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0月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亚运博览

  两个舞台万千姻缘
——伴随着亚运赛场的北京市场
本报记者 凌志军
    (一)
“早就憋着买一台”,北方工业公司的干部张天同说。他在至少7种牌子的彩色电视机前徘徊了两个小时,身边带着多年工作的积蓄。“有比较才有鉴别嘛”,他说,“要不是亚运会购物中心提供了这么好的选择机会,我还得等一等。”
“照规定,我可以提成收入的10%”,工商银行的一位中年人毫不隐讳地说。他在王府井大街拐角处坐了整整一个夏天,为亚运会卖奖券,一张脸晒成了黑土色,依然兴致勃勃。这个一向靠工资过日子的北京人,现在忽然有了另外一笔收入。
“这钱花得不冤,买了一份愉快”,人民出版社一位青年编辑说。她在中山公园里为儿子买了三张亚运奖券,终于中得一个纪念牌,儿子欢呼雀跃,而孩子一直是母亲乐观情绪的支柱。
亚运会带给北京的,不仅仅是硝烟弥漫的赛事。无论是在公开的场所,还是私下,人们谈金牌的多少、中国足球队的失败,也谈论亚运的收支,谈论集资,谈论奖券,谈论街头的巨幅广告,谈论物价……体育在表面,经济却在背后,这两个不同的世界之间出现了万千姻缘。普通人不大使用“治理整顿”、“经济回升”之类的大名词,而是从自己的生活本身感受到这些变化。
    (二)
燥热的夏天过去了,北京正是天高云淡的时节。在这个甚至最沉闷的人也要开朗起来的季节里,生活显出本来的面目。广告与“盼盼”并列在繁华的街头,商店里出现人头攒动的场面,各种展销会吸引人流在城里滚来滚去。市商业局的报告说,北京正在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市场。
企业界至少一年前就为亚运的市场作了精心的计算,有说20亿元,有说40亿元,现在看来都低估了。
新疆人送来的无核葡萄当天脱销,此后便每天手忙脚乱地用飞机运葡萄进京。
贵州人筹备数月的“黄果树”香烟,竟在几天内销售一空。
辽宁绥中县地毯厂公关小姐蔡艳带着50条名贵的纯毛地毯进京,不料仅一个买主开口便要500条。
北京百货大楼的销售额,在1—8月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这使业务员周晴掩不住心中的喜悦。
“现在是掏腰包的时候了”,一个小伙子在柜台前拍着口袋说。这可能是一个信号:在低谷中徘徊了一年的中国市场转而抬头向上。
秋季本为销售旺季,又有治理整顿给社会带来的稳定感和降低银行存款利率所激发的购买欲,这些都是造成今日经济气氛的原因。但是,亚运会的举办,看来是其中最重要的推动因素。也许企业界的兴奋点在于重新看到市场销售曲线的上扬。亚运会购物中心里,来自30个省市区的经销者热烈地谈论着每天4万人在这里留下的近200万元,因为这一年来市场上能够令他们兴奋的事毕竟不多。
对亚运会持积极态度的人不断增加,根据一项民意测验,已达90%以上。“我拿不准这中间是否有经济的影响”,亚运会集资部副部长王维俭说,“也许,在体育与经济的交汇点上来解释人们的热情,更符合实际。”
    (三)
体育与经济的结缘并非始于今日。自80年代中期,体育事业中便源源注入企业界的捐助。到1988年,全国62家企业被评为热心支持体育事业的先进企业,并且在报纸上张榜宣扬,体育与经济已是难解难分。然后,是“体育大战略”和“体育社会化”等观念的纷纷涌出。这一切大体是着眼于经济条件对体育的约束与推动,其间虽有广东健力宝公司依靠中国女排一跃而起的精彩故事,但体育在全国范围内理直气壮地成为一个经济大舞台,确是始于本届亚运会。
“一进9月,我就没有星期天了”,利生体育用品公司副经理汪希林说,“我们比运动员还紧张。”
“今天还不错,总算睡了两个小时的觉”,西苑饭店副总经理卢焕卿揉着发红的眼睛说。
运动员的竞争从9月22日才真正开始,可是精明的企业经营者早就进入了“战时状态”。运动员、官员、记者、游客……数以十万计的人差不多同一时间从世界各地涌入北京,这是当代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盛事,它给企业界带来的兴奋决不亚于体育界。“这可真是秋天里的一声春雷,”北京建筑工程机械厂的一位干部说,“把沉闷的市场炸了个热火朝天”。
亚运会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创造了如此多的机会,有人兴奋,有人迟顿;有人全力以赴结果大发其财,有人犹豫彷徨,结果后悔不已。山东“龙川”矿泉水厂看到贵州“苗岭”矿泉水把亚运会指定矿泉水饮料的权利夺去的时候,不免后悔起来:要不是“龙川”犹豫再三,要不是贵州上下全力以赴,副省长赴京洽谈;省长签定合同,何至于被“苗岭”后来居上?
现在,亚运村中大大小小的冰柜里,摆满了“苗岭”,比赛场上运动员捧着“苗岭”一饮而尽,而“龙川”踪影不见。然而,不论是“龙川”还是“苗岭”,都在这中间获得了一种比钱更宝贵的东西。亚运会强化了中国人的机会观念、竞争观念和效率观念,经济利益的纽带连接了各种人的喜怒哀乐,这对中国来说是一大进步。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团结进步的共同意志
——访朝鲜代表团团长姜德春
本报记者 徐宝康
“这些天,我强烈地感到,亚运会使北京沸腾了。”这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体育代表团团长姜德春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
姜德春团长说:“朝鲜人民十分关注第11届亚运会,这不仅仅是亚洲人民体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高水平的竞技,更重要的是,它将向全世界显示亚洲各国各地区人民团结、友谊、进步的共同意志。”
谈起规模空前的这届亚运会,姜德春团长兴奋地说,我们是中国的友好邻邦,深知中国人民为办好亚运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劳动,克服了重重困难,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各项工作做得十分出色。朝鲜人民把中国人民取得的成绩,看作是像自己的成绩一样,由衷地感到高兴。
“贵在人和”,话锋一转,姜德春团长认为,祥和是办好亚运会的重要方面。在亚运会期间,朝鲜决心加强同中国及亚洲各国、各地区运动员和朋友之间的友好关系,通过比赛和交流,把朝鲜北方和南方的和解气氛搞得更浓,为亚运会的圆满成功,做出积极贡献。
日程排得满满的姜德春团长,意犹未尽,下一项活动已在等他了。
临行前,他对记者说:“借用贵报一块宝地,请转达我们对中国政府及体育界同行们的诚挚谢意,因为我们体育代表团在参加亚运会的过程中,得到了你们的巨大支持。”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体育是友谊的桥梁
——访阿富汗代表团团长纳赛尔
本报记者 申明河
“这次北京亚运会,开得很好。我认为体育是一种动人的语言,是增强友谊的桥梁。我们就是抱着这样的目的前来参加的。”纳赛尔团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开始这样说。
纳赛尔说:“因条件的限制,我们只派了12个运动员参加拳击、摔跤、田径和举重四项比赛。我们得不了金牌,也可能铜牌得不了。但我认为,我们派运动员参加比赛本身,就意味着得了奖牌。”
在谈到对亚运会的印象,他说:“亚运会的组织工作很成功,各场馆的设施、亚运村的生活安排,没有任何可挑剔的地方。我住在亚运村,不仅我满意,我国运动员也很满意。不少运动员刚到几天,体重就增加了。”
他还说:“我们的体育事业不发达,有些项目根本没有。希望中国派教练到阿富汗培训我们的乒乓球和羽毛球选手。我们将争取在下届亚运会上有所进步。”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走向世界的良好开端
——访巴勒斯坦代表团代理团长马齐鲁
本报记者 刘水明
巴勒斯坦国代表团代理团长马齐鲁·塔希尔告诉记者:新生的巴勒斯坦国这是第一次参加亚运会。他们的准备工作进行了一年多,计划派出五十人参加六个项目的比赛,但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最后只派出了两名运动员。他说,条件再困难,巴勒斯坦国也要参加北京亚运会。如果二○○○年中国承办奥运会,巴勒斯坦代表团将力争第一个进驻北京奥运村。
马齐鲁对亚运会的运转井然有序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各项工作进行得很有章法,没有发生什么问题。开幕式就给人留下了难忘的第一印象。他参加开幕式后,又看了一遍录像,认为那是一场令人惊叹的盛典。
马齐鲁代理团长对巴勒斯坦两名运动员的表现感到满意。他说,他们都很年轻,又是首次参加大型国际比赛,缺乏经验,但取得的成绩较为理想,如十九岁的高中生迪卜·亚塞尔在男子二十公里竞走比赛中获得了第六名。他说,这是巴勒斯坦体育事业向前发展和走向世界的良好开端。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成立
选出国际武联执委会 李梦华当选为主席
本报北京10月3日讯 记者黄振中、钱江报道:经过5年筹备,国际武术联合会今天上午在北京成立。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术组织的代表参加了成立大会。
大会选举中国的李梦华担任国际武联主席,并选举产生了由9人组成的执行委员会。
这次大会一致通过国际武联章程。章程明确国际武联的宗旨是:在世界推广和发展武术运动,组织世界范围内的武术比赛和交流,促进会员之间的互相了解和友谊。国际武联的总部设在北京。
下午,新成立的国际武联执委会举行第一次会议,讨论了将于明年10月在北京举行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的问题。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中国记协等招待中外记者
本报北京10月3日讯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亚运会组委会新闻部今天在昆仑饭店举行招待会。中外记者共庆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祝贺本届亚运会圆满成功。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人物速写

  裁判芳龄二十四
本报记者 李力
国际曲棍球联合会批准的国际A级裁判,一定是个威风凛凛的执法官?不一定吧。你看张骏——我国唯一的曲棍球国际A级裁判,长发束在脑后,笑起来一捂嘴,眼睛眯成一条线,整个儿一副和善相。
24岁的张骏和曲棍球有了10年交情,原是国家队主力右前卫。两年前一次比赛中,对方球员一球棍打上后颈,她当即晕厥。没多久,又是一球飞上后脑,颅内淤血。血是消了,但打不成国家队了。
张骏放下球棍,拿起了执法哨。她眼快脑灵,执法中明察秋毫,在国际曲联技术委员会的积分很快就达到认证水平。苦学英语通过了考试,国际曲联向她颁发了国际裁判证书和标有“FIH”(国际曲联)的胸徽。她可以自由出入国际各大曲棍球赛事了。本届亚运会,张骏主吹没有中国队参加的4场重要赛事,国际曲联技术代表阿蒂夫先生对她十分放心。
张骏家在江西樟树,排行老六,最小一个。父母指望她实现家里没有大学生的“零”的突破,可她一猛子干上体育头也不回。妈妈只好辞了为她请的家庭教师,生气地说:“家里有你不多,没你不少!”现如今,女儿出息了。看到张骏潇潇洒洒地主宰着一块绿茵,老两口儿笑逐颜开。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流光溢彩

  村长的特殊客人
“多谢,多谢你们的盛情款待,谢谢村长的照顾。”9月30日下午,19位日本客人含泪向亚运村的接待人员表示谢意。他们是亚运会开幕后,专程从日本赶来看望参加比赛的子女的。因亚运村没有这项接待任务,他们多方联系,均未如愿。29日,经商量,这批客人被作为亚运村村长的特别客人迎进“村庄”。这样,19位特殊的客人如愿以偿。父母们看到自己的孩子,连声称赞亚运村的服务上乘,还鼓励他们好好比赛。 
  (徐兆荣)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流光溢彩

  “老记”摇旗祝捷
卡塔尔长跑选手穆罕默德·苏莱曼在5000米决赛中打破亚洲纪录并获得金牌后,坐在记者席上的卡塔尔国家电台记者法瓦齐·阿贾米激动不已,与同事们久久拥抱。接着,他又赶忙从包里拿出一面崭新的卡塔尔国旗,一边摇着旗子,一边大呼苏莱曼的名字。走下领奖台的苏莱曼则频频向他招手微笑。
                         (刘水明)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流光溢彩

  一“桨”泄露天机
10月2日,皮划艇开赛。入场式上,参赛队均持皮艇桨入场,唯独日本队持的是划艇桨。原来,划艇是日本队的拳头项目。去年亚洲锦标赛上,划艇的4块金牌被日本队摘取3块。本届亚运会日本队举着划艇桨参加入场式,图的是“吉利”,也体现了夺牌的信心。   (夏珺)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流光溢彩

  记者当翻译
2日晚,日本男子篮球队战胜中国台北队之后,日本教练举行记者招待会。当时只有英文翻译,而这位日本教练却听不懂英语。在场的日本记者却帮了忙,但他只懂日语和英语,只好把日本教练用日语讲的话先译成英语,再由英文翻译翻成汉语。中国记者提问时,则先由翻译译成英文,再由日本记者译成日文。这种转着圈儿翻译的情形,引得在场记者哈哈大笑。   (张大为)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一句话评论
●离亚运会闭幕只有三天
——相信亚运会能够留下的,不仅仅是那几个场馆。
(化工部张培顺/干部)
●比赛场上,北京观众热情地为中外运动员助威加油
——掌声和欢呼声是观众的语言。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田径场播音员)
——超越国界的掌声,表现出包括我们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博大胸怀。 (衡阳拖拉机厂肖启斌/工人)
——北京观众为我国夺得了一枚团结、友谊、进步的金牌,其含金量足有二十四K。
 (上海中国纺织机械厂周有豪/工人)  
●报纸、广播、电视充分报道亚运会的效果好
——通过新闻媒介,全国人民都获得了参与亚运会的机会。 
(山西大同电力机务段王俊生/干部)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一句话评论
北京市朝阳区工人文化宫杨昭安问:赛艇、皮划艇比赛为什么计名次,不设纪录?
答:因为赛艇、皮划艇比赛均在户外江河、湖泊中进行,且航程较长,受风向、水流等因素影响较大。所以规则规定,只以抵达终点先后计名次,不设纪录。
一些读者问:在本届亚运会上,为什么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时穿“李宁牌”的服装?
答:因为“李宁牌”服装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亚运会领奖时的专用服装。除此,它还是本届亚运会火炬传递及中外电视记者专用服装。
                    (景月 唐利)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皓月映照海峡情
本报记者 魏亚南
兄妹相对而视,一阵令人窒息的沉寂。终于,妹妹脱口喊出:“大哥——”
9月11日,中国台北女篮中锋何咏文和大哥——天津无线电元件二厂职工何平相会在亚运村。海峡相隔,42岁的哥哥和23岁的妹妹虽是亲兄妹,却只是从照片上见过对方的模样。几天前,何平接到父母从台湾的来信,告诉他小妹已到北京参加亚运会。闻讯,哥哥风风火火地从天津赶到亚运村一号门。
发生在亚运村的这一真实故事,揭开了亚运会骨肉情的第一幕。从此,不知有多少海峡两岸同胞,借助亚运盛会,圆了40多年的相思梦。
在与中国台北体育代表团的接触中,记者还了解到,李庆华先生在北京与大陆十几位亲人会面;姚元潮先生见到了离别40多年的弟弟;苗素芳女士喜会失散的妹妹;齐剑洪先生跪倒在90岁老母的膝下;领队唐恩江也抽空回到了阔别41年的家乡——吉林省双阳县……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些幸运的人们用喜泪结束了几十载的相思之苦,这是多么值得庆贺的事啊!
同样,亚运会也为旧友相逢、新朋喜结打开了闸门。
这天,74岁的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副主席叶仁寿伫立在首都机场的出口,等候随团到来的中国台北高尔夫球协会主席、76岁的陈重光的到来。他俩同是台北人,从小在一起长大。在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的屈辱年代,两人一起走上了球场,成为中国第一代高尔夫球手。1949年,他们天各一方。没料到垂暮之年,亚运会又将二老召集到了一起。两人见面后,像孩子一样唱起了儿时的歌曲《火车过山洞》。
随着天上的明月一天天浑圆,被亚运会激荡起的海峡情也一浪高过一浪。
中秋节前夕,中国台北队团部每天都收到大陆同胞从各地寄来的慰问信和祝贺电。
“我心你心赤子心心心系亚运,你志我志炎黄志志志振国威。”一位老人挥毫写的400句的长诗,从四川省成都寄到了北京,献给了台湾同胞。北京联合大学600多位女生把亲手绣的锦旗,交到了台湾运动员的手里。
来自台湾的同胞也表现了同样的热忱,他们多次与大陆健儿联欢,相邀登长城、去香山。
花好月圆,普天共度中秋佳节。中国台北代表团姚元潮先生对记者说:在北京亚运会过的这个中秋节,将使我们永生难忘。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美国亚裔争睹亚运报道
本报联合国10月1日电 记者仓立德报道:在中国驻联合国使团今晚举行的国庆招待会上,记者巧遇纽约“美国中文电视台”台长蒋天龙先生。他说,这几天该台播出的亚运报道很受欢迎,观众收视踊跃。
据记者所知,这家电视台连日来除星期六外,每晚播出近两小时亚运节目,中间只插一段粤语新闻。除开幕式大型团体操外,该台还报道亚运各个项目的精彩场面和决赛实况。
亚运开幕前后,美国CNN和ABC等广播电视机构作了报道。当地华人报刊更是争先恐后,《侨报》和《世界日报》除在头版报道重要比赛结果和奖牌统计,还出版北京亚运特别专刊,用大量篇幅登载有关新闻和图片。记者在纽约唐人街注意到,刊登亚运消息的华文报纸销路很好。
纽约华语“苹果电视台”和华盛顿的一家华语电视台也播出亚运节目。纽约一家朝鲜语电视台大量报道了开幕式及体操、乒乓球、拳击等比赛场景。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西班牙报纸指出
中国运动员进步快
新华社马德里10月2日电 近一周来,北京亚运会受到西班牙一些报纸的重视,有的报纸称赞中国体育运动健儿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巴塞罗那《体育世界报》继9月23日对亚运会开幕式进行详细报道后,今天又以《中国人在亚运会上领先》为题对亚运会赛事进行了长篇报道。报道说,中国自行车运动员在本届亚运会上大放异彩,破了一项世界纪录并夺得了四枚金牌。更值得夸耀的是,中国游泳运动员在游泳项目上发生了“革命”。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日本《每日新闻》评介亚运会
本报东京10月3日电 日本《每日新闻》今天刊登一篇文章,从体育的人类学和社会学角度出发,认为第11届亚运会中国以压倒优势获得多数金牌,日本有许多不可比拟的因素。对于中国爆发性的强盛,要坦率地予以承认和祝福。
文章认为,中国的成功应从体育史观的角度给予评价,这一成功将有力地鼓舞作为近邻的其他亚洲国家。尤其在田径和游泳这些历来被认为亚洲不行的项目上,中国已经接近世界水平。从这一点而言,中国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还认为,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在运动员选拔、培养的做法上,由于社会体制不同,日本无法比拟。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澳《新报》说亚运会具有特殊意义
新华社堪培拉10月3日电 (记者许钺乃)澳大利亚华文报《新报》在最近两期周刊中指出,亚运会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亚洲体育盛会。“如此规模的综合性国际运动大会,第一次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举办,这对炎黄子孙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新报》周刊最近登载文章指出,海内外绝大多数中国人关心着本届由中国人主办的亚运会,关心着中国体育健儿在亚运会上的表现,关注着中国人在亚运会上获得的成绩。居住在澳大利亚的中国人当然也不例外。
文章说,不管亚运会最后取得如何辉煌的成就,本届亚运会组织者为这次体育盛会而作出的最大努力,已极好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美国《侨报》盛赞亚运会
本报联合国10月1日电 纽约出版的《侨报》10月1日发表社论,赞扬“北京亚运献上国庆最佳贺礼”。
这篇题为《国运昌盛 体运兴隆》的社论称赞中国在短短几年里新建和翻新的130万平方米体育建筑像一串串优美的音符,歌颂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成就;它昭示人们,中国已结束了无力承办大型综合性国际体育比赛的历史。
社论最后说,41年来,国运带动体运,体运促进国运。“我们深盼这次亚运的成功,不仅促进中国与亚洲各国人民的团结、友谊,而且有力推动海峡两岸早日和平统一,使国运更加兴隆。”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欧洲时报》刊载法国侨界观光团观感
本报巴黎10月3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特派记者良影从北京发回报道说,法国侨界回国亚运观光团和国庆观礼团团员异口同声盛赞亚运会和美丽的北京。他们希望:“亚运期间表现出来的中国人的志气、中国人的礼貌、中国人的团结,能长长久久地保持下去,落实到今后的建设中去。”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10月3日下午,亚运会田径比赛精彩纷呈,海峡两岸田坛宿将郑凤荣(中)、纪政(左)、杨传广喜看新秀创佳绩,欣然鼓掌。
 本报记者 李仁臣摄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光荣归于祖国 陈玉先速写


返回顶部