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0月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当金马腾越之时
—─《金马人物特写征文选》后记
金石
“金马人物特写”征文伴随炎夏的到来而开始,又随着溽暑的消退而结束,历时近四个月。在整个征文活动中,本报文艺部收到应征稿件7000余篇,选登105篇。在这105篇中又经筛选,编成本书。获奖的30篇作品,都包括在这本书中了。
本次征文活动,举办于北京地区平暴一年后。这一时期在某些人看来,是文学创作处于萧条的阶段,然而实际情形却恰恰相反,来稿之踊跃,应征者心气之高,几乎超出举办人的预想。来稿者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市,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人为此而运笔,出现了一副劳动者写劳动者的可喜现象。当然,也有的是出自知名作家和业余文学作者之手,但那也可以说是:拿笔的劳动者在为其他的劳动者树立形象。只不过,这种树立,不是虚饰浮夸,而完全是一种写实手法;但也不是不注意必要的艺术加工,只是力戒矫揉造作,力戒大红大紫地乱加涂抹;重在质朴无华、简练生动而尽求有较强的可读性。这里当然决定于人物的事迹是否感人,是否新鲜而较有特色,但写法上的技巧,语言文字的功夫也相当重要。限于报纸副刊的版面,在篇幅上不能不有所限制,一般只是一两千字。这样,对于较为冗长和内容芜杂但主干可取的来稿,编者也作了必要的剪裁和加工。应该说,大部分是改成了的,个别“削足适履”的情况也在所难免,却也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
要求在如此短小篇幅里写好一两个形象比较鲜明的真实人物,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但从已发表的大多数篇章看,作者们还是比较成功地完成了这一任务,给如何写好人物特写提供了很好的经验。这同时也说明:在我们的作者队伍里蕴藏着多么炽烈的政治热情和多么旺盛的创作潜能。要求几十篇短短的人物特写便能既深且广地反映我们时代的伟大面貌也许是不实际的,但此次“金马人物特写”征文确为下一步文学创作的繁荣弹奏出可喜的先声,也为发现和训练一支不同于“玩文学”的、有责任感的创作新军提供了驰骋疆场的条件。
这次征文的社会影响和精神成果,不加介绍局外人是难以详知的。在已发表的篇目中,有的被中央台广播,有的作为学校补充教材,有的被电影制片厂拍成电视片,而特写中的人物就是片子中的主演(《深山枫叶别样红》)。从读者来信看,许多篇特写中的人物成为人们特别是同行的学习楷模。“老李头”和“地下孙行者”是平凡岗位上的“状元”,受到了读者的青睐;更不用说“站在人生之巅”大名鼎鼎的李润虎了。人们最受感动的还是这些人物的无私奉献精神,《侯老过年》中的侯光炯,《形象》中的姜秀玲,他们虽然岗位不同,文化水平不一,但在一点上是共同的,这就是以他们闪光的灵魂和鞠躬尽瘁的行动,强有力地支撑着我们的社会主义大厦。他们必要时甚至置自己的生命于度外,可以说是和平环境下的“视死如归”,是无私奉献精神的高度升华。
还出现了一些带有喜剧性的小插曲。《“狗班长”和“飞虎”》发表后,许多年轻的姑娘来信请编辑部作媒介,真诚地希望与这位可敬可爱而又在爱情生活中屡受挫折的班长交朋友;《罗爷爷“药到怀春”》发表后,向这位“业余医师”讨取药方的来信纷至沓来。一篇千余字的人物特写,倒要使这位身居僻壤的老者应接不暇了。
不可否认,应征中的作家们的来稿,在作品的熔裁和语言文字上是技高一筹的;但这次征文成功的要诀还在于具有广阔雄厚的群众基础。在文学创作上,“大搞群众运动”固然并不足取,但征文活动,特别是报纸上写真人真事的征文活动,没有最熟悉各行各业生活、又有一定表现功力的业余作者踊跃参加,肯定会搞得比较冷清,在反映生活的面上和深度上也必然受到限制。譬如,不充分调动四面八方的作者援笔,就很难将那“小米粒”和她的教练之间的关系写得那么入微,从而也就透视不清一个“尖子”成功的奥秘。另如,不是作者具有熟悉生活的热情和敏于发现的所长,也就不可能将“一目眇,一目熠熠发光”、未出名的“剪纸仙手”挖掘出来。
这次征文活动,得到浙江绍兴物资经营公司的支持。他们为党的宣传教育和促进文学繁荣事业做了一桩好事。而人民日报出版社乐于为征文成书贡献力量,在出版事业比较艰难的关头也是值得称道的。
也巧了,90年代第一春就是马年伊始,而我们此次的人物特写征文就以“金马”命名。当金马腾越之时,必有山河交辉、百花绚烂之盛!
注:《金马人物特写征文选》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近期出版,每本定价3.30元,加邮费0.33元,需购者请将款寄人民日报文艺部,写清寄款人地址及邮政编码。


第8版(副刊)
专栏:世纪风

  眼睛
赵敏
我刚到山区小镇教书时,就分得一间房子:不大,6平方米,一张床,一张书桌,一把椅子,剩下的空间留给了重叠的目光和脚印。但恋情缱绻,终于在那里生活了整整5年。5年来,最使我缱绻的还是小屋临街的那扇小窗。
小窗确实小,嵌在老墙上很像一只时睁时闭的眼睛。窗分两层,大概为了安全起见,当街一层是玻璃窗,八块玻璃只有三块完美无缺,每当有风时节,形成一种天然的玻璃奏鸣曲,倒也悦耳。靠里是两块薄木板镶成的护窗,如一关上,里面就“暗无天日”了,所以我不常关。我们学校沿街而建,但校门却在街的另一头。每逢赶场,教师们改善生活买个辣椒蒜苗、鸡鸭鱼蛋的都得走老远出校门折回头再上街,很不方便。但有什么法呢?这格局是先前许多年就定了的。而我,却少了这些劳顿之苦。这窗,便是我与外部世界联系的“秘密通道”。
逢场时,我当窗一站,繁闹的集市尽收眼底。猪叫声,鸡鸣声,人喝声,车笛声,碰撞声,打饼子的“噼啪”声,烧苞米的“嘭嘣”声,全挤进小窗来。每到此时,我醉心于眼前的风景并未松懈心底的忖度:“喂,鲫鱼多少钱一斤?”
“一元伍。”
“一元二,好啵?”
“好好!大清早的,你是第一个买主,图个吉利。”
于是,活蹦乱跳的鱼儿翻窗而入,眨眼间成了我脸盆中的客人。
“喂,鸡蛋多少钱十个?”
“一块一。”
“一块,凑个整数,行吗?”
卖蛋者望着前面拥挤的街巷心动了:“行行,图个撇脱,懒得去挤,挤烂几个蛋多余的就出来了。”
于是,硕大溜圆的蛋类从一双手到另一双手,再齐刷刷摆满桌子。
后来,小窗的应用范围有了新的拓展,收发信,望亲人,家长给学生请假,与街邻三语两言诸般杂事也都可以足不出户缘窗而作。因之,我与小窗仿佛相濡以沫,它成了我生活上的帮手感情上的寄托。可不,无论风晨雨夕,还是夏午冬夜,我总期盼着窗外亲人突来的呼唤,期盼着学生上学急促而杂沓的足音,甚至夜晚挑灯写作,也张窗期盼一弯新月。不说太长也非太短的岁月不知不觉从小窗前悄悄流走,5年竟也不知不觉。
后来工作调动,我离开了山村学校,离开了那爿“绿荫微缺处,最得南颸多”的北向小窗。
眼下的居室,自然宽敞多了,明净多了,阔大的落地玻璃窗罩着淡雅的窗帘。世界与我,系在窗帘轨小小的滑轮上。但,我却不常拉启,更不愿推开玻璃窗,让窗外纷繁的市声,嚣腾的烟尘,鼎沸的车笛,狂吼的马达破窗而入,一起挤进我早已塞得满满的脑海心海。
我渴望一片恬淡、安宁的绿洲,便常忆起山区小镇那爿临街的小窗。


第8版(副刊)
专栏:

  访革命胜地旧作
周谷城
回湘访革命胜地
年年有梦到长沙,不似孩提念老家。
胜水名山虽旧物,精神气魄焕新华。
渊源南溯培根柢,主义东来放好花。
各国工农争景仰,从知遗泽润天涯。
清平乐三首  
龙源口大捷胜地
云消雨散,奔向龙源岸,不上桥头非好汉,西边还有碑赞。  村旁直竖双峰,最宜夹击瘟军,一举两杨歼灭,兵民尽是英雄。
三湾整军旧址
三湾整顿,军史从头论。五十年来抓革命,活水从头泽润。  轰轰烈烈军容,三条纪律严明。声振五湖四海,谁能毁我长城。
古城会议旧址
农村都市,革命谁先据?会议古城崇一是,都市,农村围住。  井冈山上农村,赢来八面兵民。从此红旗高举,伫看寰宇通红。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艺文短波
《深圳特区文艺丛书》出版
时值深圳经济特区创建十周年,为了对十年特区文学进行一次回顾与检视,以展示特区文学丰硕的创作成果与日益壮大的作家队伍,深圳海天出版社汇编出版了《深圳特区文艺丛书》(一九八○——一九九○)。这套丛书由“中篇小说选”、“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选”、“散文选”、“诗选”五部分书组成,共计近三百万字。  (尚建国)
    《唐代应试诗注译》
该书由陆伟然、范震威编著,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唐代考状元的试卷选集,收诗二百七十首,题材纷繁,天象人文、山河花草、鸟兽虫鱼无所不至。注释和译诗都较完善。目前,此类内容的书,在国内外尚属空白。
    《中国十四行诗选》
由北京市社科院文研所研究员钱光培选编的《中国十四行诗选》(一九二○——一九八七),已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它是国内外出版的第一部中国十四行诗选。全书包括五四以来五十八位诗人的二百七十首十四行诗作。
                       (闻连潘)


第8版(副刊)
专栏:山川风物

  神奇的哈纳斯湖
马林华 尹广
神话传说中的哈纳斯湖,是仙女梳妆打扮时用的一面菱花镜。一位专为王母娘娘栽培奇葩异卉的仙女,不慎将几粒花卉种子撒落湖畔,一霎时,湖周万草茁发,百花绽放,林木葱茏,造成了仙山琼阁般的西域佳景。
现实中的哈纳斯湖,坐落在海拔3000余米的新疆阿勒泰山的崇山峻岭之中。哈纳斯是蒙古语,“悬崖峭壁”的意思。湖水由雪水溶汇而成,呈深绿色,宛如一块碧玉。
初夏,我们漫步在哈纳斯湖畔,放眼望去,铺满原始密林的群山,苍苍茫茫。一湖碧水,将蓝天白云、飞鹰、峰姿、林影投入其中。大群水鸟追逐戏嬉,不时溅起一串串欢快的浪花。湖畔芳草萋萋,一片花海。殷红的牡丹,杏黄的野菊,深蓝的贝母,翠绿的石莲花,惹得满山满谷蜂飞蝶舞。
如果说白天的哈纳斯湖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巨幅油画,那么,她的早晨就是一帧绝妙的中国画了。湖面上罩着一层轻纱似的薄雾,轻烟似的水气袅袅腾升。湖的四周,森林、草原、群山披着雾的轻纱,风姿迷人。
当地的一位老牧民自豪地向我介绍,哈纳斯湖区雨水充足,气候温润,生长着许多野生作物,如苜蓿等,还有来自西伯利亚的云杉、落叶松、红松、冷杉和桦树。原始密林里有貂熊、马鹿、岩雷鸟、雪豹、紫豹、天鹅、雪兔、松鸡等各种珍禽异兽。
这是一片未被污染的土地,一座自然的植物园、动物园。现在,已有不少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但愿人们喜爱她可不要损坏她。


第8版(副刊)
专栏:

布达拉宫 [木刻]
戈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