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0-10-05

1990-10-05新闻联播 文字版

收获时节

第8版(副刊)<br/>专栏:我们的时代江铃杯抒情诗<br/><br/>  收获时节<br/> 丁可<br/> 1<br/> 那把镰刀<br/> 经那位大胡子淬火之后<br/> 成一柄弯月形的青锋<br/> 朗照中国的田野<br/> 湖南韶山一个农家子弟<br/> 握起镰刀<br/> 用手指试了试钢口<br/> 然后俯下身去<br/> 把镰伸向黑夜的根部<br/> 找到了一种最适合中国的<br/> 收割姿式<br/> 从此中国的田野<br/> 飞翔着镰刀的精魂<br/> 他率领<br/> 一群农家孩子<br/> 挥起镰刀<br/> 一镰一镰 收割到天安门前<br/> 2<br/> 既然是一柄青锋<br/> 那么 人民的信任<br/> 该是金黄的鞘<br/> 五千年的青铜与铁<br/> 写成了收割史<br/> 唯有那把血火中抽出的镰刀<br/> 最胜任收获中国的命运<br/> 多少年过去了<br/>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仍弥漫着<br/> 从那把贴依着红色棉布的镰上<br/> 飘下的青草与稻菽的鲜味<br/> 3<br/> 麦子收割的前夕<br/> 我看见须发如霜的父亲<br/> 月下磨着镰刀<br/> 弯月形镰刀与磨石<br/> 发出砥砺时的嚓嚓声<br/> 一滴滴水撩在磨石上<br/> 或许还有父亲的眼泪<br/> 五月是镰刀群游的季节<br/> 我的父亲凫游在麦水中间<br/> 为找到了一把好镰而欣喜若狂<br/> 4<br/> 弦月一样升起来了<br/> 那把经过擦拭磨砺的镰<br/> 回到稻谷中间 回到麦子中间<br/> 给我们的土地以柔和的折射<br/> 给我们的父亲以称心的手感<br/> 永远像初初入学的孩子<br/> 看见削铅笔的小刀那样亲切<br/> (作者单位:江苏沛县文化馆)

煤核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煤核<br/> 王正信<br/> 听妈妈说,我出生刚几个月,她就用布兜背着我去“龙头房”拣煤核。七八岁时,我已独自提个小箩,握一柄二齿耙在灰堆中翻寻,小箩装满时,便提到城河边淘去浮灰。回到家中,妈妈总是笑着拿条很旧的毛巾,为我掸掉身上的灰尘,擦去脸上的污垢,再把煤核倒在地上,教我识别煤核的本领:“看清,这灰白色的是矸石,不能烧,”说完便随手扔掉。“这块才是好的煤核,你瞧,上面没有透亮的光泽,拿到手里很轻,有许多小细孔,放到水里还能浮上来。”妈妈还能说出很多煤核的名称来:灰色的、闪烁着点点银光的煤核叫“钢炭”,像烟墨泼到上面的叫“夹生炭”。听到这些有趣的名称,我总是眨着眼睛,默默地记在脑子里。有时我真地打盆水,放几颗煤核,试试它到底是沉还是浮。有时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煤核锤成煤末,拌着水做成煤饼。有时拿煤核当画笔,在地上、墙上画小树、火车和太阳。我几乎天天去拣煤核,把煤核当宝贝一样,珍藏在坛坛罐罐里。<br/> 转眼间我已是一名火车司机,煤核在我脑中被渐渐淡忘了。有次我出乘归来,把机车开到清灰线,司炉大开风门,大手摇炉,顿时,灰、烟、热气四处弥漫。“快洒水!”呼——又是一阵尘雾。我赶紧把机车开进了库,出来时,只见妈妈浑身上下像个灰人,正在一锹一锹地铲煤灰。我又气又急,气的是60多岁的人了,不好好歇着,还这样不要命地拣煤核;急的是让别人看见多难堪。我赶紧跑过去,一边替她掸掉灰尘,一边要拖她回家。她一见我就问:“刚才是你开的车?这么多生煤就这样当灰清了出来,白糟踏煤。”我连忙解释着:“清灰总要清点儿煤炭下来的,不是连沙里还有金子吗?”她不理我,仍默默地从煤灰中清出煤核,堆放在一边……<br/> 晚上吃完饭,读中学的女儿拿出几块小煤块,放到我的面前叫我猜认产地。望着这天天打交道的煤块,我一眼就认出了它们的产地和品名。这黑里透亮的是贾汪的“乌里亮”,这轻轻用手一掐就碎的是淮南的“小乌子”,这像是从油里捞出来的是淮北的“精里选”,这都是些优质煤。“奶奶说,这些煤都是从你们炉子里面掉下来的,她把捡到的煤和煤核都送到机务段食堂去了,留几块叫我拿给你看看。”听了女儿的话,我羞愧地低下了头,心里不禁一阵发热。妈妈是位没什么文化的家庭妇女,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来,然而从她的言行中我突然感受到了许多许多……

颐和园苏州街

第8版(副刊)<br/>专栏:文化采风录<br/><br/>  颐和园苏州街<br/> 黄一丁<br/> 一个踪影全消达130年之久的皇家园林宫市盛景苏州街,于20世纪90年代在原址按原貌重现于世,堪称中国古建园林界的一大盛事。<br/> 颐和园苏州街,又名清漪园买卖街。全街坐落于后湖中段,以东部的“寅辉”城关至西部“通云”城关互为起止,全街蜿蜒300多米,以水当街,沿岸作市,64座铺面,或为平顶“拍子”,或为悬山顶小楼,或为铺面式冲天牌楼。建筑层次上高低进退,随岸就水,南北街浑如一体;色彩上红绿黑蓝金,明艳端庄,隐然有皇家气象。环湖全街由大小八桥连通一气,共长700余米,正与前山长廊相等。以北宫门内长桥为界,可分为东西两区。西区清流碧波,岸若曲尺,街景狭长;东区湖湾列肆,一堤两桥,别开生面。<br/> 迈入苏州街,清代生活氛围扑面而来。于店房内外揣摩先人的生活情趣,也颇耐人寻味。怡古斋,是“收集名人字画手卷册页”的店肆;仁汉堂,是“采办参茸胶桂暹罗犀角”的药堂;广兴号为灯草铺,三厚义是老针铺;登云斋,顾名思义是鞋铺,吐云号,不问便知是烟店;寿面馆,有“赛雪欺霜上用玉面”的标榜;玩古斋,书“秦砖汉瓦、金石印章”的匾联;揽涛楼,当然是临窗凭栏观景品茗的所在。诸多卖品今已不为人知,家尊元号的宫服马褂,品陛号的顶戴花翎,同顺和的响器,陈香斋的胭脂,就连自诩“汉制今传,国宝圆流”颇为本店信誉自得的承泰号银钱庄,亦绝世久矣。<br/> 凭借着雕龙挑头上垂垂悬挂的各色招幌,铺面景观更富于装饰性,18世纪商业集市的场境更显得栩栩如生。旧朝通行以物为幌,钱庄挂起放大了的串钱和“金条”,古玩店悬有示意性的青花瓷瓶,鞋店帽店挂假靴假帽,酒店挑出酒幌和葫芦,餐馆上吊着象征性的笼屉,让习惯于霓虹灯广告牌的现代人看在眼里,别有一番滋味。最引人注目的是染坊,四柱牌坊上高高撑起挂布架,垂下黄蓝金紫几色长布,有如旌旗般地飘洒。  <br/> 事实上,苏州街市肆大多是模拟的假店铺。列肆于皇家苑囿,给寂寞森严的深宫生活添几分世俗购物的欢娱喜庆,是为宫市,自春秋起传衍2000多年至清代,其造景和气氛烘托的艺术造诣已臻化境。而建街于水岸,形成夹水街景,则是乾隆六次南巡之际模拟借鉴苏州一带水乡风情的结果。此处铺面建筑虽是北方宫式建筑的风格,不同于南方的白墙青瓦含蓄淡雅,但全街以水为魂构思布局,配之以桥舟点缀,仍不失江南水街的神韵。这其中自然包含有融合南北流派的创造性匠心,而它的模拟性又潜藏着另一种造景优势。尽管店堂进身小、街面窄,但空间转换上曲折进退、重迭互借等层次性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与街后山景饱和状的草木绿荫穿插渗透,清水墙面花岗石岸正和红柱朱门绿栏在色调上相反相衬,岸的曲尺状和水的流转性更延伸了街景的纵深感。<br/> 作为古已有之的文物艺术品,这街当然不是今人的杜撰。1860年英法联军将原有的苏州街连同京西三山五园一同烧毁,却在此留下残基驳岸柱础一任风雨冲蚀;清朝内务府黄册、图卷等档案资料也多方记载了此街的图文资料,使凝聚有数千年园林古建造型艺术功力的宫市奇观得以严格按原貌复建。

山情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山情<br/> 舒欣<br/> 岁月烟尘染旧的房舍,清简质朴的生活,一切都像是扎下了根。儿孙都搬到沟外去了,甚至去了边关之外。<br/> 这深山老峪,你们不能离去。<br/> 密密青杨里林鸟和鸡声为你们啼鸣;檐前桃花、杏花为你们绚烂地开放;坡后与你们同龄的栗树,为你们抽展新春的嫩枝;三面树篱绽放四季的花朵,捧托着你们两颗深山的心,如同门前注满亲情的温泉,清澈如镜,冬暖夏凉,长年不竭不枯。<br/> 但你们的生命是在山上。一条条盘山小路,是你们用岁月写就的,今天依然踏实着它,走上等待你们的座座峰峦,两双粗砺的大手,挥动朝霞,挥动夕阳,把镢头舞到云端,把大锤砸入山骨,在山坎建造一片又一片天上的土地。让一株株嫩生生的苗木,依着你们犟硬的手茧,挺立上蓝天,生长未来的生活。<br/> 青翠的深山,荫庇一片温情的云,人老了,心不会老,两颗心,在云天贴得紧紧。在同一片云下,在同一缕风中,汗滴接连着汗滴,脚印接连着脚印。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身影与身影相扶相随,天上人间,洒布有山林样的温馨。<br/> 大山环护着,映上窗棂,一星灯盏注视着山野直到夜深。月下泉流,为你们轻拂弦索,心在静谧中回应。溪山有梦。你们的梦山样沉实,溪流样纯净,梦的心音震响在泥土和山岩的深层。<br/> 山就是你们的心。<br/> 山就是你们的人生。<br/> 你们知道,有一日,会在这里倒下的。但你们不是变成石头,而会变成绿的泉流、绿的风。流向天空的树冠的泉突,会挺立山头,挺立蔚蓝的天心,守护、俯望你们永生的家园。

吉祥天使——给盼盼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吉祥天使<br/> ——给盼盼<br/> 林杉<br/> 盼盼<br/> 你这黄土地上诞生的骄子<br/> 母亲用最古老的汉字<br/> 为你起了最新鲜的名字<br/> 这名字蕴含了多少期待与梦幻<br/> 这名字饱蘸了多少亲昵和柔情<br/> 擦亮目光擦亮一个广袤的世界<br/> 你的降临不属于冥想和虚幻<br/> 澎湃的血潮掀动感情的游丝<br/> 狂奔的心跳走出熟稔的幽径<br/> 在街头在商店在人们的心里<br/> 踏花雨走出一段<br/> 不寻常的历史<br/> 你的召唤掷地有声,热情的手<br/> 迎热带丛林终年不息的细雨<br/> 迎西亚古城堡悠然飘来的白云<br/> 迎东亚蔚蓝海湾张帆的长风<br/> 金菊开放时节,站在钟声边缘<br/> 以辐射之音,让生命之树<br/> 做一次真实的崛起<br/> 你抚摩未来<br/> 让友谊的种子萌生爱的胚芽<br/> 让汗水滴进脚下的土地<br/> 种植和浇灌圣洁的丰碑<br/> 从期冀中来又到期冀中去<br/> 金色阳光下站成一尊吉祥之神

上吊绳与看客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上吊绳与看客<br/> 赵加洋<br/> 在第11届亚运会上,我国有600多名运动员参加角逐。作为中国人,谁都希望他们能多拿金牌。我也不例外。<br/> 然而比赛总是有胜有负,每战必胜的情况是没有的。由于种种因素,包括主观的和客观的,即使实力最强的运动队和运动员,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失利。三破世界跳高纪录的朱建华,被誉为世界“体操王子”的李宁,不都有过失利的时候吗?因此,对运动员,我们既要抱有希望,也要多一些理解。<br/> 不以成败论英雄,多数人都有这种认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也确有少数人不这样,运动员胜了,他们就高兴,就祝贺,运动员输了,他们就泄气,就骂娘。乒乓国手江加良曾两次夺得男子世界单打冠军,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但当他在上届亚运会上失利后,就受到一些人的责骂,有人竟写信要他“滚出国家队”。只能胜,不能输,输了就挨骂,不少优秀运动员都为此苦恼,背上沉重的包袱,影响竞技。难怪一代棋圣聂卫平这样说:“要是哪天我输给日本棋手,请热爱中国的体育迷们,千万别给我寄上吊绳之类的东西来。”<br/> 写到此,我忽然想起了巴西人。第12届世界杯足球赛时,许多球迷和行家都认为巴西队是最佳球队,当然的金杯得主。但在复赛中巴西队意外败北了。巴西人是如何对待这一结局的呢?巴西总统说,“巴西队的失利,无损于巴西队在整个比赛中的杰出表现和功绩”。副总统说,“巴西队进行的比赛,已为国家体育运动增了光”。巴西队回国时还是受到了热烈欢迎,有一幅标语上写道:和胜利同样重要的是,失败了要昂首挺胸。如此理解能不使运动员感动吗?巴西人的做法值得称道。<br/> 平心而论,在比赛中,哪一个运动员不想获胜?只有傻瓜才希望自己失败。所以,我们不仅要为运动场上的胜利者喝彩,也要为那些竭尽全力但没能取得好成绩的奋斗者鼓掌。从某种意义上讲,运动员固然需要胜利后的祝贺,更需要失利后的鼓劲。鼓劲才能变失利为发奋作为的力量。如果运动员胜了就捧到天,输了就骂倒地,那岂不也有点“势利”吗!我以为,庆功会上,在给胜利者记功时,也别忘了那些奋斗后的失利者。<br/> 鲁迅先生不愧是一位真正的观众:“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是中国将来的脊梁。”愿我们的观众都做这样的“看客”。

傲立(图片)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傲立[油画] 崔开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