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0-10-04

1990-10-04新闻联播 文字版

中国的影子

第8版(副刊)<br/>专栏:我们的时代江铃杯抒情诗征文<br/><br/>  中国的影子<br/> 周鹤<br/> 时代的乐曲<br/> 带着悠然飞来的惊喜<br/> 掠过我儿时蒙尘的记忆<br/> 中国的影子<br/> 飞在故乡的小城<br/> 在我熟悉的市街里<br/> 看这风景<br/> 并没有遥远的距离<br/> 欢乐在流<br/>   在一条狭窄而明快的<br/> 流水线上<br/> 高速地涌过来<br/> 又高速地涌过去<br/> 时间<br/> 醒在古老的钟楼<br/> 以战略家的目光<br/> 结构一出时代的活剧<br/> 就该这样<br/> 确信自己<br/> 一旦跃上了高速公路<br/> 便如风驰电掣<br/> 加足了马力<br/> 让聪明才智<br/> 像金子般锃亮<br/> 变作脸上闪耀的阳光<br/> 变作开发区的深谋远虑<br/> 变作满目琳琅商品的亮色<br/>   磨难<br/>   已经远逝<br/> 中国的影子<br/> 小城总在我视野的<br/> 前方 弹着欢乐并带有<br/> 几分沉重的双翼<br/> 以惊人的速度疾驰<br/>  (作者单位:空军政治部)

永不低头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永不低头<br/> 周繁恺<br/> 窗帘半掩半闭,小屋寂静无声。我悄悄翻着一本薄薄的诗集,优美的诗章泉水般地在心中流淌,一种虔敬的情感立刻弥漫了我的全身。写了这本诗集的老人就躺在窗前的大床上。<br/> 20多年前,何迟因为身心受到摧残,四肢肌肉逐渐萎缩,瘫在床上。但他对自己说:你永远不能低头,命运把你推到宽阔的河边,喝几口水也要涉过去。于是,他冰冻的心河一下子化解了,这位曾给人们带来欢乐而自己又饱经磨难的老人开始以特有的幽默来注视眼前的世界。<br/> 空中掠过一阵悦耳的鸽哨。<br/> 老人醒了。<br/> 他的嘴艰难地蠕动着,苍白的脸因痛苦而扭曲。他与自己整整搏斗了漫长得犹如一个世纪的十分钟,终于伸出一只胳膊,用尽平生的力气拨开自己的眼睛。他冲我粲然微笑,70岁的眸子依旧两泓湖水。<br/> 也许如今已没有谁记得他了,但他的生命依然充满绿色。何迟过去创作了许多出色的相声,诸如《买猴儿》、《开会迷》等,他笔下的“马大哈”也一夜之间传遍全国,妇孺皆知。而今,他的生活是一杯苦酒,但并不寂寞。他想写的东西太多,尤其想写现实题材的作品,只是苦于脱离生活太久,于是他有了一个小小的愿望,企盼那么一天能坐上汽车到外边转一圈,领略一下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然而他寸步难行。他彻夜失眠,于是在失眠中开辟了另外一个写作领域。他仍写相声,他喜欢幽默,他一生都想把快乐带给别人。在极艰难的境况下,他相继完成了《高贵的女人》、《糊涂人》、《新局长到来之后》等相声段子,并完成了33万字的《何迟自传》和《舞台艺术真实感》、《何迟诗选》以及话剧《给后代留下什么》等,并整理完成了近百万字的《何迟文集》、《何迟相声选》等著作。<br/> 若干年前,曾有一帧照片公诸报端,何迟仰卧床榻大睁双眼注视着世界,胸部是一块写字用的木板。这一切都在无声地宣告,瘫痪的老人从未向命运屈服。而今,何迟能在家人的搀扶下挪到那把特制的大椅子上去。他妻子说,这简直是一大奇迹。连她都难以置信,这个瘦弱不堪的人在完全被病魔侵袭之后,竟以惊人的力量,创作、整理完成了近200万字的作品。她说:写作是何迟的精神寄托,他的脑子始终没有停止运转,不然支撑不了这么久。<br/> 午间的阳光很好,何迟老人在温暖中浴着,在那把宽大的椅子里,显得更加瘦小。那椅子很大,看来十分舒服。他却如坐针毡,眉头紧锁,虽然极力让自己的双脚踩向地面,但脚下的那块水泥地板仿佛沉落了,最终只得踩在一个小板凳上。他读报时和吃饭一样,读得相当吃力,甚至翻不动一张薄薄的报纸,每一个铅字在他手中都重如千钧。实在支撑不了,便由妻子女儿读,他不肯放弃唯一把他和外界联系起来的小小窗口。<br/> 何迟写作时,握笔的手不断地抽搐着,笔时时溜到地上,四五个小时写几百字,有时只能写十几个字。但他从未让笔停过一天。谈起文学,他的痴情不加掩饰地流露出来,心底的爱恋不绝如缕。他以那种什么灾难也无法泯灭的豁达和深邃战胜了自己。他说,喜剧使我乐观,唯其乐观才使我支撑到今天。

内地穆斯林的心史——读《回坊风情录》

第8版(副刊)<br/>专栏:品书札记<br/><br/>  内地穆斯林的心史<br/> ——读《回坊风情录》<br/> 李星<br/> 现今西安城区的西北角是相对集中的回民居住区,那里不仅有有名的西安清真大寺,还有腊牛羊肉、灌汤包子、味道纯正的牛羊肉泡馍等著名小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当地人或外来的中外游客。记得是前年,笔者乘车去西城公干,只见麦苋街、大学习巷、大麦市街一带巷筒,彩幅高挂、新月旗标志飘扬,巷口则以松柏搭成牌楼,有戴白帽的老穆斯林迎候客人。巷内只有少数的行人,一片肃穆宁静的气氛。从这一刻起,笔者才体会到穆斯林世界的庄严和神秘,它的宗教的民族的凝聚力,并产生了探究的兴趣。今年年初,在电台工作的诗人穆罕默德·阿里·冯福宽同志送来了他的散文著作《回坊风情录》,墨绿色的封面,黄色的扉页,不禁让人想起这个民族由沙漠到绿洲的历史。这正是一本以优美动人的沉思笔调描写和记叙西安,也是祖国内地部分穆斯林的儿女的历史和现状的书。作者以一个穆斯林后代的虔敬之心,游弋寻觅于丰富的历史遗踪、广阔的现实,谱写出了一部感人的穆斯林生活史、命运史、心灵史、风俗史。史和美的品格构成了这部书的灵魂。<br/> 宗教的世界不是文学的禁区。不能说至今尚无人涉及内地穆斯林区的历史和风情,而是说还没有人像冯福宽这样系统而完备地用文学形式思考、寻觅他们的过去和现在。作者以记者和穆斯林身份写作,使这本书兼有了既从外面的世界向内看,又作为回坊的一员向外看的双重视角。至少从唐代开始,回坊的先民们就从遥远的阿拉伯、波斯艰苦跋涉,进入古都长安,也从这一刻起他们就作为中华大家庭的一员,参与了中国历史的创造。他们的兴旺发达就是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他们的苦难和不幸也是中华民族的苦难和不幸。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回族人民也迎来了稳定的发展期。作品所描写的回族学者研究本民族历史的自信,回族文化体育工作者发展民族文化体育的雄姿,回族企业家、广大的专业户发展生产和经营的执著,都折射着一个清平盛世的光辉。穆斯林的世界,又是一个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的集体,这里有绵延久远的独特的风俗和习惯,有着特殊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心理。作者以颇耐咀嚼的生活细节、深远精练的文字,从各个侧面、各个层次,表现了回民们美好的民情和风俗。

乐陵金丝小枣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乐陵金丝小枣<br/> 吕书凯<br/> 我在报端看到家乡的消息,乐陵金丝小枣作为亚运会专供食品,有数百吨运往亚运村。这则新闻使我异常兴奋。我为亚运会期间,各国朋友能一尝家乡的特产、我国的名果而感到快乐。<br/> 乐陵金丝小枣,是乐陵枣的全称。乐陵枣所以加“金丝”二字,是因为它熟透的时候,将其掰开,犹如藕断丝连一样。它那琥珀色的果汁,会拉成无数金黄色的细丝,紧牵着枣的两半,仿佛一松手,金丝会把它们再粘合起来。这种枣甘甜清馨,蜚声中外,人们视为珍果。<br/> 乐陵枣的全称,除了“金丝”二字之外,还有个“小”字。其实乐陵金丝枣,并非都是小个,品种很多。以个头而论,有大枣、小枣;以酥脆程度而论,有脆枣、木枣;以形状取名,有躺枣、圆铃、磨脐、梨枣;以颜色取名,有长红、紫铃;以味道取名的有酸枣。另外,还有耐寒晚熟的冬枣,树枝屈曲盘旋宛若虬螭的龙枣,还有无核的虚心枣。由于世世代代嫁接杂交,很多枣果兼具两三个品种以上的特点,致使有些枣株很难给它起个准确的名字。<br/> 在乐陵金丝枣的家族中,种植最多的是木枣。熟透之后晒成干果,饱满丰腴,有分量,攥在手里肉乎乎的,吃起来甘甜如饴。在所有品种中,数它高产。在乐陵金丝枣中,再没有谁比得上它色泽光润了。因此行销中外,扬名四海。它在家乡与兄弟姊妹们比,属中等个儿,可走出家门与异乡枣一比,就成了身材苗条的小姑娘了。这也许是乐陵金丝枣还要特加一个“小”字的缘故。<br/> 亚运会期间,乐陵金丝小枣红深熟透。这时的乐陵大地,是一个红色的世界,一个奇异壮丽的世界。这时你要登上高处,向广阔的秋野望去,你会觉得无边无际的红波向你奔涌而来。那一层层连天涌起的火焰般浪峰,是一排排结满红枣的枣树,那一道道跌宕起伏的金黄老绿的波谷,是已熟或将成熟的庄稼。秋阳下,万树红枣,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映得云天通红。阵阵秋风,携给你浓郁的枣甜、谷香和泥土气息。这时,你若走进深深的枣林,没入红涛之中,那翡翠叶间的红珍珠,就由你任意挑选了。

母校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母校<br/> 贾永生<br/> 记忆结出了茧片,岁月织成了蛛网,我忘却了半生的功过荣辱,独将你留在晶莹的梦中。那让霜叶染得凝重的晨读,那被阳光照得辉煌的操练,恰似踏平“珠峰”摘取桂冠的数学竞赛,那拚命吮吸琼浆的星期讲座,好像腾跃于烂漫的昨天。<br/> 你的每个课桌都明亮出一个世纪,你的每片叶轮都成熟了一个时代,而今,讲台托出了驰向新生活的驿站,一声长啸,轰然万里,一次次壮别,一次次淬砺,一次次呼唤,一次次搏击,扶着校墙走出迷惘,沿着小径走进充盈,哪怕跌了也会爬起来走向那芳林……

亚运街头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亚运街头<br/> 江边<br/> 五彩斑斓的气球,在金秋的北京街头腾空而起。<br/> 天边那绚丽的霞光,是中国人民以上千个日夜织成的万丈锦缎——<br/> 每一条经线都表示着“爱国、奉献、团结、拚搏”;<br/> 每一条纬线都代表着“团结、友谊、进步!”<br/> 空中那闪闪的繁星,是北京青少年们头戴的小黄帽,他们正高举着一双双小<br/> 手,为亚运会维持交通——<br/> 每一个优美的手势,都显示着中华儿女的爱国心;<br/> 每一个纯真的眼神,都表现着中国人的无私奉献精神。<br/> 亚运的两周,对北京人来说,是比春节更盛大更热闹的节日。<br/> 但这个非凡的节日不会使人们增长年龄,只会给每个人普降青春。

球场随想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球场随想<br/> 爱琴海<br/> 热爱体育吧,不论是球类,或是田径。在随便哪一个角落哪一个不平整的场地,在烈日的爱抚和尘土的拥抱中,打吧,争夺吧,扔掉汗衫,扔掉已跟不上奔跑需要的鞋子。汗水小溪似地流淌,在烟尘滚滚的球场战斗就像骁勇的骑兵在沙漠里殊死搏杀,奔跑、追击、跳跃,强行突破,左右穿插,闪电似地追击……<br/> 热爱体育崇尚体育的民族,定是强大勇敢的民族。体育场是人类伟大辉煌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才华将会得到公正的裁决。裁决当然不限于裁判,更主要取决于观众。<br/> 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伟大的城堡上总是栖着体育的雄鹰。蒙古骑兵风暴般的马蹄声播种了一个黄金时代,成吉思汗的青铜剑是力量的象征。斯巴达克思这位无比雄健的角斗之王曾经掀起震撼世界的风暴!<br/> 我们不会忘记,在延安的艰苦岁月里,用土布和棉花缝制一个篮球,朱老总贺老总各带一队战士在陕北高原展开奥林匹克的雄风。

振兴中华(图片)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振兴中华[篆刻] 孙玉江

犹忆黄河(图片)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犹忆黄河<br/> 袁烈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