表面面目模糊,实际触目惊心;或表面怪诞不经,实则恩怨分明;或表面错误百出,实则利剑刺心。更以祸祝福,以死祝寿,双关含混,移花接木,褒贬反常,不一而足。本书著者为其取名为采用“哑谜”形式出之的“哑谜诗歌”,认为这些哑谜诗歌都有谜面掩盖和谜底真相两重意思。本书以王琦等注本中各种曲解、误解及其以讹传讹之流弊,必须一一辨正过来,以消迷雾于千载,还真貌于庐山。“清理注家牴牾,恢复李贺原意”为本书主旨,故以“新揭”为书名。<br/> 李贺迫于封建社会的情势创哑谜诗歌,自唐杜牧、李商隐,宋刘辰翁,至清陈式、陈沆等历代著名诗人或诗论家,也曾识破,但形格势禁,一概曲为维护。当代佛学大师赵朴初居士在其《片石集》诗集《读李贺诗》中略谓:“《秦王饮酒行》,意亦指唐廷。李贺作此诗,刺李非美嬴。”此揭示李贺用心最为直捷明快,可谓本书著者的知音。全书分为二卷。卷一揭论部分有“引论”《李长吉诗案新探》,“涉论”《李贺哑谜诗歌的产生和遭遇》,“本论”《李贺哑谜诗歌的写作意图和掩盖艺术》,“散论”《清理李贺诗案的某些有关问题》。卷二为注释部分,对44首哑谜诗进行了详尽的解释。著名学者苏渊雷教授认为:本书“读书得间,持论平允,能窥作者深意,发前人所未发。精审博辨,兼而有之。袁子才诗:‘慧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爱出人头。’信不诬矣。”

万峦云峰(图片)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万峦云峰(国画) <br/> 施志刚(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