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0月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亚运博览

  捧出灼热爱国心——首都大学生在亚运会上
本报记者 黄振中 陈兴贵
在第11届亚运会上,一支由数万名大学生组成的服务大军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以自己的青春、热情和智慧,夺取了一枚又一枚精神文明的金牌,展现了崭新的时代风貌。
    (一) 
在北京38条重点大街、103个主要路口和352个公共电汽车站上,到处是身穿黄色背心标志服的“交通安全员”。他们中有许许多多的大学生。这工作平凡、琐碎,而值勤的学生们“仪表像标兵,行为像雷锋,指挥像民警”。一些外国记者不可理解地探问这些“黄背心”:“你们为什么来?给多少钱?有什么想法?”回答是:“为亚运会而来,为中外朋友服务而来;完全是尽义务;想法是向世界显示中华民族的形象。”有一位外宾对他们的“黄背心”很感兴趣,提出要花钱买下,学生们不肯,说这是珍贵的纪念品,给什么价也不卖。外宾听后连连称是,改说:“那就借我照张像吧。”
在繁华的北京站前街,肩披“让团徽在首都大门闪光”飘带的北京经济学院学生正在值勤,他们个个仪表整齐,精神饱满,行人感动了,说“大学生站得那么好,自己怎么好意思去违犯规章。”他们还在北京站扶老携幼,助人为乐。
中央民族学院的同学在民族文化宫前执勤。这里是一类岗,标准高,同学们都按要求上岗,为此,抽烟的人戒了烟,有的人连续站岗很疲劳仍坚持立正站好。89级藏语班的迎春值勤时,见一位妇女贸然推车穿越人行横道,未注意急驰而来的汽车,在即将发生车祸的时候,迎春一个箭步冲了上去,紧紧拉住她。紧急刹车的司机吓出了一身冷汗,他和那位妇女一起感谢:“要不是你,后果不堪想象。”    
    (二) 
亚运会各系统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去工作。高校大批学生大显身手,参加计算机编排、操作,担任各语种翻译和导游、联络员等。在计算机中心、新闻中心、各个场馆都有大学生在奔忙。
在新闻中心记者聚集的工作大厅里,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学院、北京轻工学院、北京师范学院的30名大学生,一天24小时,轮流坚守在计算机旁。他们常常要等到记者全部离开才吃饭,面包成了常用餐。在留言簿上,记者们用各种文字写下了热情的赞语:“设备和服务国际一流”、“态度极佳”。这些大学生为中国人争了光。
对外经贸大学的20个大学生,已成为许多场馆管理电子系统的“老师”。
这次亚运会上,缺乏许多熟知小语种的翻译,而北京大学、一外、二外有这方面的人才。他们满腔热情地用缅甸语、马来语等为代表团服务,成为各国各地区运动员离不开的朋友。
    (三) 
首都大学生们的目标明确:就是要用实际行动,体现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争取比赛场外的金牌,让社会看看大学生的风采。
他们在工地上,第一个打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旗帜。亚运会组委会提议各界向大学生学习,并赠给学生们一万个亚运纪念章,让亚运精神在胸前闪光。在义务劳动中,学生们建起了“翡翠街”,架起了“绿色桥”……他们最早和中国体育代表团开展了共建精神文明活动,号召全社会的青年人都来关心亚运会。
他们走向街头,为亚运会作咨询,看到交通混乱,又自动组织起来维护秩序。
他们组织了第一支文明拉拉队后,各校陆续出现了46支,人数上万,使比赛气氛变得热烈友好。
他们参加开幕闭幕式表演,团体操、大合唱、集体舞展现了首都大学生的风采。
    (四) 
亚运会即将闭幕,它给大学生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亚运会积极、振奋、团结、向上的精神将使他们受益无穷。
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秘书长鲁勇回顾大学生们的收获时,提出要进一步开发亚运会综合功能。
是的,亚运会所显示出来的伟大精神,将鼓舞中国大学生前进,在90年代乃至更长的时间里产生难以估量的作用。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游览名胜成群结队 大包小包满载而归
亚运“村民”购物旅游
村中目前还有三千二百多人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 (记者马天泽、梁金雄)第十一届亚运会闭幕在即,到10月5日止,先期比赛结束的体育健儿尽管已有2742人离村,但是,目前还留在亚运村内的3297名“村民”中,除了极少数运动员还在紧张比赛外,更多的人则仍然比较繁忙,他们利用亚运会闭幕前的短暂时间,掀起了旅游和购物热。
从10月1日起,各个代表团的上千名运动员连续三天喜游长城。昨天晚上,他们又兴致勃勃地到北海公园参观“煤海之光”大型彩灯展。新加坡、南朝鲜、泰国、澳门、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不少运动员成群结队地游览了天安门、故宫、天坛和颐和园等名胜古迹。与此同时,北京市各大商店也是这些“村民”最热门的去处,许多运动员每天大包小包满载而归。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团长访谈录

  “本届亚运会堪称一流”
——访日本代表团团长古桥
本报记者 张国成
62岁的古桥广之进是名老运动员,参加过各种各样的运动会。但谈起本届亚运会仍兴致勃勃:“这届亚运会无论是组织工作还是运动水平,都堪称一流。”“由于这次亚运会是在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中国举行,日本派出运动员的人数和参赛项目都是历史上最多的。有些项目过去日本没有,但我们也突击训练,参加比赛。”
身为日本代表团团长的古桥说:“参加比赛,当然是为了夺取金牌。但是更重要的是各国选手能通过比赛,促进了解,切磋技艺,提高每个国家和整个亚洲的运动水平。”
谈到亚洲各国各地区运动水平的比较,古桥说:“中国当然是最强的。赛前,预料中国肯定会居金牌第一,但绝对数字如此高,我们没料到。另外,南朝鲜和朝鲜运动水平也比较高。”对日本队的状况,古桥说,“日本的竞技体育从80年代就开始走下坡路,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为了重新振兴日本的体育事业,我们已开始了一些工作,但需要时间。据我看,4年后的广岛亚运会上,中国队仍将最强。”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陈希同“双肩挑”
国庆、中秋三天假,陈希同却值了三天班。其实从亚运会开幕以来,他就天天下榻在市政府办公室里,他的两个秘书轮班24小时守着六七部电话机。
作为北京市市长和亚运会组委会主席,陈希同在三天假日里履行着双重的职责,且“左右逢源”,两摊子公务都不耽误。
10月1日亚运赛事相对轻松一些,陈希同像往年国庆节一样下厂下乡慰问节日里坚持工作的人们,他首先来到全市最大的应急工程“七五一”煤气建设工地,然后又驱车到郊区顺义县,看望正在忙于秋收的农民。晚上他风尘仆仆地转回亚运村,9时主持了各竞赛委员会和各场馆负责人参加的大型电话会议。
10月2日从早晨开始陈希同就忙于“亚运外交”,他先与美国侨界知名人士应行久先生共进早餐,感谢海外侨胞对亚运的赞助,然后接受日本NHK电视台采访。中午他设宴为土耳其安卡拉省省长饯行,送走北京市邀请来参加亚运会开幕式的最后一位贵宾。傍晚,他观看了亚运会闭幕式的预演。这已是第2次彩排,陈希同总的感觉不错,只希望气氛更欢快一些。
10月3日中秋佳节,陈希同的日程表中只有一桩外事活动: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亚洲各单项体育组织的负责人。尽管上午与晚上没有安排多少活动,但陈希同仍然未离开岗位。晚上,他回家吃了晚饭又赶回了办公室。 钟新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哦!火炬
——记亚运主火炬点燃前的一段经历
本报记者 萧家保
自从亚运主火炬点燃,北京市市政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郑一军和市公用局副局长周昌熙的心,就一直随着那簇桔黄色的火焰起伏跳荡。为了在火炬台上增装一套新煤气燃烧系统,以确保这团硕大无朋的圣火尽善尽美,他们领着一班人马也抱成一团火,“熊熊燃烧”了120个小时。
9月12日,郑一军与周昌熙记忆犹新。这一天,确定在原有的柴油燃烧系统外,由他们二人直接负责抢装一套煤气系统。搞这种超大型的煤气燃烧头,从立项、设计、中试、加工、组装到试点火,最快也要一个多月,而给他们的时间只有5天。
全面负责此事的北京市副市长陆宇澄明令:此系统必须万无一失。亚运会组委会常务副主席张百发也半玩笑半认真地说:“你们别‘聋子没治好又给治瞎’了。”这件事压力太大,风险太大。“当时谁也不敢侈谈‘把握’二字,”周昌熙说,“我们只想的是绝不能让中国人丢脸。”
郑、周属下没有一个人搞过这种要在露天里抗风雨的燃烧头,但调来的人马中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北京公用事业科研所的高级工程师杜季曾,这位学燃烧的专家一直渴望着能为亚运“燃烧一回”,这次担任主设计师。53岁的老杜领着几位科研人员伏案一夜,竟然拿出两套图供“择优录用”。然后,他们又没白天没黑夜地在现场主持安装。事后,老杜和同伴们挺纳闷:“那会儿怎么就没觉得困呢?”
从主火炬台到煤气源,上下管线长380多米,北京市第三城市建设工程公司三处承担破路、挖沟、下管、焊接、安装等十几道工序。他们印象最深的是9月13日夜里,瓢泼大雨中,干部满身雨水拉着苫布,工人满身泥水在下面沟里焊接。焦正法让电焊光晃了眼,泪水直往下流。领导让他休息,他回答说:“平时给1000块钱我也不受这份罪。可现在我走了别人不熟悉情况,我不能走。”
他以及北京市煤气公司、北京市煤气用具厂和所有参加主火炬制作与完善的人们,“都没有白受这份罪”。世无先例的装有两套燃烧系统的主火炬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平日,火炬台用柴油做燃料,火焰不大,但经济。开闭幕式上,煤气燃起五六米高的火苗,美轮美奂,蔚为壮观。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1994:广岛再见!
按照惯例,本届亚运会闭幕式上,显示屏出现的最后一句话是:“1994年广岛再见”。
自从1984年9月亚奥理事会决定第12届亚运会在日本广岛举行后,该市就开始准备工作,成立了以荒木武为代主席的组委会。
下届亚运会将于1994年10月2日至16日举行。会徽是由亚奥理事会会徽与广岛的拼音HIROSHIMA的第一个字母“H”组成,表示这届亚运会在广岛举行。整个图案还恰似一个人高举双臂,表示欢迎亚洲朋友到广岛来。
吉祥物是一雄一雌两只鸽子。雄性着蓝衣蓝鞋,叫“波波”(“POPPO”);雌性着红衣红鞋,叫“咕咕”(“CUCCU”)。神态生动可爱。它象征着曾遭原子弹轰炸的广岛市民对和平的追求和期望。
下届亚运会的宗旨是“亚洲的和谐”。
荒木市长说,下届亚运会是在日本一个地方城市举行。因此,通过宣传使全体市民都能关心和参与是关键。北京亚运会是成功的,我们也要把广岛亚运会办好。  (张国成)(附图片)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家事国事不可分”
——本报亚运报道使分离五十六年的父子团聚
本报记者 何伟
今年的中秋之夜,对漂泊一生的美国华侨贾连仁来说,温暖无比。命运选择这样的良辰吉日,安排这位78岁的老人与离散56年的儿子团聚。
千万别是梦境啊,历尽沧桑的老人默默地祈祷。
这不是梦。瞧,缓缓走来的不正是梦萦魂牵的长子吗?贾连仁眯缝的眼睛突然放亮,因为激动和快活,双唇颤抖,手足无措。
“爸爸,我是连岭,你的大儿子啊……”56岁的贾连岭深深地鞠躬,然后把父亲挽到沙发上。
“是的,是的。”此刻,听到浓厚的山东乡音,贾连仁两行滚烫的泪珠,沿着皱纹沟流淌不已。
“爸爸,56年了,我真想您啊,总以为此生见不到您了。”前一天才从本报获悉父亲回大陆消息的贾连岭牢牢握住父亲苍老的手,泣不成声。56年的日日夜夜,他终于盼到了这一刻。
“你妈妈呢?”父亲急切地问。
“您离家后不久她就去世了。”儿子抹着泪水回答。
1934年,贾连仁告别妻子和两岁的儿子,从农村老家考入济南一中。当时,贾连仁并没料到此行竟会一去而不复返。由于取得了全国短跑的冠军,他入选奥运会代表团。此后,日军侵华,贾连仁从军抗战,便与沦陷区的家人失去了联系。
56年来,贾连仁四海漂泊。中国举办第11届亚运会,赐给老人首回大陆的良机。他万没料到,本报有关他的一篇报道(见本报9月26日三版《约会等待了54年》)被身在济南的儿子看到。骨肉团聚的梦想,如此神奇地变成现实。
浴着水银般的月光,品着故乡可口的月饼,爷俩抚今追昔,倾心交谈别离的时光。
贾连岭兴奋地向父亲禀报他的大家庭:五个子女均已成家立业,6个孙子、孙女活泼可爱,四代同堂,人丁兴旺。
“我要活到90岁,看到五代同堂。”贾连仁满面红光,信心十足。更让老人欣慰的是,贾连岭担任济南市人大代表,可谓为贾家增了光彩。
皓洁的明月拭去了离别的泪水。被岁月洗白了头发的父子俩,话题由家事转到国事。一场体育盛会,结束了一个家庭的悲剧,为体育奋斗了一辈子的贾连仁百感交集:“家事国事不可分啊!”
夜阑人静,贾连岭转告了家乡父老请游子回乡看看的邀请,贾连仁连连承诺:“一定,一定,只怕是认不出回家的路了。”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一句话评论
●寄语各国各地区运动员
——将你们的微笑留下来,把我们的友情带回去。
   (江苏如皋公安局柳永建/民警)
●七日凌晨,最后一块金牌决出
——全部金牌已有所属,运动会便该结束。然而许多回忆无法抹去,新的希望正在生成。   (内蒙古赤峰驻军某部梁国栋/战士)
●中国女足获金牌
——我想这一胜利并非偶然,正如许多次失败并非偶然一样。寄希望于一时的运气和强调一时的失误都是不正确的。 
(北京化工学院刘福森/职工)
●关于亚运新闻报道
——每当来了一张报道充分的报纸,我就像得到一张亚运赛场的入场券。   (河南濮阳人民广播电台胡新会/记者)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人物速写

  “签证官”——林国强
本报记者 曹焕荣
被密匝匝的铁栅栏一围,亚运村便成了门难进的地方。记者采访需预先申请、办证,林国强就是“签证官”。
记者中流传一句话:“不进亚运村,等于没来亚运会”。近5000中外记者进一半,那就是多大工作量。何况,他们有的单个来有的成十成百来,有的上午来下午来有的专找凌晨深夜来,有的操着汉语来有的操着英语日语朝鲜语阿拉伯语来。林国强率6名大学生,穿梭在肤色各异的记者堆中,不停地告诉他们:怎样才能入村,入村后该注意什么……
一位美国摄影记者想采访原则上不开放的运动员餐厅,申请数次,列出理由若干。林国强跑这部门,跑那部门,好不容易获准。谁料刚向对方说“OK”,那位记者却说“时间不合适”。这时的林国强,非但没生气,反而指点他如何调整时间,还亲自担任引导。中午,这位美国记者采访完毕,直夸中国“新闻官”周到,还夸中国人真会调理饮食。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就为这“周到”二字,林国强待会儿的午饭,又将是开水冲方便面。
“签证官”有时也“拒签”。于是,私下抱怨有之,当面撒气有之,个别的也有在自己的报纸上说上几句。林国强很坦然,自己的每一次“拒签”,有根有据,按的是国际惯例。
有位日本女记者要进村与某代表团交谈,事先未向分新闻中心申请,自然受阻。她给林国强打电话:“你们不是说提供方便吗?这叫提供方便吗!”“我们打过几次交道,都是朋友了,朋友间也不能不讲章法。我帮你联系一下,请代表团官员到村外接待室来谈,好不好?”不紧不慢一番话,换来连声道歉。
开村至今,进村采访记者达3500多人次,有关亚运村的报道铺天盖地。本人也干新闻的林国强见了,内心高兴又多少有点惆怅:日夜呆在亚运村,自己却一字未写。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亚运村生活即景
本报记者 刘霄 林薇
亚运会即将落下帷幕,居住在亚运村的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村民们就要踏上归途。他们带走的,将是中国人民的一片真情,还有关于亚运村的难以泯灭的记忆。
    巨人的被子 
住在14号楼的朝鲜代表团男篮中锋李明勋身高2.32米,堪称亚洲第一巨人。别看走在人群里格外惹眼、神气十足,进公寓却不得不低头哈腰,处处留神,稍不小心,不是磕了这儿,就是碰了那儿。
因为人高马大,常人的被子只及李明勋的腰部。楼长孙云山灵机一动,找了几个小伙子,临时将两床被子连缝在一起,赶制了一床“亚洲之最”的棉被。李明勋当夜盖上了暖和的被子,大为欢喜,却不晓如何致谢,便一伸巨臂,做了个“扣球”动作,表示亚运村的服务“盖了帽儿了”!
    女曲棍球员的眼泪 
还是在14号楼,一位女曲棍球员的脚不慎受伤,伤口处缝合了24针,生活难以自理。公寓服务小姐每天轮班送水送饭,早晚还把洗脸水端到她面前。这位在受伤时没有流一滴眼泪的女强人,面对中国朋友的盛情,热泪滚滚而下。
    烹饪高手云集 
北京亚运村餐厅可同时容纳2500人进餐。这里烹饪高手云集,中西餐掌勺厨师70余名来自西苑宾馆,其中15名为特一、特二级厨师。
年过花甲的刘广华和张龙也许无缘参加下一届的世界烹饪大赛了。他们俩相约:“亚运会干好了,也是一块金牌!”
亚运“村膳”,深受各方好评。亚奥理事会的一位执委称其为“历届亚运会最好的饭菜”。
    从数字看精神 
亚运村餐厅的一楼综合餐厅,每天用餐人次逾万;消耗鸡、禽、肉、蛋、菜等原材料1万多公斤;水果间14个服务员,每天洗削水果5000多公斤;馄饨,一顿60公斤面,12个厨师手工包……
厨师们的亚运精神,在采用流水作业法对付3000只大虾中得到了体现:去头、剥皮、抽沙线,“下刀”沾蛋糊、油炸。从大虾运来,到炒好上盘前后不到三个小时。刘广华厨师长说:“我干了49年,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大的量,这么细的功夫,要没点精神,真不敢应!”“同行首创,也算一最吧!”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流光溢彩

  流光溢彩
两次丢钱失而复得
南朝鲜一家报纸的记者兼司库车继天于9月19日在首都机场丢失1000元的外汇人民币并找回后,9月28日下午在故宫又将100多美元、960多元外汇人民币、4万多元南朝鲜货币、身份证、驾驶执照、保险柜钥匙及客房钥匙全部丢失。
这些钱物被故宫工作人员梁宪明同志拣到。经翻译安排,车继天于当天下午去认领,所有钱物全部找回。这是车继天做梦也未曾想到的。他赞扬中国伟大,中国人同样伟大。他表示要把中国人的美德转告给他的亲朋好友。他说,亚运会结束后,他要把自己的父母领到中国来旅游,让他们亲眼看看这片伟大的土地和伟大而诚实的人民。
    第二个家 
第一次到中国来的阿联酋记者穆罕默德·阿曼,曾担心穆斯林在中国的生活是否方便。在过去的10余天里,五洲大酒店的服务员打消了他的顾虑。他在给酒店的感谢信中写道:“我由衷地感谢你们给我留下的美好时光。如果安拉会延续我的生命,我将再一次到我的第二个家——五洲大酒店。” (赵大宁)
    “冠军过生日”
10月5日,是亚运会第一块金牌获得者邢芬的17岁生日。新侨饭店特意为她制作了一个生日大蛋糕。饭店副总经理说:“我代表800多名职工向你祝贺。”有人提议唱“生日快乐”,众人同声唱起这首歌。邢芬的眼圈红了。
                          (程献)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亚洲大丰收 朱根华绘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十月的北京,秋风送爽。各国各地区运动员兴致勃勃地游览长城。这是马来西亚运动员正将长城美景摄入镜头。
新华社记者 张燕辉摄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在新大都饭店举行的联欢晚会上,新加坡、南朝鲜和伊朗裁判员一起举行游艺活动,欢度中秋夜。
本报记者 孟仁泉摄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孟加拉国的拉拉队为运动员的精彩表演助威。
本报记者 张雅心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