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高楼林立,汽车络绎不绝。为防止污染,有些街道已禁止行车。图为“步行街”佛罗里达大街一角。 姜憬莉摄(新华社稿)


第6版(国际)
专栏:

  坦桑尼亚总统任命新内阁
坦桑尼亚总统姆维尼九日晚任命了由十八名部长组成的新内阁,其中有六名新人进入内阁。
姆维尼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他希望新内阁更加有效地工作,避免上届政府所犯的错误。他说,他的政府将重视社会福利和人民的利益,以保持政治的稳定。
本届政府新设了四个部:科学、技术和高教部,工程部,旅游、自然资源和环境部以及社会发展、妇女和儿童事务部。        


第6版(国际)
专栏:

  钱其琛外长同约旦外交大臣会谈
卡西姆赞扬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原则
钱其琛表示要为和平解决海湾危机努力
新华社安曼11月10日电 (记者陈如为 符卫建)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今天同约旦副首相兼外交大臣马尔旺·卡西姆在这里举行了会谈,双方就海湾危机的形势以及和平解决这场危机的可能性交换了意见。
卡西姆表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原则,享有很高声誉,能在和平解决海湾危机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钱其琛说,“中国一贯支持阿拉伯和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现在中东各国都在关注海湾危机,我这次出访,就是要力争为和平解决海湾危机而作出努力。”
钱外长说,中约双方都反对伊拉克侵吞科威特并力争和平解决危机。在目前海湾局势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双方保持接触和交换意见是十分必要的和有益的。
钱外长还对约旦目前的处境和面临的困难深表同情。
长达3小时的秘密会谈结束后,钱外长接受了记者采访。当问及安理会若对伊拉克使用武力一事进行表决、中国持何立场时,钱外长说,“像这样的问题提出来,首先要进行很详细的讨论和磋商,不会很简单地付诸表决。现在连议案都还没有,怎么能谈表决呢。”
据新华社安曼11月9日电 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今天从利雅得飞抵这里,对约旦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约旦是他此次中东之行的第3站。
钱外长在机场对记者说,目前海湾局势十分严峻,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也很关注。“我这次访问的目的,就是同有关国家领导人交换意见,探讨和平解决海湾危机的可能性。”


第6版(国际)
专栏:

  不要一意孤行
柯月霖
以色列当局最近在被占领土对巴勒斯坦人的残酷镇压,激起国际社会的强烈愤慨。联合国安理会为此通过两个决议,不但谴责以色列的残暴行径,而且表示要对这次屠杀事件进行调查。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最近呼吁召开旨在保护被占领土公民的国际会议。国际社会的同声谴责,不啻是对以色列当局的当头棒喝,表明它的暴力镇压行动不得人心。
然而,令人吃惊的是,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居然声称联合国秘书长的这个建议是“十分危险的”,并且把它说成是“世界最大的杀人犯的会议”。
究竟谁在杀人?全世界有目共瞩,毋须多说。然而,把“制止杀人”的国际会议说成是“杀人犯的会议”,人们不能不佩服这位发言人颠倒是非的本领。这样一来,似乎以色列当局成了“挨宰的羔羊”,而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却要承担起“世界最大杀人犯”的罪名了。这实在是荒唐至极。不过,由此不难看出,以色列当局对国际社会的诬蔑和诋毁表明,它仍然我行我素,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无意改变它一贯奉行的侵略扩张的立场。
难得的巧合是,就在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讲话的前一天,以色列占领军又在加沙地带进行新的屠杀。据初步统计,又有4名巴勒斯坦人被打死,150多人被打伤。“杀人犯”的“桂冠”究竟应该戴在谁的头上,不是更加清楚了吗!
当前的中东局势确实“十分危险”。但危险的根源绝不像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所说的是联合国秘书长的关于召开保护被占领土公民的国际会议的建议,而是以色列当局仍然坚持的对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占领。如果以色列当局一意孤行,不肯改变它的侵略政策,那末,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恢复民族权利的斗争还会继续发展下去,而以色列当局则将在国际社会更加陷于孤立。


第6版(国际)
专栏:

  蒙古人民革命党主席会见人民日报代表团时说
加强两党友好关系十分必要
新华社乌兰巴托11月9日电 (记者巴塔尔仓)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贡·奥其尔巴特9日接见中国《人民日报》代表团时,对蒙古人民革命党和中国共产党以及蒙中两国关系在新形势下取得的全面发展表示满意,并指出,保持和加强两党友好关系十分必要,两党党报加强往来有益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
贡·奥其尔巴特说,“中国短时期内在改革方面特别是在经济改革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他请代表团向中国人民转达蒙古人民革命党党员和全体蒙古人民的美好祝愿。
他在谈到蒙古国内情况时强调,蒙古人民革命党过去一直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现在也没有放弃社会主义思想,今后也将如此。
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主席团委员、《真理报》总编辑洛·图德布,中国驻蒙古大使馆临时代办毛家义会见时在座。
以副总编辑唐纪宇为团长的《人民日报》代表团是应邀参加蒙古《真理报》创刊70周年活动于11月5日抵达乌兰巴托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梅内姆总统启程访华时说
阿根廷重视同中国发展经贸关系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11月10日电 (记者王春荣)阿根廷总统梅内姆今天凌晨乘专机离开布宜诺斯艾利斯前往日本和中国进行访问。
梅内姆于11日起对日本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之后,将应杨尚昆主席的邀请,于14日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
梅内姆在机场对本社记者说,阿根廷重视同中国发展经贸关系,他在访华期间将同中国领导人就发展双边关系交换意见并“签署重要协议以进一步发展两国间的经贸合作”。
随同梅内姆访问的总统发言人托莱多对本社记者说,梅内姆总统此次访华“对阿根廷来说是一次重要出访”,“并将有助于增进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阿根廷“有着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持友好关系的传统,目前需要同中国发展合作关系。”


第6版(国际)
专栏:

  联大第一委员会通过决议
呼吁军事大国继续进行常规裁军谈判
新华社联合国11月9日电 联大第一委员会(政治与安全委员会)今天通过一项决议,敦促世界主要军事大国就削减常规军备举行进一步的谈判。
这项由中国方面倡导的决议指出,拥有最大军火库的国家对削减常规军备负有特殊的责任,它们必须进一步努力在常规力量方面建立起稳定的平衡,通过最低限度的军事力量谋求最大限度的安全,并削除双方在欧洲发动大规模突然袭击的能力。
决议还指出,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常规武器的摧毁能力,常规战争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并有可能升级成为核战争。
决议认为,通过裁军节省下来的资源可用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决议呼吁世界各国进一步努力,采取必要措施推动常规裁军的进程,加强各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表示
反对伊拉克获得布比延岛
新华社德黑兰11月9日电 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9日警告说,如果科威特准备割让有争议的布比延岛给伊拉克,伊朗将占领该岛。
布比延岛位于海湾顶端,8年两伊战争期间,伊朗曾多次指责科威特允许伊拉克直升机以该岛为基地攻击伊朗阵地。
他在德黑兰的星期五祈祷仪式上说,他对具有战略意义的海湾地区可能爆发战争表示极大的关注,说一旦发生军事冲突,将产生巨大的灾难和损失。
拉夫桑贾尼说,伊拉克和其它卷入危机的国家,对减缓紧张局势并未表现出诚意。他再次呼吁伊拉克无条件撤出科威特。
他重申,伊朗将遵守联合国经济制裁伊拉克的决定,“因为如果我们破坏了对伊拉克的封锁,就意味着伊拉克可以呆在科威特,而这既不符合海湾地区的利益,也不符合伊朗的利益”。
他认为,外国军队在海湾的存在事实上并不是以制止伊拉克前进为目的。外国军队在伊斯兰圣地附近的长期存在甚至可能比伊拉克的入侵更具危险性。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基斯坦总统伊沙克·汗发表讲话
批评美国干涉巴内政
本报伊斯兰堡11月9日电 记者任毓骏报道:巴基斯坦总统伊沙克·汗昨天在议会发表讲话时批评美国干涉巴内政,并表示巴基斯坦绝不会以独立自由为代价换取外国的援助。
按照惯例,巴基斯坦总统在新选举的议会开会时对参议院和国民议会联席会议发表讲话。
在昨天的讲话中,伊沙克·汗就美国一些议会人士对巴大选指手画脚和美国暂停对巴军事和经济援助两件事批评了美国。
伊沙克·汗总统说,巴基斯坦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不需要某些国家对自己的民主进程指手画脚。
在巴基斯坦大选前,美国借口巴基斯坦不向美国公开其核研究机构,暂停了对巴军援和经援。对此,伊沙克·汗说:“无论外援对我们多么重要,我们都不会以独立和自由为妥协条件。”“巴基斯坦非常重视巴美关系,巴基斯坦不希望美援问题损害巴美关系,但巴基斯坦的原则是绝不能妥协。”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访问德国
双方签署睦邻、伙伴关系和合作条约
本报波恩11月10日电 记者江建国报道:德国总理科尔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昨天在波恩一致表示,德苏双方正式签署的睦邻、伙伴关系和合作条约标志着两国已经结束了过去,开辟了面向下个世纪的广泛合作的道路。
戈尔巴乔夫总统昨天上午抵达波恩。他在总统府哈默施密特别墅受到德国总统魏茨泽克的正式欢迎之后,与科尔总理在总理府进行了单独会谈。
昨天下午科尔总理和戈尔巴乔夫在绍姆堡宫正式签署《德苏睦邻、伙伴关系和合作条约》。
《德苏睦邻、伙伴关系和合作条约》共22条,规定双方互无领土要求;互不使用武力;两国领导人定期会晤。条约还对两国经济合作的总原则、两国在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和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作了规定。条约有效期为20年。
此外,德国经济部长豪斯曼和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西塔良签署了《在经济、工业、科学和技术领域发展全面合作条约》。德国劳动部长布吕姆和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签署了《在劳动和社会福利事业方面合作的协定》。
科尔总理在致词中说,睦邻、伙伴关系和合作条约标志着德苏已经结束了双边关系充满痛苦的历史,两国关系新开端的道路已经开通。这个条约给双边关系赋予了新的质量,有利于欧洲和平秩序。
戈尔巴乔夫在致词中说,对抗的时代已经结束,这个条约是欧洲变革的产物,它将在两国以及整个欧洲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戈尔巴乔夫今天上午离开波恩前往科尔总理故乡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访问。他将于今天下午返回莫斯科。


第6版(国际)
专栏:

  英首相同美国务卿讨论海湾局势
新华社伦敦11月9日电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正在此间访问的美国国务卿贝克,今天在英国首相官邸就海湾危机问题举行了会谈,双方强调了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所有各方保持团结的重要性。
贝克在会谈结束后对记者说,他同撒切尔夫人花费了大量时间讨论如何保持并发展在反对伊拉克入侵问题上业已存在的国际一致。
撒切尔夫人说,美国和英国“坚定地站在一起”,支持这一反对侵略、不让侵略者得到好处的国际联盟。她说,她仍然希望伊拉克能够和平地撤出科威特;但如果这一希望不能实现,那就只有采取军事行动,把伊拉克人赶出科威特。
在回答记者关于是否需要一项新的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授权可以动用武力把伊拉克人赶出科威特的问题时,撒切尔夫人说,她不认为有此必要,因为动用武力的法律依据已经存在,“唯一的问题是如何把反伊拉克联盟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第6版(国际)
专栏:

  菲律宾总统接见福建南音乐团
新华社马尼拉11月8日电 (记者郑捷)菲律宾总统科·阿基诺今天在总统府接见了中国福建省南音乐团一行55人。
代表团中有阿基诺总统的亲属65岁的许源兴先生。许先生是该乐团的一名指挥。
阿基诺总统在欢迎词中说,“我非常高兴地欢迎你们,特别是我的亲戚和福建省的乡亲们到总统府来。”她说,“我1988年中国之行,尤其是在我祖先的出生地福建省访问时所留下的美好记忆,使我至今难以忘怀。”
阿基诺总统说:“当你们回国时,我希望你们能够告诉你们的同事,在菲律宾,我们热情地欢迎中国的朋友们。我们希望将来会有更多的民间交流。”
乐团团长黄兆敏对总统在百忙中抽时间接见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6版(国际)
专栏:

  埃及外交国务部长访意
据新华社罗马电 正在这里访问的埃及外交国务部长布特罗斯·加利7日会见了意大利外长德米凯利斯,并同他就海湾危机、索马里和卢旺达形势交换了看法。
在谈到海湾危机时,双方一致认为应该避免使伊拉克从入侵和吞并科威特中捞到好处。
据意大利外交部发言人说,德米凯利斯和加利会见时还深入讨论了索马里问题。双方一致认为各有关方面应利用目前对话的时机促成索马里民族和解。
加利是5日抵达这里访问的。6日他会见了意大利总理,双方就海湾危机和其他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进行了会谈。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务卿同法国总统会晤
本报巴黎11月10日电 记者吕网大报道:美国务卿贝克今天上午在巴黎同法总统密特朗就海湾局势交换了意见。
巴黎是贝克出访中东和欧洲的最后一站。此间舆论认为,在海湾可能发生战争的情况下,美国十分担心法国的态度。贝克此行主要是想得到法国的支持。双方虽未透露会谈细节,但从贝克结束同密特朗总统一个半小时的会晤后所发表的谈话来看,他已得到法国的保证。贝克中午在法国外交部对记者说,国际社会对伊拉克的立场是一致的,团结是牢固的。迪马表示,法国政府将有效地执行安理会的有关决议。
此间舆论也注意到,双方的立场仍有一些差异。迪马外长指出,法国将继续寻求通过外交与和平方式解决海湾危机。
美国国务卿是昨天晚上由英国抵达法国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菲美举行第二轮军事基地谈判
双方没有达成任何具体协议
新华社马尼拉11月9日电 菲律宾和美国关于美在菲军事基地的第2轮会谈今天在这里结束,双方没有达成任何具体协议,但商定下一轮会谈今年12月在马尼拉举行。
菲方谈判小组发言人拉斐尔·阿卢南在会谈结束后发表的一项声明中说,为期两天的会谈讨论了美军的军事设施、卫生、文化、教育、贸易、债务以及科技等问题。
他表示,他对菲美两国明年1月达成一项内容广泛的协议很有信心。
阿卢南说,菲律宾政府对美国明年从克拉克空军基地撤出所有战斗机的决定表示欢迎。
美方谈判小组发言人施拉格尔也在一项声明中说,美方提出了一些关于美在菲军事基地的总建议,菲方不久将予以答复。
美国目前在菲律宾租用6个军事基地,驻有约4万名美国军人及其家属。其中的克拉克空军基地和苏比克海军基地是美国在海外最大的两个军事基地。菲美两国关于这些基地的协议将于1991年9月到期。
11月7日,前来参加菲美关于美在菲军事基地的第2轮会谈的美国总统特别谈判代表理查德·阿米塔告诉菲律宾外长劳尔·曼格斯,美国将在1991年9月16日菲美军事基地协议期满前,从菲撤出所有战斗机和1800多名美国军事人员。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国向科特迪瓦赠送吉普车
  我国向扎伊尔赠送一批图书
新华社阿比让11月9日电 中国向科特迪瓦赠送两辆北京吉普车的交接仪式今天下午在这里举行。中国驻科特迪瓦大使蔡再杜代表中国政府将车辆转交给科特迪瓦“安全与和平”活动基金委员会主席莱昂·纳卡。纳卡代表科政府向中国政府表示感谢。他说,这些车辆将尽快转送治安部队,以加强科特迪瓦的社会治安工作。
新华社金沙萨电 中国驻扎伊尔大使李培宜最近将中国文化部赠送给扎伊尔国家图书馆的一批中国图书转交给扎伊尔文化和艺术国务委员阿格比亚诺·冈比。
在扎伊尔国家图书馆举行的移交仪式上,李培宜大使指出,赠送的这批图书共有400册,涉及中国的政治、文学、历史、教育、科学等许多方面,它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扎伊尔人民的友好感情。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国向阿富汗红新月会捐赠救济品
新华社北京电 喀布尔消息:我国驻阿富汗临时代办王修才最近向阿富汗红新月会第一副会长拉苏里转交了中国红十字会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向阿红新月会捐赠价值50万元人民币的救济品。


第6版(国际)
专栏:

  白宫扫毒不力遭批评
本报记者 仓立德
11月8日,布什总统接受了美国全国毒品控制政策局局长威廉·贝内特的辞呈。当贝内特即将辞职的消息传出后,舆论界立即议论纷纷。人们议论最多是布什上任以来开展的“扫毒大战”收效甚微。
一种批评是,尽管1年来联邦政府已拨款近百亿美元,其中相当部分用于兴建监狱、增雇警察,但全国毒品犯罪活动有增无减,与吸毒、贩毒有关的恶性暴力事件仍不断发生。
另一种批评认为,贝内特的扫毒方案过分注意监狱、警察等法律手段,而忽视医疗、教育预防措施。亚特兰大市一位公共住房负责人说,城市贫民区的毒品问题正在恶化。
还有人批评说,尽管布什1年多前曾宣布毒品问题是“最为严重的国内威胁”,但白宫及各级政府没有真正重视。具体说来,一是总统或其他白宫重要官员未能向公众及时交待扫毒计划的实际进展、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二是没有一个能协调外交、司法、国防等各部扫毒行动的权威性联邦机构;三是一些州政府没有长期打算,执行情况得不到督促或检查。出身纽约曼哈顿区的国会众院禁止滥用毒品委员会主席查尔斯·兰格尔还直截了当地批评了白宫。他说,在贝内特任内,“因为毒品和暴力大量增加,街上卷入毒品的孩子更多了,出生的‘快克’婴儿更多了,辍学的儿童更多了”。《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指出,在耗费了上百亿美元之后,美国街头上从来没有像现在那样有这么多毒品和血迹。
               (本报华盛顿11月8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科威特国防大臣证实
伊拉克获取了“隼式”导弹
据新华社开罗11月8日电 据此间今天收到的消息:科威特国防大臣纳瓦夫·贾比尔在沙特阿拉伯的塔伊夫证实,伊拉克在占领科威特时期,获取了科威特的150枚美制“隼式”导弹,但他对伊拉克人能否操纵这些地对空导弹表示怀疑。
纳瓦夫是在接受巴林《每日新闻》日报采访时证实这一消息的。他说,科威特军械师拆除了大部分导弹的关键装置。
上月下旬,美国国防部长切尼透露,伊拉克军队缴获了科威特的导弹,但科威特官员一直对此保持沉默。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军袭击黎真主党民兵基地
以色列坦克、伞兵和陆军九日袭击并摧毁了黎巴嫩真主党民兵在黎巴嫩南部的基地。
以军的攻击目标是所谓“安全地带”以北约二十公里的三个村庄。
八日,以色列国防部长摩西·阿伦斯“访问”了黎巴嫩南部,并声称以军将保卫杰津城。  (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中央情报局长访问土耳其
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韦伯斯特九日到达安卡拉后,同土耳其总理阿克布卢特举行了秘密会谈。
据安卡拉的外交人士说,美国驻安卡拉大使阿布拉莫维茨和驻土耳其的美军其他官员参加了四十分钟的会谈。
韦伯斯特还将同土耳其总统厄扎尔以及新任命的土国防部长许斯尼·多甘举行会谈。
韦伯斯特这次访问事先未经宣布。人们对访问的性质尚不清楚。据美驻土大使馆人员说,韦伯斯特计划向土耳其官员提出一些“温和的劝告”。
 


第6版(国际)
专栏:

  匈牙利社会党副主席退党
据匈牙利《人民自由报》七日报道,匈牙利社会党副主席波日高伊·伊姆雷宣布退出社会党。
波日高伊是原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政治局委员。去年十月他力主把社会主义工人党改建为社会党,并在今年五月召开的社会党党代会上当选为该党副主席。他是最早提出在匈牙利实行多党制主张的领导人。最近一年来,他的地位和影响急剧下降。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本十万护士罢工
日本全国十万名护士九日举行罢工,要求政府改善她们的劳动条件和解决护士人手不足的问题。
据东京报纸报道,这次护士罢工是由日本医疗劳动组合联合会组织的。日本全国一千多家医院和诊所的护士参加了一至四小时的有期限罢工。在东京、大阪和京都等地,护士们还在街头举行集会和游行,高呼“增加人员”和“减少夜班”等口号。   


第6版(国际)
专栏:

  罗林斯同利临时政府领导人会谈
据加纳外交部的一位官员说,加纳国家元首罗林斯九日在阿克拉同利比里亚临时政府领导人阿莫斯·索耶举行了秘密会谈。
索耶向罗林斯介绍了利比里亚的形势和为恢复国家的和平所作的外交努力。这位官员援引索耶的话说,利比里亚临时政府将在下星期从弗里敦迁回蒙罗维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