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0月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国和新加坡外长谈两国建交意义
钱其琛: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黄根成:新中两国关系将进一步加强与发展
新华社纽约10月3日电 (记者钱文荣)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今天在这里对本社记者说,中国和新加坡建交使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这将对解决地区冲突、维护这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特别是对解决柬埔寨问题,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钱外长是在签署了中新建交公报后对记者说这番话的。他还说,新加坡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建交后,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将会进一步发展。他表示欢迎李光耀总理不久以后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新加坡外交部长黄根成也对本社记者说,新加坡和中国早在建交前就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今天签署的建交公报使这种关系正式确定下来,同时也将使两国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与发展。
新华社新加坡10月4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就中国与新加坡宣布建立外交关系,发表一篇题为《新中正式建交有其特殊意义》的社论。
社论说,中国与新加坡建交的最重大的意义在于“它反映了中国与本地区的关系,以及本地区的局势都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这是一件大家期待已久的事,“令人感到十分欣慰。”
社论指出,“中国自实行开放改革政策以来,在国际上也更加积极地承担任务,同中国发展正常良好的关系,也就很自然地成为每个国家的愿望。”
社论还说,过去,新中虽然没有建交,但两国之间的关系,一直比一些有外交关系的国家还要好。在正式建交之后,两国间的经济与其它方面的合作必将发展得更好。
(附图片)
10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新加坡宣布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图为中国外长钱其琛(前左)和新加坡外长黄根成(前右)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大厦签署建交公报。
高学余摄(新华社传真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1周年
我驻一些国家使馆举行招待会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 中国驻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老挝和西萨摩亚使馆9月28日、10月1日和2日分别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1周年。
出席招待会的有,孟加拉国总理卡齐·扎法尔·艾哈迈德和议长沙姆斯·胡达·乔杜里;印尼国防部长兼代理外长贝尼·穆达尼、马来西亚青年和体育部长达图·纳吉布、老挝部长会议副主席沙立·冯坎肖和西萨摩亚代总理塔努瓦萨等。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 中国驻卡塔尔、乍得、塞拉利昂、吉布提、布基纳法索、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利比亚、纳米比亚、马达加斯加、布隆迪、科摩罗和科特迪瓦大使馆近日分别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1周年。
乍得国民议会副议长蒂丁贝、塞拉利昂代理第一副总统本·卡诺、吉布提国民议会议长阿斯卡尔、布基纳法索国家元首孔波雷的夫人、圣普总理达科斯塔、纳米比亚国民议会议长奇滕德劳和科摩罗联邦议会议长阿卜杜拉·哈利发等出席了招待会。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 中国驻刚果、喀麦隆、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莫桑比克、摩洛哥和土耳其大使馆10月1日分别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1周年。
索马里人民议会副主席穆罕默德·布拉勒,刚果政府代表、劳动党中央书记、新闻和体育部长保罗·恩加特塞,喀麦隆政府代表、青年和体育部长姆博姆博·恩乔亚和埃塞俄比亚工人党政治局委员莱格塞·阿斯富等出席了招待会。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中国驻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尼日利亚、贝宁、多哥和塞内加尔大使馆在9月27和28日先后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1周年。
博茨瓦纳副总统彼德·穆西和议长贝迪埃,津巴布韦议长马孔贝,尼日利亚联邦首席法官法丰努瓦,贝宁政府总理兼国防部长尼塞福尔·索格洛,多哥人民联盟中央政治局委员科菲·埃多和塞内加尔政府代表、卫生和社会事务部长阿萨内·迪奥普等出席了招待会。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国与东盟发表联合声明
敦促全面解决柬埔寨问题
钱其琛外长高度评价东盟为解决柬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本报联合国10月3日电 记者仓立德报道:中国和东盟今天在这里发表一项联合声明,要求柬埔寨问题巴黎国际会议两主席国采取必要措施,以谋求柬埔寨问题的早日全面政治解决。
声明是在钱外长同东盟6国外长举行会晤后发表的。
会晤时,外长们讨论了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最近的进展。
声明说,中国和东盟欢迎联合国安理会就全面政治解决柬埔寨冲突制定的框架,欢迎柬各方在雅加达会议上接受以此框架为基础解决柬问题。
声明赞成安理会吁请重新召开柬问题巴黎国际会议的668号决议。为此,中国和东盟各国外长同意,巴黎国际会议两主席国——印尼和法国立即采取包括召开预备会议等必要步骤,起草一项全面政治解决柬问题的总体协议。
声明敦促柬埔寨冲突各方及所有有关国家为巴黎国际会议两主席完成任务提供支持与合作。
本报联合国10月3日电 记者仓立德报道:中国外长钱其琛今天在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为东盟6国外长举行的午餐会上说,过去的一年,中国同东盟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又获得长足发展。特别是中国今年8月同印尼复交,今天同新加坡宣布建交,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友好关系已经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钱其琛说,最近,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高度评价东盟各国朋友为此作出的重要贡献。中国愿意同东盟各国一起为谋求这一问题的最后解决而继续努力。
钱其琛说,中国一贯重视并积极参加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作为主权国家,中国应该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会议的正式参加者。香港和台湾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作为经济地区可以适当身份参加。中国愿意同亚太各国,包括东盟各国在内,共同协商,找到适当的方式尽早解决这个问题。
马来西亚外长阿布·哈桑代表泰国、新加坡、印尼、菲律宾、文莱5国外长表示,东盟各国愿与中国发展关系,并对在解决柬埔寨问题上与中国的合作表示满意。
午餐会后,中国与东盟各国外长一致同意就柬问题发表一项联合声明。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驻美国大使馆新闻参赞就海湾问题
批驳美国个别人对中国造谣中伤
本报华盛顿10月3日电 记者张亮报道:美国《华盛顿邮报》昨天在“读者来信”专栏中刊登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新闻参赞陈德福的一封信。该信指出,该报专栏作家罗兰·埃文斯和罗伯特·诺瓦克指责中国破坏联合国对伊拉克的制裁决议“纯属谎言,毫无事实根据”。
罗兰·埃文斯和罗伯特·诺瓦克在9月21日的《华盛顿邮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捏造说,“北京正在考虑(与伊拉克)进行秘密贸易交易,以便在海湾危机结束之后使其获得优惠石油待遇……中国正在同巴格达讨价还价。”
陈德福参赞在信中指出,中国反对伊拉克入侵和吞并科威特的立场是坚定而鲜明的。中国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地、全部从科威特撤军,并呼吁恢复科威特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要求让所有滞留在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外国侨民安全返回他们自己的国家。
陈德福参赞说,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投票赞成安理会谴责伊拉克入侵和吞并科威特的660号决议和对伊拉克实施制裁的661号决议等七项决议。中国严格遵守了所有这些决议。
陈德福参赞还指出,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中国已停止了向伊拉克出售军事装备。
陈德福参赞最后说,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中国在严肃认真地发挥其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作用,并根据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与正义的宪章严肃认真地履行其责任。中国在反对伊拉克入侵和吞并科威特的联合国际反应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6版(国际)
专栏:

  意大利总理安德烈奥蒂会见朱良部长
赞赏中国在安理会发挥的重要作用
据新华社罗马10月3日电 意大利总理安德烈奥蒂今天下午在总理府会见了来访的中共中央委员、中联部部长朱良。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就当前的海湾局势、中国与欧共体关系以及中意两国关系等问题交换了看法。
在谈到海湾危机问题时,朱良阐述了中国方面的原则立场。他强调指出,中国希望有关各方采取克制态度,尽力避免战争,和平解决海湾危机。对此,安德烈奥蒂表示完全同意。他赞赏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中国在安理会的正确立场对控制海湾局势起了积极作用。
在谈到双边关系时,安德烈奥蒂强调,意中友好关系源远流长,意大利政府对同中国的合作一直持积极态度,现仍愿意沿着原来的道路继续恢复和加强同中国在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朱良积极评价安德烈奥蒂多年来为推进中意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所作的努力。他希望欧共体和意大利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能够迅速得以恢复和发展。
会见时,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李宝城在座。
同日下午,朱良还会见了意大利天民党众议院党团主席斯科蒂等。斯科蒂对他不久前率天民党众院党团代表访华取得圆满成功表示十分满意,对意中关系逐步恢复表示高兴。


第6版(国际)
专栏:

  钱其琛外长会见一些国家外长
本报联合国10月3日电 记者仓立德报道:中国外长钱其琛9月28日在此间会见英国外交大臣赫德。
赫德首先表示,英中关系日趋改善。
钱其琛说,今年英国外交国务大臣莫德访华进一步改善了中英关系。他说,双方沟通了思想,加深了了解,使两国关系趋于正常。
中、英两国外长均表示,加强两国关系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双方在会谈中着重就国际形势和双边关系交换了意见。两位外长表示,为了解决过渡时期的香港问题要加强磋商、互相协调、作出努力。
钱其琛10月3日在联合国分别会见了冈比亚、匈牙利、列支敦士登、约旦、孟加拉国、阿尔及利亚、布基纳法索、古巴、黎巴嫩等9国外长。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驻民德大使离任
新华社柏林10月1日电 由于两个德国即将实现统一,中国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张大可于10月1日奉调离任回国。


第6版(国际)
专栏:

  柏林举行两德统一庆祝仪式
德国总理科尔致函各国政府
本报柏林10月3日电 记者许宏治、江建国报道:10月3日零时,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德国重新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西德总理科尔和东德总理德梅齐埃昨天晚上分别就德国统一发表电视讲话。科尔在讲话中感谢美英法苏四国同意和支持德国统一,并表示,统一后的德国愿意做邻国的可靠伙伴和好朋友。德梅齐埃在讲话中表示,如果没有苏联的新思维和东欧邻国的支持,民主德国是不可能走上今天的道路的。他在谈到统一后面临的问题时说,不是所有的人对未来都没有烦恼。新的货币、新的经济秩序和实行新的政治结构自然会带来许多困难。
昨天下午,民主德国人民议院在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后宣告解散。晚上,民主德国政府举行告别仪式。
今天上午11时,在柏林举行了两德统一日国家庆祝仪式。德国总统魏茨泽克、联邦议院议长聚斯穆特、联邦参议院议长蒙佩尔以及前民主德国人民议院议长贝格曼—波尔等讲了话。德国总理科尔、副总理兼外长根舍及其他政府成员、政界要人、教会代表,以及各国驻德外交使节等2000多人出席了庆祝仪式。
本报柏林10月3日电 记者江建国、许宏治报道:德国总理科尔今天致函世界各国政府,表示统一后的德国将致力于在全世界建立伙伴和紧密合作关系。
他在这封信中说,德国清楚地意识到,欧洲各国边界的不可侵犯性、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是和平的基本条件。因此德国将不对任何人提出领土要求。
科尔说,德国将像谋求其自身统一那样致力于欧洲的一体化,争取与其伙伴一道在1992年底之前完成建立欧洲内部统一大市场的任务,并向欧洲经济、货币和政治联盟的目标前进。
他说,统一后的德国的位置在北大西洋联盟之中。同时德国将推动这个联盟发展,以适应时代提出的新任务。
科尔还在信中表示,德国将放弃生产和拥有原子、生物和化学武器的权利,并将把德国军队裁减到37万人。科尔还表示统一后的德国军队准备参加联合国维护与重建和平的行动。


第6版(国际)
专栏:

  菲律宾棉兰老岛发生叛乱
据新华社马尼拉10月4日电 (记者王金和、郑捷)今天凌晨,大约200名全副武装的叛军突然强行占领了驻扎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武端市的陆军第402旅军营,并控制了附近的4个城镇、3家广播电台和1家电视台。叛军首领是前总统府警卫部队司令亚历山大·诺夫莱上校。
菲律宾武装部队参谋长雷纳托·德贝利亚上将说,菲武装部队全力支持科·阿基诺政府。他说,菲武装部队完全控制着局势,并准备尽快平息这场叛乱。
在马尼拉,科·阿基诺总统上午召开了内阁紧急会议,与参众两院主要领导人进行了磋商。科·阿基诺总统在一项广播声明中强烈谴责了叛军企图以武力夺取权力的行为,并发誓要捍卫宪法,尽快平息这场叛乱。
她号召全国人民全力支持政府,支持他们选出的国家领导人。
据报道,叛军头扎蓝布条,并在他们控制的地区升起了一面象征独立的“棉兰老岛共和国”的蓝白旗。
诺夫莱上校说,他的部队不想与政府军对抗,愿与当地政府军的领导人进行对话。
据报道,德贝利亚参谋长已派当地保安军司令米格尔·索尔与诺夫莱的部队进行谈判。


第6版(国际)
专栏:

  德国分裂与统一大事简记
编者按:两个德国已于10月3日统一。它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形成的雅尔塔体制的结束,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为了帮助读者了解由于希特勒德国发动侵略战争而造成德国分裂的历史背景和实现德国统一的内部、外部条件及过程,我们编发这个大事简记。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不久,就把德意志国家推上发动对外侵略的道路,并同意大利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权、日本军国主义结盟,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年12月9日,中国在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作战的同时,宣布了同德国处于战争状态。纳粹德国被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所战败,于1945年5月8日宣布投降。
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的雅尔塔开会,商讨有关最后战胜并占领纳粹德国的计划。会议决定由苏、美、英、法四国军队分区占领战败后的德国,废除或没收德国军需工业,将主要战犯交国际法庭审判。
1945年6月,苏、美、英、法4国成立了“盟国管制委员会”,分区占领德国,共同处理涉及德国全局的事宜。柏林市也划分为4个占领区,由“盟国管制委员会”领导下的“盟国柏林城防司令部”统一管理。这是德国分治的开始。
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再次会晤并签署了《波茨坦协定》。协定规定设立中、苏、美、英、法5国外长会议,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缔结和约的准备工作;划定德波等国边界;确定苏、美、英、法共同占领德国以及商讨成员国间有关其他问题。
1948年6月20日,美、英、法3国占领区合并,实行德国马克新币制。德国在经济上开始分裂。
1949年5月23日,美、英、法控制区的制宪会议通过《基本法》,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美、英、法占领区宣告成立;同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联占领区诞生。德国正式一分为二。
1952年3月10日,苏联政府就缔结对德和约问题照会美、英、法三国政府,建议立即讨论对德和约问题并尽早建立全德政府、草拟和约。
1955年5月9日,西德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5月14日,民德和苏联及东欧国家8国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构成了军事政治同盟华沙条约组织。欧洲分裂成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从此,东、西德同处于东西方“冷战”、对峙的前哨阵地,互相敌视,互为对手。西德《基本法》要求在自由的自决中实现德国的统一。民德虽然在50年代初曾要求两个德国实现统一,但它后来放弃了这一要求,认为“统一是不现实的”。
1961年8月13日,民德修筑柏林墙,封锁了东西柏林的一切交通往来。民德1968年通过的新宪法规定:在平等基础上建立和维护两个德国的正常关系和合作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一项要求。但是西德坚持两个德国不互为外国,不承认有两个德意志民族。
关于我国对德国的关系,1955年4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发表命令,命令中说:“由于希特勒德国发动破坏世界和平的法西斯侵略战争和支持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于1941年12月9日宣布同德国处于战争状态。”命令宣布,“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德国之间的战争状态从此结束,两国之间的和平关系应当建立起来。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德国之间的战争状态的结束并不改变德国的国际义务。同时并不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有关德国的国际协定而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就德国统一问题,我国政府和人民一向同情和理解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愿望。(未完待续)
                         陈伟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